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脑瘀血怎么治
脑淤血(cerebral heamorrhage)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常形成大小不等的脑内血肿,有时穿破脑实质形成继发性脑室内及(或)蛛网膜下腔积血。主要发生于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的病人,临床主要表现是卒中发作,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偏身瘫痪及(或)感觉障碍等,又称出血性脑卒中,是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的一种常见病。其年发病率为81/10万人口,患病率为112/10万人口,占全部脑血管病患者的20%~30%。发病年龄多在50~70岁,男性略多于女性,寒冷、炎热季节或乍冷乍热,气候变化剧烈之季多发,暴怒兴奋、重体力劳作是其主要诱因。预后取决于出血部位、出血量以及是否伴有合并症,一般来讲,轻型患者经治可显着改善并能恢复工作,但应注意防止复发。再度出血以及重型患者预后欠佳,多于发病后数天甚至数小时内因脑疝死亡,昏迷1周以上者大多数死于合并症。
脑血栓是脑血栓形成的简称,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之一。它是在脑动脉内膜病变的基础上,在血液黏度增高、血流缓慢等因素的作用下,使脑动脉管腔狭窄80%或完全闭塞,造成供血区域局部脑组织的缺血、缺氧和坏死,引起偏瘫、偏身感觉障碍、言语不利等局限性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多发和常见的疾病。病情严重者可以迅速恶化,出现意识障碍,甚至发生脑疝,危及生命。流行病学表明,脑血栓约占同期脑血管病总发病率的82%左右 脑外伤的出血应该预后较好,只要能首先控制出血,量多时需要手术引流出来,每天吸收1ml血液,你出血的量是多少,就可以判断需要治疗的周期了,护理的方面比较重要:
1.患者需要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特别是发病2周内,应尽量减少探望,保持平和、稳定的情绪,避免各种不良情绪影响。
2.绝对卧床休息2周,头部可轻轻向左右转动,应避免过度搬动或抬高头部,四肢可在床上进行小幅度翻动,每2小时一次,不必过分紧张。大小便须在床上进行,不可自行下床解便,以防再次出血的意外发生。
3.有些病员会出现烦躁不安、躁动的症状,对这样的病员我们会采取约束带、床档等保护措施,这样可防止病员自行拔除输液管或胃管、坠床等不必要的意外。可能有些家属于心不忍,我们理解家属的心情。一旦病情稳定,不再烦躁后,我们就会立即撤离对躯体的约束,但床档还需时时加护,特别是有气垫床的病人,严防坠床。希望大家能配合。
4.病程中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疼,例如头部胀痛、针刺样痛、剧烈疼痛等,这是最常见的症状。我们会予以合理的治疗。随着病情的好转,头疼会逐渐消失,因此您不必过度紧张,要学会分散注意力。如在治疗过程中,仍觉得痛得很厉害,不能耐受,请及时通知我们,以便医生能采取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5.长期卧床易肺部感染,痰多不易咳出,药物祛痰,加强翻身、拍背,使痰液松动咳出,减轻肺部感染。无力咳痰者,采取吸痰措施,望能配合。
6.长期卧床,皮肤受压超过2小时,易发生褥疮,应加强翻身。按摩受压处,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肢体放置功能位,防畸形。
7.饮食:要营养丰富、低脂、清淡软食,如鸡蛋、豆制品等。进食困难者,可头偏向一侧,喂食速度慢,避免交谈,防呛咳、窒息。
8.保持大便通畅,可食用香蕉、蜂蜜,多进水,加强适度翻身,按摩腹部,减少便秘发生。病人数天未解便或排便不畅,可使用缓泄剂,诱导排便。禁忌用力屏气排便,防再次脑出血。
9.恢复期据医嘱摇高床头10~15○,后按耐受及适应程度逐渐摇高床头至半卧位,每天30分钟、1~2小时不等。
病人的饮食
病人除需药物治疗外,合理调配饮食对康复也具有重要作用。
但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吞咽困难时,应采用鼻饲饮食,将易消化的流汁状饮食,如浓米汤、豆浆、牛奶、新鲜蔬菜汁、果汁等分次灌入,或5-6次灌入混合奶1000-2000毫升,灌入食物不宜过热过冷,以37℃-39℃为宜。混合奶配制所需原料为鲜牛奶600毫升,浓米汤350毫升,鸡蛋2个,白糖50克,香油10克,以及盐3克。配制方法分三步:(1)把洗干净的鸡蛋磕开,放入干净盛器内,加入白糖、盐、油,用筷子搅匀;(2)将鲜牛奶600毫升和米汤350毫升混合煮沸;(3)将制成的鸡蛋混合液倒入煮沸的牛奶米汤中,边倒边用筷子搅拌,即成1000毫升混合奶。此1000毫升混合奶中含蛋白蛋质40克,脂肪40克,糖类120克,热量4184千焦耳(1000千卡)。病人若并发糖尿病,免加白糖。
病人康复期无吞咽困难,宜以清淡、少油腻、易消化的柔软平衡膳食为主。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因其中含维生素C和钾、镁等。维生素C可降低胆固醇,增强血管的致密性,防止出血,钾、镁对和因管有保护作用。 可多吃上结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虾米等,碘可减少胆固醇在动脉壁沉积,防止动脉硬化的发生。 忌用兴奋神经系统的食物,如酒、浓茶、咖啡及刺激性强的调味品。此外,少吃鸡汤、肉汤,对保护心脑血管系统及神经系统有益,且需忌暴食。
