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文中有哪些描写手法
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事件、景物存在与变化的具体状态作精细的描绘、摹写,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描写方法包括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人物描写:
1.外貌描写(肖像描写),对容貌、姿态、服饰的描写称之为外貌描写或肖像描写。
2.行动描写(动作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3.语言描写,是通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4.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里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
5.神态描写:是与外貌描写与区别的,神态描写是对人的面部表情进行刻画,可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环境描写:
1.自然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以及场景的描写。它有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点明和突出中心的作用
2.社会环境描写,一般指对社会背景、时代气氛、地域风貌的描写。
另外,根据叙述人的表现手法,又可以将描写(包括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分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场面描写和细节描写。
1.正面描写(直接描写),是对人或环境的直接描述
2.侧面描写(间接描写),通过对其他人或环境的描写,从侧面烘托所写人物、所写之景从而收到“烘云托月”的效果
3.场面描写,是对许多人参加的大型的社会活动或生活、战斗、劳动、娱乐的场景的描写,反映出社会的面貌和生活的各种侧面,反映出宏观的自然现象。
4.细节描写,是指对表现人物和情节发展有特殊作用,包括动作、神情、物件、环境等内在或外在的一些细小环节的细致描写。 [编辑本段]按特征分类●白描
所谓“白描”是指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并以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事物形象的一种写法,鲁迅先生非常善于使用白描手法,如《藤野先生》中关于藤野先生的一段介绍:“其时进来的是 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 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语言简洁,印象深刻。
●细描。
细描是指对事物的一笔一画的精雕细刻,相对于白描,细描也可以称为工笔,如阿累的《一 面》写鲁迅就比鲁迅写藤野又细一些:“他的面孔黄黑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 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 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新风霞的《傻二哥》则写得更细腻,把一个卖药糖的劳动者“傻灵傻灵”的特征刻画得淋漓 尽致,从他穿的衣服、使用的用具、吆喝前的准备、吆喝的声调、吆喝的内容到他对顾客和 邻里穷哥们儿的态度都细细写来,写出了一个活生生的善良、勤快、乐观,穷而有志的年轻 人的性格和形象。
●衬托 ,衬托是指在写人记事的过程中,为了突出主要对象用另外的人或物来陪衬或烘托的手法。人 们 常说:“红花虽好,还需绿叶扶持”就是这个意思。衬托可以从正面衬托,也可以从反面衬 托,可以以景物来衬托人,也可以人衬托人,还可以物来衬托人,但这些都要根据表达内容 的需要来使用。鲁迅是很擅长衬托笔法的文学大家,他的《在酒楼上》正衬、反衬都写得极 好,同学们可以反复阅读。这里摘出两段,请大家欣赏:�
“窗外只有渍痕班驳的墙壁,贴着枯死的莓苔;上面是铅色天,白皑皑的绝无精彩,而且 微雪又飞舞起来了。”用景物从正面衬托了吕韦甫懒散怀旧的心情。�
“几株老梅竞斗雪开着满树的繁花,仿佛不以深冬为意;……山楂树,从暗绿的密叶里显出 十几朵红花来,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愤怒而且傲慢,如蔑视游人的某心于远行。”用“ 梅”与“花”反衬吕韦甫的懒散心情。
●描写是文学创作的基本手法之一。
描就是描绘,写就是摹写。描写就是作者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划。作者一般综合使用描写、叙述等方法来塑造形象。
从描写对象上分,可以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景物)描写。
人物描写包括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等。
景物描写包括风景描写、静态物与动态物体的描写等。
从描写的方法不同上又可分为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肖像描写是通过对人物的容貌、神情、服饰、姿态、音调等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重要方法。
