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冬虫夏草种植技术方法
栽种时间:冬虫夏草在每年春或秋季栽种。 培养菌虫:每天往蝙蝠蛾幼虫上喷洒二次液体菌种。 栽种入土:在容器内装入二点五到三厘米的细沙,然后放入幼虫并覆土压实。 后期管理:将植株放在阴暗、温暖的环境下养护。
1、栽种时间
冬虫夏草的最佳栽种时间在每年春季的三到五月份,或秋季的九到十一月份,此时气候环境适宜植株生长,有利于提高播种的成活率,但如果在温室内繁殖,则冬虫夏草一年时间均能栽培。
2、培养菌虫
在栽种冬虫夏草之前,需要培养菌虫,此时将制作好的液体菌种装入喷雾器内,然后往蝙蝠蛾幼虫的身上喷洒,保持湿润即可,一般每天喷洒两次,等三天后蝙蝠蛾幼虫会处于昏迷状态,此时便能进行栽种。
3、栽种入土
瓶栽养护冬虫夏草时,可以先在大小合适的宽口玻璃瓶内垫一层二点五到三厘米的细沙,然后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再把染有菌种的幼虫放在细沙上,并覆盖三厘米厚的细沙土,微微压实后,用塑料薄膜封口。
4、后期管理
瓶栽结束后,将宽口玻璃瓶放在阴暗的环境下养护,并维持温度在十二到十八度之间,促使冬虫夏草生长繁茂,且成活率和纯度高,另外当植株进入子座发育期后,要给其提供充足的散射光照。
② 冬虫夏草种子的种植方法是什么
虫草的栽培方式很多,可进行室内外瓶栽、箱栽、床栽、露地栽培等方式。在栽培前都必须先培养菌虫,使昆虫在入土之前感染上带病毒性的菌液,到入土时已重病在身不会乱爬,有利于早死快出,生长均匀。
菌虫培养方法是将已制好的液体菌种用喷雾器喷在幼虫身上,见湿为止,每天喷2次,3天后这种受菌液侵害的幼虫出现行动迟缓,处于昏迷状态,即可进行栽培。
栽培条件
1、菌种:虫草的栽培首先要有优良的纯菌种,一是要早熟、高产,主要目的是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要感染力强,要求菌种有较强的生命力,成活率达95%以上,能对昆虫迅速感染,尽快得病死亡;适应范围广,特别是对环境温度变化和其他杂菌感染有一定的抵抗能力。
2、昆虫:主要利用蝙蝠蛾幼虫作为冬虫夏草的寄生,幼虫必须是活的,个体大、肥胖的较好,数量多少根据自己的栽培而决定。一般每平方米需幼虫1 kg、母种一支、细砂土50 kg。
3、环境:虫草的人工栽培无论海拔高低都可以,关键取决于温度。冬虫夏草是一种中、低温型菌类,菌丝生长繁殖温度是5-32℃,最适宜温度是12-18℃,菌核和子座形成以10-25℃为宜。
4、栽培季节:利用自然气温一年可栽培两季,即春季3-5月,秋季9-11月。若在室内人工控温,一年四季均可栽培,而且可缩短生长期。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冬虫夏草
③ 冬虫夏草的养殖方法
冬虫草是冬虫夏草的简称,属于虫草的一种,具有极高的价值,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关于冬虫夏草的养殖方法方面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到你。
如果是家庭种植,瓶栽是个不错的选择,将玻璃瓶洗净后,先在瓶中垫2.5-3cm的细沙土,土质含水量要达到60%,然后将感染了菌液的活体虫放在上面,每瓶中幼虫不要放多了,上面再盖3cm左右的细沙土,用塑料薄膜封口,放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管理,避免阳光直晒。
在家养殖冬虫夏草,也可以选择箱栽,木箱、木盆、塑料盆都可以进行种植。要记得在箱子底部和四周要放塑料薄膜防止水份散失,先在箱中垫5-7cm的细沙土,再放入菌虫,幼虫之间要有一定间隔不要挨在一起,上面再盖3-5cm的细沙土,表面再用塑料薄膜包好。
如果是大批生产的话,那就用床架种植吧,这种方式一般适宜室内养殖,床架宽1米,长根据自已的实际情况定,用竹或木制作,每层四边高12cm用于挡土,种植前先铺一层塑料薄膜,再垫5-7cm的细沙土,放入幼虫,幼虫间的距离自己把握,盖3-5cm的细沙土,然后覆盖塑料薄膜。
如果是室外种植,推荐使用露地栽。最关键的是选好种植场地,要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水。将一般平地铲出表土15cm左右,宽1米,长按自己的情况定,填上5cm左右的沙土,放入幼虫,盖5-7cm左右的细沙土,最后用塑料薄膜覆盖。
如果是农村种植,畦式种植是个不错的选择,宽100cm,深50cm,长按自己的情况定,种植时先在畦部先铺5cm厚的细沙土,放入菌虫,然后盖5cm左右细沙土,畦旁用竹拱弓,最后覆盖塑料薄膜,注意两端要通风。
