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麦秆草帽
麦秆扇
麦秆扇,清王廷鼎《杖扇新录》:“麦扇:以麦秆编成扁带,广寸余,圈作规形,如盆大,用竹片两面夹之为柄,中心贴五色绫缎一小圆,绣山水、人物,极细,麦色金黄而润,轻灵便捷,两浙人多用以燕居。亦有削细竹作一圈,密编麦秆,汇综于柄,以采缕结出栀子花、古钱、卍字诸形,皆儿女通行燕扇也。”他所说的麦扇就是麦秆扇,又称麦秸扇、麦草扇。 麦秆扇,风格独具,品种很多。从编织方法上分,有串扇、扎花扇、贴扇、团扇、平扇。从花型上分则更多,诸如五色扇、孔雀扇、石榴扇、拍扇、粗扇、细扇……等等,各显其长,相映争辉。
Ⅱ 芦苇席编织方法
1,首先,将干燥的芦苇秸秆浸泡在温水中大约一个小时,然后沥干,并挂起来去除多余的水分,这样编织的时候不易折断,切成相似长度。
2,然后,将7根芦苇秸秆用胶带纸固定在桌面,编入将第一根芦苇秸秆,编入第二根芦苇秸秆,按步骤编入其余5根芦苇秸秆,成为方形底部,将每条秸秆调制作紧凑。
3,然后,在编织中,一定注意秸秆的自然弯曲方向,所有秸秆的方向都一致朝上,转折时使秸秆平滑弯曲,形成自然的弧度,也不易折断,将秸秆的一面弯曲,按编入第一根秸秆,共编入三根,转角处弯曲。
4,然后,将秸秆弯曲编入紧挨着的另一面,按以上方法再次编入第三面,最后将四面都编织起,连接处末端隐藏压入编织秸秆内。
5,然后,在外侧的秸秆向里弯曲,使用黄油刀压入编织的秸秆内,在内圈边缘编入一根秸秆,使用夹子固定,再以黄油刀把剩下的所有秸秆压入编织。
6,最后,可以以5×5,9×9的编织条,按以上步骤可以编织出不同尺寸的编织蓝,收纳物品之利器,结实耐用,也可水洗。
Ⅲ 怎样做稻草人
1、如果是晒干的稻草或者麦秆,在进行编织以前需要将它们重新在水里浸泡至少半小时,让吸收水分以后变软了才能方便编织。否则,干干的稻草在编织当中非常容易发脆断裂。
2、一小束的稻草这样子先用毛线把其中一头捆绑起来,让步把稻草分出一半往上翻过去,做成稻草人的头部。
3、从稻草人的身体中间插入另外一束稻草,这样子用线从身体下面绑紧,再把第二把稻草做成手臂。完成后,剪掉剩下过长的草,身体部分完成了。
4、用山上的野花和小草给稻草人增加一些后备的装饰。
光是有稻草人是太单调的,反正地里的稻草和麦秆几乎取之不尽,我们有足够的材料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打造更多的特别草编手工艺品。
5、这样子用四根对折草秆对称折叠以后互相套在一起,再往中间收缩。
6、套好了中间一圈以后,继续往外面继续套另外四根一组对折的稻草,一样往里面收缩。
7、重复上面那样用稻草套2-3层以后,每一边用绳子捆绑草边,完成。按照这种方法你可以继续发挥制作两组、三组或者五组嵌套的稻草编织作品,用来放在稻草人旁边进行点缀。
20
Ⅳ 玉米或麦子的秸秆可以做什么
玉米或麦子的秸秆可以做:
1、固态发酵填充辅料;
2、牲畜喂养饲料;
3、酒精厂生产原料。
4、麦子秸秆还可以做木床睡垫,用草绳编织,农村现在还有用着的。
5、麦子秸秆,还可以用来编制手工麦秆秀,花样很多的,像麦秆花篮等。
Ⅳ 用麦秆怎么编蝈蝈笼啊
麦秆放在阴凉处,阴干,然后把干的麦秆编起来,就可以了。记得留个门,喂食和放蝈蝈出来清洁笼用的。
Ⅵ 秸秆都能做什么
一、可再生生物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可再生洁净能源实验室宣布,由朱锡锋、郭庆祥教授等研制的一项最新科技成果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一老大难问题。
