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科普 > 慈菇的种植方法

慈菇的种植方法

发布时间:2022-01-11 20:12:01

1. 茨菇的种植方法什么

1、选地:选择茨菇种植的田地时,尽量选择比较肥沃的土地,最好阳光充足一些,如果田地不是很肥沃,也可以自己利用天然肥料做基地肥,每亩田地尽量不要超过四千斤的容量,不能太过密集,因为茨菇对土地营养的需求还是很大的。

2、插苗:茨菇的插苗时间一般在每年6月底至7月初,土地的水分一定要充足,其实比较类似水稻插秧的田地,插苗的密度最好是保持6厘米的间隔比较好,并且插入泥土大概2厘米左右比较适宜。

3、种植:最好是在每年的夏季,七八月份的时候来种植。种植的时候,一间距30厘米左右最好,将它的秧苗一个个的种植进去,然后轻轻的用泥土将边上填平就行了,一般一亩地差不多能在4200株的样子。

4、施肥:在茨菇生长的过程中,除了做好基肥以外,一共再施加三次肥料就可以,最好都采用有机复合肥进行施肥,分别是第一次移栽的时候施加,第二次大概是移栽后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施加,最后一次是在第二次后半个月左右的时间。

5、采收:茨菇采收时间一般是11月到来年2月份,采收的时候必须仔细,不然很容易损坏茎球,被破坏的茎球一般很难再卖的出去,在路途中也会很快腐烂,所以采收是比较重要的环节。

2. 慈姑的种植方法,北方适合种植吗

慈姑北方适合种植。
(Chinese Arrowhead)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栽培种属慈姑属慈姑种慈姑变种华夏慈姑,学名Sagittaria trifolia Linn. var. sinensis,又称茨菰、慈菰、剪刀草,古名藉姑等。慈姑原产中国,是中国的特产蔬菜之一,栽培历史1 000多年。我国慈姑栽培地区主要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太湖沿岸及珠江三角洲为主产区,我国北方和台湾省也有少量栽培。目前我国慈姑栽培面积最大的地区在江苏省,栽培面积达7 000hm2以上,尤以宝应县及苏州市两地栽培规模最大,达6 000 hm2以上,产量超过100 000t。
慈姑的种植方法

(一)种芽准备
选具品种典型特征、大小适中、充分成熟、顶芽较弯曲且粗0.6~1.0㎝、无病虫为害的球茎,于冬前将顶芽稍带一部分球茎切下,随即用2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浸泡15分钟。捞出后摊晾至表面干燥后,窖藏越冬备用。每100㎏慈姑球茎约可切取顶芽12~15㎏,可供667㎡大田之需。
(二)催芽
一般于4月下旬取出留种用顶芽,置洁净筐内,上覆洁净湿稻草,洒水保湿,保持温度15℃以上,经10~15天出芽,即可播于秧田育苗。若播期较晚,气温已至15℃以上,则可不必催芽,仅需于清水中浸泡1~2天,即可直接播种苗。
(三)播种
一般于4月下旬~5月上旬,气温15℃以上时进行。育苗秧田要求地面平整、土质肥沃、排灌两便、保水保肥。若为早水慈姑育苗,每667㎡施腐熟农家肥3000~4000㎏,耕深20~25㎝。顶芽播插行、株距均为9~12㎝。土壤肥力较高、苗龄较长者宜稀播;土壤肥力较低、苗龄较短者宜密。播插深度以顶芽自下向上的第3节入泥1.5~2.0㎝为宜。为便管理,宜将顶芽按大小分级,分区播插。
(四)秧田管理
1、水深调节
播插时秧田水深2~3 厘米,插后轻搁田7~10天,保持土壤湿润以利生根。芽鞘张开,抽生第1片过渡叶时,灌一薄层水。秧苗生长期,保持2~3厘米水层,以利土温升高。若遇晚霜,宜灌深水防冻。气温25℃以上时,逐渐加深水深至6~10厘米,不可搁田受旱。
2、追肥
播插后7~10天,开始发根,每667㎡施20%的腐熟粪水1000㎏。
3、其它
注意及时除草和防治蚜虫。早水慈姑,幼苗高25~30厘米,并具3~4片叶时即可起苗定植大田。但若苗期延长,作晚水慈姑栽培时,则应防止秧苗生长过旺或过弱,及时调节水肥,适当增施磷、钾肥,并定期打去秧苗外围老叶,保留中央新叶3~4片。

3. 毛慈菇怎样种植

6.简述道地药材和药材的道地性道地药材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药材,因生产较为集中,栽培技术、采收 加工也都有一定的讲究,以致较