虫草菌丝生长的时候对空气要求不大,子座快要出土的时候要去掉塑料薄膜,流通空气,促进子座的生长,并保持空气75~95%左右的相对湿度,出土后10-20天就生长成熟。
冬虫夏草一般为9个月就可长好,品种性质和环境温度决定生长快慢,虫草成熟标的准是子座出土伸高3-5cm,顶端以发育成子囊果“毛笔尖”即可采收。
虫草泡水:取1克冬虫夏草洗净后放入杯中,再倒入适量开水将杯盖上,待水温适宜后饮用,每次取的虫草泡5~6遍,泡到最后一遍时喝完水再将虫草嚼服咽下;
虫草研末冲服:每天取一定量虫草研末,用温水或淡盐水空腹送服,日服两到三次;
虫草煲汤:待各种肉汤或骨头汤炖至离出锅还有1-2小时左右时,将适量冬虫夏草下锅,汤煲好后再吃肉喝汤并将虫草嚼服咽下;
虫草熬粥:将适量虫草洗净后与米一起下锅熬煮,待粥煮好后喝粥吃虫草;
虫草泡酒:取虫草10-20克,度数较高的粮食白酒500ml,将虫草捣碎,放入干净玻璃瓶中,倒入白酒,加盖密封置于阴凉处,经常摇动瓶子以促进有效成分充分溶出,两周后开启,过滤去渣,即可饮用,每日早中晚各1次,每次饮10-20ml。
“冬天是虫,夏天是草,冬虫夏草是个宝。”冬虫夏草简称虫草,是冬季真菌寄生于虫草蛾幼虫体内,到了夏季发育而成。冬虫夏草因此得名。
从外形上看,冬虫夏草虫体呈金黄色、淡黄色或黄棕色,又因价格昂贵而有“黄金草”之称。因其药用价值高,功效好,在国内外被视为珍品,市场需求量大,但因其天然资源量稀少,故价格十分昂贵。
冬虫夏草究竟是虫还是草?青海大学牧科院副研究员、多年从事冬虫夏草人工培育研究的王宏生介绍说,从它的形成过程来看。通俗地讲,就是蝙蝠科许多种别的蝙蝠蛾为繁衍后代,产卵于土壤中,卵之后转变为幼虫,在此前后,冬虫夏草菌侵入幼虫体内,吸收幼虫体内的物质作为生存的营养条件,并在幼虫体内不断繁殖,致使幼虫体内充满菌丝,在来年的5-7月天气转暖时,自幼虫头部长出黄或浅褐色的菌座,生长后冒出地面呈草梗状,就形成我们平时见到的冬虫夏草。因此,虽然兼有虫和草的外形,却非虫非草,属于菌藻类生物。
④ 冬虫夏草种植的方法
冬虫夏草人工培育在近20年来全国先后有60多个科研单位和数千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实验和探索;云南、四川等地已在高海拔地区取得了小面积培育有性型成功的经验,但由于周期长,高海拔地区无推广对象、投资大、效益不如自然采集的高等多种因素,一直未能大面积推广。在云南、四川、浙江、甘肃、青海、北京、福建、广东、贵州、广西等省(市、区)中低海拔地区,开展人工培育有性型冬虫夏草研究也有多年,虽然在某一些环节上已有多家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绩或成果,如云南和四川等省已在昆明、成都和重庆的室内人工批量、重复繁殖成功蝠蛾昆虫;浙江等地在室内零星繁殖成功蝠蛾昆虫;但由于没有解决虫与菌接种和批量、重复长出子座体的难关,不能称为培育成功。离小面积、小批量、多次重复在低海拔人工培育出有性型冬虫夏草的目标都还十分遥远;虽然数家已声称在中、低海拔批量培育成功有性型冬虫夏草,事实上科学的可信度极低。因为:
(1)目前还无一家能长期又稳定地分离培养到正宗的冬虫夏草真菌 (即反复在培养基上批量长出子座)。青诲、云南、四川、北京等地在培养基上都培养出过子座,但其子囊孢子稀少或无子囊孢子,而且生长都不稳定,不能说明已掌握了有性型人工在中低海拔的培育技术。
(2)冬虫夏草菌无性型人工培养技术比较容易掌握,在室内接种到蝠蛾幼虫上也能感染成为僵虫期,但确罕见有完成有性型,长出子座体和子囊孢子。
(3)目前子座的形成除了海拔、气候、土壤、气压等多种环境因素外,其菌之间是否多菌复合感染?如果是复合感染,又是哪一些菌在起关键作用?在什么时期与冬虫夏草菌起作用?等等问题尚不清楚。
因此,要在中低海拔地区人工批量和重复培育出有性型的冬虫夏草,还需做大量的研究和实验工作。就是在高海拔地区进行大面积人工培育冬虫夏草,也还需开展许多技术性的实验工作。所以有性型冬虫夏草人工培育要达到规模化或产业化生产,研究还十分艰巨,路程还非常遥远。
(二)无性型冬虫夏草人工培养现状
由于有性型冬虫夏草的人工培育困难太大,近10多年来,大部分开展冬虫夏草人工培育研究的单位和研究人员都纷纷转向无性型的研究与应用上。由于虫草菌无性型培养技术容易掌握,而且从自然界采集冬虫夏草分离出来的真菌,绝大部分理化性质和药理功能与冬虫夏草的有性成分相似,所以各地都把自我分离出的真菌确定为冬虫夏草菌的无性阶段,并纷纷建厂生产菌粉和开发应用。目前已从自然界的冬虫夏草体中分离出自我认为是中华虫草菌无性型共有9属31种,其中有16种已经在北京、吉林、山西、上海、青海、浙江、福建、江西、广东、云南、贵州等19个省 (市)40多家,进行深层大规模发酵培养和固体培养菌丝体和分生孢子体作为有性型冬虫夏草的代用品,部分厂家已进入大的产业化生产,如至灵胶囊、金水宝胶囊、宁心宝胶囊、心肝宝、冬虫夏草鸡精、虫草胶囊、冬虫夏草酒、冬虫夏草人参补酒等20多种产品年产值均达千万元至数亿元。而且,由于用菌丝体和分生袍子人工繁殖周期短、产量高,今后作为冬虫夏草有性型的代用品,开发、应用的潜力还极大。
