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科普 > 画除了裱还有哪些方法

画除了裱还有哪些方法

发布时间:2022-08-31 22:21:06

‘壹’ 国画除了用玻璃相框裱起来 还有一种这个是什么裱法 就是两边是圆木棒 挂墙上的

国画的装裱

一幅完整的国画,需要使其更为美观,以及便于保存、流传和收藏,是离不开装裱的。因为中国画大多画在易破碎的宣纸上或绢类物品上的。装裱也叫“装磺、“装池”、“裱背”,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保护和美化书画以及碑帖的技术,就像西方的油画,完成之后也要装进精美的画框,使其能够达到更高的艺术美感。

装裱还可以分为原裱和重新装裱,原裱就是把新画好的画按装裱的程序进行装裱。重新装裱就是对那些原裱不佳或是由于管理收藏保管不善,发生空壳脱落、受潮发霉、糟朽断裂、虫蛀鼠咬的传世书画及以上书画进行装裱。经过装裱的书画,牢固、美观,便于收藏和布置观赏。而重新装裱的古画,也会延长它的生命力。古人说:“古迹重裱,如病延医……医善则随手而起,医不善则随手而毙。”

那么中国画装裱的程序是怎样的呢?一般是先用纸托裱在绘画作品的背后,再用绞、绢、纸等镶边,然后安装轴杆成版面。传统的装裱是多种多样的,但其成品按形制可分为挂轴,手卷,册页三大类。原裱的绘画不论画心的大小、形状、及裱后的用途,都只有托裱画心、镶覆、砑装三个步骤。只是画心的托裱是整个装璜工艺中的重要工序。而旧书画的重新装裱则就相当困难了。首先要揭下旧画心,清洗污霉,修补破洞等,再按新画的装裱过程重新装裱。

我国的装裱工艺是伴随着中国绘画的历史而产生的,从现今保存的历史资料看,早在1500年前装裱技术就已经出现了,而且对于装裱浆糊的制作、防腐,装裱用纸的选择,以及古画的除污、修补、染黄等都有文字记载。到了明代,周嘉胄着有《装璜志》,清代周二学着有《一角篇》,均是我国系统论述装裱的专门着作。

‘贰’ 裱字画的具体方法

这个你是要自己裱还是找人啊,看下面的方法是不是适合你,望采纳!

共分为六个步骤:
一、首先,将字画背面刷上调好的浆糊,再浆糊上再贴一层宣纸,用棕刷将其刷平 整,注意一定要慢,应该从一头一点点的将宣纸刷平在字画的背面(宣纸要比字画稍大点,因为裱好的画要上墙或弄再平整的平板上,多出来的边要刷点浆糊),裱几层根据自己需要。上墙时方法跟上面一样,除了多出来的边是浆糊,其余的用水最好(用浆糊不好取下来,边上的因为是多的可以用刀切),这样将画平整的弄上墙,干了就没有取下,裁齐了,该装框装框,该卷轴做卷轴。依字画的大小、形状及内容分别装裱成画片、条幅、手卷和册页等形式。
二、画片。四周镶嵌绫绢、扶背后装入镜框的称“画片”,也称“镜心”,有横式和立式两种。横式的裱绫,上下两条边大小相同,两条立柱应比上下的两条绫边宽。立式的两条绫边相同,天头比地头略大。
三、条幅。俗称“中堂”。立式画心可裱成一色、二色或三色条幅。天地头、绫圈、隔界多大适度,要依画心大小确定。横式画心多裱成横披或“宣和裱”。宣和裱式一般不镶绫边,只镶上下隔界、天地头及古铜绢边,天头处贴两条与隔界用料相同的“绶带”,又名“惊燕带”。横披粘上天杆,两头分别粘上月牙杆的称做“月牙杆横披”。
四、手卷。狭长的横幅画心,可分别裱成大镶、小镶或撞边手卷。卷类裱式结构复杂,裁断各部位的裱料都应参照一定的尺寸规范,力求使画面美观、协调。装裱手卷,注意参差接缝,避免迎首、画心、尾子的镶缝赶在一条线上。迎首应选旧色洒金纸或藏经笺等名纸。包首宜用旧锦,手卷剔子和轴头多用玉石琢磨而成。
五、册页、碑帖。一般画心小而数量多的可分别裱成开版册页或推篷册页。开版册页的画心在右开,题诗则在左开,天头稍比地头大,立柱、分心与地头基本相同。推篷册页的画心裱在下开,题诗裱在上开,天头与地头大小相等,立柱与分心的宽度相同。装裱册页多用罗纹纸镶嵌,洁净古雅。册面可以织锦或缂丝糊制,也可用楠木或红木制作。
六、装裱字画的绫绢须经过调色托染。染制色彩要根据画面色彩来选择。天地绫子的花纹图案大些。宣和裱所用古铜色小边,用绢染托。染托绫绢均用宣纸夹连,以适画心厚度。装裱字画均用宣纸,夏背纸用夹连、锦连托制为宜,还要使夏背纸的相接处,避开画面要节及人物的头部,否则强急舒卷,有损画幅。装裱用糊,稀则有利画平,古人说“良工用糊如水”。刮制天杆地杆,宜用燥干的松木或杉木以保挺直。书画珍品,用他檀木或樟木刮制画杆可避虫蠹。

