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科普 > 肛痈怎么治疗方法

肛痈怎么治疗方法

发布时间:2022-08-24 10:31:32

A. 得了肛周脓肿怎么治疗效果最好

肛周脓肿是指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内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肛周脓肿肯定需要手术治疗,它的手术分两种:一种是传统的,一般就是先切开排脓,等到形成肛瘘以后,再进行二次手术,也就再做这个肛瘘根治术。但是目前再很多肛肠专科医院是可以采用一次性根治术的,也就是一次手术,就可以把这个肛周脓肿彻底治疗好,不用给它切开排脓,形成肛瘘,再做二次手术。这样把两次手术合为一次,患者免受二次手术之苦,而且把他的疗程缩短,也减少患者的痛苦,具体可以到医院咨询下。

B. 肛周脓肿怎么办

很多人在生病后都不知所措,想现在有病了怎么办?天天萎靡不振,整天担心着病情,西宁肛肠医院专家告诉你:得了肛周脓肿不要紧张,一定要理性就医,千万不要到处求医、盲目就医反而会延误病情,一定要到冷静。下面我们西宁肛肠专家教您得了怎样治疗肛周脓肿比较好?肛周脓肿是比较严重的肛周疾病,会产生很多并发症,对于肛周脓肿的治疗,一定要彻底才可以。 常用常规治疗效果如何? 在肛周脓肿的治疗上,许多患者往往盲目使用药物进行治疗,结果是用了不少外用药物、内服药物后仍不见效果。对此西宁肛肠专家表示,肛周脓肿的原发病灶大多在肛隐窝,是一种内病外发的疾病,只有找到全部内口,通过手术治疗才能彻底治愈。常规治疗不仅无效,还会掩盖病情,甚至造成病灶重复感染,导致并发脓毒败血症。 哪种手术治疗肛周脓肿比较好 既然肛周脓肿只有通过手术才能治疗,那治疗肛周脓肿的手术疗法有几种?哪种治疗肛周脓肿比较好?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肛周脓肿是肛瘘的初期阶段,传统的手术疗法,主要是采用分期手术的方式,即一次手术先切开排脓,待一段时间形成肛瘘后,再进行二次切除手术。此疗法患者痛苦大、恢复慢、花费高,治疗不彻底,而且创伤太大易导致肛门失禁、肛门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 对于肛周脓肿的治疗,前期检查是关键。对此西宁肛肠医院除了采用肛肠专家的指诊和视诊外,还借助专业的科学仪器——韩国肛门镜进行检查。该设备采用最新的医用视频成像技术,深入病灶进行高分辨率图像采集,准确率达99%以上。 确诊后,西宁肛肠医院采用“安氏微创疗法”治疗肛周脓肿,则避免了传统疗法要进行两次手术的弊端。 据了解,安氏微创疗法是卫生部的十年百项推广项目,它借助先进的探针配合双氧水灌注的方法,准确找到全部内口,有效避免漏诊、漏治。治疗时,一反传统手术将瘘管全部挑开的方式,以微创的小切口,只对主灶切开,对口引流,对内口和外口分解处理,部分切开部分保留,化复杂为单纯,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不损伤肛门功能,将手术创口至少缩小了三分之二,最大程度减少了对机体的损害。 西宁肛肠医院专家提示:肛周脓肿不宜久拖,患者一定要及时到正规的大型公立肛肠医院治疗,拖得越久,危害越大,除了会引发肛瘘外,还有肯能导致癌症。更多疾病信息,点此咨询在线专家,专家解答,预约优惠,具体优惠详情点此了解。

