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科普 > 构段方法有哪些

构段方法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8-21 17:08:51

A. 什么是构段方式

构段是文章的基础。构段要完整统一,一是段意要单一而不杂乱。人们把只包含一个意思的段落,叫作单义段。要提倡组织单义段,一段集中表达一个意思,不要把与本段段意无关的内容写进同一段落里去。二是段意要完整而不残缺。就是一个段落要把一个意思说完整,不要一个意思硬拆成两段说。此外,还要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与衔接。要用好关联词语,写好过渡句、段,使文章承上启下,前后照应,首尾圆台,浑然一体。

B. 短文的构段方式有几种

几种常见的构段方式:

1.总分关系:先用一个概括性的句子总述全段的主要内容,再围绕这句话从几个不同方面加以分述。它包括:

①先分后总

②先总后分

③总—分—总

2.并列关系:一段话中,围绕一个意思,分别写了几个方面,句与句之间没有主次之分,只是并列存在

3.因果关系:一般一段话中有两层意思:一层写原因,另一层写结果,两者构成因果关系,有的先因后果,有的先果后因。

4.承接关系:整个自然段按事情发展顺序,有的按时间先后顺序或方位顺序组织材料的

5.转折关系:段内层次的意思有肯定与否定之别,并有明显的转折词“可是”或“但是”等分开

(2)构段方法有哪些扩展阅读:

对于一段话或者一篇文章,都要有一定的行文逻辑,这样才能使文章有条理性、清晰性。常用的逻辑分为两种:

(1)说明顺序:空间、时间、事情的发展等

(2)构段方式:总分、分总、承接、并列等。

写好文章,首先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其次最重要的是运用合理的说明顺序。所谓合理的说明顺序,是指能充分表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特征的顺序,也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事物规律的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正确的顺序能正确地理清文章思路,能帮助读者理解,在说明文等叙述性较强的文体中,说明顺序更是必不可少的。

课本中很多文章在篇章结构上很有特色,如总分短式构段、首尾呼应等,这就是文章的“文体”所在。课文涉及的题材如此众多,能让学生了解不同文章的写作结构,为学生在写作中起到整体把握的示范作用,因此教师的“导向”尤为重要。

以一段话为训练点,学习构段方式。小学课文中段落的结构虽然形式不尽相同,但只要重视段落教学,就能找到具有规律性的段落作为“例子”进行有重点的教学,在“学段落写段落”的过程中起到以少胜多的功效。

例:“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的构段方法讲读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课文所写的一件事情的发生、经过和结果怎样,还要让学生懂得课文中的段落是怎样描述事情的发展的。

C. 文章结构顺序有哪些

文章结构:

1、并列式:文章各部分的内容没有主次轻重之分。例如培根的《论读书》,三个部分分别谈到了读书的目的、读书的方法、读书的好处,就是采用并列的结构。

2、总分式:先总述,再分说。这种关系还可以演变为“分—总”或“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3、对照式:文中两部分内容或进行对比,或用这部分内容烘托另一部分内容。

4、递进式:文章几部分内容逐层深入。

文章记叙顺序:

1、按时间顺序:注意文章段落起止处交待的时间

2、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起因——发展——高潮——结果

3、按空间地点的转移:注意作者观察的顺序、立足点的变化

4、按事情的类别和方面:如物体的色彩、形态、用途和性能,人物的多方面特点

5、文章的构段方式:多采用总分的段式关系,先总述、再分述、最后再总结。

(3)构段方法有哪些扩展阅读:

文章记叙顺序的作用:

顺叙法的作用:使人物、事件的叙述有头有尾、脉络清楚,有较强的时空层次性。

倒叙法的作用: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增加叙事波澜;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章可读性和感染力。

插叙法的作用:帮助展开主要事件,或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或对主要人物的身份作简要介绍,或诠释某一细节;使文章波澜起伏,增大了文章容量,可读性增强。

补叙法的作:对原来的叙述起丰富、补充作用;造成悬念,叙事波澜,深化主旨,造成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D. 段落结构有哪些

最基本最常见的有总分式、因果式、转折式、并列式、顺承式。自然段是是表现文章层次的最小结构单位,自然段结构有普通段、开篇段、过渡段和结尾段;特殊的段落有对话段,多见于文学作品。

(一)顺承式。即按事情或动作的先后顺序表达。

(二)并列式。在一段话中,分别写几种事物的几个方面,它们层与层之间的关系是并列存在的。

(三)总分式。先总述后分述或先概括叙述后具体叙述,也包括先总述再分述最后总结以及先分述再总结。

(四)转折式。全段分两部分,前后两部分意思转折,常用但是、可是、而等转折词分开。

(五)因果式。按照事物的原因、结果的关系表达意思的自然段,叫因果式小段。包括先因后果和先果后因两种情况。

主要内容

文章通常是由若干层次和段落组成的。一个层次通常包含若干个段落,所以又称为“大段”或“功能段”。段落是文章内容在表达时由于分述、转折、强调等情况造成的停顿,是表现文章层次的最小结构单位。它在形式上有明显的外在标志(通常是首行缩进两格),一望便知,无须辨析,所以习惯上又称“自然段”。

“自然段”可以看作表示话语停顿和篇章结构的一种标点形式。实际上它并不是自然形成的,它是人为的“标点段”(punctuation paragraph)。段内的句子与句子、句子与句群、句群与句群按一定的逻辑顺序来安排,也体现某种层次关系。

E. 小学语文段落结构分类有哪些

段落结构方式是横式和纵式,还有纵横交叉式。文章或段落,有总分总结构(总起,分述,总结)、分总结构(分述,总结)、总分结构(总起,分述)。

F. 本段的构段方式是什么

请提供该段内容,以方便作答。
构段方式是指文章的段落组成之间的逻辑关系,构段是文章的基础。构段要完整统一,一是段意要单一而不杂乱。

阅读全文

与构段方法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弯折的最佳方法 浏览:262
管理会计案例分析的方法 浏览:788
正确梳头方法视频 浏览:18
稻田捕河蟹的最佳方法 浏览:74
打疫苗用的什么注射方法 浏览:947
水饺睡不着有什么好的方法 浏览:464
铸铁锅的使用方法 浏览:608
共同海损金额计算方法 浏览:885
如何鉴定饮茶方法 浏览:938
达克宁水肿治疗方法 浏览:968
华为手机开关机密码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992
想把脚洗干净用什么方法 浏览:762
石灰粉发电方法视频 浏览:168
退火的常用方法有 浏览:22
确定物体重心的常用试验方法有 浏览:840
快速缓解中暑想吐的方法 浏览:258
怎么去除积雪的方法 浏览:65
机器人编队控制方法研究 浏览:532
小孩快速降温的方法 浏览:525
三步折帽子方法简单又好看 浏览: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