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霜冻怎样预防
霜冻是指在一年的温暖时期里,土壤表面和植株表面的温度下降到足以引起农作物遭受伤害或死亡的温度。因此霜冻发生时,近地层的气温一般可以在0度以下;也可在0度以上、5度以下的范围内。有霜冻发生时,不一定有白色冰晶出现,这种情况有的地方把它叫作暗霜。箱冻又分春霜冻和秋霜冻。春霜冻出现在春末许多农作物已恢复生长的时期,这时期农作物的抗冻力较弱,容易受低温的伤害而影响生长。秋霜冻特别是早秋的霜冻出现时,天气还比较暖和,农作物还没有停止生长就进入越冬期,因此霜冻出现,会使秋熟作物过早地停止生长,引起产量降低,收获物质量变坏。我国各地早、晚霜冻出现的大致时期是:东北、内蒙古一带早霜冻出现在9月上旬至10月上旬,晚霜冻出现在4月中、下旬;华北一带早霜冻出现在10月上旬至11月上、中旬,晚霜冻出现在3月中旬至4月上、中旬。防止霜冻的根本方法在于事前预防。主要方法有:选育耐寒早熟品种,短期早播,避过低温、霜冻危害期;加强田间管理,提高作物的耐寒力。
❷ 霜冻如何解决
霜冻的预防措施:
一、灌水法。可增加近地面层空气湿度,保护地面热量,提高空气温度。灌水可增加近地面层空气湿度,保护地面热量,提高空气温度(可使空气升温2℃左右)。由于水的热容量大,降温慢,田间温度不会很快下降。至于小面积的园林植物还可以采用喷水法,其方法是在霜冻来临前1小时,利用喷灌设备对植物不断喷水。因水温比气温高,水在植物遇冷时会释放热量,加上水温高于冰点,以此来防霜冻,效果较好。
二、遮盖法。既可防止外面冷空气的袭击,又能减少地面热量向外散失。就是利用稻草、麦秆、草木灰、杂草、尼龙等覆盖植物,既可防止外面冷空气的袭击,又能减少地面热量向外散失,一般能提高气温1-2℃。有些矮秆苗木植物,还可用土埋的办法,使霜冻其不致遭到冻害。这种方法只能预防小面积的霜冻,其优点是防冻时间长。
三、熏烟法。烟雾能阻挡地面热量的散失,烟雾本身也会产生一定的热量。是用能够产生大量烟雾的柴草、牛粪、锯木、废机油、赤磷或其他尘烟物质,在霜冻来临前半小时或1小时点燃。这些烟雾能够阻挡地面热量的散失,而烟雾本身也会产生一定的热量,一般能使近地面层空气温度提高1-2℃。但这种方法要具备一定的天气条件,且成本较高,污染大气,不适应于普遍推广,只适用于短时霜冻的防止和在名贵林木及其苗圃上使用。
四、施肥法。有机肥可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其吸热保暖的性能。在寒潮来临前早施有机肥,特别是用半腐熟的有机肥做基肥,可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其吸热保暖的性能。也可利用半腐熟的有机肥在继续腐熟的过程中散发出热量,提高土温。入冬后可用暖性肥料壅培林木植物,有明显的防冻效果。暖性肥料常用的有厩肥、堆肥和草木灰等。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要掌握好本地的气候规律,应在霜冻来临前3-4天施用。入冬后,可用石灰水将树木、果树的树干刷白,以减少散热。
❸ 防止霜冻有哪些简单又而有效的办法
01.使用塑料膜防止霜冻。一到冬天农民就非常害怕,因为霜冻会对农作物造成非常严重的伤害,霜冻会大大降低农作物的收成,减少农民的经济收益。其实防止霜冻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给它们穿一层外衣,比如塑料外衣就很不错。塑料大棚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种植的主要方向,特别适合大批种植的农户。塑料大棚不仅可以有效的防止霜冻,并且可以为植物生长提供一定的温度,加快农作物的收成。但是这种塑料大棚的造价比较高,一般都用于蔬菜水果之类的种植。因为这些蔬菜水果的价格比较高,会给农户带来比较不错的收益,收益大于成本。所以在农村我们经常会看到塑料大棚成批出现的现象。但这种塑料大棚并不适合于普通农户,所以普通农户防止霜冻的时候可以在这些农作物上面铺一层塑料薄膜就可以了,不需要使用钢筋来进行固定,这样防止霜冻的成本就比较低了。但是白天一定要将塑料薄膜掀掉,让农作物进行阳光照射和呼吸。
04.回避霜冻法回避霜冻法是最笨但也最有用的方法。首先冬天在选择播种时,尽量挑选一些比较耐寒的优良种子。例如小麦、油菜籽这些农作物,这些农作物自身都具有比较耐寒的能力,它们在寒冷的冬天依然能够继续生长,不受霜冻的伤害。其次我们可以挑选在春天进行播种,这样就避免了农作物遭受霜冻。
