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定价策略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二、企业定价的主要依据
产品成本
总成本 总固定成本 总变动成本 单位成本 边际成本
市场供求
供求规律 需求弹性
二、企业定价的主要依据
竞争状况
完全竞争 垄断性竞争 寡头竞争 纯粹竞争
政策法规
三、企业定价的基本方法
成本导向定价 需求导向定价 竞争导向定价
成本导向定价法
企业根据自身对于产品的成本投入,再结合自己期望中的利润 目标,可以简单地计算出符合自己利润要求的产品价格 公式: Price = cost * (1+ profits%) 优点: 1. 简化了定价工作,便于经济核算 2. 降低价格竞争的可能性 缺点: 1. 无法预知销售实际情况 2. 若利润率过高,则销售会出现困难,且预期利润很难实现。 故:企业仅以此价格作为参考价格
成本加成定价
成本加成定价法(Markup Pricing): 就是在单位
产品成本的基础上,加上预期的利润额作为产品销售 价格。是最基本的定价方法。
② 比较三种定价方法的优点和缺点,并分析公司如何协调者三种方法.
成本导向定价法的主要优点:卖方对自己的成本比对市场需求更了解,成本资料是公司经营管理所需资料中最完备,最容易获得的资料。
但缺点是在大多数行业里,很难在产品定价之前确定产品单位成本,这是因为单位成本是随产品的销量而变化的。因此,单位成本是一个变动指标。这一缺陷导致三个结果:一、以成本为导向所制定的价格不一定能为市场所接受;二、以成本为导向所制定的价格很可能使公司丧失价格上的竞争力;三、成本导向不一定有助于公司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需求导向定价法的主要优点:价值导向定价法以市场需求状况为公司定价的基本依据,制定价格通常最容易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考虑到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差异定价有助于公司获得所能够获得的利益,从而有利于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实现。
缺点是能为消费者所接受的价格不一定是能为公司所接受的价格,新竞争者的介入可能使原来能为市场所接受的价格失去竞争力。相比之下,需求导向定价也是三类定价方法中难度最高的一种定价方法。
竞争导向定价法的主要优点是有助于从价格方面保持或强化公司在一定竞争秩序中的竞争能力。
缺点是某些品牌的产品在进入市场时,市场上没有明确的竞争性品牌,则就无法根据目前市场上的竞争状况来制定地价格。此外,公司采用竞争导向定价时,搜集竞争者的资料可能有很大难度,根据竞争状况所制定的价格也可能是公司难以承受的。
公司经营过程是在一定市场竞争环境下,公司通过满足消费需求,实现利润最大化的过程。公司经营的这一性质决定了公司在定价时应综合考虑这三种方法。综合协调的基本思路是:以保本价格或边际成本为下限,以需求价格为上限,以市场竞争状况为参照系,合理制定产品价格。
③ 传统营销一些所谓的产品定价策略是什么
采用成本加成定价法,确定合理的成本利润率是一个关键问题,而成本利润率的确定,必须考虑市场环境、行业特点等多种因素。某一行业的某一产品在特定市场以相同的价格出售时 ,成本低的企业能够获得较高的利润率,并且在进行价格竞争时可以拥有更大的回旋空间。在用成本加成方式计算价格时,对成本的确定是在假设销售量达到某一水平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若产品销售出现困难,则预期利润很难实现,甚至成本补偿也变得不现实。但是, 这种方法也有一些优点:首先,这种方法简化了定价工作,便于企业开展经济核算。其次, 若某个行业的所有企业都使用这种定价方法,他们的价格就会趋于相似,因而价格竞争就会减到最少。再次,在成本加成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价格对买方和卖方来说都比较公平,卖方能得到正常的利润,买方也不会觉得受到了额外的剥削。成本加成定价法一般在租赁业、建筑业、服务业、科研项目投资以及批发零售企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即使不用这种方法定价 ,许多企业也多把用此法制定的价格作为参考价格。目标收益定价法又称投资收益率定价法,是根据企业的投资总额、预期销量和投资回收期 等因素来确定价格。
④ 产品定价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优点:产品定价可以获得自己期望的利润,增加企业诚信砝码,避免价格战。促进产品销售,具有稳定性!