4. 慈菇怎么养,慈菇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

白露前后是种植慈菇的时节。

在处暑之后,就有农民开始种慈菇了,大部分人都会在白露前种完,“慈不过露,过了白露种植,个头可能就没有那么大了,这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经验。”一位对慈菇有二三十年种植经验的大叔介绍道。

据了解,慈菇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从种植到收获期,都需要充足的水份,适宜种植在浅水沟、溪边或水田中,尽量选择排灌方便的地方种植,一旦水多,可以打开闸口,排出多余的水。另外,种植慈菇不宜在有咸水的地方种植。

种植慈菇

将幼苗整齐地插到水田里,就可以不用管,直接等收成了?“哼,你以为种慈菇这么简单?其实是有很多道工序的,前前后后要忙5个月才有收成”,大叔介绍道,“大概十二、三天后,就要清理一次,把幼苗拔掉,换上新苗,把长得太多枝叶的,要去掉多余的老叶,只保留3——4片就好了,然后施一次肥,一个月大概施2——3次肥”。十几天后,会长出多个枝叶,阻碍到周边慈菇的生长。

5. 能吃的水生植物 慈菇 如何种植

慈菇种植方法
1选择田地:慈菇种植,需要充足水分,应选择排灌方便、土层深厚肥沃的沙围田种植。
2.底肥:种植前一般每亩施绿肥2500公斤或猪牛粪1000公斤作基肥,1周后种植。
3.采集慈菇苗:慈菇标准苗要求粗壮,保留3片叶,苗高约25厘米,把叶片超出部分(包括叶柄)割掉,同时要摘除老根、老叶。
第一批菇苗,菇农称为“菜”,在8月上中旬(“立秋”前后)采集,由于种植时间较早,苗大、粗壮、生长快,这批苗占总苗量的80%左右。采第一批苗后追肥一次;15天后可以采第二批苗,菇农称为“洗地”,这批苗约占总苗量20%左右,“洗地”苗只能在9月上旬即“白露”前种完。如果用种量大,苗供应不足时,可以从“菜”中采第一次分蘖苗种植,这些苗菇农称之为“新兜”,“新兜”苗一般在9月20日前种植。
4.种植要求:一般安排在8月8日至9月20日种植,株距21厘米、行距50厘米,亩植6500株左右。田面要求平整,有浅水,挖好排灌坑。种植时要求浅插,有利于苗早生快发。每隔一行假植2~3株作备用苗,以便及时补缺,保证全苗。
慈姑(学名:Sagittaria sagittifolia L.),又称茨菰、慈菇、燕尾草、白地栗等,是泽泻科慈姑属的一种植物,果实可食用,味涩。慈菇富含淀粉、蛋白质、糖类、无机盐、维生素B、C及胰蛋白酶等多种营养成份。原产中国华中、华南等,生于浅水沟、溪边或水田中。

6. 茨菇的种植方法

茨菇栽培技术

1 育苗

1.1 种芽选择

为培育壮苗, 应选择具有本品种特性, 充分成熟, 大小适中, 光泽好, 无损伤, 顶芽粗短弯曲的优质球茎, 用手掰下或用刀削下顶芽, 适当摊晾, 等表面干燥后作为种用顶芽。折芽一般在入冬前进行较为适宜, 此时伤口在贮藏期间充分愈合, 插播以后发根快, 出苗早, 而且整齐。顶芽粗0.6-1厘米比较好。我县一般在清明前后取出留种用的顶芽, 放入干净的箩筐内, 上面盖上湿稻草保持湿润, 见干时适当洒水, 晴天放在阳光下取暖, 保持温度在15℃以上, 经过10-15天, 顶芽开始萌芽即可插播。

3 大田移栽

幼苗在生长过程中不断抽伸出匍匐茎, 随着气温的升高和幼苗生长速度的加快, 地下匍匐茎逐渐发育成为很多分株, 当分株长出4-5片定型叶, 也就是幼苗高35-40厘米时, 是茨菇往大田移栽的最佳时期。

3.1 移栽前准备

茨菇栽培应选择灌溉方便, 土壤耕作层在20-30厘米, 土壤肥沃、结构松散、质地疏松、富含有机质的水田, 土壤酸碱度微酸或中性比较适宜。栽培茨菇要求精细整地, 灌水深耕。翻犁耙平后灌水泡晒, 呕田10天左右, 使土壤充分熟化。施足基肥是夺取茨菇高产的一个重要措施。一般结合整田每亩施入农家肥2000-3000千克、尿素15-20千克、过磷酸钙30-40千克、硫酸钾25-30千克作基肥。

