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用什么方法养蝎子最好
一、正确饲养方法:
1. 应选择体型大、体表发亮健壮活泼,食欲旺盛,尾部向背弯曲,适应性强的蝎子做为种蝎。
2. 无论是采用什么器皿饲养蝎子,都要考虑环境是否通风、安静、阳光充足和排水良好,同时饲养的器皿要够高,防止蝎子爬出。
3. 蝎子虽是变温动物,但它们还是比较耐寒和耐热。外界环境的温度在40℃至零下5℃,蝎子均能够生存。它们生长发育最适宜的温度为25~39℃之间。气温在35~39℃,蝎子最为活跃,生长发育加快,产仔、交配也大都在此温度范围内进行。。 因此,采用全天候人工控制恒温在33℃~36℃,可以不分春夏秋冬养蝎法养殖蝎子。
4. 放养密度一般是根据蝎子的龄期而定。每平方米放养2~ 3龄仔蝎8000条;4~5龄青年蝎4500条;成蝎为3000条;种孕蝎为1000条。
5. 蝎子对湿度也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多数人认为蝎子喜欢潮湿,其实不然。蝎子是喜干怕湿的,但过于干燥是不利于蝎子产发育的, 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应保持昼湿夜干和窝内干活动场地湿的原则, 使其池底或盆底的泥土含水量在15%~20%之间,空气相对湿度在75%为最佳湿度。种蝎的饲养密度不要太大, 要防止因交尾场所不够而互相残杀。交尾期间,场地要平整, 窝内要干燥,
6. 蝎子为肉食性动物,喜吃质软多汁昆虫。投喂时应以肉食性饲料为主,饲喂的小昆虫种类愈多愈好。家庭养蝎的食料主要是黄粉虫,有条件也可喂一些土元、蚂蚱、蚯蚓和蛐蛐等。大蝎子喂大黄粉虫,小蝎子喂小黄粉虫,一般每日可按5~7 条蝎子吃一条黄粉虫来计算投食量。投食时将黄粉虫励在小塑盘中, 再将小盘放在蝎子经常活动寻食的场地上。也可多喂一点食料,以免蝎子争食凶斗造成残害。
7. 用吸足水的海棉块放在小塑料盘中,再将小盘放在蝎子经常活动的场地上,最好是每天的下午6点钟洗换一次海棉和小盘,以免水质变坏,造成污染引起蝎病的发生。蝎子除从海棉块内吸收水分以外, 还可以从泥土里吸取一部份水分。
8. 孕蝎的饲养管理:如发现母蝎腹部肥胖,而且透过膜壁可见到腹内有白色大米粒状的胚胎,说明此孕蝎快要产仔了。 产仔孕蝎的适宜温度是 33℃~36℃。温度偏低会延长孕期,而且可能导致难产,死胎率也高, 所以温度对孕蝎是十分重要的。 对这样临产仔母蝎应及时地挑出来单独放在产房内;做产房的容器采用玻璃罐头瓶或塑料瓶均可。
其实蝎子没有书上描写的可怕,它们只是一般的动物,它们的毒液不会危及到人的生命,而且它们具有巨大的药用价值,用蝎子配成的中药处方多达100多种,往往可以拯救我们人类的生命。
❷ 请问蝎子怎么养
室内池养池:室内池养法就是在室内建池养蝎, 选择或建一个适合蝎子生活习性的蝎房。在选择或建造蝎池和蝎房时,应首先考虑, 蝎池蝎房周围是否安静、通风、保温、排水是否良好,光照是否充足等。 蝎子虽然白天栖息暗处,害怕强光照射和阳光曝晒,但也需要一定的光照。 蝎池的建造,可根据蝎房的大小和高低在室内用砖砌成一排池子。 池子的长度多少可根据养蝎多少而定。宽为0.9米,高为0.5米, 这样操作人员即能伸手够到对面,又能弯腰够到池底。池底不用水泥抹或砖砌, 要用没被农药或化肥污染的风化土摊平压实即可。 但池壁一定要用水泥抹光,而且池壁上端四周要贴上0.2米高的玻璃或塑料膜,以防蝎子爬出外逃。池内用砖或瓦片垒成蝎子栖息的假山。高度可略高出池上口, 但四周必须离池壁0.2米的距离,以防蝎子掉到池外,并在垒假山的砖与砖或瓦片与瓦片之间要留出适当的蝎子活动和进出的缝隙。 利用池养法的湿度易于控制,但要经常清理并严防鼠害、蚁害和杂物污染。
2.室内层架盆养法:室内层架盆养法是在室内靠近墙壁用2.5 厘米的三角铁或其它材料搭起高2.1米,宽0.5米,层与层之间0.3米的多层架子。在架子的各层放内径为0.56米,高为0.15米的塑料盆。 塑料盆内壁必需光滑,以免蝎子爬出盆外而逃。在盆底放一层3厘米厚无农药和没被化肥污染的风化土,摊平压实。在盆内距盆边8厘米的盆中央颠倒叠放玻璃钢瓦片,瓦片叠放的高度可略高过盆上口,这样可增大饲养面积。