‘叁’ 书画装裱的方式

我国的装裱工艺是伴随着中国绘画的历史而产生的,从现今保存的历史资料看,早在1500年前装裱技术就已经出现了,而且对于装稼浆糊的制作、防腐,装裱用纸的选择,以及古画的除污、修补、染黄等都有文字记载。到了明代,周嘉胄着有《装潢志》,清代周二学着有《一角篇》,均是我国系统论述装裱的专门着作。
装裱亦称“装潢”、“装池”、“裱背”,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美化和保护书画及碑贴的技术。装裱也一是门艺术。俗话说,三分画七分裱,可见装裱之重要。书画作成一经装裱、便觉神采墨妙而成为完整的作品使人感到赏心悦月。其方法是先用纸托裱在书画作品的背后,再用绫、绢、纸镶边,及至扶活,然后安装,轴杆或版面。成品按形制可分为卷、轴、册页和片。经装裱后的书画,碑帖便于收藏和布置观赏。明代周嘉胄所着《装裱志》,清代周二学所着《一角篇》及现代冯鹏生所着《中国书画装裱概说》杜子熊所着《中国书画装裱》;都是系统论述书画装裱的专门着作。
宣和装:又称“宋式裱”。是北宋徽宗(赵佶)内府收藏书画的一种装裱形制。因徽宗宣和年号(公元1119—1125年)而得名。此种样式、是裱条中最复杂的一种。如故宫博物院所藏梁思闵《芦汀密雪图卷》,其天头用绫、瓣后隔水用黄绢,尾纸用白宋笺、加画本身共五段。还按一定格式盖有内府收藏印章。
吴装:苏扬两地装裱历经明清数百年,承前启后,名池全国,号称吴装。其裱件平挺柔软,镶料配色文静,装制切贴,整旧得法。《装潢志》谓:“王 州世具法眼、家多珍秘,深究装潢”。明代胡应麟《少宝山房笔丛》有吴装最善,他处无及”。的高度评价。
红帮:装裱形制的一种。解放前苏州,扬州和上海等地有一种专裱红白立轴对联,专供婚丧喜庆之用的。称为“红帮”。
行帮:解放前上海、苏州、杨州各地就其装裱工艺的不同,有一种专裱普通书画的,称为“行帮”。
一色裱:就是裱画镶料用一种颜色的。这要根据画芯的长短画画幅长短的比例而定,一般镶料长不超过画芯长的,用一色装裱就可以了,如一张三尺长的画芯,加三尺长镶料,裱成六尺长幅式的立轴,只用一色即可,在镶料色彩的运用上,以突出画芯的画意为目的,不能用强烈的对比色,要使其美观,大方为原则。
二色裱:二色裱是在贡四周用上适色镶上,其余不够的长度再采用深色较为隐重的镶料,接凑于天地头裱成需要的长度。如画芯长是二尺,要想裱成六尺左右的长度,就需加四尺镶料,这样只用一色,则镶料长于画芯的一倍,在配色上有喧宾厅主的副作用。同时也显得单调。这样就可裱成二色。即圈的上下、另加天地。
三色裱:三色裱,是圈与天地之间加隔界。其边的宽度可随画幅的大小而定,或三寸,或二寸,或一寸五分不等。圈的颜色应浅些,天、地头应深些,隔界不深不浅起过度作用。这样裱的画,色彩为协调。并有温文、柔和、肃穆的情趣。但圈、隔界、天地的颜色不要过分相近,应有节奏感。切忌,圈职业病色深,而天地色浅,这样会使读者感到空旷。