3.2 起苗移栽

最适宜的移栽期是8月下旬至9月初, 因为此时移栽可有效避开晚霜和冬雪。茨菇起苗前用镰刀将幼苗上部茎叶三分之一割去, 留高25-30厘米, 将苗连根拔起, 摘除外围老化的叶片和叶柄, 保留中央心叶和3-4个叶柄, 这样既可以防止秧苗移栽后的头重脚轻根底浅, 遇到风吹雨打植株动摇浮起, 也可以减少茨菇叶片的水分蒸发, 促进茨菇早活棵。茨菇要求浅水栽插, 一般水深保持3—6厘米, 定植行距40-45厘米, 株距25厘米, 每亩定植2800-3000株。栽插时要随手将根旁的泥土填平, 使苗稳定在土中, 栽插后2-3天, 要及时进行查苗补缺, 如果有被风吹起的倒苗, 要重新栽插, 有缺苗的要及时补栽。

4 大田管理

主要包括旺盛生长中后期和结球期两个阶段的管理。

4.1 旺盛生长中后期

茨菇定植10-15天后活棵。当定植后的茨菇抽伸2-3片叶时, 进行第一次匀田除草工作, 并及时追施第一次定苗肥, 每亩追施碳酸氢铵30千克, 尿素10千克。水肥管理以浅水勤灌, 严防干旱为主。栽植前期保持3-6厘米浅水, 在茨菇整个大田生长期, 每隔15-20天应匀田一次, 直到抽伸匍匐茎为止, 通常需要匀田2-4次。结合匀田捺叶是茨菇旺盛生长中后期管理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既能增加土壤肥力, 又有利于通风透光, 还可以防止由于叶片过多而在高温条件下抽伸匍匐茎, 结出小球茎。捺叶时将老叶连同叶柄一起摘除, 塞入植株旁的泥土中, 只留中央的4-5片新生叶。

4.2 结球期管理

10月下旬, 气温下降到20℃以下时, 茨菇叶片不再抽生, 地上部分停止生长, 养分向地下部分集中, 地下匍匐茎抽生15-25天后, 末端开始膨大形成球茎, 茨菇进入结球期。茨菇结球期从茨菇结球开始到球茎全部成熟进入休眠期结束, 大约经历50-60天, 是茨菇形成经济产量的重要时期。进入结球期就不能下田匀田除草捺叶了, 否则会采伤球茎, 造成减产。这时应当及时追施一次重肥, 做到N、P、K配合施用, 一般每亩施尿素20-25千克、氯化钾10-15千克过磷酸钙10-15千克。这次施肥不当可以促进球茎增大增重, 而且可以明显提高球茎的品质和耐贮性。结球初期为促进球茎健壮生长, 水层要保持8-10厘米, 在球茎膨大期, 水层可以落浅到3-5厘米, 采收前保持土壤湿润即可。

5 防病治虫

茨菇的主要病虫害是蚜虫和害黑粉病。茨菇幼苗期容易发生茨菇连管溢蚜, 它主要危害嫩叶, 集中吸食汁液, 造成新叶卷缩, 植株生长不良。一般在发生初期, 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交替喷雾防治。幼苗在生长过程中适当的除草匀田, 也可以有效防治茨菇连溢管蚜的发生。

茨菇整个生长期容易发生黑粉病, 严重时造成植株大面积枯死:苗期可喷酒1:1:200波尔多液预防黑粉病, 大田期发病可用20%粉锈灵每亩30—4O毫升兑水喷雾防治。

6 采收

当茨菇地上部分枯死后的10-15天为最佳采收期。采收前10天左右排干田水, 用手抠挖地下球茎。

7. 茨菇怎么种植

茨菇又名芽菇,是水田、池塘、湖泊等地常见的一种水生植物,其球茎可做蔬菜食用,目前在南方地区比较常见。

1、选地整地

茨菇适宜在肥沃、排水性良好的环境下生长,所以选地时,尽量选肥力充足的水田种植。选好地后,深翻土壤,并施入适量天然肥料,然后整平,放入适量水即可。

2、选种及插苗

(1)插苗时间:6月底至7月初。

(2)选种:尽量选长得比较健壮、外表无损坏的种苗,然后将上面的黄叶、枯叶等摘除。

(3)插苗方法:将幼苗按照6*6cm的距离插播到土壤里即可。一般深度在2cm左右为宜。

3、田间管理技术

(1)肥料要求:在茨菇生长的过程中,除了做好基肥以外,一共再施加三次肥料就可以,最好都采用有机复合肥进行施肥,分别是第一次移栽的时候施加,第二次大概是移栽后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施加,最后一次是在第二次后半个月左右的时间。



