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科普 > 属于生物识别方法的包括有哪些

属于生物识别方法的包括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8-10 02:23:14

⑴ 生物识别有哪些种类

现今已经出现了许多生物识别技术,如指纹识别、手掌几何学识别、虹膜识别、视网膜识别、面部识别、签名识别、声音识别等,但其中一部分技术含量高的生物识别手段还处于实验阶段。我们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将有越来越多的生物识别技术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视网膜识别

视网膜识别使用光学设备发出的低强度光源扫描视网膜上独特的图案。有证据显示,视网膜扫描是十分精确的,但它要求使用者注视接收器并盯着一点。这对于戴眼镜的人来说很不方便,而且与接受器的距离很近,也让人不太舒服。所以尽管视网膜识别技术本身很好,但用户的接受程度很低。因此,该类产品虽在20世纪90年代经过重新设计,加强了连通性,改进了用户界面,但仍然是一种非主流的生物识别产品。

虹膜识别

虹膜识别是与眼睛有关的生物识别中对人产生较少干扰的技术。它使用相当普通的照相机元件,而且不需要用户与机器发生接触。另外,它有能力实现更高的模板匹配性能。因此,它吸引了各种人的注意。以前,虹膜扫描设备在操作的简便性和系统集成方面没有优势,我们希望新产品能在这些方面有所改进。

签名识别

签名识别在应用中具有其他生物识别所没有的优势,人们已经习惯将签名作为一种在交易中确认身份的方法,它的进一步的发展也不会让人们觉得有太大不同。实践证明,签名识别是相当准确的,因此签名很容易成为一种可以被接受的识别符。但与其他生物识别产品相比,这类产品现今数量很少。

面部识别

这是一种相当引人注意的技术,它的性能也经常被误解。关于面部识别,经常有一些夸张的言论,但实际是很难实现的。比较两个静态图象是一回事,在人群中发现和确认某个人的身份而不引起别人的注意,就是完全不同的另一回事了。有些系统宣称能做到后一点,但它们实际上做的是前一种事,这实际并不是生物识别。从用户的角度很容易理解面部识别的吸引力,但人们对这种技术的期望应该比较现实。面部识别在实际应用中还很少成功。但一旦克服了技术障碍,它将成为一种重要的生物识别方法。2012年,武汉公安正构建一套高精准人像识别系统,建成后能在1秒钟内比对1亿次图像,瞬间可辨认嫌疑人。

这套系统主要通过安装在城市道路路口、两侧以及公交车上的25万个视频探头进行图像采集。视频监控将捕捉到的人像,与后台数据中犯罪嫌疑人面部特征进行精确比对,可在几秒内锁定犯罪嫌疑人。这套系统将在2013年3月投入实战应用。

面部识别技术应用在很多领域

1、企业、住宅安全和管理。如人脸识别门禁考勤系统,人脸识别防盗门等。

2、电子护照及身份证。

3、公安、司法和刑侦。

4、自助服务。

5、信息安全。如计算机登录、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

基因识别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开展,人们对基因的结构和功能的认识不断深化,并将其应用到个人身份识别中。因为在全世界60亿人中,与你同时出生或姓名一致、长相酷似、声音相同的人都可能存在,指纹也有可能消失,但只有基因才是代表你本人遗传特性的、独一无二、永不改变的指征。据报道,采用智能卡的形式,储存着个人基因信息的基因身份证已经在中国四川、湖北和香港出现。

制作这种基因身份证,首先是取得有关的基因,并进行化验,选取特征位点(DNA指纹),然后载入中心的电脑储存库内,这样,基因身份证就制作出来了。如果人们喜欢加上个人病历并进行基因化验的话,也是可以的。发出基因身份证后,医生及有关的医疗机构等,可利用智能卡阅读器,阅读有关人的病历。

基因识别是一种高级的生物识别技术,但由于技术上的原因,还不能做到实时取样和迅速鉴定,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

除了上面提到的生物识别技术以外,还有通过气味、耳垂和其他特征进行识别的技术。但它们现今还不能走进日常生活。

静脉识别

静脉识别,使用近红外线读取静脉模式,与存储的静脉模式进行比较,进行本人识别的识别技术。工作原理,是依据人类手指中流动的血液可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线,而使用特定波长光线对手指进行照射,可得到手指静脉的清晰图像。利用这一固有的科学特征,将实现对获取的影像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得到手指静脉的生物特征,再将得到的手指静脉特征信息与事先注册的手指静脉特征进行比对,从而确认登录者的身份。

