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汽车上制动间隙的调整有哪几种方法
1、拆下压板(如塞尺插入方便可不拆压板),向箭头所指方向推动钳体,使外侧制动块与制动盘紧密结合。2、拨动内侧制动块使其靠近制动盘,测量间隙活塞总成整体推盘与制动块背板之间的间隙。3、整体推盘与制动块背板之间的间隙应在0.8~1.mm之间,如小于0.8mm,应更换间隙自动调整机构(AZ9100443500活塞总成)。(1)间隙调整的方法有哪些扩展阅读:
判断活塞总成是否有效:
1、用SW10扳手逆时针转动手调轴至极限位置(大体上逆时针旋转两周),而后反向微调少许(以防螺纹发卡);
2、在气压足够大的情况下,原地连续踩刹车10次左右。注意:踩刹车时将扳手扣在手调轴上,以观察刹车时手调轴是否转动,正常现象应该是开始几次制动时扳手转动(顺时针)角度较大,越来越小,最后稳定到某个角度,此时即表明间隙已经调整到设计值。
如果踩刹车时手调轴不转动或者有逆时针转动状况,则该自动调整机构(活塞总成)已不能正常工作,必须更换。
② 滚珠丝杠副轴向间隙调整与预紧的方法有哪些
轴向间隙调整与预紧方法主要分为四类,分别是双螺母螺纹预紧调隙式、双螺母垫片预紧调隙式、双螺母齿差式预紧调隙式、弹簧式自动调整预紧调隙式。
滚珠丝杠副的轴向间隙是承载时在滚珠与滚道型面接触点得弹性变形所引起的螺母位移量和螺母原有间隙的总和。通常采用双螺母预紧的方法,把弹性变形控制在最小限度内,以减小或消除轴向间隙,并可以提高滚珠丝杠副的刚度。
双螺母螺纹预紧调隙式的结构,通过一个带螺纹的锁紧螺母和一个圆螺母固定。调整时通过旋转圆螺母然后用锁紧螺母锁紧产生一定的轴向预紧力,从而消除轴向间隙。其特点是结构简单、刚性好、预紧可靠,但是精度一般。
(2)间隙调整的方法有哪些扩展阅读:
滚珠丝杆副是在丝杠与螺母间以钢球为滚动体的螺旋传动元件。它可将旋转运动转变为直线运动,或者将直线运动转变为旋转运动。因此滚珠丝杠副既是传动原件,也是直线运动与旋转运动相互转化元件。
使物体运动时,一般来讲需要将动力产生的运动直接或通过其他机构间接地传达到最终运动部。以发动机为例,在发动机内由于汽油的燃烧使活塞上下移动,再通过中间机构最终传递到车轮使之发生回转运动。
能代表机械的、有各种运动机构的装置,可以说无一不是具有某种形式的运动传导机构。滚珠丝杠副是将回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或将直线运动转化为回转运动的最合理的产品。
③ 调整轴承间隙的调整方法
轴承内部的轴向间隙可以借助移动外圈的轴向位置来实现。
1 调整垫片法:
在轴承端盖与轴承座端面之间填放一组软材料(软钢片或弹性纸)垫片;调整时,先不放垫片装上轴承端盖,一面均匀地拧紧轴承端盖上的螺钉,一面用手转动轴,直到轴承滚动体与外圈接触而轴内部没有间隙为止;这时测量轴承端盖与轴承座端面之间的间隙,再加上轴承在正常工作时所需要的轴向间隙;这就是所需填放垫片的总厚度,然后把准备好的垫片填放在轴承端盖与轴承座端面之间,最后拧紧螺钉。
2 调整螺栓法:
把压圈压在轴承的外圈上,用调整螺栓加压;在加压调整之前,首先要测量调整螺栓的螺距,然后把调整螺栓慢慢旋紧,直到轴承内部没有间隙为止,然后算出调整螺栓相应的旋转角。例如螺距为1.5mm,轴承正常运转所需要的间隙,那么调整螺栓所需要旋转角为3600×0.15/l.5=360;这时把调整螺栓反转360,轴承就获得0.5mm的轴向间隙,然后用止动垫片加以固定即可。
④ 滚珠丝杠副轴向间隙调整有哪几种方法
常用的间隙调整方法如下:
1、垫片调整法垫片调整法。一般用螺钉把两个带凸缘的螺母固定在壳体的两侧,并在其中一个螺母的凸缘中间加垫片,调整垫片的厚度使螺母产生轴向位移,以消除间隙和产生预紧力。
特点:结构简单可靠,刚性好,拆卸方便。因调整时需对垫片进行修磨,工作中不能随时调整,适用于一般精度的机构中。