要获得纯正的冬早夏草菌种必须进行人工的分离、纯化、复壮、保存等工作。
1.分离冬虫夏草菌的技术与条件
(1)材料要求。获得纯的菌种对材料要求比较严格;一般来说如果是进行冬虫夏草的组织块分离法,最佳的分离材料是每年的10月底至11月份,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土壤刚开始冻结时期采的材料,这个时期冬虫夏草菌刚感染蝠蛾幼虫进入僵虫期不长时间,嫩小的子座芽刚长出虫头部0.2一0.5cm,虫体内其他杂菌较少,最易进行分离。如果是第二年5一6月份采的材料,僵虫体和子座上都有许多种杂菌共生或腐生,难获得纯菌种。若用子囊孢子进行分离培养,材料最好在每年的7月中、下旬子囊孢子刚有部分成熟期采集分离培养。
(2)操作方法。有以下3步。
a.僵虫体 (即菌核)的分离:分离前,用水刷洗干净主体表面,再用无菌水清洗2一3次;用0.1%一0.2%的升汞溶液,对分离材料进行约3一5min的表面消毒;再用无菌水清洗。选取与胸足为界的前段部分。用解剖刀切去表皮,避开消化道,取血腔菌丝切成芝麻粒大小,压入平板培养基中,每皿1一2粒。置于15一19℃中培养,待菌落长出0.2一0.5cm时,挑选少量菌丝反复在平板培养基上分纯2一4 次,确定无其他杂菌后,移入试管保存和培养。
b.子座芽分离:从僵虫头顶切下洗净的子座芽,置入0.1%升汞液中消毒2一3min,用无菌水洗净,切取中间部位组织块压入培养基中;培养条件同a。
c.子囊孢子分离:用透明纸袋套住子囊孢子成熟的子座,让子囊孢子弹跳粘贴在纸袋上,然后,把有子囊孢子的纸袋浸入25%的葡萄糖液中,洗下孢子,放入15一19℃中培养,每天镜检,当袍子萌发时,用微吸管吸单个孢子滴于平板中培养;培养条件同a。也可把整个成熟的冬虫夏草带回室内,用棉纸把僵虫和连虫体的子座包住,仅留出有孕部分,在无菌室中,横放,下置一片载玻片,随时保持主体湿度;每天镜检,当看到子囊孢子弹到玻片时,用微吸管吸到平皿的培养基中培养;培养条件同a。
(3)培养基的选用。
a.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PDA),此种配方是所有虫草菌属真菌的通用培养基,在分离培养初期可用该配方,不过菌种生长不十分旺盛,而且易老化、退化。
b.加富培养基 (1):多性蛋白脐10g,葡萄糖50g,磷酸氢二钾1g,硫酸镁0.5g,活蚕蛹30g,生长素0.5μg,琼脂20g,加水1000mL,pH: 5.0。
加富培养基 (Ⅱ):蛋白脯40g,葡萄糖40g,去皮鲜马铃薯100g,磷酸氢二钾1g,硫酸镁0.5g,牛肉膏10g,生长素0.5μg,蝠蛾活幼虫 (磨碎)30g,琼脂20g,高寒草甸土浸出液10OOmL,pH:5.0。
在加富培养基上,菌落比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旺盛和迅速;加富 Ⅱ号又优于Ⅰ号。
2.生长特性 冬虫夏草菌的分离培养中须掌握温度、pH值、光照、碳和氮源及无机盐的利用状况。
(1)不同温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冬虫夏草菌喜偏低温度。在0 一4℃时能缓慢生长;5一8℃时生长速度加快;10一19℃是此菌较适生长发育的范围;最佳生长温度为15一l9℃。超过20℃菌丝猛长,菌落由白色变为灰黑或棕黄色,开始出现变异,所以不宜高温培养。
(2)对pH值的要求。冬虫夏草菌是一种偏酸性真菌,最适pH值为 5.0一6.0,当pH值为4.5以下和6以上时,随着增高或降低,生长缓慢至不生长。
(3)光照的影响。此菌的子囊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初期,适应于弱光和短光照,后期则适应于较强光照。在人工培养中,菌丝、分生孢子和子座等具有明显的趋光性,向阳面生长多而密,背光面生长稀疏,全黑环境下培养的各种菌态纤弱、细长、稀疏。
(4)对碳源的利用。冬虫夏草菌可利用多种碳源,但以葡萄糖和麦芽糖合用时生长最快,单用葡萄糖时也能良好地生长,次之是马铃薯等淀粉,再次之是蔗糖。
冬虫夏草菌是一种由寄生活体寄主,再由腐生阶段发育成熟的真菌,所以对氮源中的多种有机氮均能较好的利用。而以活虫体最佳;蛋白胨与酵母膏合用生长也十分理想,次之是二者单独使用,再次之是牛肉膏等。而对无机氮如硫酸铵、硝酸钾等利用较差。 对灰分养料有一定的需求,在有微量的硫酸镁、磷酸氢二钾的培养基中生长旺盛,次之是磷酸二氢钾,其他钠、钙、铁、铜等无机盐也可利用。
3.培养方式 冬虫夏草菌分离纯化后,即可作为各种实验和扩大生产应用。