他们将木屑、稻壳、玉米秆和棉花秆等多种原料进行热解液化和再加工,可变废为宝,将它们转化为生物油,其中木屑产油率60%以上,秸秆产油率50%以上,生物油热值16~18兆焦/千克。这项成果已经过中试,实现产业化已指日可待。
采用这项技术,可将秸秆等生物质直接转化为生物油,作为燃料可以直接在燃油锅炉和工业窑炉中燃烧使用,精制提炼后可作为车用燃料使用,还可以分离提取高附加值的化学产品。
二、发酵饲料
含有水分和糖分较多的秸秆是很好的饲料原料,尤其是玉米秸秆、小麦秸秆等。
发酵秸秆饲料要有以下步骤(以青贮为例):
1、把握好收割时间:制作青贮的玉米秸秆既不能收割太早也不能收割过晚。收割早时秸秆水分大,糖分少,发酵效果不好;收割过晚,秸秆水分和营养流失,青贮适口性差。一般密植青刈玉米在乳熟期,豆科植物在开花初期,禾本科牧草在抽穗期,甘薯藤在霜前收割。
2、快速运输:玉米秸秆收割后要及时运至青贮地点,以防耗时过长造成水分蒸发,细胞呼吸及物料氧化作用造成营养损失。
3、料长合适:一般将原料切成2~3厘米,以利于装窖时踩实、压紧、排气,同时沉降也较均匀,养分损失少。此外,切短的植物组织能渗出大量汁液,有利于乳酸菌生长,加速青贮过程。
4、撒料装窖:5吨青贮物料用发酵剂1公斤。将青贮饲料发酵助剂用米糠(麦麸皮或玉米粉)按1:10左右的比例稀释,喷水,物料水分调至60~70%,备用。水分合适与否判断办法:手抓一把物料,见水印不滴水,落地能散开却可。
将青贮原料的水分含量调至60~70%,然后开始装窖,随装随踩,一边装原料,一边撒发酵菌剂,每装30厘米左右踩实1次,尤其是边缘踩得越实越好,尽量1次装满全窖。
5、盖草封土:装填量需高于边缘30厘米,以防青贮料下沉。周围用木板等围好,2~3天下沉后除去木板,盖上一层切短至5~10厘米,厚度约20厘米的青草,然后盖土踩实,盖土的厚度为60厘米,堆成馒头形状,拍平表面,并在窖的周围挖排水沟。
最初几天应注意检查,发现盖土裂缝及时修好。采用塑料薄膜覆盖法制作青贮时,其他步骤与一般青贮相同,但应注意最后覆盖塑料薄膜后压土或压上其他重物,薄膜应严格密封,防止漏气。
(6)麦秆编织方法有哪些扩展阅读:
水稻秸秆焚烧的危害
1、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农田质量下降
秸秆焚烧也入地三分,地表中的微生物被烧死,腐殖质、有机质被矿化,田间焚烧秸秆破坏了这套生物系统的平衡,改变了土壤的物理性状,加重了土壤板结,破坏了地力,加剧了干旱,农作物的生长因而受到影响。
2、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焚烧秸秆时,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3项污染指数达到高峰值,其中二氧化硫的浓度比平时高出1倍,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比平时高出3倍。当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对人的眼睛、鼻子和咽喉含有黏膜的部分刺激较大,轻则造成咳嗽、胸闷、流泪,严重时可能导致支气管炎发生。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秸秆
Ⅶ 用麦秸秆如何简单的编蝈蝈笼啊【回答一定要清楚易懂,最好有图或视频】谢谢啦!
