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三年级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口诀
三年级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口诀非常简单,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只要掌握方法了,计算非常准确哦
㈡ 快速加减乘除法计算方法
简便运算例子解析29×14+29×56-29×15
解题思路:四则运算规则(按顺序计算,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有乘方先算乘方)即脱式运算(递等式计算)需在该原则前提下进行
解题过程:
29×14+29×56-29×15
=29×(14+56-15)
=29×55
=1595
(2)加减乘除简便方法计算三年级扩展阅读\竖式计算-计算结果:先将两乘数末位对齐,然后分别使用第二个乘数,由末位起对每一位数依次乘上一个乘数,最后将所计算结果累加即为乘积,如果乘数为小数可先将其扩大相应的倍数,最后乘积在缩小相应的倍数;
解题过程:
步骤一:5×29=145
步骤二:5×29=1450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相加为1595
存疑请追问,满意请采纳
㈢ 三年级脱式计算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是怎么样的
三年级脱式计算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是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如果有括号的必须先算括号里面的,常见题型如下:
(1)23+(-73)
(2)(-84)+(-49)
(3)7+(-2.04)
(4)4.23+(-7.57)
(5)(-7/3)+(-7/6)
(6)9/4+(-3/2)
(7)3.75+(2.25)+5/4
相关定义:
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减法:在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乘法:求两个数乘积的运算。
(1)一个数乘整数,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2)一个数乘小数,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是多少。
(3)一个数乘分数,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㈣ 小学三年级数学加减乘除应该怎么运算
一、知识点概述 在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随着电脑的普及,人们日益感受到它在日常工作、学习和 生活中的巨大优越性。但是人们同时也发现,在解决一些有规律的计算问题时,人脑如果能 熟练地运用运算技巧的话,能比电脑更迅捷地得出计算结果。同学们一定希望自己在计算时 也能做到正确、迅速。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首先, 我们要熟练地掌握运算性质和运算定律;其次, 要注意观察题目的特点, 选用合理、 灵活的计算方法。 二、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 在这一讲里,我们主要向同学们介绍常见的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技巧。 1、用分解的方法,将一个数适当地分解为 n 个数,运用乘法的交换律、乘法的结合律和 乘法的分配律凑整进行简算。 2、运用乘、除法的性质改变运算顺序和运算方法。 (1)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的商,再除以第三个数,等于第一个数除以二、三两个数的积; 也等于第一个数除以第三个数的商,再除以第二个数。 即 abc=acb=bca (2)两个数的积除以第三个数, 等于用任意一个乘数除以第三个数, 再与另一个乘数相乘。 3、运用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商不变。 4、 运用积不变的性质: 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 另一个因数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 积不变。 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的题目来进行分析和解答。 三、难点知识剖析。 例 1、计算:17.4837-174.81.9+17.4882 分析: 把 174.8 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把 1.9 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数的乘积不变。再 运用乘法的分配律来简算。 解:17.4837-174.81.9+17.4882 =17.4837-17.4819+17.4882 =17.48(37-19+82) =17.48100 =1748 例 2、计算 13.59.9+6.510.1 分析:用凑整数的思想,即把要处理的数凑成整十、整百等,便于计算。 解:13.59.9+6.510.1 =13.5(10-0.1)+6.5(10+0.1) =13.510-13.5 0.1+6.510+6.50.1 =135-1.35+65+0.65 =(135+65)-(1.35-0.65) =200-0.7 =199.3 例 3、计算 172.46.2+27240.38 分析: 根据题中数字构成的特点,将 2724 拆成(1724+1000),再按积不变的规律,利用乘法分 配律使计算简便。 解:172.46.2+27240.38 =172.46.2+(1724+1000)0.38 =172.46.2+17240.38+10000.38 =172.46.2+172.43.8+380 =172.4(6.2+3.8)+380 =172.410+380 =1724+380 =2104 例 4、5.2513.125485.2 分析: 仔细观察这一道题 13.125 与 4 的乘积等于 52.5.只要改变运算顺序和运算方法, 可以使 运算变得简单方便。 解:5.2513.125485.2 =5.25(13.1254)85.2 =5.2552.585.2 =0.185.2 =8.52 例 5、(4.87.58.1)(2.42.52.7) 分析: 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将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 10 1010 倍,变成整数除法后,然后再把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若干倍,进行简算。也可以利用除法性质,改变运算顺序和运算方法 进行简算。 解法一: (4.87.58.1)(2.42.52.7) =(487581)(242527) =(12425381)(642539) =(12100381)(610039) =(1281)(69) =(2699)(69) =29 =18 解法二: (4.87.58.1)(2.42.52.7) =4.87.58.12.42.52.7 =(4.82.4)(7.52.5)(8.12.7) =233 =18 例 6、巧算:(702-213-414)3 分析: 利用两个数的和(差)除以一个数, 可以用这个数分别去除这两个数(在能整除的情况下), 再求两个商的和(差)进行简算。 解: (702-213-414)3 =7023-2133-4143 =234-71-138 =25
㈤ 小学三年级加减乘除运算法则有哪些