C. 肛周脓肿保守治疗方法哪些

建议手术挂线疗法,去肛肠科会对你视情况而定,给出了合理建议

D. 得了急性肛周脓肿怎么治疗好的快

手术治疗:复发率高、只是想着如果把脓肿切开去掉,没有想过如何用药治愈,祛脓不彻底还会复发。

中药治疗:药物渗透脓包里面排脓消肿、祛腐生肌、让里面的脓液不再继续感染其他部位,然后药物破口排干净里面的脓液,达到根治的目的。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简称肛周脓肿,在医学上是指以肛门直肠周围间隙发生急性或慢性化脓性感染所形成的脓肿, 中医学称之为“脏毒”、“肛痈”、“鹳口疽”等。它的形成主要是由肛窦炎引起的化脓性炎症,细菌由感染的肛窦、肛门腺导管和肛门腺进-步侵人到肛门直肠的周围,一旦在那里“安家落户”,就会引起脓性的炎症。此时肛门直肠,周围可有剧烈疼痛、红肿发热,甚至全身不适,排尿困难,继则破溃流脓。溃后伤口久不愈合,就会形成肛瘘。

早期征兆 一般来说,任何疾病的发病都有一个过程,但肛周脓肿多数发病较急,往往不经意间已出现了脓包肿块。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人,但以20~40岁的青壮年较为多见,男性多于女性。由于在感染的初始阶段,往往患者自己不易觉察,等有了自觉症状,则已形成了脓肿。 所以,肛周脓肿在最早的初期阶段,患者自己容易忽视, 而未引起自己的警惕,故而对突如其来的肛周肿痛、破溃流脓,经常是措手不及,不明究竟。也有部分患者认为是自己火毒过盛,臀部上长了疖子,不以为然而任其发展。这些都是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情况。 因此, 当你自觉肛旁突起肿块,质硬,有触痛, 以后肿痛范围扩大、变软,局部有热感,周围颜色较红时,要考虑自己是否得了肛周脓肿。而当肿块破溃流脓时,可污染内裤。患者经常自觉肛门潮湿,有明显的分泌物,这就表明脓肿已破溃流脓了。这时你首先要考虑自己是否患了肛周脓肿。

护理方式 在我们的临床工作中,有不少的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患者讲述自己在家时的情况,由于不懂医学知识,未能及时就诊,或者用药错误,未能收到效果,其家属也迫切需要了解有关护理方面的知识,以帮助患者减轻痛苦,渡过难关。 根据我们多年的医学临床经验,我们认为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 及早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初起时,可用2.5%的碘酒及70%的酒精涂擦局部;外用拔毒膏、鱼石脂软膏、玉露膏或将新鲜的蒲公英、紫花地丁、马齿苋等捣烂敷在局部;局部热敷等。如果炎症不消退,全身症状明显加重的,应去医院治疗。 2)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形成时,千万不要用手用力去挤压, 以免引起感染扩散。 3) 预防为主:养成每日按时大便的习惯,保持大便通畅。大便干燥时,可服缓泻剂(石蜡油)或外用开塞露。同时也要预防腹泻,讲究饮食卫生。 4) 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勿过度饮酒,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含粗纤维的食品。 5) 及时治疗能使腹压增高的慢性疾病,如习惯性便秘、 慢性咳嗽等。 6) 对久坐久站的工作者,要做工间操及其他体育锻炼,如提肛运动。其方法是用力使臂部肌肉向内收缩使肛门向上提。 7) 肛门处有慢性疾患,要及时治疗。每天用热盐水或普通热水坐浴,或用中药五倍子汤(五倍子、芒硝、桑寄生、荆芥、莲房各30克加水煮沸)先熏后洗,以消肿止痛。

