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科普 > 小儿底烧怎么处理方法

小儿底烧怎么处理方法

发布时间:2022-08-27 20:06:45

‘壹’ 宝宝发烧怎么处理科学退烧的方法有哪些

宝宝的免疫力是比较低下的,如果日常生活当中没有给宝宝好好保护的话,是很容易出现发烧的现象。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是需要家长们正确处理的,千万不要给孩子裹得过厚,这是一种错误的方法,也并不是一种科学退烧的方法。尽量将宝宝脱得精光,可以洗个温水澡,也可以给宝宝贴上退烧贴。还可以用湿毛巾,在宝宝的头部、颈部、胸部、大腿根部、脚部进行擦拭。

如果什么方法都用了,宝宝的烧越来越高,甚至一点没有下降的情况,就要带宝宝去医院了,检查一下血液。也要在医生的指导之下进行治疗,这样才能够有效保证宝宝的生命健康情况,同时也能够让宝宝得到正确的治疗。千万不要给宝宝喂食药物,毕竟有些宝宝对于一些药物是过敏的,如果茫然给宝宝喂食药物,很容易会出现另外的问题。

‘贰’ 小孩低烧怎么处理

小孩低烧要考虑为感冒,有可能是受凉引起的,需要及时服用药物治疗的。 建议你可以给小孩服用清开灵颗粒+阿莫西林颗粒+小儿咽扁颗粒等药物,如果症状严重就要及时去医院输液治疗。如果体温在38.5度以上就可以服用退烧药,如果体温在38.5度以下就不需要服用退烧药的。

‘叁’ 娃低烧该怎么处理

小孩发烧如果是高烧的话可能有生命危险,就算治好了,有些也会留下后遗症,通常小孩高烧是从低烧发展过来的,而小孩低烧通过各种各样的退烧办法是能够有效退烧的,其中物理退烧最安全,正常来说小孩低烧应该怎么办呢?
小孩低烧怎么办怎么有效处理
小孩低烧不及时处理很容易变成高烧,那么小孩低烧怎么办怎么有效处理呢?
低烧是一种症状不是疾病,首先要查明原因。低烧的原因有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要查明原因对症用药。可以先用酒精棉球反复擦拭宝宝的耳后,可以起到降温的作用,或用温水毛巾为宝宝轻轻的搓揉全身,使血管扩张通过皮肤散热,水气由体表蒸发时,起到降温的作用。
孩子发低烧的时候,可以先给孩子吃中成的解热镇痛药,比如小儿羚羊角颗粒或者豉翘清热颗粒。这些药物不仅有轻度的退烧作用,而且还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如果孩子出现腹泻的症状,可以给孩子服用止泻的药物进行治疗,可以服用思密达。
宝宝低烧是多少度之间
宝宝低烧是有一定的定义的,那么宝宝低烧是多少度之间呢?
宝宝低烧一般是指37. 1℃到38℃之间。但是如果是肛门温度,一般是37.5℃到38℃。宝宝出现低热的时候,需要进行物理降温,主要有温水浴、多喝水等物理降温方式。但是部分宝宝会出现体温上升的可能,就需要不定时进行体温的测量。如果出现体温超过38.5℃,就需要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退热药物进行治疗,避免发生高热惊厥的可能。注意进行病情的观察,同时需要进行原发疾病进行相关的治疗。
小孩出现低烧的情况,可以考虑采取物理降温的办法观察一下看看,可以使用温热水擦拭身体表面,尤其是颈部,腹股沟,腋下的位置,然后让孩子多喝温水,让孩子多注意休息,不要熬夜。
小孩低烧几天可以好
小孩低烧需要家长及时处理,通常小孩低烧几天可以好呢?
小孩低烧,一般是指体温在37-38度之间,先看他有没有伴随其他的症状。比如咳嗽、流鼻涕、拉肚子,宝宝发烧大部分是病毒感染引起,可能持续3-5天。如果超过3-5天,体温仍不退,出现了皮疹,最好去医院查一下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大部分发烧是病毒性,所以基本上在3-5天之内痊愈。如果是细菌性感染引起的发烧,在没有使用抗生素的情况下,发烧可能会持续不退,这个时候血常规就可以区分一下,如果有细菌感染就需要抗生素治疗。
小孩低烧如果是病毒感染,输液9天,未好转,可能是同时存在细菌感染,或者选择的抗病毒药不恰当。建议再次去医院就诊呼吸科或儿科,再次复查血常规,同时查胸片或胸部CT。
宝宝低烧怎么物理降温
宝宝低烧尽量选择物理方式来降温,那么宝宝低烧怎么物理降温呢?
如果体温不超过38.5摄氏度,只需要给孩子温水擦浴、酒精擦浴、多喝温水就可以。注意观察孩子的精神和脸色,如果孩子精神状况好,能吃能玩,虽然体温超过了38.5摄氏度,也可以暂时不用退热药物,可以先选择洗热水澡,水温在35到39摄氏度之间。
体温超过39摄氏度,容易诱发高热引起的惊厥,必须马上使用退热药物。此时让孩子多喝水,多排便,带走体内多余的热量。还需要通便降火,也可以排除孩子体内的积热,如果孩子没有排大便,也要用开塞露排便,有利于退热。