2、螺纹调整法。一个螺母的外端有凸缘,另一个螺母的外端没有凸缘,而只有伸出套筒外的螺纹,并用两个圆螺母锁紧,调整圆螺母即可消除间隙。
特点:结构紧凑,调整方便,应用较广泛,但调整的轴向位移量不精确。
滚珠丝杠机构的轴向间隙,一般是指丝杠固定不动,在限制螺母回转状态下,螺母受到轴向力时,螺母相对螺杆的轴向位移量。
消除滚珠丝杠螺母的间隙和对其施加预紧力,对于实现精密传动十分必要。为此常采用双螺母结构。
(4)间隙调整的方法有哪些扩展阅读
滚珠丝杠螺母副的结构原理:
组成:主要由丝杆、螺母、滚珠和滚道(回珠器)、螺母座等组成。
工作原理:在丝杆和螺母上加工有弧行螺旋槽,当它们套装在一起时便形成螺旋滚道,并在滚道内装满滚珠。而滚珠则沿滚道滚动,并经回珠管作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回珠管两端还起挡珠的作用,以防滚珠沿滚道掉出。
滚珠丝杠的特点:
传动效率高:机械效率可高达92%~98%。
摩擦力小:主要是用滚珠的滚动代替了普通丝杆螺母副的滑动。
轴向间隙可消除:也是由于滚珠的作用,提高了系统的刚性。经预紧后可消除间隙。
使用寿命长、制造成本高:主要采用优质合金材料,表面经热处理后获得高的硬度。
⑤ 气门间隙调整方法
逐缸调整法:根据汽缸点火次序,确定某缸活塞在压缩上止点位置后,可对此缸进、排气门间隙进行调整;调妥之后摇转曲轴,按此法逐步调整其它各缸气门间隙。
采用两次调整法:摇转曲轴使第一缸活塞处于压缩上止点,飞轮记号与检查孔刻线对正,这时可调1、2、4、5、和8、9气门(指发动机气门由前向后排列顺序);然后摇转曲轴一圈,使六缸活塞处于压缩行程上止点,再调3、6、7、10“加两只”(即11、12)气门,这实际上是记忆法调整。调整时一边拧调整螺钉,一边用厚薄规插入气门杆端与摇臂之间来回拉动,感到有轻微阻力为宜,然后重新检查一遍,直到合适为止。
逐缸法需摇转的曲轴次数多,检调所花费时间多,但对于磨损较严重的发动机,用逐缸法检调气门间隙比较精确。两次法调整气门间隙比较省时省力,但对于不同车型需记忆不同的可调气门顺序号,车型复杂,对维修人员记忆就有些难度。
⑥ 差速器轴承间隙怎样调整
一、调整左、右轴承的环形调整螺母来的调整间隙,具体方法如下:
1、首先我们需要拆掉汽车上的差速器(前驱车布置在前桥,而后驱车则是后桥)。
2、然后使用扳手将差速器的内轴轮盘松开,方便调整差速器的间距。
3、随之就到测量齿轮间距的步骤,将差速器测量表放置到差速器齿轮上即可。
4、接下来就可以直接使用差速器扳手调整左侧螺丝,使得差速器间距变小。同时逆时针转动右侧螺丝,也能将差速器间距变小。
5、那么,调整完成之后我们还要检查一下,如果手动旋转差速器,并没有出现异响的话,就说明差速器的间距已经恢复正常了。
二、利用二道减速的圆柱主动齿轮来调整的。将减速器外壳侧盖、垫片等拆掉,将齿轮移位,再将差速器装配,进行轴承间隙调整。
差速器轴承间隙调整合格后,再将拆掉的二道减速部件复原装配,这样实际上是进行部件单体调整,它可以防止两套部件相互影响而造成错觉。
(6)间隙调整的方法有哪些扩展阅读:
差速器的装配与调整的要求:
1,差速器壳体与盖的组装时,应按原有记号装配。十字轴孔与十字轴的配合间隙一般为-0.01—+0.16mm。
2,行星齿轮与半轴齿轮的配合间隙为0.2—0.3mm,应用增减行星齿轮球形垫圈及半轴齿轮垫圈的厚度来调整。
3,从差速器壳润滑孔检查各锥齿轮应转动灵活,无阻滞现象。半轴齿轮端隙应为0.5-0.8mm,最大不得大于1mm,若大于,应更换止动垫片。
4,差速器轴承轴向间隙的调整:差速器轴承轴向间隙应为0.05-0.1mm,可旋动调整大螺母进行调整。
差速器轴承为圆锥止推轴承,位于差速器壳左、右两侧,安装在减速器壳承座孔上。它的作用是承受并传递差速器和减速器的驱动力,并减小传动摩擦阻力,提高传动效能和可靠性。差速器轴承的损坏可分为轴承磨损或烧蚀,其原因多为铀承间隙不当。