1.工具砍刀、削刀、刮刀、锯子、分规、圆规、锉子、砂纸、拉丝板、钻子。2.制作方法⑴选较粗而无裂纹的老竹,竹壁的厚度过厘米左右。将竹子放在沸水中煮半小时至1小时,经过煮沸的竹子性能稳定,不会变形、开裂。用刮刀将竹面刮净。⑵用砍刀将竹子劈成宽约6厘米的竹片,取其两片使用。其中一片去掉竹里,留下竹皮,用削刀修成厚6-7毫米,断面成底平上凸的形,作笼子的上盖。另一片去掉竹皮部分,留下竹里部分,厚4-5毫米,断面成形,作笼的底板。将两片合在一起,用小锉将有出入的部分修整一下,使两片大小完全相同。⑶用砂纸将竹片打磨干净,尤其是四周的飞边要磨掉,使整个竹片变得非常平滑、光洁。⑷用尺子在两片上画上长宽相等的方框,框距竹片的边缘3-4毫米。再在方框上用分规作出钻孔的记号,孔距4-5毫米。⑸钻孔的钻头不宜太粗或太细,应与笼丝的直径相等,一般为3毫米。上盖除笼门的两眼要钻透外,其他孔眼皆不要钻透,只需2-3毫米深即可。底板留门处的两眼不必钻,其他孔眼亦不要钻透,要求与上盖相同。上盖的中央亦钻透一眼,钉挂钩时用。⑹制作笼丝的竹节要长一些,应用竹肉较厚的新鲜竹料,较易拉制。将竹子破成比拉丝板孔眼稍粗的竹条,一头削尖,插入拉丝孔后,以铁钳夹住尖头,用力拉出,即成圆条的竹丝。如不光滑,再用砂纸抽拉几遍。将竹丝截成完全相等的长度,一般为10厘米。如嫌些法麻烦,可上街选购粗细合度的织毛衣用的竹针代之,既省力价也不贵。⑺可以上下抽动的笼门是一个底托再插上两根竹丝而成。做底托要用厚一些的竹料,托厚0.8厘米,高0.8-1厘米,宽1.3-1.5厘米,刻成“凸”形。托的上方钻两孔,深0.5厘米:左右两侧挖出半圆形的沟槽。门托以骨质制成更好。⑻用粗0.2-0.3厘米的铜丝弯成挂钩,钉在上盖中央的孔上。有的用铜链或其他东西均可。⑼组装时先将盖板和底板上的孔眼打磨干净,不要留有竹屑。将底板平放在桌上,每孔内点入乳胶适量,将竹丝顺序插入。笼门底托上的两孔亦插入竹丝,将底托嵌入两旁“门框”之内。上盖的圆孔亦点乳胶,逐次对准竹丝的上端,慢慢插入;门上的竹丝会从上盖钻透的两眼中冒出来。这时竹笼的组装就完成了。如发现歪斜不正处,要及时调整,免得乳胶干后不易修正。为了使竹笼更为美观耐用,还需上漆。一般用清漆或亮油涂刷两遍,既保持了竹子的本色,又光亮可人;且防虫防蛀,便于冲洗。也可用天然后漆加20%的熟桐油,调匀后刷上,干后笼子经久耐用。
Ⅷ 草编织工艺品
草编织工艺品
织
编织(plaiting)
bianzhī
把细长的东西互相交错或钩连而组织起来:~毛衣◇根据民间传说~成一篇美丽的童话。
编织是一种技术,也是一次手指的运动,更是母亲对儿女、妻子对丈夫的深情厚意,编织的是女人的心。
将植物的枝条、叶、茎、皮等加工后,用手工进行编织的工艺。
沿革 编织是人类最古老的手工艺之一。据《易经·系辞》记载,旧石器时代,人类即以植物韧皮编织成网罟(网状兜物),内盛石球,抛出以击伤动物。在西安半坡、庙底沟、三里桥等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陶器上,印有“十”字纹、“人”字纹,清楚地显示出是由篾席印模上去的,有的还发现陶钵的底部粘附有篾席的残竹片。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苇席,距今约有7000年历史。