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学一年级拼音辅导有什么方法
《小学阶段语文、英语、数字、音乐、美术、体育、自然、科学等》网络网盘资源大全
链接:https://pan..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提取码:1234
对于小学阶段所涉及到的各科各类资料,我们都收集、归类并定期更新。欢迎有需求的家长、老师收藏。
2. 幼儿拼音的教学方法
1、直接教学法(Direct Method)
教师于授课时不使用学习者本身之母语(中文)教授第二外国语言,在教学中,不做翻译,纯粹凭借外语直接进行教学。
2、互动式教学法(Interactive Learning)
语言的认知和学习最佳方式为透过个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历此,学习成效端看其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是否达到一定程度。
3、情境式教学法(Situated Language Teaching)
透过真实的情境教学将教学内容表达给学习者,感受到所学的语言能够实际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进而培养学习者对教学内容的认同感,在面对真实情境下较易呈现出口语能力。
4、听说教学法(Audio-Lingual Method)
强调让学习者反复练习,并由反复的句型演练中达到有效学习,不重视读写与认知的理化,迎合了普遍学习语言者的偏好。
5、肢体反应式教学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
语音的传达用动作表示,可以凭借学习者的肢体动作来反应来其学习的成效,同时透过右脑足够的肢体反应的刺激,能有助于学习者左脑的发展和语言学习的效果。
6、沟通式教学法(Communicative)
长颈鹿美语特色教学法,强调沟通技巧的训练,因为良好的沟通能力,不仅是表达意见,或具备语法能力,还要具备语言的多样的功能:运用信息互补、自由选择、反馈等方式,达到真正沟通的目的。
7、自然教学法(Natural Approach)
提供语言学习环境,包括:视觉、听觉、练习机会等,同时需要使用学生能理解的语言教学,活动设计要有趣、引起学生学习的动机;着重有意义的输入,而非机械式的练习。
8、字母拼读法(Phonics)
字母拼读法是一切教学法的起源,如同英文字母是英语的起源一般,因此学生可能凭借此来培养读与写的能力。
9、歌谣韵文教学法(Songs And Rhymes Teaching)
凭着与主题相关的歌曲或韵文,复习学过的单字或句型,更能熟悉语调、节奏感和韵律感;提高学习兴趣和引起学习动机。
10、自然拼音法(Natural alphabet)
通过自然拼音的学习,可以让孩子建立起字母与发音之间的直觉音感,看到单词可以立即直觉反映出发音,同样,听到发音亦可直觉反映出单词拼写。
11、三文治故事教学法(Sandwich Story Methodology)
厦门大学纪玉华教授研发的一种以母语夹着外语的方式通过讲故事教外语的方法。推荐案例《三只小猪》
3. 拼音拼读的教学方法
拼音拼读的教学方法如下:
1、适度要求,静心等待。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2、耐心细致,教给方法。学生对发音的口形、舌位、音调等概念模糊,若不及时纠正,随其形成习惯,要准确拼出音节。比如:发a o e 的音时,虽然孩子们会背“张大嘴巴a a a,拢圆嘴巴o o o,扁扁嘴巴e e e”,但却不清楚发这几个单韵母时,口形不能变动。
3、想方设法,多多陪练。苏联着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习如果为思想感情、创造美和游戏的璀璨所照,就能成为孩子妙趣横生和心醉神迷的乐事。”
4、制作拼音卡片,做“戴帽子”、“小猫钓鱼”、“找朋友”、“玩拼音扑克牌”的游戏。
5、及时评价,多多鼓励。及时捕捉到孩子的亮点,搜索到孩子的成绩和进步,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哪怕是一个微笑,一个手势,一句称赞,一个“小苹果”,一颗五角星……都会让不断品尝成功的喜悦。
4. 小学语文拼音有什么简单方法教孩子了
《语文拼音》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GfLLdNjmXQn9T7Kz7snPzg
