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科普 > 刮痧有哪些方法按痧

刮痧有哪些方法按痧

发布时间:2022-09-11 15:24:31

❶ 刮痧的方法

1、单角刮法

刮痧方法:在穴位上抹上刮痧精油,用刮痧板的一角,朝刮拭的方向倾斜45°,在穴位上自上而下刮拭,常规刮拭30~50次。

2、双角刮法

刮痧方法:在穴位上抹上刮痧精油,以刮痧板凹槽处对准脊椎棘突,凹槽两侧的双角放在脊椎棘突和两侧横突之间的部位,刮痧板向下倾斜45°,自上而下刮拭,常规刮拭30~50次。

3、面刮法

刮痧方法:在穴位上涂抹刮痧精油,将刮痧板的整个长边接触皮肤,刮痧板向刮拭的方向倾斜30~60°,自上而下均匀地向同一方向直线刮拭,常规刮拭30~50次。

❷ 有关于刮痧的方法有哪些

刮痧 有很多种类型,刮痧的方法也有所不同。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有关于刮痧的方法有哪些,供大家学习参考。

刮痧的方法
1、面刮法

将刮痧板的1/2长边或整个长边接触皮肤,向刮拭方向倾斜30~60度(45度最为常用)均匀地向同一方向刮拭。适用于躯干、四肢、头部的平坦部位。

2、角刮法

单角刮法:用刮痧板的一个角部朝刮拭方向倾斜45度在 穴位 处自上而下刮拭。用于肩贞、膻中、风池等穴位。

双角刮法:将刮痧板的凹槽部位对准脊椎棘突的部位,然后将凹槽两侧的双角缓缓的放在脊椎棘突和两侧横突之间的部位,再向下倾斜45度角的方位自上而下进行刮拭,大多数都用于脊椎部位。

3、点按法

将刮痧板角部与穴位呈90度垂直,向下按压,由轻到重,逐渐加力,片刻后迅速抬起。适用于人中、膝眼等穴。

4、拍打法

将五指和手掌弯曲成弧状进行拍打。拍打法仅限于肘窝和膝窝。

5、厉刮法

将刮痧板角部与穴区呈90度垂直,刮痧板始终不离皮肤,并施以一定的压力作短距离(约2~3厘米)前后或左右磨擦刮拭。适用于头部全息穴区。

6、按揉法(平面按揉法、垂直按揉法)

平面按揉法:把刮痧板的角部的一面小于20度角按压在适合的穴位上,然后轻柔的做缓慢且柔和的旋转运动。这个方法通常适用于全谷、内关、手足全息穴区、足三里以及其他等疼痛较为敏感的部位即可。

垂直按揉法:将刮痧板的边缘以90度按压在穴区上,做柔和、缓慢按揉。适用于骨缝部的穴位和第二掌骨桡侧全息穴区。

7、疏理经气法

沿经脉的循行部位,用刮痧板长边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循经刮拭。适用于分段刮拭结束或 保健 刮痧时对经络进行整体疏理、放松肌肉、消除疲劳。
手臂刮痧的方法
一、先将精油均匀地涂抹在整个手臂上,然后由上往下 按摩 揉捏,将手臂肌肉按软,让精油更好吸收,这一步很重要,对接下来的瘦手臂有着非常大的作用,这也是所谓的磨刀不误砍柴工!

二、将肌肉按松软后,就可以刮痧瘦手臂了,顺着经络从上至下刮。手臂分六条经络,可以一条一条的刮,每条经络刮50-100次即可。

三、大肠经:特别是靠手腕上面一段,要多刮一下,特别是有 便秘 和宿便的人,在这一处会有明显的颗粒和硬块,说明肠道里有很多毒素没有排干净,刮这里可以改善便秘和宿便症状,硬块也会变小,肠道干净了,皮肤也会变好。

四、心经:与小肠经相表里,处于内手臂靠里位置,从小拇指与无名指中间开始从上往下刮最里面的一条。

五、小肠经:处于外手臂位置,刮的时候从小拇指开始从上往下刮最外面的一条。

六、三焦经:如图,位于手臂靠外面中间的位置,刮的时候注意是从上往下刮的。

❸ 刮痧的手法具体有哪些

刮痧虽然简单,但也有几条基本手法的规律:
拿刮痧板
用手拿握着刮板,治疗时,刮板厚的一面对手掌,保健时,刮板薄的一面对手掌。
刮拭方向
颈、背、腹、上肢、下肢部从上向下刮拭,**从内向外刮拭。
刮拭角度
刮板与刮拭方向保持90度到45度进行刮痧。
刮拭力度
刮痧时应用力均匀,包括上下、内外、左右,刮痧部位应尽量拉长。
补刮、泻刮、平补平泻手法
补刮、泻刮、平补平泻刮法主要根据刮痧的力量和速度来区分。下图为补泻手法简明表