语言描写是通过人物的独白(自言自语)或对话(与别人交谈)来表现人物性格的。
动作描写是以人物的动作,行为来表现人物性格的一种手法。
心理描写是指对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心理活动的描写。主要作用在于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刻划人物性格,深化作品主题。
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风景,动态物体和静态物体的描写 。
2. 作文的描写方法有哪些
描写的方法主要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两种方法。正面描写方法主要有对人物的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侧面描写则是一些对于其他的人物、事件叙述和描写,在其中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性格。
3. 作文中有哪些描写手法
一、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心理和行动。
1)肖像描写: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形传神,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2)行动描写: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直接体现人物性格。(在人物描写中有重要地位。)
3)语言描写:表达人物情感,反映人物性格特征,折射出人物所处时代的特点。
4)心理描写:是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理活动。揭示人物内心,刻画人物性格。
5)神态描写:是对人物面部表情的描写,可以侧面表现人物的心理,从而突出人物性格
二、侧面描写:从对其他人物、事件的叙述和描写中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性格。
1)环境描写
A、自然环境描写:衬托人物心情;渲染某某气氛;引出下文或为后文做铺垫埋伏笔;点明时令、地点、人物;表现人物关系;表现人物性格;承上启下。
B、社会环境描写:从狭义上讲,社会环境是指人物活动的处所、背景、氛围等;从广义上讲,是指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
2)周围人物的反应、评价等。
三、细节描写: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作用是丰富人物形象、使人物描写有血有肉有灵魂。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
此外还有:
细描:使用大量生动、贴切的比喻,绚丽的文字,斑斓的色彩,进行浓笔涂抹。
白描:以质朴的文字,抓住人物或事物形象的特征,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人物或事物形象。
静态描写:平面地、静止地对人物或景物进行描写。
动态描写:以动写静,或把物用拟人化的手法进行描写。
4. 语文中有哪些描写手法表现手法
描写手法和表现手法是同一种意思,具体手法有运用“五觉”法、借物抒情法、托物言志法、物品自述法、三江并流法。
1、运用“五觉”法
眼睛可以看到物品的颜色、形状;耳朵可以听到各样的声音;鼻子可以嗅出香、臭、腥、臊;舌头可以知道物品的苦、辣、酸、甜、咸、淡、涩;皮肤可以感知物品的软硬、冷热。我们描写物品时,可以通过各种感觉器官的感受来写物品的特点。
采用“五觉”法来描写物品,要注意围绕物品最主要的特点写,切忌支离破碎。此外,还要注意按一定的顺序描述。
2、借物抒情法
借物抒情要求我们在描写物品时,把感情寄托于对事物的爱憎之中,要借物品的形象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运用借物抒情的方法,关键是找准物品的特点与自己的感情引起共鸣的地方,使物品与感情相统一,使感情有所依托。
3、托物言志法
采用托物言志法写的文章的特点是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要写好这样的文章,就要掌握好“物品”与“志向”,“物品”与“感情”的内在联系。
首先是物品的主要特点要与自己的志向和意愿有某种相同点和相似点。其次,描述时,自己的志向要以物品的特点为核心。物品要能表达自己的意愿。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最常用的有比喻、拟人、象征等。
4、物品自述法
物品自述法是采用第一人称来描述物品。因此要物品具有人的特点,就需在具体描写时,保存物的本质特点,物品描写则显真实自然。注意准确地把握物品的特征,做到人格化后的物品既体现了人的特点。
这样又不失去物的本色,还让物品具有人的特点,使物品显得形象生动,吸引读者的兴趣,鲜明地表现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保存物的本质特点,物品描写则显真实自然。
5、三江并流法
这种手法的文章除了在开头、结尾之外的主体部分中,用三个反问段落作为文章的主题部分,围绕主旨并列展开。一般来说,主体部分每个段落的开头句为段落的中心句,且这些段落的中心句在结构上要基本相同或相近,最好能在段与段之间形成排比之势,这样能使文章文意清楚、层次分明。
5. 作文中描写手法有哪些
人物描写:1.外貌描写2.行动描写3.语言描写4.心理描写5.神态描写
环境描写:1..自然环境描写 2.社会环境描写