汉语拼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颁布的汉字注音拉丁化方案,是指用《汉语拼音方案》中规定的字母和拼法拼成一个现代汉语的标准语音即普通话的语音音节。
5. 拼音教学方法
这是我买《好学拼音》时请教作者,作者发给我的一些教学方法,很实用。
建议您按以下方法教学拼音,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新授课(拼音),讲故事或学习学过的关联知识引入新课,引导学生观察书上的图,将图和拼音字母有机联系起来,总结出新的拼音口诀(《好学拼音》里的)。注意多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联想能力。
2、出示《好学拼音》卡,教学新的拼音知识,卡上的读、写、记拼音知识都是要教给学生的,《好学拼音》卡上的拼音字母大大的,教室最后一排学生都可看清,您不用教案、不用板书都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书写可以先直接让学生伸出食指在空中练书写。
3、教学拼读音节的方法,并用《好学拼音》不断地变出不同的音节来让学生练习。注意变的时候,用风趣幽默的语言、用吸引孩子注意力的动作。《好学拼音》是唯一能变出1300多个带调音节的书,再加上您巧妙地用手蒙住部分字母,更是几乎全部音节都可变出,而且能很直观地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
《好学拼音》能大大地减少您的板书量,无穷的变幻牢牢吸引学生注意力,您可以走到学生面前去更好更快地了解学生掌握情况,适时地指导学生,随时与学生互动。注意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多用游戏和竞赛的形式。
4、要教的新内容教完了,利用多媒体播放《好学拼音》教学光盘里的内容,让学生看和听,并且跟读(如果不具备多媒体教学条件,可以改由学生回家自己看教学光盘)。《好学拼音》教学光盘很好地考虑教学需要,字母、音节、图片都是大而鲜明,相信能让全班学生都看清。
5、当堂检验学习效果。可以是您抽学生,也可以是让全班学生用自己手上的《好学拼音》同桌互考(抽读、抽写、抽记),还可以是您指定几个掌握得好的学生当小老师考一组学生,会了您要求的内容就把该生书上的五星涂上颜色奖励。比比谁得的星星多!!
可以用《好学拼音》开展很多游戏,提高学生兴趣。
让学生当魔术师,既可以不停翻声、韵、调变出音节;还可以在变出的音节基础上用手蒙一部分再变,比如zhuang可以依次蒙住“z、h、u、g、ng、ang、ug、ung……”又变出20个不同的音节,如果再带上四种声调,就是可以变出80个不同的带调音节啦。但是都要变出正确的音节并且会读才算变魔术成功。”可以是学生独立参赛,也可以是分小组参赛,教室里应是气氛热烈,积极性极高的,这更是活跃学生思维的方法之一,将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争当小老师活动:比如在听写、或批改其他作业时,尽量发动学生的力量。老师轻松,学生不但喜欢而且效率高,效果极好!比如我在听写时,同时在教室巡视,这时候很容易锁定哪些学生是全对的。一旦听写完,我立即给我锁定得满分的学生打个100分,他们立即加入小老师队伍,和我都走到其他同学的面前去当面检查,这时会不断有100分的学生出现,又加入小老师队伍。错了的,立即重写5遍……当然对小老师是有要求的,如果号错了,要有减星星或将号错的写几遍的处罚。这样,全班的作业可以很快当堂检查并当堂纠错。您的办公桌上不再会有堆积如山的作业啦,而且您的班级成绩一定不会差!
当然,这样的老师,孩子们肯定是会喜欢的!
6、规定学生回家后听光盘、翻拼音卡练习拼音,或者当小老师教爸爸妈妈。注意和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
7、遇早读课或自习课,让最棒的小老师用《好学拼音》变音节,全班练习拼读。注意培养学生当老师不在时自觉学习、班委干部能组织全班同学自觉学习的良好风气。培养干部的责任心,您会更省心的。
8、可以用以下方法复习巩固:听写拼音,随便说个词或说一种事物让学生说出拼音,让学生自己拼读音节学习生字、生词,听写生字生词时要求学生写出音节,用《好学拼音》进行形式多样的“好学拼音比赛”,如“你说我拼”、“我会变变变”活动,比比谁的星星多,比比谁学得棒……
最后别忘了随时检查学生掌握的情况,对奖了星又不会的要“×”去星星,这样有奖有惩,学生能更自觉地复习,牢牢掌握拼音知识啦!!