静脉识别系统就是首先通过静脉识别仪取得个人静脉分布图,从静脉分布图依据专用比对算法提取特征值,通过红外线 CCD摄像头获取手指、手掌、手背静脉的图像,将静脉的数字图像存贮在计算机系统中,将特征值存储。静脉比对时,实时采取静脉图,提取特征值,运用先进的滤波、图像二值化、细化手段对数字图像提取特征,同存储在主机中静脉特征值比对,采用复杂的匹配算法对静脉特征进行匹配,从而对个人进行身份鉴定,确认身份。

在巨大的市场发展形势面前,将静脉识别产品嵌入到门禁控制系统中的新一代门禁控制产品正随着前些年的铺垫而日趋成熟。为了谋求门禁系统的智能化发展和赶上门禁市场飞速发展的列车,国内拥有静脉识别技术的企业整装待发,谋求爆破式发展。在此基础上开发适合中国市场的系列产品,并成功应用到监狱、计划生育、煤矿、信息安全、金融、教育、社保等行业或部门。而与此同时,众多门禁企业也正以引入“静脉”为门禁市场开辟蓝海。

步态识别

步态识别,使用摄像头采集人体行走过程的图像序列,进行处理后同存储的数据进行比较,来达到身份识别的目的。中科院自动化所已经进行一定研究。步态识别作为一种生物识别技术,具有其它生物识别技术所不具有的独特优势,即在远距离或低视频质量情况下的识别潜力,且步态难以隐藏或伪装等。步态识别主要是针对含有人的运动图像序列进行分析处理,通常包括运动检测、特征提取与处理和识别分类三个阶段。

但是制约其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拍摄角度发生改变,被识别人的衣着不同,携带有不同的东西,所拍摄的图像进行轮廓提取的时候会发生改变影响识别效果。但是该识别技术却可以实现远距离的身份识别在主动防御上有突出的性能。如果能突破现有的制约因素,在实际应用中必定有用武之地。

人物识别

人物识别,又叫人脸识别,或称人像识别,运用人工智能领域内先进的生物识别技术,特指利用分析比较人物视觉特征信息进行身份鉴别的计算机技术。人物识别概述 广义的人物识别实际包括构建人物识别系统的一系列相关技术,包括人物图像采集、人物定位、人物识别预处理、身份确认以及身份查找等;而狭义的人物识别特指通过人物进行身份确认或者身份查找的技术或系统。

人物识别的应用

2010年,物联网产业被定义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并获得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十二五"规划出台后,物联网成为最耀眼的产业明星。

作为物联网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应用处在行业快速增长阶段。在本次评选活动中也受到了更多关注。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2001年起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迅速,全球生物识别市场根据不同的应用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电子门禁控制与考勤管理、计算机终端的进入控制、政府及司法部门(人脸识别系统或指纹识别系统)、消费者或商家用于买卖交易及其他多种应用。

⑵ 生物识别是什么,一般包括哪几种

是一种技术,生物识别技术就是,通过计算机与光学、声学、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统计学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结合,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如指纹、脸象、虹膜等)和行为特征(如笔迹、声音、步态等)来进行个人身份的鉴定。现在像人脸,指纹,虹膜,指静脉等都算,现在这类的公司也比较多的,像口碑好,名气大的眼神科技就是

⑶ 生物识别主要的采集方式有哪些

生物识别是通过计算机与光学、声学、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统计学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结合,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如指纹、脸象、虹膜等)和行为特征(如笔迹、声音、步态等)来进行个人身份的鉴定。包括人脸识别、虹膜识别、指纹识别、声纹识别等等。

⑷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包括什么

生物识别技术是指利用人体生物特征进行身份认证的一种技术。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就是通过计算机与光学、声学、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统计学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结合,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指纹、虹膜、面相、DNA等)和行为特征(步态、击键习惯等)来进行个人身份的鉴定。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视觉、图象处理与模式识别、计算机听觉、语音处理、多传感器技术、虚拟现实、计算机图形学、可视化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智能机器人感知系统等其他相关的研究。生物识别的生物特征有手形、指纹、脸形、虹膜、视网膜、脉搏、耳廓等,行为特征有签字、声音、按键力度等。
 

