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科普 > 紫色牡丹种植方法

紫色牡丹种植方法

发布时间:2022-08-27 22:51:58

Ⅰ 牡丹花该怎么

栽培与管理
1:土壤,肥料,种苗,准备
牡丹性宜冷畏热,喜高躁恶低湿。栽于高敞向阳排水良好之处为宜。

牡丹为肉质深根小灌木,根长入地达1—1.5米深。故选择土质疏松,土层深厚的壤质粉沙土(俗成轻沙地)及粉质壤土(俗成两合土或半沙半淤土)栽种为宜。涝洼黏土,飞沙地不宜栽种,更不能栽种在盐碱地中。盐碱地PH值高于7.8的土地则需要换土栽种。

为使牡丹根深叶茂,大田栽种须在种植前1~~2个月进行施肥深翻土地,深度一般为0.5~0.8米,经夏季日晒鱼淋,促进风化,增加土壤肥力。

肥料以豆饼肥为好,也可施用多元素复合肥。每亩施豆饼肥200千克,豆饼肥须发酵腐熟后才可使用,否则易染病生虫,且易造成烂根。

种苗准备,一般来说在我国夏季高温多湿的江南地区,宜选用较耐高温高湿的江南品种群作为种苗;在我国北方和西北地区,宜选用耐寒性均较强的西北品种群和部分中原品种群作种苗最恰当;。而庞大的中原品种群,因其品种生态型丰富,即有生长势强健,适应性广的品种,如“银红巧对”,“金贵飘香”,也有抗性强,耐湿热的品种,如“赵粉”,“菱花湛露”等,还有不少抗病虫害,耐盐碱地的品种,如“绿香球”,玉板白“等,总之,在选择用品种时。一定不可忽视品种群和品种的习性而盲目种植。

2 :田间管理

管理措施适当,植株生长健壮,花开丰满,株龄延长;否则,植株生长缓慢或发育不良。因此,必须根据牡丹的生长发育特性和不同栽培用途而搞好各个环节上的田间管理。

(1)锄地松土
锄地不仅能使土壤疏松,空气流通,而且早春能提高地温。春季2月上旬到3月上旬间进行第一次锄地松土,此次锄地只是在植株越冬覆土的基部疏松一下,主要是加强空气流通。

3月下旬和4月上旬,各年的牡丹进行第二次,第三次锄地。第二次一定要深锄,一般在10厘米左右,并且要锄细。

8月上旬到8月下旬间是初草灭种的关键时刻,应浅锄,将杂草消灭在结籽之前。

(2)追肥
栽植第一年的牡丹,因栽前底肥已施足,苗小消耗养分少,一般不追肥。从栽后第二年开始,每年追肥2~3次。第一次在3月下旬前后进行,保证新枝迅速生长和花蕾发育有足够的养分。开花后正是枝叶旺盛生长和花芽开始分化之时,应进行第二次追肥,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和花芽形成。第三次在11月上旬立冬后封冻前进行,此次用量可多些,既能提高土壤肥力,又有助于牡丹的越冬保护。

(3)整形修剪
牡丹的整形修剪 在分栽后的第二年春天开始(一年生植株不必整形修剪,顺其自然生长),时间一般在3月下旬(春分)前后,当嫩芽长至5公分左右长时进行。过早嫩枝场势不明显,不便去弱留强,气温低也易受冻害;过晚新枝伸长,新枝已木质化,耗费养分,因此。适时整形修剪。

Ⅱ 紫牡丹花怎么养。

1、花絮
我国牡丹早在公元8世纪,唐代已传入日本。我国明代时,日本又大量引种了我国的牡丹品种。经不断改良,日本现有的牡丹品种达300余种。1656年我国的牡丹品种传入欧洲荷兰,1787年我国牡丹品种传入英国,1883年我国的黄色牡丹和紫色牡丹品种传入法国,20世纪初,牡丹传入美国。

2、 生态习性

牡丹又称“木芍药”,毛莨科,芍药属。牡丹是多年生小灌木,一般茎高1~2米,高者可达3米。枝多挺直。叶片宽大。牡丹树皮为黑炭色,分枝粗短,根粗,肉质。顶生小叶,卵圆形、倒卵形,侧生小叶为长卵圆形,表明绿色,背面有白粉,平滑无毛或有短绒毛。花单生于枝顶,硕大,花型有:荷花型、葵花型、玫瑰型、平头型、绣球型、皇冠型等六种;另分单瓣、重瓣、半重三大类。花的颜色有黄、白、红、粉、紫绿等色。种子成不规则圆形,褐色或黑色。果熟期在9月,花期一般在4~5月。牡丹原产我国西北部,现在分布极为广泛,北起黑龙江哈尔滨,西至西宁、乌鲁木齐,南到广东及东南沿海各省。牡丹宜在黄河及江淮流域各省市栽培。

