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孩子刚上幼儿园有入园焦虑症,其实是非常正常的,有些家长在孩子哭的时候就非常着急,会害怕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其实家长不要过于紧张,要正确去看待分离焦虑,要知道适当的分离焦虑是非常健康的,并不会导致任何心理问题的出现,家长要积极的去看待这个问题,千万不要放心孩子,也不要不放心老师,否则这种情绪会传达给孩子,会让孩子也非常紧张,会加重孩子的分离焦虑。家长在孩子入园之前也可以给孩子做一些心理建设,让孩子有一个心理准备,可以告诉孩子上幼儿园的好处,平时还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孩子知道上幼儿园是一件什么样的事情,让孩子对幼儿园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就不会特别抗拒。
最后孩子上幼儿园离开父母,这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的事情,家长要学会放手,相信孩子的适应能力,相信孩子肯定能顺利度过。
⑵ 教师如何解决幼儿入园焦虑症
幼儿教师应仔细观察幼儿的日常表现,并将详细情况记录在观察日记上,便于及时查看和总结规律,并根据幼儿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对待幼儿,做到个性化解决问题。
教师应主动与家长沟通。一方面了解幼儿入园前的生活习惯、性格特点和爱好,从而准备幼儿感兴趣的图书、玩具等,以帮助幼儿快速融入集体。另一方面与家长在教育上达成一致意见,指导家长如何对孩子进行教育引导。
(2)解决幼儿入园焦虑有哪些方法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幼儿年龄小,心理及生理上都不成熟,所以对父母的依赖性很强。如果硬是强迫孩子和家长分离,孩子一般会释放自己的情绪。如果幼儿的一系列表达强烈感情的行为没有得到相应的回应,就会慢慢接受必须要呆在幼儿园的这一客观事实,幼儿开始变得焦虑和不安。
幼儿教师对于有入园焦虑的`幼儿有时会采取漠视淡化的方式来对待。漠视淡化的方式反而在无形中助长了幼儿的焦虑情绪。幼儿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如果得不到有效及时的解决,就会在幼儿的心中产生很大的阴影,幼儿入园分离焦虑亦是如此,漠视淡化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增加幼儿的焦躁情绪。
⑶ 缓解幼儿入园焦虑,有哪些方法
培养孩子的看护能力,幼儿园的孩子比较集中,老师喂孩子,孩子也愿意帮助孩子排便后清洁。仍然在家里学习吃饭,并且知道尿液和大便被称为老师。这样,孩子们就自由自信了,不会到处跟在其他孩子后面。我的理解是,幼儿园的名字叫“入学焦虑”,职称是“分离焦虑”。他们长期共存。
新生命球童的诞生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和欢乐。父母不忍心让孩子哭是有道理的。当孩子们到了上学的年龄时,他们应该按时上学和社交。孩子们不能永远和父母住在一起。他们希望孩子能平静地面对生活,让他们提前学会一些生活技能,帮助孩子变得独立。如果孩子能自己睡觉、吃饭、穿衣服、穿鞋子,他们不仅能增加自信,还能增加自信。但也让孩子们更容易适应,因为孩子们可以在家人不在的时候照顾好自己。
⑷ 想要缓解幼儿入园焦虑,你觉得应该怎么做
缓解孩子入园焦虑,要多给孩子鼓励,要和孩子提前了解和熟悉这家幼儿园,要给孩子提供和这家幼儿园小朋友接触的机会。
多给孩子鼓励邻居家的小孩就读这家幼儿园,我就让我家小孩和邻居家的小孩多接触,时间长了两个人成为了好朋友。我会陪着我家小孩和邻居家的孩子一起去上学,渐渐的孩子适应了每天早晨去上学,后来有一天,孩子对我说,妈妈,我想和小哥哥一起去幼儿园上学。那一刻,我知道自己成功了,我终于缓解了孩子的入园焦虑。
结语父母和孩子都会迎来小别离,父母和孩子都要学会适应,为了缓解孩子入园焦虑,父母需要做到有耐心有爱心。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只要父母认真去做了,孩子就会顺利入园。
⑸ 幼儿园孩子入园焦虑症怎么缓解
幼儿园孩子入园焦虑症怎么缓解
在宝宝第一次进幼儿园时,大多数都会产生于父母分离后的不适应。,毕竟第一次离开了熟悉的家庭环境,离开熟悉的爸妈,接触陌生的人,家长们应该正确的对待孩子初次去幼儿园的行为,帮助孩子走出忧虑困境。
进入秋天,又是一年的入园时,每年都有一批宝宝入园,也总会有一段不适应期,那么到底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宝宝入园的焦虑反应是正常的反映,每当宝宝在爸妈的陪伴下一起到幼儿园报到。而这之后有的宝宝哭闹着不让爸妈离开;也有例外的,有的宝宝前几天高兴地去上幼儿园,但是后来却在家耍赖,怎么也不肯再去幼儿园了,苦恼起来让家长和园里的老师都有些为难……这样一个时期真难过,怎么帮助宝宝尽快度过呢?