6. 学前班的拼音教案
学好拼音是小学生学习语文最为关键的第一步,教师只有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拼音这门工具,为后面的字词教学、阅读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学前班的拼音教案,希望大家喜欢。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声母h的发音部位和方法,学会声母h的指式。
2、学会用两拼法拼读音节,理解音节配图所表示的意义。
3、会听看话和看口型,会打手指语。
4、掌握书写格式,会默写本课的声母。
方法与途径:
1、教法:指导观察法、演示法、情景创设法、练习法。
2、学法:比较法、演示法、练习法、小组合作式学习法。
在讲授h时,我先设计拟声语练习、“g k h”三个发音器官图的比较,让学生初步了解h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通过创设情境、观看多媒体图片来引导学生快乐的拼读音节、学习h的发音,掌握h 的发音部位和方法;接下来通过多媒体课件、顺口溜形式引导学生书写h,目的充分利用我们学生以形象直观为主的思维模式来强化他们的识记能力。在拼读练习环节中,把学生日常所见、所用的一些与h有关的音节与图片结合起来进行小组合作式强化练习,有效的提高了h的拼读质量,也发展了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在快乐中学拼音,在玩中用拼音进行口语交流的意识和习惯,最大限度地调动聋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拼音教学融知识性、趣味性和实践性于一体。
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
运用多媒体图片和课件进行教学,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汉语拼音课堂教学氛围,提高了汉语拼音的教学质量。
【教学重点】:
1、掌握h的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和指式,掌握书写格式。
2、理解配图音节的意义,会拼读音节和用所学音节。
【教学难点】: 掌握h的发音方法,会拼读和运用有关h的音节。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挂图及相关拼音卡片
【教学课时】: 1课时(本节课是本课的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堂常规:
1、看话练习:今天是___年___月___日。
昨天是______________。 明天是___________。
2、点名。
3、语技训练:呼吸训练、口舌操、唱音练习
设计意图:因聋生认识事物主要“以目代耳”,他们的发音器官因不能有效利用会僵硬,久而久之不会发音,所以要长期坚持语技训练。
二、复习:
1、看图说音节,打指语。
lóu ɡǒu kòu kū ɡuā
三、导入新授:
(一)导入
1、拟声语训练:小鸭叫:gā gā gā,爷爷咳嗽:kē kē
kē,宝宝喝水:hē hē hē。
2、课件中出示猴子的图片,问:这是什么?再出示音节“hóu”,口型显示“hóu”;出示猴子的挂图贴在黑板上,问:这是什么?口型显示,并板书“hóu”,分解“hóu”读“óu”,引出本节课新授内容“h”,板书:h
(二)新授
1、感知,体验发音部位:出示“h”的`发音器官图和指式图,指导学生看图,教师做讲解示范。课件出示“ɡ、k、h”的发音器官图,互相做一比较,学发“h”。
*教学生领会:发“h”音时,舌根高抬,接近软颚,,发音时气流从舌根和软颚的窄缝中挤出,摩擦成音,声带不颤动。(发h音时,可采用口含水,急跑、急蹲后喘粗气等方法来帮助学生找准发音位置,掌握发音方法。)
2、学习声母h的读音:
(1)出示卡片“h”,老师教读,学生跟读 (注:师也可引导基础较好的学生,让他们教其他学生,强化发音方法。)再指导学生打出正确的指式。
(2) 个别教学,并纠正发音。
(3) 齐读, 做”找朋友”游戏巩固三个声母的发音:老师或学生拿声母g k h卡片,手背在身后,让学生猜,左(右)手各拿的是什么卡片,猜对、读准则奖励剪纸娃娃或当小老师。然后齐读。
(4)拼读音节“he”。
① 板书: h--e→he,② 师范读,并讲解拼读方法,再指导读,③ 进行四声练习。
4、、再认读配图音节hóu,进行思想教育(教育学生从小要爱护小动物)。
5、学习声母h的形:指导学生正确书写“h”(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① 让学生看“h”像什么?(教室的椅子),课件上的“h”写在哪一格。(中上格)
② 教师在四线三格中范写,让学生注意观察笔顺。
③ 指导学生书空写。
四、巩固练习:
1、让学生拼读练习。
ɑ ɑi ɑo
h h ei h uo
u ui uɑ
方法:课件出示本部分内容进行拼读;待学生拼读后,再出示带有h的音节和相应图片进行拓展练习:如李勇叔叔hā hā xiào。
这是lǎo hǔ 。巴运炎正在hē shuǐ。这是黑色的huī tài láng。hǎo péng yǒu手拉手等生活化语言。