E. 肛周脓肿的最佳治疗方法有哪些

肛周脓肿的药物疗法
1.内服药物:西药:肛周脓肿患者一定要坚持服用卡那霉素、硫酸依替米星以及链霉素等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可联合服用多种抗生素,这样可以起到消炎消肿的作用,从而改善脓肿症状。中药方剂:该病也可以采用中药方剂来治,治疗原则为清热解毒和止痛消肿。患者可以用水煎服仙方活命饮或者黄连解毒汤一类方剂,其中需要用到的中草药主要有鱼腥草、虎杖、苦参、五倍子等,可每日早晚各空腹时服用一次。
2.外用药物:肛周脓肿患者需要配合使用外用药物进行治疗,具体可采用马齿苋、芒硝、乳香、没药、苏木、甘草等中草药煎制药水,待温度适宜时坐浴。之后可以外涂金黄膏、活血止痛散或者四黄膏等外用膏药。
二、肛周脓肿的手术疗法
1.抽脓减压:针对于肛周脓肿的治疗,最好是及时做外科手术,尤其是在脓肿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应该先进行局部消毒,之后用注射器刺入脓腔将脓液抽出。不过该种疗法只能当做应急处理方法,并不能根治疾病。
2.切开排脓:在必要时最好采用切开排脓手术进行治疗,需要从肛门的脓腔中间部位切开一个小口排脓,之后需用甲硝唑溶液冲洗脓腔,并放置引流条。
3.根治术:患者需要尽快做低位脓肿切开、挂线术或者等压引流术等根治型外科手术进行治疗。

F. 肛周脓肿怎么治疗

长期食用辛辣、油腻的食物可以改变排便习惯和性状,继而导致便秘或腹泻,可增加肛周脓肿及肛瘘的发生率。久坐、长期熬夜、吸烟酗酒、过度劳累都会诱发肛周脓肿和肛瘘。患者要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像酒,火锅,烧烤等都是会加重病情的。还有就是不要长期保持一个姿势,久站久坐久蹲都会加重病情。建议平时保持大便通畅,多吃粗纤维蔬菜水果,应使用纯中药研制的芙草堂消痔凝胶进行治疗,坚持一段时间就可治愈。

G. 肛周脓肿

肛周脓肿
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内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称为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其特点是自行破溃,或在手术切开引流后常形成肛瘘。是常见的肛管直肠疾病,也是肛管、直肠炎症病理过程的急性期,肛瘘是慢性期。常见的致病菌有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绿脓杆菌,偶有厌氧性细菌和结核杆菌,常是多种病菌混合感染。肛门周围皮下脓肿最常见,多由肛腺感染经外括约肌皮下部向外或直接向外扩散而成。
治疗措施:

少数肛周脓肿用抗生素,热水坐浴及局部理疗等可以消散,但多数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有两种方式。

(一)单纯性脓肿的治疗

可在截石位或侧卧下,用局麻或腰麻,在脓肿部位做放射状切口,放出脓液后,伸入食指探查脓腔大小,分开其间隔。必要时将切口边缘皮肤切开少许,以利引流,最后用凡士林纱条放入脓腔做引流。

(二)脓腔与肛瘘相通的脓肿

可在切开脓肿后,用探针仔细检查内口,然后切开瘘管,适当切除皮肤和皮下组织,内口周围组织也稍加切除,使引流通畅。如内口较深,瘘管通过肛管括约肌,可采用挂线疗法。以上手术优点是脓肿一期治愈,不再形成肛瘘。但在急性炎症中,找内口有困难时,不应盲目寻找,以免炎症蔓延或形成假道,仅做切开排脓,待形成肛瘘后,再做肛瘘手术。二期手术优点是效果准确,治愈率高。

肛肠论坛常识---肛周脓肿
肛周脓肿和肛瘘是肛肠科常见病症,二者虽有差别,但在病因与发病机理上有共性,是肛管直肠周围化脓性疾病的两个不同阶段。
临床表现:肛门周围出现一肿块,甚者突然剧烈疼痛、红肿发热、坠胀不适甚至可出现全身发热等全身中毒状。而结核性肛周脓肿常为慢性病,疼痛不剧烈,伴有低热,脓液、清稀色白,应与单纯性肛周脓肿相区别。

