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牛肺结核病病发率越来越高,应该怎样妥善防治
牛结核病是在牛的成长过程中,常见的慢性传染病之一,它是由分枝杆菌引起。这类结核分枝杆菌主要有成人型、牛型和禽型三种类型,不仅对环境带来污染,对牛健康生长带来不利影响,还会危害人类健康。后期根据病菌主要感染部位发生不同症状,肺结核会出现咳嗽、听诊有摩擦音;淋巴结核,会出现下巴周边淋巴肿大;乳房结核,下奶少,乳房肿大,结块;肠结核会出现下痢的症状
一旦出现 首先我们要考虑 防止再扩大 所以消毒工作是首先要做的 把病牛的内脏深度填埋或者销毁,肉质也不要用于食用,仅对结核菌素呈阳性反应的牛。 如果数量少,以淘汰为宜;如果数量大,可集中隔离于 较远的地方牛发牛结核病,容易在身体各处形成不同的病变反应,所以危害较严重,治疗不容易。结核病是感染后不容易消灭的病害,一般病期很长,治疗容易反复,所以要长久治疗后多次复诊才能说是完全消灭。
❷ 牛肺结核病是常见的牛病,怎么防治牛肺结核
牛结核病是在牛的成长过程中,常见的慢性传染病之一,它是由分枝杆菌引起。这类结核分枝杆菌主要有成人型、牛型和禽型三种类型,不仅对环境带来污染,而且还会对牛健康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本病采用尽早发现,尽早隔离的原则。严重发病的牛或治疗价值不高的商品牛可直接淘汰处理防止疫情蔓延。牛场线员工,如饲养员、普医、清粪工、配种员等,入场前必须接种结核投苗,防止后期感染,疑似感染的母牛,乳汁一定要经过煮沸消毒后丢弃,禁止流人市场或饲喂犊牛。
❸ 如何诊断与防治牛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慢性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人的结核病主要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感染,动物的结核病主要由牛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所引起,但这两种病原菌对人和动物都可以感染。
【病因】
本病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病菌分3个类型:牛型、人型、禽型。病菌长1.5~5微米、宽0.2~0.5微米,菌体形态为两端钝圆、平直或稍弯曲的纤细杆菌,无芽孢和荚膜、鞭毛,没有运动性,需氧菌,革兰阳性。对外界抵抗力强,对干燥和湿冷更强。对热抵抗力差,60℃30分钟可死亡,100℃沸水中立即死亡。一般消毒药,如5%来苏儿、3%~5%甲醛、70%酒精、10%漂白粉溶液等可杀灭病菌。
【流行病学】
患牛是本病的传染源,不同类型的结核杆菌对人和畜有交叉感染性。病菌存在于鼻液、唾液、痰液、粪尿、乳汁和生殖器官的分泌物中,这些东西能污染饲料、饮用水、空气以及周围环境。可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环境潮湿、通风不好、牛群拥挤、饲料营养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均可诱发本病的发生。
【症状】
潜伏期一般为10~45天,呈慢性经过。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肺结核
长期干咳,之后变为湿咳,早晨和饮水后较明显,渐渐咳嗽加重,呼吸次数增加,且有淡黄色黏液或黏性鼻液流出。食欲下降、消瘦、贫血,产奶、产肉量减少,体表淋巴结肿大,体温一般正常或稍高。
(2)淋巴结核
肩前、股前、腹股沟、颌下、咽及颈部等淋巴结肿大,有时可能破溃形成溃疡。
(3)乳房结核
乳房淋巴结肿大,常在后方乳腺区发生结核,乳房肿大,有硬块,泌乳量减少,乳汁稀薄。