轴承间隙过大会导致轴线偏摆,加速磨损,还会影响其他部件;轴承间隙过小会导致轴承磨损、摩擦表面及滚棒表面烧蚀、斑痕、表面层脱落等。
⑦ 气门间隙的调整方法有哪两种
气门间隙的调整方法有哪两种 气门间隙调整方法有以下两种:1、一是逐缸调整法,即根据汽缸点火次序,确定某缸活塞在压缩上止点位置后,可对此缸进、排气门间隙进行调整;2、调妥之后摇转曲轴,按此法逐步调整其它各缸气门间隙。二是采用两次调整法,即摇转曲轴使第一缸活塞处于压缩上止点,飞轮记号与检查孔刻线对正(如EQ6100型发动机),这时可调1、2、4、5、和8、9气门(指发动机气门由前向后排列顺序);3、然后摇转曲轴一圈,使六缸活塞处于压缩行程上止点,再调3、6、7、10“加两只”(即11、12)气门,这实际上是记忆法调整;4、调整时一边拧调整螺钉,一边用厚薄规插入气门杆端与摇臂之间来回拉动,感到有轻微阻力为宜,然后重新检查一遍,直到合适为止。逐缸法需摇转的曲轴次数多,检调所花费时间多,但对于磨损较严重的发动机,用逐缸法检调气门间隙比较精确。 @2019
⑧ 气门间隙的调整方法有哪些,分别该如何调整
常见气门间隙检查和调整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逐缸调整法,即根据汽缸点火次序,确定某缸活塞在压缩上止点位置后,可对此缸进、排气门间隙进行调整;调妥之后摇转曲轴,按此法逐步调整其它各缸气门间隙。
二、是采用两次调整法,即摇转曲轴使第一缸活塞处于压缩上止点,飞轮记号与检查孔刻线对正(如EQ6100型发动机),这时可调1、2、4、5、和8、9气门(指发动机气门由前向后排列顺序)。
然后摇转曲轴一圈,使六缸活塞处于压缩行程上止点,再调3、6、7、10“加两只”(即11、12)气门,这实际上是记忆法调整。
调整时一边拧调整螺钉,一边用厚薄规插入气门杆端与摇臂之间来回拉动,感到有轻微阻力为宜,然后重新检查一遍,直到合适为止。逐缸法需摇转的曲轴次数多,检调所花费时间多,但对于磨损较严重的发动机,用逐缸法检调气门间隙比较精确。
气门形式
根据气门位置的不同,有侧置气门(SV)、底置气门(OHV)和顶置凸轮轴式气门(OHC)三种。从结构上来讲,侧置气门最为简单。但由于采用这种气门形式后,发动机的抗爆性能和高速性能差,只能用于低压缩比和转速不高的发动机,因此国外已不再采用。
从性能上来讲,顶置凸轮轴式气门最为理想,它能适当前高转速、高压缩比重大功率车型的要求,同时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底置气门结构较为复杂,目前仅在美国、原西德(BMW厂生产的R系列摩托车)的意大利等国家由于生产习惯尚继续采用。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气门间隙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四缸发动机
⑨ 常用的调整齿侧间隙的方法有哪几种
(1) 圆柱齿轮传动,包括偏心套(轴)调整法、轴向垫片调整法和双片薄齿轮错齿调整法;
(2) 斜齿轮传动,消除斜齿轮传动的侧隙的方法与错齿调整法基本相同,也是用两个薄片齿轮与一个宽齿轮啮合,只是在两个薄片斜齿轮的中间开了一小段距离,这样它的螺旋线便错开了。
(9)间隙调整的方法有哪些扩展阅读:
齿侧间隙的存在会产生齿间冲击,影响齿轮传动的平稳性。因此,这个间隙只能很小,通常由齿差来保证。对于齿轮运动设计仍按无齿侧间隙(侧隙为零)进行设计。
在回转机构的传动中,小齿轮与回转轴承安装在一起,是标准件,齿厚不能改变,为了满足齿轮承受大载荷的需要,小齿轮的厚度不能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