2、看(听)话练习说音节或看图说音节。
3、发展语言:看图说拼音词语和句子:如hú dié: zhè shì hóng hú dié。 huā shàng yǒu hú dié。
五、小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六、布置作业:
1、练习发“h” 和“ he”的四声。
2、把 “h” 、“hóu ”、 “ hē”各写4行。
3、互相拼读课本上的音节。
4、试着互相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与h有关的音节。(李广超、蒋绪燕、巴运炎、黄家辉、罗佩)
七、看视频:
设计理念:1、巩固ɡ、k、h的发音方法和相关音节。
2、活跃课堂气氛。
7. 在教小朋友拼音时有什么好的教学方法
链接:
汉语拼音是识字、学习普通话的工具,是学习汉语的奠基工程。但汉语拼音教学又是那样的抽象和枯燥,对于孩子们来说,要掌握这一工具是比较困难的。怎样让孩子们快快乐拼音,轻轻松松度拼音关,是许多家长关注的热点。
8. 拼音拼读的教学方法
教拼读的时候,可以先教发音吧,指的是教发出后的读音,因为有些音在拼读的过程是有变化,孩子可能一瞬间嘴型转变不过来,先教发完后的音,有助于解决孩子转变不过来的这个过程。
拼读的过程,一般四个声调都要拼读。虽然课本里面没有把全部的声调标出来,但还是建议要全部都拼读出来。
因为这些都是基础的东西,只有掌握好这些基础的读音、技巧,那么再学汉语拼音就会容易很多。
孩子不懂这些东西,那么读拼音的时候,就完全是凭感觉。家长教会孩子这些基础的区分技巧后,再让孩子来学拼音就不一样了。
我们在教小朋友学习拼音的时候,一般会先教他们上面这些注意事项,之后才开始教拼读,因此也没有发现他们学习得很困难什么。
有的家长到处找拼音歌谣,结果歌谣会背了,可是拼音还是不会。
9. 一年级汉语拼音教学策略
一年级汉语拼音教学策略
汉语拼音是学生学习汉字的重要工具,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然而,纯粹的拼音教学又是抽象而枯燥的。因此,恰当的教学方法就成为拼音教学中的一项首要任务。以下是关于汉语拼音教学策略,希望大家认真学习!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入学时间较短,还不懂课堂常规,难以组织教学,很多教师对此经常手足无措。针对这种情况,吴冬华校长、庄主任带领一年级老师,在9月13日-9月23日两周时间里,通过集体备课,上示范课,研讨课,开展了拼音教学的策略研究。
一、加强常规,养成习惯
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还不明白课堂纪律是怎么回事,就要面对小学阶段极其重要的汉语拼音。孩子的.天性是玩,对于他们而言玩比学习更具有吸引力。因此,教师要抓住学生入学的黄金期,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持之以恒的基本训练,以养成如端书姿势、举手发言姿势,如何大声发言,认真听,不插话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否则无论怎样努力,也无法把教学教好。教师要瞄准时机对学生进行适时适度的期望表达,教会学生应该怎么做,及时渗透道理,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主动性,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课堂上“手背后,脚踩平。小眼睛,看老师。一二三,坐端正”之类,这样,既是避免了点名批评对学生的伤害也节省了大量的教学时间。
二、注重认知,合理教学
1.情境图式法
长春版的语文拼音教材中,很多课程都可以运用到此方法,赵敏老师在她所展示的拼音课堂就运用了此方法。通过课文提供的情境图,使学生形象直观的掌握“b p m f d t n l”六个声母的音和形。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文的插图,抓住插图所具有的“图表音”“图表形”的特点,帮助学生直观,形象的掌握所学的拼音。
2.实物演示
同样在赵敏老师的课堂中,通过选用一张薄纸做教具,让学生把这张纸放在唇边,有意识的发出”b p d t”各音,让学生直观的观察送气的情况,更符合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
3.情感共鸣法
通过具体的故事情境,将学生带入到课堂情境中去,如李晶老师教学的拼音课中,帮助“iuv”寻找家人进入游乐园的场景,让孩子们快速进入状态,帮助他们寻找爸爸妈妈,当发现ü无父又无母时,对于Y对其的帮助让孩子们分外高兴,因此对于整体认读音节 “yu”中两点舍去的问题便更加印象深刻。
4.顺口溜辅助
教学中,根据低年级孩子喜爱诵读的特点,尽量设计一些口诀让他们背诵,同时,也应该鼓励学生的创编意识,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共同创编口诀,更好的帮助记忆。
三.帮助识字,助力表达