对于这一求助讲述了下面几种方法缓解情绪:
第一,帮助宝宝度过入园焦虑期,需要家长在家中给宝宝一定独处的时间和空间。例如在客厅的一角,利用橱柜或桌椅隔出一个独立的空间,让宝宝体验在视线中感觉不到成人注视的情况,在那里游戏、看图书等,培养宝宝的独立能力,减轻宝宝对成人的依恋感。
第二,帮助宝宝度过入园焦虑期,需要提前使宝宝的心理有准备。宝宝对爸妈的依恋很强烈,让他们一下子离开爸妈,会使其依恋感受阻,产生分离焦虑症,引起不安全感。因而让宝宝对上幼儿园提前有个心理准备是非常必要的。爸妈可以在假期里或开学前带宝宝到即将要去的幼儿园门口或里面转一转,让宝宝熟悉一下环境。
第三,帮助宝宝度过入园焦虑期,需要爸妈多培养宝宝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如穿衣、上厕所、吃饭等;生活习惯,如午睡等,帮助宝宝增加入园后的心理自信。
第四,帮助宝宝度过入园焦虑期,让宝宝对幼儿园产生期待感,认为在幼儿园中老师是一个可以帮助自己的`人,相信哥哥和姐姐也都是在幼儿园中快乐地学会本领的。
第五,帮助宝宝度过入园焦虑期,爸妈要调整好心态,给宝宝以积极的暗示。当宝宝对爸妈产生依恋和依赖不想去幼儿园的时候,很多爸妈往往心软、动摇。须知,宝宝虽小,对爸妈的情感、心态却是十分敏感的,当宝宝察觉到爸妈的动摇心态时,会强化他不愿上幼儿园的想法。所以爸妈应把握好心态,保持愉悦的情绪状态,送宝宝进幼儿园,并对宝宝的点滴进步予以及时鼓励,例如:“今天你只是到幼儿园门口时才哭了一次,真棒”、“你是笑着和妈妈说再见的,好乖”等。
最后,当宝宝从幼儿园回到家,爸妈可以问他在幼儿园里都学了写什么,今天最高兴的事情是什么等,了解宝宝的心理感受,及时帮助宝宝消除一些情绪问题。
对于每一个宝宝而言,入园焦虑是必须要经历的,度过了这一阶段,爸妈会发现,宝宝越来越活泼,他已经爱上去幼儿园了。这样,他们也就顺理通过了这一障碍。
;⑹ 帮助幼儿尽快度过入园焦虑期的小妙招
一、正确的去交流
想要让自己的孩子能够尽快的摆脱焦虑的话,那么一定要采用正确的方式,去和他们交流,要站在平等的地位上去进行交流,要多去了解一下孩子内心的想法,了解他们的担忧,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有效地去摆脱焦虑,让他们在上学的时候更加愉快。
二、培养孩子的独立
独立其实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每个人都要学会一定的独立。所以在孩子没有入园之前,我们就要有意识的去培养孩子的独立,等他们上幼儿园以后父母更要注意培养他们的独立,让他们自己去尝试着做自己需要做的事情,这样等他们上学的时候就会更好的去处理自己的问题。
三、建立孩子与同学以及老师之间的新关系
在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其实一定要帮助老师与自己的孩子建立一种新关系,让孩子能够去信赖老师,建立一个比较亲密友好的关系,这样当自己孩子在入园的时候就可以更好地与老师相处,让他们能够去接受上学,这个可以有效地去缓解他们的焦虑。
实际上每个孩子都需要去进行上学,很多孩子在刚开始上学的时候会出现非常严重的焦虑,上面的几种方法都可以缓解孩子入园的焦虑,让他们能够更好的去学习知识,建立与老师和同学之间的关系,让他们的生活能够更加的丰富多彩。
⑺ 幼儿入园焦虑的应对方法
幼儿入园焦虑的应对方法
幼儿入园焦虑的应对方法,孩子的情绪问题应当受到重视,成长是甜蜜和困难交织的过程,很多孩子在小时候都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引导孩子的情绪是非常关键的,幼儿入园焦虑的应对方法教你如何教育孩子。
1、交往准备
幼儿对父母依恋一方面与教养方式有关,另一方面与幼儿成长过程中与社会接触的程度有关。父母要使幼儿的交往范围扩大,降低其对家人的依恋,帮助孩子建立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如果幼儿平时较少接触家庭成员以外的人员和外界事物,则在陌生的环境中很容易产生焦虑。因此,入园前家长要有计划地扩大幼儿的交往范围和活动空间,帮孩子找玩伴,多和其他孩子接触,引导幼儿主动与他人交往。家长间也要多接触以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初步建立交往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2、心理准备
