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科普 > 常用搬运方法有哪些

常用搬运方法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8-09 18:35:36

Ⅰ 搬运的方法有

搬运的方法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是利用人力搬运。
第二种是利用叉车搬运。
第三种是利用斗车搬运。

Ⅱ 现场急救时采用的搬运技术都有哪些有哪些注意事项

徒手救护搬运法操作要领:
1.扶行法:救护人站于病人一侧,使其身体略靠着救护人。
2.抱持法:将病人抱起。
3.背负法:将病人背起。如病人卧于地上,救护人可躺其一侧,一手紧握伤者肩部,另一手抱其腿,用力翻身,使其伏于救护人背上,而后慢慢起来。
4.椅托式:甲乙两人在病人两侧对立,甲以右膝、乙以左膝跪地,各以一手入病人大腿之下互相紧握,另外之手彼此交替搭于肩上,支托患者背部。
5.双人拉车式:一个站在病人的头部,两手插其腋下,抱入怀内;一个站其足部,立在病人中间,然后步调一致前行。
6.三人搬运法:三人并排,将患者抱起齐步前进。
注意事项 :
1.搬运抽搐患者时,要在其上下牙齿间垫塞纱布或缠上纱布的筷子。
2.上止血带的患者,每隔40分钟放松止血带一次,每次约1-2分钟。
3.途中患者发生呼吸心跳骤停时,要积极抢救。
4.患者在车上应横卧,身体与前进方向成垂直角度。
5.夏天注意防暑,冬天预防冻伤。
器械搬运
1. 担架搬运 担架搬运是院前急救最常用的方法,使用过程中须注意:(1)对不同伤病情的伤员要用不同体位搬运;(2)伤病员抬上担架后必须扣好安全带,以防翻落;(3)伤病员上下楼梯时用保持头高位,尽量保持水平状态;(4)担架上车后应当固定,伤病员应保持头朝前脚向后的体位。
2. 床单、被褥搬运 遇有狭窄楼梯道路,担架或其他搬运工具难以搬运,或天气寒冷,徒手搬运会使伤病员受凉的情况下所采用的一种方法。搬运步骤为:取一条牢固的床单(被褥、毛毯),把一半平铺在床上,将伤病员轻轻搬到被单上,然后把另一半盖在伤病员身上,露出头部,搬运者面对面抓紧床单两角,保持伤病员脚前头后(上搂者相反)的体位缓慢移动。这种搬运方法会使伤病员肢体弯曲,故胸部创伤、四肢骨折、脊柱损伤以及呼吸困难等伤病员不能使用。
3. 椅子搬运 楼梯比较窄和陡直时,可以用固定的竹木椅搬运。伤病员取坐位,并用宽带将其固定在椅背上,两位救护人员一人抓住椅背,另一人抓握椅脚,搬运时向椅背方向倾斜45度角,缓慢地移动脚步。一般情况下,失去知觉的患者不宜用此法。

Ⅲ 搬运重物的技巧

搬重物的安全技巧

搬运重物时,为了腰背部的安全,要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保持背部平直,让脊柱成中立位,保持其自然的生理弯曲