(4)肠结核
多发生于犊牛,下痢与便秘交替,之后发展为顽固性下痢,粪便带血、腥臭,消化不良,渐渐消瘦。
【病理变化】
剖检特征为形成结核结节,肺部及其所属淋巴结核为首,其次为胸膜、乳房、肝和子宫、脾、肠结核等。肉眼可发现脏器有白色或黄色结节,切面呈干酪样坏死,有的呈钙化,有的形成空洞。胃肠道黏膜有大小不等的结核结节或溃疡。乳房结核,在病灶内含干酪样物质。
【实验室检查】
(1)病原学诊断
采集病牛的病灶、痰、尿、粪便、乳及其他分泌物样品,作抹片或集菌处理后抹片,用抗酸染色法染色镜检,并进行病原分离培养和动物接种等试验。
(2)免疫学试验
牛型结核分枝杆菌PPD(提纯蛋白衍生物)皮内变态反应试验(即牛提纯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试验)(见GB/T 18645-2002)。
(3)结果判定
分离出结核分枝杆菌(包括牛结核分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的牛,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阳性的牛,判为结核病牛。
【防治】
应用链霉素、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钠及利福平等药治疗本病,在初期有疗效,但不能彻底根治,因此,一旦发现病牛,应立即淘汰。采取严格的检疫、隔离、消毒措施,加强饲养管理,培养健康牛群。
❹ 肺结核病是牛经常得的病,如何防治牛得肺结核
我们今天要介绍的牛结核病是一种可以感染人类的严重疾病。它是一种重要的动物疾病预防和控制。养牛过程中经常发生各种疾病。不同品种的牛发生的疾病是不同的,但也有一些疾病是普遍发生的。 这些疾病要么是高度致命的,要么经常发生。
牛结核病是由牛分枝杆菌引起的,主要通过牛的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 牛分枝杆菌随鼻液、唾液、粪便、尿液等排出体外,污染饲料、饮水和空气。
❺ 牛患结核病有何症状,怎样治疗
牛结核病常年均可发生,是危险的人畜共患传染病。肺结核为多数,病初有短干咳,食欲正常。后转为湿咳,早晨活动及饮水后更加重。从口腔或鼻孔内流黏性或脓性液体。体温正常,有的稍偏高。体表可见淋巴结肿大如鹅蛋,无痛感。乳房结核可以看见乳房淋巴结肿大,不热不痛,泌乳少或停止,乳腺萎缩。肠道结核则病牛常常腹痛,消瘦,初期交替出现腹泻和便秘,后期拉痢疾,粪便为粥样,混杂脓汁、黏液。
(1)肌肉注射异烟肼溶液,每次2克,每天一次,连续注射3个月。
(2)每天8~10克利福平,分2次灌服。
(3)每天将3~4克异烟肼混进饲料中,分3次喂,3个月为一疗程,连用两个疗程。
(4)肌肉注射链霉素3~4克,分2次注射,隔一天再注射。3个月为一疗程,连续两个疗程。
❻ 牛结核病如何防制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所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开放性的结核病牛通过排出的气体、唾液、痰、粪尿、乳汁和生殖道分泌物等污染空气、土壤、水源、饲料、牛舍、用具等,并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直接或间接地传染其他牛或人。该病的临床特点是在机体组织如肺、淋巴、乳房、子宫、肠、脑及全身脏器形成结核结节性肉芽肿和干酪样、钙化的坏死病变。
牛场现行诊断本病的方法是用结核菌素作皮内注射和点眼注射。健康牛群只用皮内注射,病牛群和假定健康牛可用2种方法同时进行。该病的检验由地方兽医部门负责组织和实施,发现阳性牛只,要按照相应的防疫条例规定,由专业兽医卫生部门进行扑杀。
❼ 牛肺结核病病发率高,牛肺结核病如何治疗
