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科普 > 冬笋盆栽种植方法

冬笋盆栽种植方法

发布时间:2022-09-11 19:24:10

‘壹’ 在家可以种植冬笋吗

可以的。竹笋的花盆要选择那种陶瓷的花盆,这样的花盆栽种竹笋,能够让竹笋更快的生长。竹笋的种子,我们可以去网上或者是花卉市场上,都会有卖的,竹笋在生长的时候是比较的漫长的,要养一年以后才能够收获,收获的时候可以直接地剪断或者是拔出来,如果想要来年再长的话就剪断哦。

‘贰’ 菜冬笋很多人喜欢吃,菜冬笋应该怎么栽培

除草松土可以消除杂草与水肥的竞争,改善土壤性质,促进竹鞭生长。竹园除草松土,一年2-3次,结合施肥。要注意浅近深远。一般第一次是新竹离开后的五月到六月。除草25厘米深,老竹鞭挖走。注意保护新竹鞭和强鞭。第二次是9-10月,锄草松土15cm深。第三次是第二年2月至3月,锄草浅锄。根据黄甜竹具有长鞭期、笋芽分化期、孕笋期、长笋期四个生长期的特点,进行科学施肥,促进冬笋生长。竹林施肥一般一年4次,施肥量随着竹子立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2-3月首次施用竹笋肥,促进冬笋的生长和壮苗。每亩10公斤复合肥或每竹10-20公斤人粪。结合除草。

选择合适的种植密度主要取决于幼苗的种类。由于穿山甲是混交竹种,1-2年生苗鞭发育不全,移植后鞭慢。二色斑竹的繁殖苗鞭大,芽大,移植后每年可行走1米以上,生长迅速。为了在5~8年内获得更好的效益,苗木种植密度为每亩100株以上。每亩竹鞭繁殖苗74株以上。根据当地经济条件,可适当增加种植密度。