仿古装池:这是解放前苏州、上海、扬州各地就够得上称为装潢艺术的,专为书画名家和收藏家装裱珍贵书画的,称为“仿古装池”。
惊燕:亦称“绶带”原只是垂画画的天头处,燕子飞近画面,两带自然飘动,可惊走燕子。后来用它作为装饰,就把这两条带子固定在天头上,刺绶带的宽度可根据画的宽度而定,如二尺宽的裱件可用六分宽的绶带较为合适。用料杨与隔界相同。它的长度与天头一样,但不要太厚,厚则使画不平。如隔界是绫子的,绫上有花纹,那么刺绶带时就要注意花纹的完整。现代日本装还有用活动的飘带,用来惊动止栖的绳燕,以保护书画,故又名“惊蝇”
以各种绫锦纸绢对古今纸绢质地的书画作品进行装裱美化或保护修复。在宣纸和绢素上所作的书画,因其墨色的胶质作用,画面多皱折不平,易破碎,不便观赏、流传和收藏。只有经过托裱画心,使之平贴,再依其色彩的浓淡、构图的繁简和画幅的狭阔、长短等情况,配以相应的绫绢,装裱成各种形式的画幅,使笔墨、色彩更加丰富突出,以增添作品的艺术性。
沿革书画装裱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战国时期就有帛画、缯书,至西汉即有装裱的绘画出现。如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上端,装有扁形木条,系有丝绳,木条两端还系有飘带。南北朝时书画装裱多赤轴青纸,着名裱工有范晔、徐爱、巢尚之等人。书法家
虞□还着有装裱着作。至唐代始用织锦装书画,格调堂皇,高手辈出。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设“论装背裱轴”一章专门论述有关装裱事项。
宋代因书画繁荣,装裱亦获空前发展,多用绫绢作裱料,装裱样式丰富多彩。北宋宣和年间,装裱多是画心上下镶隔界,不镶绫边,周以古绸绢边栏之,称宣和裱。此时画家米芾兼善装裱,着《论鉴赏装裱古画》一文,颇有建树。元代宫廷设置专门机构,管理装裱书画。
明清以来,随文人画大兴,以素绢或浅色绢作裱料的装裱逐渐增多。出现了地区性的装裱中心,所裱书画因绫绢色彩及操作技法及裱幅形式的不同而具有地方特色,如京(北京)裱、苏(江苏)裱等。明代周嘉胄撰《装潢志》一书,论述精微,人多重之。
另外,中国的书画装裱技术还传至日本、朝鲜,形成各自的独特风格。

‘肆’ 除装裱和存在的方式以外,中国画在画面上还讲究什么元素结合在一

分析如下。
1、中国画讲究的元素结合有:装裱,名家之作的装裱都是很精致的,大多都是老装裱+老轴头。
2、印章也是中国画必须要有的一个元素,诗书画印是中国文人画的传统。
3、款识同样是作品必不可少的一个元素,款识中一般一定会包含时间、作者的名字或别名、字、号等,也可能会有作品的名字。