避免脊柱负荷的突然改变,比如快速弯曲、侧屈或旋转

以下为4种安全提重物的方式

1、硬拉方式

在健身领域中,硬拉本就是一个针对大重量器械的动作,所以在搬运重物时可以借鉴。

保持背部平直,尽量使重物靠近身体。

这个技巧在将物体搬运到较高高度时尤为适用。

2、硬拉+单臂支撑

如果某些情况下,必须使用单臂,另一手臂可以放在大腿处支撑,尽量保持两侧平衡。

3、深蹲

同样使物体靠近身体,保持背部平直,让竖脊肌保持脊柱的稳定。

深蹲与硬拉的不同点:硬拉以伸展髋关节为主导,深蹲是以伸展膝关节为主导。

最明显的区别就是膝盖的弯曲程度,深蹲时臀部和大腿明显高度更低,是先蹲下再起来。

4、弓步+手臂支撑

采用后撤成弓步的方式,单臂提起物体,两脚可以根据物体重量稍作调整。

适合在物体重量适中时使用。

Ⅳ 矿山常用的搬运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搬运方法有翻斗车和工程自卸车及装载机及破震挖机等等。
矿山开采指采矿及选矿生产的全过程,而贯穿全过程的监督管理是对矿产资源实行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的一项最重要措施。各级矿政机构必须严格把好矿山企业开采过程的各个环节,监督各矿山企业在开采资源时,必须合理地安排开采顺序,以充分回收和综合利用矿产资源;采矿方法和选矿工艺必须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两个主要综合指标,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储量变动情况要适合生产过程及矿山的规模要求,以期达到对矿山企业进行科学管理场所效用的含义是:同种“物”由于空间场所不同,其使用价值的实现程度则不同,其效益的实现也不同。由于改变场所而最大发挥使用价值,最大限度提高了投入产出比,这就称之为“场所效用”。通过运输,将“物”运到场所效用最高的地方,就能发挥“物”的潜力,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这个意义来讲,也相当于通过运输提高了物的使用价值。

Ⅳ 关于伤者有什么搬运方法

常用的伤员搬运方法有哪2种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搬运工具:
1、徒手搬运 不使用工具,而只运用技巧徒手搬运伤病员,包括单人搀扶、背驮、双人搭椅、拉车式及三人搬运等。
2、担架搬运 担架种类包括:铲式担架、板式担架、四轮担架、其他:帆布担架、可折叠搬运椅等。
搬运的方法:
1、一位担架员徙手搬运:
①扶行法:适宜清醒伤患者。没有骨折,伤势不重,能自己行走的伤患者。 救护者站在伤者身旁,将其一侧上肢绕过救护者颈部,用手抓住伤员的手。另一只手绕到伤员背后,搀扶行走。 ②背负法:适用老幼、体轻、清醒的伤患者,更适用于搬运溺水病人。 救护者背朝向伤员蹲下,让伤员将双臂从担架员肩上伸到胸前,两手紧握。担架员抓住伤员的大腿,慢慢站起来。如有上、下肢,脊柱骨折不能用此法。
③拖行法:适用于体重体型较大的伤患者。自己不能移动,现场又非常危险需要立即离开时,可用此法。非紧急情况下,勿用此种方法,以免造成伤者另一次的伤害,加重伤害。 救护者抓住伤口员的踝部或双肩,将伤员拖出现场。如伤员穿着外衣,可将其钮扣解开,把伤员身下的外衣拉至头下,这样拖拉时,可使伤员头部受到一定保护。拖拉时不要弯曲或旋转伤员的颈部和后背
④下梯法:适用清醒或昏迷者;体型较大、较重伤者。从楼梯往下运送。
⑤爬行法:适用清醒或昏迷伤者。在狭窄空间或浓烟的环境下。

Ⅵ 搬运的方法分为哪几种

搬运的方法大致可区分为: 1.人工搬运 全部使用人力,不借用其他方法,此种做法既不安全,又不经济,更浪费体力及时间,在非不得已的情况下应尽量少用。 2.工具搬运 如推车、液压叉车,可大幅增加工作效率,并可使厂房整齐、清洁 ,提升工作士气。 3.机器搬运 在物料或产品体积过大、搬运距离长、方向固定的情况下,可使用机械方法搬运,如卡车、输送带等,节省人力及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Ⅶ 救护时的搬运方法有哪些

1.一位救护员徒手搬运:

①扶行法:适宜清醒伤患者。没有骨折,伤势不重,能自己行走的伤患者。

救护者站在伤者身旁,将伤者一侧上肢绕过救护者颈部,用手抓住伤员的手。另一只手绕到伤员背后至腰部,搀扶行走。

②背负法:适用老幼、体轻、清醒的伤患者。

救护者背朝向伤员蹲下,让伤员将双臂从救护员肩上伸到胸前,两手紧握。救护员搂住伤员的大腿,慢慢站起来。如有上、下肢,脊柱骨折不能用这种方法。

③拖行法:适用于体重体型较大的伤患者。自己不能移动,现场又非常危险需要立即离开时,可用此法。非紧急情况下,勿用此种方法,以免造成伤者另一次的伤害,容易加重伤情。

救护者抓住伤员的踝部或双肩,将伤员拖出现场。如伤员穿着外衣,应将其钮扣解开,把伤员身下的外衣拉至头下,这样拖拉时,可使伤员头部受到一定保护。拖拉时不要弯曲或旋转伤员的颈部和后背。