1958年,在浙江湖州钱山漾村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出土的竹编更为惊人,约有200 多件,其中大部分篾条经过刮磨加工。这一时期的编织工艺也相当精巧,有“人”字形、“十”字形和菱形、梅花形等形式。器物的品种有篓、篮、箩、筐等。周代,以蒲草编织莞席已很普遍。汉代以蔺草(又名马蔺、马兰草、灯心草)编织为席,产于三辅(今陕西中部)、河东(今山西夏县 )等地 。唐代,草席生产已很普遍,福建、广东的藤编、河北沧州的柳编、山西蒲州(今永济、河津等地)的麦秆编等都是着名的手工艺品。其中广东藤编还有编织花卉、鱼虫、鸟禽图案的帘幕。宋代,浙江东阳竹编的品种已有龙灯、花灯、走马灯、香篮、花篮等,能编织字画、图案,工艺精巧,在每平方寸(11平方厘米) 的面积内可编织120根篾条,有的还饰以金线。至明清两代,浙江、江苏、湖南、四川、福建、广东等地的草编、藤编、竹编等生产有了发展,并在19世纪末开始出口。
品类 中国编织工艺品按原料划分,主要有竹编、藤编、草编、棕编、柳编、麻编等 6大类。编织工艺品的品种主要有日用品、欣赏品、家具、玩具、鞋帽等 5类。其中日用品有席(地席、卧席)、坐垫、靠垫、各式提篮(花篮、菜篮、水果篮)、盆套(花盆套)、箱、旅游吊床、盘(水果盘、面包盘)、门帘、筐、灯罩等;欣赏品有挂屏、屏风及人物、动物造型的编织工艺品。
编织工艺 编织工艺品中丰富多采的图案大多是在编织过程中形成的;有的编织技法本身就形成图案花纹。常见的编织技法有编织、包缠、钉串、盘结等。
①编织。最基本的技法,包括编辫、平纹编织、花纹编织,绞编、编帽、勒编等工艺。编辫是草编中最普遍的技法,它没有经纬之分,将麦秸、玉米皮等原料边编边搓转,编成3 ~ 7股的草辫,通常作为草篮、草帽、地席的半成品原料。平纹编织是草编、柳编、藤编普遍运用的技法。它以经纬为基础,按一定规律互相连续挑上(纬在经上)、压下(纬在经下),构成花纹。花纹编织是在平纹编织的基础上再予以变化,编织出链子扣、十字扣、梅花扣等花纹。绞编类似平纹编织,但结构紧密,不显露经。编帽是以呈放射状的原料互相掩压、旋转而编成圆形的帽子。勒编是柳编的常见技法。它以麻线为经,以柳条为纬,编织时将麻线和柳条勒紧,所以结构坚固,质地紧密。
②包缠。以某一原料为芯条,再以其他原料包、缠于芯条之上 ,编织成所需要的造型和花纹 。主要有缠扣、包缠、棒锤扣等。缠扣是玉米皮编常用的技法。它以麦秸等编织成辫子状的芯条作为经绳,然后在外面以玉米皮缠之。每片玉米皮可在芯条上缠两圈后而结扣,并通过结扣,将上下缠过的芯条连接成形。包缠是将包缠原料沿芯条向一个方向均匀地包缠 ,如以藤条包缠藤编家具 、柳编器皿的边沿、把子,不仅使其光滑,便于扶把,而且坚固耐用。棒锤扣是以玉米皮包缠的经线往返成约 4厘米长的芯条,再缠几圈,形成相互连......
Ⅸ 怎么样用玉米皮编小蓝
【用玉米皮编小篮方法】
编玉米皮菜篮需要的材料有:适量内层白色玉米皮、小麦秸秆(或细柳条)、剪刀。
1、编篮底。将展开的玉米皮缠在一小束小麦秸秆(或细柳条)上。将小麦秸秆呈螺旋状一圈圈盘起来,盘完两圈,就用拧成绳状的玉米皮将两圈小麦秸秆绑一下。根据需要编成大小合适的篮底。
Ⅹ 麦子怎么种有哪些好的种植方法
麦子按播种期分冬小麦和春小麦。世界各地都有栽培。子粒主要制面粉,皮可作饲料,麦秆可用于 编织 等。接下来,我为大家介绍麦子 种植 方法 ,希望对大家会有用!