3、 栽培要点

牡丹有“宜冷畏热,喜燥恶湿,栽高敞向阳而性舒”的说法。牡丹喜温凉气候,耐旱、耐寒、畏炎热多湿。喜在背风半阴环境。种植以分株为主,移栽牡丹常在中秋之时。从母棵切分时要多带泥土,宜随挖随栽,如需长途搬运,应晾根一天,包扎缚定。牡丹管理只需中耕除草,摘除蘖枝,每株保持一顶一芽。开花后应及时摘去花头。第一年开花不宜多,发芽和开花前后应施有机肥料。

牡丹最适合家庭院后的干燥向阳处栽种,如用砖石做台,与假山相邻,互为承托尤为雅致。

(1) 盆土

牡丹为肉质深根植物,喜疏松肥沃、通气良好的土壤。土壤为微酸性、中性、微碱性均可,但以中性为好,除砂性过强,或土质十分粘重者外,一般土壤均可栽培。PH值6.5~7为宜,土层深度在50厘米以上,上层为壤土,下层为砂质土,最忌盐碱土和煤渣土。

(2) 上盆

牡丹盆栽之前,先将它的根部晾晒1~2天,使其失水变软。栽种时,先在盆底垫一瓦片,在铺上3~5厘米厚的小石块或废棕绳为排水层,把秒放入盆中,再填土,,边填边压实,上盆的时间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牡丹植株宜选择有两三个枝干的小棵,可带叶栽植。栽植前要对根部进行适当修剪,剪去病根、断根和过常的根,然后用0.1%的硫酸铜溶液或5%的石灰水浸泡半小时进行消毒,用清水冲洗后栽植。盆土可用氯化钾进行消毒。上盆时,根茎的交接处应与土平齐。黄河流域于9~10月中下旬上盆为宜,黄河以北可适当早一些栽植,长江以南地区可以适当晚一些栽植。若栽早了会造成“秋发”,次年无花。而过迟容易死棵。

(3) 修剪

牡丹的修剪是牡丹栽培管理重要的一环。它可以调节植株的养分,使株型匀称,开花整齐。花谢后对残花的修剪还可以防止无意义的消耗养分。秋季剪掉枯枝,留下新梢基部一个大花芽,除去小芽,可使花位变低,树形美观,而且能抗风。一般每一株牡丹上,保持5~8个均匀的枝条外,其余的枝芽都要去掉。从根部萌发的许多细枝也需要除去。

(4) 浇水

牡丹上盆后应立即浇透水,保持土壤湿润。虽然牡丹比较耐寒,可半月浇一次水。但在早春、秋天干旱季节仍需适当浇水,至少每10天浇一次水。花蓓蕾期可1~2日浇一次水。要注意不能有积水;夏季浇水要在清晨和初更进行,必在地凉后方可浇水。雨水多时,则应注意排水防涝。

(5) 施肥

牡丹是喜肥植物,要想使牡丹花大色艳,合理施肥十分重要。牡丹每年至少需要施三次肥。第一次于2月下旬,在“花期前”施肥。第二次在五月上旬,施“花后肥”,第三次施肥应在入冬前后。用芝麻酱渣和豆饼泡水发酵后施用为宜,施肥时要兑水,盆栽牡丹每周应施1~2次肥料,开花前浇肥水一次,花后略施轻肥。当年移栽的牡丹不能多施追肥。

4、 病虫害防治

牡丹的病害有叶斑病、炭疽病、紫纹羽病等。害虫有天牛、介壳虫、红蜘蛛等。为防止牡丹叶部的病害可在开花前半个月,在牡丹根部连续喷洒7~8次等量波尔多液。紫纹羽病、根瘤线虫病主要在栽培时对土壤消毒预防。虫害天牛可用硫化锌喷射,红蜘蛛用40%乐果1000倍液喷杀。

Ⅲ 牡丹花怎么养

牡丹的特性是“四宜四怕”,即宜凉怕冻,宜暖怕热,宜光怕阴,宜干怕湿。因此,种植牡丹要选宽敞通风、上午有阳光、土壤肥沃疏松的地方,不可种在积水地、阴湿地、瓦砾地。筑台种植时,台的大小应根据植株多少及大小而定,高度应视该处原来的地势及地下水位高低而定。一般高度为
50—100厘米,以石块或砖块砌成台基,并铺些碎瓦片或碎砖。若土壤粘重,应换用培养土。培养土以6份国土、3份腐叶土、1份砻糠灰混合使用。
牡丹的种植与其他花卉不同,牡丹栽种后不需要灌水,更不能浇粪水。人冬壅土即可防寒,春暖后扒开壅土,以利生长。
施肥
花谚说得好,“清牡丹,浊芍药”。“清”的含义是什么?《花镜》上有几句话可以作“清”字的注脚:“十二月地冻,止可用猪粪壅之。春分后便不可浇肥,直至花放后略用干肥。六月尤忌浇,浇则损根,来春无花。”可见,“清’讲非指只浇水而不施肥。有些人被“清”字弄得不敢施肥,这是对“清”的误解。施肥经验是:基肥要足,定植时施入堆肥、饼肥。粪肥。肥上要盖土。追肥要控制,春季花后可追肥一次,肥料必须腐熟.不可过浓。夏季不追肥。施肥以冬肥最重要,施冬肥要结合培土。新种牡丹不宜施浓肥,尤忌浇浓粪,否则肉质根会发霉烂死。养分来源以基肥为主。花后虽处于生长季节,也仍不宜施液肥。种植一年以后,也要以冬施固体基肥为主。
浇水
牡丹浇水不宜多,冬季一般不浇水。5月以后天气渐热,若天旱地干,可适量浇水,但宜干不宜湿,土干后方能浇水。阵雨和梅雨季节要防积水,以免损害植株。暴风或连续阴雨常使土壤板结。雨后地干,就要抓紧松土。及时松土,可以改善土壤的通气状况。牡丹根系垂直入土,松土宜深。每年深松表土至少3次,春天花后一次,夏天梅雨季过后一次,秋天台风暴雨过后一次。
花期管理
主枝顶芽如果不是花蕾,而是叶芽,应及时摘去,以免徒长,影响开花。牡丹枝条较脆,花朵初开时,常因花头过重使枝条弯曲,稍遇大风易被折断,因此可以用细竹片绑扎扶持,这样既防止折断又能增加美观。花谢以后,将花梗剪去,不令结籽,以保植株生长旺盛。
牡丹越冬要覆草防冻,3月天暖即应扫除覆草。