培养孩子入园后具备的一些情感态度。家长可以提前带孩子参观幼儿园,熟悉幼儿园环境,初步体验幼儿园的生活。让孩子知道幼儿园是小朋友学习本领、游戏玩耍的地方,在那里能够玩到许多新玩具、结交许多新朋友,有老师和小朋友一起玩,激起孩子想上幼儿园的愿望。同时,家长要告诉孩子:“从上幼儿园那天起,爸爸妈妈早上把你送进幼儿园,晚上下班再来接你。”让幼儿对家长“暂时的消失”有心理准备,知道并不是永远见不到爸爸妈妈了。
3、生活准备
要让幼儿学习一些必要的生活常规,初步培养自理能力。如果在入园前不具备生活自理能力,那么孩子适应幼儿园的新环境将有一定困难。家长要了解幼儿园的一日常规,有目标地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节奏和要求,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给孩子更多自我锻炼与自我服务的机会,减少孩子对父母的依赖,让孩子学会自己吃饭、盥洗、穿脱衣服、上厕所、叠被子等。
教你稳定新入园幼儿情绪
1做好家访工作
新生入园前的家访,一是了解幼儿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和家庭环境、父母素养以及他们在对待幼儿教育问题上所持的观点等;二是通过家访与幼儿接触,初步建立感情。所以入园前,教师尽可能对每个幼儿都能上门家访或电话联系。具体做法是:
亲切自然地进行自我介绍,允许幼儿称呼自己阿姨,因为“阿姨”比“老师”更容易让孩子感到亲近;叫叫幼儿的'小名,牵牵他的手,通过身体的接触使幼儿对教师产生好感;和孩子一起玩他们喜欢的玩具,谈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还可采取送小礼物的方法缩短彼此间的距离;向家长了解孩子的一些生活习惯及饮食爱好,以便教师在幼儿园做好孩子的护理工作。
2、帮助幼儿做好入园准备
入园前,可邀请幼儿来园熟悉环境,让幼儿在父母的陪同下参观幼儿园,认识班上的老师,让孩子看看幼儿园有滑滑梯、可以骑木马、哥哥姐姐怎样唱歌、跳舞、做游戏,他们就会觉得幼儿园有一种无形的吸引力,产生“想上幼儿园”的欲望。同时,可建议家长在家帮助幼儿进一步认识、了解幼儿园,另外,还可指导家长培养幼儿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如穿衣服、洗脸、上厕所等;提前按照幼儿园的作息制度安排幼儿生活,使幼儿的生活规律与幼儿园的作息时间相吻合。
3、让幼儿对教师产生依恋感
在陌生的环境里,幼儿最容易失去安全感,而让幼儿对教师产生依恋感,则是形成安全感。
首先,老师要始终在幼儿身旁细心照料,让幼儿感到时时刻刻有老师存在,这样他们会感到安全一些,幼儿早期触觉较为敏感,多与幼儿肌肤相亲,如拍拍幼儿的小脑袋、拉拉幼儿的小手、抱抱他、和他说几句悄悄话等,都让幼儿对教师产生深深的亲切感和依恋感。其次要用最温柔、最亲切的语言劝导幼儿。孩子有哭闹行为,应和颜悦色地加以劝导,决不能用尖利的甚至恶狠狠的语言去恐吓孩子,如“再哭,把你送给公安局叔叔”;“再哭,把你一个人锁到一间屋子里去”等恐吓性语言是必须防止的。这样做或许一时也能奏效,但要知道这会造成不利于孩子心理健康的不良后果,使孩子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对老师抱有畏惧感和不信任感。另外,教师应尽量满足孩子的一切合理要求,如孩子喜欢什么样的游戏,喜欢玩什么玩具,喜欢和谁做朋友,能让他们做的事情,尽量让他们去做,并在其行动中尽量能给予表扬和鼓励,孩子一旦受到表扬,就会很高兴,很得意,孩子也会顺从老师的教育,服从老师提出的要求,逐渐对老师产生依恋感。
4、开展丰富有趣的活动