‘伍’ 字画的几种装裱形式

画心:作者的画稿,未经任何装裱或其他形式的处理。 托片:画心的背后简单的托一层宣纸称为托片。 镜心:镜心亦称镜片,是托裱后的画心,适用于夹放在镜框内,故称镜心。其形式横、竖皆可,是一种简易、方便的装式。 立轴:立轴亦称挂轴、挂幅、条幅、竖幅、条山、轴子等,特别窄的有人称其为“琴条”。 横幅:又称横批,是指经过装裱的横向的字画。 对联:对联亦称楹联、门联、字联、书联、对子、门对、楹贴。双行长句还称龙门联。对联是由二条字数相等、内容相连、画心尺寸与装裱规格完全相同的书法作品而组合的。排挂时,右为上联(亦称出句),左为下联(亦称对句)。二条为一副。 屏:屏亦称扇屏。原为用于遮挡、装饰的实用物,通称屏风。其正面粘贴绢画。而屏条是在立轴的基础上,将竖幅形式与屏风相连的特点结合在一起的、以套或组为单位的独立装式。屏主要分为条屏和通景屏。 中堂:中国旧式房屋,楼板很高,人们常在客厅(堂屋)中间墙壁上挂上一副巨大的字画,称为“中堂”。 斗方:横竖大致相等的方形书画叫作斗方。斗方可装在镜框内,十分雅致。 小品:所谓小品,指面积较小的字画。可横可直,装裱之后,适宜悬挂在小房间,十分精致。 条幅:长条形的字画称为条幅,如对联是由两张条幅配成。较长诗文,如不用中堂写,可分裱成条幅,非常美观。 长卷:将字画装裱成长轴一卷,成为长卷。长卷画面连续不断,多是横看的。 册页:册页亦称叶子,是受书籍装帧影响而产生的一种装裱形式,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将单张小斗方装裱成镜片,另一种是将若干张单片连在一起装裱成折叠式的本子,称册页本。 绢本:绘在绢、绫、丝织物上的字画,称为绢本。 纸本:绘在宣纸上的字画,称为纸本。宣纸分两种,一种容易吸水的是生宣;另一种不易吸水的是熟宣。 挂轴:凡直幅、方幅,装裱起来,加有天杆地杆,自上而下悬挂起来欣赏的,称为“挂轴”、“立轴”。 挂轴按书画作品的长与宽不同比例,又分为: 条幅——呈窄而修长状 中堂——这是最为普通的一种,画心较条幅宽,也就是说长宽比例较条幅小。 斗方——画心的宽度差异不大或呈正方形。适合装裱成宋宣和式。 根据中堂的尺寸、内容、色调、和展示地点的不同,可以选择: 单色裱——如果展示地点空间不是很高,天与地就不宜太长,那么选择单色也许更适合一点 双色裱——就是天与地各用两色,使书画更加抢眼更加大气,表现出层次感并拉长作品。上下天地杆有卷轴。如果挂画的空间较为宽阔,可以酌情采用此方式。 三色裱——相对更为夸张一点,天与地各用三色,上下天地杆有卷轴。在展览中用于幅面不大的作品,以增加存在感,便于在较大空间中与空间协调。 宣和裱——这是北宋宣和年间时兴的一种装裱方式,也是较为复杂的一种,收费也比其他方式更贵。裱出来后更显富贵、古朴。上下天地杆有卷轴。 对联——对联由中国古代格律诗中的对偶句发展而来,分上下联。句式可长可短,上下联字数相等,音律相协,意思相关或相对。比如:室雅何需大,花香不在多。经常有人喜欢用中堂配对联的,挂出来也很显品位。屏——屏也是长条形的,也称“一堂”,即一套的意思,屏条只能为双数。比如四幅屏、六幅屏、八幅屏、十二幅屏。屏的天地跟对联一样,也相对较短。无论书法或国画,屏的内容与形式上都注意要连贯成套。比如:有关四季的四幅屏——春、夏、秋、冬;古代四美人的四幅屏——西施、贵妃、貂蝉、昭君。另有种“通景屏”,就是几幅画连成一气,构图跨幅连成一个整体。如是书法的通景屏,则为同一首诗或同一篇文章。横幅——横式的条幅。镜片——竖式天地及横式两边相对较短,裱好后用镜框框住,不装杆轴。家庭装饰多用此形式, 因为可以防水防尘,而且幅面小,适宜家庭空间高度。手卷——手卷是画幅很长,不宜张挂,而是用手动边卷边欣赏的一种形式。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独幅画,它不但要求画面有独幅画的完整统一性,而且还要求画面有移步换景的丰富多变性,犹如章回小说,分则可以独自成章,合则可为宏构巨制。手卷自始至终可用一种手法完成。册页——是将画幅装裱成一页一页,犹如书本。但册页则须一幅一样,必避雷同。一般册页张数多半取偶数, 如八张、十二张、十六张,甚至更多。

