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书信的正确格式范文怎么写
书信格式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
1、开头称呼:顶格,有的还可以加上一定的限定、修饰词,如亲爱的等。
2、问候语:如写“你好”“近来身体是否安康”等,可以接正文。
3、正文:这是信的主体,可以分为若干段来书写。
4、祝颂语。以最一般的“此致”“敬礼”为例。“此致”可以有两种正确的位置来进行书写,紧接着主体正文之后,不另起段,不加标点;在正文之下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
5、署名和日期。
致家长的一封信范文:
家长朋友们:
你们好!
忙碌的一学期已经结束,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们工作的理解、信任和支持,为了孩子们的健康快乐成长,我们在共同耕耘中,收获、分享着孩子们的进步和成长的喜悦,为了让您的孩子度过一个愉快而有意义的寒假,请您关注以下我们的温馨提示:
一、确保孩子安康,请不要让孩子接近和燃放烟花爆竹。尽量少带孩子去各种公共场所,杜绝接触传染病源。
二、合理安排孩子的作息时间,督促孩子早睡早起、坚持每天午睡,提醒孩子饭前便后洗手,协助孩子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持续养成。
三、注意孩子的用眼卫生,限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一次不超过30分钟),引导孩子有选择地看一些益智栏目。
四、每天抽取一定时间陪孩子游戏、尽量多与孩子交流,倾听孩子的心声,合理满足孩子的需求,享受天伦之乐,增进亲子间美好的感情。
五、走亲访友时,鼓励孩子在亲友面前敢于说话、乐于表演,增强孩子展示才能的自信心。
六、鼓励孩子为家人整理鞋袜、分发餐具、收拾碗筷,给客人端茶递水送点心等,学会关注生活、关爱他人,学会运用礼貌用语,增强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和社会交往的技能。
七、协助孩子养成每天阅读图书的习惯,提高孩子阅读兴趣,增强孩子对文字的理解能力,与孩子共同关注每日体育、时事新闻,拓展孩子的视野,收集废旧物品供孩子创想制作,激发孩子的创造兴趣,提高孩子的创作能力。
衷心地祝福您:春节愉快!合家欢乐!
Ⅱ 书信的方法格式
书信的方法格式如下:
首先:顶格写称呼
其次:开头空两格写正文。把写信的目的完整地阐述出来。
再次:正文结束,在右下角处写上落款和日期。
希望能帮到您,望采纳!
Ⅲ 书信格式怎么写
称呼:称呼要顶格写,单独占一行,表示对收信人的尊重。
问候:称呼下面接着就是问候语。一般在称呼的下一行空两格开始。
正文:正文是信的主要部分,一般在问候语的下一行空两格开始写,也可以在问候语后面接着写。
结束语:是正文后表示致敬、祝贺、祝愿的话。
(3)写书信有哪些方法扩展阅读:
写信应该注意
1、语气得体,称谓得当
应用文体中,书信是一种灵活自由的文体,可采用多种表达方式,可书写各类内容。所以,在写信时要特别注意,应根据不同的对象使用不同的写法。
如对长辈与对晚辈、对上级与对下属、对至亲好友与对一般同事、对单位与对个人写的信,在措辞、称呼和语气等方面,均应有所区别。如果不加区分,乱用一通,轻则会闹出笑话,重则甚至会损害彼此之间的和谐关系。
2、要直奔主旨,简明扼要
写信一般是为了办事或抒发情怀,写完开场白后,要直奔主旨,把自己的思想、情感、愿望、要求表达充分、准确、清楚,让对方领悟,知道是什么事,需要做什么,怎样去做。现代社会人们都很忙,办事要讲究效率,写信亦然。