‘叁’ 毛竹笋的培植方法

全垦深翻,施基肥;全垦的目的是要疏松土壤,改良土壤物理性状,促进土壤有机质和矿物质的分解,改善土壤肥力条件。
在全垦深翻的同时,挖除竹林内的“三头”(石头,竹蔸头,树桩头)和老竹鞭,创造有利于鞭根生长发育的良好环境。深翻深度30~40cm,注意避免损伤幼壮竹鞭的鞭芽和鞭根。深翻时间以冬季12月~翌年1月,结合挖冬笋进行较好b这时竹林行鞭结束,地上、地下部分均处于休眠状态,鞭根损害较少;或者在笋一功竹高生长停止,而鞭梢又尚未大量生长前的6月中旬进行也可以。
笋用林一般留母竹较少,林内阳光充足,容易滋生杂草。为防止林地水分和养分的消耗.必须及时除尽杂草。除草松土可结合进行,使土壤疏松透气,减少行粮阻力,有利于鞭根生长和发笋。每年夏秋(6~9月)季节,气温高,湿度大,杂草生长快,应进行1~2次,深度10~15cm。要求除尽草根,不损伤竹鞭和笋芽3把杂草翻埋上中,腐烂当肥料。
在深翻基础上再施基肥,基肥以人粪尿,猪、牛栏厩肥,菜饼等有机肥为最好。一般每1,000m2竹林中施人人粪尿或猪、牛栏厩肥4,000~5,000kg,菜饼400~500kg。有条件的地方还可割青草进行“埋青”,每1,000m2“埋青”6,000~10,000kg。“埋青”后再盖8~10cm厚的土,称“扛土埋青”。这对培养竹林和培养大笋很有好处。施肥深度150~25cm,先开沟后施肥,施后覆土。
留好母竹,合理砍伐:笋用竹林与材用竹林一样,为获得高额的竹笋产量,除了有一个良好的生长条件外,还必须有一个合理的竹林结构。竹笋在生长发育时期,主要靠母竹供给养分。因此,母竹的数量和年龄直接影响到发笋的数量和质量(表)。
据研究一般笋用毛竹林的立竹数,每1,000m‘保留母竹250~300株为宜,母竹年龄为6年(3度)。竹龄组成:l~2度竹各占35%,3度竹占30%。
根据日本野中重之教授的研究报告认为,毛竹笋用林母竹立竹数,以每1,000m2竹株留130~200株为宜.留竹时间以竹林出笋最盛期前10天开始出土的,竹笋留为母竹最好。母竹年龄l~5年生为好。
选留母竹应以中、后期出土的竹笋为宜,因为这个时期出笋数量多、质量好、成竹率高,可以从中均匀地选择健壮的竹笋成为母竹。如前期出笋选留母竹,消耗养分过多,影响后期出笋和产量;而后期出上的竹笋成竹率低,成竹质量差,不宜留作母竹。
笋用林的母竹砍伐更新应在冬季进行,每年砍伐量应与新竹数大致相等。在风雪危害较严重的地方,对保留的母竹需进行钩梢,一般在Ic~11月间进行。为保持竹林有一定的叶面积指数,钩梢强度要予以控制,一般钩梢后要留枝12~15盘。
及时抢笋,施好肥料:毛竹春笋一般3月中、下旬开始出土,挖春笋要遵从“初期挖笋,中期选笋留母竹,后期笋挖光”的原则。早期笋价格高,经济效益好,及时挖除早期笋,还可减少养分消耗,促使处于休眠状态但具有分生能力的笋芽萌发,达到多出笋,提高产量的目的。据研究,在不同出笋时期选留母竹,对竹笋产量有很大影响。江苏宜兴地区,谷雨留母竹比清明至谷雨留母竹增产30.7%,比清明目母竹增产373%。
毛竹的笋芽在秋季7~8月份开始萌动,这时笋体小,无食用价值,到了冬季芽体膨大成为竹笋,称为“冬笋”,可挖取食用。挖冬笋的方法有:
①全面翻土挖笋和沿鞭翻上挖笋。即选择枝叶浓密,叶色深绿色的“孕笋竹”,在其附近浅挖,找出黄色或棕色的壮鞭,沿鞭翻土就可以找到冬笋。
②开穴挖笋。就是在孕笋竹的周围,若地表泥块松动或开裂,脚踩后感到松软的地方,地下必有冬笋,再用锄头挖取。
夏、秋季节,部分鞭梢伸出地面,群众称大暑前露出地面的鞭为“梅鞭”,大暑前后露出地面的鞭为“伏鞭”。“梅鞭”发芽早,生长期长,鞭粗壮有力,发笋力强。而“伏鞭”生长期短,比较细弱,发笋少。因此.挖鞭笋主要是挖取大暑以后(8月份)的“伏鞭”笋。挖后填平笋穴,而大暑以前的“梅鞭”笋要以埋为主,目养新鞭,以提高来年竹笋产量。
施化肥是及时补充林地养分,提高竹笋产量的重要措施。合理增施化肥,不仅增产效果显着,而且经济效益明显。

据分析,每生产1,000kg鲜笋,约消耗土壤的氮素5~7kg,磷1~2kg,钾2~5kg,有效钾4~8kg。施肥时间,春季出笋前(2~3月)施1~2次催芽肥,秋季笋芽分化时(7月)施l~2次排芽肥。
施肥方法,先开沟或开穴,将氮、磷、钾配成(5:1:2)混合肥料,施后覆土效果最好。日本野中重之教授在研究报告中提出:毛竹笋用林每年施氮肥1次,在1月下旬~2月上旬;施磷肥2次,在5月中、下旬;施钾肥3次,在8月上旬~9月上旬;施硅肥1~2次,在3~4月和8~9月。施肥量应根据笋量而定(表)。 毛竹笋用林
采笋(割笋)