3.放养密度:放养密度一般是根据蝎子的龄期而定。每平方米放养2~ 3龄仔蝎8000条;4~5龄青年蝎4500条;成蝎为3000条;种孕蝎为1000条。
建议你看一下中国养殖技术网
❸ 蝎子养殖的技术
实际上现在人工养殖蝎子还是可以的,只不过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我从中国365农资网上找到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关于蝎子养殖的七大注意问题,不知是否对你有用!具体内容如下:
随着蝎子市场需求的强势反弹,好多农户都争先恐后养殖起了蝎子。但是在养殖蝎子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中国365农资网小编为大家分享下关于人工蝎子养殖过程中应注意的七大问题。
一、种蝎和密度:选育种蝎时要挑个体中大、健壮有孕的母蝎和青年公蝎,为避免蝎子残杀,放养密度一定要合理。一般临产母蝎每平方米最多不超过600只,30天以外的孕母蝎饲养密度酌情增加,没有养殖经验的初养户,为避开蝎子残杀造成养殖失败,可采用盆养、瓶繁、池育的三分管理模式。此种养法具有提高2龄蝎成活率,适宜3-6龄蝎发育成熟恒温立体养殖优点,成功率较高。
二、掌握蝎子的生活习性:蝎子属昼伏夜出动物,喜潮怕湿,喜阳怕光,有爱钻缝隙的习惯。建窝时应尽量仿似蝎子的野生条件,由于蝎子吃食物活动时喜欢有潮湿的地方,休息时爱栖息在干燥之处,蝎窝最好建成下湿上干的特殊环境,蝎子群养时还有为相互争食夺偶而残杀的通病,最好采用大向积隔离饲养法,可提高养蝎成活率。
三、饲料搭配多样化:蝎子喜食体软多汁类昆虫、投喂饲料应为肉食性动物为主,昆虫的种类越多越好,因为不同的昆虫含有不同量的营养,对蝎子的生长发育、产仔及脱皮等均有促进作用,无论春夏秋冬供给足够的昆虫类饲料,投喂食物时一定要定时定时,可根据蝎群及蝎龄的大小适当供给。除昆虫类饲料外,有条件的可加工组合饲料,投喂饲料时可在天黑前一个小时进行,另外除满足日常蝎子饮水外还要不断喂给一些西瓜皮、西红柿等水果类植物饲料,以充分满足蝎子的需求。如发现有幼蝎脱皮困难猝死时,还应在饲料里加喂适量的胱氨酸、维生素、土霉素和食母生等,让蝎子间接吸收营养。
四、及时分离各龄蝎:蝎子的生长速度和本身的摄食能力大小有密切的关系,即便是同一窝繁殖的幼蝎生长差异也是很大的。在生长过程中,个体健壮的大蝎最容易吃掉正在脱皮的残弱蝎,为减少引种情况的发生。可事先准备一些场地,将体质强弱的同龄蝎相互区分放在一起,经常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始终做到及时分养,规格一致,在放养幼蝎的密度上最好控制在2龄蝎,每平方米10000只以下,3-6龄蝎在5000只左右。
五、在实际操作中,湿度大小应与温度高低成正比,即温度较高时,湿度相应的大些。温度高了,若不及时加湿会出现干燥现象;湿度增大了,若不及时加温蒸发必然会出现高湿现象。在加温的同时,要经常观察湿度的变化,在增加湿度的同时要经常观察温度的变化,以协调好二者的关系。
六、蝎子的生态发育是周围环境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养蝎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你所创作的生态环境是否适宜和有利于蝎子的生长发育。影响蝎子生长发育的生态因素主要有温度、湿度和食物等。
七、温度和湿度是相互影响的。一般来说,温度越高时,水分蒸发快,湿度往往较小,室内撒水后,湿度增高了,而温度则随水分蒸发是不断吸收热量而下降,可见温度和湿度是相互对立的矛盾。温度和湿度这一矛盾并存往往会引出四种结果:低温高湿,低温低湿,高温低湿,高温高湿。前三者都不利于蝎子的生长发育,后者蝎子活动量大,蜕皮快,发育好,所以,高温高湿是我们所追求的生态环境。
掌握了人工蝎子养殖的七大注意事项,就可以在蝎子养殖过程中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用!