不论是公私事务,行文均应简明扼要。当然,一般书信因人因事不同,可繁可简,不必强求;但办理公务的书信则必须简明扼要,以内容表达得清楚、准确、明白为本。在公务书信中不可描写、抒情,不能太过铺张、客套寒暄。
3、忌用红笔
按照传统习惯,用红笔表示与人绝交。另外,也不能用铅笔或色彩艳丽的水彩笔写,铅笔易磨损而模糊,表示对人的随便、不重视;水彩笔欠庄重。应用黑蓝色墨水的钢笔或圆珠笔书写最得体。
4、慎用“附言”
尤其对上级或其他尊者,附言补上遗漏的事项,易使人产生写信者办事欠仔细、考虑欠周全的感觉。所以,如信文不长,不妨重写一遍,以免给人不好的印象。对亲朋好友使用“附言”则无关系。
Ⅳ 书信要怎么写格式
书写格式
①开头称呼:顶格,有的还可以加上一定的限定、修饰词,如亲爱的等。
②问候语:如写“你好”、“近来身体是否安康”等,可以接正文。(不过很少。)
③正文:这是信的主体,可以分为若干段来书写。
④祝颂语。以最一般的“此致”、“敬礼”为例。“此致”可以有两种正确的位置来进行书写,一是紧接着主体正文之后,不另起段,不加标点;二是在正文之下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敬礼”写在“此致”的下一行,顶格书写。后应该加上一个惊叹号,以表示祝颂的诚意和强度。
称呼和祝颂语后半部分的顶格,是对收信人的一种尊重。是古代书信“抬头”传统的延续。古人书信为竖写,行文涉及对方收信人姓名或称呼,为了表示尊重,不论书写到何处,都要把对方的姓名或称呼提到下一行的顶头书写。它的基本做法,为现代书信所吸收。
⑤署名和日期。写信人的姓名或名字,写在祝颂语下方空一至二行的右侧。最好还要在写信人姓名之前写上与收信人的关系,如儿×××、父×××、你的朋友×××等。在下一行写日期。
如果忘了写某事,则可以在日期下空一行、再空两格写上“又附”,再另起一行书写未尽事情。
书信历史悠久,其格式也几经变化。今天,按通行的习惯,书信格式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
Ⅳ 写信的格式有哪些
写信格式:
1、称呼:顶格,有的还可以加上一定的限定、修饰词。
2、问候语:如写“你好”、“近来身体是否安康”等,可以接正文。
3、正文:这是信的主体,可以分为若干段来书写。称呼和祝颂语后半部分的顶格,是对收信人的一种尊重。是古代书信“抬头”传统的延续。古人书信为竖写,行文涉及对方收信人姓名或称呼,为了表示尊重,不论书写到何处,都要把对方的姓名或称呼提到下一行的顶头书写。它的基本做法,为现代书信所吸收。
写信的格式范文
亲爱的赵老师:
你好!
这是我第一次给你写信,在第一次见你的时候,我对你的印象是,你一定是一个很幽默的人,可是在相处下来的日子里,我知道了你是一个在教学方面是一丝不苟的人,却在课堂外是一个非常孩子气的人。
赵老师我对你的教学方法觉得很满意,可是如果你在上课能把题目讲得更让人理解一些,那上课一定会更有趣,更深动。赵老师,我是一个对英语很感兴趣的人,我对英语的喜欢从一年级就开始了,老师也让我参加过许多活动,可是在这个暑假里,你让我知道了英语成绩好,也不一定什么都懂了,我还有很多要学。
你的教学态度从给我们讲试卷开始,我就知道了你是一个好老师,对同学负责。赵老师,我相信如果你成为一名教师,一定是同学们的好老师,因为你的高度负责,因为你和其他的同学很处得来。
当我知道老师喜欢的和我喜欢的东西一样时,心里很激动,因为周围的同学很少会喜欢黑色和红色,因为他们觉得红色太艳,黑色太阴郁了,所以当我知道老师也喜欢时有点高兴。希望以后如果有缘再能见面。
祝:
身体健康,天天开心!