❹ 怎样预防春霜冻(晚霜冻)
春霜冻(晚霜冻)是指春季回暖后气温又降到0℃以下的现象。日均温度下降到梨树生长发育的最低界限(即临界温度)就会使梨树的一些器官受冻害。
梨树受春霜冻为害的主要器官是花蕾、花、幼果。国外有些学者认为花蕾期冻害的危险温度为-2.2℃,开花期为-1.7℃。也有人认为-3~-1℃花器要遭受不同程度的冻伤。但是否受害还要看低温的持续时间长短。一般低温持续时间小于4小时,尽管植物器官表面有冻害表现,通常还能恢复。
防御春霜冻的主要措施:
一是选择适宜本地区在栽培耐晚霜冻的品种。
二是延缓开花期,使开花期在晚霜后。如梨园灌水或喷灌、花前喷B9、树干涂白等。
三是熏烟法。根据天气预报,在霜冻发生前的夜间,在果园内设置若干熏烟堆,待树冠气温降至1℃时点燃放烟,使烟幕笼罩梨园,减少地面散热,并使园内空气增温。
四是霜冻后的补救措施是:加强土肥水管理,促进生长;花器喷硼、尿素和赤霉素等,提高坐果率。
❺ 农民怎么预防霜冻
农民怎么预防霜冻
在春、秋季节,农作物正处生长发育初期或末期时,由于北方冷空气入侵或地面辐射或二者兼而有之,使土壤或农作物表面温度短时间下降到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受害温度以下,使植株遭受伤害的农业气象现象称为霜冻。冻害是指在严冬季节,农作物或经济果木越冬期间,由于北方冷空气入侵,近地面温度降到-5℃以下,使越冬作物或经济果木遭受冰冻伤害的农业气象现象。
霜冻害和冻害的预测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通过调查了解当地历年霜冻害和冻害,特别是初、终霜冻害出现的规律,包括平均、最早、最晚出现日期,形成原因及其出现的天气条件,掌握不同地形地势霜冻害和冻害的轻重程度,做到心中有数。另一种方法是总结验证当地群众中有关预测霜冻害和冻害的看天经验。例如“春秋吹北风,日头火样红。日落红霞现,风停霜必浓”,这是从天象方面综合了“混合霜冻”出现前的天气条件;“寒夜风云少,霜冻快来了”则是总结了“辐射霜冻”出现前的天气条件;“霜降见霜,清明止霜”是某些地区初、终霜冻出现日期的气候性描述;“霜打洼地”着重指明了地形对霜冻的影响等、据此就可用来进行预测。
霜冻害和冻害的预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根据当地常年无霜期长短和春秋季霜冻害、冬季冻害出现情况等农业气候条件,培育、选用抗寒能力较强的早熟高产品种,安排合适的播栽期,采用药剂或物理方法对种子进行处理,适当深播,合理密植,多施磷钾肥,精耕细作,改良土壤等农业技术措施,以增强农作物抗御霜冻害和冻害能力,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是防御霜冻害和冻害最根本的措施。二是进行适时而合理的灌溉,以增大土壤的热容量和导热率,使土壤和近地层气温下降速度大大减缓,从而相对提高了土壤和近地层空气温度增大,水汽增多,增强了大气逆辐射,使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减弱。采用灌溉措施时。注意掌握在霜冻来临前1~2天进行,防御冻害,则掌握在土壤封冻前2~3天进行,效果将更好。三是覆盖作物与外界空气隔绝,不受外界冷空气直接袭击,从而起到保温作用。具体方法很多,诸如培土、覆土、施用土杂肥、草木灰、塑料薄膜、温床、冷床、温室等等。各地可根据生产需要和条件许可,灵活采用。四是在霜冻来临的夜晚,当温度快下降到农作物受冻害的温度时,燃烧杂草或发烟无毒的化学药剂,使地面笼罩一层烟雾,以减弱地面有效辐射冷却,提高夜间空气温度,也有一定的防御效果。
❻ 预防霜冻的几种有效措施是怎么样的
1.熏烟防霜:采用此法防霜冻效果好,而且经济,就是利用燃烧发烟的物体,使其形成烟幕达到防霜的目的。熏烟方法是:测准风向,在防霜地块的上风头,每隔10米左右,挖深30厘米左右,直径为90厘米左右的小型圆坑,下放干草,上堆湿草作为发烟的材料,根据预报,当温度下降到1℃以下。0℃以上时点火放烟。一定掌握好点火的时间,不能过早和过晚。烟幕应持续到天亮太阳升起湿度回升后为止。
2.灌溉防霜:灌溉可以增加土壤的热能量和导热率;同时增加空气湿度,减少辐射冷却。经试验表明:在预计来霜的前一天进行放水灌溉,能使地温提高1℃~2℃,防霜效果理想。