❹ 蝎子的人工饲养方法及饲养技巧
蝎子的人工饲养方法及饲养技巧
蝎子是动物界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蝎目种类的统称,蜘蛛亦同属蛛形纲。下面,我为大家提供蝎子的人工饲养方法及饲养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养殖步骤
一、场舍建筑及设备
蝎子怕强光喜阴暗,蝎场应建在背风向阳、采光面大、排水良好、清洁安静的地方,同时避开有可能施用剧毒农药的地方,切忌在家禽、鸟类、壁虎、晰蝎、青蛙、老鼠等天敌出没的地方养蝎。蝎子养殖方式很多,小规模的有盆养、缸养、箱养,大规模的有池养、房养、蜂巢式养殖等。不论哪种养殖方式,基本原则是模拟蝎子的自然生活环境,为蝎一子创造舒适的生活条件。
(一)池养蝎池可建在室内,也可建在室外,普通建池尺寸为高0.5米、宽1米,长度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池外壁可用少量灰浆堵塞砖缝,防止蝎子从缝隙中外逃。池面内侧近顶口处,在涂抹的灰浆干燥之前,可镶嵌玻璃、瓷片等光滑材料,防蝎从顶口外逃。在池中心离四边15厘米左右用砖瓦、石块平垒起多层留有1. 5厘米左右空隙的垛,供蝎子栖息。
(二)箱养用木板制成或直接利用废旧的木箱、塑料箱,箱口四周围一圈塑料膜或玻璃条,防蝎子外逃。箱底铺2厘米沙土,在土上放一些砖瓦、煤渣供蝎子活动和栖息。
二、选种
选择体壮、个大、活跃的蝎子做种蝎。每平方米养殖2~3龄蝎3000只,4~5龄蝎1500只.6龄蝎800只,种蝎600只。蝎窝 内放土坯,要有空隙,以便于蝎子栖息和繁殖。
三、饲料
人工饲养蚯蚓是蝎子饲料的主要来源。挖一土坑,坑内埋入牲 畜肥,小动物尸体及比较肥沃的土,引入蚯蚓做种,经常浇水,使坑内保持潮湿,待其繁殖到一定数量后定期挖取出来,先用沸水将其烫死切碎后放于食盘上喂蝎。每次投喂量不宜过多.以免剩余后腐烂变质。也可以入工养殖黄粉虫和土元。在蝎子的生长期,可3天喂一次。虽然蝎子吃一次可数天不饿,但它们不是同日饥饿,同时采食,所以最好坚持天天喂料。投料量要适中,以第2天观麝略有剩余为宜。
四、繁育
人工养蝎一般仅需10~12个月即可性成熟。蝎子雄、雌的比例以1:3为宜。蝎为卵胎生动物,受精卵在母体内约经40天完成胚胎发育,产出仔蝎。由于蝎是变温动物,自身不能维持体温,人工养蝎时必须加温。母蝎产仔均为一次性娩出,平均每胎可产30只。
引种技术
引种的时间 常温养蝎的引种时间应安排在春末夏初或秋季。其中以春末夏初引种为最佳,因为此时冬眠的蝎子已出蛰,度过了“春亡关”,并且成年雌蝎已进入孕期,能够当年产仔。引种可当年受益。
种蝎的来源
一是捕捉野生蝎或购回野生蝎做种蝎。二是到人工养蝎单位或个人处购买。对于初养者来说,以野生蝎做种蝎的'做法不可取。
种蝎的挑选
引进种蝎时,要根据需要择优选购青年蝎、成蝎或孕蝎。公蝎应挑选体格强健、体色光亮、活泼有力、性欲旺盛的做种蝎。母蝎应挑选个大、体长在4.8厘米以上,肢体无残缺,健壮,行动敏捷,静止时后腹部蜷曲,前腹部肥大,皮肤有光泽的做种蝎。一般春天的母蝎,只要前腹部肥大饱满,呈浅灰色,体长在5厘米左右,产仔率都比较高,而且产期早。身体太短的母蝎,即使是腹大、色正,也不要轻易挑选做种,因为其繁殖期往往较晚,不能满足做种要求。
雌雄的搭配
部分养殖户引种时为了多获仔蝎而只选雌蝎不要雄蝎,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根据蝎子的交配规律,雌雄蝎比例按2-3∶1进行搭配为宜。
种蝎的运输