治疗原则:通常是先切开引流,待肛瘘形成后再行第二次手术,而我院多采用一期根治术,结合济川方法伤口换药,避免了再次手术之痛苦。彻底清除感染源厚发病灶(即内口)是手术关键。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 定道:肛管直肠向隙因急慢性化脓肿性感染上染,导形成脓肿者,称肛管直肠脓肿,简称肛周脓肿。
年龄:20-40岁居多。
性别:男>女。
中医:肛门痈疽。脏毒肛痈,盘肛痈,悬疽坐马痈、跨马痈、灌口痈,赤施等。
该病发病急骤,疼痛剧烈,如误诊或处理不当,常可导致肛周广泛的组织破坏,甚至引起败血症乃至死亡等。
(一)病因
本病多因多因饮食不节,过食辛辣肥厚味,湿热内生,热毒结骤肛门。或因肛门肌肤损伤,感染毒邪,瘀血凝滞,经络阻塞,血肉腐败而成。
《外证医赛汇编、肛痈篇》概括说:“肛痈者,即脏毒之类也,始起则为肛痈,溃后叩为痔漏。病各虽异,总之外手醉饱入房,膏梁厚味,灸博热毒,负重奔走,劳碌不停,妇人生产努力,以上皆饶气陷阻滞,湿热瘀劳下注,致生肛痈。”
据我们对108例患者的病因调查,发作时有明显诱因者68-65.96%,其中:
因食辛辣香燥-37例-54.41%
饮酒 -14例-20.59%。
迂劳倦 -6�?.82%
久坐女动 -3例-4.41%
坐卧湿地 -3例-4.41%
食油腻 -2例-2.94%
麦寒 -2例-2.94%
随月经而发 -1例-1.47%
1、局部感染
(1)肛窦、肛腺感染。
足引起肛周脓肿最重要,最常见的原因。Eisenhammer统计,97%的肛周脓肿源于此。
(2)肛裂、痔疮等其它肛肠病术前或术后的感染,会阴切开术后以及尿道,前裂腺等术手的感染均可继发肛周脓肿。
2、全身性疾病继发性感染。
如白血病、克隆氏病、TB、糖尿病、放线菌病以及脓毒血症引起的血行播散性感染等。
3、损伤
如粪便干硬,直肠内异物损伤以及刀、枪伤等继发的肛周感染。
腹泻
干便损伤(细菌)→肛窦→发炎→肛腺排泄不畅