Ⅳ 变色牡丹怎么养

(一)浇水。盆栽因其容量较小,装土少,持水量有限,必须及时浇水,方能保持牡丹的正常需水量,栽好后应马上浇透水1次,以后每隔3~4天浇水1次,以保持盆土湿润为宜。

若土壤过湿。易使枝叶徒长,长时间过湿或积水还会烂根。尤其夏秋季节,更应控制盆土的湿度,做到不干不浇。过湿芽旺秋发,翌春不开花。



(二)施肥。盆土养分有限,只有适时追肥,才能保证牡丹正常生长发育。

追肥可以在翌年春季开始,将芝麻、花生、豆饼水泡经发酵后使用。

施用时要对水,生长期每周施肥水1~2次。开花前和花期可每天浇1次。花谢后宜养花进行叶面喷肥,冬季休眠期可不追肥。

变色牡丹怎么养的漂亮

变色牡丹花要选宽敞通风、上午有阳光、土壤肥沃疏松的地方,不可种在积水地、阴湿地、瓦砾地。筑台种植时,台的大小应根据植株多少及大小而定,高度应视该处原来的地势及地下水位高低而定。
一般高度为 50—100厘米,以石块或砖块砌成台基,并铺些碎瓦片或碎砖。
若土壤粘重,应换用培养土。
培养土以6份国土、3份腐叶土、1份砻糠灰混合使用。 牡丹的种植与其他花卉不同,牡丹栽种后不需要灌水,更不能浇粪水。人冬壅土即可防寒,春暖后扒开壅土,以利生长。
施肥经验是:基肥要足,定植时施入堆肥、饼肥,粪肥。
肥上要盖土。追肥要控制,春季花后可追肥一次,肥料必须腐熟.不可过浓。
夏季不追肥。
施肥以冬肥最重要,施冬肥要结合培土。
新种牡丹不宜施浓肥,尤忌浇浓粪,否则肉质根会发霉烂死。养分来源以基肥为主。花后虽处于生长季节,也仍不宜施液肥。种植一年以后,也要以冬施固体基肥为主。

牡丹(学名: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是毛茛科、芍药属植物,为多年生落叶灌木。

茎高达2米;分枝短而粗。

叶通常为二回三出复叶,偶尔近枝顶的叶为3小叶;顶生小叶宽卵形,表面绿色,无毛,背面淡绿色,有时具白粉,侧生小叶狭卵形或长圆状卵形,叶柄长5-11厘米,和叶轴均无毛。

花单生枝顶,苞片5,长椭圆形;萼片5,绿色,宽卵形,花瓣5或为重瓣,玫瑰色、红紫色、粉红色至白色,通常变异很大,倒卵形,顶端呈不规则的波状;花药长圆形,长4毫米.

花盘革质,杯状,紫红色;心皮5,稀更多,密生柔毛。蓇葖长圆形,密生黄褐色硬毛。花期5月;果期6月。

拓展资料

花色泽艳丽,玉笑珠香,风流潇洒,富丽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在栽培类型中,主要根据花的颜色,可分成上百个品种。

”牡丹品种繁多,色泽亦多,以黄、绿、肉红、深红、银红为上品,尤其黄、绿为贵。

牡丹花大而香,故又有“国色天香”之称。唐代刘禹锡有诗曰:“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在清代末年,牡丹就曾被当作中国的国花。1985年5月牡丹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二。是中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有数千年的自然生长和1500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

在中国栽培甚广,并早已引种世界各地。牡丹花被拥戴为花中之王,有关文化和绘画作品很丰富。

植物学史

牡丹据《神农本草经》记载:“牡丹味辛寒,一名鹿韭,一名鼠姑,生山谷”。

在甘肃省武威县发掘的东汉早期墓葬中,发现医学简数十枚,其中有牡丹治疗血瘀病的记载。

牡丹原产于中国的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诸省山间或丘岭中,人们发现了它的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而变野生为家养。