13种常用刮拭手法
1、轻刮法
初学者常用手法之一。刮痧时刮痧板接触皮肤面积大,移动速度慢或下压刮拭力量小。一般接受者无疼痛或其他不适感觉,多适应于对儿童、妇女、老年体弱者以及面部的保健刮拭。
2、重刮法
是一种针对骨关节软组织疼痛性病症所采取的一种手法。在刮痧时刮痧板接触皮肤面积小,移动速度快或下压刮拭力量较大,以能承受为度。多适应于对年轻力壮、体质较强或背部脊柱两侧、下肢及骨关节软组织较丰满处的刮痧。
3、快刮法
指刮拭的次数每分钟30次以上,力量有轻重之别。力量重,快速刮,多用于体质强壮的人,主要刮拭背部、下肢或其他明显疼痛的部位;力量轻,快速刮,多用于体质虚弱或整体保健的人,主要刮拭背腰部、胸腹部、下肢等部位,以舒适为度。
4、 慢刮法
指刮拭的次数每分钟30次以内,力量也有轻重之别。力量重,速度慢,多用于体质强壮的患者,主要刮拭腹部、关节部位和一些明显疼痛的部位;力量轻,速度慢,多用于体质虚弱或面部保健的患者,主要刮拭背腰部正中、**、下肢内侧等部位,以不感觉疼痛为度。
5、直线刮法
也称直板刮法,是一种常用的手法,就是利用刮痧板的上下边缘在体表进行直线刮拭。保健刮痧师一般用右手拿住刮痧板,拇指放在刮痧板的一侧,食指和中指或其余四指全部放在刮痧板的另一侧,与体表成45度角,刮痧板薄的一面1/3或1/2与皮肤接触,利用腕力下压并向同一方向直线刮拭,要有一定长度。这种手法适用于对身体比较平坦部位的经脉和**位(如背部、胸腹部和四肢部位)进行刮痧。
6、弧线刮法
指刮拭方向呈弧线形,刮拭后体表出现弧线形的痧痕,操作时刮痧板多循肌肉走行或骨骼结构特点而定。对**肋间隙、颈项两侧、肩关节前后和膝关节周围刮痧多用此法。
7、逆刮法
指刮痧方向与常规的由里向外、由上向下方向相反,即由下向上或由外向里进行刮拭的方法。多用于对下肢静脉曲张、下肢浮肿或按常规方向刮痧效果不理想的部位。逆刮法操作宜轻柔和缓,从近心端部位开始逆刮,逐渐延长至远心端,其方向是由远心端向近心端,其目的是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减轻水肿或疼痛。
8、摩擦法
将刮板的边、角或面与皮肤直接紧贴或隔衣、布进行有规律地旋转移动或直线往返移动的刮拭,使皮肤产生热感为度并向深部渗透,其左右移动力量大于垂直向下的压按用力。操作时动作轻柔,移动均匀,可快可慢。一个部位操作完成后再进行下一个部位。多用于对麻木、发凉或绵绵隐痛部位刮痧,如肩胛内侧、腰部和腹部。另外,每一部位在刮痧前可使用该法使皮肤有热感后再继续其他操作手法。
9、梳刮法
使用刮痧板或刮痧梳子,从前额发际处及双侧太阳**处向后发际处做有规律的单方向刮拭,刮痧板或梳子与头皮成45度角,轻柔和缓刮拭,如梳头状,故名梳刮法。梳头时力量适中,一般逐渐加力,在**位或痛点处可适当使用重刮或点压、按揉。此法具有醒神开窍、消除疲劳、防治失眠的作用,患有头痛、疲劳、失眠等病症用该法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10、点压法
点压法也叫点**手法,多用于对**位或痛点的点压,与按摩法配合使用。用刮痧板的厚边角与皮肤成90度角,力量逐渐加重,以耐受为度,保持数秒钟后快速抬起,重点操作5~10次。操作时将肩、肘、腕的力量凝集于刮痧板角,施术要灵活,既要有弹力又要坚实。此法适用于肌肉丰满、刮痧力量不能深达或不宜直接刮拭的部位和骨骼关节凹陷部位,如环跳、委中、犊鼻、水沟以及背部脊柱棘突之间等。它是一种较强的刺激手法,具有镇静止痛和解痉作用,多用于实证。
11、按揉法
按揉法是用刮痧板在皮肤经络**位做点压按揉,向下有一定压力,点下后做往复来回或顺逆旋转的手法,操作时刮痧板紧贴皮肤不移,频率较慢,每分钟50~100次。常用于足三里、内关、太冲、涌泉、太阳**等**位。
12、角刮法
使用特制的角形刮痧板或让刮痧板的棱角接触皮肤,并成45度角,自上而下或由里向外刮拭,手法要灵活,不宜生硬,适宜于四肢关节、脊柱双侧经筋部位、骨突周围、肩部**位(如风池、内关、合谷、中府等)。因角刮接触面积相对小,要避免用力过猛而损伤皮肤。
13、边刮法
是最常用的一种刮痧方法。将刮痧板的两侧长条棱边或厚边或薄边与皮肤接触成45度角进行刮拭。该法适宜于对大面积,如腹部、背部和下肢等部位的刮拭。