3.喷雾法防霜:在来霜前不断地用喷雾器往作物上喷水,能使作物的叶面凝结上水珠,水珠可以放出潜热,可提高温度,免受冻害。
4.覆盖防霜:一般多用于覆盖蔬菜,可用草帘子、席子、草木灰、塑料薄膜等材料,在霜冻前4小时左右覆盖农作物的表面,日出后除掉,以保持地热量不散失,而防止冻害,防霜的效果较好。
5.自制烟雾弹防霜:可用30%硝铵、30%沥青、40%锯沫为原料混合制成。先将锯沫和硝铵晒干、压碎、过筛,然后将3种材料混合拌匀,包成筒状药色,中间插上药捻或导火线即成。在来霜之前放置在地里,放置数量可根据地块大小而定,在来霜前1小时左右点燃,就可放出大量浓烟。
❼ 如何预防霜冻
霜冻的预防措施:
一、灌水法。可增加近地面层空气湿度,保护地面热量,提高空气温度。灌水可增加近地面层空气湿度,保护地面热量,提高空气温度(可使空气升温2℃左右)。由于水的热容量大,降温慢,田间温度不会很快下降。至于小面积的园林植物还可以采用喷水法,其方法是在霜冻来临前1小时,利用喷灌设备对植物不断喷水。因水温比气温高,水在植物遇冷时会释放热量,加上水温高于冰点,以此来防霜冻,效果较好。
二、遮盖法。既可防止外面冷空气的袭击,又能减少地面热量向外散失。就是利用稻草、麦秆、草木灰、杂草、尼龙等覆盖植物,既可防止外面冷空气的袭击,又能减少地面热量向外散失,一般能提高气温1-2℃。有些矮秆苗木植物,还可用土埋的办法,使霜冻其不致遭到冻害。这种方法只能预防小面积的霜冻,其优点是防冻时间长。
三、熏烟法。烟雾能阻挡地面热量的散失,烟雾本身也会产生一定的热量。是用能够产生大量烟雾的柴草、牛粪、锯木、废机油、赤磷或其他尘烟物质,在霜冻来临前半小时或1小时点燃。这些烟雾能够阻挡地面热量的散失,而烟雾本身也会产生一定的热量,一般能使近地面层空气温度提高1-2℃。但这种方法要具备一定的天气条件,且成本较高,污染大气,不适应于普遍推广,只适用于短时霜冻的防止和在名贵林木及其苗圃上使用。
四、施肥法。有机肥可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其吸热保暖的性能。在寒潮来临前早施有机肥,特别是用半腐熟的有机肥做基肥,可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其吸热保暖的性能。也可利用半腐熟的有机肥在继续腐熟的过程中散发出热量,提高土温。入冬后可用暖性肥料壅培林木植物,有明显的防冻效果。暖性肥料常用的有厩肥、堆肥和草木灰等。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要掌握好本地的气候规律,应在霜冻来临前3-4天施用。入冬后,可用石灰水将树木、果树的树干刷白,以减少散热。
❽ 形成霜冻的原因有哪些有什么预防方法
霜冻的原因
霜冻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发生在冬春季,多为寒潮南下,短时间内气温急剧下降至零摄氏度以下引起;或者受寒潮影响后,天气由阴转晴的当天夜晚,因地面强烈辐射降温所致,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雪上加霜”。霜冻对园林植物的危害,主要是使植物组织细胞中的水分结冰,导致生理干旱,而使其受到损伤或死亡,给园林生产造成巨大损失。
霜冻一般分为三种类型。由北方强冷空气入侵酿成的霜冻,常见于长江以北的早春和晚秋,以及华南和西南的冬季,北方群众称之为“风霜”,气象学上叫做“平流霜冻”。在晴朗无风的夜晚,地面因强烈辐射散热而出现低温,群众称之为“晴霜”或“静霜”,气象学上叫做辐射霜冻。先因北方强冷空气入侵,气温急降,风停后夜间晴朗,辐射散热强烈,气温再度下降,造成霜冻,这种霜冻称为混合霜冻或平流辐射霜冻,也是最为常见的一种霜冻。一旦发生这种霜冻,往往降温剧烈,空气干冷,很容易使农作物和园林植物枯萎死亡。所以这类霜冻应特别引起注意,以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霜冻是指在一年的温暖时期里,土壤表面和植株表面的温度下降到足以引起农作物遭受伤害或死亡的温度。因此霜冻发生时,近地层的气温一般可以在0度以下;也可在0度以上、5度以下的范围内。有霜冻发生时,不一定有白色冰晶出现,这种情况有的地方把它叫作暗霜。
有寒流经过,遇到在那里的亚热带季风,且寒流的势力较大就会产生霜冻.