拼音教学绝不仅仅是禁锢在学习拼音的范围内,更多的则应该有利于识字,阅读以及表达,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打开格局,通过拼音教学拓展更多的字词量,一音多字,一字多义都可以进行训练,同时通过遣词造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只有老师在课堂中打开格局,孩子们才能规避枯燥乏味的拼音学习,而能透过拼音看到更广阔的语文天地,达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
总之,在汉语拼音教学中,相信只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寓教于乐,采取多种教学策略,就能让学生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学好汉语拼音。
;10. 汉语拼音是怎样教学的
1958年2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汉语拼音方案》。四十多年来拼音方案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在教育事业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周恩来总理在公布《汉语拼音方案》时指出:“汉语拼音方案作为帮助学习汉字和推广普通话的工具,应该首先在师范、中小学校进行教学。”根据这一指示,人民教育出版社从1958年秋季开始,将汉语拼音编入小学语文课本中,作为小学一年级学生重要的学习内容。多年来,汉语拼音教材经过多种试验,进行过多次改革,教学质量在不断探索中提高。汉语拼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回顾汉语拼音教学的历史,大体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58年至1962年;第二阶段是1963年至1966年;第三阶段是1973年至1977年;第四个阶段是1978年至1982年,从1982年至现在为第五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这是汉语拼音教学的初级阶巍?958年秋季,小学一年级第一册语文课本中安排了汉语拼音的教学内容。学习声母、韵母,r的用法和一声一韵的拼音方法;1959年春季使用的第二册课本中安排头母yw的加换,iou uei uen的省略及j q x和ü相拼ü上省写两点等规则;1959年秋季使用的第三册课本继续安排拼写规则,以加强巩固。
从这一阶段的拼音教学看,有以下几个特点:
1.教学内容多而复杂。教材安排了汉语拼音方案的全部内容,保持了《方案》的完整性、系统性,这是好的一面。但是教学内容太多,困难太大。为了减轻难度、分散难点,教材把四条拼写规则放在第二学期,这样安排又出现了新的问题。有些音节第一学期是一个样子,第二学期又是一个样子。如“玩具”,第一学期教的是“uán jǜ”,第二学期要改为“wán jù”,又如“乌龟”,第一学期教的是“ū guēi”,第二学期改为“wū guī”,uei中的“e”被省略以后,调号得改标在“i”上。这样的音节如果是少数,学生还可以接受,要改换几十个音节,就大大增加了难度。学生要花费很大气力才能学会,而又极易混淆。
2.教学要求高,难度大。要求一年级小学生学会《方案》的声母、韵母、拼音方法和全部拼写规则。拼写规则有四条,j q x和ü相拼省略ü上两点这一条比较容易,iou uei uen的省略就复杂了,怎样省略,省略哪个字母,省略后,调号怎么标,学生不容易弄清。最难记认的是y w的用法,学生要记住23个需要加换的音节,哪几个是加头母,哪几个是换头母,要让一年级小学生既能分辨又能记忆,这样的要求过高过急,是很不容易达到的。
上述教材的编法持续了五年,广大教师反映汉语拼音教学困难太多。有的学校因为条件不够,不教拼音;有的用了大量时间,教学效果也不好。方言地区困难更大,有的老师说:汉语拼音真难教,用了很多时间,不但没有起到帮助学好语文的作用,反而成了学生的负担,影响了识字、阅读能力的培养,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一位农村教师说:“学生刚一入学就碰上了学起来复杂、难记,而且枯燥的汉语拼音字母,感到很吃力,学生熬过这一段时间真是够受。”总的情况是花时间多,费力不小,效果不好,师生苦恼,家长不满。
这种情况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汉语拼音方案刚公布不久,人们对方案还缺乏认识,对它的作用估计不足,认为教汉语拼音是多此一举,不如用原来的注音字母,或者什么符号都不用,直接教汉字更好些。二是各地对小学教师没有普遍进行培训,不少老师对《汉语拼音方案》不熟悉,抓不住拼音教学的难点、重点。三是教材内容求多、求全、求系统,教学要求偏高,师生适应不了。四是拼音教学的经验少,教师对教材的编辑意图不很理解,无法驾驭教材。总之,大部分教师处于被动状态。
为此,有关单位,特别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同志,就汉语拼音教学问题,作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汉语拼音教材的编排方法,作了较大的改进。
第二阶段,是汉语拼音教学进行了改革并取得了一定成绩的阶段。