④下梯法:适用于清醒或昏迷者;体型较大和体重较重的伤者。

从楼梯往下运送。。

⑤爬行法:适用清醒或昏迷伤者。

在狭窄空间或浓烟的环境下。

⑥抱持法:适于年幼伤者,体轻者没有骨折,伤势不重,是短距离搬运的最佳方法

救护者蹲在伤员的一侧,面向伤员,一只手放在伤员的大腿下,另一只手绕到伤员的背后,然后将其轻轻抱起。

伤员如有脊柱或大腿骨折禁用此法。

2.两位救护员徒手搬运:

①轿杠式:适用清醒伤患者,能用一臂或双臂抓紧救护员的伤患者,两名救护者面对面各自用右手握住自己的左手腕。再用左手握住对方右手的手腕,然后,蹲下让伤员将两上肢分别放到两名救护者的颈后,再坐到相互握紧的手上。两名救护者同时站起,行走时同时迈出外侧的腿,保持步调一致。

②椅托式:适用体弱而清醒的伤患者。

两名救护者面对面蹲在伤员的两侧,分别将靠近伤员一侧的手伸到伤员背后握住对方的手腕。各自将另一只手伸到伤员的大腿中部,握住对方的手腕。同时站起,行走时同时迈出外侧的腿,保持步调一致。

③双人拉车式:适于意识不清的伤患者。将伤患者移上椅子、担架或在狭窄地方搬运伤者。

方法是两名救护者,一人站在伤员的背后将两手从伤员腋下插入,把伤员两前臂交叉于胸前,再抓住伤员的手腕,把伤员抱在怀里,另一人反身站在伤员两腿中间将伤员两腿抬起。两名救护者一前一后地行走。

④双人扶腋法:适于清醒伤患者,双足受伤者。(由于此法简便省力,常在运动会时被采用)。

3.三人或四人徒手搬运:

三人或四人平托式:适用于脊柱骨折的伤者。三名(或四人)救护者站在伤员未受伤的一侧,分别在肩、臀和膝部。同时单膝跪在地上,分别抱住伤员的头、颈、肩、后背、臀部、膝部及踝部。救护者同时站立,抬起伤员,齐步前进,以保持伤员躯干不被扭转或弯曲。

①三人同侧运送。

②三人异侧运送。两名救护者站在伤员的一侧,分别在肩、腰、臀部、膝部,第三名救护者可站在对面,伤员的臀部,两臂伸向伤员臀下,握住对方救护员的手腕。三名救护员同时单膝跪地,分别抱住伤员肩、后背、臀、膝部,以后同时站立抬起伤员。

4.器械搬运:

①担架的搬运方法:担架的搬运既省力又方便,是常用的方法。适于病情较重,不宜徒手搬运,又需要转送较远路途的伤员。常用的担架有帆布折叠式担架,此担架可适于一般伤员的搬运。不宜运送脊柱损伤的伤员。若要使用,必须在帆布上加一块木板。另一种是组合式(铲式)担架。适于不宜翻动的危重伤员。

抬担架时的注意事项:担架搬运时,伤员的脚在前,头在后以便于观察,先抬头,后抬脚,担架员应步调一致;向高处抬起,伤员头朝前,足朝后(如上台阶、过桥),前面的担架员要放低担架,后面的要抬高,以使病人保持水平状态。下台阶时相反。担架员应边走边观察伤员情况如神志、呼吸、脉搏。病情如有变化,应立即停止抢救,先放脚,后放头。伤员用汽车运送时,担架要固定好防止在起动、刹车时碰伤。夏天要注意防暑、冬季要预防冻伤。

②自制简易担架:可利用就便器材自制担架,如用木板、木棍、绳子、竹杆、被单、梯子、衣服等等。

两件上衣自制担架:用两根可负重的木棍或竹竿当架子,用两件上衣构成担架面。

毛毯(被单、棉被)自制担架。

竹杆、绳子自制担架。

木棍、门板自制担架

上述三种自制简易担架,均不宜用来转运脊柱损伤的伤员。

③将伤患者搬放到担架的方法:两名救护员搬运。三名救护员搬运。

5.几种特殊伤的搬运:

①脊柱骨折的搬运:脊柱骨折的伤员,在固定骨折或搬运时要防止脊椎弯曲或扭转。因此,不能用普通软担架搬运要用木板担架,严禁用一人抬胸、一人抬腿的拉车式搬运。

搬运时必须托住伤员的头、肩、臀和下肢,这样不使伤员的脊柱强度弯曲以免造成脊髓断裂和下肢瘫痪的严重后果。

②颈椎骨折的搬运:三至四人,搬运方法同脊柱骨折。首先要有专人牵引,固定头部,然后一人托肩,一人托臀,一人托下肢,动作一致抬放到硬板担架上,颈下必须垫一小垫,使头部与身体成直线位置。颈两侧用沙袋固定或用颈托(临时颈托也可),肩部略垫高,防止头部左右扭转和前屈、后伸。

③临时颈托的制作方法:用报纸或画报,把它折成长约40厘米,宽约10厘米的硬垫。用三角巾或毛巾包好。将临时颈托环绕颈部在前面打结。

④胸、腰椎骨折的搬运:先将一块木板(长度和宽度可容伤员俯卧)平放在伤员一侧,然后由3~4人,分别扶托伤员的头、肩、臀和下肢,动作一致,把伤员抬到或翻到硬木板上,使伤员俯卧位,胸上部应稍垫高并要取出伤员口袋内的硬东西,然后,用三至四根布带(三角巾)把伤员固定在板上。

⑤骨盆骨折搬运:应使伤员仰卧,两腿髋、膝关节半屈、膝下垫好衣卷,两大腿略向外展,用1~2条三角巾折成宽带,围绕臀部和骨盆,在下腹部前面的中间打结。用另一条三角巾折成宽条带围绕膝关节固定。用三人平托放在木板担架上搬运。

⑥开放性气胸搬运:首先应严密地堵塞伤口,用三角巾悬吊固定伤侧手臂,再用另一条三角巾围绕胸部加以固定。搬运时伤员应采取半卧位并斜向伤侧,迅速运送医院。

⑦腹部内脏脱出的搬运:内脏脱出应首先用消毒纱布与碗固定脱出的内脏,搬运时伤员应采取仰卧位,膝下垫高,使腹壁松弛,减少痛苦,同时还应根据伤口的纵横形状采取不同的卧位。如腹部伤口是横裂的,就必须把两腿屈曲;如是直裂伤口就应把腿放平,使伤口不易裂开。

⑧颅脑损伤搬运:颅脑损伤(包括脑膨出)搬运时伤员应向健侧侧卧位或稳定侧卧位,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头部两侧应用衣卷固定,防止摇动并迅速送医院。

⑨颌面伤搬运:伤员应采取健侧卧位或俯卧位,两大腿略向外展,用1~2条三角巾折成宽带,围绕臀部和骨盆,在下腹部前面的中间打结。用另一条三角巾折成宽条带围绕膝关节固定。用三人平托放在木板担架上搬运。

Ⅷ 担架运送,滚动搬运法与平托搬运法有什么区别,分别在什么情况下能适用

担架运送用于协助病人入院,滚动法是脊椎损伤,平台搬动法是脊椎骨折,他们三个之间的区别就是在不同的情况下使用不同的搬运方法。
脊柱损伤伤员的正确搬运方法一共有两种,第一种是滚动法搬运;第二种是平台法搬运。其中平台法搬运方式更好些,当脊柱产生损伤之后,如果搬运不当势必会导致神经的进一步损伤,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截瘫出现,所以搬运方法非常重要。而使用平抬法搬运脊柱损伤伤员最为恰当,当脊柱受伤之后需要平托肢体,使肢体像被木板托着一样运动,此时由于脊柱不受切割的力量,自然就不会导致损伤的加重。如果没有条件做平台法搬运,还可以使用滚动法,以身体的长轴为轴心保持一个中心运动。
担架搬运是最常用的,适用于长途跋涉和重病的伤员。担架有很多种,如帆布担架(帆布固定在两根长木棒上)、绳索担架(两根长竹竿或木棒上缠绕一根又长又结实的绳子)、床上用品担架(两件衣服或袖子向内翻成两管的长外套,插两根木棒后小心扣紧扣子)和四轮担架(硬度很高)。适用于危重患者)