(1)其扩大生产的方法常有三种:固体静置培养法、振荡培养法和大罐通气发酵培养法。
a.静置培养:主要用在固体培养,如试管斜面、三角瓶培养、米饭培养等等。在静置培养中只要掌握好温度和光照即可使菌正常生长。当斜面上的分生孢子成熟后,即可存入1一2℃的冰箱中保存8 一14个月,也可作为种子直接用于生产。
b.振荡培养:采用液体培养菌种或小规模繁殖培养,都可用振荡培养。振荡培养的培养基,把固体培养基减去琼脂即可。设备最好选用恒温振荡培养机,用三角瓶置液体培养基,把试管固体菌种接入即可培养。经不断振荡使液体培养基中各种成分混合均匀而不致沉淀,同时促进气体与液体接触和交换,使氧进入液体培养基中,利于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形成。
c.大罐通气发酵培养:在大规模生产菌丝和分生孢子等菌粉时,必须用大罐通气发酵培养法。该方法通气是采用吸气或真空泵减压等方法,经过滤器除杂菌,送入罐内液体培 养基中供冬虫夏草菌的生长发育。
(2)发酵工艺流程。自然冬虫夏草分离纯化→ 试管斜面种→ 振荡器液体一级 种→ 二级种→ 小型种子发酵种子罐→ 生产发酵罐 → 浓缩→ 喷粉干燥→ 成品菌粉。
冬虫夏草菌罐中发酵要求温度在20一25℃,罐压392.3一 686.5kPa(0.4一0.7kg/cmz),通气量为0.5一1.OVVm*;注入发酵罐中的液体培养基为罐容的65%一75%为宜。 接种量为10%,搅拌速度为180r/min,培养时间72一96h,即可放罐浓缩和喷粉。
(3)发酵培养基多用。鲜马铃薯 (去皮)8%,蔗糖2%,玉米淀粉 0.5%,蚕蛹粉1%,蛋白胨0.4%,硫酸铵0.2%,pH值5.5一6.0。
(4)发酵培养成品标准。分生孢子即几全脱落母体孢子梗,孢子梗数量增加不明显 时,在镜下计数检查,每毫升含分生孢子18亿一 25亿个;残糖低于1%;氨基氮低于0.2mg/mL,即可成为成品菌液。
4.冬虫夏草菌回接要点 把有性型或无性型的冬虫夏草菌孢子回接到寄主昆虫体上,是人工培养有性型冬虫夏草和复壮无性型菌种的关键措施。
(1)回接时期。冬虫夏草回接关键在于选择寄主昆虫抗菌薄弱时期,一是蜕皮期;二是幼虫取食活动激烈,摩擦损伤率较高时期。
(2)回接方法。又分两种。
a.喷雾法:当饲养的蝠蛾幼虫达4一6龄虫,有1/3以上的幼虫蜕皮时,把幼虫集中,用子囊孢子或者分生孢子对入5%一10%葡萄糖液喷雾到虫体或食物上,接种后约30min,菌液在虫体上略干,把幼虫放回土壤中任其自然生活。此法感病率高,但缺点是,幼虫不易从土中取出集中,而且集中时幼虫有互相残杀的习性,虫体被咬伤后,易被杂菌感染致死,冬虫夏草菌丝未充满体腔时,伤虫就会腐烂,不能形成僵虫 (菌核)。
b.自然接触法:在大面积半自然土壤中饲养蝠蛾幼虫,定时取小样观察幼虫生长状况,当大部分幼虫适宜感病时,用饲料植物浸菌液种植和用细土拌菌接种,均匀撒入养虫的地表上,然后喷水,使菌渗入土中,幼虫取食活动时接触感染。此法寄主感染率不太高,但一经感染致病,冬虫夏草菌长势好,而且未感病的蝠蛾幼虫能正常生长,繁殖后代。
(选自《中国昆虫资源利用和产业化》,作者:杨大荣)摘自:中国昆虫资源利用和产业化
冬早夏草栽培技术
(一)概述 别名虫草、冬虫草、夏草冬虫。 为麦角科虫草属植物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Berk.)Sacc.”的子座及其奇主的干燥虫体。甘,温。滋肺补肾,主治肺结核、咯血、虚喘、盗汗,道精,阳痿,腰膝酸痛。多生于高寒山区、草原、河谷、草丛中。分布于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西藏等省、自治区。
(二)植物特性 冬虫夏草是一种属于囊菌纲、肉座菌目、麦角菌科、虫草属的真菌寄生于鳞翅目蝙蝠蛾幼虫的虫菌结合体。整个外形由虫体和子实体相连接而成,外表黄棕色或黄褐色,虫体极似家蚕,细长圆柱形,长3~5厘米,粗约0.3~1厘米,有20~30个明显环节,腹部有足8对,尤以中部4对较为明显。子实体是指延伸于寄主昆虫体外的。由菌丝反复纽结和分化后形成的肉眼可以识别的繁殖器官。质地较脆,断面黄白色,头部红棕色,长有子座,子座多单生,细长像棍棒一样,长4~10厘米,顶部膨大,表面棕褐色,质地略韧,断面黄白色且呈纤维状,子座的头部散生或密生着子囊壳,子囊壳中形成无数的子囊,子囊中就是能进行有性繁殖的子囊孢子。
(三)生长特性 冬虫夏草的分布与地形、地貌、海拔的高低都有密切的关系。其寄主编幅蛾喜生长在潮湿、低温、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地势和地貌上。
(四)栽培技术
1,栽培条件 冬虫夏草的人工栽培主要是准备菌种和昆虫两个条件。
