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科普 > 安塞腰鼓写作方法有哪些

安塞腰鼓写作方法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8-18 21:31:50

❶ 安塞腰鼓中各段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运用了排比,拟人和夸张。

《安塞腰鼓》是刘成章写作的散文,最早出自1986年10月3日的《人民日报》,并被收录在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教材第3课。散文《安塞腰鼓》正是抓住了“安塞腰鼓”的这一特点。

安塞腰鼓是黄土高原的“绝活儿”,它的粗犷、雄浑、动力十足的风格正与当地自然环境、地理风貌、民风民情等浑然一体、不可分离。

(1)安塞腰鼓写作方法有哪些扩展阅读:

安塞腰鼓的起源:

安塞腰鼓的形式与发展,和当地的历史地理环境及民情习俗是分不开的。安塞区位于陕西省延安市的北部,地域辽阔,沟壑纵横,延河在境内蜿蜒流过,属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

历史上就是军事重镇,素有"上郡咽喉"、"北门锁钥"之称,为抵御外族入侵的边防要塞之一。当地群众传说,早在秦、汉时期,腰鼓就被驻防将士视同刀枪、弓箭一样不可少的装备。

遇到敌人突袭,就击鼓报警,传递讯息;两军对阵交锋,以击鼓助威;征战取得胜利,士卒又击鼓庆贺。

随着时间的流逝,腰鼓从军事用途逐渐发展成为当地民众祈求神灵、祝愿丰收、欢度春节时的一种民俗性舞蹈,从而使腰鼓具有更大的群众性,但在击鼓的风格和表演上,继续保留着某些秦汉将士的勃勃英姿。

❷ 《安塞腰鼓》中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各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1)“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腰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运用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具体地表现了舞蹈场面的壮美,突出了安塞腰鼓的壮阔、豪放、火烈等特点。
2)“百十个腰鼓发出沉重的响声,碰撞在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了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运用了叠词和反复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安塞腰鼓”气吞河山的场面和震撼人心的力量。

❸ 《安塞腰鼓》中“耳畔传来一声漂缈的鸡啼”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通感,用另一种声音来描写声音

❹ 安塞腰鼓的写作手法

有很多啊
比喻,反复,强调,夸张,对比。感情热烈,具有很强的形象、气势,还有鲜明的对比反衬,写出了安塞腰鼓的热烈。

❺ 安塞腰鼓一课运用的两种典型的写作手法是什么

《安塞腰鼓》写作手法有排比、反复,增强语势,抒发强烈情感。

❻ 安塞腰鼓这篇文章文中运用的两种典型的写作手法是什么

《安塞腰鼓》这篇文章运用的两种典型的写作手法是排比和反复。

此文大量运用排比,有句内部、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排比,不仅交错出现,而且一连许多,如“使人想起……”“愈捶愈烈”,都是一连用三个排比段落,犹如江河一泻千里不可遏止。许多排比,对仗工整,如“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一段,气势昂扬;还有的排比层层递进,如“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排山倒海般让人透不过气来。

安塞腰鼓

❼ 安塞腰鼓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起什么作用

用了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手法,起了增强语势、表达强烈的情感的作用。

文中例句:

1、排比

①概念:排比是一种修辞手法,利用 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达到一种增强语势加深感情的效果。

②作用:用排比来说理,可收到条理分明的效果;用排比来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用排比来叙事写景,能使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

例子: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

突出了生命沸腾、力量喷涌不可遏止的情景。

生命的热情一旦被释放出来,就没有什么东西能阻挡得住力量的喷涌。

2、反复

①概念:是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特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

②作用:反复的修辞手法主要运用在诗文中,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的情感的作用。同时,反复的修辞手法还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

例子: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

“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运用比喻,写出了沉重的鼓声清楚地回响在山崖之间,似乎山崖也被敲出了强烈的鼓点。

三个“隆隆”反复出现,造成一种回环音的效果。山崖与之产生共鸣,运用比喻,形象传神。

叠词的运用,反复和排比的综合运用,表现出“安塞腰鼓”气吞河山的场面和震撼人心的力量。

拓展资料:

《安塞腰鼓》是刘成章写作的散文,最早出自1986年10月3日的《人民日报》,并被收录在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教材第3课 (朗读人是梓君)。

安塞腰鼓是黄土高原的“绝活儿”,它的粗犷、雄浑、动力十足的风格正与当地自然环境、地理风貌、民风民情等浑然一体、不可分离。另外一点也颇有意味:它是人、鼓合一的,没有一种乐器能够像它这样要求人和乐器的结合必须达到这样的高度。

人的表演和乐器的“表演”完整地糅合在一起,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所以成功的表演是人借鼓势、鼓借人威、酣畅淋漓,精、气、神无阻无碍,一脉贯通。 散文《安塞腰鼓》正是抓住了“安塞腰鼓”的这一特点。

刘成章,当代诗人、散文家,共产党员,陕西省延安市人。1937年出生,1961年毕业于陕西师大中文系,他在中学时代就开始了文学创作,高中写诗,然后又转写词,后写了戏剧,再写散文。曾任该系助教、延安歌舞剧团编剧、《文学家》主编,陕西人民出版社文艺部副主任、陕西省出版总社副社长。

现任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一级作家。主要成就首届鲁迅文学奖《羊想云彩》,陕西省双五文学奖特别奖等。代表作品《羊想云彩》《安塞腰鼓》等,其中《安塞腰鼓》入选八年级人教版上册3课、六年级冀教版29课及六年级苏教版14课。

❽ 作者为了描写壮阔,浩方,火烈的安塞腰鼓,采用了哪些写作方法进行表达

文章是怎样写演出情况的?有何好处?
2.划分第二部分层次,概括段意.
3.文中安塞腰鼓的舞姿有何特点?怎样描写的?有何好处?
4.安塞腰鼓的声音使人联想到什么?
5.第8段中有3组反义词,找出来.体会它们的好处.
6.第2部分第2层怎样描写安塞腰鼓的响声?
7.找出句子内部的排比句,句与句之间的排比句,段与段之间的排比句各一例,说说这对表现文章思想感情有何好处?
8.第28段中的"交织!旋转!……升华!"这几个词语可否调换?为什么?
答案
1.由静到动,再由闹归静。好处是让文章形成1个整体.
2.从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到那么一股劲!好一个安塞腰鼓.主要用排比的手法写出了安塞腰鼓的气势恢宏,一往直前的生命的力量。
3.用“充满了力量”“呼呼作响”“是光和影的匆匆变换”“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好处是抒发了对力与美的赞颂,对鲜活的,强盛的生命的赞颂。
4.联想到:“落日找大旗,马鸣风萧萧”“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5.冰冷——燥热;恬静——飞溅;困倦——亢奋 写出了轰轰烈烈的安塞腰鼓带给人们的激情与活力。
6.用“隆隆隆隆”这样的拟声词描写。
7.句内的: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句与句的: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
段与段的: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8.不可调换.这里是一种层次间的递进关系.气势越来越高昂.

阅读全文

与安塞腰鼓写作方法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教儿童记数字简单方法图 浏览:544
联想增霸卡安装方法 浏览:935
手机照片定制方法 浏览:248
人正确的呼吸方法 浏览:143
常用肌松检测方法 浏览:838
access有什么方法关闭 浏览:486
筋膜炎的胳膊痛康复锻炼方法 浏览:277
管路中活接连接方法 浏览:365
如何坚持日更的方法 浏览:520
白醋丰胸的正确方法如下 浏览:266
女生如何减肚子上的肉肉最快方法 浏览:136
最简单打领带的方法 浏览:919
教学方法要树立什么的观点 浏览:977
企业如何开展口碑营销的传播方法 浏览:541
服务百姓的方式方法有哪些 浏览:897
蹲坑改马桶的最佳方法深圳 浏览:811
简单的瘦腿方法有几种 浏览:807
疥疮治疗最佳方法 浏览:471
仿真树制作方法视频 浏览:505
如何使用四种方法识别高考试卷 浏览: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