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用断木种香菇木头要湿的还是干的,怎样的流程
用断木种香菇木头,相对湿度平均在70%左右为理想。菇场的土质以含石砾多的砂质土最佳,这样可使菇场环境清洁,菇木不易染病、生虫。
一、菇木的准备
1.菇木的选择 适于香菇生长发育的树种很多,有粟树、柞树、槲树、桦树、胡桃楸、千金榆、生赤杨等。
做为香菇生产所用的树木,其树龄从七八年生的幼龄树到百年以上的老龄树都可以生长香菇,但以树龄15~30年生的树木最适宜。10年生以下的小径树,因树皮薄。材质松软等因素,虽出菇早,但菇木容易腐朽,所以生产年限短,产生出来的菇体又小又薄。老龄树则相反,虽然出菇较晚,但菇木耐久力强,可生产出很多优质香菇。不过老龄树一般树干直径较大,管理不便,所以,菇木的直径以5~20厘米的原木较为理想。
2.砍树 选好的树木要及时砍伐,伐树期选在深秋和冬季为好。这时树内营养物质丰富,树液流动迟缓或停止,树皮不易剥落。砍伐后的树木因细胞不会立即死亡,不宜马上接种,要将其放在原地数日,待树木丧失部分水分后,方可剃枝,并运至菇场。在砍伐、搬运过程中,必须保持树皮完整无损不脱落。没有树皮的段木菌丝很难定植,也很难形成原基和菇蕾。
3.截段 运到菇场的原木,要自然风干一段时间。风干时间的长短应根据不同树种的含水量而定。当菇木含水量为35%~45%时接种,最适于菌丝生长发育。含水量大小可根据菇木横断面的裂纹来判断,一般细裂纹达菇木直径的2/3时,就达到了适合接种的含水量。此时可将菇木截成1米左右的木段,菇木长短要一致,便于堆放和架立操作。
二、菇场的选择
菇场要选择在菇树资源丰富,便于运输管理,通风向阳,排水良好的地方。菇场最好设在稀疏阔叶林下或人造遮荫棚下,要求四阳六荫,花花折射阳光能透进的地方。日照过多,菇木易干燥脱皮,过荫也不利于菇的生长。菇场附近要有溪流等水源,以便水分管理。常年空气相对湿度平均在70%左右为理想。菇场的土质以含石砾多的砂质土最佳,这样可使菇场环境清洁,菇木不易染病、生虫。
三、接种
1.接种时间 气温在5~20℃的季节里,结合菇木的砍伐时间、不同树种、菌种菌龄、生产规模等都可安排接种。气温在15℃左右时是接种的最佳时期。气温偏低发菌虽慢,但杂菌污染机会少。
2.接种方法 制备的香菇栽培种有木屑菌种和木塞菌种,因此接种方法有两种。
(1)木屑菌种接种法 接种前先用电钻或打孔器在菇木上打孔,孔深1.5~2厘米,孔径1.5厘米,接种孔的行距6~7厘米,穴距10厘米,品字形排列。接种时取木屑种一撮,填入接种孔内,再将预先准备好的树皮盖盖在接种孔上,用锤子轻轻敲平。玉米芯也可以作封盖,先将玉米芯用锤子敲成四瓣,手拿其中一瓣用锤子逐个接种孔敲入即可。
(2)木塞菌种接种法 此法使用的一般是圆台形木塞菌种,也有圆柱形木塞菌种,种木应根据接种孔的大小制备。接种前先在菇木上打孔,然后将一块培养好的木塞菌种塞入孔内,并用锤子敲平。
四、上堆发菌
发菌也称养菌。发菌的过程就是将接种后的菇木按一定的格式堆放在一起,使菌丝迅速定植,并在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下向菇木内蔓延生长的过程。发菌时,菇木的堆放方法要因地制宜选用。
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1.井字形 适于地势平坦、场地湿度高,菇木含水量偏足的条件采用。首先在地面垫上枕木,将接好种的菇木以井字形堆成约1米高的小堆,堆的上面和四周盖上树枝或茅草,防晒、保温、保湿。
