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与主管领导谈工资待遇问题
委婉机智的向领导说明。
② 如何与员工谈薪资
与员工谈钱恐怕不是件舒服的事。即使你要宣布一个好消息——一笔数量可观的分红,或是一次当之无愧的升职——用数字衡量一个人工作的价值,到底是件苦差事。
如果做出最终决定的人不是你,那就更是格外艰难。无论是不是你的决定,有一件事可以肯定:坦诚、开放地与员工讨论报酬问题,是领导层工作中十分重要的部分。
一,听听专家怎么说
1.尽早提出,经常讨论
与员工坐下来讨论薪酬,不该让对方感到意外。俗话说,你谈得越频繁,就越容易。建议用薪酬讨论开始新的一年。探讨员工如果达成了(或没有达成)工作目标,会对分红和加薪造成什么影响。然后,在整个年度之内不断核查其工作表现。这样使得员工不会在年底被正式评估和薪资调整的决定感到意外。
第一次讨论薪酬,可以考虑询问员工对于未来一年的加薪和分红有何预期。这有助于延缓未来的失望情绪和对薪酬区间的预期。另外,如果允许你的员工想象自己处在决策者的角色,他们更有可能做出公正的评价。
2.单独进行业绩评估
薪酬应与业绩挂钩,不过建议将这两个主题分开讨论。如果你在业绩的阴影下讨论收入,那就像是加入了一种杂音,你的员工只会关注薪酬。
换种思路,首先提交正式的评估,专注于个人成长和发展。然后等上一段时间再告知加薪或分红的消息。
3.尽可能引入多人评估
人人都有几个偏爱的员工,不过总有办法消除那些天然的偏见。建议通过两人或三人的小组来决定薪酬调整。当更多的人参与决策时,员工明白其中包含核查与平衡,因此这个过程保证了公平与一致。
4.讨论前做好准备
新任管理人员总是因为没有计划贸然开始讨论而犯错误。即使你有丰富的领导经验,提前准备好说辞也会大有助益。写下你的重点,提前排练。想清楚你如何在代表公司利益的同时做好你自己。
5.讨论员工的价值
大多数情况下,这类谈话是一个机会,告诉员工他们对公司有多么重要。你与员工是伙伴关系,你必须让他们知道,你十分重视他们的贡献。清晰地表达出,你赞赏他们的工作,鼓励他们继续创造出新的价值。
6.提供决策依据
当员工对于加薪或分红的调整感到失望,往往是因为他们缺乏相关信息。你可以适当与他们分享总体概况,紧贴事实,解释行业范围内同样职位、具备相同经验的人的收入状况。
7.准备接受负面反馈
即使你认为有个好消息要宣布,也要准备好迎接员工的情绪。这类谈话容易擦枪走火。毕竟你不是圣诞老人,不能给每个人带来他们想要的每一样东西。
二,记住以下原则
三要:
●要明确表达你在意员工的价值——不要仅仅抛出分红或加薪的数字
●要解释做出决策的过程,使员工理解你的公正
●要事先演练你的说辞,以及面对任何不满的应对
三不要:
●不要等到年底才讨论薪酬问题——应该形成持续的对话
●不要在业绩评估的最后提出薪酬调整的决定——把两类谈话分开
●不要因为员工情绪低落感到惊讶——即使你认为宣布的是个好消息,也有可能低于员工的期望值
③ 怎样和老板谈涨工资,求技巧
1、单独约会
进行薪酬谈判时,不要试图联合集体的力量,没有人比老板更懂得利用人在利益追求上的私心。几个人拧成一股绳去谈加薪,领头的那个往往会成为牺牲品,跟从者倒多少能得到一点实惠。因此切勿带一帮“小弟”前去切磋,一切依靠你自己。
2、不要攀比
许多企业都采用薪酬保密的原则,因此与老板谈加薪时,不要与周围的同事比较。一来,刺探他人的收入违反企业规定,你仗未开打便已经输了;二来,老板会觉得你是出于嫉妒才来加薪,反而会忽视你的实力。正确的做法是,你得表现出强烈的自信,摆出自己为公司做出的贡献,用事实说服老板。
3、目的明确
你的目的是加薪,而不是走人,所以一定要含蓄地表达出对企业的忠诚。如果傻到扬言“不加薪就走人”,就等着面对难堪的结局吧。