‘肆’ 孩子低烧不退怎么办

答:当孩子发烧较高时,使用以下物理退烧方法可让孩子舒服一些:
1、减少衣被:发烧时切记不要给孩子穿过多的衣服、盖太厚的被子。这种传统捂汗”的方法不利于散热退烧,反而会因过热导致高热惊厥。对于许多小婴儿来说,只要减少衣被就能使体温降低。
2、多喝水:有助于发汗散热,此外水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可使体温下降及补充机体丢失的水分。
3、冷敷法:这个方法简便易行,用冷毛巾敷在前额,毛巾变热后再用冷水浸后重新敷用。对年长儿可用冷水袋或冰袋敷效果更好。
4、全身温水拭浴或泡澡:将孩子衣物解开,用温水(37℃左右)毛巾搓揉全身或泡澡,可使皮肤血管扩张,增加散热;另外水份由体表蒸发时,也会散失一部分热量。
5、低温室法:将病儿置于室温约为26℃的环境中,使体温缓慢下降。为使其皮肤与外界空气接触,以利降温,需少穿衣服。有条件者,可采用空调降低室温。这种方法适用于1个月以下的小婴儿,特别是夏天,只要把婴儿的衣服敞开,放在阴凉的地方,他的体温就会慢慢下降。如果宝宝发烧时伴随有畏寒、寒战,就不能使用低温室法。
小孩生病发烧注意事项
1、38.5℃以下不要紧的,但不能掉以轻心。要随时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随时测量孩子的体温,经常喂孩子水。不要给孩子穿过多的衣物。要保持室内通风,6个月以后的宝宝家里要准备好退烧药。
2、温度在38.5℃—39.5℃之间,按说明书吃退烧药。药吃一下10分钟后,给孩子加衣服。半个小时之后,脱掉多穿的这些衣物,用温水给孩子擦身子,会看到汗马上就出来了,这个时候孩子的体温就会慢慢的降。
3、发烧本身就是孩子体内有病毒,孩子自身也在抵抗病毒,一次是不会解决问题的。4—6个小时之内温度还是会再上去的,可以继续前面的第二步。
4、基本4—6次之后,孩子的温度就被控制住了。
5、发烧39.5℃以上,一定要去医院,4—8小时之内不会对大脑有损伤,但时间越长对孩子越不好。这个时候可以用酒精擦孩子的手心和脚心,但不能多擦,这个办法可以快速降温。没有酒精,可以直接用自来水擦一下孩子的身子,然后立即上医院。

‘伍’ 小朋友们发低烧怎么降温

"小孩发低烧是体温在37.5℃-38.5℃之间。可以给孩子首先进行物理降温,头上或者脖子上贴上退烧贴;可以给予洗温水澡,用温水泡双脚,擦脖子、腋窝、大腿根这些大血管流经的地方,还可以用毛巾把冰袋包裹住,放在腋窝以及大腿根这些地方。同时要观察孩子是否有咳嗽、流鼻涕、打喷嚏这些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如果有,可以吃中成药,像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双黄连口服液、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蓝芩口服液等,这些中成药都可以抗病毒、退低烧治疗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如果吃了药3天不见好转,需要到医院检查一下血常规,明确一下病原菌看到底是哪一种感染。"