⑸ 生物识别技术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1. 指纹识别
实现指纹识别有多种方法。其中有些是仿效传统的公安部门使用的方法,比较指纹的局部细节;有些直接通过全部特征进行识别;还有一些使用更独特的方法,如指纹的波纹边缘模式和超声波。有些设备能即时测量手指指纹,有些则不能。在所有生物识别技术中,指纹识别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
指纹识别对于室内安全系统来说更为适合,因为可以有充分的条件为用户提供讲解和培训,而且系统运行环境也是可控的。由于其相对低廉的价格、较小的体积(可以很轻松地集成到键盘中)以及容易整合,所以在工作站安全访问系统中应用的几乎全部都是指纹识别。

2. 手掌几何学识别
手掌几何学识别就是通过测量使用者的手掌和手指的物理特征来进行识别,高级的产品还可以识别三维图象。作为一种已经确立的方法,手掌几何学识别不仅性能好,而且使用比较方便。它适用的场合是用户人数比较多,或者用户虽然不经常使用,但使用时很容易接受。如果需要,这种技术的准确性可以非常高,同时可以灵活地调整 生物识别技术 性能以适应相当广泛的使用要求。手形读取器使用的范围很广,且很容易集成到其他系统中,因此成为许多生物识别项目中的首选技术。

3. 声音识别
声音识别就是通过分析使用者的声音的物理特性来进行识别的技术。目前,虽然已经有一些声音识别产品进入市场,但使用起来还不太方便,这主要是因为传感器和人的声音可变性都很大。另外,比起其他的生物识别技术,它使用的步骤也比较复杂,在某些场合显得不方便。很多研究工作正在进行中,我们相信声音识别技术将取得重大进展。

4. 视网膜识别
视网膜识别使用光学设备发出的低强度光源扫描视网膜上独特的图案。有证据显示,视网膜扫描是十分精确的,但它要求使用者注视接收器并盯着一点。这对于戴眼镜的人来说很不方便,而且与接受器的距离很近,也让人不太舒服。所以尽管视网膜识别技术本身很好,但用户的接受程度很低。因此,该类产品虽在20世纪90年代经过重新设计,加强了连通性,改进了用户界面,但仍然是一种非主流的生物识别产品。

5.虹膜识别
虹膜识别是与眼睛有关的生物识别中对人产生较少干扰的技术。它使用相当普通的照相机元件,而且不需要用户与机器发生接触。另外,它有能力实现更高的模板匹配性能。因此,它吸引了各种人的注意。以前,虹膜扫描设备在操作的简便性和系统集成方面没有优势,我们希望新产品能在这些方面有所改进。

6. 签名识别
签名识别在应用中具有其他生物识别所没有的优势,人们已经习惯将签名作为一种在交易中确认身份的方法,它的进一步的发展也不会让人们觉得有太大不同。实践证明,签名识别是相当准确的,因此签名很容易成为一种可以被接受的识别符。但与其他生物识别产品相比,这类产品目前数量很少。

7. 面部识别
这是一种相当引人注意的技术,它的性能也经常被误解。关于面部识别,经常有一些夸张的言论,但实际是很难实现的。比较两个静态图象是一回事,在人群中发现和确认某个人的身份而不引起别人的注意,就是完全不同的另一回事了。有些系统宣称能做到后一点,但它们实际上做的是前一种事,这实际并不是生物识别。从用户的角度很容易理解面部识别的吸引力,但人们对这种技术的期望应该比较现实。到目前为止,面部识别在实际应用中还很少成功。但一旦克服了技术障碍,它将成为一种重要的生物识别方法。

8. 基因识别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开展,人们对基因的结构和功能的认识不断深化,并将其应用到个人身份识别中。因为在全世界60亿人中,与你同时出生或姓名一致、长相酷似、声音相同的人都可能存在,指纹也有可能消失,但只有基因才是代表你本人遗传特性的、独一无二、永不改变的指征。据报道,采用智能卡的形式,储存着个人基因信息的基因身份证已经在我国四川、湖北和香港出现。
制作这种基因身份证,首先是取得有关的基因,并进行化验,选取特征位点(DNA指纹),然后载入中心的电脑储存库内,这样,基因身份证就制作出来了。如果人们喜欢加上个人病历并进行基因化验的话,也是可以的。发出基因身份证后,医生及有关的医疗机构等,可利用智能卡阅读器,阅读有关人的病历。
基因识别是一种高级的生物识别技术,但由于技术上的原因,还不能做到实时取样和迅速鉴定,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
除了上面提到的生物识别技术以外,还有通过气味、耳垂和其他特征进行识别的技术。但它们目前还不能走进日常生活。