一般引种工具为纸箱和无毒的编织袋,装运时的适宜密度为每袋500只。运输时先将种蝎装入洁净、无破损的编织袋后扎口,再放进底部有海绵或纸板、纸团的纸箱内。然后在纸箱内放入几块湿海绵块,以调节箱内湿度。
另外,纸箱上部四周要打几个通气孔,以便通风透气。运输过程中要避免剧烈震动。夏季运输要注意防高温,冬季要注意防寒。
可以群养的品种
马氏正钳蝎(东亚钳蝎)、蒙古正钳蝎(条斑钳蝎)、澳链尾蝎(八重山蝎)、巴西金幽灵蝎、佛州木蝎、德州条纹木蝎、海南双针蝎(中国无名木蝎/斑等蝎)、中华狼蝎、越南扁石蝎、西藏琵蝎等。另外如果空间够大、食物充足,彼得异蝎(市面上10块钱被称为亚洲雨林蝎的)也可以群养,帝王也有一定几率。
常温养殖
光照:蝎棚应建在地基高、阳光充足的地方。有阳光的地方,蝎子少有病害,螨虫也无法生存。
湿度:蝎体内含水量约为体重的40%,一般情况不会因缺水出现生理性病变。久雨久旱空气干燥季节,可向蝎垛上面的蓄水池内加水,使窝土湿润;大雨天气用塑料布盖上蝎棚,以免棚内有积水冲坏蝎垛。切记:蝎子靠吸潮补充水分,不适宜直接喝水。蝎子活动场地应稍偏于潮湿,空气相对湿度以80%为宜。栖息窝穴湿度不要过高,冬眠要避免冻害,湿度以10%~12%为宜。窝中土壤含水率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蝎子的生存。
温度:蝎子生长活动最适宜的温度为 28 ~ 38 ℃, 28 ℃以下生长缓慢 , 7 ℃以下停止活动 , -5 ℃有冻死的可能[4] ,气温在20~39℃时食欲最强,生长快、蜕皮顺利,并是交配繁殖的最适温度。自然养蝎须在晚春、晚秋用塑料布加温缩短冬眠时间。温度低于10℃时蝎子停止生长,进入冬眠,温度如在8~15℃之间,蝎子似睡非睡,时而活动。春天出蛰后多数蝎体发干、拖尾,活动缓慢,缺乏食欲,死亡率高。3~6℃是冬眠最佳温度。
饲料:蝎子喜爱吃含高蛋白、低脂肪且体软多汁活跃的昆虫,对腐臭、有特殊气味、死亡、呆滞的昆虫不爱吃。黄粉虫繁殖快,生长周期短,饲养设备条件要求不高,饲养方法简单,营养丰富,是蝎子的最佳饲料。土元、鼠妇等只能作补充饲料。
生长发育:只要温、湿度适宜,有充足的阳光、可口的饲料,蝎子就会大量繁殖、生长。养蝎要取得成功,还要注意蝎棚场地的生态环境、蝎种质量、产崽的管理、蜕皮密度、病害的防治,蝎子的防逃、天敌的防御等,都不可疏忽。
实践证明,养蝎周期需要二年,逐年见效益。初养蝎者为了节省日常的费用开支,以业余时间喂蝎即可。有些广告介绍,蝎子每年能繁殖3~5胎,每胎产50只以上,包成功包回收,半年后蝎子可长成出售,能赚大钱,效益特快,这些都是夸大宣传。养蝎不论采用何种养殖方法,都要根据蝎子的生存特性、生活规律进行,只有刻苦学习养殖技术,不断创新,精益求精,持之以恒,才能取得大的收获。
掌握蝎子的生活习性
蝎子有一个共同的特性 , 都喜欢食用软体多汁的昆虫 。如黄粉虫 、土鳖虫 、蚯蚓 、蝇蛆等[5] 。蝎子是一种喜阴怕光,喜潮怕湿的特种经济动物,同时还有钻小缝的习性。因此在建蝎场时应尽可能地模拟蝎子的野生生活环境。建蝎场从单位面项积和投蝎数量来规划,不外乎有两类:即合群饲养法和隔离饲养法。实践证明:合群饲养法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缺点。蝎的成活率较低,因此在建蝎场上尽量采用隔离饲养法,这样有利于提高人工养殖的成活率。
各龄分养
蝎子在饲养过程中,即使是同时繁殖出的蝎子,在生长中差异也是很大的,若不及时分养,个体大的就会残杀个体小的,未蜕皮的残杀正在蜕皮的。因此在建蝎场时应允多准备一些蝎池,将同龄蝎互相放在一起,而且要经常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始终做到及时分养,规格一致,以利于同步生长。