‘陆’ 小儿低烧有什么妙招

首先别忙着退烧,而是要搞清楚孩子发烧的原因。发烧不是一种疾病,它就像是身体的一个警钟,提醒你身体内部出现异常情况。同时,发烧也是我们身体对付致病微生物的一种防御措施,从某种程度来讲,适当的发烧有利于增强人体的抵抗力,有利于病原体的清除。所以如果孩子不是高烧,就不要急于马上退烧,否则会掩藏真正的病因。 引起孩子发烧的病因有很多。上呼吸道感染、肠胃炎、扁桃腺炎、肺炎及一切传染病都有可能出现发烧的症状。另外,一岁以内的小宝宝也可能因泌尿道感染、肠胃病、手足口病而出现发烧的情形。许多情况必须经由医师判断,才能知道发烧的真正原因。 细菌或病毒,两类感染用药完全不同 一般来说,细菌与病毒是造成宝宝受到感染的最常见致病源,这两种情况导致的发烧,处理办法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是细菌感染,只要选准抗生素,治疗效果就会很好。如果是病毒感染,目前还没有特效药,可以服用病毒灵、板蓝根冲剂、金银花等。病毒感染的发热到一定时间就会自行下降,切不可因为发烧就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药都一股脑用上。 宝宝发烧,药别混着吃 是否给孩子吃退烧药,需要权衡一番利弊。药物当然可以改善孩子的病情,让宝宝舒服点儿;但也很可能带来一些副作用。世界卫生组织建议2个月以内的婴儿禁止使用任何退热药品。在一般情况下,药物退热治疗应该只用于高烧的孩子。服用的方法和剂量一定要按医生的要求去做。我们建议:在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再给孩子吃退烧药。如果孩子以往有高热惊厥史,不妨在38摄氏度时就给孩子吃退烧药。 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常有很多家长给孩子混合使用不同种类的退烧药物,有些性急的父母,用了口服药半小时没退烧,又加栓剂,然而各种药物的持久性不同,混用可能使药效重叠。结果烧退得太猛太急,使得体温速降至36摄氏度以下。又产生新的问题。家长可以选定一种退烧药,熟悉它的使用剂量和间隔时间,使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物理降温的最佳方法 除了药物退烧,运用一些物理方法也可以帮助发烧的孩子降温。家庭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一般有酒精擦浴、冰枕降温或温水擦浴三种办法,那么,哪种方法最适合宝宝呢? 酒精擦浴是以前人们常用的退烧方法,但是现在不提倡给宝宝用这种方法,用酒精擦拭宝宝的身体,会造成孩子皮肤快速舒张及收缩,对宝宝刺激大,另外还有可能造成小宝宝酒精中毒。 用冰枕或冰敷额头方式退烧,是许多家长经常采用的。但六个月以内的孩子不宜使用这种方式,因为小宝宝易受外在温度影响,使用冰枕会导致温度下降太快,让宝宝难以适应。另外,宝宝发烧时全身的温度都升高,局部的冰敷只能有局部降温作用,倒不如温水擦拭宝宝全身效果好。 温水擦浴就是用37℃左右的温水毛巾擦孩子的四肢和前胸后背。使皮肤的高温(约39℃)逐渐降低,让宝宝觉得比较舒服。这时还可以再用稍凉的毛巾(约25℃)擦拭额头脸部。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这些降温处理时,如果孩子有手脚发凉、全身发抖、口唇发紫等所谓寒冷反应,要立即停止。为什么呢?当病源侵入人体后,体温都要升到一个相应的温度,这就是设定温度。降低设定温度是给孩子退烧的关键。因为设定温度若不改变,散热的同时,身体仍然会发动产热作用来达到目标体温。这时用冷水给孩子擦澡,企图通过散热来退烧,不但无效,反而让孩子发抖寒战,非常痛苦,所以必须先用退烧药物,降低设定温度,这时再辅助物理散热,体温才会真正降下来。