‘陆’ 超高分悬赏,怎么装裱字画

字画装裱
装裱古旧字画,需经过冲洗去污、揭旧补缀、修磨残口、矾挣全色、刺制裱绫、镶嵌绫绢、转边扶背、砑光上杆等多道工序。但主要可分为:修复画心、品订裱式等。 修复画心 古旧字画有的残损,有的污脏,修复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去污。画心因烟熏尘染,质地变黄变黑,如画面颜色稳固,可将画心放入清水内浸泡,隔时换水,即可明净。污迹较重,可用热水浸泡,或缓缓浇淋开水。画面颜色受潮返铅的,可用双氧水涂抹消除。画心生霉,有黑有红,黑霉易涂,红霉可用高锰酸钾溶液涂在霉处,稍时再涂双氧水和淡草酸水,如霉不严重,一次即可除掉。用药物去污后,务必用清水冲淋画心,免蚀纸绢。 ②揭旧。揭前在画心正面用排笔蘸清水或温水刷湿,并覆盖新纸一张,反置案上待揭。古旧字画多有断裂,如在揭心之前,不附加垫纸,揭托之后,不易起案。画心局部颜色不稳定的,应稍施淡胶矾水,干后,再行闷水。有些残破糟朽的画心,当日揭不完时,应在已揭过的部位,均匀地放置些湿纸团,然后覆盖一层塑料薄膜,以防画心干裂错位。揭画心上的旧纸,一般应根据字画的薄厚、残状、颜色以及质地的具体情况制定揭旧方案。 ③托补。已揭好的画心,如完整,可调兑稀糊,托一层比命纸命绢稍浅的旧色纸。如有残缺,可用手将画心残处边际揉出薄口,选好补纸,端正纹理补上,并在补口边际搓出薄边。使接缝处厚度适宜。补缀残缺的绢本字画,一种方法是揭毕待干,用刀将残处刮成薄口,上糊补绢,浆口干后再修刮补绢边际,使补口相合。另一种方法是托上一层与原命绢质地、丝纹相近的薄绢。正面如有残缺,可用素纸补在托绢的背面,使画心薄厚统一,干后再用刀修磨画面残缺处的边际。托旧绢画心时,要用干纸吸去正面的溢糊,以免留有浆迹,影响古旧作品的“褒光”。 ④全色。字画经揭托,待干后,务使补纸补绢的矾性适度。否则,矾轻则透色,矾重则滞笔。全色时,应将颜色调兑得浅些,复次全就,使颜色渗进纸纹纤维,取得画面色调统一的效果。画心有缺笔的,补全时,需先审视画心气韵及用笔特点,然后轻勾轮廓,调兑颜色,进而全之,力求使补全的一笔一点、一墨一皴均与原画浑然一体。对于一些具有重要学术研究价值的经卷、书籍、契证等文物,经过洗污补托,如有残缺,不必求其复原,只把残缺处的色调全补得与通幅基本一致即可。 品订裱式 画心修整后,根据字画的幅度大小、形状及内容分别装裱成画片、条幅、手卷和册页等形式。 ①画片。字画四周镶嵌绫绢、扶背后装入镜框的称“画片”,也称“镜心”,有横式和立式两种。横式的裱绫,上下两条边大小相同,两条立柱应比上下的两条绫边宽。立式的两条绫边相同,天头要比地头略大。 ②条幅。俗称“中堂”。立式画心可裱成一色、二色或三色条幅。天地头、绫圈、隔界多大适度,要依画心大小确定。横式画心多裱成横披或“宣和裱”。宣和裱式一般不镶绫边,只镶上下隔界、天地头及古铜绢边,天头处贴两条与隔界用料相同的“绶带”,又名“惊燕带”。横披粘上天杆,两头分别粘上月牙杆的称做“月牙杆横披”。数幅内容相关而又张幅相同的立幅画心,可装裱成条屏、通景屏或对联。屏类条幅的天地及边界的裱绫不宜大;4条、6条或8条的通景屏,因画面相连,只在上下两条的外边镶绫。 ③手卷。狭长的横幅画心,可分别裱成大镶、小镶或撞边手卷。卷类裱式结构复杂,裁断各部位的裱料都应参照一定的尺寸规范,力求使画面美观、协调。