4、选准时机
谈加薪的时机相当重要,可选择公司大赚了一笔、老板心情极佳的时候去谈,只要明确列出自己出色的业绩、勤勉的工作态度、重大的成果和近期接受的专业培训等,成功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5、迂回战术
巧妙地将猎头公司正以双倍薪水挖你的消息送进老板耳朵,如果他还不采取行动,那么显然,在他心目中你还不值那么多。但这也有一定的危险,因为他一旦知道你怀有二心,对你就会心生提防。
④ 怎么和HR谈工资
和HR谈薪资,是校招面试的最后一个阶段,却也是最磨人的阶段…眼看着距离offer只一步之遥,很多人却陷入了两难的境地:薪资报的太高怕直接被pass掉,说的太低,又觉得自己太委屈。
其实,经过前几轮面试的考察,用人方早已对应聘者有了综合的判断,并且正规公司都会有一套非常明确的薪酬体系,作为应届生一般都处于Entry level。
换句话说,不管你的回答如何,HR的心里都有一个明确的薪酬范围,这个范围几乎不会改变。
所以,能否皆大欢喜地回答好“你期望的薪酬是多少?”这个问题,无外乎在于你提出的数字是否正好符合HR心中薪酬范围的最高值。
曾经有一位HR总监曾说过:“我们的团队招聘时,只要应聘者意向薪资在合理范围内,我们从来不去砍价,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个:你要薪资的时候我很痛快,我要产品质量的时候你也要痛快。”
可见,在HR眼中,谈薪资并不可耻,可耻的是自不量力的要价。你开出的价格既取决于应届生在公司薪酬体系的级别定位,又取决于你个人在面试中表现出的能力。前者限定了你要价的范围,后者则限定了你要价时的资本。
所以,想要开出一个让HR无法拒绝的价格,并不是脑补出一个年薪百万,而是结合个人资历,在HR能接受的心理范围内,争取到一个极大值。
要争取到这个极大值,首先应该在谈薪之前对这三件事心中有数:
(1)打听公司该岗位的薪资标准
一般来说,公司的薪资都需要根据员工的工作能力去评级,而对于0工作经验的应届生而言,大多数公司每年开出的薪资基本上变化不大,这种情况下,你可以通过网络等各种渠道,去联系该公司的学长学姐了解往年的薪资情况,甚至可以去打听一下其他公司该岗位的薪资情况。这些收集来的消息基本上能够总结出一个薪资范围,可以作为你最终“报价”的依据。 (2)梳理出个人优势
应届生虽然没有工作经验,但可以从学校学历背景、实习经验、个人能力等三个方面去总结自己的优势。在确定HR可接受的薪资区间后,提前梳理好你的个人优势,是争取区间上限的“谈资”,也能够让你更加有底气。
要知道,有些HR谈薪酬的目的,除了去寻求用人单位与应聘者心理预期之间的平衡,更是想借此机会来评估应聘者的自我认知有多强,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看,一个自我认知和工作目的都很明确的人,更容易在未来保持持续的工作热情。
(3)了解公司的福利体系
一份工作的薪酬,除了明码标价的税前工资,还有一部分“隐性薪资”不容忽视,这就是公司的福利体系,包括:五险一金、单双休、绩效奖金、年终奖金、各类补贴金等。可别小看这部分福利,很多时候能够为你省下一大笔钱。如果没能打听到这部分福利体系的具体情况,不妨在和HR谈薪时大胆地问清楚,并据此调整自己意向薪酬的标准。
做好以上这些功课,你基本能够在心里有一个价格的定位,这个价格可以是HR能接受的上限,只要你能够说得有理有据。
当HR问:“你的期望薪酬是多少?”说到底,会出现的无非是三种回答:
(1)开门见山式,比如:“我看到贵公司给出的薪酬范围是5-10k,我期望的薪资是8k”
(2)婉转回避式,比如:“你觉得我值多少钱?”、“你们这个可以给我的薪酬范围是多少?”