从南北朝“永嘉水际竹间多牡丹“至今,栽培历史也有1500年了。

在长期的栽培过程中,牡丹发生了变异,出现了许多花大色艳的品种,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其栽培范围由长江、黄河流域诸省向全国扩大。

如今已扩展到中国东北、东南,以及内蒙、新疆、西藏、台湾等地。

牡丹作为观赏植物栽培,则始于南北朝。据唐代韦绚《刘宾客嘉话录》记载:“北齐杨子华有画牡丹极分明。子华北齐人,则知牡丹久矣。

”又据《太平御览》谢康乐说:“南朝宋时,永嘉(今温州一带)水际竹间多牡丹”。

“牡丹”这一名称的出现,标志着牡丹栽培历史的开始。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说:“牡丹虽结籽而根上生苗,故谓“牡“(意谓可无性繁殖),其花红故谓“丹”。”

隋代,牡丹的栽培数量和范围开始逐渐扩大,当时的皇家园林和达官显贵的花园中已开始引种栽培牡丹,并初步形成集中观赏的场面。

《隋志素问篇》中说道:“清明次五时牡丹华。”这又足以说明牡丹作观赏植物则规模更大。

据唐《海山记》记载.

“隋帝辟地二百里为西苑(今洛阳西苑公园一带),诏天下进花卉,易州进二十箱牡丹,有赫红、飞来红、袁家红、醉颜红、云红、天外红、一拂黄、软条黄、延安黄、先春红、颤风娇......”.

隋都西苑种植牡丹与隋炀帝广泛收集民间的奇花异草有关。

唐朝时,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唐都长安的牡丹在引种洛阳牡丹的基础上,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当时已出现了种植牡丹的花师。

据柳宗元《龙城录》记载:“洛人宋单父,善种牡丹,凡牡丹变易千种,红白斗色,人不能知其术,唐皇李隆基召至骊山,植牡丹万本,色样各不同。

“当时的“艺人“因受社会所限,生活所迫,所掌握的“绝技”是不外传的。

所以,宋单父种植牡丹的“绝技“使后人“不能知其术”。但是,从“植牡丹一万本(株),色样各不同”来看,牡丹的栽培技术已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

在唐代,宫廷寺观,富豪家院以及民间种植牡丹已十分普遍。

据《杜阳杂记》记载:“高宗宴群臣赏双头牡丹”。《酉阳杂俎》载:“穆宗皇帝殿前种千叶牡丹,花始开香气袭人“。

《剧谈录》载:“慈恩寺浴堂院有花两丛,每开五六百花,繁艳芬馥,绝少伦比”。

当时,刺激牡丹种植业发展的原因,不仅是牡丹被众多的人们喜爱,有一定的观赏价值,而且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唐国史补》载:“人种以求利,本有值数万者“。在唐代的大量栽培下,繁育出众多的品种,使牡丹花瓣化程度提高,花型花色增多。

在栽培方面角度说,唐代已开始尝试牡丹的熏花试验,据《事物纪原》记载:

“武后诏游后苑,百花俱开,牡丹独迟,遂贬于洛阳”。

这虽为传说,但从中可以分析出“牡丹独迟”的原因,是当时的人们还没有真正掌握其生长规律而造成熏花的失败,使其不能与其它花卉同放。

作为唐代东京的洛阳,从初唐到五代十国的后唐,牡丹种植业都在不断的发展,其规模不亚于西京长安。

据宋《清异录》记载:“后唐庄宗在洛阳建临芳殿,殿前植牡丹千余本,有百药仙人、月宫花、小黄娇、雪夫人、粉奴香、蓬莱相公、卵心黄、御衣红、紫龙杯、三支紫等品种”。

宋代,牡丹栽培中心由长安移至洛阳,栽培技术更加系统、完善,对牡丹的研究有了很大的提高,出现了一批理论专着。

这其中有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周师厚的《洛阳牡丹记》、《洛阳花木记》;张峋的《洛阳花谱》等等。

记述了牡丹的栽培管理,其中包括择地、花性、浇灌、留蕾、防虫害、防霜冻以及嫁接、育种等栽培方法,总结出一整套较为完善的成熟经验。

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中载:“种花必择善地,尽去旧土,以细土用蔹末一斤和之“、“白蔹能杀虫,此种花之法也”。

《洛阳花木记》中载:“凡栽牡丹不宜太深,深则根不行,而花不发旺,以疮口(根茎交接处)齐土面为好”。

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对栽培牡丹十分严格,从选地到种植都十分讲究,这也许是洛阳牡丹能够甲天下的原因之一。