采笋过嫩,产量少;采笋过老,笋质差。一般出笋初期和末期气温较低,竹笋生长缓慢,每隔5~6天采割1次.出笋盛期气温高竹笋生长快,笋质容易老化,每隔3~4天就采割1次。总之,根据竹笋出土后的生长状况,要不断地及时地采割。
采笋时,先扒开竹笋周围的泥土,用采笋刀沿笋布上的大型芽(笋目)采割。因为如水肥条件充足,割笋后必须用细上覆盖好已割的笋蔸,还可以继续发育成笋。
夏、秋季节,温度高,湿度大,各种杂草滋生快,在这期间,结合割笋后的覆上,在竹丛的周围应进行松土和除草。
毛竹笋 丛生竹的结构包括竹丛结构和竹林结构。竹林结构是指竹林中竹丛的数量、大小、密度、分布均匀度等;竹丛结构是指一个竹丛中竹株的数量、年龄、大小、年龄、整齐度等。
麻竹笋用林的丰产结构;竹林密度服600~900丛/hm2,竹丛密度16~24株/丛,均匀度>4;丛内竹株平均胸8cm以上,整齐度>7,年龄结构1~6年生齐全,每年2~3株。
绿竹、甜竹、大头典竹和吊丝单竹等笋用林的丰产结构:竹林密度800~1000丛/hm2,竹丛密度20~24株/丛,均匀度>4;丛内竹株平均胸8cm以上,整齐度>7,年龄结构l~6年生齐全,每年2~3株。
调整竹林结构的方法是采伐和割笋。每年夏季出笋中期,每竹丛选留2~3株竹笋,使它生长成竹补充竹丛。每年冬季,要采伐6年生以上的老竹、病虫害竹。
防治病虫害:笋期害虫有一字竹象虫和长足大象虫;竹秆、枝有蚜虫和以壳虫,黑霉病等;竹叶有竹蝗、竹螟等。

毛竹“四季笋”的培育
毛竹既产春笋,又产冬笋,夏、秋季节还产鞭笋。而冬笋、鞭笋味道鲜美,是鲜笋淡季的名贵蔬菜。如何获取鞭、冬笋的高产,是毛竹笋用林经营的重要问题。浙江余姚市村民邵坤维承包的520m2毛竹笋用山,1986年冬季共挖冬笋309.8kg,折每1,000m2产笋595.8kg。荧明乡专业户罗炳炎,1981年承包了1,407m2的毛竹笋用山,当时每1,000m2竹林年产竹笋450kg,1985年产笋2897.3kg,为1981年的5.4倍。他们的主要经验是:
1.留笋养竹:提高竹林密度:这块竹林原来每1,000m2仅有立竹106株,到1985年立竹达204株,其中,当年留养新竹98株,由于增加了立竹数,而且青、壮龄分比例大,故提高了竹笋产量。
2.深翻培土:大年深翻2次,l次在春节前,结合挖冬笋进行;1次在6月中旬。小年深翻时挖去竹蔸和老竹鞭,拣净石块,并在竹株低洼处用土填平,以防积水烂鞭,同时每年从林外取土加盖竹林,每1,000m2年施猪栏肥7,500kg。施尿素35~45kg。施肥方法,施猪栏肥结合挖鞭笋、冬笋时进行,深翻人土,施化肥诱发更多的鞭芽能发育成笋。
3.施肥:在鞭梢未旺伸前,开沟施人猪栏厩肥,诱发更多的鞭芽能发育成笋。
4.套种;每年的夏季在竹株的空隙处套种南瓜,以耕代抚。
5.合理挖掘鞭笋:横鞭(群众称“关门鞭”)要挖;“梅鞭”以埋为主,挖为辅;一伏鞭”以把为主,埋为辅。

