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线电缆外观整体要求绝缘或护套要紧密挤包,表面圆整光滑,无竹节、无缺胶、断面无气孔,标志清晰耐擦等。
既然有应用于导体的外径测量仪,自然也有用于成品的测量设备,将测量导体与测量成品的测径仪进行联动,通过计算即可得到绝缘层的厚度尺寸。
5、外形尺寸的测量:a)软线和电缆的外径超过25mm时,应用测量带测量其周长,然后计算直径。也可使用能直接读数的测量带测量。例行试验允许用刻度千分尺或游标卡尺测量,测量时应尽量减小接触压力。b)扁平软线和电缆应使用测微计、投影仪或类似的仪器沿着横截面的长轴和短轴进行测量。除非有关电缆产品标准中另有规定,尺寸为25mm及以下者,读数应到小数点后两位(以mm计);尺寸为25mm以上者,读数应到小数点后一位。平均外径D测量结果应由试样上测得各点数据的平均值表示。
⑵ 怎样计算铜导体的电阻率
找截面积(S)为1平方毫米长(L)为100米的铜线,用万用电表测量其电阻(R),记下当时的温度C°,则该温度下铜的电阻率可用公式ρ=RS/L算出!
⑶ 热的良导体测量导热系数的常用方法
热的良导体测量导热系数的常用方法有稳态法和瞬态法。导热系数是指单位时间内在单位温度梯度下沿热流方向通过材料单位面积传递的热量,热传导是热量传输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热交换现象三种基本形式,传导,对流,辐射中的一种。
热的良导体测量导热系数的稳态法
稳态法是经典的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测定方法,至今仍受到广泛应用,其原理是利用稳定传热过程中,传热速率等于散热速率的平衡状态,根据傅里叶一维稳态热传导模型,由通过试样的热流密度,两侧温差和厚度,计算得到导热系数。
瞬态法是最近几十年内开发的导热系数测量方法,用于研究中,高导热系数材料,或在高温度条件下进行测量,瞬态法的特点是精确性高,测量范围宽,高能达到2000摄氏度,样品制备简单。
热线法是在样品,通常为大的块状样品中插入一根热线,测试时,在热线上施加一个恒定的加热功率,使其温度上升,测量热线本身或与热线相隔一定距离的平板的温度随时间上升的关系。
⑷ 简述测定导体电阻率的主要步骤
测定导体电阻率的主要步骤
1、用刻度尺测量连入电路的导体长度L,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d.
2、将导体、安培表、电键、电源串联接入电路,将电压表并联在导体两端,滑动变阻器用于分压接入电路。
3、用伏安法测量导体电阻 R=U/I
4、代入 R=4ρL/πd^2 计算电阻率。
⑸ 测量导体的电阻有哪些方法
可以直接测电阻,也可以通过测电流进行换算。
直接测电阻:将被测导体用绝缘材料与其它导体隔离,用万用表的电阻档直接测量被测导体的最远两端,得到的是该导体的总电阻。
电流换算测量:同样将被测导体用绝缘材料与其它导体隔离,用电流表的一根表棒与被测导体连接,再将稳压电源输出的两个线分别与被测导体和电流表另一根表棒连接,观看电流表的电流值,再用稳压电源的电压值除于电流值,这就是被测导体的电阻值。这里要注意的是,稳压电源的正极与被测导体连接时,电流表的正极表棒必须与被测导体另一端连接,负极与稳压电源的负极连接。也可以将稳压电源的正极与电流表的正极表棒连接,电流表的负极表棒与被测导体连接,王道电源的负极与被测导体的另一端连接。
⑹ 电线的导体电阻计算公式怎么计算
电线的导体电阻计算公式为:R=ρ×L/S
其中,ρ为导体电阻率,L为导体长度,S为导体横截面积。
计算导体的电阻,要知道其电阻率、截面积、长度,计算公式:电阻=长度×电阻率÷截面积。
直流电路,纯电阻性负载交流电路的电阻计算公式; R=U/I。式中R为阻值单位欧姆、U为电压单位伏特、I为电流单位安培。
电阻器在日常生活中一般直接称为电阻。是一个限流元件,将电阻接在电路中后,电阻器的阻值是固定的一般是两个引脚,它可限制通过它所连支路的电流大小。阻值不能改变的称为固定电阻器。阻值可变的称为电位器或可变电阻器。
理想的电阻器是线性的,即通过电阻器的瞬时电流与外加瞬时电压成正比。用于分压的可变电阻器。在裸露的电阻体上,紧压着一至两个可移金属触点。触点位置确定电阻体任一端与触点间的阻值。
⑺ 判断导体电阻的大小的方法
若将某一导体接到电路A、B之间,则电流会先后经过导体与灯泡,它们是串联的;
如果将不同的导体分别接到A、B之间,闭合开关,可通过观察、比较灯泡的亮度来判断不同导体电阻的大小;即灯泡越亮,电阻越小,灯泡越暗,接入的电阻越大;
若两个导体的电阻差异不大,则必须用电流表替换灯泡,作更为准确的判断;电表示数大表示导体电阻小;
故答案为:灯泡的亮度;电流;小.
⑻ 常见导体电阻率及计算是怎样的
直流标准电阻标准电阻一般用于对其他电阻,或带 电阻器件的衡量,作为一个标准阻值的参照或比较。主要具有高精密,低温度系数的特点。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就叫该导体的电阻。电阻器简称电阻(Resistor,通常用“R”表示)是所有电子电路中使用最多的元件。电阻的主要物理特征是变电能为热能,也可说它是一个耗能元件,电流经过它就产生内能。电阻在电路中通常起分压分流的作用,对信号来说,交流与直流信号都可以通过电阻。电阻都有一定的阻值,它代表这个电阻对电流流动阻挡力的大小。电阻的单位是欧姆,用符号“Ω”表示。欧姆是这样定义的:当在一个电阻器的两端加上1伏特的电压时,如果在这个电阻器中有1安培的电流通过,则这个电阻器的阻值为1欧姆。
它与其它元件一起构成一些功能电路,如RC电路等。电阻是一个线性元件。说它是线性元件,是因为通过实验发现,在一定条件下,流经一个电阻的电流与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即它是符合欧姆定律:I=U/R常见的碳膜电阻或金属膜电阻器在温度恒定,且电压和电流值限制在额定条件之内时,可用线性电阻器来模拟。如果电压或电流值超过规定值,电阻器将因过热而不遵从欧姆定律,甚至还会被烧毁。电阻的种类很多,通常分为碳膜电阻,金属电阻,线绕电阻等:它又包含固定电阻与可变电阻,光敏电阻,压敏电阻,热敏电阻等。
⑼ 辨别绝缘体和导体的最简单方法
做一个简单电路,比如用导线连接电池和小灯泡,然后分别把待分辨的导体或绝缘体串连入这个电路,如果灯泡亮则为导体,如果灯泡灭则为绝缘体。再教你一个气死你们老师的办法,告诉他(她)用万用表直接测电阻,无穷大的是绝缘体,电阻数值较小的是导体。
⑽ 电线电缆的导体电阻怎么计算
电阻=长度×电阻率÷截面积 (((电阻率与温度有关,没说明一般指常温:
20℃时的铜的电阻率 为0.0172(�0�8Ω�6�1 m)
由电阻率的计算公式:ρ=RS/L
ρ为电阻率——常用单位Ω·m
S为横截面积——常用单位㎡
R为电阻值——常用单位Ω
L为导线的长度——常用单位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