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反映现时资本成本水平,计算平均资本成本最适宜采用的价值权数是什么
为反映现时资本成本水平,计算平均资本成本最适宜采用的价值权数是市场价值权数。
市场价值权数是估算公司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时常被使用的另一种权数,各类资本的市场价值可在证券市场上获得。
由于企业在筹集资本时,证券的发售通常是以接近市场价值卖出的,因而以市场价值为权数的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可以与由市场所决定的资本成本保持一致,弥补帐面价值加权的不足。所以,市场价值权数理论上要优于帐面价值权数。但市场价值权数也有缺点,因为证券的市场价值,尤其是普通股的市场价值,几乎是在持续不断变化着。企业证券市场价值的持续变化极大地影响着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此外,资本结构保持不变的假设也与现实不尽相符。
2. 资本结构决策的方法
资本结构决策的方法:
1、资本成本比较法
资本成本比较法是指在不考虑各种融资方式在数量与比例上的约束以及财务风险差异时,通过计算各种基于市场价值的长期融资组合方案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并根据计算结果选择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小的方案,确定为相对最优的资本结构。
资本成本比较法仅以资本成本最低为选择标准,因测算过程简单,是一种比较便捷的方法。但这种方法只是比较了各种融资组合方案的资本成本,难以区别不同的融资方案之间的财务风险因素差异,在实际计算中有时也难以确定各种融资方式的资本成本。
2、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法
资本结构是否合理,可以通过分析每股收益的变化来衡量,即:能提高每股收益的资本结构是合理的,反之则不够合理。但每股收益的高低不仅受资本结构的影响,还受到销售水平的影响。处理以上三者的关系,可以运用筹资的每股收益分析的方法。
每股收益分析是利用每股收益的无差别点进行的。所谓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是指每股收益不受筹资方式影响的销售水平。根据每股收益无差别点,可以分析判断在什么样的销售水平下适于采用何种资本结构。
在筹资分析时,当息税前利润(或销售收入)大于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息税前利润(或销售收入)时,运用负债筹资可获得较高的每股收益;反之,当息税前利润(或销售收入)低于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息税前利润(或销售收入)时,运用权益筹资可获得较高的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法为企业管理层解决在某一特定预期盈利水平下应选择什么融资方式提供了一个简单的分析方法。
3、企业价值比较法
企业价值比较法,是通过计算和比较各种资本结构下公司的市场总价值来确定最优资本结构的方法。最优资本结构亦即公司市场总价值最大的资本结构。
企业的市场总价值=股票的市场价值S+长期债务的市场价值B
为简化起见,假定长期债务的市场价值等于其账面价值(即平价债务,其账面价值又等于其面值)。
股票的市场价值
权益资本成本=RF+β×(Rm-RF)
平价债务,无筹资费的债务资本成本=i×(1-T)
然后根据市场价值权数即可计算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3.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计算公式
1、加权资本成本计算公式:WACC=(E/V)×Re+(D/V)×Rd×(1-Tc);
2、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公司股本的市场价值/股本占融资总额的百分比)×债务成本+(公司债务的市场价值/债务占融资总额的百分比)×债务成本×(1-企业税率)。
3、WACC=加权平均资本成本,Re=股本成本,Rd=债务成本,E=公司股本的市场价值,D=公司债务的市场价值,V=E+D,E/V=股本占融资总额的百分比,D/V=债务占融资总额的百分比,Tc=企业税率。
4、加权资本成本是以各项个别资本在企业总资本中的比重为权数,对各项个别资本成本进行加权平均而得到的总资本成本。
拓展资料:
一、平均资本成本,从一个企业的全部资金来源看,不可能是采用单一的筹资方式取得的,而是通过各种筹资方式组合取得的。因此企业总的资金成本也就不能由单一资金成本决定,而是需要计算综合资金成本。在筹资决策实践中,还经常使用市场价值权数和目标价值权数作为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的权数。
二、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率也称综合资金成本率,是指根据各种资金来源的构成及其资金成本率计算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率。
三、平均资本成本比较法,是通过计算和比较各种可能的筹资组合方案的平均资本成本,选择平均资本成本率最低的方案。
四、平均资本成本的计算,存在着权数价值的选择问题,即各项个别资本按什么权数来确定资本比重。通常,可供选择的价值形式有账面价值、市场价值、目标价值等。
五、账面价值权数(过去):即以各项个别资本的会计报表账面价值为基础来计算资本权数,确定各类资本占总资本的比重。