新入园的幼儿不习惯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喝水、吃饭、洗手、大小便、玩玩具,都不能像家里一样随心所欲,一切都要遵守规矩。这对于任性、一切都以自我为中心的三岁左右孩子来说,是比较困难的,老师不能迁就孩子不正当的要求,要适当地进行教育,教给他们一些生活技能,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和游戏,让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下学到本领。此外,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多开展丰富有趣的学习活动,“玩”是幼儿的天性,滑滑梯、骑木马、唱歌,跳舞、画画是幼儿最喜欢的,因此教师可多带幼儿去玩滑滑梯、骑木马,教一些孩子喜欢的且容易接受的歌曲、诗歌、故事、舞蹈,这样既可以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又可以利用这些游戏活动转移幼儿想家想父母的情绪,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愉快地生活、学习。
5、鼓励家长共同配合
幼儿园教育固然重要,但家庭环境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孩子们在幼儿园时已逐渐适应集体生活,但每当晚上或是周末回家后,再回幼儿园,孩子们又是哭闹成群,所以,教师要积极鼓励家长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在家时可多给孩子们讲讲幼儿园有趣的事情,给他们玩一些好玩的玩具,配合老师指导孩子按照幼儿园的要求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自理活动,千万不能包办。如对不肯午睡、一个劲儿要找妈妈的幼儿可让其父母早点下班来幼儿园陪孩子熟悉幼儿园环境等。
⑻ 针对入园焦虑的幼儿有什么解决措施
孩子在三岁以后,就要去幼儿园生活。在家里孩子可以为所欲为,到幼儿园以后行为会受到限制,而且没有家人的陪伴会让他非常反感进入幼儿园,这就叫孩子的入园焦虑。那么入园焦虑的应对措施有哪些?有关内容,请看下文介绍。
为什么会产生入园焦虑
3岁的幼儿新进入幼儿园,与依恋的对象(主要是亲人)分离时,随即产生焦虑、不安、伤心、痛苦的感觉和撒娇、哭喊、吵闹等拒绝分离的表现,即幼儿入园焦虑,实际是一种分离焦虑,它是一种紧张不安的情绪。通常年满3岁的幼儿就要进入幼儿园里学习生活,而 3。5 岁正是幼儿产生依恋的一个高峰期。
幼儿刚刚进入新奇的幼儿园,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幼儿教师与陌生的小伙伴,使幼儿产生了不安全感,使幼儿对亲人的依恋感加强,不愿意离开亲人。亲人的离开使幼儿感到不安全,缺乏依恋对象,从而产生了入园焦虑。
入园焦虑的应对措施有哪些
1、家长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提前带孩子去熟悉幼儿园;也可以在初入园的日子里,提前一些接孩子回家。当孩子真正体验到妈妈还是十分爱他,家庭还是"安全基地"。
2、家长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的种种要求,主动配合幼儿园,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晚上按时停止游戏或看电视,按时漱洗,按时睡觉等。
入园焦虑的应对措施有哪些?可以带他提前进入幼儿园,并且熟悉幼儿园的一切,在此过程中要继续,不能听从孩子的意见,不然送的时候会更不好送。再者家长在家里要求孩子习惯的连贯性,比如洗脸、刷牙、睡觉一气呵成,他可以更好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⑼ 如何解决幼儿入园焦虑
如何解决幼儿入园焦虑
如何解决幼儿入园焦虑,孩子是上天的馈赠,面对不易解决的问题,孩子可以寻求家长的帮助,孩子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得到父母的认可,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就需要营养均衡的饮食,下面我分享如何解决幼儿入园焦虑方法。
1、对入园焦虑的认识
每学期开学的时候,我们都能看到一些新入园的小班幼儿,在与家人分别时哭喊:“我要妈妈!”“我要回家!”有的孩子会大哭大闹,让家长无法分身,这种个体在预感潜在的危险或不幸时,所产生的强烈的负性情绪和紧张的身体症状就是焦虑,因为上幼儿园与父母分离所产生的焦虑也就是入园焦虑。
2、原因分析:幼儿的个性比较内向