❹ 8种常用的刮痧手法

1、刮痧法——背脊颈骨上下及胸前胁肋两背肩臂痧症,用铜钱蘸香油刮之,或用刮舌子脚蘸香油刮之。头额腿上之痧,用棉纱线或麻线蘸香油刮之。大小腹软肉内之痧,用食盐以手擦之。
2、淬痧法——在头额和胸胁出现小出血点或小充血点,用纸捻或大个的灯草蘸上少量香油点燃, 然后用火头直接粹到痧点上,火头爆出一声响即熄灭, 再点燃去粹烧其他痧点。
3、放痧法——在委中穴或在十指尖放血,就是“放痧法”,也叫刺血疗法或放血疗法。
4、搓痧法——用手指撮拧、拿捏、提拉患者的皮肉,使局部充血或现出血点,此法若用于治疗痧症,则叫撮痧法
5、“阿是”穴刮痧法——“阿是”穴取穴方法,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发热、中暑、急性胃肠炎、其它传染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的初起,肩、背、臂肘、腿膝疼痛等一类症证
注意事项:不可强求出痧,以患者感到舒服为原则。刮痧次数一般是第一次刮完等3至5天,痧退后再进行第二次刮治。出痧后一至二天,皮肤可能轻度疼痛、发痒,这些反应属正常现象。

❺ 刮痧的手法和顺序

刮痧的手法和顺序

刮痧的手法和顺序,刮痧是以中医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通过特制的刮痧器具和相应的手法,蘸取一定的介质,在体表进行反复刮动、摩擦,下面给大家分享刮痧的手法和顺序。

刮痧的手法和顺序1

正确的刮痧方法,要选择合适的刮痧板,根据所治疗的目的来选择。刮痧之前注意局部皮肤的清洁,选择合适的刮痧介质、刮痧精油,具有活血止痛的药油,如红花油、活络油或者乳膏等。刮痧的方向从颈部到背部,上肢再到下肢,胸部从内到外进行刮拭。

痧是体内疾病在体表的特殊表现。刮痧是在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施以刮的手法,使皮肤出现片状或点片状瘀斑或出血,以达到调整机体、恢复生理状态、克服病痛的外治法。现代医学认为刮痧、出痧的过程是一种血管扩张,渐至毛细管破裂、血液外溢、皮肤局部出现瘀血斑的现象。有经验的施术者,会区分痧的颜色及形状,而判断病邪之状况。

后颈与背部的刮痧,自颈椎刮起,经胸椎第一椎至尾骨,分两段刮完。刮左、右肩膀筋,先左后右。刮膀胱经俞穴,自大杼至腰部,即距督脉左、右各一寸五分处。以膀胱经为中心,由里向外斜刮,从肩膀筋以下至腰部约刮五至七条斜线,间距以肋骨为准。切勿做地毯式全面刮痧。

刮拭时用力要均匀、适中,力道应由轻渐重,不可忽轻忽重,同时以能耐受的力道为限,而刮拭的面积尽量能拉到最长。刮痧方向,刮痧力量应为单方向用力,回程不刮。

刮痧的手法和顺序2

应该怎样刮痧才正确呢?