北宋时,洛阳牡丹的规模是空前的。

当时洛阳人不单爱花,种花,更善于培育新品种,牡丹“不接则不佳“,他们用嫁接方法固定芽变及优良品种,这就是北宋时最突出的贡献。

南宋时,牡丹的栽培中心由北方的洛阳、开封移向南方的天彭(四川彭县)、成都、杭州等地。

在这些栽培地,首先引种了北方较好的品种,并与当地的少量品种进行了杂交(天然杂交),然后通过嫁接和播种的方法,从中选出更多更好的适宜南方气候条件的生态型品种。

陆游着的《天彭牡丹谱》中记述了洛阳牡丹品种70余个。

明清时,中国牡丹的栽培范围已扩大到安徽的亳州、山东的曹州、北京、广西的思恩、黑龙江的河州等地。

《松漠纪闻》记述了黑龙江至辽东一带种植牡丹的情况:富室安居逾二百年往往辟园地,植牡丹多至三二百本,有数十丛者,皆燕地所无。

另据《思恩县志》记载:“思恩牡丹出洛阳,民宅多植,高数丈,与京花相艳,其地名小洛阳”。

这说明当时牡丹北至黑龙江,南至广西。

明清时关于牡丹着述更多,薛凤翔着《亳州牡丹表》、《牡丹八书》,从牡丹的种、栽、分、接、浇、养、医、忌八个方面进行了科学的总结。

干隆年间编纂的《洛阳县志》列古代和当时品种共169个。

清代熏花已十分普及,据《曹州牡丹-附记七则》载:“右安门外草桥,其北土近泉居人以种花为业,冬则温火煊之,十月中旬,牡丹进御矣“。

再据《五杂俎》载:“朝迁进御常有应时之花,然皆藏之窖中,四周以火逼之,隆冬时即有牡丹花,道其工力,一本数十金“。

这时的催花技术己达到相当的水平,此技术至今还在采用。

1949年共和国成立后,牡丹种植业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尤其在改革开放以来,各地牡丹的栽培数量不断增加,栽培技术水平逐年提高。

洛阳、荷泽等地先后成立了牡丹专业的科研机构——牡丹研究所。

在前人的栽培管理的基础上,使牡丹的栽培技术又得到了新的发展。

同时,中国还出版了一批较高学术价值的专着,如刘淑敏等编着的《牡丹》,喻衡着的《牡丹花》,魏泽圃等主编的《洛阳牡丹》等等。

这些着作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到了充实和发展,作了一些理论上的新探索。

牡丹不仅是中国人民喜爱的花卉,而且也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珍爱。

日本、法国、英国、美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新加坡、朝鲜、荷兰、德国、加拿大等二十多个国家均有牡丹栽培,其中以日、法、英、美等国的牡丹园艺品种和栽培数量为最多。

海外牡丹园艺品种,最初均来自中国。

早在公元724-749年,中国牡丹传入日本,据说是由空海和尚带去的。

1330年至1850年间法国对引进的中国牡丹进行大量繁育,培育出许多园艺品种。

1656年,荷兰和东印度公司将中国牡丹引入荷兰,1789年英国引进中国牡丹,从而使中国牡丹欧洲传播开来,园艺品种达100多个。

美国于1820-1830年,才从中国引进中国牡丹品种和野生种,后来培育一种黑色花的牡丹品种。

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喻衡先生在他所着的《牡丹花》一书中这样写道:“牡丹在国外也用于庭园栽植,植株高度可达2米,花径达20-30厘米,每天暮春时节,花朵盛开.

硕大无比,清香四溢,冠居群芳,虽远离故国,也大有一副'花王'的气派。”

Ⅳ 牡丹的种子的正确种植方法哪些

牡丹花自古以来就被拥戴为花中之王,牡丹的 文化 和绘画作品都很丰富。不过很多人都不知道牡丹花的种子到底是怎么 种植 的。以下就是我给你做的牡丹花种的种植 方法 整理,希望对你有用。

牡丹种子的种植方法1

一、采种 一般在8月初,牡丹种子陆续成熟。最初种子为白色,接近成熟时为咖啡色,老熟时呈黑色。当果实呈蟹黄色时摘下,放室内阴凉潮湿地方,使种子在壳内后熟,并经常翻动,以免发热,待大部分果实开裂、种子脱出。切忌在阳光下晒干,否则种子往往不易发芽。

二、种子处理 种子脱出后,应马上播种,播种晚了,次年不萌发,甚至待第三年春天才能发芽。如果来不及播种,可用湿沙埋藏法处理,种沙比为2:8。这样催芽30天左右,芽尖稍露出后,再播在地里,翌年春仍正常萌发。直接播种或沙藏催芽,都要先把种子放入50℃温水中浸种一昼夜,使种皮脱胶变软,吸水膨胀,易于萌动和发芽。

三、播种 播种时间以采种即播为宜,最迟不能超过当年9月份。播种前,施足底肥,把苗床深翻整平,必要时进行床土消毒,以消灭蝼蛄、蛴螬等土中害虫。播种分穴播、条播两种,穴播每穴播7粒—8粒,每隔20厘米1穴;条播行距15厘米,开4厘米—5厘米的沟,将种子每隔3厘米—5厘米1粒播于沟内,然后盖土2厘米—3 厘米,稍加镇压后浇水。每亩用种30公斤—35公斤。