另外,根据叙述人的表现手法,又可以将描写(包括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分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场面描写和细节描写。
简单来说就是外貌,神态,心理,语言,肖像描写、动作、
6. 文章的写作手法有哪些一般有哪几种
文章常见的写作方法有5种,分别是托物言志、夹叙夹议、欲扬先抑、首尾呼应、设置悬念等,具体介绍如下:
1、托物言志:是指作者运用象征或起兴等手法,通过描摹客观上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因此作者必须置身于现实生活之中,在对某一特定事物的特征或特性进行观察、体验、比较、玩味的基础上,进而准确地揭示出所咏之物的品性或品行。
2、夹叙夹议:它要求一面叙述某一件事,一面又对这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这种写作方法笔法灵活多变,生动活泼,还可以起到总起、提示、过渡和总结等作用,而且能直接揭示所写对象的意义。
3、抑扬:指的是在同一表达过程中,对特定的描述对象进行“揉直使曲、叠单使复”的褒贬或渲染,使所描述对象的某些方面前后形成反差,从而欣起波澜,收到强烈艺术效果的一种艺术手法。
有抑有扬就有跌宕、曲折,使艺术作品摇曳多姿,形成波澜起伏之势,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抑扬一般可分为先扬后抑、先抑后扬、未扬先抑、扬中有抑、扬中有扬、明扬实抑等几种。在运用抑扬这一艺术手法时,一定要顾及所描述对象内在和外在的特征,注意抑扬的比重。
4、首尾照应:文章的开头与结尾所表达的意思相同,可以更强烈地突出中心,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更好地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也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
5、设置悬念:在文章的某一部分设置一个疑问或矛盾冲突,以
7. 写作手法都有哪些写作手法有哪些
写作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分为记叙(叙事)、议论、描写(景、物)、抒情、散文等,作文类型不一样写的方法也不一样:
写人的文章抓住人物分析:
在小学阶段,写人的文章一般情况下是以记叙文为主,在阅读这一类型的文章时,小学生应当抓住对人物的外貌、语言以及内心心理的动态的描写。在阅读的过程当中,还应该注意分析,描写的这些人所处的环境、所经历的事情,要抓住文章的主要情节部分,进行具体分析。
叙事类的文章要抓住四大要素:
叙事类的文章,也是小学阶段语文课本当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文章,阅读这一类型的文章的时候,同学们一定要抓住四个要素,那就是时间、地点、事件、人物,通过这四个要素的阅读,可以有效全面地掌握文章的主体内容,并且还可以加深记忆,掌握这四个要素之后,可以使用逻辑性思维来进行阅读。
写物的文章要抓住描述方法:
在阅读写物类的文章的时候,同学们一定要抓住描述物体的方法。而这种类型的文章之所以出现在课本当中,主要是让同学们要掌握描述物体的方法,比如说有拟人、类比等等这些修辞方法,在阅读的过程当中一定要紧紧抓住。
写景类的文章注意作者的心理动态:
写景类的的文章也是非常常见,这一类文章一般情况下都是作者借景抒情。所以同学们在阅读写景类的文章的时候,只要抓住文章作者的心理动态变化就可以了,比如是否通过景色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小学阶段是语文打基础最重要的阶段,如果孩子还能学习像“精英特速读”一类的专业阅读训练,提升阅读效率的话,语文一定不会差,当然掌握了高效阅读法后再辅以分类阅读法,不仅能让语文学习更加省工省力,还能效率倍增。除此之外,这种类型的文章,着重描写了景观的一些特点,而在描写景观特点的时候,也会有一些修辞方法。
议理类文章注意抓住文章中心思想:
议理类的文章,其实相对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阅读这一类的文章可能存在一定障碍,因为这种类型的文章一般情况下都是通过一个小故事小事例来阐述一个道理。所以在阅读这种类型的文章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要抓住作者的中心思想,而不要被小故事所欺骗。
说明类的文章要抓住关键句子:
说明类的文章主要是对某一事物或某一事情进行解说,这是非常简单明了的一种文章,对于小学生来说,阅读这种类型的文章的时候,主要抓住文章的主要句子就可以了,有的时候这种文章一句话就可以概括整个文章的中心思想。
散文类的文章一定要全面把握:
散文是语文中作为常见的一种文章方式,而在阅读这种类型文章的时候,一定要全面把握,因为这种类型的文章,里面既有叙事,又有写景,还有写人,以及讲道理、摆事实等,所以这种类型的文章现在读起来相对来说是需要全身心投入的,而且要想掌握这种文章,一定要全面整体把握,十分有必要反复朗读。
8. 描写方法都有哪些
细节在于观察,成功在于积累。
——爱默生
描写是作文里避不开的一个词儿。
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通过一定的写作手段(如生动形象的语言、朴素直白的对话),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形象地描绘出来。
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式。描写的作用是再现自然景色、事物情状,描绘人物的形貌及内心世界,使人物活动的环境具体化。
那么小学语文常用的描写方法有哪些呢?