‘柒’ 宝宝发低烧怎么办

正常小儿的基础体温为36.9℃~37.5℃。一般当体温超过基础体温1℃以上时,可认为发热。其中,低热是指体温波动于38℃左右,高热时体温在39℃以上。连续发热两个星期以上称为长期发热。 上述基础体温是指的直肠温度,即从肛门所测得,一般口腔温度较其低0.3℃~0.5℃,腋下温度又较口腔温度低0.3℃~0.5℃。 我的孩子有一回发烧,也是的,退烧药才吃下去,不一会就退下去了,过了几个小时又烧起来,如此反复。送去医院看了,验了个血,为病毒性感染引起的发烧,病毒性感染的一个特征就是反复发烧。 医生并没有开退热针,也没吊瓶,只是开了3针抗病毒针,打了3天果然就没再高起来过。 若高烧38.5度以上,请立即让医生确诊是病毒感染的,还是细菌感染的,病毒感染就用抗病毒药(如:利巴韦林),细菌感染的就用抗菌素(如头孢类),不要急于退烧,烧只是表象,要把病因找出来。 另外我想说的是不要迷信输液。医生说了,可以吃药的不要打针,可以打针的不要输液,关键是要用对药,而不是用重药。 注意环境温度是否过高。在炎热的夏季,气温很高,婴儿自身调节体温的能力又差,妈妈抱着婴儿时热气不易散发,使体温升高。但是这种发热一般时间不会太久,再给孩子放在凉爽的地方,稍微扇一扇,给孩子饮一些清凉的水果汁,或给孩子洗个温水澡,几小时后体温就会降到正常。在冬季,如果室内温度过高,婴儿又包裹得过多,也会使婴儿体温升高。 ·注意是否有细菌或病毒感染的情况存在。 主要的症状及原因有以下: 发烧的同时流鼻涕——感冒(感冒症候群) 咽喉痛——咽喉炎、扁桃腺炎 持续发烧39℃左右,白眼珠充血且出眼屎——游泳池热 在高温场所发高烧的同时,筋疲力尽——中暑症(日射病) 腮腺肿胀——流行性腮腺炎 耳朵流水、情绪不稳——中耳炎 咳嗽得喘不过气来、呼吸困难——肺炎 牙床发红、唾液多——口腔炎 呕吐、抽筋、前囟门凸起——脑膜炎 呕吐、抽筋、意识不清——肺炎、急性脑病 尿的次数多、血尿——尿道感染 发烧的同时,抽风——热性抽筋 发烧伴下列情况者应送医院治疗: (一)注意孩子的精神状态。如果孩子发烧虽高,但精神尚好,服药退热后仍能笑能玩,与平时差不多,表明孩子病情不重,可以放心在家中调养。若孩子精神萎靡、倦怠、表情淡漠,则提示病重,应赶快去医院。 (二)观察孩子面色。如果孩子面色如常或者潮红,可以安心在家中护理。若面色暗淡、发黄、发青、发紫,眼神发呆,则说明病情严重,应送医院。 (三)观察孩子有无剧烈、喷射性呕吐,如有说明有颅脑病变的可能,应去医院。 (四)查看皮肤有无出疹,若有则提示传染病或药物过敏。查看皮肤是否发紫、变凉,若存在则提示循环衰竭。这两种情况均需再去医院。 (五)观察孩子有无腹痛和脓血便,不让按揉的腹痛提示急腹症,脓血便提示痢疾等,也必须上医院。 如果孩子仅有高热,没有上述各种合并症出现,尽管退烧缓慢,或者时有反复,也不必担心,应该耐心在家中治疗、护理,可采取如下措施: (一)保持环境安静、舒适、湿润,室内定时通风,成人不要吸烟。 (二)发烧是机体对抗微生物入侵的保护性反应,有益于增强机体抵抗力,因此,38.5℃以下的体温不必服退热药,只有体温超过38.5℃以上,才需采取退烧措施。 {三)病儿的衣服不宜穿得过多,被子不要盖得太厚,更不要“捂汗”,以免影响散热,使体温温升得更高。 (四)要鼓励孩子多喝开水,多吃水果。发热后孩子食欲减退,可准备一些可口和易于消化的饭菜,选择孩子体温不高,或吃药退烧的时机进食,但不要吃得太饱。 (五)保持大便通畅。 发烧大概是让父母最花时间、最忧虑、最着急的症状。孩子发烧了,理所当然应去医院就诊。那么,看病前后,父母该怎么样照顾他呢? 