四、管理 为防止土壤水分蒸发,可在苗床上遮阳,最好不要过多浇水,因为浇水多土壤会板结。在进入11月后可将遮阳物去掉,霜冻前用稻草、谷草或树叶覆盖苗床以防寒保墒,直到翌年2月才将覆盖物去掉,开始浇水。萌芽后,要经常松土除草,春、夏各追一次腐熟的饼肥或人粪尿,及时防治病虫害。

五、移栽 牡丹春栽不易成活,管理好的幼苗可在当年秋季移栽,生长不良的幼苗须两年后再移栽。移栽地里也需施足底肥,按株行距40厘米×40厘米,挖30厘米深坑穴,每穴栽1株—2株。栽好的牡丹顶芽应稍低于地面,然后把苗用碎土或腐熟的马粪草肥封埋10厘米高,来年春天拨开覆土,就可转入正常生产管理

牡丹花种子的种植方法2

收获牡丹花的种子时,有这样一个说法:“能收八成嫩,不收九成老。”主要是因为牡丹种子是由子房内的胚珠发育而成的,一般在每年的8月上、中旬成熟, 结实率因雌雄蕊的瓣化程度增高而降低,甚至不结实,种子在达到一定成熟度后,其萌芽率随成熟度提高而降低。播种时期晚了,牡丹种子的上胚轴还具有休眠的特 性,在7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即可采收,宜即采即播,过早过晚会降低发芽率。网上买的种子因存放时间太久,发芽率可能会非常低。

牡丹花的繁殖,用播种法、分株法、嫁接法都可以。但用播种法时间太长,从播种时起,要4-5年后方可见花。所以牡丹花种子种植方法是最难的,所以一般以采用分株法者为多。

播种时间一般在9月上旬左右,种子老熟或播种过迟,第二年春季多不发芽,有的到第3年春季才发芽出土,且出苗率极低。由于种皮坚硬,不宜透水,影响发芽,为了促进发芽整齐,可在种子成熟采收后进行湿沙催芽,经2个月左右种子发出幼根后于10月上、中旬播种。

种植过程中牡丹播种不可过深,以3至4厘米为宜,播后覆土与地面平,俗称“种子入土,深不过五”(5厘米)。再轻轻将土壤踏实,浇透水,冬季要覆上谷 草、树叶或马粪,或用地膜盖好,以保温、保墒、防寒。翌年牡丹萌动出土后,使幼苗露出地面,弱者仅生出一片小叶,壮者可生出2至3片叶,应及时中耕除草。

牡丹为深根性落叶灌木花卉,性喜阳光,耐寒,爱凉爽环境而忌高温闷热,适宜于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中生长。它有一定抗旱能力而不耐潮湿,忌 栽植于积水的低洼处,若土壤中水分过多,其肉质根部容易腐烂。牡丹的特性是“四宜四怕”,即宜凉怕冻,宜暖怕热,宜光怕阴,宜干怕湿。因此,种植牡丹要选 宽敞通风、上午有阳光、土壤肥沃疏松的地方,不可种在积水地、阴湿地、瓦砾地。

牡丹花的品种

(一)复色类

什样锦、娇容三变、斗艳、二乔三变赛玉、玛瑙荷花、彩蝶、花蝴蝶

(二)绿色类

绿香球、春水绿波、豆绿、绿玉

(三)黄色类

姚黄、金桂飘香、玉玺映月、黄花葵、金玉交章、御衣黄

(四)墨紫色类

冠世墨玉、烟绒紫、青龙卧墨池、墨楼争辉、乌金耀辉、黑花魁。

(五)粉色类

赵粉、鲁粉、粉中冠、桃花飞雪 、贵妃插翠、雪映桃花、软玉温香、淑女妆、粉荷飘江、银鳞碧珠、盛丹炉、青龙卧粉池

(六)白色类

夜光白、景玉、香玉、金星雪浪、琉璃冠珠、雪塔、白玉、雪桂、昆山夜光、玉楼点翠、玉板白、雪莲、水晶白、白鹤羽、风丹白、水晶球、风丹白、玉板白、清香白

(七)粉蓝(紫)色类

蓝田玉、 紫蓝魁、蓝宝石、菱花湛露、垂头蓝、朱砂垒、绣桃花、雨后风光 、 彩绘 、大朵蓝 、似荷莲 、蓝芙蓉、鲁菏红

(八)紫色类

胜葛巾、魏紫、赵紫、葛巾紫、小魏紫、紫魁、深黑紫

(九)紫红色类

红霞争辉、红霞迎日、锦袍红、乌龙捧盛、藏枝红、百园红霞、映金红、大棕紫、首案红、状元红、盘中取果、锦绣球、洛阳红

(十)红色类珊瑚台、丛中笑、晨红、火炼金丹、娇红、萍实艳、锦帐芙蓉、迎日红、十八号、霓虹焕彩、红宝石、宏图、山花烂漫、脂红、明星、春红娇艳、肉芙蓉、虞姬艳装、飞燕红装、银红巧对、胡红、红珠女、璎珞宝珠

牡丹花的价值

药用

牡丹皮

药用部位为牡丹干燥根皮。秋季采挖根部,除去细根,剥取根皮,晒干。前者习称连丹皮,后者习称刮丹皮。

性味: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用于热人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痈肿疮毒。