装裱手卷,注意参差接缝,避免迎首、画心、尾子的镶缝赶在一条线上。迎首应选旧色洒金纸或藏经笺等名纸。包首宜用旧锦,手卷剔子和轴头多用玉石琢磨而成,如用象牙雕制,色雅结实。卷类字画放置案几欣赏,为避免包首受损,可做软囊楠木或金丝红木盆装置。 ④册页、碑帖。一般画心小而数量多的可分别裱成开版册页或推篷册页。开版册页的画心在右开,题诗则在左开,天头稍比地头大,立柱、分心与地头基本相同。推篷册页的画心裱在下开,题诗裱在上开,天头与地头大小相等,立柱与分心的宽度相同。装裱册页多用罗纹纸镶嵌,洁净古雅。册面可以织锦或缂丝糊制,也可用楠木或红木制作。裁刺册页刀口要整洁。将碑文裱成一本本的开版册页,称做“碑帖”。裱帖规格与裱册页相似,但程序较多,首先要等定每行字数,每页若干行以及抬头、年月、落款及首尾附题小跋的位置,画好样式,再行装裱。裱帖要备制墨纸,以供补缝,也应选配名纸作前后副页。五镶经折的裱式,不用绫绢而用宣纸作镶料。 装裱字画的绫绢须经过调色托染。染制色彩要根据画面色彩的浓淡、繁简及用途来选择。天地绫子的花纹图案要大些。宣和裱所用古铜色小边,用绢染托。染托绫绢均用宣纸夹连,以适画心厚度。装裱字画均用宣纸,夏背纸用夹连、锦连托制为宜,还要使夏背纸的相接处,避开画面要节及人物的头部,否则强急舒卷,有损画幅。装裱用糊,稀则有利画平,古人说“良工用糊如水”。制糊要弃去面粉中的麸皮和面筋,煮糊用火适中。刮制天杆地杆,选用燥干的松木或杉木可保挺直。书画珍品,用檀木或樟木刮制画杆可避虫蠹。
编辑本段字画装裱知识介绍
字画如何保管 因书画是用宣纸、绢、绫、帛等作底,时间久了很容易虫蚀破损,更怕潮湿又忌干燥, 与其它文物相比,显得更为娇贵。为最大限度地延长其寿命,保护书画工作非常重要。 现就一些基本常识介绍如下: 一、书画不能悬挂在潮湿、油污的墙壁上。 二、挂画首先注意挂钉的牢固。挂画的方法很讲究,右手执画杈,勾住书画绦带中 心,左手托住画的中间部位,大、小指在内,中三指在外,随着画杈的举高,托画左手 指要松,慢慢展开,挂好后再离手。摘画时左右手与挂画姿式同。摘下后平放于案上, 卷画时注意卷齐、卷紧。如果是两个人,其中一人牵住天杆,另一人握住两边轴头慢慢 上卷。如果遇有画幅过宽,两手难握住,可一手半握画之中部,另一手转动轴头卷画。 要注意牵天杆的人将画举高,卷画人要低一点,以防折坏画芯。 三、展阅手卷必须在桌案上,案面要求洁净,弹去灰尘擦掉秽物,墨水瓶之类远离 桌案。展阅时绦带、别子,要平顺放在包首上,然后双手大母指在内,四指在外,随展 随卷。两手指不要接触画面,防止卷尾未展部分掉落地下。收卷时双手随时整理斜度, 卷毕,一手握住外杆,手卷垂直放于案上,一手掌心按住侧面顺势将画卷卷紧,别好。 四、册页,将面子启开,四指插在两画页背面折叠处,慢慢上提翻阅。手避免接触 画页正面。如果是散页,要一开一开顺序翻阅,不要随便乱抽提拿。 字画揭裱当慎重 收藏书画的朋友,时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古旧书画的揭裱。 大多数的书画收藏者购得古旧书画后,便很随意地就近找人揭裱 了事。这是断然不可的,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一件古旧书画作品的 成全与毁坏以及寿命的永暂。 