预防霜冻的 方法灌水法
灌水可增加近地面层空气湿度,保护地面热量,提高空气温度(可使空气升温2℃左右)。由于水的热容量大,降温慢,田间温度不会很快下降。至于小面积的园林植物还可以采用喷水法,其方法是在霜冻来临前1小时,利用喷灌设备对植物不断喷水。因水温比气温高,水在植物遇冷时会释放热量,加上水温高于冰点,以此来防霜冻,效果较好。
遮盖法
就是利用稻草、麦秆、草木灰、杂草、尼龙等覆盖植物,既可防止外面冷空气的袭击,又能减少地面热量向外散失,一般能提高气温1-2℃。有些矮秆苗木植物,还可用土埋的办法,使其不致遭到冻害。这种方法只能预防小面积的霜冻,其优点是防冻时间长。
熏烟法
是用能够产生大量烟雾的柴草、牛粪、锯木、废机油、赤磷或 其它 尘烟物质,在霜冻来临前半小时或1小时点燃。这些烟雾能够阻挡地面热量的散失,而烟雾本身也会产生一定的热量,一般能使近地面层空气温度提高1-2℃。但这种方法要具备一定的天气条件,且成本较高,污染大气,不适应于普遍推广,只适用于短时霜冻的防止和在名贵林木及其苗圃上使用。
施肥法
在寒潮来临前早施有机肥,特别是用半腐熟的有机肥做基肥,可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其吸热保暖的性能。也可利用半腐熟的有机肥在继续腐熟的过程中散发出热量,提高土温。入冬后可用暖性肥料壅培林木植物,有明显的防冻效果。暖性肥料常用的有厩肥、堆肥和草木灰等。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要掌握好本地的气候规律,应在霜冻来临前3-4天施用。入冬后,可用石灰水将树木、果树的树干刷白,以减少散热。
霜冻的防范工作把防霜冻作为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来抓
当前正处于秋粮产量形成的最后时期,防止霜冻危害是夺取秋粮丰收的关键性 措施 ,是打好秋粮生产的最后一仗。各级农业部门要把防霜冻作为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来抓,克服麻痹松懈思想和消极畏难情绪,迅速行动起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做到“丰收一天不到手,管理一天不放松”,千方百计减轻和避免霜冻危害。广泛发动群众迅速开展防霜冻工作
针对东北地区将出现大范围降温的情况,要迅速组织广大农民群众,投入到防霜冻、夺丰收的行动中来,全力以赴落实防范措施。各地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多种媒体,广泛宣传防霜冻的严峻形势和重大意义, 教育 引导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切实增强防霜冻的自觉性,使防霜冻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快速形成层层动员、干群齐抓的工作局面。
把防霜冻的关键措施落到实处
各级农业部门要与气象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掌握霜冻的准确预报,适时发布预警信息,抓住最佳时段,组织群众防霜,切实提高防范效果。在作物上,要突出玉米和大豆等作物。在地块上,要把贪青晚熟地块、低洼地块作为防范的重点。在防范措施上,因地制宜地采取喷施抗寒制剂,增强作物抗逆能力;采取人工烟熏,提高局部环境温度;采取除掉空秆植株、站秆扒皮晾晒等措施。对发生轻霜危害的作物,要本着不下酷霜不开镰的原则,引导群众适时晚收,促进后熟,提高品质。
加强对防霜冻工作的指导和服务
各级农业部门的主要领导要靠前指挥,亲自研究部署、督促落实。要组织干部和农技人员深入防霜冻一线,分片包干,落实责任。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面对面地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确保防霜冻资金、物资和技术落实到位。各地要加强防霜冻工作督导,组成专门工作组赴各地进行重点督查,努力把霜冻危害和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适合霜冻天气吃的食物一、牛肉