1、刮痧顺序:充分暴露刮拭部位,在皮肤上均匀涂上刮痧油等介质,刮痧的手法及操作的顺序,按身体的'部位,依序为头颈部、背部、胸部、手部、腹腰部及腿部。

2、刮痧力量:刮拭时用力要均匀、适中,力道应由轻渐重,不可忽轻忽重,同时以能耐受的力道为限,而刮拭的面积尽量能拉到最长。

3、刮痧方向:刮痧力量应为单方向用力,循经络刮拭,遇痛点、穴位时重点刮拭,以出痧为度。回程不刮。

4、刮痧角度:刮痧器具与皮肤间的角度以45度为宜,不可成推、削之势,刮拭方向应由上而下、由内而外,并保持同一角度,每个部位刮20次左右。

5、刮痧频率:刮痧频率与疗程,则依疾病性质及患者体质状况而有所不同。每次刮拭的时间,以20至30钟为宜。初次刮痧时间不宜过长,且手法不宜过重,第二次使用刮痧疗法的时间,应间隔1至2周。

刮痧后,需休息片刻,约15分钟,且注意不要受凉,如有出汗现象请立即拭干,并需补充温开水或姜汤,切忌饮用冰水,以利体内之新陈代谢。刮痧期间,若有短暂体温增高的发烧现象乃属正常,这是因为体内潜伏的病菌正与白血球在进行对抗,但须注意观察,以防病情变化。

刮痧的手法和顺序3

刮痧是以中医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通过特制的刮痧器具和相应的手法,蘸取一定的介质,在体表进行反复刮动、摩擦,使皮肤局部出现红色粟粒状,或暗红色出血点等“出痧”变化,从而达到活血透痧的作用。因其简、便、廉、效的特点,临床应用广泛,适合医疗及家庭保健。还可配合针灸、拔罐、刺络放血等疗法使用,加强活血化瘀、驱邪排毒的效果。

1、操作要点

(1)充分暴露刮拭部位,在皮肤上均匀涂上刮痧油等介质;

(2)手握刮拭板,先以轻、慢手法为主,待患者适应后,手法逐渐加重、加快,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宜单向、循经络刮拭,遇痛点、穴位时重点刮拭,以出痧为度。

(3)可先刮拭背部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背俞穴循行路线,振奋一身之阳、调整脏腑功能、增强抗病能力;再根据病情刮拭局部阿是穴或经穴,可取得更好疗效。

(4)刮痧后嘱患者饮用温开水,以助机体排毒驱邪。

2、用途

刮痧具有调气行血、活血化瘀、舒筋通络、驱邪排毒等功效,已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科的多种病症及美容、保健领域。尤其适宜于疼痛性疾病、骨关节退行性疾病如颈椎病、肩周炎的康复;对于感冒发热、咳嗽等呼吸系统病证临床可配合拔罐应用;对于痤疮、黄褐斑等损容性疾病可配合针灸、刺络放血等疗法;还适用于亚健康、慢性疲劳综合征等疾病的防治。

3、注意事项

(1)刮痧后1~2天局部出现轻微疼痛、痒感等属正常现象;出痧后30分钟忌洗凉水澡;夏季出痧部位忌风扇或空调直吹;冬季应注意保暖。

(2)刮痧疗法具有严格的方向、时间、手法、强度和适应证、禁忌证等要求,如操作不当易出现不适反应,甚至病情加重,故应严格遵循操作规范或遵医嘱,不应自行在家中随意操作。

(3)有出血倾向、皮肤高度过敏、极度虚弱、严重心衰的患者均应禁刮或慎刮。

背部刮痧手法

背部刮痧通常由上向下刮拭。一般先刮后背正中线的督脉,再刮两侧的膀胱经和夹脊穴。肩部应从颈部分别向两侧肩峰处刮拭。用全息刮痧方法时,先对穴区内督脉及两侧膀胱经附近的敏感压痛点采用局部按揉法,再从上向下刮拭穴区内的经脉。具体方法如下:

1、先刮督脉:用方形刮痧板的一角,板身与皮肤倾斜45度,由上至下(大椎~骶骨)刮拭督脉,每个动作重复5~8次,直至出痧。

2、用刮痧板的角面分别刮拭与督脉紧邻的华佗夹脊穴所在的经络。

3、用方形刮痧板的一角刮双侧肩胛缝,刮痧板紧贴皮肤,力度均衡渗透。

4、刮膀胱经:先刮外膀胱经,后刮内膀胱经(内膀胱经在脊椎两侧各旁开1、5寸的位置,外膀胱经在脊椎两侧各旁开3寸的位置)。

5、向下斜刮肋骨缝:刮五条至六条肋缝即可(不可刮在肋骨上),以督脉为刮拭起点,刮至肋骨下为止。

每条刮拭部位都不要可以追求出痧,以所刮拭部位汗毛孔张开为宜。在背部的刮痧过程中,由于背部是人体比较大的反射区,所以在刮痧过的局部会出现痧斑黑紫的现象,这可能就是对应的脏腑功能、经络出现了问题。