这时,父母需要仔细地观察孩子: (1)体温与孩子的精神状态:并不是说体温越高,孩子得病就越重。有的孩子可能只有轻微的感染,体温就会升得很高;有的则相反,即使病情很重,身体表面摸起来也只是温和的。因此,当孩子生病发烧时,父母不要只注意体温的高低,而更需要观察孩子的一般情况。 如果孩子高烧但精神好,对大人逗笑反应正常,除脸颊变得红一些外,肤色无其他改变;烧退后,孩子看起来正常,易安抚等,父母就不必太担忧。 如果孩子发蔫,越来越像生病了,爱睡觉、精神不振、反应差、哭起来不易安抚、不断呻吟、哭声弱、肤色苍白或灰暗,即使烧退了,孩子的表现不见好转,父母仍需要带孩子去看医生。 (2)惊厥:虽然发烧本身并无危险(除非41℃以上),但也需要积极地采取各种方式使孩子的体温降至正常,缓解因发热而引起的不舒服感觉及避免惊厥。如果孩子体温升高的速度过快,孩子发育尚不成熟的神经系统会以痉挛的形式,对此变化作出反应。有些孩子惊厥前会有预示,如:手臂颤动、嘴唇抽动或目光茫然无神等,但有的孩子可能并无预示反应。 另外,需要父母费心的是护理好孩子,使孩子的体温尽快降至正常。 (1)环境温度:需尽量使居室环境保持凉爽。打开窗户通风很重要。如果天气炎热,可以使用空调降温。 (2)穿着:应该少穿一点,但不能过少。有些父母怕孩子着凉或者想让孩子发汗,便给孩子捂很厚的衣服,甚至盖上厚厚的大棉被,这种做法不利于孩子机体的散热,反而易使体温迅速地升高,诱发高热惊厥。因此,要根据环境变化增减衣服。 (3)饮食:因发烧会使孩子丢失很多水分,感觉干渴,所以需要不断地给孩子喝水,以补充丢失的水分。还可以给孩子准备含水分比较多的水果,如西瓜,非常符合生病孩子的口味。另外,需要补充有营养的高热量食物,如:糖粥、鸡蛋羹等,需要少食多餐。发烧的孩子胃肠蠕动慢,不宜吃油腻的食物。 (4)物理降温:可以用泡温水澡的方法。对于体温升得过高(40℃以上)、发热烦躁、曾经惊厥过的孩子,可以试试泡温水澡。让水停留在孩子身体上,通过蒸发使体温降低,但勿使用冷水;还可以用35%的酒精擦拭颈部、腹股沟、腋窝等处,进行物理降温。 (5)退热药:目前常用的退热药是含“扑热息痛”的解热镇痛的药物。它安全有效,有滴剂、溶液、片剂,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选用。当孩子体温达38?郾5℃以上时,需要按医嘱或说明正确地服用。 发烧可以说是宝宝最常见的体征了。据统计,一般情况下因发烧去医院的孩子占到儿童门诊量的10%~15%。也难怪,看到孩子小脸烧得红彤彤的,浑身滚烫,再镇定的家长也难免慌了手脚。 孩子发烧了该怎么办?退烧是最好的办法吗?父母到底该怎么办呢? 专家解疑 孩子发烧,别急着降温 首先别忙着退烧,而是要搞清楚孩子发烧的原因。发烧不是一种疾病,它就像是身体的一个警钟,提醒你身体内部出现异常情况。同时,发烧也是我们身体对付致病微生物的一种防御措施,从某种程度来讲,适当的发烧有利于增强人体的抵抗力,有利于病原体的清除。所以如果孩子不是高烧,就不要急于马上退烧,否则会掩藏真正的病因。 引起孩子发烧的病因有很多。上呼吸道感染、肠胃炎、扁桃腺炎、肺炎及一切传染病都有可能出现发烧的症状。另外,一岁以内的小宝宝也可能因泌尿道感染、肠胃病、手足口病而出现发烧的情形。许多情况必须经由医师判断,才能知道发烧的真正原因。 细菌或病毒,两类感染用药完全不同 一般来说,细菌与病毒是造成宝宝受到感染的最常见致病源,这两种情况导致的发烧,处理办法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是细菌感染,只要选准抗生素,治疗效果就会很好。如果是病毒