古旧书画能不重新揭裱的尽可能不要揭裱,因为每揭裱一次, 要经过热水闷烫、清水淋洗、化学药品洗霉去污和修补、全色等 多道工序,耗费很多时间,这些无疑会使古旧书画大受损伤。所 以古人曾说古旧书画非到了“蝴蝶翩翩舞”的破烂程度,一般不 要重新揭裱。 揭裱古旧书画,尤其是具有珍贵文物价值的古旧书画,一定 要找那些经验丰富、技艺高超又认真敬业的装裱师。北京、上海、 苏州等地都有专业的书画装裱店和技艺上乘的装裱师。如北京琉璃 厂的荣宝斋是国有企业,负有保全救护文物的责任。他们接到古旧 书画,须经过研究讨论决定如何揭裱后才分配专 人操作。切不可 为了图省事省钱就近找技艺平庸的人揭裱。清代书画鉴别名家陆时 化在其所着《书画说钤》一书中说:“书画不遇名手装池,虽破烂 不堪,宁包好藏之匣中。不可压以它物,不可性急而付拙工,性急 而付拙工,是灭其迹也。拙工谓之杀画刽子。”此实为经验之谈。 另外,珍贵的古旧书画揭裱前最好拍照或录像,以备揭裱过程 中毁坏而诉诸法律的凭证。
刺绣、各种绣品、十字绣的装裱方法
刺绣的装裱分两种,一种是软裱,一种是硬裱。 软裱:和中国的传统字画装裱方法一样,直接裱在特殊的纸上。 特点:携带方便,便于运输,宜于收藏,无论大小都可卷起来收于特制的筒中。 刺绣时要求针角短,做工需要特别精细。主要缺点是容易受天气潮湿干澡影响而收 缩变形,在装裱过程中需要用水先把绣品浸湿,刺绣时用的丝线具有一定的光泽度, 浸水后容易使丝线失去光泽,从而影响绣品的色彩。装裱时间长,需要一周左右。

‘柒’ 裱字画有哪些方法

裱轴,装框,托心,装卡纸,做镜片。有 手工和机裱之分。

‘捌’ 中国画的装裱形式有哪些

传统中国画的装裱形式有立轴、横批、手卷、册页、扇面、镜片。

阅读全文

与画除了裱还有哪些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米6定位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271
简单幸运绳的编织方法 浏览:427
糖尿病高危人群计算方法 浏览:198
煤气燃烧器安装方法 浏览:281
貔貅怎么佩戴好貔貅佩戴方法详解 浏览:296
荣耀截屏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832
花胶的正确泡发方法 浏览:840
这才是手机清理内存最好的方法 浏览:204
跳绳练腹肌方法视频 浏览:551
酷派感应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153
手机uc浏览器版本查看方法 浏览:287
研究中国股市的有效性问题的方法 浏览:661
天然气洗澡的使用方法 浏览:792
工业盐使用方法 浏览:145
锻炼基础腹肌方法视频教程 浏览:203
介入方法是什么意思 浏览:647
汽车阻尼器的安装方法 浏览:155
论文设计并运用相关研究方法 浏览:560
js封装的方法如何在页面内调用 浏览:541
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的种类 浏览: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