1963年5月,中央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大纲对汉语拼音教学的目的,作了明确的规定。大纲指出:汉语拼音教学的目的是辅助识字,学习普通话。根据大纲的规定,人民教育出版社重新编写了小学汉语拼音教材,并作了较大的调整与改进。特点如下:(1)一年级学生只学声母、韵母、声调和拼音方法。大写字母、字母表,隔音符号等内容,分散在以后的各册教材中。(2)用变通的办法,避开头母y w的使用规则。y w当作声母教,用它们和韵母相拼,不便拼的整体认记。(3)带介音的音节,采用声介合母的方法,少教13个长韵母。(4)iou uei uen直接教省写式(iu ui un)和声母相拼。
以上的改进是成功的,它的好处在于:(1)拼音教学目的明确了,教学要求降低了,只限于辅助识字、正音、学习普通话。(2)教学重点放在教学字母和拼音方法上,暂时用不着的拼音知识,如大写字母、字母表、隔音符号等放在以后的各册中学,教学重点突出了,难度减轻了。(3)拼写规则(除j q x和ü相拼ü上省写两点规则外)变通了,简化了教学内容。(4)字母顺序的编排接近方案,便于学生掌握发音规律。
汉语拼音教材的改进,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使汉语拼音教学前进了一步。城市大部分学校,认为汉语拼音教材的改进,既科学又简便,好教多了,一般的学校用四至五周的时间就可以教完。
但是方言地区和广大农村及边远地区的教师仍然感到内容繁杂,教学时间长。据有关资料统计,江苏丹阳珥陵地区40所小学就有28所不教拼音。
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是在当时的形势下,教育部门的领导、教研人员、教师的精力一般不放在教学研究上,致使一些老师、特别是农村教师教学中的困难得不到很好解决。二是改进后的拼音教材,仍然存在着内容多,教学时间比较长的缺点。如采用声介合母的办法,虽然可以少学13个复鼻韵母,但需将声介合母的音节记牢背熟,多学用它们和韵母组成的几十个音节。
第三个阶段是一个特殊阶段,是汉语拼音教学被取消和逐渐恢复的阶段。1972年以前,各科教学处于停滞阶段,学校里不上课。即使复课以后,也是把标语、口号当教材,谈不到学习汉语拼音。1972年秋季,在当时的教育部领导下,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有关人员组织北京、天津、辽宁、河北、山西五省市,协作编写了小学语文课本。一年级的课本中安排了汉语拼音教学的内容。教材中沿用了人教社1963年汉语拼音教材改进的部分,并对声介合母拼音方法作了进一步的改进。带介母的音节,采用三拼连读法。汉语拼音教学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对改进之点反映很好。这套教材除参加编写的五省市使用外,还有十几个省市使用。
1973年有关单位在一些学校实验“汉语拼音基本式”教学。顾名思义,基本式就是把《方案》的内容分两步教。第一步(一年级),教《方案》规定的最基本的内容(不教拼写规则);第二步(二年级),再教拼写规则。基本式教学的优点是:(1)第一步的内容简化了,不接触复杂的拼写规则,学生容易接受。(2)教材中早出现纯拼音句子和汉字,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3)课文采用汉字夹拼音的形式,解决了低年级课本不好编,课文短、浅的困难。缺点是:(1)第一步学的音节中大约有67个是不规范的,到二年级学了拼写规则以后才能改成正确的。一年当中学生已经用得非常习惯了,再改成别的样子,很不容易接受,而且先入为主,容易混淆。(2)一年级学的音节与规定的形式不同,这个阶段学生不能阅读注音读物,不能有效地巩固拼音。(3)过早地出现汉字,分散学习汉语拼音的注意力。(4)汉字夹拼音的课文,拼音没学好的学生无法读成句子;不利于阅读能力的培养。
“基本式”是吸取了人教社1958年到1962年拼音教材中两步教学的做法。出发点是好的,是想分散难点,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但实验证明用不规范的音节拼写,给二年级的教学造成了困难。二年级是学习汉字的黄金阶段,这一阶段如果学生还用一部分精力学习拼写规则,纠正不规范的音节,势必影响了识字和阅读能力的培养。
第四阶段,是汉语拼音稳步前进,成绩卓着的一段。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了。在邓小平同志关怀下,1977年7月中央教育部,组织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和教材编写人员,编写了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学大纲和教材。1978年2月颁布《全日制十年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对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是:“学会汉语拼音,以帮助识字和学习普通话。”在各年级的要求中也明确了拼音教学的内容。即一年级学习汉语拼音最基本的内容,达到能借助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二年级学习汉语拼音字母表、大写字母。
