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土质路基压实原则
先振的话,土体尚没有密实,想振也振不起来。
② 简述路基压实方法
路基压实时,第一遍用振动压路机静压进行稳压,然后再振动压实。具体要求:
直线段和大半径曲线段,应先压边缘,后压中间;小半径曲线段因有较大的超高,碾压顺序应先低(内侧)后高(外侧)。
压路机碾压轮重叠轮宽的1/3~1/2。
碾压遍数,振动压路机振约6~8遍,一般就可以达到密实度要求。
压路机的行驶速度过慢影响生产率,过快则对土的接触时间过短,压实效果差。一般光轮静压压路机的最佳速度为2~5公里/小时,振动压路机为3~6公里/小时。所以各种压路机械的最大速度不应超过4公里/小时。
影响压实效果的主要因素一般来说是含水率、土类,以及压实功能。根据现场施工经验,在压实前最好实测一下路基土的实际含水率,经验证明土壤的实际含水率在最佳含水率的正负1%~3%进行碾压效果最好。现场实测含水率的简单办法是用酒精燃烧法简单易
做很适合施工现场操作。如果因工期关系没有时间晾晒,可以考虑掺拌石灰的方法减少土的含水率。
压实路基和路面基层,碾压遍数大约为6-8遍;压实石料铺筑层,碾压遍数大约为6-10遍;压实沥青混合料路面的碾压遍数大约为8-12遍。
压实厚铺层路基时,应选择低振频(25~30Hz)和高振幅(1.5~2mm)组合,可获得较大的激振力和压实作用深度,提高作业效率;压实薄铺层路面时,应选择高振频(33~50Hz)和低振幅(0.4~0.8mm)组合,可提高单位长度上的冲击次数,提高压实质量。
③ 路基压实度有哪些要求
1.路堑和路堤基底均应压实,土质路堤(含土石路堤)的压度应不低于表2-2的标准土质路堤压度标准。
2.路基的压实最佳含水量及最大干密度,以及其它指标应在取土地点取具有代表性的土样,进行击实试验确定,每一种土应取一组土样试验,施工中如发现土质有变化,应及时补做全部土工试验。
3.土质路基压实试验方法可采用灌沙法、环刀法、核子仪法进行。当采用核子仪法时应先进行和与灌沙法对比试验。
4.每一压实层均应检验压实度,合格后方可填筑其上一层,检验频率每200㎡检验8点,不足200㎡时至少检验2点,检验标准必须每点都符合上表要求。
5.土质路床顶面压实完成后应进行弯沉检验,检验的车轮重及弯沉允许值按设计标准执行,检验频率为每一幅双车道50米点,左右两后轮隙下各一点。
6.填方地段基底在填筑前进行压实,当路堤填土高度小于路床厚80cm时,基底的压实度不宜小于路床的实度标准。
7.路基工程应采用机械压实,压实机械应根据工程规模、场地大小、填料种类、压实度要求,压实机械效率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
8.当采用振路机碾路基时应遵循先静后振,先弱振后强振,先慢后快原则,直线段采用先边后中,曲线段由内向外,向进退式进行,横向重叠为0.4-0.5m,纵向重叠1.0-1.5m,应达到无漏压、无死角,碾压均匀。
④ 简述土基碾压的操作要领
1、路基应具备的基本要求:强度、刚度、水稳定性
2、路基填料要求,公路土工试验规程规定要做的土工试验:压实度、表观密度、磨光值、磨耗值、
3、路床的具体位置及组成:路槽底部一定深度的部分称路床 分为:上路床、下路床
4、路基典型横断面的形式:路堤、路堑、半填半挖、不填不挖。
5、路基地面及地下常用的排水设施:边沟、截水沟、排水沟、跌水急流槽、渡槽与倒虹吸等
6、施工准备工作的内容,技术准备工作的具体内容:组织准备;物质准备;技术准备:(1)制定施工组织计划、(2)施工测量、(3)施工之前的复查与实验(4)清理现场、(5)铺设试验路
7、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在路基施工前铺筑试验路的目的:确定不同压实度、各种填料的最佳含水率、适宜的松铺厚度、相应的压实遍数、最佳机械配置和施工组织方法等
8、路基填筑要求(填土、土石混填及填石):
9、路基填筑施工的主要工序:料场选择—-基底处理——填筑——碾压
10、基底处理中的挖台阶工作设置的目的、位置及具体实施要求。
11、影响路基压实效果的因素:(1)含水率、(2)土质(3)压实功能(4压实厚度)
12、土基碾压的操作要领(1)先轻后重、先静后震;(2)先边后中、先低后高(3)先慢后快、轮极重叠1/3、不漏压
13、路基压实度的具体定义及常用的检测方法:一、定义:实测干重度(密度)与室内标准击实实验的比值;二:环刀法、灌砂法、蜡封法、
14、土石混填和填石路基表征压实效果的方法:公路路基压实度检测方法大体可分为灌水(砂)法、波法和静力贯入法
15、土方路基验收实测项目的内容:压实度、弯沉、平整度等指标。