(2)间苗补苗:待插播成功后,查看田间种植情况,对于无苗或枯苗的地方要及时补种。



(3)病虫害防治:茨菇生长期间,会出现黑粉病、蚜虫等病虫害,所以要提前做好防治措施,对于发生病虫害的,要及时对症下药。

4、采收

茨菇采收时间一般是11月到来年2月份,采收的时候必须仔细,不然很容易损坏茎球,被破坏的茎球一般很难再卖的出去,在路途中也会很快腐烂,所以采收是比较重要的环节。

总的来说,茨菇很好种,只要选好种苗,选好土地,将种苗插播到土壤里即可,待插播成功后,做好水肥、间苗等工作即可。

8. 请问慈姑种植技术要点有那些

育苗方法。
①选择种芽。为培育壮苗,必须选用优良球茎作种。通常宜选具有所栽品种特征、大小适中、充分
成熟的球茎,其顶芽粗度以在0.6-1cm为宜。
②秧田准备。应选土质肥沃、排灌方便、保水保肥的田块育苗,如为早水慈姑用苗,耕地时每666.7
m2施入有机肥3000-4000kg,深耕20-25cm、耙耱后做成宽1.3-1.6m的长条苗池,其间过道宽30cm。
③插播。一般在4月下旬-5月上旬,当地温度已上升到15℃以上时进行,按行、株距各9-12cm插入顶
芽。具体播插密度视苗龄长短及土壤肥瘦而定,土壤较肥而苗龄长者偏稀,土壤较瘦而苗龄较短者偏
密,插播深度一般要求顶芽从下向上的第三节位插入土中1.5-2cm为宜,插时田间保持2-3cm浅水,插
后轻搁田7-10天,保持土壤润湿以利生根。待芽鞘张开,抽出第一张过渡叶时,再灌入1薄层浅水。
如慈姑种芽大小不一,应将大小顶芽分开插播,以便于进行秧田管理。
④秧田管理。秧苗萌芽生长期间,保持2-3cm的浅水,以利于土温的提高,促进发根,如遇晚霜,夜
间灌深水防冻,第二天再放浅水。插后经7-10天,开始发根生长,可追施苗肥1次, 666.7 m2施20%的
腐熟粪水1000kg左右,促苗早发,栽后10天左右,开始除草,并注意检查和防治蚜虫。
当幼苗长到25-30cm高,并有3-4片叶时,即可起苗定植;如因定植的大田还未准备就绪,也可留在秧
田继续生长,直到作为晚水慈姑栽植,育苗期可延长到90天以内。进入夏季高温季节,气温达到25℃
以上,秧田灌水要逐渐加深到6-10cm,不可搁田受旱。在管理上,既要防止生长过旺,又要防止生长
不良,要从水肥上加以调节,适当增施磷、钾肥,并要定期打去秧苗外围的老叶,仅留中央新叶3-4片。
大田栽植
1、整地施肥。选土壤含有机质在1.5%以上、土层较厚的低洼水田深耕20cm,每666.7 m2施入堆厩肥
或粪肥3000kg,并配合施入尿素15-20kg,过磷酸钙30-40kg作基肥,翻耕耙平,灌入浅水,即可栽植。基肥不仅可直接供给植株全生育期所需的部分矿质营养,而且可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有利于球茎的迅速膨大。因此,施足基肥是夺取慈姑高产的一个重要措施。
2、适时合理密植。慈姑的定植时间因各地气候条件及茬口安排而有不同。其中早熟慈姑栽插不宜过
早,一般要求苗龄达到45天以上,苗高达到25-30cm,具有4-5张绿叶,否则秧苗太小,栽后发棵缓慢
早栽达不到早熟的目的,产量也不高。晚熟慈姑却要求尽可能早栽,当前茬作物收完后,必须抢耕抢
栽,由于秋后气温降低,生育期受到限制,故栽植愈晚,产量愈低。长江流域一般最迟应在8月上旬栽
插完毕,否则大田生育期太短,产量将大幅度降低。慈姑要求浅水栽插、合理密植,栽植密度因栽培
季节和土壤肥瘦而有差异。早熟栽培生长期长,开展度大,一般行、株距均为40-45cm;晚熟栽培生长