2. 怎么治疗脑淤血呢
高血压性脑出血又称为脑溢血,是高血压引起的慢性脑内小动脉病变。长期慢性高血压可使脑内小动脉发生动脉硬化和透明样变性,血管壁弹性降低、强度下降,导致动脉血管壁局部薄弱、膨出,形成微小动脉瘤。尤其是老年人,血管本身脆性就差,当气温骤然变化、过度劳累、精神受到创伤、情绪过于紧张、过于兴奋等外界刺激时,都有可能诱发血压突然升高,薄弱的动脉瘤壁难以承受升高的血压,就会发生破裂出血。
简单说就是是因为脑部血管破了,血从脑部血管流到了大脑组织内,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叫脑出血,又称为脑血管意外,是高血压的常见并发症,假如通过CT检查溢血的量的不多,直径不超过4CM,是不需要动手术,只要给予一些营养神经和改善循环的药,即可自己可以吸收,溢血的部位在非功能区,预后较好,淤血6个小时以上就一般都无法疏通开。 后遗症的现象有很多,手脚没毛病还是可以自理的。
一般脑淤血情节更严重发病时间更久。任何时候血压的突然增高到一定的程度,都有可能有脑出血的可能。特别是老年或接近老年人,血管的弹性差了再加上血压突然增高,血管容易破裂,脑出血的机会就增多了,但不一定都会脑出血的。
目前还没有治愈高血压的药物,只能用降压药控制血压,防止脑溢血的再发生.
降压药可以用ACEI类、β-受体阻滞剂等.如果不存在凝血机制问题,还得加点小剂量的阿司匹林.如果血脂也高,还得用点降脂药.
3. 脑梗和脑出血怎么样治疗
脑血栓的针灸治疗:可以疏通经络,调节气血,促进疾病康复。有研究资料表明,针灸可以降低血液粘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和粘附,抑制红细胞聚集及降低血球压积,达到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细胞供氧,促进脑细胞恢复功能。最常用的为体针,根据瘫痪肢体选取穴位,结合补泻手法施术治疗。近些年来,头针被广泛地用于脑血栓的治疗,还有入应用刺络法来治疗脑血栓,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脑血栓若能早期进行针刺治疗,并予以适当瘫胶功能锻炼,效果会更好些。
脑栓塞合并出血性梗死点片状渗血、发生率约30%,由于有血液渗出,故而出血性脑梗死也称为红色脑梗死。红色脑梗死常提示脑栓塞,这可能是由于栓子暂时堵塞稍大动脉造成血管壁缺血变形甚至坏死,当栓子分解后,小栓子顺血流流向远端较小动脉。由于原栓塞处血管壁受损,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强,当血流恢复时,便容易发生渗血。病理损害的范围常较相同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梗死的范围要大一些,可能是因为脑栓塞的发生速度比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快,侧支循环难以即刻建立所致。
脑血栓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疾病。它的发生不仅同高血压、动肪硬化的进展有关,也与老年人的血液粘度增高密切相关。事实上,老年人的血粘度越高,越容易发生脑血栓。
4. 脑溢血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一、治疗原则,降低颅内压和控制脑水肿以防止脑疝形成,降低增高了的血压以防止进一步出血。
二、常规治疗(一)一般处理;①保持安静、绝对卧床,应在当地进行抢救,不宜长途运送及过多搬动,以免加重出血;②保持呼吸道通畅,随时吸除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
适当给氧,以间歇吸用为宜;
③保持营养和水电解质平衡。
(二)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三)控制高血压,降低增高了的血压是防止进一步出血的重要措施,但不宜将血压降得过低,以防供血不足。一般以维持在20.0 ̄21.3/12.0 ̄13.3kpa(150 ̄160/90 ̄100mmhg)为宜;
(四)止血药和凝血药对脑出血并无效果,但如合并消化道出血或有凝血障碍时,仍可使用;
(五)预防及治疗并发症,重症病人应特别加强基础护理,定时轻轻更换体位,注意皮肤的干燥清洁,预防褥疮和肺部感染,瘫痪肢应注意保持于功能位置,按摩及被动运动,以防关节挛缩;
三、手术治疗
四、中医药、针灸、按摩疗法配合治疗,对治疗和康复有一定效果
现在最快最好的治疗方法是干细胞移植手术。
目前湖北省中山医院干细胞治疗中心就是采用的干细胞移植手术,疗效还不错,可以去试试的。
5. 脑出血怎么治疗效果好
您好:一般少量出血症状比较轻就输注止血药物治疗,如果出血量大,症状重,就必须手术的方式治疗清除引流。脑出血以脱水降颅压、调整血压、防止继续出血、维持生命功能。防治并发症,以挽救生命,降低死亡率、残疾率,减少复发等等的。
6. 脑溢血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
脑出血的治疗包括内科治疗和外科治疗,大多数患者以内科治疗为主,如果病情危重或发现有继发原因,且有手术适应证者,则应该进行外科治疗。
脑出血的基本治疗原则包括:
脱水
降颅压,减轻脑水肿
;
调整血压
;
防止继续出血;
保护血肿周围脑组织;
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防治并发症。
脑出血急性期如何治疗?
