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烟台种植茶叶,前景如何
感谢悟空问答给我回答问题的机会,我来综合分析一下北方茶叶。
首先茶叶从南茶北种,第一次是在1958年左右,第一批的茶叶大多都冻死,后来在1979年开始从湖北引进高山小叶耐寒品种在山东日照种植成功,后来又从浙江,福建找到小叶耐寒品种茶叶,日照,五莲均有种植。
从上述茶叶种植成功,烟台茶叶市场前景好美好,能作为支柱产业发展壮大。
2. 南茶北引的介绍
上世纪五十年代,有民间农业科技人员提出“南茶北引”的设想,认为山东省青岛市崂山三面临海,气候温和湿润,水质优良,土壤呈酸性适宜种植茶叶。至此南茶北引工程拉开序幕。
3. 茶树怎样栽培
从良种母本园中剪取红棕色、半木质化、健壮、无病虫害、具饱满腋芽的枝梢。将枝条剪成长3~4厘米、带有一片叶和饱满腋芽的短穗,剪口要平滑、斜向。扦插前将苗床充分喷湿,待表土不粘手时再按茶树叶片长度划线,一般插穗行距7~8厘米,株距2~3厘米,以叶片不重叠为宜。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插穗叶片下部将插穗直插或稍斜插入土中,深度以露出叶柄为宜,边插边将土壤稍加压实,使插穗与土壤紧贴,以利发根。一般每亩可插20万~25万穗。扦插时,应尽量做到当日剪穗,当天插完,以保持插穗的新鲜。此外,可通过外源激素处理措施,促进插穗发根、提高扦插成活率,具体做法:①在扦插时,将插穗基部快速蘸取少量高浓度生根粉,边蘸边扦插;②也可将剪好的插穗在事先配制的50毫克/升的萘乙酸溶液中浸泡30秒左右,捞出插穗扦插。
4. 想在云南种植一片茶园,什么品种适合这里的气候
我们介绍了茶树生长对土壤方面的要求,想要了解更多的朋友,请查阅《云茶大典》。接下来我们继续介绍,茶树对温度的要求。茶树和其他一样,有其生育的最适温度、能忍受的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范围。
凤庆长叶茶、凤庆种。乔木型,有性繁殖系品种。树姿开展,生长势强,分枝部位高。叶椭圆形内折,叶片水平着生,叶色绿,叶面隆起,叶质柔软,叶缘微波。芽绿色肥壮,多茸毛,育芽力强,新梢持嫩性强,易采摘。采茶期从三月上旬至十一月下旬,全年采茶25— 26次,一芽二叶蒸青样含茶多酚 30.19%,儿茶素总量134.19毫克/克,氨基酸2.90%,咖啡碱 3.56%,水浸出物45.83%。制普洱茶条索肥壮,色泽油润,汤色红亮,叶底肥软,白毫显露,香高味浓。原产云南省凤庆县。主要分布在滇西与滇南茶区1984年审定为国家级良种。
5. 江南茶区有什么特色
江南茶区自然条件好,茶叶产量高占全国茶叶总产量的2/3江南茶区位于长江以南,大樟溪、雁石溪、梅江、连江以北,包括粤北、桂北、闽中北、湘、浙、赣、鄂、皖南和苏南等地,是中国茶叶的主要产区。风光秀丽的江南物产极为丰富,这里的名山大川孕育出悠久灿烂的茶文化。江南茶区名茶辈出,年产量也最高,占全国总产量的2/3。江南茶区的每一种名茶都南茶区名茶辈出,年产量也最高,占全国总产量的2/3。江南茶区的每一种名茶都有一段历史或者传说。这里生产的茶主要有绿茶、红茶、黑茶、花茶,以及品质各异的特种名茶。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江南茶区大多处于低丘山地区,也有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高山,如浙江的天目山、福建的武夷山、江西的庐山、安徽的黄山等,都是名茶产地。目山、福建的武夷山、江西的庐山、安徽的黄山等,都是名茶产地。茶园主要分布在丘陵地带,少数在海拔较高的山区。整个茶区基本上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则为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18℃,冬季较低气温一般在-8℃左右。年降水量1400~1600毫米,春夏季雨水最多,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80%,秋季干旱。茶区土壤主要为红壤,部分为黄壤或棕黄壤,少数为冲积土。
