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预应力筋的张拉程序有几种
预应力筋的张拉程序有两种,先涨法与后张法。
预应力筋(Prestressing tendon)通常由单根或成束的钢丝、钢绞线或钢筋组成。有粘结预应力筋是和混凝土直接粘结的或是在张拉后通过灌浆使之与混凝土粘结的预应力筋;无粘结预应力筋是用塑料、汕脂等涂包预应力钢材后制成的,可以布置在混凝土结构体内或体外,且不能与混凝土粘结,这种预应力筋的拉力永远只能通过锚具和变向装置传递给混凝土。
B. 施加预应力的方法有哪两种它们的施工范围是什么
预应力张拉中的先张和后张是两种不同的对混凝土构件施加预应力的方法;
先张法使用于形体较小的预制构件,且具备张拉台座,在预制场加工,如预应力空心板、跨度较小的桥板等;
后张法适用于跨度大于25m的大型桥板、T梁等,无须张拉台座,在现场加工。
C. 预应力混凝土工程张拉应力控制要求及方法有哪些
(1)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应符合设计要求。当施工中预应力筋需要超张拉或计入锚圈口预应力损失时,可比设计要求提高5%,但在任何情况下不得超过设计规定的最大张拉控制应力。(2)预应力筋采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应以伸长值进行校核,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应控制在6%以内,否则应暂停张拉,待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调整后,方可继续张拉。(3)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L(mm)可按式(12.8.3-1)计算:式中:Pp――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直线筋取张拉端的拉力,两端张拉的曲线筋,计算方法见附录G-8;L――预应力筋的长度(mm);A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mm2)。(4)预应力筋张拉时,应先调整到初应力δ0,该初应力宜为张拉控制应力δcom的10%~15%,伸长值应从初应力时开始量测。力筋的实际伸长值除量测的伸长值外,必须加上初应力以下的推算伸长值。对后张法构件,在张拉过程中产生的弹性压缩值一般可省略。预应力筋张拉的实际伸长值△L(mm),按式(12.8.3-2)计算:△L=△L1+△L2(12.8.3-2)式中:△L1――从初应力至最大张拉应力间的实测伸长值(mm);△L2――初应力以下的推算伸长值(mm),可采用相邻级的伸长值。(5)必要时,应对锚圈口及孔道摩阻损失进行测定,张拉时予以调整。(6)预应力筋的锚固,应在张拉控制应力处于稳定状态下进行。锚固阶段张拉端预应力筋的内缩量,应不大于设计规定或不大于规范所列容许值。
D. 预应力的张拉程序有几种
现浇的为后张法;工厂加工有台坐的先张拉后浇混凝土的为先张拉法。
施工现场一般为后张拉法。按规范一般大于25米宜两端张拉。张拉时持荷2分钟主要是让摩擦等预应力损失在整个预应力筋上传递一会,减小偶然损失。一般施工方案都这么写,实际张拉时看情况。筋不长或曲线不大或损失不大时可不持荷,一次张拉到锚固。这些措施都是为了保证有效预应力的建立,满足设计要求。
E. 预应力筋张拉方式(左,右,两端)的简介,各有什么特点
后张法基本采用两端张拉,孔道越长两端张拉误差就会减小预应力损失也减少, 有些设计有一端固定的或者有一端无法实施张拉工作的施工时该端就会做固定处理,采用一端张拉 先张基本采用一端张拉
F. 预应力筋张拉方法
最主要的张拉方法是采用千斤顶进行张拉,主要用于后张预应力构件,对于先张预应力构件则有采用先张台座进行张拉的,此外还有通过温度或者荷载进行张拉的。
G. 施加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有哪些方法
根据张拉钢筋与浇筑混凝土的先后次序,施加预应力的方法可分为先张法与后张法两种。
1.先张法: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张拉预应力钢筋的方法称为先张法,先张法的主要工序为:将钢筋固定在台座上,按设计要求将钢筋张拉到控制应力,用夹具将预应力钢筋临时固定在台座上,再支模、浇筑并养护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约为混凝土设计强度的75%,且混凝土龄期不小于7d),切断并放松预应力钢筋。在预应力钢筋回缩的过程中,利用其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而使混凝土获得预压应力。在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中,预应力的传递主要是通过预应力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
2.后张法:在结硬后的混凝土构件上张拉钢筋的方法称为后张法,后张法的主要工序为:先浇筑混凝土构件,并在构件中预留预应力钢筋的孔道,待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约为混凝土设计强度的75%以上)后,穿预应力钢筋并张拉预应力钢筋;当预应力钢筋张拉至设计要求后,在张拉端用锚具将其锚住,阻止钢筋回缩,从而使混凝土获得预压应力。最后在孔道内灌浆,使预应力钢筋与构件混凝土形成整体。在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中,预应力的传递主要是依靠设置在预应力钢筋两端的锚固装置(锚具及其垫板)。先张法的生产工序少,工艺简单,质量也容易保证,适用于可批量生产的中小型构件。后张法不需台座,便于在现场制作大型构件,但工序较多,操作也较麻烦,适用于大、中型构件。
H. 预应力筋的张拉方法有
先计算张拉油表读数,再现场安装锚具,千斤顶,限位板,油泵等,安装完成后开启油泵,开始张拉,一般都是左右同步进行,也有单侧张拉的。先张拉到初始应力值,一般10%,20%也行,量取千斤顶外露量和夹片外露量,再张拉到100%,量取千斤顶外露量和夹片外露量,锚固5分钟,计算实际伸长量和理论的做对比。看张拉是否合格。
预应力筋张拉时采用超张拉是因为在张拉的过程中,经过油泵和千斤顶的传力,有应力损失,为了使设计给出的力传到锚下还能得到保证,预应力筋张拉时采用超张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