16、石方路基验收实测项目的内容:
17、湿软地基常用的处理方法及其作用:(62)(1)换填土层法、(2)加固土桩法(3)粒料桩加固法(4)排水固结法(5)强夯法
18、砂(砂砾)垫层对砂的要求。宜采用中砂、粗,不得掺有细沙及粉砂,砂的等级与含泥量应满足规范要求。
⑤ 简述影响路基压实的因素和压实方法
影响路基压实的因素主要有地基或下承层的强度、土料的选择,松铺厚度、压实机械、压实遍数、土的含水量。
施工中控制土的含水量是首要关键
1、分层压实,控制填土的含水量,确保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2、选用合适的压路机、确保压实遍数合理
3、填土松铺厚度不宜过大
4、对上一层表面浮土或松软层进行处治
5、采用不符合要求的填料,填土颗粒不能过大,颗粒之间空隙不能过大
与传统方法不同,智能压实系统是事中监测,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方法。
依恩驰-路基智能压实是一款安装在压路机振动钢轮上的实时压实度采集设备。通过内置传感器对压路机压实数据、以及压实材料反馈力波形图的采集分析,传输到系统云中心与相应的实验数据模型进行对比,判断当前压实材料的压实度是否合格。结合高精度定位系统,全程做到无损、准确、连续快速的检测。
⑥ 道路土质路基碾压的原则是什么
1、先轻后重
2、先静后振
3、先低后高
4、先慢后快
5、轮迹重叠
⑦ 路基压实施工要点有哪些,路基压实
1)根据土质正确选择压实机具,掌握不同机具适宜的碾压士层松铺厚度及碾压遍数。
2)组织实施时,采用的压路机应遵循先轻后重的原则,碾压速度应先慢后快。
3)碾压路线应先边缘后中间,超高路段则应先低后高,相邻两次的碾压轮迹应重叠轮宽的1/2~1/3,以保证压实均匀而不漏压,对压不到的边角辅之以人力及小型机具夯实。
4)碾压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含水量及压实度,以符合规定的密实度要求。
⑧ 填土的压实方法有哪些影响因素有哪些
填土的压实方法:
1、碾压法
适用于大面积的场地平整和路基、堤坝工程,用压路机进行填方压实时,填土厚度不应超过25~30cm,碾压遍数一样,碾轮重量先轻后重,碾压方向应从两边逐渐压向中央,每次碾压应有15~25cm的重叠。
2、夯实法
俗称“打夯”,是利用夯锤自由下落的冲击力来夯实土壤,中国传统的“打夯”方法有木夯、石夯、飞硪等。
影响因素:
压实厚度对压实效果具有明显影响;相同压实条件下(土质、湿度与功能不变),密实度随深度递减;不同压实工具的有效压实深度有所差异,根据压实工具类型、土质及土基压实的基本要求,路基分层压实的厚度有具体规定数值。
填土的压实注意事项
为了达到良好的压实效果,施工中采取如下措施控制:首要关键是控制最佳含水率,在最佳含水量±2%之内;采取分层填土,有效控制土层厚度;必要时,适当增大压实功能。
施工机械是振动压路机、平板振动器。双钢轮驱动振动压路机压实效果好、影响深度大、生产效率高,适用于各类土壤的压实,是大型土石方压实的首选设备。
⑨ 路基填筑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何特点有什么注意事项
路基填筑方法常见方法有:
1、竖向填筑法。
特点:以路基一端按断面的部分或全部高度自上往下倾卸石料逐步推进填筑。
注意事项:注意填筑的速度以及倾斜的程度。
2、分层压实法。
特点:自下而上水平分层,逐层填筑压实。
注意事项:填石作业自最低处开始,逐层水平填筑,每一分层先是机械摊铺主骨料,平整作业铺撒嵌缝料,将填石空隙以小石或石屑填满铺平,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压至填筑层顶面石块稳定。
3、冲击压实法。
特点:利用冲击压实机的冲击碾周期性大振幅低频率对路基压实。
注意事项:用起重机吊起夯锤从高处自由落下,利用强大的动力冲击,迫使岩土颗粒位移,提高填筑层的密实度和地基强度。
4、强力夯实法。
特点:用起重机吊起夯锤从高处自由落下,利用强大的动力冲击迫使岩土颗粒位移。
注意事项:铺筑时用大型履带式推土机摊铺和平整,夯坑回填也用推土机完成,每层主夯和面层的主夯与满夯由起重机和夯锤实施,路基面需要用振动压路机进行最后的压实平整作业。
⑩ 路基土石方的压实方法应遵循哪些原则
土质路基压实原则:先轻后重,先静后振,先底后高,先慢后快,轮迹重叠
石方路基:先码边,然后逐层水平回填石料,先修筑试验段,确定施工参数,路基范围内管线、构筑物四周的沟槽填筑石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