缺点:不利于灵活交易,往往因为差那么一点使交易无法达成。价格定的太死,有可能积压库存。
⑤ 采购价格的定价方法
传统的定价一般由供应商来制定,定价方法主要有成本导向定价法、需求导向定价法、市场导向定价法。又出现了生命周期成本定价法、目标成本定价法等一些新的定价方法:
1、生命周期成本定价法;
CIMA将生命周期成本定价法定义为:以最低的成本,在生命周期内使具体的物理资产获得最佳利用。即所谓“物尽其用技术”
生命周期成本:就是那些涉及购置、使用、保养和报废物理资产的成本,包括可行性研究、调查、开发、生产、维护、更新和报废等成本,以及在资产拥有期间相关的支持、培训和运作等成本。
2、目标成本定价法
CIMA对目标成本法的定义是:源于市场竞争价格推导出的产品成本估算,它被用来不断改进和更新新技术及生产程序,以降低成本。
它的含义是采购方首先依据市场供需情况预测产品的市场价格,然后扣除自己计划得到的利润,即确定了产品的目标成本。
为了更有效率,目标定价法最好在以下情况中应用: 1)客户对于供应链有一定影响 2)在采供双方之间存在着类似于联盟企业之间的那种忠诚关系 3)供应商也能从成本降低中有所收益。
⑥ 企业定价的方法主要有哪几种
在市场经济的国家中,企业定价一般分为侧重成本、侧重需求和侧重竞争三种方法。
一、成本
(1)固定成本。指在某一段时期内,不会随着产品产量的变动而变动的费用支出,这些费用项目的总体支出水平在短期内是相对固定的,即使企业没有生产产品,也需要支出。产量增加时,这部分支出并无显着增加。
(2)变动成本。指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随着产品产量的变动而变动的费一般来讲,在一段时期里变动成本总量增长的速度与产世增长速度是基本成比例的。产品的总成本就是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之和。
二、不同的市场类型要有不同的定价
1、完全竞争市场
这种市场的竞争程度很高,企业基本无法控制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上的售价,产品价格主要是由市场上的供求关系所决定,企业仅能被动地接受。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企业没有必要在营销战略上花许多时间。
2、寡头竞争市场
它们有能力影响和控制市场价格。各个寡头企业对其他企业的市场营销战略和定价战略要非常敏感,因为任何一个寡头企业调整价格都会马上影响其他竞争对手的定价政策
(1)完全寡头竞争。在这里,各个寡头企业的产品都是同质的。用户对这些企业的产品并无偏好,不一定买哪一家企业或哪一种品牌的产品。完全寡头竞争的条件下,整个行业的市场价格较稳定,但各个寡头企业在广告宣传、促销等方面竞争较激烈。
(2)不完全寡头竞争。各个寡头企业的产品都有某些差异。每一个寡头企业都千方百计地使自己变成有区别的,使顾客深信任何其他寡头企业的产品都不如它的产品好,不能代替它的产品。这样可以将本企业的有区别的名牌产品的价格定得较高,以增加量利。
3、完全垄断市场
一个行业只有一个销售商,它完全控制了该产品的市场,市场上也不存在该产品的替代品。现实中不存在完全垄断的市场,但在某些情况下有着近似的市场结构,完全垄断不宜采用不正常的高价,侵犯顾客的利益,因为政府常常对处于这种市场的企业的产品进行监督和干预。
4、垄断竞争市场
垄断竞争可以说是一种不完全竞争。在垄断竞争的市场上有许多卖主和买主,但各个卖主所提供的产品有差异,或购买者在心理上认为它们有差异。各个卖主对其产品有相当的垄断性,能控制其产品价格。
卖主定价时广泛地利用心理因素。在这种条件下,产品差异是制造商控制其产品价格的一种主要战略。
(6)传统的定价方法有哪些及优缺点扩展阅读
定价策略
(一)折扣定价
折扣定价策略,是指利用各种折扣和让价吸引经销商和消费者,促使他们积极推销或购买本企业商品,从而达到扩大销售、提高市场占有率的目的。
1、现金折扣
这是企业为了加速资金周转,防止呆账出现,给予现金付款、提前付款或迅速支付货款的买主一定比例的优待。
2、数量折扣
数折扣是指当购买者的购买达到一定数量或金额时,企业给予一定折扣,分为累进折扣和非累进折扣两种。
非累进数量折扣指在每次购买中,当购买量达到一定标准时,给予折扣,购买量越大,折扣越大。
累进数量折扣指一定时间期限内,顾客累计购买量(或购买金额)达到一定标准,就给予折扣。同样,数量或金额越大,折扣越大。折扣时间的长短,可根据企业情况随意制定,如一周、一月、一季或一年。
3、季节性折扣
生产季节性产品的企业,对销售淡季来采购的买主,给予折扣优待,鼓励中间商及用户提早采购。
(二)差别定价
所谓差别定价,就是企业按照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反映成本费用的比例差异的价格销售某种产品或劳务。