用法用量:6~12g。

注意:孕妇慎用。

牡丹花

药用部位为牡丹的花。

牡丹花主要含紫云英甙(astragalin)。还含牡丹花甙(paeonin),蹄纹天竺甙(pelargonin)。

性味苦;淡;平;归肝经。

功能主治:活血调经。主妇女月经不调;经行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

各家论述:1.《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调经活血。2.《四川中药志》:治妇女月经不调,经行腹痛。

食用

牡丹花的食用从宋代就开始了。明代有书载:“牡丹新落瓣亦可煮食。”明代《二如亭群芳谱》亦有记载:“煎牡丹花,煎法与玉兰同,可食,可蜜饯”,“花瓣择,洗净,拖面,麻油煮食,至美。”清代《养小录》中记载:“牡丹花瓣、汤焯可,蜜浸可,肉汁烩亦可。”

牡丹花瓣营养价值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淀粉和糖类,此外还含钙、磷、铁等矿物质及维生素A、B、C、E。特别是所含的多种游离氨基酸,更易为人体所吸收。

观赏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 节动京城”。牡丹是中国和民族繁荣昌盛和幸福吉祥的象征,其花色丰富、花大而美、色香俱佳,历来为人们所喜爱。在园林中常作丛植或孤植观赏,有的制作专类花园,供作品种研究或重点绿化用,亦可盆栽作切花栽培用。

看了牡丹种子的种植还看:

1. 牡丹的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

2. 牡丹花种植技术

3. 如何种植凤丹牡丹

4. 牡丹花根怎么种植

5. 盆栽牡丹花怎么养

Ⅵ 紫斑牡丹怎么种植

您好!紫斑牡丹花色是牡丹最突出、最容易判别的特征,而且花色比较稳定,所以将花色作为紫斑牡丹品种分类的第一等级。


光照:紫斑牡丹喜光,属长日照植物。但在炎热的7,8月份要做好遮阳通风工作,不然很容易发生枯叶现象,注意在紫斑牡丹的开花期,过强的光照也会缩短花期,可适当进行搭棚遮阴。

Ⅶ 盆栽牡丹花的种植方法及养护

种植方法:将牡丹花根系修剪后栽种进种植穴中。合理浇水:牡丹花栽植后要浇透1次定根水。科学施肥:秋季为牡丹花施加一次腐熟的有机肥料,春夏两季以化学肥料为主。养护管理:牡丹花春季萌发后,要将过密的枝叶抹除。

牡丹是双子叶植物纲、芍药科、芍药属植物。为多年生落叶灌木,茎高达2米;分枝短而粗。叶通常为二回三出复叶,表面绿色,无毛,背面淡绿色,有时具白粉,叶柄长5-11厘米,和叶轴均无毛。花单生枝顶,苞片5,长椭圆形;萼片5,绿色,宽卵形,花瓣5或为重瓣,玫瑰色、红紫色、粉红色至白色,通常变异很大,倒卵形,顶端呈不规则的波状;花药长圆形,长4毫米;花盘革质,杯状,紫红色;心皮5,密生柔毛。蓇葖长圆形,密生黄褐色硬毛。花期5月;果期6月。

牡丹繁殖方法有分株、嫁接、播种等,但以分株及嫁接居多,播种方法多用于培育新品种。

Ⅷ 多肉中的紫牡丹怎么繁殖

紫红牡丹为景天科长生草属多肉植物,繁殖方法有分株、砍头。
1、一般用分株法繁衍,可以在春天和秋天是生长期期间取下小侧芽,晾干伤口后扦插在微湿的土壤里,阴凉通风的地方等待发根就可以。土壤应选用透气良好的,浇水的话干透才浇透,不干不浇水。
2、砍头后,头可以参考分株的处理方法长成一棵新的独立植株。砍头以下的部分日后则很容易爆出侧芽。

Ⅸ 多肉紫牡丹的种植方法

紫牡丹是常见的多肉植物,魅惑的紫色中透着绿光,随着日照时间的增长,叶片上的紫光更加明显,深受肉迷的喜爱。那么一株萌萌的多肉紫牡丹该如何养殖呢?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多肉紫牡丹的种植方法,一起来看看。

多肉紫牡丹的种植方法

多肉紫牡丹的浇水方法

多肉紫牡丹养殖中为宜需要注意的就是浇水,只要浇水正确,紫牡丹会生长的棒棒的!