牛结核病是在牛的成长过程中,常见的慢性传染病之一,它是由分枝杆菌引起。这类结核分枝杆菌主要有成人型、牛型和禽型三种类型,不仅对环境带来污染,对牛健康生长带来不利影响,还会危害人类健康。牛发牛结核病,容易在身体各处形成不同的病变反应,所以危害较严重,治疗不容易。结核病是感染后不容易消灭的病害,一般病期很长,治疗容易反复
扑杀有明显症状的开放性病牛,内脏销毁或深埋。对结核菌素呈阳性反应的牛,以淘汰为宜。要加强消毒,每年进行2到4次全面大消毒,饲养用具每月消毒一次,严格管理牛群。肺结核会出现咳嗽、听诊有摩擦音;淋巴结核,会出现下巴周边淋巴肿大;乳房结核,下奶少,乳房肿大,结块;肠结核会出现下痢的症状。
❽ 怎样预防牛患结核病
(1)从外地引进的牛,要就地检疫,确认健康者再购回,运回后要隔离观察1~2个月,再检疫一次,确实无病再入群。
(2)对原有牛群,每年定期检疫1~2次。发现有患开放性结核病的牛,要立即淘汰。
(3)病牛尸体要销毁或者深埋,粪便作发酵处理。
(4)不允许有结核病的人饲养和管理牛。
(5)患结核病的牛如数量少,以淘汰为宜。
(6)厩舍经常通风,保持清洁,并进行充分的户外运动。
❾ 奶牛生了结核病怎么办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偶尔也是急性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病的特征是在体内某些器官形成结核结节,继而结节中心干酪样坏死或钙化,引起消瘦和失重,严重者死亡。人及各种家畜和野生动物均可得此病。
病原
本病的病原是结核杆菌,属分支杆菌属,细长微弯曲,革兰氏阳性菌,无芽孢和荚膜,不能运动。通常采用抗酸染色法,菌体呈红色。有人、禽、牛三种类型,此三型均可感染牛。以牛型结核杆菌对牛的致病力最强,常引起典型结核病变和牛的死亡。
结核病可随病牛呼出的气体,排出的痰、粪便、尿、阴道分泌物、唾液、伤口分泌物或奶排出体外。在大多数情况下,牛是通过吸入空气中带有结核杆菌的微小尘粒而得病的。经口吃入结核杆菌而感染也是常见的现象,即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另外,由于其他动物传播本病的危险性也不容忽视。因此,栏舍狭窄拥挤、通风不良、潮湿、光线不足、饲养管理不良,均可促成本病发生和传播。
犊牛主要是通过乳汁感染,犊牛对结核杆菌的易感性一般高于老牛,但就一整体来说,犊牛的患病率比老牛低得多。这是因为犊牛患病后极少康复,留下的多为年老的病牛。奶牛最为常见,其次是黄牛和牦牛。
临床特征
根据侵害的器官不同,临床上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肺结核
病变主要发生于肺,其症状是慢性进行性支气管肺炎。有的还伴有胸膜炎。如病变轻微,则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的发展,精神转差,食欲减退,消瘦,贫血,被毛枯干。初为短促干咳,逐渐变为痛苦的脓性湿咳,特别是在早上、深夜、运动后及饮水后、天气骤变时更为明显。有的鼻流黏液或脓性黄色鼻漏。随着咳嗽加重,呼吸次数增加,严重的发生气喘;呼出的气体有时呈腥臭味;肺部听诊有啰音和胸膜摩擦音,如肺组织因干酪样变,干酪物质被强烈咳嗽排出体外,肺部形成空洞,叩诊呈空洞音;如肺毛细血管破裂则引起咯血现象,叩诊有浊音,并引起咳嗽;体温一般正常或低热,如发展为弥漫性结核性肺炎或全身粟粒状结核;体温升高到40℃以上,呈弛张热或稽留热。
(2)腹膜结核
无明显的临床症状。
(3)乳房结核
临床症状不显着,乳房结节在乳房上发生局部或弥漫性无热无痛的硬结,表面高低不平,有的形成结核性脓肿,俗称冷脓肿,一旦脓肿溃破,创部长期不愈合;泌乳量下降,乳汁稀薄如水,可引起乳腺萎缩,泌乳停止。
(4)体表淋巴结核
在耳下、颈侧、肩前等部位的淋巴结肿大,如拳头甚至碗大,无痛感。较为少见。
(5)生殖器官结核
生殖器官被侵害时,病牛发情频繁或停止,受胎率低,孕后又易流产。病理解剖时可见不同的结合结节。