在实行背部刮痧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一些问题。背部刮痧时应避风和注意保暖,背部同一个地方只能刮一次,刮痧完之后要喝一杯热水。背部刮痧是中医学上的一种手法,中医是我们中华文明的瑰宝,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把中医继承和发扬光大。

❻ 刮痧的方法有哪几种

刮痧的方法有七种。
1、面刮法

将刮痧板的1/2长边或整个长边接触皮肤,向刮拭方向倾斜30~60度(45度最为常用)均匀地向同一方向刮拭。适用于躯干、四肢、头部的平坦部位。
2、角刮法(单角刮法、双角刮法)
单角刮法:用刮痧板的一个角部朝刮拭方向倾斜45度在穴位处自上而下刮拭。用于肩贞、膻中、风池等穴位。
双角刮法:将刮痧板的凹槽部位对准脊椎棘突的部位,然后将凹槽两侧的双角缓缓的放在脊椎棘突和两侧横突之间的部位,再向下倾斜45度角的方位自上而下进行刮拭,大多数都用于脊椎部位。
3、点按法
将刮痧板角部与穴位呈90度垂直,向下按压,由轻到重,逐渐加力,片刻后迅速抬起。适用于人中、膝眼等穴。
4、拍打法
将五指和手掌弯曲成弧状进行拍打。拍打法仅限于肘窝和膝窝。
5、厉刮法
将刮痧板角部与穴区呈90度垂直,刮痧板始终不离皮肤,并施以一定的压力作短距离(约2~3厘米)前后或左右磨擦刮拭。适用于头部全息穴区。
6、按揉法(平面按揉法、垂直按揉法)
平面按揉法:把刮痧板的角部的一面小于20度角按压在适合的穴位上,然后轻柔的做缓慢且柔和的旋转运动。这个方法通常适用于全谷、内关、手足全息穴区、足三里以及其他等疼痛较为敏感的部位即可。
垂直按揉法:将刮痧板的边缘以90度按压在穴区上,做柔和、缓慢按揉。适用于骨缝部的穴位和第二掌骨桡侧全息穴区。
7、疏理经气法
沿经脉的循行部位,用刮痧板长边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循经刮拭。适用于分段刮拭结束或保健刮痧时对经络进行整体疏理、放松肌肉、消除疲劳。

❼ 刮痧的方法有哪些

以刮痧板的薄边、厚边和棱角在人体皮肤上进行直行或横行地反复刮拭,称为刮痧手法。针对身体部位变化不断调节刮痧时的手法,才能更好的全面的刮拭到全身每个部位,常见的刮痧手法有边揉法、解揉法等等。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常见的刮痧手法、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角揉法,用刮痧板厚边棱角在人体体表穴位、病灶点附近进行回旋摆动运动,称为角揉法。

操作要领:手握刮痧板,以厚边棱角边侧为着力点或厚棱角面侧为着力点,着力于患者皮肤(穴位或病灶点),并附着其上(吸附在皮肤表面不移动,但带动皮肤下面的组织搓揉活动,且用力可轻可重。)施以旋转回环的连续动作。注意事项:用刮痧板厚边棱角着力于患部皮肤穴位处或刮痧、走罐出痧后的病灶点处。边揉法,用刮痧板厚边在施治皮肤上或刮痧出痧部位并以“病灶点”附近为其重点,进行前后左右、内旋或外旋揉动的方法,称为边揉法。操作要领:手握刮痧板,以薄边对掌心,厚边为着力点,着力于患者皮肤,将手腕及臂部放松,使手握刮痧板,腕部灵活自如的旋动。动作应连续,着力由轻渐渐加重,再由重渐渐减轻,均匀持续而轻柔的旋转,具体施治部位局部软组织及肌肉的薄厚,决定施力之轻重。注意事项:用刮痧板厚边着力于患部,以腕的回旋随之移动,避免触打或跳跃。此法适用于全身各部位,局部操作时间以20~30次或5~10分钟为宜。