急性期治疗重点是控制出血和降低脑内压力。
如果服用华法林
或抗血小板药物,如氯吡格雷
,患者可能被给予药物或输血
,以抵消血液稀释剂的影响,或服用药物来降低大脑的压力,降低血压,防止血管痉挛或防止癫痫发作。
一旦大脑停止出血,治疗通常需要在身体吸收血液的同时,进行支持性的医疗护理。如果出血面积很大,医生可能会进行手术来清除血肿,减轻大脑的压力。
脑出血有哪些一般治疗措施?
脑出血患者在发病后的最初数天病情往往不稳定,应常规予以持续生命体征监测、神经系统评估、持续心肺监护,包括袖带血压监测、心电图监测、氧饱和度监测。
呼吸与吸氧
必要时吸氧,应维持氧饱和度>94%。
气道功能严重障碍者应给予气道支持(气管插管
或切开)及辅助呼吸。
无低氧血症
的患者不需常规吸氧。
心脏监测与心脏病变处理
脑出血后24 h内应常规进行心电图检查,根据病情,有条件时进行持续心电监护24h或以上,以便早期发现阵发性心房纤颤或严重心律失常等心脏病变。同时避免或慎用增加心脏负担的药物。
体温
管理
脑出血患者早期可出现中枢性发热,入院72小时内应尽量维持体温正常(腋窝36.1℃~37℃),但是尚无资料表明治疗发热能改善临床转归。需要注意,出血三天后可因感染
等原因引起发热,此时应针对病因治疗。
血压管理
应综合管理脑出血患者的血压,分析血压升高的原因,再根据血压情况决定是否进行降压治疗。
160/90 mmHg可作为参考的降压目标值:当急性脑出血患者收缩压>220 mmHg时,应积极使用静脉降压药物降低血压;当患者收缩压>180 mmHg时,可使用静脉降压药物控制血压,根据患者临床表现调整降压速度。
早期积极降压是安全的,但其改善患者预后的有效性并未确定。
在降压治疗期间应严密观察血压水平的变化,每隔5-15分钟进行1次血压监测。
血糖
管理
血糖值可控制在7.7-10.0mmol/L的范围内。血糖超过10mmol/L时可给予胰岛素
治疗,血糖低于3.3mmol/L时,可给予10%-20%葡萄糖口服或注射治疗。
7. 脑部有瘀血怎么样中药治疗
病情分析:可以用中医治疗,可以用三七,元胡,白芍,丹参,鸡血藤,蜈蚣,全蝎,炙甘草等药物治疗,可能有一定的疗效. 意见建议:
8. 脑淤血如何治疗
早期的话,最好是积极止血治疗,预防加重。后期的话,最好是积极清除淤血,大的话,可以手术治疗,小的话,最好是积极运用活血化瘀药物治疗,有高血压的话,积极药物控制。
9. 脑溢血应该采用怎样的医治方法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脑溢血的治疗原则是安静卧床,脱水,降低颅内压,降低血压并且防止继续出血,并且要加强对患者的护理,维持生命功能,防治各种并发症以挽救生命。同时应针对脑出血的病因,如脑动静脉畸形、脑动脉瘤等进行治疗。急性期过后血压持续升高者,应系统抗血压治疗。
10. 脑出血怎么办
首先,如果发现有剧烈头痛等脑出血的前兆,一定不要慌张,要尽量卧床,保持安静,最好是打120叫救护车,尽量减少搬动。不得不搬动的情况,要尽量保持头部水平,不要晃动头部。脑出血的最开始阶段对于患者生命安全至关重要,一定要尽可能争取多的时间。因为脑出血患者可能会出现舌根后坠等可能引发窒息的因素,所以在救护车到来之前,要时刻关注患者情况,保证患者呼吸通畅,如果有口腔分泌物或者呕吐物一定要及时清除。如果有窒息的情况,要及时进行人工呼吸。
其次,要监测血压并及时调整使血压保持稳定,对于血压较高的情况,要及时用药。如果有出血的情况,要及时止血。
最后,需要及时正规治疗,防止感染和褥疮,减少并发症。脑出血常用的方法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具体采取何种方法,医生会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来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