研究表明,性格外向、活泼大胆的孩子要比性格内向、安静胆小的孩子更容易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这就是说,幼儿的个性比较内向,就会产生分离焦虑。
解决方法:
1、多和同龄人交往
如果说父母是孩子性格的第一位影响者,那么同龄小伙伴则是孩子形成良好性格、学会为人处事的最好的老师。
2、营造和睦的氛围
在和睦、文明的家庭环境里,孩子会情绪稳定、性格开朗、感情丰富、自信心强。所以,爸爸妈妈要首先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有安全感的家庭氛围。
3、主动与孩子交流
当孩子放学回家时,应主动地与孩子接触,让孩子讲讲幼儿园里的生活,并让孩子谈谈自己对一些事情的看法。多和孩子进行交流,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才能对症下药,真正帮助到孩子。
4、让孩子锻炼独立
爸爸妈妈要创造条件让孩子去独立完成某种事情,如买东西、去邻居家借东西等。过了一段时间,孩子的性格就会比以前开朗多了,可以让孩子更大胆地去接触一些他所感兴趣的事情,孩子性格内向就会改变。
5、保护孩子自尊心
爸妈妈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关心他们的行为,鼓励孩子畅所欲言,切勿采取粗暴简单的教育方式,轻易剥夺孩子的“发言权”。父母还要有意培养孩子应对困境的能力,教育孩子学会忍耐和随遇而安,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把一时的沮丧丢在脑后。
6、爸妈的良好影响
孩子在适应家庭环境的过程中,常以爸爸妈妈为最直接的模仿对象,形成自己的心理定式和性格特征。爸妈的言行举止足以影响孩子的情绪、意志和行为,久而久之内化为孩子的性格。爸妈开怀大笑,孩子就会高兴得手舞足蹈;爸妈怒气冲天,孩子就会吓得胆战心惊。所以,爸爸妈妈要保持常态的、稳定的情绪,即使心情不好也要在孩子面前做到乐观豁达,以便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良性影响。
3、原因分析:幼儿没有分离的经验
研究证明在入园之前有与家长分离经验的幼儿比较容易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不会产生分离焦虑。反之,如果幼儿没有分离的经验,就比较容易产生分离焦虑了。
解决方法:
1、减少幼儿的依赖性
家长要对分离焦虑有正确的认识,应当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且尽量设法使孩子感到分离不那么突然,比如提前带孩子去熟悉幼儿园或在入园初期提前一些接幼儿回家,同时努力使幼儿对幼儿园产生好感。
2、缩小家园生活的差异性
幼儿在家的生活与在幼儿园的生活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家里的作息时间随意性很大,而在幼儿园,幼儿要遵守幼儿园的作息制度;在家里,一切生活行动随随便便,在幼儿园,幼儿要服从集体生活的规则;在家里,幼儿稍有表示,成人会马上满足其要求,而在幼儿园很难做到这点;在家里,幼儿几乎可以占有自己想要的一切,而在幼儿园需要分享和轮流使用,同时需要一定的自理能力。这一点使幼儿在刚入园时感到很不适应。
首先,作为家长我们必须认可这是非常正常的一种现象。孩子从受精卵开始的发育,就要先经历脱离母体接触万千世界,出生以后还要经历断奶,饮食要从大自然界中获取,之后便要进入幼儿园,这标志着孩子开始社会化。这些都是在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的阶段。有些家长先于孩子就已经焦虑了,这种情绪会感染到孩子。因此,不论孩子有没有开始感到焦虑。你都要始终以一种放松的状态去面对他,用你的实际行动去暗示他,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这是你必须要经历的一件事。
再者,合适的入园时间如果能把握好,对于减轻焦虑也是很有帮助的。那什么时候是合适的入园时间呢?2岁,3岁,3岁半?理论上,3岁是比较合适的入园时间。但也要因孩子而异。最重要的是观察孩子的行为,如果他表现出来特别喜欢找小朋友一起玩,在家一个人总是很无聊时便是合适的时间了。