土壤酸碱度一般在4.5~6.0。名茶甚多江南茶区种植的茶树大多为灌木型中叶种和小叶种,以及小部分小乔木型中叶种和大叶种。该茶区是出产绿茶、乌龙茶、花茶中的名特优茶的适宜区域。江南茶区产茶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历史与现代名茶甚多,主要有:黄山毛峰、老竹大方、太平猴魁、松萝茶、九华毛峰、涌溪火青、敬亭绿雪、瑞草魁、碧螺春、阳羡雪芽、西湖龙井、开化龙顶、径山茶、顾渚紫笋、鸠坑毛尖、建德苞茶、泉岗辉白、天目青顶、莫干黄芽、大鄣山茶、黄山绿牡丹、贵池翠微、牯牛降野茶、南京雨花茶、青顶、莫干黄芽、大鄣山茶、黄山绿牡丹、贵池翠微、牯牛降野茶、南京雨花茶、金山翠芽、南山寿眉、金坛雀舌、无锡毫茶、茅山长青、磬安云峰、安吉白茶、天目湖白茶、大佛龙井、千岛玉叶、觉农舜毫、婺源茗眉、上饶白眉等。名茶多以产地命名江南茶区的很多名茶都以其原产地命名,如产于浙江杭州西湖山区的西湖龙井,湖州市长兴县顾渚山的顾渚紫笋,以惠明寺一带为主要产区的惠明茶和余杭县径山的径山茶。江苏省有产于吴县洞庭山区的洞庭碧螺春、连云港市花果山的云雾茶、南京雨花台的雨花茶、无锡市的无锡毫茶。此外还有江西庐山的云雾茶、婺源县的婺源茗眉,以及湖南洞庭湖中君山岛的君山银针、安化县的安化松针、长沙东乡高桥茶园的高桥银峰以及湖红工夫,安徽黄山的黄山毛峰、祁门县的祁门红茶等。
6. 茶叶的种类怎么分各个地区都生产什么茶
茶叶的分类 对于茶的类别区分,众说纷纭。有些人说,我国的茶,大致可红茶和绿茶两种;有些人说,我国的茶可分 为红茶、绿茶、乌龙茶、花茶、砖茶、沱茶六种;有人说,除了乌龙茶、岩茶、水仙茶之外,应加入青茶、白茶。如此的说法不一而足。其实,科学的分类,可分如下10类。 依制造发酵程度分类 从一般人对茶的分类都按制造茶叶时的发酵程度来分,约可分为三种:全发酵茶、半发酵茶与不发酵茶。 全发酵茶:红茶、黄茶。 半发酵茶:黑茶、乌龙茶、白茶。 不发酵茶:绿茶。 以上各种茶叶,红茶为95%发酵,黄茶85%发酵,黑茶80%发酵,乌龙茶60%-70%发酵、白茶约5%-10%发酵,绿茶则完全不发酵。但亦不尽然,也有个别特例:如青茶的毛尖并不发酵,绿茶黄汤反有部分发酵。 依制造萎凋程度分类 茶按发酵与否来分类,就科学的观点而言,并不很正确,如乌龙、包种、青茶等,在制造过程中并未经过正式发酵过程,而名曰半发酵茶,也有含混 之处。所以有人主张按萎凋与否分类,将茶叶分为“萎凋茶”与“不萎凋茶”两大类。 不萎凋茶-绿茶 萎凋茶:红茶、黑茶、黄茶、青茶、乌龙茶、包种茶、白茶。 依产茶季节分类 中国及日本的许多产茶区,均按季节性来为茶分类 春茶:又名头帮茶或头水茶。为清明至夏至节(三月上旬至五月中旬)所采之茶。茶叶至嫩,品质甚佳。采摘期间约20日至40余日,随各地气候而异。 夏茶:又称二帮茶或二水茶,即在夏至节前后,(五月中下旬)也就是春茶采后二三十日所新发的茶叶采制成的茶。 秋茶:又称三水茶,即夏茶采后一个月所采制的茶。 冬茶:即秋分节以后所采制成的茶,我国东南茶区甚少采制,仅云南及台湾,因气候较为温暖,尚有采制。 除此之外,尚有所谓明前茶,系清明节前采制;雨前茶,系谷雨节前采制;六月白,系每一次夏茶之后秋茶之前,于农历六月间采制;白露茶,系白露节后所制;霜降茶,系霜降节后所采制者。 依制茶形状分类: 依制茶形状分类,各种茶叶可分成:散茶、副茶、砖茶、束茶等类。 散茶--正茶:条茶类--如红茶、绿茶、茶珍眉、抽蕊等 碎茶类--如红茶、绿茶特针、针眉等 圆茶类--如红茶茶头、绿茶珠茶、贡熙、虾目等 副茶:茶末、茶片、茶梗 砖茶--砖茶:峒砖、米砖、小京砖、泾阳砖 饼茶:普洱茶、沱茶 束茶:线茶、龙须茶 依制造程序分类:可分为毛茶与精茶二大类 毛茶--或称粗制茶或初制茶。各处茶叶经初制后的成品,统称毛茶。其外形比较粗放。 精茶--或称精制茶、再制茶、成品茶,毛茶再经精制的手续,使其成为形状整齐与品质划一的成品。 依薰花种类分类 茶依薰花与否,可分为花茶与素茶二种。各种茶叶仅绿茶、包种茶与红茶有薰花品种,其余各种茶叶,很少有薰茶。这种茶除茶名外,都冠以花的名称,如用茉莉花薰制的包种茶称为茉莉茶茶,用桂花薰制的称为桂花茶等。 依茶树品种分类 有些地方茶的分类,是依照茶树的品种来分类,如阿萨姆茶、小叶种茶、大叶种茶、水仙、铁观音等。但这种分法,无论事实上或商业上,除几种特殊地位的茶树品种如水仙、铁观音等普遍采用外,其它并不多用。 依产茶地分类 有些颇负盛名的产茶地区,常以该产茶地名冠于茶名之上,例如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祁门红茶、六安瓜片、福州香片、杭州龙井、大吉岭红茶、星村小种、冻顶乌龙等,名称繁多,不胜枚举。 依栽培方法分类 茶依栽培方法分类,可分成露天茶及覆下茶。除日本玉露茶及碾茶外,其余均为露天茶。因覆下茶仅日本有,此种分类方法,在日本以外的地区,并无价值可言。 依消费市场分类 中国茶依消费市场分类,可分为内销、外销、侨销(华侨居住地区)、边销数种(边疆民族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