(6)肠结核
多见于犊牛,表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初期下痢和便秘交替,后期顽固性下痢,粪便中混有黏液和脓液,迅速消瘦。
预防措施
由于该病危害人、畜,流行面广,无菌苗可接种,所以净化牛群中结核病的重要意义已远大于治疗本病。每年春秋必须作两次牛的结核检疫,发现阳性反应牛必须按相应法规进行处理。补充牛时,应就地严格检疫。发现病牛,立即对全群进行检疫。扑杀有明显症状的开放性病牛,内脏销毁或深埋,肉经高温处理或充分煮熟后可以食用。对结核素呈阳性反应的牛,如果数量少,以淘汰为宜;如果数量大,可集中隔离于较远的地方,用以培养健康犊牛。方法是犊牛出生后,全身用2%~5%来苏儿溶液消毒,立即与母牛分离,头5天喂亲生母牛的初乳(人工挤),以后喂其他健康牛奶或消过毒的牛奶。20~30日龄、100~120日龄和180日龄时连续3次检疫,对结核菌素均为阴性反应的犊牛,可混入健康犊牛群饲养;呈阳性反应的犊牛,随即淘汰。阳性牛群的牛奶在消毒后方可运出,粪便发酵处理后利用。要加强消毒,全面大消毒每年进行2~4次,饲养用具每月消毒一次。
另外,结核病人不得饲养、管理牛群。工作人员要做好自我保护。
诊断及治疗
本病可以据临床症状作出诊断,也可通过染色镜检及分离培养作出诊断,还可用动物接种等方法作出诊断。在牛场用得最多的诊断方法是结核菌素实验法。
用来治疗本病的常用药为链霉素、二铵柳酸(PAS)和异烟酰肼。这些药物可单独使用,也可联合使用。还可用异烟酰肼来对受传染威胁的牛群作预防之用。林可霉素、丁胺卡那霉素(阿米卡星)也有较好疗效,可配合上述药物治疗,但对孕牛应慎用或禁用。
❿ 牛结核病的防制
奶牛结核病的防制,主要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防止疫病传入,净化污染牛群。
防止结核病传入:无结核病健康牛群,每年春秋各进行一次变态反应检疫。补充家畜时,先就地检疫,确认阴性方可引进,运回隔离观察1个月以上再行检疫,阴性者才能合群。结核病人不能饲养牲畜。加强饲养管理,确保环境卫生。
净化污染牛群:污染牛群是指多次检疫不断出现阳性家畜的牛群。对污染牛群,每年进行4次以上检疫,检出的阳性牛及可疑牛立即分群隔离为阳性牛群与可疑牛群。剔除阳性牛及可疑牛后的牛群,应间隔1-1.5个月检疫1次,连检3次均为阴性者,认为是健康牛的可放入假定健康牛群。对阳性牛,一般不作治疗,应及时扑杀,进行无害化处理,对发现的可疑病牛,要加强监控,进行隔离饲养观察,同时复检确诊,并严格按国家有关规程无害化处理可疑病牛在隔离饲养期间生产的乳;假定健康群为向健康群过渡的畜群,当无阳性牛出现时,在1-1.5年的时间内3次检疫,全是阴性时,即改称为健康群。
培养健康犊牛群:病牛群更新为健牛群的方法是,设置分娩室,分娩前消毒乳房及后躯,产犊后立即与乳牛分开,用2-5%来苏儿消毒犊牛全身,擦干后送预防室,喂健康牛乳或消毒乳。犊牛应在6个月隔离饲养中检疫3次,阳性牛淘汰,阴性牛且无任何临床症状,放入假定健康牛群。
严格执行兽医防疫制度,每季度进行一次全场消毒,牧场、牛舍入口处应设置消毒池,牛舍、运动场每月消毒1次,饲养用具每10天消毒1次。如检出阳性牛,必须临时增加消毒,粪便堆积发酵处理。进出车辆与人员要严格消毒。
防治 定期对牛群进行检疫,阳性牛必须予以扑杀,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有临床症状的病牛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有关规定,采取严格扑杀措施,防止扩散。
消毒:每年定期大消毒2~4次,牧场及牛舍出入口处,设置消毒池,饲养用具每月定期消毒1次,检出病牛时,要做临时消毒。粪便经发酵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