Ⅸ 搬运病人的方法

搬运转送病人时,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搬运方法、搬运工具。在抱扶病人时,救护者的动作要轻巧、敏捷、一致。整个过程应快而稳,避免因搬运而加重病人的病情。

1.担架搬运法:

担架的种类:担架的种类很多,除制式普通担架外,在救护现场,救护者可根据现场条件临时制作简易担架,如被服担架、绳络担架、门板担架以及椅式担架。

搬运方法:

由3~4人合成一组,将病人稳妥地移上担架。

病人头部向右,脚朝前,以便于担架后者随时观察病人的变化。

抬担架者前进应平稳,宜做到前面的人迈左脚,后面的人迈右脚。

无论是上坡还是下坡,抬担架者应使病人保持在水平状态。

2.徒手搬运法:

若急救现场找不到担架,而且转运路程较近,病人病情较轻,可采用徒手搬运法,但此法不宜用于病情较重或有骨折、胸部创伤的病人。

常用的徒手搬运法有:单人徒手搬运的如扶持法、抱扶法、背负法,双人或多人徒手搬运的如拉车式、坐椅式、平抱式等方法。

如果怀疑病人有胸、腰椎骨折,则应采取“特殊”的方式搬运,禁止一人抱胸,一人搬腿的双人搬抬法,因为这样搬运易加重脊髓损伤。正确的是由三人配合搬运。一人托住肩胛部,一人扶住腰部和臀部,另一人扶住伸直和并拢的两下肢,三人同时行动把病人轻轻“滚”到硬板担架上。

取仰卧位时,在胸腰部用一个高约10厘米的小垫或衣服垫起。如果怀疑病人颈椎受伤,救护者则需十分小心。向担架上搬动时,应由3~4人一起搬动,其中一人专管病人的头部的牵引固定,使头部始终保持与躯干部成直线的位置,维持颈部不动。另有两人托住躯干,一人托住下肢,将病人平直抬到担架上,并在病人的颈下放一小枕,头部左右用软垫或沙袋固定。

3.机动车搬运法:

用机动车(尤其是救护车)搬运病人比较理想,但受条件限制。途中行车要减少颠簸,保持平稳。一般病人可取仰卧位,胸部受伤病人可用半卧位,颅脑受伤病人应使其头部偏向一侧。救护者应注意观察病人的呼吸、脉搏等重要体征。

急症病人的体位一般情况下,病人可取仰卧位。但昏迷病人仰卧时,应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使口腔分泌物及呕吐物易于流出,防止发生窒息和吸入性肺炎。

如病人有哮喘、呼吸困难或严重的心力衰竭,可让病人取半卧位:用棉被等物将病人上半身支起,膝下垫一圆枕或叠好的小棉被,防止病人往下滑。

背、腰、臀部有伤口不能平卧及侧卧的病人,可取俯卧位:病人俯卧,头偏向一侧,两臀弯曲放在头的两侧,腹部及膝下各垫一软枕,即使病人体位舒适,又不影响呼吸道通畅。

有腹痛或腹部创伤的病人,可屈曲双腿,以松弛腹部肌肉,降低腹壁紧张度。

四肢出血者,应将伤肢垫高,高于心脏水平。

阅读全文

与常用搬运方法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自制工具的方法和技巧 浏览:834
黄酒加什么饮用方法 浏览:726
全站仪怎么使用方法 浏览:235
天然气自动上水器安装方法 浏览:991
向大大护垫使用方法 浏览:625
lol图标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789
二次元防盗的正确方法 浏览:989
徒手锻炼胸部的方法 浏览:492
快速正钱方法 浏览:174
楼梯的构造计算方法 浏览:553
红掌的修剪方法视频 浏览:225
净化大师使用方法 浏览:720
ve使用方法 浏览:448
采集视频的方法 浏览:878
天猫快速下店方法 浏览:461
疤克正确的涂抹方法视频 浏览:993
男士电脑使用方法 浏览:156
抓地的最佳方法 浏览:123
腺肌症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浏览:638
重车调整方法有哪些 浏览: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