‘肆’ 竹笋是怎样生长的是播撒种子还是栽秧

竹笋生长方式如下,竹笋种植的时间是每年清明前后,竹苗最好放在长流水中浸养,待长出新根,才栽种为佳。种植时将竹蔸平放,竹杆与地面成45°-60°角,基部芽眼水平朝向两旁,保持根系舒展,回填松土,压实,深度以竹蔸离土面15-20厘米为宜,植后在竹苗顶部竹节内灌水,并盖上草皮土,淋足定根水。植后要保持土壤湿润,如遇天旱,每2-3天要浇水一次。雨天要做好排水防涝,加强管理,防止人畜摇动,发现病虫应及时防治。
(1)竹笋的形成:竹笋在地下阶段生长慢、时间长,有的竹种还跨越两个年份。从夏末秋初,壮龄竹鞭上的部分肥壮侧芽开始萌发分化而为笋芽。笋芽顶端分生组织经过细胞分裂增殖,进一步分 化形成节、节隔、笋舞、侧芽和居间分生组织,并逐渐膨大,与竹鞭成20°~50°的角度向外伸长,同时笋尖弯曲向上。
初冬,笋体肥大, 笋撑呈黄色,被有绒毛,称为冬笋。从浅鞭长出的冬笋,有的在冬季开始破土露尖,可以挖掘食用。冬季低温时期,竹笋处于休眠状态, 到了春季来临,温度回升时,又继续生长出土,称为春笋。
春笋的笋释为紫褐色,有黑色斑点,满生粗毛,状似猫头,所以 毛竹又叫猫头竹。 中、小型散生竹的笋芽萌动分化较迟,一般都在秋后冬初或来年初春,所以竹笋在土中生长时期较短。早竹笋比毛竹笋出土早, 哺鸡竹竹笋的出土约与毛竹笋同时。这些竹种在冬季或早春已具 有竹笋雏形。至于比毛竹笋出土晚的竹种,如刚竹、淡竹、晚竹等,大部分竹笋是在当年春季发育起来的。
(2)影响发笋的因素:竹林发笋因竹种、气候、土壤和经营管理的不同而有差别。毛竹笋体大、发笋量小,即在大年每1,000m2也不过500~600株。中、小型散生竹,如刚竹、淡竹、水竹、桂竹、哺鸡竹等的笋较小,年发笋量差别不大,每1,000m2可达1,000株以上。
在孕笋期间,遇上久晴不雨的干旱气候,会影响笋芽的分化形成,从而影响来年或当年的出笋量。例如江苏宜兴地区,1967年的降水量是10年来的最低水平,尤其是6~10月孕笋期间的总降水量只有263.5mm,为近10年来同期平均降水量的42%,使得1968年为大年的毛竹林的发笋量显着下降,造成大幅度的减产。 在立地条件好、经营水平高、郁闭度大的材用竹林,一般出笋数量不多,退笋率也相当低。但笋体粗大健壮,长势很旺,成竹质量高。土壤肥厚湿润,郁闭度小的笋用竹林,采取钩梢、挖笋、松土、施肥等措施,竹笋产量高,笋体也大。至于瘠薄土壤上的稀疏竹林,出笋数量多,但细小孱弱,退笋率高。不论是哪一种竹种竹林,在强度砍伐或挖断竹鞭后,都会出现大量的弱小竹笋,大部分败退死亡, 小部分长成细小竹子。很显然,竹子生长的顶端优势很强,控制着整个植物体的生长调节和养分分配。而钩梢、伐竹、挖笋、挖竹、断鞭都足以破坏这种优势,使之失去控制作用,而使处于休眠状态而具有分生能力的侧芽得以萌动起来,大量发笋。至于退笋的多少,成竹的大小,则取决于竹林地上和地下系统内养分水平的高低。
(3)竹笋出土期:散生竹的竹笋出土因竹种不同而有早退。 在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区,早竹最早,3月上、中旬即有竹笋出上; 毛竹、哺鸡竹次之,3月中、下旬竹笋露头;淡竹笋、刚竹笋又次之, 在4月中下旬;晚竹笋最晚,迟到5月底6月初。 竹笋出土有一定的持续时期。毛竹出笋的时间较长,一般为 20~30天;中、小型散生竹的出笋时间较短,只15~20天。按竹笋 出土的数量和质量,可分为初期、盛期和末期3个阶段。

‘伍’ 鲜冬笋能种么

鲜冬笋是用来吃的不能种的,冬笋就是竹笋竹子新发的牙,冬天还没有出土前挖来吃的。竹笋的种植方法不是用竹笋,是用老竹插埋一节到地下就能生长了。

‘陆’ 竹笋怎样种

竹笋我们都非常熟悉,它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减肥保健蔬菜之一,在古代被当做是“菜中珍品”。竹笋也就是竹子的嫩茎,吃起来非常的鲜美,不但可以炒食也能够煲汤,所含的纤维含量十分丰富,经常食用有促进肠道的蠕动以及帮助人们进行消化和环境便秘等功效作用。我国是个产竹笋最多的国家之一,目前在我国各省市地区均有广泛的种植面积,那么竹笋要怎么种?接下去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竹笋要怎么种?

1、选择土壤

虽然竹笋的适应能力强,能够在大部分土壤上正常生长,但是土壤的好坏还是会影响到竹笋的产量及品质。因此我们在选择土壤的时候,要尽量选择肥力充足、深厚松软、通透性强且排灌正常的腐殖质偏酸性土壤。防止由于土层过浅过硬、且PH值不适的粘性土壤而影响竹笋的生长。并且要注意土壤前茬作物,种植过西红柿、辣椒等作物的土壤不可用于种植竹笋。