‘捌’ 小孩子反复发低烧怎么办

您好!儿童发热是常见的症状。 正常儿童腋下体温为36-37度。 大于37.5度考虑患儿存在发热。 大于38.5度考虑使用泰诺林或美林。 高热时一定要解开衣服,只穿一件单衣,热退后再穿正常量的衣服,不能多穿衣服,否则容易高热惊厥,小婴儿可能出现捂热综合征。 发热本身是一种对人体的自我保护反应。所以并不要过度担心发热问题,记得多给水分就对了。如果孩子饮食不佳,要给小儿足够的含有一定矿物的水份。发热不会引起脑损伤,出现脑病或脑损伤是感染的疾病本身的问题,与发热高低无关。记住如果得了脑炎并不是发热本身导致脑炎,而是病原体击垮了儿童的免疫系统,突破血脑防御屏障,导致脑炎。 如果孩子发热很高,精神好,并不可怕,按照上面的方法处理就可以了。但如果孩子发热时间很长,体温不是很高,也是不好的表现。 如果发热的患儿出现了皮肤出疹需要去医院同时看一下皮肤科医生和儿科医生。

‘玖’ 小朋友低烧怎么办

你好,宝宝发低烧建议你可以先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多给孩子喝水,有咳嗽,痰多,流鼻涕,打喷嚏,建议可以口服好娃娃感冒药,阿莫西林,小儿清肺咳喘颗粒治疗。要及时监测孩子的体温变化,注意孩子的气喘,咯痰等表现,应该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祝孩子早日康复。

‘拾’ 宝宝低烧怎么办

小儿发烧的病因是相当多的, 临床上可以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 以感染性多见,如感冒等是最常见的病因, 对于发热需要首先明确病因,针对病因进行处理, 体温过高时容易引起小儿高热惊厥,所以也是有必要控制体温的, 主要是采用药物降温与物理降温的方法,具体用药最好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儿童发烧不宜急于用药物退烧。 因为发烧是人体的一种防御性反应,退烧药一般只能降低体温,而不能消灭造成发烧的根本原因。 体温不超过38.5℃一般不要急于退热,特别是没有明确诊断之前。 一般来说,当孩子体温低于38.5℃时,最好是多喝开水,多休息,密切注意病情变化,或者应用物理降温方法退热,但如果发热时间过长或发热温度过高(超过38.5℃),则必须使用退热药物进行必要的治疗。

阅读全文

与小儿底烧怎么处理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多肉植物生根粉的使用方法 浏览:53
家庭自制蛋糕最简单的方法不用蛋糕粉 浏览:139
解决产品价格问题的方法 浏览:812
无损检测的超声检测方法 浏览:504
椎间盘突出最有效治疗方法 浏览:213
用什么方法治疗胸闷最快 浏览:658
发泡剂如何快速凝固方法 浏览:51
高中k值的计算方法和技巧 浏览:990
玉米梗喂牛的正确方法 浏览:816
电脑店软件安装包制作方法 浏览:509
简单捉老鼠的方法 浏览:867
草莓不对花能结果吗鉴别方法 浏览:56
白发有什么好的方法治疗 浏览:290
哈密瓜晒干食用方法 浏览:716
缩阴方法有哪些 浏览:653
led车灯安装接线方法 浏览:585
qq红包不提醒怎么设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874
鱼烂鳍的治疗方法 浏览:849
鱼泵正确使用方法 浏览:214
四种属相的计算方法 浏览: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