(1)菌种 冬虫夏草的栽培首先要有优良的纯菌种,一是要早熟、高产,主要目的是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二是要感染力强,要求菌种有较强的生命力,成活率达95%,以上,能对昆虫迅速感染,尽快得病死亡。三是适应范围广,特别是对环境温度变化和其他杂菌感染有一定的抵抗能力。
(2)昆虫 昆虫主要利用蝙幅蛾幼虫作为冬虫夏草的寄生,幼虫要求必须是活的,个体大、肥胖的较好,数量多少根据自己的栽培而决定。一般每平方米需幼虫1千克,母种一支,细沙土50千克,可栽出鲜冬虫夏草0.5千克,晒干品0.05干克,价值100元。
(3)环境 冬虫夏草的人工栽培无论海拔高低都可以,关键决定于温度。冬虫夏草是一种中、低温型菌类,菌丝生长繁殖适温度是5~32℃,最适宜12~18℃,菌核和子座形成10~25℃为宜。
(4)栽培季节 利用自然气温,一年可栽培两季,春季3~5月,秋季9~11月,若在室内人工控温,一年四季均可栽培,而且还可缩短生长期。
2.栽培方法 冬虫夏草的栽培方式很多,可进行室内外瓶栽、箱栽、床栽、露地栽培等方式,根据自己的条件任意选择。无论哪种栽培方式,在栽培前都必须先培养菌虫,使昆虫在人土之前感染上这种带病毒性的菌液,到入土时已重病在身不宜乱爬,有利于早死,快出,生长均匀。
菌虫培养方法是将已制好的液体菌种用喷雾器喷在幼虫身上,见湿为止,每天喷2次,3天后这种受菌液浸害的幼虫出现行动迟缓,处昏迷状态,即可进行栽培。
(1)瓶栽 适合于家庭栽培,采用普通罐头瓶洗净后,在瓶内先垫一层2.5~3厘米的细沙土,土质含水量60%,然后将感染菌液的幼虫放在上面,每瓶放两只为宜,要求两只幼虫之间不要靠拢,腹面向下,放伸,上面再盖细沙土3厘米,稍压平表面。为了保持湿润,再用塑料薄膜封口,放入室内外适宜的温度下进行管理,避免阳光直射。
(2)箱栽 也适合于家庭栽培,可利用大小木箱、塑料盆进行栽培。木箱底部和四周要有塑料薄膜,防止水分散失,先将细沙土铺5-7厘米厚,再均匀地放入菌虫,每只虫之间相隔2~3厘米,上面再盖沙士3~5厘米,表面用塑料薄膜保湿。为了节约场地,还可将木箱重叠起来。
(3)床栽 床架栽培是进行大批生产的发展方式,这种方式一般适宜室内,可充分利用室内空间进行层架栽培,节约场地。床架宽100厘米,长根据自己的房间设计,采用竹、木制作,每层四边高12厘米用于挡土,栽培时先铺一层塑料薄膜,再倒细沙土5~7厘米拍平,放入菌虫,距离按箱栽,上面盖沙土3~5厘米,然后覆盖塑料薄膜。
(4)露地栽 指室外栽培,室外栽培关键要选好场地,首先要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水冲刷,做到能遮荫,能排水,能防旱,能防人畜踩踏的环境。栽培方法可进行平地式或畦式两种方法。平地式栽培是将一般平地、被地、荒地铲除表土15厘米,宽100厘米,长不限,然后填上5厘米厚的沙土,按上述方法放入菌虫,再盖细沙土5~7厘米,外用塑料薄膜覆盖,四周要有排水沟,上面要有树林或荫棚遮荫。
(5)畦式栽培 畦式栽培可避免阳光和高温的问题,适宜广大农村栽培。畦宽100厘米,深50厘米,长不限,四周同样能排水,栽培时在畦底部先铺5厘米厚的细沙土,再按上述方法放入菌虫,然后又盖细沙土5厘米,最后覆盖塑料薄膜。畦旁用竹拱弓,上盖草帘遮荫和降温。
3.管理技术 冬虫夏草栽培后的管理技术非常简单,主要是温度、湿度、光照、空气方面的管理。
(1)温度 冬虫夏草对温度的要求比较宽,一般是先低后高,但宁愿过低生长慢,不能过高受影响。菌丝生长12-18℃为好,温度低长势慢,但杂菌少成活率高。一般在-40℃都冻不死,但高于40℃就会死亡,在后期子座生长阶段温度20~25℃有利生长。
(2)湿度 湿度管理是冬虫夏草生长发育的关键,虫体内的营养和湿度基本能满足它的生长要求,它不需要外来的营养和湿度,只需要外界物能保持虫体本身的温度不易干燥,因此随时保持沙土的湿润,要求含水量达60%为宜,如果干燥可喷少量的清水保持相应的湿润。
(3)光照 冬虫夏草栽培不需很强的光照,以避光为好,后期子座发育时以散光为好,但不能让太阳直晒,特别是室外栽培应采用林荫、人工搭荫棚、草帘覆盖等方式遮荫。
(4)空气 冬虫夏草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很多空气,特别是在子座快要出地时应立即揭去塑料薄膜、增加空气,以利子座的生长,并保持空气相对湿度75%~95%左右,出土后10~20天就趋成熟。
(五)采收加工 在自然条件下,冬虫夏草生长期一般为9个月,生长快慢主要决定品种性质成熟标准是子座出土伸高3~5厘米,顶端发育成子囊果“毛笔尖”时即可采收。
采收方法:用竹、木竿轻轻刨开沙士,将冬虫夏草拣出来,放在筐内,注意不要把虫体与子座弄断,更不要把虫体或子座刨烂,收完后用水冲净泥沙,及时放在太阳下晒干或烘干。