2、幼苗定植

在定植前,要对土壤进行深翻中耕工作,将土壤整平细耙,然后控制好种植密度与行间距开好排水沟。排水沟的宽度要保持在35厘米左右,深度28度里左右。然后根据种植地区的气候变化,在初春当竹笋长到2-3个月的时候开始移栽。移栽的时候要注意控制好种植密度,竹笋栽入种植沟内。覆盖细土,镇压压实,然后随着竹笋的生长,将定植沟适慢慢填平,保证竹笋的深度保持与地面12厘米左右。

3、合理浇水

竹笋虽然耐旱性比较好,但是在种植的时候合理浇水有利于幼苗的生长,可增强竹笋的生长能力,提高竹笋的产量。移栽定植后一周左右,要及时浇一次粪水,促进竹笋根部的生长,促进竹笋缓苗。并且为了保证竹笋的生长,以后要隔5-7天浇一次水,保证土壤湿润,有充足的含水量。如果遇到高温干旱的天气时,还要缩短浇水频率,大概四天左右,防止缺水影响竹笋的品质。4、适当追肥

竹笋对营养的需求是比较大的,在定植后,要适当追肥,追肥时要秉承少量多施的原则。然后在竹笋生长期的时候,为了保证竹笋的生长,要满足竹笋生长所需的营养。控制好氮肥的施用,以复合肥为主。然后随着竹笋的生长时间,适当的增加水肥频率及用量,促进竹笋膨大,扩大根盘。在成熟期的时候要适当追施腐熟农家肥及复合肥。但是不管在什么时候追肥,都要注意用量,防止产生肥害,反而还影响竹笋的生长。

以上就是有关竹笋的知识介绍。竹笋的适应力非常高,在任何的土壤中都可以生长,但是土质的好坏会影响到竹笋的产量与质量。种植户们要根据种植地区的气候在进行竹笋的移栽,也要注意控制好种植密度。此外,合理的浇水有利于竹笋幼苗的生长速度以及增强竹笋的生长力,提高竹笋的产量。定植之后要做好竹笋的追肥工作,特别是在竹笋的生长期,满足所需的营养才能提高竹笋的产量与质量。

817阅读
搜索
竹笋怎么能栽活
无根的竹笋怎么种活
冬笋的生长示意图
十大常见竹笋
云南甜竹笋栽培技术
冬笋在北方能种植吗

‘柒’ 科学的施肥是高产前提,冬笋种植该怎么施肥

肥料主要施用尿素、碳酸氢铵等速效氮肥,也可施用充分分解的菜籽饼和人粪。硅肥如果能一起施,效果会更好;施肥量根据土壤肥力和竹笋产量目标确定。对于亩产1500公斤的竹笋,每年应施尿素50公斤,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20公斤,硫酸钾20公斤。如何给竹笋施肥?一般来说,竹笋是由母竹发育而来的。以前大部分农民都是直接在山里挖,现在很多人都开始自己种竹笋了。让我们学习如何给竹笋施肥,以达到高产。

竹笋生长需肥规律是早春、二月气温逐渐升高,竹笋生长较快,陆续出土,是竹林消耗大量养分的时期;新竹生长后,竹林的生长从地上部分转移到地下部分,这是竹林新的生长周期的开始。因为这个时期大量挖掘竹笋,新竹成林,老竹变叶,养分吸收明显增加,是施肥的关键时期;大量竹林鞭开始分化笋芽,继续吸肥;12月份竹林生长缓慢,仍需有机肥促进地下竹笋生长,为来年竹笋早出高产提供养分。

‘捌’ 栽种冬笋管理要到位,怎么样栽种冬笋

防止竹笋生长受到土层浅硬、PH值不舒服的粘性土壤的影响。并且注意前茬的土,种了番茄、辣椒等作物的土不能用来种竹笋。苗木种植前应对土进行深度翻耕,将土整平耙平,然后控制种植密度和行距,打开排水沟。排水沟的宽度应保持在35厘米左右,深度应保持在28度左右。然后根据种植区的气候变化,在早春竹笋长到2-3个月的时候,开始移栽。移栽时,应注意控制种植密度,在种植沟内种植竹笋。

竹插条宜选用1-2年生健壮嫩竹的侧枝。竹节上一般有三个侧分支,中间的侧分支根原基少,不易生根,应选择左右两侧的侧分支进行扦插。长江流域毛竹适宜种植期为11月至次年2月,以年前为佳;冬季寒冷地区应在春季进行;珠江流域母株移栽时间为4-5月。侧分支最好的扦插材料是7月份刚生在侧分支基部有气根的那种。