恒温饲养
为了提高人工养蝎的成活率,又得使蝎子快速生长,就必须解除蝎子的冬眠期,进行恒温饲养。蝎子的冬眠期是因为气温的高低所致。早春当气温达到10℃以上时,蝎子便开始复苏,出外活动寻食,当气温低于10℃时便先后开始寻窝冬眠。据试验证明,蝎子在28~38℃时,活动时间最长,采食量最多,生长繁殖最快,因此,冬季应在蝎场内装上加温设备,使蝎场内温度保持在28~38℃之间,空气的相对湿度保持在60%~80%之间,投食、供水等方面与夏季一样。
育好种蝎,放养密度适宜
育好种蝎,是发展人工养蝎的基础;而放养蝎子密度的大小,是直接关系到养蝎成败的关键。因此,种蝎要挑选个体中等,健壮的公、母蝎,而蝎子属于冷血动物,没有互爱性它们之间生来就具有互相残杀的本性。为了避开蝎子这种互相残杀的本性,就要限制蝎子的活功区域,采用密封、固定、限量的大棚式养殖方法,或是采用盆养、瓶繁、池育的“三分”模式,集盆、瓶和池于一体,这样便于管理,易于观察且清理方便。实践养殖证明:此种养法可以提高2龄蝎成活率,适宜种蝎发育,利于4-5龄蝎恒温立体养殖等优点,成功率较高,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饲养模式。
饲料多样化
蝎子为肉食性动物,喜吃质软多汁昆虫。投喂时应以肉食性饲料为主,饲喂的小昆虫的种类愈多愈好。种类不同的昆虫体内含有不同的氨基酸,而不同的氨基酸对蝎子的生长、发育、产仔及蜕皮等均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所以说饲料的种类愈多就能更全面的增加蝎子的营养,投食时间一般应放在天黑前l小时进行。每次投喂量应根据蝎群及蝎龄的大小适量供应。总之在供料时要把握好以下两个原则:昆虫类饲料要以“满足供应、宁余勿欠”为原则,组合饲料要以“限量搭配、宁欠不余”为原则,供水时间应放在投食前两个小时进行。
;❺ 蝎子养殖技术资料
一、掌握蝎子的生活习性
蝎子有一个共同的特性,都喜欢食用软体多汁的昆虫。如黄粉虫、土鳖虫、蚯蚓、蝇蛆等。蝎子是一种喜阴怕光,喜潮怕湿的特种经济动物,同时还有钻小缝的习性。
因此在建蝎场时应尽可能地模拟蝎子的野生生活环境。建蝎场从单位面项积和投蝎数量来规划,不外乎有两类:即合群饲养法和隔离饲养法。实践证明:合群饲养法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缺点。蝎的成活率较低,因此在建蝎场上尽量采用隔离饲养法,这样有利于提高人工养殖的成活率。
二、育好种蝎,放养密度适宜
蝎子属于昼伏夜出的动物,喜潮怕干,喜暗惧怕强光刺激。喜群居,好静不好动,并且有识窝和认群的习性,蝎子大多数在固定的窝穴内结伴定居。一般在大群蝎窝内大都有雌有雄,有大有小,和睦相处,很少发生相互残杀现象。但若不是同窝蝎子,相遇后往往会相互残杀。
三、饲料多样化
蝎子为肉食性动物,喜吃质软多汁昆虫。投喂时应以肉食性饲料为主,饲喂的小昆虫的种类愈多愈好。种类不同的昆虫体内含有不同的氨基酸,而不同的氨基酸对蝎子的生长、发育、产仔及蜕皮等均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所以说饲料的种类愈多就能更全面的增加蝎子的营养,投食时间一般应放在天黑前1小时进行。每次投喂量应根据蝎群及蝎龄的大小适量供应。
总之在供料时要把握好以下两个原则:昆虫类饲料要以“满足供应、宁余勿欠”为原则,组合饲料要以“限量搭配、宁欠不余”为原则,供水时间应放在投食前两个小时进行。
四、匹配合适的光
