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贡菜不长缺什么肥
第四个就是要适时采收,一般贡菜的品质与产量和采收的时间也是有很大的关系的,我们在采收的时候时间不要过早也不要过晚,如果采收时间太早的话,贡成熟的就不会太好,而且还会导致产量下降的现象发生。如果我们采收过晚的话,就会容易使贡菜出现空心的现象发生,并且植株中的粗纤维也会增加,导致品质下降而且还会降低的产量,并且不利于贮藏,并且我们一定要根据当地的环境以及温度和植株的情况来进行采收的时间,例如当值贡菜植株外部叶片与心叶平齐之后就可以进行采收工作了。
⑵ 苔菜什么时间种植
苔菜耐寒性较强,所以适合在每年的9月份播种,早春是另一个较为适宜的季节。
种植的地方需选择蓬松肥沃的壤土,平整松土后施足底肥,再浇上足量的水分。选择合适的品种种子,混合着细沙均匀播下,在播下的十天左右,就会长出嫩苗来,之后注意水分和养料的施加。
在植物分类学上,苔菜属于绿藻类。虽然它的植物体非常纤细,肉眼看去呈绿色细丝状,但这样的大小已经足以让人们称之为“大型藻类”了,因为它是由多细胞构成的,比起那些直径只有几微米到几百微米的单细胞藻类来说,完全算得上是“庞然大物”。
苔菜的种植方法
1、种植的地方需选择蓬松肥沃的壤土,营养一定要供应上,这样产量才会更高。平整松土后施足底肥,将肥料翻入土中。再浇上足量的水分,等水分充足渗透进去之后再进行播种。
2、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品种种子,每亩大约播300克左右,混合着细沙均匀播下种子,在上面覆盖上1cm厚的细土。在播下的十天左右,就会长出嫩苗来,这段时间需注意好水分管理,每隔4-5天浇次水。
3、随着时间推移,苗长高后就需隔六天浇次水,还要及时追施肥料,保障生长。注意在入冬之前就不要再施加过多肥料了,否则会导致徒长。
⑶ 我老公想要种植贡菜,在种植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贡菜的种植需要掌握一些关键的技术,包括品种选择,育苗以及栽培管理,下面给大家分信息一下具体的操作。
(4)移植,移栽前准备好地面,每亩保持16-20厘米的距离,育苗16000-26000株,定植后浇水。
(5)肥水管理,适当控制浇水,促进根系生长。及时种植和除草。蹲苗后,每亩施硝酸铵、磷、钾肥10公斤(26:8:5),勤浇水,保证幼苗生长;施FA树肥,疏松土壤7-8片叶子。每亩施硝酸铵磷钾肥20公斤(26:8:5),促进根系和幼苗的提取。秸秆拉伸后,每亩用硫酸钾20公斤配水。当茎开始膨大时,在叶片表面喷0.3%磷酸二氢钾1-2次。可以适当减少施肥,根据生长情况灵活调整。
以上就是关于贡菜种植的一些注意事项以及栽培管理要点,供大家了解参考和学习,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⑷ 贡菜的种植方法
贡菜的种植方法如下:
1、浸种催芽
播之前将种子置入纱布袋内,悬于深井水面上30厘米处,进行湿度、温度处理24小时,一旦出芽冒白,立即播种。
2、播种
立秋前后5-10天播种,播种前施基肥,基肥不可用化学肥料(否则割不成条),宜用优质圈肥和草木灰,以钾肥为主。为种子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株行距20厘米左右。
3、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要精细,菜畦要保持7天潮湿度,幼苗方可出土。中耕、浇水、防病虫要适时。
4、适时采收
贡菜采收要适时。8月中旬收获,7天内必须收割、加工完毕,过晚则生筋,不中吃;过早茎肉太嫩,割不成条。
(4)贡菜怎么选种育苗方法有哪些扩展阅读
贡菜种植历史及前景:
贡菜栽培历史有两千二百多年,贡菜是安徽亳州市涡阳县义门镇的名贵特产,其栽培史见于秦,迄今义门被国家命名为“中国苔干之乡”,苔干现种植面积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苔干生产、种植基地。
到2013年,邳州苔干标准化种植面积近60000亩,年产量4000吨,基本形成了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新格局,成为中国着名的苔干产区和重要出口基地。
产品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2006年9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涡阳苔干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⑸ 大棚种植贡菜应该怎么预防病害和虫害呢
贡菜因其色泽绿、肉质厚、口感脆、营养价值高,是一种健康的绿色蔬菜品种。产量高、质量好、市场前景好,在各地均有种植。接下来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种植贡菜如何防治病虫害。
⑹ 贡菜的种植方法