大陆不少地方都有 霜降 吃牛肉的习俗。例如广西玉林,这里的居民习惯在霜降这天,早餐吃牛河炒粉,午餐或晚餐吃牛肉炒萝卜,或是牛腩煲之类的来补充能量,祈求在冬天里身体暖和强健。除牛肉外,羊肉与兔肉也与霜降相宜。
牛肉的营养价值高,古有“牛肉补气,功同黄芪”之说;《本草纲目》指出,牛肉能“安中益气、养脾胃,补虚壮健、强筋骨,消水肿、除湿气”。中医认为,牛肉入脾、胃经,是补脾胃的佳品。而西方营养学认为牛肉蛋白质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所以味道鲜美,受人喜爱,享有“肉中骄子”的美称。
牛肉可调养脾胃,特别是现在的秋季需要一些养胃的食物,牛肉还有补肾作用,男士可以多吃些。同时还可以多食些小炒牛肉、焖牛腩、牛骨髓炖山药。
推荐食谱:南瓜炖牛肉
材料:牛肉250克、南瓜500克、姜片、食用盐少量。
做法:
1、南瓜洗净切薄片;洗净牛肉,切块,在开水里飞一下捞出沥干待用。汤锅中放入牛肉块、姜片,加水,大火煮沸,改小火煮45分钟。
2、倒入南瓜片,加盖小火再煮20分钟至南瓜、牛肉软烂;加入食盐搅匀调味即食。
二、白柚
霜降时台湾南部的二期水稻已经成熟准备收割,也是台南麻豆镇白柚的收获期。有“柚中大王”之称的大白柚,评价较文旦更高,故有“内行人吃白柚、外行人吃文旦”的说法。上品白柚滋味酸中含甜,若沾点梅粉,味道更好;由于果实甘冽多汁,热咳患者及糖尿病患者都可食用,还有解酒、降血压、退烧、恢复体力等功效。
白柚果肉含柚皮甘、新橙皮甘、橙皮糖甘及糖类,并富含维生素C、矿物质钾及有机酸等营养,其性:寒、甘、酸,可健胃消食,生津解渴,消除疲劳,亦有降低血糖之功效,多食果肉除可增加营养又有益健康。
白柚优劣,果园土质环境是为先天条件,因此品牌认证是不可疏忽的。所谓品质好的白柚,吃起来肉质柔软多汁,甜度高而带点微酸,无苦味,是为极品;从外表看,果梗部尽量挑选较平,果皮平滑完好,重约1.5~2公斤,拿在手上体积比重,感觉皮薄又有重量,果肉为淡黄色,饱满多汁是为上品货。吃到白柚酸度较高时,只要不碰伤置于阴凉处,酸度会随着时间自然地递减而甜美;整粒白柚中果肉靠近果皮的部位,比靠近果心有种子的部位,其汁胞果肉来得饱满,香甜,品质较稳定。
三、鸭肉
闽南台湾的民间在霜降的这一天,要进食补品,也就是我们北方常说的“贴秋膘”。在闽南有一句 谚语 ,叫做“一年补通通,不如补霜降”。从这句句小小的谚语就充分的表达出闽台民间对霜降这一节气的重视。因此,每到霜降时节,闽台地区的鸭子就会卖的非常火爆,有时还会出现脱销、供不应求的情况。乐得卖鸭子的老板们嘴都合不拢了。
吃鸭可以除秋燥。鸭和鸡同为禽类,功效却大不相同。鸡尤其适合的冬季进补,民间素有“逢九一只鸡,来年好身体”说法。而鸭属于水禽,元朝的御医忽思慧在《饮善正要》里说,鸭肉味甘、冷、无毒,补内虚,消毒热,利水道。可用于头痛、阴虚失眠、肺热咳嗽、肾炎水肿、小便不利、低热等症。经常食用鸭肉对体弱阴虚、水肿食少、大便干燥、低热者最为有益。因此,夏秋的燥热季节最适合吃鸭。相比之下,猪牛羊等其他肉类就稍逊一筹。
民间一直就有“煮汤没鸡不鲜,没鸭不香”的说法,平日煮汤时候放点鸭肉对营养的吸收也有很大帮助。鸭汤含有大量的人体所需的氨基酸,而在,鸭肉越老营养价值越高。平日里人们之所以喝老鸭汤,是因为煮汤需要添加大量新鲜的动物性原料,所以通常取年龄比较大一点的禽类,因为相对年龄小的来说,味道更香浓。所以,煮汤要选老鸭。
推荐食谱:茶树菇老鸭汤
材料:半只鸭子、水发茶树菇200克、葱、姜、大料、盐、料酒。
做法:
1、将茶树菇洗净,用凉水泡发2个小时左右。将鸭子洗净,也用凉水泡一下,主要是为了将血水泡出来。鸭子剁成大块,凉水下锅,直至锅开,打去浮沫后,捞出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