肛腺抵抗力

肛腺炎

肛腺膨大、破裂

感染扩散

中央间隙脓肿
↓联合似肛纤维
经过括约肌间隙

脓液漫延
↓外括约深浅间→坐骨直腔窝
↓ | →内粘膜下间隙
肛管后间隙

直肠后间隙 肛裂、月管皮下脓肿
表现
本病的临床特点是:脓肿部位浅在的,局部红肿热痛等症明显,感寒发热等全身症状不明显,检查见局部红肿,触痛明显,中央有波动感。容易确诊。
脓肿部位较高较深的,局部症状往不明显,以坠胀、酸痛,不适等常见,而感寒发热等全身症状突出,检查局部视诊多无异常,。指诊可找到压痛区,或直肠结扪到肿块区或丰富区域,穿刺可抽出脓液。血管增高明显。
若肛周多个间隙联合感染,则局部与全身症状显着,血象异常增高。
若脓肿已破溃则诊断自明。
脓肿如未及时治疗,常有以下三种结局
1、沿括约肌间隙进一步漫延。
2、以肛周皮肤穿破排脓→肛瘘。
3、脓液以肛窦或肠毕穿出→内瘘。
4、自行愈合,但<5%。
诊断:
1、症状:患者感肛门出现肿块或硬块继而红肿热痛;或肛门附胀,酸痛,可伴恶寒发热。
2、体征:肛门周围肿块潮红,灼热、压痛;肛门直肠内扪及肿块压痛。脓成者可扪到波动感。局部穿刺获见脓液。
(五)分类
以提肛为界提肌以上为高位,以下为低位。
1、低位肛周脓肿
位于提肛以下的间隙。以局部红肿热痛为主,全身症状不明显
(1)肛管前(后)浅间隙脓肿
(2)肛管前(后)深间隙脓肿
(3)坐骨直肠间隙
(4)肛门周围间隙
(5)低位括约肌间隙
2、高位肛周脓肿
位于提以上,以寒线。,高热、乏力、腺块等全身症状为主,血象高。局部症状相对较轻。
(1)骨盆直肠间隙脓肿
(2)直肠后间隙
(3)直肠膀胱(子宫)间隙
(4)高位括约肌间
3、联合间隙脓肿
脓肿累及2个以上间隙者。全身与局部反应均重。
(1)低位联合间隙脓肿
(2)高位联合间隙脓肿
(3)高低位合法间隙脓肿
4、直肠粘膜下脓肿
治疗
“脓成决以刀针”切开排脓当首务。之后而结合滑热解毒除湿、抗菌、对症等治疗。
1、手术治疗
(1)分期手术治疗
表浅而单纯性脓肿,可不用麻醉或局麻下于脓肿中央切开排脓即可。
脓肿深大或多间隙联合感染者,用利多犬因作腰俞穴麻醉,肛门松驰后,行切开排脓术。切口方向应视脓肿的大小、位置不同,于素用放射状,弧形成多处分段切口的方法。
排脓后,依次用O2水、盐水,0.5%滴灵庆大冲洗脓腔。检查无发出出血,伤口留置橡皮引流。
待急性炎症消退,脓腔收缩变化形成瘘管后(一般3个月左右)再作二期手术-肛瘘根治术。
(2)脓肿一次根治梗
条件具备、脓肿内口又明确者,行根治术可缩短疗程,减轻痛苦、节省开支。
麻醉成功后,通过指检、探针、美兰染色等方法确定脓肿的部位、范围、内口。
低位脓肿,作放射状切口连同内口一并切开,搔刮脓腔,冲洗伤口,缝或不缝合伤口视情况而定。伤口量凡小林纱紊压迫引流。
脓肿累及肛直环以上,则痔肛直环以下脓腔全部切开,显露肛直环,将一橡筋从脓腔穿出内口,拉紧并结扎橡筋。
若属马啼形脓肿,则于肛门两侧作弧形切口,在肛管后侧作以行切口,并行内口挂线引流,然后搔刮冲洗脓腔,缝合远端,近端上凡士林或橡皮引流。
肛脓根治需要注意的几点是:
(1)定位准确。术前明确部位、范围、内口。可在麻醉下通过指诊、穿刺等确定部位。通过肛门钟、指诊、探针、染色等确定内口。内口不明,宜分期治疗。
(2)切口宜大,使引流务畅。脓腔应充分打开,不留无腔。术中可用指探查、分开脓胀内口的纤维间隔,以利引流。
(3)手术要注意肛门功能的保护。不主张对括约肌或肛直环的一次性切开、尤其高位脓肿受累的括约肌或肛直环较多,切开必然导致肛门失禁。故挂线法值的提倡。远端要伤口深大者,宜缝合,其一可加迷伤口愈合,缩小疗程;其二可减少疤痕面积,减小肛门畸形。实践证明,只要操作准确,脓腔、原发灶清理干净,近端伤口引流通畅,是不会感染的。
2、辅助治疗
(1)抗生素的应用。
低单脓肿,全身反应不者,血象不高者,可不用或单用庆大,D或灭滴灵即可。
高位、复杂的,多间隙联合感染的,应大剂量抗生素联合静滴,常用庆大32万+0.5%灭滴灵200ml/日,或氮苄P.N.C先锋霉素等。
(2)中医药的应用。
肛痈多由湿热内生、热毒结骤而成。术后早期应以清热解、利湿排脓为主,常用清热利湿汤加减:银翘、板兰根,花粉、公英、胆草各15,赤芍、丹皮、黄柏,川牧、紫花地丁各12,苡仁20。或用龙胆泻肝汤,三仁汤土。
当急性期过,湿热毒邪已清则应及时益气补血,生肌敛口,同时也注意清理余毒,常用八钙汤加香曲、苡仁、公英等。
注意辨证施治
对症治疗
视病情需要,可适当补湿、补电解质给予维C、B等支持治疗。或者输血、氨基酸等。

