1. 窑洞怎么建!急!
窑洞一般修在朝南的山坡上,向阳,背靠山,面朝开阔地带,少有树木遮挡,十分适宜居住生活 。一院窑洞一般修3孔或5孔,中窑为正窑,有的分前后窑,有的1进3开,从外面看4孔要各开门户, 走到里面可以发现它们有隧道式小门互通顶部呈半圆形,这样窑洞就会空间增大。窑洞一般窑壁用石灰涂抹,显得白晃晃的,干爽亮堂。窑洞内一侧有锅和灶台,在炕的一头都连着灶台,由于灶火的烟道通过炕底,冬天炕上很暖和。炕周围的三面墙上一般贴着一些绘有图案的纸或拼贴的画,陕北人将其称为炕围子。炕围子是一种实用性的装饰, 它们可以避免炕上的被褥与粗糙的墙壁直接接触摩擦, 还可以保持清洁。为了美化居室, 不少人家在炕围子上作画。这就是在陕北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艺术--炕围画。陕北窑洞的窗户比较讲究,窗户分天窗、斜窗、炕窗、门窗四大部分,都有剪纸装饰。它们根据窗户的格局, 把窗花布置得美观而又得体。窗花贴在窗外,从外看颜色鲜艳,内观则明快舒坦,从而产生一种独特的光、色、调相融合的形式美。窗格疏朗,阳光可以自由地透进来。
深达一二百米、极难渗水、直立性很强的黄土,为窑洞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前提。同时,气候干燥少雨、冬季寒冷、木材较少等自然状况,也为冬暖夏凉、十分经济、不需木材的窑洞,创造了发展和延续的契机。由于自然环境、地貌特征和地方风土的影响,窑洞形成各式各样的形式。但从建筑的布局结构形式上划分可归纳为靠崖式、下沉式和独立式三种形式。
陕北延安窑洞,其中夹杂着窑洞式平顶房。窑洞是自然图景和生活图景的有机结合,渗透着人们对黄土地的热爱和眷恋之情。
靠崖式窑洞(崖窑)
靠崖式窑洞有靠山式和沿沟式,窑洞常呈现曲线或折线型排列,有和谐美观的建筑艺术效果。在山坡高度允许的情况下,有时布置几层台梯式窑洞,类似楼房。
下沉式窑洞(地窑)
下沉式窑洞就是地下窑洞,主要分布在黄土塬区-没有山坡、沟壁可利用的地区。这种窑洞的作法是:先就地挖下一个方形地坑,然后再向四壁窑洞,形成一个四合院。人在平地,只能看见地院树梢,不见房屋。
独立式窑洞(箍窑)
独立式窑洞是一种掩土的拱形房屋,有土墼土坯拱窑洞,也有砖拱石拱窑洞。这种窑洞无需靠山依崖, 能自身独立,又不失窑洞的优点。可为单层,也可建成为楼。若上层也是箍窑即称“窑上窑”;若上层是木结构房屋则称“窑上房”。
窑洞防火,防噪音,冬暖夏凉,既节省土地,又经济省工,确是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筑形式。
远在4000多年前,生活在陕西省北部黄土高原上的人们就有挖穴而居的习俗。因为高原上的黄土粘、硬,不易塌陷。窑洞都是依山而建,在天然土壁上水平向里凿土挖洞,施工简便、便于自建、造价低廉,而且住在里面冬暖夏凉。直到今天,窑洞式房屋还广泛分布在黄土高原,居住人口达4000多万。
窑洞一般高3米多,宽3米左右,最深的可达20米。洞口都朝阳,这样便于阳光照射。最简便的窑洞就是直接挖土形成的窑洞土窑洞;将土窑洞用石头加固,就成石窑洞了,当然,如果用砖加固就是砖窑洞了。砖窑洞外表更美观一些。
2. 农村圆窑后靠如何加固合算牢固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0-28
3. 请教 土窑洞 钢筋混泥土如何加固
每个房间四角应该设计柱子,靠近墙体的柱边设梁,然后拱形顶部做成钢筋混凝土板,墙角四周加梁,最好房间中部加条梁起加固作用,但影响利用空间,不知对您有启发作用否?