多肉紫牡丹浇水应当不干不浇,浇则浇透,保持这样一个原则就能够避免长期盆内积水,防止烂根现象的发生,但是也不能够过于干旱浇水过少,否则会造成植株生长缓慢,叶色发黄无光泽,缺乏生机。

每隔20天左右施加一次腐熟的有机肥或者高磷钾复合肥料。冬季的养殖温度应当高于5℃,白天最好在15℃以上,这样植株才能够继续保持正常的生长,可以适当对其浇水,适当施肥,控制浇水量使植株休眠。

多肉紫牡丹温度要求

多肉紫牡丹是十分耐寒的,但是不耐高温,栽培过程要注意通风透气,尤其是夏季,最容易引发腐烂,所以,要将其放到干燥通风的地方进行养殖,保持土壤的微酸性。

多肉紫牡丹的繁殖方法

叶插很容易,杂交很容易就能获得种子。在夏季高温多雨的季节,需要保证植株的休眠状态,春秋季节的紫牡丹生长要有充分的光照,保持充足的光照就能够一定程度上保持植株的美观性,光照下生长的植株,叶片饱满肥厚,叶色靓丽迷人。

紫牡丹栽培管理

牡丹花是一种喜寒忌热,喜干燥忌水涝,怕狂风烈日的植物。在 种植时一定要根据它的习性选择好种植,朝阳避风,偏阴的环境。土质肥松,排水良好,并要注意时节。在牡丹种植节气上有“秋分后,重阳前,七芍药,八牡丹”的俗谚。故此优良的环境是种植牡丹重要因素。

栽培技术南方种植牡丹最佳时节为10月中旬左右。栽种时先将基肥置于挖掘好的槽(坑)底部(铺垫3至4厘米),苗子根部需展开,用细碎土填实于根颈部,扶正后无需踩实表层,然后浇灌定根水。此后,除非十分干旱,不需再次浇水。

日常管理雨水时节前后,牡丹萌动,可松土追肥,清园消毒,抹除多余花(叶)芽和剪去弱病枝(每枝杆留存一两个花芽和三四个叶芽)。如发现根部有线虫病害,可用灌根法处理。盛花期由于雨水偏多,需搭设遮阳篷,防止风雨将花打落,白天遮阳可降低温度,延长花期。夏季遮阳,有利于花蕾的形成,抑制秋发。

进行盆栽时,栽植季节以9-10月为最好。盆栽牡丹应选择适应性强、早开花、花型较好的洛阳红、胡红、赵粉等品种。植株宜选用芍药作砧木嫁接的3-4年小棵牡丹或具有3-5个枝干的分株苗。

盆栽时,盆底可用粗砂或小石子铺3-5厘米厚,以利排水。盆土宜用黄砂土和饼肥的混合土,或用充分腐熟的厩肥、园土、粗砂以1:1:1的比例混匀的培养土。填土要使根系舒展,不能卷曲;覆土后要用手压实,使根系与泥土紧密接触,才易于成活。上盆后浇一次透水,放半阴处缓苗。转入正常管理后,可放置向阳处,保证其有充分的阳光照射。生长期间要经常松土,每隔半个月左右施一次 复合肥。新上盆的牡丹,不能施肥,特别忌施浓肥,否则肉质根会发霉烂死。半年后可逐渐施些薄肥,如腐熟的鸡粪水或豆水等,肥水比例以20%-30%为宜。新上盆的牡丹第一年不一定能开出好花,但培养1-2年后,就能连年开花。牡丹一年在4月中、下旬开花,开花前可追施1-2次液肥;开花后半个月再追施1-2次液肥;伏天可用麻酱渣(每盆约40-50克)施1次干肥,以利花芽分化。

牡丹系肉质根,稍能耐旱,最怕积水,故浇水是否得当,是盆栽牡丹成败的一个关键问题。一般早春出室的牡丹,应先施一次肥水,然后浇透水,水稍干后松土。以后浇水应根据天气、盆土情况,适时、适量进行,经常保持盆土湿润,有利牡丹生长开花。合理的浇水,应该是见干见湿,不宜浇大水,防止盆内积水,以免烂根落叶。

牡丹开花时,可设棚覆盖或暂时放在室内,避免阳光直射,这样可延长开花期,对主枝顶芽是叶芽的,应摘去,以免徒长,影响开花。为使牡丹开花鲜艳,花期可用0.5%-1%的磷酸二氢溶液进行叶面喷施2-3次。牡丹花谢后,要进行一次整形修剪,及时剪去残花及花梗,不令结籽,保留茎部的1-2个外侧芽,这样可使植株生长旺盛,保证次年开花。

阅读全文

与紫色牡丹种植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避孕套的方法图片 浏览:150
多肉植物生根粉的使用方法 浏览:53
家庭自制蛋糕最简单的方法不用蛋糕粉 浏览:139
解决产品价格问题的方法 浏览:812
无损检测的超声检测方法 浏览:504
椎间盘突出最有效治疗方法 浏览:213
用什么方法治疗胸闷最快 浏览:658
发泡剂如何快速凝固方法 浏览:51
高中k值的计算方法和技巧 浏览:990
玉米梗喂牛的正确方法 浏览:816
电脑店软件安装包制作方法 浏览:509
简单捉老鼠的方法 浏览:867
草莓不对花能结果吗鉴别方法 浏览:56
白发有什么好的方法治疗 浏览:290
哈密瓜晒干食用方法 浏览:716
缩阴方法有哪些 浏览:653
led车灯安装接线方法 浏览:585
qq红包不提醒怎么设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874
鱼烂鳍的治疗方法 浏览:849
鱼泵正确使用方法 浏览: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