(3)无欲无求式,比如:“我对薪酬没什么要求,我更看重这个平台”、“我相信公司能给我一个合理的薪酬,我都能够接受”
很明显,第一种回答最有利于双方的高效率沟通,因此最受HR的欢迎,相应的HR的回答也会更加直接。如果HR没有表示反对,那恭喜你得到了一个自己心满意足的薪酬;如果HR说:“对不起,我们可能无法满足你的要求,我们最多只能给到XX”,也不要担心,不管这个薪资你能不能接受,都要记得向对方了解清楚公司具体的薪酬结构和福利待遇,之后再去权衡是否需要再争取一下更高的薪资Level。
如果你之前总结的个人优势很明显,并且面试中和面试官交流地感觉很不错,那完全可以再无伤大雅的提上一句,比如:“我有两份500强相关的实习经验,我相信自己能够快速的担负这个岗位的工作,所以才提出了XX的期望薪资。”剩下的机会,就需要你随机应变的做决定了。
第二种回答最不可取,因为你的回答很可能让HR认为你对这个岗位以及自身都缺乏基本的了解,并且避而不答的反问非常不礼貌,甚至会有耍小聪明的嫌疑,建议避免。
第三种回答看似中立,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去回答,绝不能出现“我对薪资没有什么要求”之类的话语,这会让HR感觉你的自我认知和目标感很弱,会对你的印象分大打折扣。但如果公司在宣讲会中已经明确说明过应届生的薪资,这种情况下是可以采取这类中立的回答,不过应该注意提出自己已经了解过公司的薪酬体系。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初出茅庐的应届生,不要“坐地起价”,但也不必顾忌失去offer而勉强接受,公司挑选人才的标准是匹配度高,而不是花钱少。能够进入谈薪阶段,说明你个人能力已经能得到公司的认可,一个令双方都满意的谈薪结果,也是双方关系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只要你给出的意向薪酬恰好处于HR的期望区间内,同时整个过程表现出你的自信和诚意,最终一定可以和HR达成一个薪资双赢的局面。
⑤ 工资谈判技巧和策略
薪酬谈判四大策略
1、压——施加心理压力,降低心理预期,“压”出薪资空间。
在我们进行该动作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摸清对方的薪酬底线。信息不对称理论显示,掌握身份比较充分的人员,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占据有利地位,应聘者属于有利方。
据一项数据调查显示,90%以上的应聘者在提出薪酬的时候有上浮或者夸大的部分,所以HR要敢于质疑薪酬的真实性。
具体如何操作的呢?最简单的方法是拆分原来的薪资结构。
一句谎言要用更多的谎言来掩盖,我们在拆分薪资结构的各个部分后,详细询问应聘者各个部分的情况,如果有不真实的部分,很容易漏出破绽。
除非应聘者之前真的做足了功课,自己早就算好了,否则不可能在短时间能圆满这个谎,不信大家可以自己试下。
此外,在面试的过程中应该告知定薪原则和弱化应聘者的重要性。定薪原则当然是依据该职位在同行业的水平以及其在本公司的价值,避免给其带来过高的预期。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岗位很难招人,来面试的本来就不多,如何弱化应聘者的重要性。在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可以将应聘者集中到某一天统一面试,这样给他们造成一种隐形的压力。当然,这一般比较适合中小企业,还有其他方法,在此就不多提了。
2、拉——拉长企业优势,加大对应聘者吸引力。
这一点,相信大部分HR都知道如何吹嘘自己的企业怎么好,至于如何说得动人,全凭口才。不过,这里可以给出的建议是,针对不同类型的应聘者,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