根据大纲的要求,编教材的同志们,对汉语拼音教学做了专题调查,认真研究,总结了二十来年汉语拼音教学的经验和教训,设计了比较切合实际的编写方案。
1978年在全国试用的小学语文第一册课本,汉语拼音部分的特点是:(1)内容简化,第一步用15课集中教声母、韵母、声调和拼音方法,达到会拼读音节。第二步再复习巩固,达到熟练拼读。(2)采用变通的办法,教学y w的使用,iou uei uen的省略等拼写规则。(3)j q x和ü相拼ü上两点省写的规则在学音节的过程中掌握。(4)带介母的音节采用三拼连读法,减少学习13个复鼻韵母。(5)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结合安排。如学习z c s zh ch sh r时,同时学习整体认读音节zi ci si shi chi shi ri;教韵母ie üe in ing时,同时学习ye yue yin ying整体认读音节。从而减少步骤,化难为易,便于记忆。(6)采用韵母带调的方法,克服四声从头数的拼音方法,加速掌握音节的能力。(7)以图帮助发字母的音、记字母的形,学习拼音方法,如“a”画的是梳小辫的小女孩让医生检查嗓子。小女孩张开嘴发出“a”的音,小女孩的头部连同短小辫形状与a相似。又如“an”的插图是天安门。学生看图画,说出“安”字的音,就学会了“an”的音。在教拼音方法的时候,画了两个小孩推字母卡片,表示声母和韵母拼在一起就能成为音节。(8)集中学完最基本的内容之后,尽快转入“拼音识字”阶段,一边学习汉字,一边读表示词语意思的音节词,用来帮助理解字义并巩固拼音。如学习“月”字,下面的音节词是yuè liang,学习“口”,以音节“shù kǒu”来说明图和字义。
综上所述,新编通用教材的拼音部分,既精减了内容,设计了新颖的图画,加强了字母的形象性、直观性,又做到了深入浅出,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是较理想的拼音教材。南京晓庄师范学校编着的《小学语文教材教法》(1981年版)中写道:“现用的新编一年级汉语拼音教材,是历来最简易的一种,采用了新方案,连复习在内共16课,集中教声母、韵母、声调和拼音方法等最基本的内容。”湖南第一师范学校编着的《小学语文教学法》(1979年版),对汉语拼音教材作了这样的评价:“这是1958年开始教学汉语拼音以来,内容较精简,占课时较恰当的一种合理的编排。教材巧妙地、有启发性地设计了拼音插图,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它对学生掌握正确读音,辨别字母形体极为有益。”“新编汉语拼音教材在总结过去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改革,精简了内容,体现了多快好省的精神,加强了拼音教学的形象性,符合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是编得较理想的拼音教材。”
从教学实践看,城市乡镇小学都感到困难不大,大部分教师能在四周之内完成教学任务,部分有经验的教师用2到3周就能教完。农村小学消除了对拼音教学的顾虑。方言地区形成了利用汉语拼音学习普通话、使用普通话的风气。
通用教材的拼音部分,从1978年以来未做过大的改动。有的地区或学校,运用这套拼音教材,开始训练学生直呼音节的能力,效果也不错。总之,大家对汉语拼音教学,越来越重视,汉语拼音教学质量在不断提高。
第五个阶段,是广泛应用汉语拼音的阶段。1982年,黑龙江省首先进行的“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教学实验,把汉语拼音教学的作用扩大了,它不仅是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的工具,而且用汉语拼音帮助阅读、写作。
“注·提”实验的拼音教学,是以掌握音节为中心,与语言训练相结合。经过一段训练,要求学生具有熟练直呼音节和拼写音节的能力。一年级的学生能阅读纯拼音或汉字注拼音的课文或阅读材料;能写纯拼音或汉字夹拼音的日记或短文。
汉语拼音在阅读中的作用已经为人们所认识,被广大教师所接受。1986年试行的《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汉语拼音是帮助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要充分发挥汉语拼音的作用。”“要学会汉语拼音,能准确熟练地拼读音节(有条件的可以逐步做到直呼音节),以帮助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这一要求,推动了汉语拼音教学,促进了整个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
1988年,国家教委制订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初审稿)》,初审稿中对汉语拼音教学又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即“低年级学生在写话的时候,还可以利用汉语拼音代替不会写的汉字。”