有的家长又经常会认为自己孩子独立性不够强,送到幼儿园里不放心。那么,在送幼儿园之前家长就要慢慢地锻炼孩子独立吃饭,独立上厕所的基本技能。这样到了幼儿园,孩子会感到非常自信,一定程度上会缓解焦虑。如果这些技能都会,但是不熟练,不用担心,孩子在这个时期的学习能力是非常强的,放心地放到幼儿园去学习锻炼吧。
在孩子入园之前要给孩子读相关的绘本,最好带孩子先去幼儿园去熟悉一下环境和老师,让孩子看一下接送孩子上学放学的情景;以及按照上学时间提前给孩子调整好生物钟;还可以让孩子多跟已经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多接触,让他切身地体会到自己大了,就要去上学了。
尽管我们在入园之前做尽了详细工作,大多数的`孩子在真正入园的时候还是会焦虑。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眼睁睁地看到自己的孩子歇斯底里,家长也要保持淡定以及不动摇。千万不要抹着眼泪在门外偷看,一定要笑着跟他告别,下午放学的时候一定要准时来接。只要不是太过激的反应,我们都要坚持去送。在没有适应好之前,如果心软中断,迎接你的将是艰难的从头再来。
有的孩子性格比较敏感,会表现得过度焦虑。例如我家宝宝在入园三天后,出现了神经兮兮的反应,每天晚上一回到家,一听到“老师”,“幼儿园”等关键词出现,就会非常紧张地说“我不去幼儿园”。每10分钟间隔一次,就会哀求我“妈妈,求你别把我送到幼儿园了,可以吗”,甚至一整晚都会说梦话。这个时候,我没有采取一般专家的建议去坚持送她,而是给她请了假,在家观察她的反应,并告诉她“老师说,这段时间你放假了”,千万不要让她知道是因为不适应而主动给她请的假。
等到她慢慢地不再为这个事情焦虑,在家呆的又开始无聊了时。我就找个合适的时机提前告诉她:“你的老师通知妈妈,下周你就要开学了。”她的反应自然是不高兴,但已经是很无奈的不愿意而已了。中途的停止入园,其实对于过滤焦虑的孩子而言是做了一个有效的缓冲。
等到再次入园,就要坚持送了。大约一周的时间,我家宝宝早晨入园时就不再哭闹反抗了。
通过孩子入园焦虑的问题,我们要认识到,解决孩子的问题,就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她所担心的问题,因孩子而异地去解决问题,不要盲目地人云亦云。
⑽ 幼儿园新生入园焦虑的表现及应对措施有哪些
幼儿园新生入园焦虑的表现及应对措施如下所示。
一、幼儿园新生入园焦虑的表现。
1、依恋亲人,情绪变化无常。
经调查研究显示,依恋亲人、情绪变化无常的幼儿占很大比重,主要表现在:孩子在早上出门时,十分抗拒;一进入幼儿园就哭闹,拒绝与教师交流;一看到家长离开,就立刻追赶,喊着不要走,我要回家;在活动、睡觉时不停哭闹。
2、依恋教师,产生雏鸟情节。
大多数孩子都有特别依恋的养育者,入园后,幼儿潜意识里认为养育者不要他了,哭闹也不能使养育者出现。因此,幼儿把这种依恋转移到了一个可以给予他安慰和希望的人身上,比如,紧紧跟随教师或保育员,不愿走入集体,拒绝集体活动等。
3、不愿和其他小朋友互动。
现在很多孩子在家中一般都是独生子女,生活当中处处受父母长辈的宠爱,所以在和其他小朋友交流的时候会出现问题,尤其是在陌生的环境中;如果孩子在幼儿园遇到比较强势的小伙伴,或者不被小团体接纳,他会觉得在幼儿园里受到了孤立,这样一来自然就会出现入园焦虑。
二、缓解入园焦虑的情绪的应对措施。
1、积极暗示
用正能量影响孩子:宝宝长大了,可以去幼儿园了!宝贝你真勇敢!老师说你表现可棒了,自己吃了碗饭呢!除了语言暗示以外,情绪、表情、行为的暗示更为重要,家长的态度孩子都能读懂,并且深受影响。
2、情感援助
给孩子带上安慰物,一个毛绒玩具在成人眼里不算什么,但是在离开亲人的陌生环境中,这个玩具承载的是孩子情感的依托。现在很多幼儿园也会在入园须知上建议刚入园的孩子带上自己喜欢的玩具。
3、提前熟悉
孩子去上幼儿园前,家长可以多和幼儿园的老师联系,经常带孩子去和幼儿园的老师见面,这样孩子就会对老师产生一种熟悉感,去了幼儿园也不会过于害怕没有见过的陌生人,而且孩子在幼儿园一旦感到紧张焦虑的时候,看到熟悉的老师也会缓解他的这种症状。
4、循序渐进
入园初期,家长可以采取晚来早走的方式入园,减少在幼儿园的时间,让孩子感觉不是那么漫长、难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