期短,开展度小,一般行、株距均35cm左右;具体栽植密度还因土壤肥瘦和品种情况而异,如土壤肥沃品种植株高大,开展度大,宜适当偏稀;反之偏密。栽前连根拔取秧苗,摘除外围叶片,保留中心嫩
叶及外围叶柄25-30cm,以减少水分蒸腾和防止遇大风雨动摇植株,栽插深度一般9-12cm,使苗栽稳土
中。栽植过深不易发棵;过浅易受风吹动摇或浮起;均非所宜。栽完全田后,随即在田边另插少量预
备苗,以备补缺。栽时保持2-3cm浅水,以利活棵。
大田管理
1、水层管理。以浅水勤灌,严防干旱为主,但在高温多雨情况下,应注意适当放水搁田,以防引起徒
长。在高温干旱情况下,应注意适当深灌凉水,以防引起病衰。植株生育前期保持3-6cm 浅水,梅雨季
节,植株易生长过旺,可于7月上、中旬进行一次搁田,以控制地上部生长,使长相转为稳健,提高植
株的抗性。搁田程度视苗情决定,如植株叶色嫩绿、叶薄要重搁;反之,则轻。一般搁到田土细裂,
然后灌水。以后进入伏旱高温季节,水层可适当加深。在7-8月间,气温达35℃以上时,于深夜或清晨
引灌凉水,加深水层至12-20cm,适当深灌和勤换凉水,既可保证慈姑植株旺盛蒸腾和生长对水分的需
求,又可改善田间小气候条件,减轻高温的不良影响,发挥防暑降温作用,保证植株健壮生长,抑制
病害的发生和蔓延。8月中旬以后,气候转凉,宜再恢复浅水,一般以8-10cm为宜。到9-10月份,植株
大量结球阶段,还要落浅到3-5cm,最后保持土壤湿润即可。
2、合理施肥。整个生育期间肥料的施用,应遵循促、控、促的原则,并且必须重视氮、磷、钾的配合
施用。据试验,晚熟栽培慈姑,施磷肥50kg的田块比不施磷肥的田块增产15%,且球茎显着增大。慈姑
对钾肥反应良好。施钾肥后不仅产量显着增加,而且质量提高,球茎大,皮青色带紫,无锈斑,无苦
味,耐贮藏。在一般肥力土壤中以每666.7 m2施13 kg氯化钾为宜,钾肥要早施,并应
与氮、磷相配
合。早水慈姑一般在定植后10-14天,即成活后开始追肥,以促进植株生长,每666.7 m2施入20%左右的腐熟人畜粪水1500kg或碳酸氢铵30kg加尿素10kg,均匀施入,施后耘田与土壤均匀混合。到天气转凉,植株抽生匍匐枝时,应追施1次较重的肥料,以促进结球。此时新叶仍在生长,同化作用最强,植株吸肥量大,一般每666.7 m2施入腐熟的人粪尿2500kg或尿素30kg,另施草木灰100kg,对球茎膨大有良好效果。晚水慈姑由于生长期短,通常只进行1次追肥,多在定植后25-30天进行,数量与早水慈姑的结球肥相似。
3、耘田除草和摘除老叶。慈姑定植缓苗后,即进行第一次耘田除草工作,在整个茎叶生长期,每隔15-30天左右耘田1次,直到抽生匍匐枝为止,通常需耘田2-4次。为改善田间光照和通风条件,并保持一定的叶面积,提高光合效能,减少病虫危害,在生产上都实行摘除老叶的措施,称为捺叶,即将植株外圈老叶连同叶柄捺揿,塞入株旁泥中,这样既增加土壤肥力,又利于通风透光,且可防止植株叶片较多时,在高温季节抽生匍匐枝,结出小球茎。一般每株打去外围发黄老叶,留中央新叶4-5张,每隔15-20天进行1次,共捺叶2-4次,直到天气转凉,气温降到25℃以下时为止。往后昼夜温差加大,有利于植株养分的积累和抽枝结球,应注意保护叶片和根系,不再耘田和捺叶,以防人畜下田踩坏匍匐枝。

9. 毛慈菇种植技术

毛慈菇生长于海拔 600~1200 米的高山地带,生长环境为植被较好的山地林下,阔叶林和针叶林均有生长;多为向阳坡,坡度在 45℃以下,腐殖层深厚,蕴含水分的凉爽半阴环境。林下野化栽培应避免阴暗、潮湿、不透光、不通风的地块。

种植技术:

1、整地。

在选好的林下地块连根清理杂草、小灌木及石块,场地清理尽量大一些,种植区域向外延伸几米清理。可人工除草也可药剂除草,药剂除草可减轻后几年除草压力,但要休田一年半以上,可做畦也可不做,但都要留作业道、排水沟。排水不畅,光照不足的地块多做畦栽培。

2、繁殖方法。

繁殖方法有两种,一种为有性繁殖,即利用种子进行繁殖;一种为无性繁殖,即使用块茎进行繁殖。有性繁殖由于种子细小,成熟度不好,繁殖技术要求高,且种植年限长,成苗率低,所以种子繁殖在实际生产中基本不采用。无性繁殖能缩短种植年限,又能满足生产需要,且繁殖方法简单,易于掌握,是目前生产中所采用的繁殖方法。

3、移栽。

无性繁殖的方法,就是利用块茎繁殖。块茎繁殖毛慈菇春、秋两季均可栽培,春季一般5~6月份,秋季8~9月份,把起获的假球茎或野生球茎抖净泥土,选取芽饱满粗壮,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的假球茎做种栽,在整好的地块进行栽植。种栽要用光滑器具运输,如用筐类搬运筐底要垫草,以免种栽造成创伤,尽量现起现栽,如路途较远或不能及时栽植应拌入细砂储运。采用分级栽培;株行距一般采用10厘米×20厘米,15厘米×20厘米,视种栽大小而定。

4、做好除草管理、肥水管理及病虫害管理。

毛慈菇为兰科植物杜娟兰、独蒜兰或云南独蒜兰的干燥假鳞茎。别名:金灯花、鹿蹄草、山茨菇、慈姑、山慈姑、毛慈姑、泥冰子、算盘七、人头七、太白及、水球子、泥宾子、采配兰。呈不规则扁球形或圆锥形,顶端渐突起,基部有须根痕。长1.8~3cm,膨大部直径1~2cm。表面黄棕色或棕褐色,有纵皱纹或纵沟,中部有2~3条微突起的环节,节上有鳞片叶干枯腐烂后留下的丝状纤维。质坚硬,难折断,断面灰白色或黄白色,略呈角质。气微,味淡,带黏性。主产于四川、贵州等地。毛慈菇性甘、微辛,凉。归肝、脾经。能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用于痈肿疔毒,瘰疬痰核,淋巴结结核,蛇虫咬伤。对痈肿疔毒、瘰历结核,内服、外敷,均可应用。用于食道癌,常与急性子、制半夏、地鳖虫、石见穿等配合应用;用于淋巴肿瘤,常与昆布、海藻、夏枯草、象贝等配合应用。