苔干(贡菜,苔菜)的种植分为秋冬两季。下一季播种在秋季,下面的内容 仅供参考。
秋季贡菜的栽培
1.浸种催芽,适时播种贡菜播种期一般在8月上中旬,最佳播期在立秋后5~10天。由于苔干种子发芽需要较低的温度(15~18℃),而当时气温较高。所以,播种前必须进行低温催芽处理。方法是:用冷水浸种3~4小时,装入布袋,吊入井中,离水面20cm左右。每天提上来淋一遍水。如果气温太高,可在井口盖草席降温,这样一般3天左右即可出芽。
2.及时进行田间管理
①播种后:因当时气温高,蒸发量大,加之贡菜种子小,顶土能力弱,出苗缓慢,必须保持畦面潮湿,才能利于出苗。因此,缺水时,一般早晚各浇水1次,水量不宜多,保持地面潮湿为度,并盖上稻草等覆盖物。
②出苗后:要及时拿去覆盖物。当子叶平展时进行第1次间苗,保持3~6cm的株间距;3片真叶期进行第2次间苗,保持15~18cm的株行距;3~6片真叶时进行定苗,保持苗距20~25cm见方,每亩留苗2~2.3万株。定苗后至茎苔伸长期要结合浇水、追肥,常进行松土、除草,防止土壤板结和草荒。
③中后期:幼苗7~8叶时,结合松土追施发棵肥,中等地力每亩施尿素25kg。如土壤干旱,可结合追肥,浇灌1次发棵水,保证发棵期对肥水需求量大的要求。以后酌情浇水,到采收前5~7天停止浇水。
3.适时采收为保证苔干产品质量,苔干采收要适时。如采收过早影响产量,但采收过迟易形成空心,粗纤维增加,质量下降。采收适期为以贡菜植株外叶与心叶平齐时为佳。淮北地区,一般在霜降前后,此时采收的苔干品质好,颜色青绿、柔软,产量高。因田间个体成熟度有一定的差异,应成熟1批采收1批,分批进行。
⑺ 上次在网上买的贡菜黄种是什么季节种的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贡菜呢,十一的气候是15度到25度,那么它的育种时间呢,一般是在8月初。在白鹭时间内进行移栽。
⑻ 山蜇菜怎么种植技术
山蜇菜又名响菜、贡菜,是驰名中外的徐州名特蔬菜品种。以肉质嫩茎供食,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矿物质,清心爽口,风味别致,可加工成多种菜肴。其种植技术如下
一、特征特性。山蜇菜为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直根系,多分布在30-40厘米土层内。短缩茎,莲座叶形成后伸长肥大为笋状,长约50厘米、粗3-4厘米。根出叶互生,披针形或长卵圆形,淡绿色。头状花序上着生黄色小花。瘦果黄褐色,顶端有伞状冠毛。喜冷凉,忌高温。发芽适温15-20℃,植株生长适温11-18℃。春季高温长日照时抽薹开花,开花结实适温22-28℃。需水量大。适应中性或微碱性、有机质丰富、保水保肥能力强的粘壤土。
二、栽培技术要点
1、整地催芽。深耕熟化后,每亩施优质腐熟厩肥4000公斤、尿素2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再浅耕一遍,耧耙两遍做畦,畦宽1.2米。可秋季栽培或越冬栽培:秋季栽培8月中旬播种,霜降前后采收;越冬栽培一般在10月中旬播种,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定植,次年5月上旬采收。秋山蜇菜播种时正值高温,种子发芽困难,播种前必须在15-18℃温度下浸种催芽。越冬栽培时浸种后直接播种,不需人工催芽。
2、播种育苗定植。秋季栽培以直播为宜,每亩用种量0.5-0.7公斤,掺细土3公斤均匀撒播,耧平,覆盖稻草或遮阳网保湿降温,出苗后揭去覆盖物。越冬栽培宜育苗移栽,适宜苗龄4-5片真叶,行株距20厘米×16厘米,每亩栽苗1.8万-2万株。定植后浇透活棵水。
3、田间管理
⑴ 秋季栽培田间管理。肥水管理:播种后应于每天早晚细水轻浇,保持畦面潮湿。定苗后至发棵期,结合追肥浇1次发棵水。进入茎薹伸长期浇水2-3次,采收前5-7天停止浇水。间苗定苗:子叶平展、3片真叶、5-6片真叶时各间苗1次,第一次留苗株行距3-6厘米;第二次10-13厘米;第三次16-20厘米,每亩定苗2万-2.3万株。中耕除草:定苗后至茎薹伸长期结合肥水管理,及时松土、除草。病害防治:山蜇菜易发生霜霉病,可采取轮作、降低湿度等农业措施防治,或用克露、雷多米尔、甲基托布津等药剂喷洒。
⑵ 越冬栽培田间管理。越冬期管理:缓苗后,结合中耕施越冬肥,每亩施尿素15公斤。适当控制浇水,蹲苗促发根。冬前壮苗标准是6-7片真叶,根薹粗0.7厘米。越冬期间可在幼苗周围撒些碎草、砻糠或土杂肥,防寒保温。返青后管理:少浇水,勤中耕,促进叶面积增大。心叶与莲座叶平齐时,每亩施尿素10公斤。茎山蜇菜伸长后,结合浇水每亩施硫酸钾20公斤。后期减少浇水,防基部开裂。
三、采收、加工。植株外叶与心叶长到平齐时采收,分批进行,保持高产优质。选择晴朗微风的天气,将收获的鲜菜去掉外叶和根部,基部削成圆锥状,刨去外皮,纵切2-4刀,划成大体均匀的细长条(基部留1-2厘米不划通),挂于南北向的晒绳上,晾晒2-3天,至干透后再移至室内返潮,包装后即成商品山蜇菜。中国有机农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