角推法,用刮痧板厚边棱角在人体肤表的一定部位(穴位或病灶点)稍施压力,做单方向直线推移运动,称为角推法。操作要领:手握刮痧板,以刮痧板厚边棱角面侧为着力点,着力于体表穴位或病灶点,施术者上肢肌肉放松、沉肩、垂肘、悬腕,将力贯注于刮痧板厚边棱角面侧,并有节奏地往返呈直线向前推进,注意用腕部的摆动带动刮痧板厚边棱角的摆动,使之产生持续均匀的推力与压力作用于经络、穴位、病灶点。注意事项:刮痧板厚边棱角着力于体表,施推过程中,腕部要摆动自如、灵活、不可跳跃或略过。此法可为用刮法刮痧出痧后的配套手法。亦可单独使用(但需先涂刮痧润肤油或乳)。

❽ 刮痧基本的手法有哪些

基本刮痧手法:(1)补法:补法是刮痧疗法治疗糖尿病的基本手法,也是常用手法。其特点是刮拭时按压力度小,速度慢,能激发人体正气,并使机体低下的功能恢复旺盛。用于治疗体质稍差的巨型糖尿病患者。

(2)平补平泻法:也称平法,又细分为以下三种刮拭手法:按压力度大,速度慢;按压力度小,速度快;按压力度中等,速度适中。

❾ 刮痧方法

刮痧法:
直按刮法:

指用热毛巾擦洗被刮部位的皮肤,然后均匀涂上刮痧介质,用刮痧工具直接接触患者皮肤,在体表的特定部位反复进行刮拭,直到皮下出现痧痕为止。

间接刮法:

指在病人要刮拭的部位上放一层薄布类物品,然后再用刮痧工具在布上间接刮拭,此法有保护皮肤的作用;主要用于儿童、高热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开始出现抽搐者、年老体弱和某些皮肤病患者。

撮痧法:

根据手法又可分为挟痧法、扯痧法、挤痧法、拍痧法及点揉法;

(1)挟痧法:

又称揪痧法,在民间称之为“揪疙瘩”,是指在患者的待刮拭部位涂上刮痧介质,然后施术者五指屈曲,将中指和食指等弯曲如钩状,蘸刮痧介质后夹揪皮肤,把皮肤和肌肉挟起然后用力向外滑动再松开,一挟一放,反复进行,并连续发出“巴巴”的声响,在同一部位可连续操作6-7遍,被挟起的部位就会出现痧痕,造成局部瘀血,使皮肤出现血痕的除痧方法。施行本法时不需要任何器具,只需用手指即可。

(2)扯痧法:

(3)挤痧法:

对因痧引起疾患,用两手或单手大拇指与食指互相挤压皮肤,连续挤出一块块或一小排紫红痧斑为止的治疗方法,叫做挤痧疗法。

(4)拍痧法:

指用虚掌拍打或用刮痧板拍打患者体的刮拭部位,一般为痛痒、胀麻的部位。

(5)点揉法:

指用手指在患者的一定部位或穴位上进行点压,同时做圆形或螺旋形的揉动,是点压与指揉的复合手法。该法不属于刮痧手法而属于按摩手法,在治疗和保健中常与刮痧法配合应用,可起到增强疗效和弥补刮痧疗法不足的作用。在刮痧治疗中主要用于头面部、腹部、肢体关节及手足部。

挑痧法:

指刮拭者用针刺挑病人体表的一定部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本法主要用于治疗暗痧、宿痧、郁痧、闷痧等病症。

放痧法:

又称刺络疗法,以针刺静脉或点利穴位出血,用于因痧而达到治病的施治方法,叫做放痧疗法。
(1)泻血法:

(2)点刺法:
——感谢您对中医拔罐的关注和支持!
——中国好轻松健康团队。

阅读全文

与刮痧有哪些方法按痧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医学全景拼接常用方法 浏览:681
哪些数学方法帮你解决了问题 浏览:852
卷帘百叶窗免打孔安装的方法 浏览:715
自拍杆拍手机的方法 浏览:550
bod5分析方法名称 浏览:255
小米5无线显示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445
炖汆闷属于什么加热方法 浏览:209
激光方法治疗胃息肉有没有伤口 浏览:571
一个人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211
鱼缸除油膜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440
咳嗽小便失禁锻炼方法 浏览:904
简单做鱼方法 浏览:104
大小脸自我矫正方法图片集 浏览:80
从台账中快速抓取数据的方法 浏览:785
高血压的剁辽方法有哪些 浏览:97
幼儿心理发展研究最基本的方法 浏览:51
商业研究方法和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浏览:248
帆布包变黄有什么方法解决 浏览:786
轻感冒怎么办速效方法 浏览:11
焦油含量检测方法 浏览: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