蝎子喜暗怕光,尤其害怕强光的刺激,但它们也需要一定的光照度,以便吸收太阳的热量,提高消化能力,加快生长发育的速度,以及有利于胚胎在孕蝎体内孵化的进程。据报道和观察,蝎子对弱光有正趋势,对强光有负趋势,但它们最喜欢在较弱的绿色光下活动。
五、减少气味刺激
蝎子对各种强烈的气味,如油漆、汽油、煤油、沥青以及各种化学品、农药、化肥、生石灰等有强烈的回避性,可见它们的嗅觉十分灵敏,这些物质的刺激对蝎子是十分不利的,甚至会致死。蝎子对各种强烈的震动和声音也十分敏感,有时甚至会把它们吓跑,终止吃食、交尾繁殖、产仔等。
养殖前景
蝎子养殖对养殖业的发展有很重要的补充作用。在国家对特种养殖业政策上的鼓励和支持下,我国蝎子养殖业正在崛起和迅猛发展,蝎子养殖前景还是很大的,在我国养殖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成为我国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我国的蝎子养殖前景已形成特种禽类、特种兽类、特种水产并驾齐驱的格局,很多品种技术成熟、市场相对稳定,已形成商品化生产规模。
我国现代的特种养殖,在1978年之前,主要由少量的国有单位或国家许可的特殊的村镇集中饲养。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蝎子养殖前景进入的蓬勃发展阶段。
每年都有很多的品种和很多的人进入特种养殖行业。特别是在,近些年,中国特养中的一些品种,在一些局部的地方,发展速度达到200%,有的甚至更快。
随着科学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全蝎药用价值的认识、对蝎毒的提取及使用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为此,人们对蝎子的需求量也就逐年增大,人工养蝎无疑是弥补蝎子来源不足的必由之路。
❻ 蝎子怎么养 它吃什么
蝎子为杂食性动物但偏食动物性食物尤其爱吃土鳖虫、蟑螂、蜘蛛、蚯蚓、蟋蟀、蚊、蝇、蛾、鼠妇虫等多汁软体昆虫,饥饿时也吃少量麸皮、鼠肉、有机质土。蝎子吃单一的黄粉虫蝎子很难蜕皮,这就是室内恒温蝎子养殖河南长大的技术原因。今天平顶山市生态化蝎子养殖基地郏县蝎子养殖场分享蝎子的养殖技术。
蝎子的耐饥力强,饱食一餐后可6-7天不食。蝎嗅觉、触觉灵敏,遇农药、化肥、生石灰等易死亡。稻草育虫,把稻草切成2-3厘米长,晒干用开水浇汤,然后埋入15厘米深的土坑,盖上6厘米厚的污泥,再用污泥土封好封严,每天堆上浇一次水,半月左右,翻开采集,采集完照常封好,再浇水,可连续用4-5次。
其它方法还有牛粪育虫,人工养殖蚯蚓,人工养殖蝇蛆等,各类动物肉及下脚料等。 植物饲料,糖、麦夫,面类,这类饲料不能直接投喂,像蒸馍一样蒸熟。弄碎和动物饲料混合在一起或炒熟混合投喂。蝎子养殖技术。
蝎子养殖技术
对温度的要求蝎属于变温动物,缺乏自我调节体温的功能,其体温只能随着周围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在它的生活中,温度起着重要作用,交配、产仔、生长发育以及休眠越冬等均需在适宜温度下进行。当气温下降至10℃以下时,蝎即失去活动能力,不食、不动,开始入蛰冬眠。
休眠的最佳温度为0-7℃,温差不能超过3-5℃,若休眠期内的温度一直波动在-5-12℃时,会使蝎处于动静不安状态,势必会影响其正常休眠而导致死亡。生长期内气温低于20℃时,活动减少,生长发育受到抑制和因消化不良而产生腹胀,雌蝎的体内孵化期延长和停止交配。饲养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