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1、一般情况下,四则运算的计算顺序是: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只有同一级运算时,从左往右。含有两级运算,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2、由于有的计算题具有它自身的特征,这时运用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过程简单,同时又不容易出错。
加法交换律:a+b=b+a
乘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结合律:(a×b)×c=a×(b×c)
加法: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把两个小数合并成一个小数的运算/把两个分数合并成一个分数的运算减法: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乘法: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意义相同。一个数乘纯小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意义相同。
除法: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㈥ 三年级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混合运算。其中,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运算顺序
1、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2、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3、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4、有多层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再算大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5、要是有乘方,最先算乘方。
6、在混合运算中,先算括号内的数 ,括号从小到大,如有乘方先算乘方,然后从高级到低级。
(6)加减乘除简便方法计算三年级扩展阅读
1、加减法
例如:4(加数)+3(加数)=7(和)
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2、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在减法里,已知的两个加数的和叫做被减数,已知的加数叫做减数,要求的那个加数叫差。
例如:7(被减数)-3(减数)=4(差)
㈦ 三年级脱式计算加减乘除怎么混合运算
当只有加减法或乘除法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有多层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再算大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在脱式过程中要按运算顺序划出运算顺序线,还要做到“三核对”,一要核对从书上把题抄到作业本上数字、符号是否抄对。二要核对从横式抄到草稿竖式的数字、符号是否抄对。三要核对把草稿竖式上的得数,抄到横式上是否抄对,小数点是否点对地方,有无遗漏。
四则运算的方式
1、同级运算在一个算式中,如果只含有同级运算,应当按照从左到右的次序进行运算。这就是说,只含有加减法,或者只含有乘除法的混合运算,它们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2、一至二级运算
在一个算式中,如果既含有第一级运算又含有第二级运算,那么,应先算第二级运算,后算第一级运算。即“先算乘法和除法,后算加法和减法”,简称“先乘除,后加减”。
3、含括号运算
如果要改变上面所说的运算顺序,就要用到括号。常用到的括号有三种:小括号,记作();中括号,记作[];大括号,记作{}.使用括号的时候,两边拉,中间加。要先用小括号,再用中括号,最后用大括号。
在一个算式中,如果含有几种括号,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乘或除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加或减法,最后算大括号里面的。在计算时,应该先把括号里面的式子按照前面所说的顺序进行计算,再把所得的结果和括号外面的数按照同样的顺序进行计算。
㈧ 加减乘除简便运算法则定律
在数学中,有关加减乘除简算法则定律的计算方法及技巧如下,可以参考一下:
加法交换律:a+b+c=a+c+b。
加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交换侓:a-b-c=a-c-b
减法结合侓: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加减乘除运算法则定律
乘法分配律
两个数的和(差)同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两个加数(减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减),积不变。
字母表达是:a×(b+c)=a×b+a×c
【a×(b-c)=a×b-a×c】
或:a×b+a×c=a×(b+c)
【a×b-a×c=a×(b-c)】
加减计算法则
1.整数加、减计算法则:
1)要把相同数位对齐,再把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相加或相减;
2)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
2.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1)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2)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3.分数加、减计算法则:
1)分母相同时,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2)分母不相同时,要先通分成同分母分数再相加、减。
㈨ 三年级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脱式计算是什么
三年级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脱式计算,又称为递等式计算(三年级沪教版数学用的是递等式计算的名称)。需要把计算过程完整写下来,是脱离竖式的计算。
脱式计算每次计算一个算式,直至计算出最终结果。
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1、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有多层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再算大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2、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除法是减法的简便运算。减法与加法互为逆运算,除法与乘法互为逆运算。
几个加数相加,可以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或者先把几个加数相加再和其他的加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等于从这个数中依次减去和里的每一个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