一.人物描写
分为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和神态描写。
记忆口诀:“外语动心神”
1、外貌描写
通过对容貌、神情、姿态、服饰、音调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例如:她有着乌黑的头发,粉红色的外套衬托出她那水灵灵的脸蛋。
2、语言描写
通过人物的个性化的独白(自言自语)或对话(与别人交谈)来表现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例如:他诚恳地说:“对不起,是我伤害了你。”
3、动作描写
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例如:他迈着步子,踏步向前进。
4、心理描写
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
例如:他心想,如果我有了钱,那就可以买车了!
5、神态描写
与外貌描写有区别的,神态描写是对人的面部表情进行刻画,可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神态描写也叫表情描写。
例如:他皱着眉毛,一种厌恶的神情。
二.环境描写
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1、自然环境描写
对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以及场景的描写。它有烘托人物心情、渲染当时的气氛、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点明和突出中心的作用 。
2、社会环境描写
一般指对社会背景、时代气氛、地域风貌的描写。写出当时社会的不同背景,为下文人物性格描写设下铺垫。
也可分为风景描写、静态物体与动态物体的描写。
三.细节描写
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
作用是丰富人物形象、使人物描写有血有肉有灵魂。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
此外还有
细描:使用大量生动、贴切的比喻,绚丽的文字,斑斓的色彩,进行浓笔涂抹。
白描:以质朴的文字,抓住人物或事物形象的特征,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人物或事物形象。
静态描写:平面地、静止地对
9. 记叙文的描写方法有哪些
1、肖像描写:肖像描写即描绘人物的面貌特征,它包括人物的身材、容貌、服
饰、打扮以及表情、仪态、风度、习惯性特点等。肖像描写的目的是以“形”传“神”,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 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 态 具体地描绘出来。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
描写技巧
(1)仔细观察,抓与众不同的方面,突出特点。 (2)抓住“五官”特点,写出人物面部特征。 (3)注意身材体型、服饰打扮,体现人物个性。 (4)区分性别和年龄差异,用词准确。 (5)注意生活经历,符合人物身份。 (6)注意经常习惯的动作神态。 (7)表现喜怒哀乐,和神情变化。 (8)抓重点,不可蜻蜓点水,面面俱到。
(9)可以用比喻、夸张,联想等修辞手法。 (10)要有顺序。 (11)要真实。
2、外貌描写:(又称肖像描写)
3、神态描写: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例如:哭丧着脸,专注的神情等; 神态描写——脸上的表情。
注意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的区别:
外貌描写是对人物的貌特(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神情、体型、姿态)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例如:他,一个圆圆的脸上镶嵌着两只大又圆的眼睛,时而忽闪忽闪,流露出一股可爱的神态,一会眼珠左转右转,十分机灵的眨着眼,高翘的鼻子下一张灵巧的小嘴,别看它小,从早到晚就属它最勤劳。最有特色的是他那蓬松的西瓜太郎的发型,走起路来忽上忽下,像个不知疲倦的精灵。
神态描写专指对脸部表情的描写刻画,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例如:哭丧着脸,专注的神情; 她的脸好象绽开的白兰花,笑意写在她的脸上,溢着满足的愉悦; 她听到这儿,噗哧一声笑了,就像石子投进池水里,脸上漾着欢乐的波纹; 他吓得面色如土,舌头僵住了,说不出话来。
4、动作描写: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人物的每一行动都是受其思想、性格制约的,因此,具体细致地描写某一人物在某一情况下所作出的反应
──主要是动作反应,就势必显示出了这一人物的内心活动、处世态度、思想品质。成功的动作描写,可以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可以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时候还能推动情节的发展。
5、语言描写: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
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获得深刻的印象。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独白是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重要手段。对话可以是两个人的对话,也可以是几个人的相互交谈。描写人物的语言,不但要求作到个性化,而且还要体现出人物说话的艺术性。
6、心理描写:心理描写是指在文章中,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的描写。是作文中表现人物性格品质的一种方法。最常用的是描写人物的内心独白,写出人物的所思所想,让人物一无遮掩地吐露自己的心声,说出他的欢乐和悲伤、矛盾和愁郁、忧虑和希望,使读者穿透人物外表,看到人物的内心世界。
7、景物描写: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
望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