毛慈菇

10. 慈菇的栽培技术

有很强的适应性,在陆地上各种水面的浅水区均能生长,但要求光照充足,气候温和、较背风的环境下生长,要求土壤肥沃,但土层不太深的粘土上生长。风、雨易造成叶茎析断,球茎生长受阻。 慈菇喜富有机质的粘壤上,土层约20厘米,耕地时亩施堆肥或人粪尿1000公斤,并配合草木灰10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为基肥,翻耕耙平,灌浅水后即可种植。春栽株行距按40×40厘米,亩栽4000株,秋夏栽植株距35厘米左右,栽植时将种球一个个插入泥中,使顶芽向上,深度以使顶芽刚刚稳入上中为宜,过深发育不良,这浅易受风吹摇动,随即培泥填平,保持水深3厘米,缓苗后10天,追肥一次,以促进幼苗生长。立秋之后,天气转凉,植株新叶仍能旺盛生长,匍匐茎和球茎开始抽生和膨大,吸肥量最大,追施一次重肥,每亩人粪尿2000-2500公斤,草木灰100公斤,钾肥有促进糖类合成和转化,增强抗病抗倒能力,促进淀粉的积累,对球茎膨大有良好效果。
在长江以南,如利用席草和茭白田的行间套种慈菇,在间作物收获后,要追施人粪尿1000-2000公斤硫酸铵20-25公斤,以利慈菇生长。 慈菇以球茎繁殖。各地都行育苗移栽。按利用球茎部位不同分为两种,一种是以球茎顶穿;另一种是整个球茎行育苗。
长江流域各省为了提早种植,在清明前后,取出留种球茎的顶芽,用窝席圈好,或放入箩筐内,上覆湿稻草,干时洒水,晴天置于阳光下取暖,保持温度在15℃以上,经10-15天出芽后,即可播芽育苗。每亩用顶芽10公斤,可供15亩大田栽插之用。
苗床选择肥沃水田,整地时施厩肥河泥5000公斤,人粪250-500公斤为基肥。带水耕耙1-2次,按1-1.3米宽做畦,每畦留33厘米小通道,畦上搭架约1米,上覆塑料薄膜防寒保温。插芽时按密度为6.6-8.5厘米见方。入土深度达顶芽第一节。插后随即放水,萌芽生长期间保持3厘米浅水层。有利提高土温,促进幼苗生长。如遇晚霜,夜间灌深水保苗,第二天放浅水,经7-10天后开始发根,苗夜26-30厘米,具3-4片叶时定植。
华南地区气候温暖,生长期长,于2月收获球茎后,随即播种育苗,在15℃温度下,球茎顶芽萌发,40-50天后,具有3-4片真叶时,将育成的新株移植于苗床内,扩大繁殖。利用匍匐茎在20℃以上较高温度条件下,顶芽向上生长钻出土面抽出叶片,而基部发根形成分株,当分株具4-5片叶时又可移植。这样从立秋至秋分,可分期分批取苗,定植大田。
选种育苗
慈菇为多年生栽培种水生蔬菜,适应在肥沃的水田生长,抗病力强。一般在2月初育苗,8月初至9月中旬种植,收获期在翌年1月中旬至2月上旬,亩产在1.5~2吨左右。大石慈菇呈卵形,白色或浅黄色,有光泽,外形美观,个头较大,耐贮运,淀粉含量高,有独特风味。现将其种植技术介绍如下:
慈菇收获期集中在每年春节前10天左右,而留好菇种是当年种植好慈菇的关键。选择形状好、大小适中、无畸形、无病虫害、笔芽粗壮的慈菇作菇种,亩用种量4~5公斤。育苗地选在近水口边或排水良好水田的一角,四周筑田基,按株行距2~3厘米插下,菇芽向上,保持有10厘米的水面。每亩需育种地约12平方米。
假植
4月初(“清明”前后)将菇苗移至附近假植,株距50厘米、行距70厘米,四周筑好田基,保持田面有水。移植后15天喷一次10%兴棉宝1000倍加40%乐果600倍防虫,每亩施复合肥10公斤。假植期间进行人工除草并摘2次老叶。在7月下旬(“大暑”前后)将叶片30厘米以上部分包括叶柄全部割去,以便控制大苗生长,促进分蘖苗生长,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在种植前喷一次20%灭扫利1000倍或12%益扫利1000倍加50%多菌灵800倍,预防病虫为害。 1.选田:慈菇从种植到收获期,需要充足水分,故应选择排灌方便、土层深厚肥沃的沙围田种植,不宜在有咸水的地方种植。
2.施足基肥:种植前一般每亩施绿肥2500公斤或猪牛粪1000公斤作基肥,1周后种植。
3.慈菇苗的采集:慈菇标准苗要求粗壮,保留3片叶,苗高约25厘米,把叶片超出部分(包括叶柄)割掉,同时要摘除老根、老叶。
第一批菇苗,菇农称为“菜”,在8月上中旬(“立秋”前后)采集,由于种植时间较早,苗大、粗壮、生长快,这批苗占总苗量的80%左右。采第一批苗后追肥一次;15天后可以采第二批苗,菇农称为“洗地”,这批苗约占总苗量20%左右,“洗地”苗只能在9月上旬即“白露”前种完。如果用种量大,苗供应不足时,可以从“菜”中采第一次分蘖苗种植,这些苗菇农称之为“新兜”,“新兜”苗一般在9月20日前种植。
4.种植:一般安排在8月8日至9月20日种植,株距21厘米、行距50厘米,亩植6500株左右。田面要求平整,有浅水,挖好排灌坑。种植时要求浅插,有利于苗早生快发。每隔一行假植2~3株作备用苗,以便及时补缺,保证全苗。 1.扶苗补苗:种后常因风雨、水深、泥土松浮等原因,以致种下的苗容易倾倒或偏斜,故种后第二天起连续三四天进行扶苗。对生长差和被病虫为害致死的苗要拔除,并及时补苗。