×××(初一)。
2021年5月20号。
Ⅵ 写信的方式怎么写
写信的信文格式怎么写
信文,即信函的内页,有时还包括附件。通常由抬头、启辞、正文、祝辞、署名、年月日等部分构成。现将信文常 见书写格式和常用辞语介绍如下:
抬头
抬头,就是对收信人的称呼,应顶格书写,单独成行, 以示对收信人的尊重。抬头的后面,加上表示领起下 文。抬头一般有这么几种书写方式:
按平时对收信人的惯常称呼,如,老张、小王、大李。
姓氏加上称谓词,如,.王同志、陈伯伯、张先生、李小姐。
姓氏加上职衔,如,赵总经理、钱工程师、.孙医师、李 部长。
人名加上称谓词,如,克勤兄、克俭弟、大凤姐、小芸 妹、伟刚先生、国梁同志。这比姓氏加称谓的用法,略显亲 近些,但多用于同辈好友,或年长者对年少者。需要说明的 是,古人既有名,又有表字,幼辈对长辈、卑者对尊者,是 不可以称名的,否则会被认为不敬。平辈之间,一般也不称 名而互称表字。名只用以自称,或尊长对下的称呼。现时人 们一般只有名,而不另外使用表字,所以也就没有此种禁讳 了。
称谓前置修饰词,用于现代口语化书信,如,尊敬的某 某先生、敬爱的某某同志、亲爱的某某、可爱的某某。
称谓后附提称语,用于文言书信,如某公道席、某先生 台鉴、母氏慈鉴、某革如晤,等。
启辞
启辞,就是信文的开场白,或寒喧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启辞理应属于信件正文的一部分,由于旧时尺牍中,这部分形成了一系列的套语,在现时书信中还常可以看到,所以将此单独提出,略列数例,以供参考:
顷诵华笺,敬悉一切。
顷接大示,向往尤深。
惠书奉悉,如见故人。
谕书敬读,茅塞顿开。
数获手书,至感厚爱。
手教敬悉,词意深美,一启蓬心。
正切驰思,顷奉华翰,快慰莫名。
顷得手示,欣悉康泰,至为宽慰。
蒙惠书并赐大着,灿若河汉,拜服之至。
迭接来示,因羁琐务,未及奉复,深以为歉。
台函奉读多日,未即修复,万望海涵。
大札敬悉,稽复乞谅。
欣奉惠书,敬聆喜读,不胜汴贺。
接读手书,知君抱恙父安,甚为悬念。
久慕鸿才,今冒昧致书,以求教诲。
别来无恙?
久不晤见,甚念贤劳。
睽违日久,拳念殊殷。
久疏通问,时在念中。
一别经年,弥添怀思。
日前曾奉一函,谅已先尘左右。
前此一函,相已达览。
其实,写信也是写文章,此类启辞套语,虽可采用,却 不必拘泥,尽可以千变万化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启辞套语也是可以省略的。比如,现在不少人写信,习惯于一开头即 用“你(您)好” 二字,似乎不如此,这封信就没法往下写 似的。先向收信者问候致意,原是不错的,然而如果封封信 都如此格局,则未免呆板单调了。
正文
信的正文,即写信人对收信人说的话,这是书信的主体。正文从信笺的第二行开始写,前面空两字。如果启辞单 独成行,正文可在启辞的下一行空两字开始书写。转行时顶 格书写。一封信中可专写一事,也可兼叙数事。根据内容作 适当分段。书信的内容各不相同,写法上也无须一律,以表 情达意准确为原则。一般说来,应先谈谈有关对方的事情, 表示关切、重视或谢意、敬意,然后再谈自己的事情。正文 写好后,如发现内容有遗漏,可补充写在结尾后面,或写在 信右下方空白处,并在附言之前加上“另”、“又”等字样; 或在附言的后面写上“又及”或“再启”字样。
祝辞