2.横堆式 菇场湿度、通风等条件中等,可采用横堆式。堆时先横放枕木,再在枕木上按同一方向堆放,堆高1米左右,上面或阳面覆盖茅草。
3.覆瓦式 适于较干燥的菇场。先在地面上横放一根较粗的枕木,在枕木上斜向纵放4~6根菇木,再在菇木上横放一根枕木,再斜向纵放4~6根菇木,以此类推,阶梯形依次摆放。
除上述3种摆放方法外,还有牌坊式、立木式和三角形摆放方法,各菇场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
五、发菌管理
菇木堆垛后,即进入发菌管理阶段。发菌管理主要指如何采取适当的措施,控制菇木的环境条件以促进尽快出菇。
1.遮阴控温 堆垛初期,垛顶和四周要盖有枝叶或茅草。接菌早、气温低时,为了保温,垛上可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如果堆内温度超过20℃时,应将薄膜去掉。天气进入高温时期,最好将堆面遮荫改为搭凉棚遮荫,这样有利于降低菇场温度。
2.喷水调湿 在高温季节,菇木的含水量相应减少,特别是菇木含水量干至35%以下,切面出现相连的裂缝时,一定要补水。高温季节要选在早晚天气凉爽时进行补水。补大水后要及时加强通风,切忌湿闷,否则不但杂菌虫害会大量滋生,而且易导致菇木发黑腐烂。
3.翻堆 菇木所处的位置不同,温、湿条件不一致,发菌效果也会不同。为使菇木发菌一致必须注意翻堆。翻堆就是将菇木上下左右内外调换一下位置。一般每隔20天左右翻堆1次。勤翻堆可加强通风换气,抑制杂菌污染。翻堆时切忌损伤菇木树皮。
六、立木出菇
经过两个月左右的养菌,菇木已到成熟时期,较细的菇木已具备出菇条件(较粗的菇木往往要经过两个夏季才能大量出菇)。成熟的菇木常发出浓厚的香菇气味或出现瘤状突起(菇蕾)。完全成熟的菇木必须及时立木,以便进行出菇期间的管理。
立木方式采用人字形,用4根1.5米高的木段分两两一组先交叉绑成两个“X”形,在“x”形木架上放一根长横木,横木距地面60~70厘米。最后将菇木成人字形交错排放在横木上。人字形菇木应南北向排放,以使其受光均匀。
在菇木立木前,菇木要进行浸淋水处理。浸水时间的长短应使菇木在浸水地中没有放出气泡为止(一般为10~20小时),说明菇木已吸足水分。菇木在浸水过程中要轻拿轻放。千万不能损伤树皮并要求浸水时要用清洁的冷水。浸水时还应防止菇木漂浮,在菇木上面铺上木排,压上重物,使菇木全部沉没在水中。
对没有浸水池等设备的菇场,亦可用将菇木放倒在地面上使其吸收地面水分的方法催菇。干旱无雨时,应连续几天大量喷水,直至菇木上长出原基并开始分化时再立木出菇,这一方法,同样可以达到催菇的效果。
七、出菇管理
出菇管理期间的技术措施应围绕着“温、湿、惊”三个方面着手。
1.温度 菌丝发育健壮、达到生理成熟的菇木,经浸淋水催菇后,遇到适宜的温度后即大量出菇。适宜出菇的温度范围为10~25℃。在这一范围内,其温差在10℃左右时有利于子实体的形成。较大的温差变化,能使菇木营养暂聚,扭结成子实体,继而在较高的适温条件下膨大成小菇营,再在较恒定的适于子实体生长的温度内,使小菇蕾正常的发育成人们所需的香菇。