加工方法:封装冬虫夏草是用散虫草作原料加工而成。即散虫草回潮后,整理平直,每7~10条用线扎成小把用微火烘烤至完全干透后即可,48个小把尾村尾装入铁格,装三层,每层16个以上,挤封成后,经过熏硫和烘干,加上商标用红丝绳捆扎牢固。规格要求每封虫草应保持在0.25克左右,用木箱装,内村一层防潮纸,外用铁带捆扎,置通风干燥处贮存。
文章来源: 唐汉中医药商务网
二、冬虫夏草的人工栽培:
人工栽培至少要解决好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菌种。菌种多是来自自然界的冬虫夏草,按常规进行分离培养而取得。据研究,虫草菌有性型发生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温度以满足体内复杂的生理变化所要求的水分,且温度与湿度之间存在相关性,在一定的湿度下,温度变化缓慢或较为恒定,则不利于抽出子实体,有性型的发生必须要经过低温和变湿处理。福建省三明真菌研究所经过多年的转管培养,也只长出发育不完全的幼小子座。他们认为,虫草菌的世代必须有蝙蝠蛾幼虫的某些活性物质参与才能完成。
⑤ 冬虫夏草种植方法
冬虫夏草,又被叫做夏草冬虫,简称虫草,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关于冬虫夏草种植方法方面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到你。
如果是家庭种植,瓶栽是个不错的选择,将玻璃瓶洗净后,先在瓶中垫2.5-3cm的细沙土,土质含水量要达到60%,然后将感染了菌液的活体虫放在上面,每瓶中幼虫不要放多了,上面再盖3cm左右的细沙土,用塑料薄膜封口,放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管理,避免阳光直晒。
在家养殖冬虫夏草,也可以选择箱栽,木箱、木盆、塑料盆都可以进行种植。要记得在箱子底部和四周要放塑料薄膜防止水份散失,先在箱中垫5-7cm的细沙土,再放入菌虫,幼虫之间要有一定间隔不要挨在一起,上面再盖3-5cm的细沙土,表面再用塑料薄膜包好。
如果是大批生产的话,那就用床架种植吧,这种方式一般适宜室内养殖,床架宽1米,长根据自已的实际情况定,用竹或木制作,每层四边高12cm用于挡土,种植前先铺一层塑料薄膜,再垫5-7cm的细沙土,放入幼虫,幼虫间的距离自己把握,盖3-5cm的细沙土,然后覆盖塑料薄膜。
如果是室外种植,推荐使用露地栽。最关键的是选好种植场地,要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水。将一般平地铲出表土15cm左右,宽1米,长按自己的情况定,填上5cm左右的沙土,放入幼虫,盖5-7cm左右的细沙土,最后用塑料薄膜覆盖。
如果是农村种植,畦式种植是个不错的选择,宽100cm,深50cm,长按自己的情况定,种植时先在畦部先铺5cm厚的细沙土,放入菌虫,然后盖5cm左右细沙土,畦旁用竹拱弓,最后覆盖塑料薄膜,注意两端要通风。
虫草菌丝生长的时候对空气要求不大,子座快要出土的时候要去掉塑料薄膜,流通空气,促进子座的生长,并保持空气75~95%左右的相对湿度,出土后10-20天就生长成熟。
冬虫夏草一般为9个月就可长好,品种性质和环境温度决定生长快慢,虫草成熟标的准是子座出土伸高3-5cm,顶端以发育成子囊果“毛笔尖”即可采收。
菌种:种植冬虫夏草要用优良的菌种,要选择纯度高、无杂菌老化的、感染力强,有较强生命力的品种,而且要适应范围广。
昆虫:一般是用蝙蝠蛾幼虫作为冬虫夏草的寄主,也可以选择其他,这里不一一介绍,要求必须活体,健康强壮。
环境:环境最关键的是温度。菌丝生长繁殖适宜温度是5~32℃,最适宜12~18℃,菌核和子座形成10~25℃为宜。
季节:3月-5月,9月-11月。
1、温度:冬虫夏草对温度的要求比较高,一般是先低后高,但宁愿过低、生长慢,不能过高受影响,菌丝生长12~18℃为好,温度低长势慢,但杂菌少,成活率高。一般在零下40℃都冻不死,但高于32℃就死亡,在后期子座生长阶段需要20~25℃有利生长。
2、湿度:湿度管理是冬虫夏草生长发育的关键,虫体内的营养和湿度基本能满足它的生长要求,它不需要外来的营养和湿度。只需要外界物能保持虫体本身的湿度不易干燥,因此随时保持沙土的湿润,要求含水达60%为宜,如果干燥可喷少量的清水保持相应的湿润。
3、光照:冬虫夏草栽培不需很强的光照,以避光为好,后期子座发育时以散射光为好,但不能让太阳直晒,特别是室外栽培应采用阴林、人工搭阴棚、草莲覆盖等方式遮阴。
4、空气:冬虫夏草菌丝生长阶段对空气不重要,子座快要出土时应即揭去塑料薄膜,增加空气,以利子座的生长,并保持空气相对湿度75~95%左右,出土后10-20天就生长成熟。
⑥ 怎样种植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又名虫草,是我国民间惯用的一种名贵滋补药材,其营养成分高于人参,可入药,也可食用。它的 种植 方法 是怎样的呢?