9.静脉识别
静脉识别,使用近红外线读取静脉模式,与存储的静脉模式进行比较,进行本人识别的识别技术。富士通的PalmSecure™,利用该技术,由离开识别装置的位置,使用近红外线拍摄,与预先存储的静脉模式进行比较从而进行本人识别。

10.步态识别
步态识别,使用摄像头采集人体行走过程的图像序列,进行处理后同存储的数据进行比较,来达到身份识别的目的。中科院自动化所已经进行一定研究。但是制约其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拍摄角度发生改变,被识别人的衣着不同,携带有不同的东西,所拍摄的图像进行轮廓提取的时候会发生改变影响识别效果。但是该识别技术却可以实现远距离的身份识别在主动防御上有突出的性能。如果能突破现有的制约因素,在实际应用中必定有用武之地。

⑹ 生物识别技术前景可期,你知道生物识别都有哪几

生物识别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技术应用范围愈加广泛

生物识别技术特点与应用分析

生物识别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与光学、声学、生物传感器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结合,利用人体的指纹、面相、虹膜、DNA等固有生理特性及声音、步态、笔迹、键盘操作习惯等行为特征,来进行个人身份鉴定。生物识别技术具有不易遗忘、不易伪造、不易被盗、随时随地可用等特点,较比传统的身份鉴定方法更安全、准确、保密、可靠、方便。

目前,生物识别技术是最安全最方便的识别技术,已被许多领域利用于身份认定。生物识别技术产品易于与电脑、互联网及安全、监控、管理等系统配合,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管理。

人脸识别、指纹识别、虹膜识别是目前生物识别技术的主要应用方式。

全球生物识别技术市场规模分析预测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生物识别技术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至2013年全球生物识别技术市场规模年均增速为21.7%。2015年全球生物识别技术全球市场规模已达到130亿美元,随着多重生物识别技术的融合与多元化应用,形成跨生物技术、安防、IT等领域的新兴产业,预计2020年全球生物识别技术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251亿美元,5年内年均增速约14%。5年内年均增速约14%。其中,指纹识别市场规模将有130亿美元,语音识别将有56亿美元、人脸识别为24亿美元、虹膜识别将有16亿美元、其他生物识别技术将有24亿美元。

2007-2020年全球生物识别技术市场规模统计情况及预测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生物识别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

用于生物识别的生物特征有手形、指纹、脸形、虹膜、视网膜、脉搏、耳廓等,行为特征有签字、声音、按键力度等。基于这些特征,人们己经发展了手形识别、指纹识别、面部识别、发音识别、虹膜识别、签名识别等多种生物识别技术,但其中一部分技术含量高的生物识别手段还处于实验阶段。我国应用于智能家居中的生物识别技术产品是相对发展比较成熟的,如应用最为广泛的指纹识别,研究发展基本与国外同步,早在80年代初就开始了研究,并掌握了核心技术,产业发展相对比较成熟。

生物识别技术助力保险业发展

目前,生物识别技术在金融保险领域还是一种辅助手段,尚未形成主流应用。随着生物识别的算法不断优化创新,生物识别技术在保险领域的应用将日趋丰富,诸如应用于远程保险业务(远程视频柜员机可以实现刷脸或刷掌静脉业务落地)、转账取款(传统的大额转账大多需要去柜台办理,采用生物识别技术可完全实现自助转账取款,用户无需再到柜台进行大额转账,方便快捷)、支付结算(生物识别支付省去了手机、银行卡、现金等硬件环境,直接通过生物特征与账户进行关联,支付时扫描生物特征,与云端注册的生物特征进行匹配,确认身份即可完成支付)和更便捷的核保核赔等场景。

未来,生物识别技术将会应用到更加复杂的保险服务中,推动各项服务掌上化、智能化和便捷化,真正在保险领域实现互联网保险闭环。同时,生物识别技术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也存在引发风险的担忧,应用于保险领域,更需要关注确保身份核验安全、强化行业标准、完善法律法规等,并且如何在错综复杂的实际应用环境中寻求安全性与客户体验之间的平衡,这将决定生物识别技术在保险领域能否成为主流应用。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生物识别技术不断发展和提高,在全球信息化、网络化的大背景下,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应用面会越来越广,深度会不断深入,并将呈现出网络化和整合趋势