2.湿度 香菇段木栽培出菇阶段的湿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菇木的含水量,二是空气湿度。如果菇木中含水量在出菇阶段低于35%,不管其菌丝发育多么理想,也无法出菇。第一年菇木的含水量在40%~50%为适合,第二年菇木含水量调节至45%~55%为宜,第三年菇木含水量指标为菇木重量近于或略重于新伐时的段木重量。菇木的含水量,出菇期比无菇期高。菇木年份越长,其含水量也要求随之增高。另外在原基分化和发育成菇蕾时,菇场的空间相对湿度应保持在85%左右。随着子实体的长大,空间湿度应随之下降至75%左右。当子实体发育至7~8分成熟时,空间湿度可下降至偏干状态。
3.惊木 它是我国菇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的经验。惊木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为浸水打木。菇木浸水后立架时,用铁锤等敲击菇木的两端切面。菇木浸水后其氧气相对减少,惊木后菇木缝隙中多余水分可溢出,增加了新鲜氧气,使断裂的菌丝更能茁壮成长,促使原基大量爆出。第二种为淋水惊木。在无浸水设备的菇场、可利用淋水惊木方法催菇。淋一次大水,在菇木两端敲打一次,或借天然下雨时敲打菇木,也能获得同样的效果。北方冬季下大雪时,可将菇木埋在雪里,待雪溶化渗湿菇木后,进行惊木,效果也很理想。
‘贰’ 蘑菇如何种植
需要足够潮湿的环境,先弄些腐烂的木头在上面洒上水过上一段时间会自动有蘑菇的,也可以把一些蘑菇弄碎撒上去这样孢子会覆盖到木头上面从而章程蘑菇。
‘叁’ 求蘑菇种植技术,蘑菇是用腐烂的木头种出来的吗
蘑菇在牛粪上对位更好的烂木头,但效果不是很好
‘肆’ 怎样在室外的朽木上种植蘑菇
种植蘑菇需要一定的技术。没有很简单的方式。只有细心,有耐力才可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一味的追求简单是不可能获得好的效益的。
栽培方法:
选地搭棚
稻田种菇是利用水稻收获后闲置的冬水田来种植蘑菇。当水稻在散籽后,排干稻田,开始整地作厢有:2沟3厢式,中厢1.5米,边厢1米,厢沟宽0.3米,深0.3米,长度10~15米;3沟两厢式,厢宽1.5米,沟宽0.3米。作厢时,将沟中的田地挖出,垒在厢边上,形成土埂,用以挡住培养料。厢沟又作操作人员的走道和排水之用。 在厢面上搭建人字棚,人字棚中部用竹或木棒支撑成棚的中部立柱,高2.4米。立柱之间用大竹竿连接成顶梁。用地膜覆盖顶梁,拉直两边成自然的三角形。再用稀薄的稻麦草用重型夹成大毛扇靠放在顶梁上,起到遮光的效果。也可用黑色的塑料膜,经过顶梁后,两边拉伸形成人字三角棚,而不使用毛扇遮光。人字棚的两头,用草帘遮光。棚外应做好四周的排水沟。
培养料的发酵
培养料的配方与室内种菇相同。可采用一次发酵法和二次发酵法。室外二次发酵法不用燃料加温,而是利用初秋的自然高温来达到二次发酵的效果,降低了生产成本。 方法是用砖、石做垫墩,高约20厘米。在热墩上放置木棒,木棒上放置竹片,尤如一个床架,做成宽1.5米,长不定的基座。把经过前发酵的料堆,调水至用手捏料有5~6滴水,再用石灰粉调pH值到7.8~8。然后将培养堆在基座上,预置木棒或竹成通气孔。料堆成高0.8~1米,通气孔作成丁字形,当料堆好后,抽出木棒或竹子,就自然成空洞,作料内空气交换之通道。用0.5%敌敌畏或三氯杀螨醇喷雾料堆表面杀虫。再在料堆四周用竹搭成一个简易的框架,离料堆20厘米左右,防止塑料薄膜直贴到培养料上影响发酵。最后罩上薄膜。料堆在薄膜严密封闭中,充分利用白天的阳光增温,加上料堆中积累的发酵热,使料堆温度迅速上升到62℃以上。 当高温结束后,每天降温1~2℃,通风3~4次,每次30分钟。控温在50℃左右,6~7天发酵结束,最后将温度降到45℃以下时,就可把料搬进人字棚。