冬虫夏草的种植:菌种的提纯复壮
从科研单位引进冬虫草菌种,直接扩繁作栽培菌种,出草率低,生产效率差,继代繁殖栽培更难于进行。因此必须进行菌种提纯复壮,培育纯正健壮的母种,才能进行扩大生产,减少损失,保障生产效率。
引进的母种,首先用斜面培养基进行划线接种,引进的一支试管斜面种可以划线接种8~12支,然后挑选菌丝蔓延好,见光后易着色的菌种进行扩接液体原种,再利用液体原种扩大培养液体生产种。
然后以消毒后的新鲜活蚕蛹再作培养基用注射接种培养,栽培出草后,挑选健壮肥大、子囊果(粉)多的子实体作材料,用组织培养方法进行斜面培养获取提纯复壮的母种。在菌种保藏中应注意母种保藏不超过20天,原种保藏不超过15天,生产种保藏不超过5天。在制备各级培养基中,都要用20~30%的蚕蛹。斜面培养基最好采用新鲜活蛹作氮源。
冬虫夏草的种植:培养基制作
现在的栽培户主要用米饭(小麦)作培养基,这其中主要的原料是大米(小麦)、蚕蛹和微量元素。在确定培养基配方上,各个栽培户各不相同,往往都会选择价格低廉的,或者某一些原料用量少一点,以降低成本,这种做法,虽然在产量上好像影响不大,但对于干草质量和商品率影响就会逐渐凸现。
其实在冬虫草的栽培中,培养基的成本所占的比重是较低的,且比较固定,选择最好的原料,出草的产量稳定,质量得以保证,即使在出草产量不增加的情况下,天竺葵的常见病害及防治技术每千克干草成本也不过增加二三十元钱。然而,培养基质量的提高,才能保证干草产品的质量,并能降低菌种的退化速率,才可以利用鲜草子实体进行组织培养繁育母种。
何况在培养基原料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出草率才得以稳定或提高,每瓶增产一克干草的所得会远超过增加的成本。
所以,一定要严把培养基原料的质量关。同时应注意培养基的碳氮比和含水量,特别是培养基的含水量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偏低一点,制成的米饭培养基达到饭粒不粘连、不板结,才有利于菌丝吃料,冬虫草子实体的生长期才能延长,从而提高了出草的产量和质量。
冬虫夏草的种植:液体菌种制作
一般采用摇床振荡培养制种,然后兑水稀释后作生产种。采用这样的方法相对安全,不易感染,但制种量少,时间长,兑水稀释栽培后,培养基内生长点少、发菌慢,培养基易感染,并且容易造成培养基内上下菌龄不同,影响出草质量。
我们采用补氧振荡培养,只要在补氧方法上注意各个细节,达到无菌操作,就不会出现感染杂菌,由于给予氧气,振荡培养的菌球分生迅速,活力增强,浓度高,制成后不再稀释而直接生产使用。栽培后生长点多、活化快、发菌快、感染率低。
冬虫夏草的种植:栽培管理
冬虫草栽培方式一般采用瓶栽,现逐渐转为大料块栽。瓶栽的成本中人工占主要比例,从洗瓶、制作培养基、接种培养到栽培管理采收,需要大量人工,而且瓶栽的培养基水分较难把握,易出现米饭板结,在栽培出草时,也易造成瓶内缺氧影响出草产量和质量。
为此我们试验采用大料块栽,从而降低了人工成本,也解决了出草后期供氧不足,瓶内米饭板结等问题。另外,要特别注意通风换气与保湿的关系,做到通风时换气彻底,保湿时湿度足够,一湿一干交替变化,既刺激了冬虫草子实体的生长,又保证冬虫草子实体正常生长,使冬虫草子实体质量得以提高。
通过了人工栽培获取优质的冬虫草子实体,替代野生冬虫夏草作为滋补佳品,满足广大市场对冬虫夏草的需求,使野生冬虫夏草资源得以保护,维护了冬虫夏草产区的生态平衡。
因此人工栽培冬虫夏草具有重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研究适宜的栽培技术,探讨防止菌种退化的 措施 ,使冬虫草子实体质量优良稳定,保障冬虫草人工栽培事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⑦ 人工种植冬虫夏草
1、家庭种植:在家里种植话,可以使用木箱、玻璃瓶、或者是木盆都行,种植前要使用塑料的薄膜将木箱周围包好,不然水分就会流失掉。在种植的容器里加一层薄薄的细沙,还要有一定的水分,之后将选好的菌虫放进去。注意,不要让菌虫紧挨太近,接着给它盖一层3cm左右的细沙土,最后使用薄膜覆盖好就行。