祝辞,就是书信结尾时,对收信人表示祝愿、钦敬或勉 慰的短语,如“即颂近安”、“此致敬礼”、“祝你进步”之类。其中,“即颂”、“此致”、“祝你”等词,紧接正文末尾 书写;“近安”、“敬礼”、“进步”等词,另起一行,顶格书 写,如果祝颂语的文字较多,也可独立占行,空两字写起, 不必分拆成两部分,如果信笺下方余地充分,或者为了突出 祝辞,也可将“祝”、“颂”、“此致”等另行顶格书写。祝辞 应根据具体情况恰当择用。古时书信,颂祝语大都融贯在正 文中,至近代才逐渐形成祝辞独立一栏。所以,书信正文中 如已包含祝福内容,或者本身就是祝贺信函,那么祝辞一项便可省去。还有,信一开头就称“你好”的,如果信末再写 祝好之类,便足得累赘了,应注意避免。
署名
署名,就是在结尾的右下方签署写信人姓名,如果是写 给熟知的亲属友人的,可只写名字,不必写姓;或在名字前面,加上自己的称呼,如:弟、侄、晚辈等。称呼与名字之 间,可略空半字地位;或者将称呼用小字写在名字的左上 方。
署名的后面,可加写启禀词,也可不加。常用启禀词如下:
对尊长: 叩 叩上 拜上 叩禀 敬禀 再拜
对平辈: 上 敬上 谨启 鞠启顿首 亲笔手肃
对晚辈: 字 示 谕手白 手谕
在署名或启禀词的后面,写上撰信的年月日,也可把曰期写在下一行署名的右下方。另外,还可以在日期之后,写 上撰信时的处所、氛围、心境等,如“舟中”、“灯下”、“万 籁俱寂”之类。
附候或致意如写信人的家属、近处朋友也和收信人熟 悉,署名后一行或加上这些人的附候,如“某人嘱笔问候”。 如应向收信人的家属、附近亲友问候的,可加上,“请向某 某致意”,倘是长辈,可作“请在某某前叨名问安”之类。
附件
附件,指附在信函中的相片、入场券、会议通知、请柬等。
信的正文中应写明“随信附寄”、“随函奉上”字样,以 及所附物品的名称、件数。
必须注意,邮局明文规定信函中不准夹带人民币、有价 证券等物件的。如需寄这类票证物品,必须到邮局办理特种 挂号手续,以防遗失。
注意事项
信是写给收信人看的,写法上就应该符合对方的身分、 经历、文化水平等实际情况。比如,信中穿插一些外文,原 也无可非议,有时是必要的。但是对方不懂外文,你却在信 中夹杂了几句,使人没法懂,还要找翻译,既给人添麻烦, 还会让人以为你在故意炫耀。再如,对方正困于不幸、沉浸 在苦痛之中,你却在信中津津乐道与亲朋共庆同乐的种种细节,自然是很不妥当的。
如果是第一次与对方通信,或者邀请对方来家作家,应 当在正文中写明自己的通讯地址,或家芦住址。也可在署 名、日期的下方空两行、空两字的地方,先写“如蒙赐复, 请寄“来信请寄:”、“寒舍地址”等字样,再写上详细、 正确的地址。
信的抬头和正文中,不可直呼对方姓名“张某某”、“李 某某”等,否则会让人觉得不礼貌。
信写好后,应仔细读一遍,看看有什么错漏,避免因为 写错一个字,或者写漏一句话而使对方产生误解,误了大事。写好的信文,要平整地折迭成长方形,有抬头的那一方要在最上面,附件可夹在折好的信笺中,或放在信笺下面, 一齐放入信封,然后粘好封口。如果同时写好两封或几封信,应注意不要装错了信封,张冠李戴,闹出笑话。
Ⅶ 如何写信,写信方式
信的格式
书信写作格式
书信历史悠久,其格式也几经变化。今天,按通行的习惯,书信格式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
1.称呼
也称“起首语”,是对收信人的称呼。称呼要在信纸第一行顶格写起,后加“:”,冒号后不再写字。称呼和署名要对应,明确自己和收信人的关系。(具体可参见第四编《应酬称谓》)称呼可用姓名、称谓,还可加修饰语或直接用修饰语作称呼。这里简要说明几条细则:
(1)给长辈的信。若是近亲,就只写称谓,不写名字,如“爸”、“妈”、“哥”、“嫂”等;亲戚关系的,就写关系的称谓,如“姨妈”、“姑妈”等。对非近亲的长辈,可在称谓前加名或姓,如“赵阿姨”、“黄叔叔”等。
(2)给平辈的信。夫妻或恋爱关系,可直接用对方名字,爱称加修饰语或直接用修饰语,如“丽”、“敏华”、“亲爱的”等;同学、同乡、同事、朋友的信,可直接用名字、昵称或加上“同学”、“同志”,如“瑞生”、“老纪”、“小邹”、“三毛”等。