1、差别定价的4种形式
(1)顾客差别定价,即企业按照不同的价格把同一种产品或劳务卖给不同的顾客。
(2)产品形式差别定价,即企业对不同型号或形式的产品分别制定不同的价格,但是,不同型号或形式产品的价格之间的差额和成本费用之间的差额并不成比例。
(3)产品部位差别定价,即企业对于处在不同位置的产品或服务分别制定不同的价格,即使这些产品或服务的成本费用没有任何差异。比如剧院,不同座位的票价有所不同。
(4)销售时间差别定价,即企业对于不同季节、不同时期甚至不同钟点的产品或服务也分别制定不同的价格。
2、差别定价的6个条件
(1)市场必须是可以细分的,而且各个细节市场须表现出不同的需求程度。
(2)以较低价格购买某种产品的顾客不可能以较高价格把这种产品倒卖给别人。
(3)竞争者不可能在企业以较高价格销售产品的市场上以低价竞销。
(4)细分市场和控制市场的成本费用不得超过因实行价格歧视所得额外收入,这就是说,不能得不偿失。
(5)价格歧视不会引起顾客反感,放弃购买,影响销售。
(6)采取的价格歧视形式不能违法。
⑦ 企业定价策略有哪几类各有何利弊
常见的六种定价策略有:
价格讯号、渗透定价、地区定价、形象定价、组合定价、互补定价。
美国分类法:
竞争定价法、成本加成定价法、撇脂定价法、限制定价法、损失领导者定价法、市场导向定价法、渗透定价法、
价格歧视定价法等。
(一)撇脂定价策略
所谓撇脂定价是指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最初阶段,把产品的价格定得很高,以攫取最大利润。
撇脂定价的条件:(1)市场有足够的购买者,他们的需求缺乏弹性,即使把价格定得很高,市场需求也不会大量减少。
(2)高价使需求减少,但不致抵消高价所带来的利益。
(3)在高价情况下,仍然独家经营,别无竞争者。高价使人们产生这种产品是高档产品的印象。
(二)渗透定价策略
所谓渗透定价是指企业把其创新产品的价格定得相对较低,以吸引大量顾客,提高市场占有率。
渗透定价的条件:
(1)市场需求对价格极为敏感,低价会刺激市场需求迅速增长。
(2)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经营费用会随着生产经营经验的增加而下降。
(3)低价不会引起实际和潜在的竞争。
(三)满意定价策略
满意定价策略是一种介于撇脂定价策略和渗透定价策略之间的价格策略。其所定的价格比撇脂价格低,而比渗透价格要高,是一种中间价格。这种定价策略由于能使生产者和顾客都比较满意而得名。有时它又被称为“君子价格”或“温和价格”。
⑧ 成本定价法的优缺点
完全成本加成定价法是企业较常用的定价方法。 1)计算方法简便易行,资料容易取得。
2)根据完全成本定价,能够保证企业所耗费的全部成本得到补偿,并在正常情况下能获得一定的利润。
3)有利于保持价格的稳定。当消费者需求量增大时,按此方法定价,产品价格不会提高,而固定的加成,也使企业获得较稳定的利润。
4)同一行业的各企业如果都采用完全成本加成定价,只要加成比例接近,所制定的价格也将接近,可以减少或避免价格竞争。
但是,完全成本加成定价法是典型的生产者导向定价法。现代市场需求瞬息万变,竞争激烈,产品花色品种日益增多。只有那些以消费者为中心,不断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才有可能在市场上站住脚。因此,完全成本加成定价法在市场经济中也有其明显不足之处。 l)完全成本加成法忽视了产品需求弹性的变化。不同的产品在同一时期,同一的产品在不同时期(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同一的产品在不同的市场,其需求弹性都不相同。因此产品价格在完全成本的基础上,加上一固定的加成比例,不能适应迅速变化的市场要求,缺乏应有的竞争能力。
2)以完全成本作为定价基础缺乏灵活性,在有些情况下容易做出错误的决策。
3)不利于企业降低产品成本。
为了克服完全成本加成定价法的不足之处,企业可按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来确定成本加成比例。由于成本加成比例确定得恰当与否,价格确定得恰当与否依赖于需求价格弹性估计的准确程度。这就迫使企业必须密切注视市场,只有通过对市场进行大量的调查,详细地分析,才能估计出较准确的需求价格弹性来,从而制定出正确的产品价格,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增加企业的利润。
⑨ 服务定价的主要方法包括哪些 有什么优缺点
服务定价的主要方法是根据服务的内容和服务的精细程度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