⑧ 冬虫夏草怎么种植
种植方法:
养虫、培菌和育草是人工培养冬虫夏草的必要条件。如在其他地区人工培养,除了这三者外,还必须模拟适宜三者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这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实践中操作难度非常大。仅在实验室中可以模拟高原特有的生态环境,但成本非常高。同时,大规模饲养蝙蝠蛾幼虫和培养虫草属菌的技术仍未解决。所以,至今为止冬虫夏草人工培养还无法实现。也就是说,冬虫夏草还不能种。
20世纪90年代,上海农科院的科技人员完成了北虫草人工培养技术的研究,而且,广东新会是人工培育北虫草的发源地,最早推广应用进入市场的,且全国有名。虽然,这并非真正的冬虫夏草,是虫草属的另一个种,药用价值与冬虫夏草虽不相同,但两种所含的虫草成份大多数相同,含量近似,均可以浸酒、食用、有补气益身、补虚扶弱的作用。
(8)冬虫夏草怎么种植方法扩展阅读:
药用价值:
冬虫夏草是我国传统的名贵药膳滋补品,它性平味甘,具有补肺肾、止咳嗽、益虚损、养精气之功能。据临床研究报道,冬虫夏草具有十大功能具有养肺阴,补肾阳、止咳化痰、抗癌防老的功效,为平补阴阳之品,诸无所忌(男女老少都能吃,是适合人群最广的补品,而且不需要忌嘴,对身体大有补益,补精髓益肺肾,而且药性温和,不似人参会使人产生燥热,有人参之益而无人参之害)。
可用于肺痨咳血,阳痿遗精等症。如东宝肝泰、百令胶囊、金水宝。此外,病后体虚不复,自汗畏寒等,可以用冬虫夏草同鸭、鸡、猪肉等炖服,有补虚扶弱之效。 现代研究表明,虫草有平喘作用。本品多入丸散剂,每次用量5克--10克。
参考资料网络-虫草
⑨ 冬虫夏草种子的种植方法是什么 冬虫夏草种子的种植方法
1、冬虫夏草种子的种植方法是什么:冬虫夏草原产于热带,喜高温多湿的半阴环境。生长适温为25℃至30℃,在生长季节要经常喷水以保持周围的高湿环境。冬季在室内应放在向阳处,室温不低于16℃,就能安全越冬。栽培土壤以疏松、肥沃的腐叶土或泥炭土为好。冬虫夏草宜用吊盆栽植,使其叶笼捕虫器自然下垂,以显示其绚丽的风采。
2、播种方法:
(1)将花盆填满基质后放在剩有纯净水的盆中,使基质吸水至表面湿润,再用喷瓶将表面喷湿(雾状喷射)。
(2)播种:小心打开种子包装,将种子均匀的撒在基质表面,盖上0.3厘米的培养土。
(3) 喷水:用喷瓶将表面喷湿(雾状喷射),小心喷射,以免种子被冲走。
(4) 将播好种子的花盆连同玻璃缸或水盆一齐放在向阳的窗台内侧,如果是水盆,应加顶端开口塑料罩保湿。注意及时补水,一般10天左右发芽(20度)。
⑩ 怎样种虫草
虫草种植方法如下:
1、栽培时间
如果是利用自然气温繁殖冬虫蝮草,最好在每年春季3- 5月份或秋季9-11月份进行栽植,如果是温室中繁殖,一年四季均能栽培,且还可以缩短生长期,降低人工成本。
2、培养菌虫
冬虫夏草以蝙蝠蛾的幼虫为寄生体,种植时要选个体大、健康、肥胖的幼虫,具体数量根据栽培的冬虫夏草的数量来定,还要向蝙蝠蛾幼虫上喷洒冬虫夏草菌虫,让幼虫迅速感染。
3、准备箱子
种植冬虫夏草的时候可用箱子栽培法,根据冬虫夏草的数量准备大小合适的塑料箱或者是木箱,箱子四周和底部都要用塑料膜包起来,避免水分流失。
4、种植入箱
箱子备好之后就可进行种植。先在木箱里面铺放5-7厘米厚的沙土,再将感染的菌虫放在沙土上。还要在菌虫上覆盖沙土,沙土厚度3-5厘米。
覆土之后箱子上也要覆盖一层塑料膜,促使很好的保温保湿,环境适宜冬虫夏草才可旺盛生长。最好是将木箱放在半阴、通风好的环境下,不要让它接受直射光暴晒。
5、养护管理
冬虫夏草属于中低温型的菌类,养殖前期最好控温在12-18℃之间,这样的环境下可促使冬虫夏草冬的菌丝生长速度更快,等菌丝长出来之后再将温度调节到10-25℃之间,这样能促使菌核和子座形成。
6、光照要求
栽培冬虫蝮草的过程中不需要充足的阳光,在子座的发育期以散射光为宜,避免阳随射,夏季可以其搭建人工荫棚,或者将其摆放在林荫下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