‘伍’ 香菇传统木头种殖有什么步骤
1.香菇有段木栽培、人造菇木栽培和地栽三大基本方式。
2.有春栽和秋栽两大季节,有早春播种春末夏出,春播夏出。
3.可划分为段木种、木屑种(代料种)草料种、菌草种、段木代料两用种等五大类型。
4.段木种,在树干上钻个空, 把小木塞敲进去,每四到六吋一个。 然后,就把它们放在大树下,晒不到太阳的墙根下,或者车棚里。到时候浇浇水(像浇花一样)。你就等着收蘑菇吧。 第一次收获可能在六到十二个月以后。 但种一次可以收五,六年。不用年年种。
‘陆’ 种植蘑菇时出现烂根的情况该怎么防治
其实对于很多人来说蘑菇种植并不陌生,我们知道蘑菇种植分为露地种植和花盆栽种,露地种植的蘑菇不仅美观,而且还营养丰富, 那么怎样防治蘑菇烂根?有些蘑菇种植户因为出现了烂根的情况,就直接将自己种植的蘑菇丢在地里不管,其实种植蘑菇的时候,有很多方法是可以帮助蘑菇恢复根部的。蘑菇烂根一般是由于蘑菇出现了不正常的现象,那么,蘑菇烂根有什么好方法呢?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好好的说说。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蘑菇种植技术,蘑菇种植技术可以帮助我们降低蘑菇的成本,也能够帮助我们快速的种植出好的蘑菇,希望大家喜欢。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蘑菇的种植技术的知识请继续关注我。
‘柒’ 是否可以直接用腐烂的树根培养出蘑菇
蘑菇是腐生生物,本来就喜欢生活在枯死的树枝、树根上。你要是想用腐烂的树根培养蘑菇,最好用椴木、栓皮栎、麻栎、青刚栎、米槠等的碎木屑粉做为基质,加入菌类孢子,填充到烂树根的木洞里,保持温暖、湿润、避光,就是蘑菇最喜欢生长的环境了。
‘捌’ 饥荒怎么用活木种蘑菇
1、首先要知道种蘑菇是需要蘑菇农场的,准备一个蘑菇农场。
‘玖’ 木头腐烂后可以种哪些话比较好
种蘑菇腐烂木头 原因: 1.营养:蘑菇在高温条件下正常生长发育,新陈代谢旺盛,生长速度快,产量高,除了需要充足的碳源外,所需要的速效氮素营养较双孢菇为多。 2.温度: 菌丝体生长的温度范围为20~38℃,最适温度为26~32℃。子实体生长发育的温度范围为24~38C,最适温度为26~31℃左右。菌丝体生长和子实体生长发育的温度几乎相同,而且菌丝体由营养生长转化为子实体的繁育阶段,不需要降温的温差刺激,这与双孢蘑菇的特性不同。 3.水分 :因生长温度高,生长速度快,产菇多,需水量较一般品种为多。发菌期间堆肥的含水量65%左右。 4.空气 :蘑菇由于生长温度高,呼吸作用旺盛,湿度大,为了满足其生长所需要的氧气和防止杂菌的产生,必须特别注意培养环境的通风换气。 5.酸碱度:蘑菇在高温条件下生长发育,自身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多,同时在高温高湿偏酸性的环境中,有利于杂菌的生长。因此,美味蘑菇适合于偏碱性的环境中生长,堆肥和覆土层的酸碱度应调节在pH7.5左右。 6.光线 :蘑菇在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发育的整个阶段都不需要直射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