经过前期的沟通,我们要知道应聘者为什么要换工作,这点很重要。
钱没给够?这种就是金钱行员工,在介绍公司的时候多往薪资待遇、加班费、补贴、调休这方面靠。
晋升空间小?这种属于事业型员工,我们要做的就是“画大饼”,告诉他晋升机制和机会如何好。
没有成就感?这种属于成功型员工,最简单的做法是给他独挡一面的机会,比如掌管项目。
学不到东西?这种属于学习型员工,可以好好介绍下培训体系这方面的东西,还有团队里的大牛们。
3、隐——隐去薪资计算细节
我见过最蠢的做法是在薪酬谈判的时候,用计算器将薪资结构详细拆分,这样很容易将应聘者的关注点引导到狭隘的数字上。最恰当的做法是,告诉应聘者固定与浮动部分的比例就行,如果你公司确实牛X,给的钱多,你就当我没说。介绍福利的时候也是这样,不要透露具体的额度,而是告诉其什么项目以及能够带来的好处。
4、慢——放慢薪资谈判的节奏
打个比方,如果应聘者这提出期望薪酬,你也觉得合适,一锤定音,这样很容易给其带来心理落差。应聘者心里想:“这么爽快就答应了,早知道就多要点。”这样应聘者很容易出现再想跟HR谈谈薪酬的念头,或者即使最后去上班,心里也所芥蒂。
如何掌握薪资谈判节奏,有三个步骤
(1)确定薪酬范围后,先从最起薪开始谈,应聘者反应强烈再往上加点;
(2)设定冷却期,也就是应聘者要求在涨点,HR不应该直接答应,可以过个1~2天再回复。不要担心应聘者不来了,你跟他说和领导汇报下,给他留个心理预期就跑不了;
(3)下达最后“通牒”,一般是双方在推拉的过程中,难以达成一致目标,双方明确的摊牌,谈不拢就拉倒!
⑥ 求职过程中,应该怎样跟面试官谈薪资呢都有哪些技巧呢
3.求职过程中,跟面试官谈薪资工作成绩是做出来的,工资是谈好的。薪资面试有技巧和方法。谈工资过程就是一个心理博弈的过程。众所周知,公司无一例外地严格执行薪资保密制度。如果你泄露薪资信息,公开谈论薪资或者打听别人的薪资,公司发现后可以直接辞退你。工资为什么一定要保密?原因之一是人与人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报酬不公平。工资一旦公开,完全透明,肯定会大大挫伤员工的积极性。为什么面试的时候要谈薪资而不是直接定?因为谈工资的空间更大。可能大公司的薪酬制度比较正规,但是有讨论的空间。中小企业的薪酬更灵活,可以面议。对于小公司来说,薪资的随意性可能更强,有时候甚至是老板说了算。作为一个辛苦的农民工,谁不去打工挣钱呢?所以,面试的时候一定要学会谈薪资。
⑦ 和员工谈工资技巧
面对自己心仪的人才,到底该如何与其谈薪资?谈薪酬时又该掌握哪些技巧呢?
1、应聘人员要的薪酬公司给不了,怎么进行洽谈?
薪酬谈判要达到两个目标:一是吸引与激励人才,二是保证内部员工的公平。这两点是薪酬谈判的出发点,必须把握好两者的平衡。
坚持以内部的标准去进行薪酬谈判,薪酬水平如远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的情况下,结果导致“见光死”的现象,薪酬一开出来就把应聘者给吓跑了,或者经过一轮“拉锯战”后已经接近市场水平,但是应聘者已经在薪酬谈判的过程中产生很大的挫折感,对企业也丧失了原有的信任与信心。
薪酬要体现应聘者本身的市场价值,包括其素质、能力、经验与过往业绩状况。如果候选人经验丰富、能力很强,薪酬水平应相应提高,反之则适当降低。关键看公司的薪酬标准了,看有无弹性。如果真是公司所需的优秀人才,可考虑向领导申请特批待遇。
2、一个好的薪酬设计方案最基本的应该分哪些细项,例如工资分哪些?
设计薪酬方案,可以分为7步:
(1)薪酬变革前期准备工作;
(2)薪酬战略澄清;
(3)职位评估或者职层排序;
(4)薪酬数据收集与深度分析;
(5)薪酬架构设计;
(6)福利设计;
(7)设计薪酬管理的运作体系。
至于工资分为哪些,从工资结构上来说,有岗位工资(保障员工基本生活)、绩效工资(保障员工干得好)、福利工资(保证员工走不了)、技能工资(人性化管理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