麦子的种植技术
一、了解品种冬春性小麦的种子在土壤里萌动以后,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低温条件,才能起身拔节发育形成结实器官,这段时间叫做小麦的春化阶段。冬性品种通过春化阶段要求的温度较低,一般在0℃~3℃,历时40~45天。半冬性品种通过春化阶段要求的温度一般为3℃~6℃,经历时间为10天~15天。半冬性品种在8℃以上也能通过春化,但植株抽穗比较慢。春性品种通过春化阶段的温度较高,一般是在7℃~15℃,5~8天就能通过春化。因此,在没有适宜种植的春性品种的情况下,选用半冬性品种为宜。二、解决春化问题为了使小麦尽快通过春化,及时成熟,可采用下列方法:
1.早播种。 春节 前后,遇到气温较高的时段,当地表化冻6厘米深左右时,即可抓住时机播种。在以后冷暖交替的情况下,小麦种子萌动通过春化,一般能够及时成熟。
2.在播种前将萌动种子在0~5℃低温下处理10~25天,然后播种。冷处理时注意种子通风透气,不宜用塑料布等不透气的东西裹的太紧,因为种子萌动以后呼吸强度加大。
三、认识春小麦的生育特点
1.生育期短,春小麦从播种到收获约90多天。
2.营养生长期短,春小麦春播气温由低到高,日照由短到长,通过春化阶段很快就进入光照阶段,从出苗到单棱期约20天。
3.分蘖期短,从出苗到拔节经历的时间很短,分蘖少,分蘖成穗率非常低。
4.根系浅而弱,后期易因脱肥、缺水而早衰。
5.穗分化早,一般4叶即进入二棱期,5叶小花分化。
四、春小麦栽培技术要点
1.条施肥,肥托种。在播种前,把肥条施在地下9厘米深处,然后把种子播到3~4厘米深处,麦苗在三叶期麦粒养分耗尽时,恰好肥料供应上。
2.施足底肥。若冬前作准备,每亩施有机肥2000公斤、磷铵15公斤、尿素15公斤,均匀撒到地里,立即进行耕翻,做到“胎里富”,耕深达到20~25厘米。冬前未做准备,每亩施标准氮肥30~50公斤(因地力不同适当增减)、标准磷肥30~50公斤,钾肥及微肥适量。
3.适时早播,缩小行距。春小麦播种越早越好,小麦在春化阶段抗冻能力较好,一般不会出现冻害。春小麦分蘖少,个体较小,采取密植更能获得高产。一般行距17厘米左右为宜,或大小行,大行20厘米,小行13~15厘米。播种量依据种子千粒重、发芽率及亩穗数而定,一般亩穗数35万穗左右为宜,这样播种量20公斤左右为宜,地力差或墒情差可适当增加播量。
4.早管理。春小麦3叶期胚乳养分用尽,又值穗分化和分蘖期,需要大量的养分。春季 雨水 少,麦苗覆盖不了地面,地面裸露大,跑墒快。因此,春小麦管理要早追肥、早灌水,促进早分蘖。二叶一心灌头水,地力差的结合浇水追施碳铵35~40公斤,或尿素15公斤,地力好的施肥推迟到起身拔节期。原则上头水后二水要紧跟,间隔10~15天。二水后,三水要缓,一般在第二节间定型、无效分蘖死亡后再灌三水。
5.浇好灌浆水。灌浆期注意雨天、大风天不浇水,防止小麦倒伏。小麦扬花后按间隔15天左右浇一水。
6.注意病虫害防治。由于春小麦茎叶较冬枝嫩,更容易遭受病虫害侵袭。因此,春小麦比冬小麦更要加强病虫害防治。
小麦的种类以播种期分为冬小麦和春小麦两种。我国以冬小麦为主。
冬小麦在生长过程中抗寒的能力极强,其幼苗能够过冬,在春天来临时,幼苗分孽很快,扎蹲长大,冬小麦磨出的粉很好吃。
春小麦的抗旱能力极强,株矮穗大,生长期短,适于春天播种,但不如冬小麦粉好吃。
春小麦是冬季很冷的地方种的,因为冬季太冷,不能播种,所以在开春后才种,称为春小麦;冬小麦是稍暖的地方种的,冬季播种夏季收,比如我国东北就是春小麦,华北及其以南是冬小麦。
冬小麦应是秋播春末收获的。在我国一般以长城为界,以北大体为春小麦,以南则为冬小麦。
我国小麦的产区1.北方冬小麦区,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这里冬小麦产量约占全国小麦总产量的56%左右。其中主要分布于河南、河北、山东、陕西、山西诸省区;
2.南方冬麦区,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这里是我国水稻主产区,种植冬小麦有利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粮食产量。其特点是商品率高。主产区集中在江苏、四川、安徽、湖北各省。
3.春小麦区,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北。该区气温普遍较低,生产季节短,故以一年一熟为主,主产省区有黑龙江、新疆、甘肃和内蒙古。
冬小麦在 国庆节 左右播种,6月下旬7月上旬收割
大豆在收完小麦后,6月下旬7月上旬播种,国庆节左右收割
玉米分春玉米和秋玉米,春玉米四月下旬五月上旬播种,八月下旬可收获;秋玉米最迟不能迟于7月中旬播种,10月中下旬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