‘玖’ 有关冬笋的种植

毛竹笋竹两用林主要培育技术

毛竹笋竹两用林就是同一竹林同时生产出优质高产的竹材和竹笋,即把竹材和竹笋同时作为竹林主产品的经营类型,实施毛竹笋竹两用林,能充分发挥竹林生产潜力,提高单位面积竹林的经济效益。
1.竹林结构调整
建立合理的竹林结构,是实施毛竹笋竹两用林的基础,总的要求是:中密度、中径级、轻龄级。立竹量以每亩140-180株为宜,阳坡竹林和钩梢竹林密度可适当大些,立竹不宜太粗或太细,以眉围30-33cm的竹为好。
2.施肥
2.1时间
施肥通常在竹林秋季孕笋期的9-10月和春季竹笋地下萌动生长期的2月进行。
2.2施肥量
视竹林状况及产量指标来确定,肥料有化肥和有机肥,一般每年每亩施肥4000斤。
2.3施肥方式
主要有3种:1.沟施,沿水平线开沟,深15-20cm,施肥后覆土踏实,以减少流失;2.株施,在竹子上坡方向30cm处开半月形沟,深15cm左右,施肥后覆土踏实;3.篼施,主要用于陡坡竹林,在竹子上坡紧贴竹篼挖洞,放入有机肥料,覆土压实。
3.竹、笋管理
加强笋、竹管理,是提高竹和笋产量的关键,要实行定量定时定点,留笋养竹。定量就按照竹林结构,1-2龄幼林比例数量,选留竹笋,一般每亩60-70株为宜;定时就是在竹林春笋出土数量盛期的中后期选留粗度适当的竹笋;定点就是让所选长竹竹笋均匀分布于林内。
3.1挖笋
3.1.1挖取早期春笋
一条竹鞭上往往有许多笋芽,能分化成几个大小不同的竹笋,及时挖取最早出土的竹笋,一方面为下一个竹笋提供出土生长的机会,另一方面早期笋市场价格较高,并适宜制清水笋罐头,经济效益高。
3.1.2限时适量挖取冬笋
限定在12月至春节前10天内挖冬笋,小于0.5斤的冬笋不宜挖。挖时切勿伤及小冬笋和鞭芽,及时覆土。及时挖活笋,确保竹笋鲜嫩无病虫害的良好品质。
3.1.3挖全株笋
在不损伤竹鞭的前提下,将竹笋完整挖出,这是提高竹笋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措施。
3.2伐竹
合理伐竹是维护竹林合理结构的手段。伐竹数量全年不应超过生长量,一般每年每亩伐竹20-30株。伐竹年龄为6龄以上及6龄以下的病虫竹、风倒竹和小径竹,时间应在冬季进行。砍伐方式有2种,一种是平茬法,即伐桩近地面砍伐;另一种是带篼法,即连带整个竹篼或半竹篼采伐。
4.竹林地管理
4.1垦复
垦复最佳季节是发竹的当年夏季。坡度小于25度的竹林地实行带状轮垦,并清除"三头"即竹蒲头、柴蒲头和石头。垦复深度30cm左右。
4.2劈山
每年梅雨季节将竹林中幼嫩的杂草灌木劈倒,并均匀地铺于林地,任期分解腐烂,为竹鞭生长提供养分。

阅读全文

与冬笋盆栽种植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室内墙壁隔热的解决方法 浏览:917
上篮正确的训练方法 浏览:258
笔画设置方法在哪里找 浏览:79
医学全景拼接常用方法 浏览:681
哪些数学方法帮你解决了问题 浏览:852
卷帘百叶窗免打孔安装的方法 浏览:715
自拍杆拍手机的方法 浏览:550
bod5分析方法名称 浏览:255
小米5无线显示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445
炖汆闷属于什么加热方法 浏览:209
激光方法治疗胃息肉有没有伤口 浏览:571
一个人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211
鱼缸除油膜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440
咳嗽小便失禁锻炼方法 浏览:904
简单做鱼方法 浏览:104
大小脸自我矫正方法图片集 浏览:80
从台账中快速抓取数据的方法 浏览:785
高血压的剁辽方法有哪些 浏览:97
幼儿心理发展研究最基本的方法 浏览:53
商业研究方法和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浏览: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