根据大纲的精神,人民教育出版社等单位,相继编写了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本。新编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本(人教版)第一册汉语拼音部分,是在总结了三十多年拼音教学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又吸收了新鲜的教改经验而编写的。它贯彻了大纲提出的要求,又注意到减轻学生的负担,降低教材的难度。如在第一阶段,先学108个常用音节,接着在“看图读拼音识字”中增学音节和巩固已学音节。力求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学好拼音。教材还在低年级各册课本中,全文注汉语拼音,有效地巩固了汉语拼音,有利于方言地区的学生学说普通话,同时培养学生阅读和自学能力。
1992年国家教委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版)》进一步强调了汉语拼音的作用。以往的小学语文大纲,关于汉语拼音的内容只有一段话,而且是写在“识字、写字”部分里。这次颁布的大纲汉语拼音内容自成一节,是作为语言训练方面的一项重要内容提出来的。明确提出:“有条件的可以逐步达到直呼音节”“低年级学生在写话的时候,可以用音节代替没学过的汉字”“认识隔音符号”等。
1993年秋季,人教社推出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第一册(试用本),汉语拼音教材部分又作了改进,汉语拼音教学继续向前发展。
汉语拼音得到了空前的重视,但有些地区不适当地增加教学内容,提出更高的要求。于是学生的负担随之加重。这种现象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为此,1994年国家教委对1992年颁布的大纲提出了调整意见。删去了“低年级学生在写话的时候,可以用音节代替没学过的汉字”的提法。删去这句话,降低了要求,避免了默写音节的高要求。
2000年教育部(原国家教委)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继续降低汉语拼音的要求:由“熟练拼读音节”改为“准确拼读音节”,删去了“帮助阅读”这一功能,以及“认识隔音符号”等要求。致使汉语拼音仅限于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2001年教育部推出《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把汉语拼音又归到识字、写字部分,明确提出:汉语拼音的教学目标是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能用汉语拼音查字典。
随之不少单位、出版社以及个人都在编写小学语文课本,对于汉语拼音的认识不同,做法也不同。有的仍然重视拼音,把拼音主要内容安排在第一册识汉字之前;有的安排在第一册课本中间,先识字,而后学拼音;有的安排在第二册或二年级,先以耳听口授的方法识字,再学习汉语拼音,接着学习查字典。
汉语拼音教学要求随意性很大,有的要求高,有的要求低,有的教过之后,不再复习巩固,回生现象严重。边远个别乡村,受条件限制,无法教授汉语拼音,直接教学汉字。总之汉语拼音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
回顾汉语拼音教学的历史,它走的是一条漫长的、曲折的不断发展的道路。汉语拼音从1958年进入小学语文课本以来,一直受到专家和领导部门的重视,一直被列入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之中,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四十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汉语拼音在学习语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用它来帮助识字,加快了识字速度;用它来纠正字音,有利于推广普通话;用它给课文或课外读物注音,便于学生自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扩展他们的知识;用它来查字典,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用它打电脑,又给学生插上了一对加快读写速度的、先进的翅膀。汉语拼音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因为它是随着时代前进而产生的,是经过许多专家研究的科学的注音符号,是大家公认的学习语文的有效工具。
今后它将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应用的范围更加广泛。汉语拼音教学也将更加受到重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有效地提高汉语拼音教学的质量,让汉语拼音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