六、市场价值权数(现在):即以各项个别资本的现行市价为基础来计算资本权数,确定各类资本占总资本的比重。
4. 在计算综合资本成本时,权数的选择有账面价值权数
在计算综合资本成本时,其权数可用账面价值权数、市场价值权数和目标价值权数,而前两者只反映过去和目前的综合资本成本,目标价值权数则适用于筹措新资金的综合资本成本的计算。
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的计算通常使用账面价值权数,使用账面价值易于从资产负债表中获得有关资料,能够反映筹资当时的状况,比较客观。
但是,目前财务管理教材和着作也提出,如果企业债券、股票的市场价值严重脱离其账面价值,就会误估加权平均资金成本,而作出错误的筹资决策,因此提出应该使用市场价值权数。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又称为综合资本成本(kw),是以各种不同筹资方式的资本成本为基数,以各种不同筹资方式占资本总额的比重为权数计算的加权平均数。
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Kw——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率;
Wj——第j种资金来源占全部资金来源的比重;
Kj——第j种资金来源的资金成本率;
n——筹资方式的种类。
关于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的权数的确定,有三种方法:账面价值权数法、市场价值权数法和目标价值权数法。
5. 各种资本价值的计量基础主要有哪几种
1. 按历史成本计价:
按历史成本计价的主要优点是具有客观性和可验证性,也就是说,按这种计价方法确定的价值,均是实际发生并有支付凭据的支出。正是由于这种计价方法具有客观性和可验证性的特点,它才成了固定资产的基本计价标准。
2. 按净值计价:
固定资产净值也称为折余价值,是指固定资产原始价值减去已提折旧后的净额。按净值计价可以反映企业实际占用在固定资产上的资金数额和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
一、资产计量:对非货币性资产,一般按照取得资产时的原始成本或原始价值(简称原价)计价。按原价计量资产,是以实际发生的业务为依据,可以验证,具有客观性。在币值比较稳定的情况下,采用这种计价标准所提供的数据资料,可用来分析对比不同时期的财务状况及其变动的趋势。
二、资产计价标准:
1. 国家统一规定。对企业自行购建的固定资产,按实际发生的全部成本计价;
2. 对无法查明原价的固定资产,按重置完全价值(即重新购建这项固定资产的全部价值,或称重置成本)计价;
3. 对在用的固定资产,按原价减去累计折旧额以后的折余价值计价;
4. 对购进的原材料和商品等,按其购进时的实际成本计价;
5. 对发出的原材料和售出的商品,除可以分清批次按各该批采购成本计价外,还可以采用加权平均、先进先出等方法确定其实际成本。
各项非货币性资产按实际成本入帐以后,除按国家规定可以重新估价外,一般不得任意变动。供参考。
6. 确定最佳资本结构有哪些主要方法
一、比较资本成本法
比较资本成本法(Comparison Method,WACC)。即通过比较不同的资本结构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选择其中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资本结构的方法。
其程序包括:
1、拟定几个筹资方案;
2、确定各方案的资本结构;
3、计算各方案的加权资本成本;
4、通过比较,选择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的结构为最佳资本结构。
企业资本结构决策,分为初次利用债务筹资和追加筹资两种情况。前者称为初始资本结构决策,后者称为追加资本结构决策。比较资本成本法将资本成本的高低,作为选择最佳资本结构的唯一标准,简单实用,因而常常被采用。
二、无差异点分析法
无差异点分析法(EPS Analysis Method),也称每股利润分析法,它是利用税后每股利润无差异点分析来选择和确定负债与权益间的比例或数量关系的方法。所谓税后资本利润率无差异点,是指两种方式(即负债与权益)下税后资本利润率相等时的息税前利润点,也称息税前利润平衡点或无差异点。
(6)各种资本的权数有哪些确定方法扩展阅读:
结构选择
当企业的各项财务指标处于安全范围之内,进而达到优秀标准时,企业的资本结构就是次优资本结构。根据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理论,企业的资本结构受企业各种财务指标的影响,这些指标包括偿债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成长性指标等。
显然,当企业的各种财务指标处于优良状况时,他们对资本结构会产生有益的影响,从而使当前的资本结构有利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实现。相反,如果企业中某些财务指标恶化时,资本结构肯定不是最优的。
7. 比较账面价值法、市场价值法与目标价值法确定个别资本权数的优缺点
比较账面价值法、市场价值法与目标价值法确定个别资本权数的优缺点?比较账面价值法、市场价值法与目标价值法确定个别资本权数的优缺点?比较账面价值法、市场价值法与目标价值法确定个别资本权数的优缺点?
8. 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的权数,可有三种选择 ( )。
B,C,D
答案解析:
[解析]
在测算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时,权数主要有三种选择:账面价值、市场价值和目标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