⑺ 生物识别技术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所谓生物识别技术就是,通过计算机与光学、声学、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统计学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结合,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如指纹、脸象、虹膜等)和行为特征(如笔迹、声音、步态等)来进行个人身份的鉴定。根据IBG(International Biometric Group,国际生物识别小组)2009年的统计结果,市场已有多种针对不同生理特征和行为特征的应用。其中,占有率最高的就是指纹识别了。生物识别技术比传统的身份鉴定方法更具安全、保密和方便性。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具不易遗忘、防伪性能好、不易伪造或被盗、随身“携带”和随时随地可用等优点。
1、指纹识别:实现指纹识别有多种方法。其中有些是仿效传统的公安部门使用的方法,比较指纹的局部细节;有些直接通过全部特征进行识别;还有一些使用更独特的方法,如指纹的波纹边缘模式和超声波。有些设备能即时测量手指指纹,有些则不能。在所有生物识别技术中,指纹识别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指纹识别对于室内安全系统来说更为适合,因为可以有充分的条件为用户提供讲解和培训,而且系统运行环境也是可控的。由于其相对低廉的价格、较小的体积(可以很轻松地集成到键盘中)以及容易整合,所以在工作站安全访问系统中应用的几乎全部都是指纹识别。
2、手掌几何学识别:手掌几何学识别就是通过测量使用者的手掌和手指的物理特征来进行识别,高级的产品还可以识别三维图象。作为一种已经确立的方法,手掌几何学识别不仅性能好,而且使用比较方便。它适用的场合是用户人数比较多,或者用户虽然不经常使用,但使用时很容易接受。如果需要,这种技术的准确性可以非常高,同时可以灵活地调整生物识别技术性能以适应相当广泛的使用要求。手形读取器使用的范围很广,且很容易集成到其他系统中,因此成为许多生物识别项目中的首选技术。
3、声音识别:声音识别就是通过分析使用者的声音的物理特性来进行识别的技术。现今,虽然已经有一些声音识别产品进入市场,但使用起来还不太方便,这主要是因为传感器和人的声音可变性都很大。另外,比起其他的生物识别技术,它使用的步骤也比较复杂,在某些场合显得不方便。很多研究工作正在进行中,我们相信声音识别技术将取得重大进展。
4、视网膜识别:视网膜识别使用光学设备发出的低强度光源扫描视网膜上独特的图案。有证据显示,视网膜扫描是十分精确的,但它要求使用者注视接收器并盯着一点。这对于戴眼镜的人来说很不方便,而且与接受器的距离很近,也让人不太舒服。所以尽管视网膜识别技术本身很好,但用户的接受程度很低。因此,该类产品虽在20世纪90年代经过重新设计,加强了连通性,改进了用户界面,但仍然是一种非主流的生物识别产品。
5、虹膜识别:虹膜识别是与眼睛有关的生物识别中对人产生较少干扰的技术。它使用相当普通的照相机元件,而且不需要用户与机器发生接触。另外,它有能力实现更高的模板匹配性能。因此,它吸引了各种人的注意。以前,虹膜扫描设备在操作的简便性和系统集成方面没有优势,我们希望新产品能在这些方面有所改进。
6、签名识别:签名识别在应用中具有其他生物识别所没有的优势,人们已经习惯将签名作为一种在交易中确认身份的方法,它的进一步的发展也不会让人们觉得有太大不同。实践证明,签名识别是相当准确的,因此签名很容易成为一种可以被接受的识别符。但与其他生物识别产品相比,这类产品现今数量很少。
7、面部识别:这是一种相当引人注意的技术,它的性能也经常被误解。关于面部识别,经常有一些夸张的言论,但实际是很难实现的。比较两个静态图象是一回事,在人群中发现和确认某个人的身份而不引起别人的注意,就是完全不同的另一回事了。有些系统宣称能做到后一点,但它们实际上做的是前一种事,这实际并不是生物识别。从用户的角度很容易理解面部识别的吸引力,但人们对这种技术的期望应该比较现实。面部识别在实际应用中还很少成功。但一旦克服了技术障碍,它将成为一种重要的生物识别方法。2012年,武汉公安正构建一套高精准人像识别系统,建成后能在1秒钟内比对1亿次图像,瞬间可辨认嫌疑人。
这套系统主要通过安装在城市道路路口、两侧以及公交车上的25万个视频探头进行图像采集。视频监控将捕捉到的人像,与后台数据中犯罪嫌疑人面部特征进行精确比对,可在几秒内锁定犯罪嫌疑人。这套系统将在2013年3月投入实战应用。