肛周脓肿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是指肛门周围软组织发生急慢性化脓性感染,而形成脓肿的结果。其脓肿多来自肛门腺感染化脓蔓延到肛管周围间隙或肛管皮下与粘膜下形成的脓肿。其特点为:

(1) 此病多见于20~40岁的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可能与男性肛腺发达,分泌腺体增多,感染的机会增加有关。

(2)发病急骤,肛门部坠胀痛剧烈,疼痛难忍,临床症状显着。

(3) 肛门脓肿形成以后,易向周围软组织间隙扩散,并可绕过肛门后方,向对侧蔓延,形成新脓肿。这种向周围组织扩散而形成多发脓肿的现象,是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主要特点。

(4) 脓肿成熟后,自然破溃排脓,由于直肠压力的变化,肠腔内的气体和液体不断地从肛内的隐窝、肛窦或乳头开口进入,使脓腔持续感染,难以粘连愈合,形成肛瘘,或是感染沿肛窦底腺组织分支,经淋巴管向外感染,顺着括约肌各部的肌间隙蔓延,而形成脓肿。肛周脓肿主要有哪些表现? 肛周脓肿发生的位置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但一般的症状是,当发现肛门直肠周围有一个小硬块或肿块,继则突然局部出现难以忍受的疼痛,红肿发热,坠胀不适,坐卧不宁,里急后重,大便秘结,排尿不畅,有直肠刺激症状,并随之出现如体温升高、食欲不振、寒战、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一般一周左右可形成脓肿,此时用注射器穿刺可抽出脓液,即可确诊。发生肛周脓肿后应如何处理? 脓肿一旦形成,应立即切开排脓,积极控制感染,阻止脓肿向深部组织蔓延和扩散。同时配合全身和局部的治疗,以减轻病人痛苦。肛周脓肿自行破溃后或切开后为什么易形成肛瘘? 有的人直肠周围脓肿自行破溃或切开后,创口长期不能闭合,常有脓水流出,很痛苦,到医院检查发现已成为肛瘘。这是因为脓肿自行破溃或切开后,原发内口感染物不断从内口进入感染灶,形成长期的炎症刺激及反复感染,最终导致肛瘘。