(3)给晚辈的信。一般直接写名字,如“乐毅”、“君平”、“阿明”等;也可在名字后加上辈分称谓,如“李花侄女”等;亦可直接用称谓作称呼,如“孙女”、“儿子”等。
(4)给师长的信,通常只写其性或其名,再加“老师”二字,如“段老师”、“周师傅”、“宏海老师”等。对于十分熟悉的师长,也可单称“老师”、“师傅”。假如连名带姓,在信首直称“孙松平老师”、“王达夫师傅”,就显得不大自然且欠恭敬。对于学有专长、德高望重的师长,往往在姓后加一“老”字,以示尊重,如“戴老”、“周老”,亦可在姓名后加“先生”二字。为郑重起见,也有以职务相称的,如“董教授”、“陈大夫”、“佟工程师”等。
(5)给一个单位或几个人的信,又不指定姓名的,可写“同志们”、“诸位先生”、“XX等同志”等。给机关团体的信,可直接写机关团体名称。如“XX委员会”、“XX公司”。致机关团体领导人的信,可直接用姓名,加上“同志”、“先生”或职务作称呼,亦可直接在机关团体称呼之后加上“领导同志”、“负责同志”、“总经理”、“厂长”等。
如果信是同时写给两个人的,两个称呼应上下并排在一起,也可一前一后,尊长者在前。
上述五种场合,有时还可按特殊对象,视情况加上“尊敬的”、“敬爱的”、“亲爱的”等形容词,以表示敬重或亲密之情。当然,这要用得适宜,如对好友称“尊敬的”,反而显得见外,对无特殊关系的年轻女性贸然称呼“亲爱的”,那就有失检点了。
2.正文
正文通常以问候语开头。问候是一种文明礼貌行为,也是对收信人的一种礼节,体现写信人对收信人的关心。问候语最常见的是“您好!”“近好!”依时令节气不同,也常有所变化,如“新年好!”“春节愉快!”问候语写在称呼下一行,前面空两格,常自成一段。
问候语之后,常有几句启始语。如“久未见面,别来无恙。”“近来一切可好?”“久未通信,甚念!”之类。问候语要注意简洁、得体。
接下来便是正文的主要部分——主体文,即写信人要说的话。它可以是禀启、复答、劝谕、抒怀、辞谢、致贺、请托、慰唁,也可以是叙情说理、辩驳论证等。这一部分,动笔之前,就应该成竹在胸,明白写信的主旨,做到有条有理、层次分明。若是信中同时要谈几件事,更要注意主次分明,有头有尾,详略得当,最好是一件事一段落,不要混为一谈。
3.结尾
正文写完后,都要写上表示敬意、祝愿或勉励的话,作为书信的结尾。习惯上,它被称做祝颂语或致敬语,这是对收信人的一种礼貌。祝愿的话可因人、因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词,不要乱用。(可参见下节《常用书信用语》的“祝颂语”。)
结尾的习惯写法有两种:
(1)在正文写完之后,紧接着写“此致”,转一行顶格或空两格写“敬礼”。
(2)不写“此致”,只是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安好”、“健康”、“平安”等词,一定要另起一行空两格,不得尾缀在正文之后。也可以在正文结尾下另起一行写“祝你”、“敬祝”,再空两格写上“安好”、“健康”等。
4.署名和日期
在书信最后一行,署上写信人的姓名。署名应写在正文结尾后的右方空半行的地方。如果是写给的亲属、朋友,可加上自己的称呼,如儿、弟、兄、侄等,后边写名字,不必写姓。如果是写给组织的信,一定要把姓与名全部写上。而在署名之后,有时还视情加上“恭呈”、“谨上”等,以示尊敬。上述自称,都要和信首的称谓相互吻合。
日期一项,用以注明写完信的时间,写在署名之后或下边。有时写信人还加上自己的所在的地点,尤其是在旅途中写的信,更应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