⑻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包括哪些内容

1、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包括身体特征如指纹、静脉、掌型、视网膜、虹膜、人体气味、脸型、甚至血管、DNA、骨骼等;行为特征如签名、语音、行走步态等。生物识别系统则对生物特征进行取样,提取其唯一的特征转化成数字代码,并进一步将这些代码组成特征模板。


2、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主要是通过人类生物特征进行身份认证,这里的生物特征通常具有唯一的(与他人不同)、可以测量或可自动识别和验证、遗传性或终身不变等特点。



(8)属于生物识别方法的包括有哪些扩展阅读:


1、全球生物识别市场结构中,指纹识别份额达到58%,人脸识别的份额为18%,紧随其后的是新兴的虹膜识别,份额为7%,此外还有与指纹识别类似的掌纹识别,以及声纹识别和静脉识别等。


2、人脸与人体的其它生物特征(指纹、虹膜等)一样与生俱来,它的唯一性和不易被复制的良好特性为身份鉴别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3、我国第二代身份证便实现了指纹采集,且各大智能手机都纷纷实现了指纹解锁功能。与其他生物识别技术相比,指纹识别早已经在消费电子、安防等产业中广泛应用,通过时间和实践的检验,技术方面也在不断的革新。

⑼ 生物识别技术有几种

所谓生物识别技术就是,通过计算机与光学、声学、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统计学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结合,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和行为特征来进行个人身份的鉴定。说到生物识别的几种技术,我们日常中最常见的生物识别技术就是指纹识别仪了吧。

指纹识别仪,是通过比较不同指纹的细节特征点来进行鉴别的,要知道人的指纹具有唯一性,指纹相似度高达99%以上的基本上就可以确定为同一人了,也因为指纹识别仪操作简单,快捷,而成为生物识别领域使用最广的一种技术。主要使用有公司考勤、安全防盗口、网上身份认证、银行金库口系统等等。甚至现今的手机,电脑上面都使用到了指纹识别。

再就是人脸识别技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刷脸。以前常说的“靠脸吃饭”,在马云把人脸识别技术引入到支付宝之后,终于实现了。人的面容各异,即便是一对孪生兄弟也可以使用人类学方法测量发现差异。人脸识别技术可以根据,面部特征的区别,利用特殊的算法,识别出,两张脸是否属于同一人。现阶段来说“刷脸”使用的范围还不算太广,毕竟,这对人们隐私的侵犯远远大于指纹探测仪。

声音识别技术,这种技术是通过录入使用者的声音,进行对比来确定身份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一般上来说比指纹识别技术更方便,但它确有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准确率太低,如果主人因感冒或咽喉肿痛导致声音嘶哑,可能就会被系统错认,从而无法使用该语音识别系统。又或者有模仿大师直接模仿使用者的声音,也有很大的几率骗过语音识别系统,所以这种技术,使用上远不及方便度没它高的指纹识别仪。

最后是掌静脉识别技术,掌静脉识别技术是一种安全度极高的生物识别技术。其工作原理是使用近红外线感应器采集手掌静脉分布特征值经加密处理成不可逆的计算机数据放置于数据库中,在需要身份认证时,再次采集掌静脉数据并与数据库进行比对来识别个人身份。手掌的纹路是远远多于手指上的纹路,如果说指纹识别仪还有不小的几率被人破解的话,掌静脉识别仪就完全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了。根本就不可能存在整个手掌纹路完全一样的人,而且,想拓印掌纹也比拓印指纹要难得多,安全性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当然,生物识别技术不止这么几种,具体的,你可以去网络搜下

阅读全文

与属于生物识别方法的包括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采集视频的方法 浏览:876
天猫快速下店方法 浏览:459
疤克正确的涂抹方法视频 浏览:991
男士电脑使用方法 浏览:154
抓地的最佳方法 浏览:121
腺肌症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浏览:637
重车调整方法有哪些 浏览:791
电脑护肤方法 浏览:501
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的测量方法 浏览:906
新奥德赛抖动解决方法 浏览:929
辣椒缺铜施什么肥施肥方法 浏览:112
电脑调试摄像头方法 浏览:781
帕萨特18t发电机涨紧器安装方法 浏览:934
笔记本电脑耳机设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19
win7恢复语言设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309
无资料地区水文研究方法 浏览:689
肺部内膜结合临床治疗方法 浏览:710
挽回方法是什么 浏览:206
充电线电阻测量方法 浏览:186
如何用简单方法制作皮冻 浏览: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