H. 治疗肛周脓肿的最佳方法有哪些

脓肿是否形成可通过是否有波动感或超声检查是否查见液性暗区判断。在脓肿形成前,可采用抗生素抗感染、局部外敷有抗感染作用的药膏。
肛周脓肿一旦形成,应尽早切开引流,浅表的脓肿如肛周皮下脓肿可以在局麻下完成,位置偏深的脓肿则需要在腰麻甚至是全麻下完成。对于有糖尿病、炎性肠病等诱因的患者在切开引流的同时还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药物治疗
口服抗生素
对脓肿引流后感染控制不好的患者,在积极查找有无残余脓肿时,应根据细菌培养结果调整抗生素。
原则上,身体状况良好的非复杂性肛周脓肿在行脓肿切开引流术后不推荐常规使用抗生素治疗。
对于伴会阴部坏死性筋膜炎的患者,在积极手术清创的同时,必须联用高效广谱的抗生素。
外用抗感染药膏
主要在脓肿未形成或未切开引流时使用,但当脓肿切开引流后,无需继续使用。
泻药
对于有排便困难的患者可以口服缓泻剂来软化大便,减轻排便时的疼痛症状。
手术治疗
肛周脓肿一经确诊,应尽快行脓肿切开引流术,以免感染进一步扩散。根据脓肿的深浅和具体的位置,其采用的麻醉方式和手术操作步骤有所区别。
手术方式
不同部位肛周脓肿
浅表的肛周脓肿如肛周皮下脓肿及部分较表浅的坐骨直肠窝脓肿可以在局麻下完成,切开后脓腔可以填塞凡士林纱布辅助引流及脓腔内止血。位置偏深的脓肿则需要在腰麻或全麻下完成,通常需要放置引流管辅助引流。
对于直肠黏膜下脓肿、括约肌间脓肿以及经括约肌间扩散形成的肛提肌上脓肿,需经肛门镜下行脓肿切开引流或切开内括约肌引流。
坐骨直肠窝脓肿与肛提肌上间隙脓肿合并时应仍经坐骨直肠窝引流,需充分扩创肛提肌,并安置引流管。脓肿切开的皮肤开口应足够大,避免皮肤先于脓肿愈合。
肛周脓肿并发肛瘘
由于部分肛周脓肿患者并发肛瘘,对于这些患者,脓肿切开引流时是否同时行肛瘘的切开或挂线手术目前仍有一些争议,准确找到窦道及内口,避免制造假的窦道是成功的关键,建议同期手术仅在有充分经验的医院开展。对于复杂的肛瘘应在肛周脓肿痊愈后再次行肛瘘的手术来减少手术并发症。
肛周脓肿合并会阴部坏死性筋膜炎
对于合并会阴部坏死性筋膜炎的患者,应充分切开皮肤,切除坏死的皮肤及皮下筋膜,至新鲜、出血的创面为止,并同时使用高效广谱的抗生素。术后应及时检查创面,有新的坏死组织时,可每2~3天再次清创,严重的患者常常需要多次清创才能痊愈。坏死性筋膜炎有较高的病死率,行清创时应尽量彻底,不应顾忌皮肤软组织的缺损如何重建。感染邻近肛门时,应行结肠造口,避免大便污染创面。

I. 肛痈怎么办

你好!传统治疗肛瘘、肛痈,均采用切开或切开挂线疗法。瘘管或肛痈切开后,对肛门周围组织损伤较大,既给患者增加疼苦,又可能造成肛门移位。并且换药时间较长(一般都在40天以上),有的因切排的肛痈一时找不到原发的感染肛腺而导致肛痈复发,或进而发展成肛瘘。本病多因多因饮食不节,过食辛辣肥厚味,湿热内生,热毒结骤肛门。或因肛门肌肤损伤,感染毒邪,瘀血凝滞,经络阻塞,血肉腐败而成。发作时有明显诱因有;因食辛辣香燥.饮酒.过迂劳倦.久坐少动.坐卧湿地.食油腻等,平时要注意饮食起居.开车一到二小时要下来活动一下.多做提肛操.便后要用温水等!

阅读全文

与肛痈怎么治疗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汽车导航拆卸安装方法 浏览:531
流鼻涕需要用什么方法让他治好 浏览:244
电热棒使用方法 浏览:144
统计指数的计算方法 浏览:936
铁皮石斛种植方法能种在石头上 浏览:174
高冰种翡翠原石鉴别方法图解 浏览:401
租房喝水的正确方法 浏览:821
月见草油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浏览:4
玉树菇食用方法 浏览:955
子宫上长了瘤子消除最佳方法 浏览:476
led灯接线柱焊接方法视频 浏览:657
ipad如何隔空手势操作方法 浏览:423
如何起小运的方法 浏览:373
有什么草本方法祛痘 浏览:307
北京幼儿教育方法培训班哪里有 浏览:586
用什么方法可以去除手机后面杂质 浏览:458
光纤测量尺的使用方法 浏览:376
矶竿不带漂的使用方法 浏览:663
如何与异性正确相处方法 浏览:789
不合格模具回收方法有哪些 浏览: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