2.剥叶去芽:一般在种后15~20天,当植株生长到7片叶时,结合中耕除草,除去株行间的蘖苗,然后剥去植株3片老叶(连叶柄)埋入土中,只留4片叶。以后每15天左右剥叶除蘖一次,直至10月下旬止,共剥叶除蘖5~6次。
3.按头(头)促结菇:完成剥叶工作后,将慈菇头部用双手按下0.7厘米左右,菇农叫“头”,作用是抑制地上部生长,促进地下部多结菇。
施肥
慈菇从种后到“小雪”前后为营养生长期,植株粗壮才能获得菇个大、产量高,应多施氮肥,适当配施磷钾肥,原则上每剥叶一次施肥一次,亩施高氮复合肥25公斤。“小雪”后随着天气转凉进入结菇期,要重施一次优质肥料,亩施进口复合肥30公斤。肥料要在露水干后施用,以免造成肥害。 江浙一带秋季初霜后,华南地区于12月至翌年3月,茎叶枯黄至次年球茎发芽前,随时均可采收,收获前放干田水,留种的球茎,采收时选择具有本品种特性,形大,顶芽饱满而芽向上跷呈弯曲瓢羹状的球茎做种,顶芽弯曲不易疯长,具有一定早熟性。留种球茎于入冬前将预芽自球茎上切下窖藏,或整个球茎贮藏到春季播前切芽。冬季切芽贮藏者,切下的伤口在贮藏期已充分愈合,顶芽体小,增温快,出苗早而整齐,顶芽切下后摊开,放在阳光下晒1-2小时,晒干表皮水分后贮藏每50公斤慈菇可切取顶芽7.5公斤,每亩大田需留顶芽12.5-17.5公斤。
贮藏窖应选择排水良好的地方开窖,窖深50-66厘米,窖口直径66厘米许,压实窖底及四壁,底部铺上一层净稻草。将顶芽与细沙泥混合后放入窖内或放一层顶芽再盖一层细沙泥,如地逐层加高,至窖口6厘米处,上覆盖一层稻草后最上封一层20厘米干上,做成馒头形,并适当拍实,防止雨水渗入。数量较少者可用小口缸贮藏,缸口用全封紧即可。华南地区一般春节前后收获,收获后便可把种用球茎育苗繁殖。
收获:在“冬至”前采收的慈菇称为冬前菇,由于收成较早,亩产1000公斤左右,价格高,主要用于出口。大量收获是在春节前。 7-8月间有蚜虫、蛀虫、稻飞虱危害,可用40%乐果乳剂1500倍或50%敌敌畏1500-2000倍液喷雾。病害有黑粉病、叶斑病等。黑粉病(俗称泡泡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小暑后高温高湿,叶片过密,通风不良和连作易发病。发病后叶片和叶柄上呈黄绿色瘤状突起斑泡,手指揿病斑,有白色淡液流出,最后病泡枯黄破裂散出黑色粉粒(即孢子)继续传染,造成减产。
防治方法:实行轮作,摘除老叶,病叶,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发病初期喷0.1%硫酸钠液(亩用150克硫酸铜加水150公斤),或喷0.5%等量式波尔多液,每隔7-10天一次,共2-3次。
慈菇病害主要有褐斑病和斑纹病,均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病害,可用70%托布津1000倍加75%百菌清1000倍,或77%可杀得1000倍喷雾预防。
虫害主要有如下几种:
1.蚜虫,属同翅目蚜科,种后到收成都有发生,繁殖快,要及时防治,可用40%乐果600倍或5%蚜敌畏2000倍喷杀;
2.蛀心虫,菇农称为“钻心虫”、“烂虫”、“惯侠虫”,属鳞翅目细卷蛾科,整个生长期均有发生,主要为害叶柄和心叶,其中8~10月种群数量最多、为害最严重,至整株枯死,防治上可用40%乐果1000倍加18%杀虫双600倍,或用10%兴棉宝1000倍、克蛾宝2000倍喷杀;
3.剃枝虫,属鳞翅目夜蛾科,仅于个别年份发生,多数发生于慈菇生长中后期,以咬食叶肉为害叶片,可在早晨或傍晚用90%敌百虫500倍或10%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喷杀。

阅读全文

与慈菇的种植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假樱桃的种植方法 浏览:441
自己家存酒的正确方法 浏览:688
冬钓大鲫鱼调漂最佳方法 浏览:150
cpu的制作方法视频 浏览:648
夹鼻器使用方法 浏览:225
不可恢复式感温电缆的连接方法 浏览:323
儿童简单的画冰淇淋方法 浏览:514
哪里普及急救知识方法 浏览:749
海杆渔轮的使用方法 浏览:675
求对称轴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809
腿弯疼痛检查最佳的方法是什么 浏览:696
紫苏的食用方法 浏览:964
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用什么方法 浏览:752
用热水洗衣服的正确方法技巧 浏览:852
监控头连接方法 浏览:578
冬瓜如何腌制的方法 浏览:787
分线路由器安装方法 浏览:950
行李箱缝制方法视频 浏览:935
托福阅读成绩计算方法 浏览:50
养碳炉的使用方法 浏览: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