4. 我家窑洞,想用钢结构加固防震,请懂钢结构的师傅帮忙,给我提供一个方案,非常感谢了.
你的加固方案就可以满足你的加固要求了,不过你要注意的是,你选用钢板可以选用0.3mm至1mm压型钢承板,外表镀锌的那种,也可起到防腐的作用;压型钢板满铺于屋顶采用加设倒三角弧形桁架的方法支撑压型板,桁架选用直径为30至80mm圆管焊接而成。倒三角弧形桁架固定在墙面上或再加设立柱。
但加固的构件,在施工是一定也要注意加固结构要与原结构形成整体,才能起到完全抗震的效果。
5. 窑洞怎样建的
窑洞是利用黄土高原图土层深厚、渗水性差、直立性强的特点,依山靠崖,凿土挖洞、供人居住。
靠崖式崖洞一般是在黄土山坡的边缘,沿直立土崖横向挖掘的土洞,内部为拱形,底部多为长方形。靠崖式窑洞往往会将多口崖洞排列在一起,并列各窑可由窑间隧洞相通,也可窑上加窑,上下窑之间内部可掘出阶道相连。
下沉式崖洞其做法是在平地掘出正方形或矩形地坑,形成一个向下沉的院落,再在地坑各壁横向掘窑,四面都可以开凿窑洞,这种形式的窑洞多用在缺少天热的土崖地方。
(5)最简便窑洞加固方法扩展阅读:
建筑特点
窑洞建筑最大的特点就是冬暖夏凉,传统的窑洞空间从外观上看是圆拱形,虽然很普通,但是在单调的黄土为背景的情况下,圆弧形更显得轻巧而活泼。
这种源自自然的形式,不仅体现了传统思想里天圆地方的理念,同时更重要的是门洞处高高的圆拱加上高窗,在冬天的时候可以使阳光进一步深入到窑洞的内侧,从而可以充分地利用太阳辐射,而内部空间也因为是拱形的,加大了内部的竖向空间,使人们感觉开敞舒适。
6. 国家对贫困山区的土窑洞是如何进行改造的
谈道西北地区的住所,我们大家应该都知道当地根据环境建设了很多窑洞,过去物质缺乏的年代,人们就居住在这样的一个个窑洞中。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窑洞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人们也都更愿意住进楼中去,那么对于这些土窑洞应该怎么进行处理?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聊一聊国家是怎么样改造土窑洞的。
国家对于窑洞改造可以说是下了苦功夫,要让当地的居民提高住房的质量。而且由于窑洞蕴含着我们当年革命先烈的不怕艰苦、勇于奋斗的精神,在经过改造以后更是吸引了大批前来游玩,观赏的游客的居住,更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7. 陕西窑洞
黄土高原上,土质为粘性土,我们叫湿陷性黄土。好的土质,在山坡上掏个洞是塌不了的(也有的土质不好不能保证长期性)。就好比一块豆腐,你可以在下边掏个洞是塌不了的。窑洞的上面做成拱形增强结构性能,可以增大窑洞的宽度。洞口外面做上门窗就是房间了。这是原始的窑洞。解放后人们经济水平提高了,在挖的窑洞里面沿着土墙壁砌筑上石块(和拱桥一个道理)完了里面墙壁抹灰见白,这就是现代的窑洞。这个在八十年代末还流行。因为窑洞冬暖夏凉(和化学上的比热有关)深受人们欢迎。从九十年代到现在盖新房已经基本没有窑洞了。因为靠山交通不便啊。再一个看上去落后啊。不光陕西,山西好多有山的地方窑洞也挺多的。都能属于黄土高原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