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四年级下册数学运算定律是什么
四年级下册数学运算定律是: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
1、乘法分配律
简便计算中最常用的方法是乘法分配律。乘法分配律指的是ax(b+c)=axb+axc其中a,b,c是任意实数。相反的,axb+axc=ax(b+c)叫做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用。
2、乘法结合律
乘法结合律也是做简便运算的一种方法,用字母表示为(a×b)×c=a×(b×c),它的定义(方法)是: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
3、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a+b)×c=a×c+b×c】(字母表示)【a×c+b×c=(a+b)×c】。
4、乘法交换律
乘法交换律用于调换各个数的位置:a×b=b×a。
5、加法交换律
加法交换律用于调换各个数的位置:a+b=b+a。
运算定律的运用
运算定律的使用可以是算式简便,它是一种特殊的计算,它运用了运算定律与数字的基本性质,从而使计算简便,使一个很复杂的式子变得很容易计算出得数。
在进行简便运算(四则运算)时,应注意运算符号(乘除和加减)和大、中、小括号之间的关连。不要越级运算,以免发生运算错误。
② 五年级简便计算有哪些
五年级的简便计算有:凑整法、交置法、去括号法、运用运算定律、减法性质。注意,对于同一个计算题,用简便方法计算,与不用简便方法计算得到的结果相同。我们可以用两种计算方法得到的结果对比,检验我们的计算是否正确。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归类练习
一般情况下,四则运算的计算顺序是: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没有括号时,先算二级运算,再算- -级运算,只有同一级运算时,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一、简便运算一般有5种方法:
1.凑整法:通过加、减一个数将其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2.交置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结合律,几个数相加、相减,将其位置交换一下,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3.去括号法:有时在计算含有括号的算式时,通过去除括号,可使运算简便,但要注意的是去括号后的符号变化。
4、运用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a+b+c=a+ (b+c);
乘法交换律:aXb=bXa;
乘法结合律:aXbXc=aX (bXc);
乘法分配律:(a+b) Xc=aXc+bXc。
5、 减法性质:a-b-c=a-c-b=a- (b+c);
除法性质:a+b十c=a+c十b=a+ (bXc)。
运算简便,但要注意的是去括号后的符号变化。
③ 加减法运算定律是什么
加减法运算定律如下:
1、加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b=b+a。
2、加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3、减法的性质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a-b=a+(-b)。
减去一个数再加上一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差。a-b+c=a-(b-c)。
在连减中,先把两个减数加起来,再用被减数减去两个减数的和,差不变。a-b-c=a-(b+c)。
乘法相关延伸:
1、乘法的意义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乘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a×b=b×a。
3、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可以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a×b)×c=a×(b×c)。
4、分配律
分配律是乘法运算的一种简便运算,可用于分数、小数中。
主要公式为(a+b)×c=a×c+b×c。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积不变,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5、分配律的反用:
35×37+65×37 =37×(35+65) =37×100 =3700。
④ 运算律几年级学的
运算律几是四年级上册学的。
北师大版运算律学习放在了四年级上册,这部分内容比较综合,是简便运算的基础方法和思想,人教版和苏教版都放在了下册。
通过对于基本运算定律的推导和总结,一方面通过推导过程进一步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含义,另一方面也是对于字母表示总结的启蒙。这部分内容相对考察比较综合,理解基础上,灵活运用,培养优化意识,产生运用定律进行简算的诉求,实际上是对于整数运算灵活性更高层面的考察,这完全不同于机械技能式的珠心算。
例子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b+a。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和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⑤ 简便运算苏教版几年级学
简便运算苏教版是五年级学的。简便运算是一种特殊的计算,它运用了运算定律与数字的基本性质,从而使计算简便,使一个很复杂的式子变得很容易计算出得数。
乘法分配律:
简便计算中最常用的方法是乘法分配律。乘法分配律指的是ax(b+c)=axb+axc其中a,b,c是任意实数。
相反的,axb+axc=ax(b+c)叫做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用(也叫提取公约数),尤其是a与b互为补数时,这种方法更有用。
也有时用到了加法结合律,比如a+b+c,b和c互为补数,就可以把b和c结合起来,再与a相乘。如将上式中的+变为x,运用乘法结合律也可简便计算。
定律:
乘法交换律:
乘法交换律用于调换各个数的位置:a×b=b×a。
加法交换律:
加法交换律用于调换各个数的位置:a+b=b+a。
⑥ 四年级运算定律有哪些
1、加法运算定律:
①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
②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a+b) +c=a+(b+c)
③加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65+93+35=93+(165+35)
2、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
a-b-c=a-(b+c)
3、乘法运算定律:
①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a
②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
(a×b) ×c=a×(b×c)
乘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25×78×8的简算。
③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a+b) ×c=a×c+b×c
4、连除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a÷b÷c=a÷(b×c)
(6)加减简便方法的运算定律几年级扩展阅读:
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整数和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分子乘分子的积作分子,分母乘分母的积作分母。
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分数乘法的意义:分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⑦ 小学三年级加减乘除运算法则有哪些
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1、一般情况下,四则运算的计算顺序是: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只有同一级运算时,从左往右。含有两级运算,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2、由于有的计算题具有它自身的特征,这时运用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过程简单,同时又不容易出错。
加法交换律:a+b=b+a
乘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结合律:(a×b)×c=a×(b×c)
加法: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把两个小数合并成一个小数的运算/把两个分数合并成一个分数的运算减法: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乘法: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意义相同。一个数乘纯小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意义相同。
除法: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⑧ 四年级运算定律公式8个都有哪些
1、加法运算:
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简便运算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字母公式:a+b=b+a。
加法结合律:
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叫做加法结合律。
2、减法性质: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
字母公式:a-b-c=a-(b+c)。
3、乘法运算:
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乘法分配律。
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字母公式:a*b=b*a。
乘法结合律:
乘法结合律的概念为:先乘前两个数,或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字母公式:a*b*c=a*(b*c)。
乘法分配律:
乘法分配律的概念为:两个数的和,乘以一个数,可以拆开来算,积不变。
字母公式:(a+b)*c=a*c+b*c。
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
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的概念为:一个数乘另一个数的积加它本身乘另一个数的积,可以把另外两个数加起来再乘这个数。
字母公式:ac+ab=a(c+b)。
4、除法性质:
商不变,除法性质的概念。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相除。
字母公式:a÷b÷c=a÷(b*c)。
商不变的规律: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它们的商不变。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比也是一样的:两个相比较的数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比值不变。
公式:a÷b=(an)÷(bn)=(a÷n)÷(b÷n)(n≠0 b≠0)。
⑨ 四年级下册数学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1.加法交换律:a+b=b+a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2.加法结合律;(a+b)+c=a+(b+c)
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3.乘法交换律:a×b=b×a
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4.乘法结合律:(a×b)×c=a×(b×c)或a×b×c=a×(b×c)
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这叫做和乘法结合律。
5.乘法分配律:(a+b)×c=a×c+b×c或(a-b)×c=a×c-b×c
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用:a×c+a×b=(a+b)×c或a×c-b×c=(a-b)×c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6.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差,等于先减去第一个数,再加上第二数,即:a-(b-c)=a-b+c
7.某个数先减去第一个数,再加上第二个数,等于某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差:a-b+c=a-(b-c)
8.某数减去几个数的和,等于连续减去这几个数,即:a-(b+c)=a-b-c
9.反过来,某数连续减去几个数,等于某数减去这几个数的和。即:a-b-c=a-(b+c)
10.在加法和减法的混合运算中,可以交换减数、加数的位置。但必须在交换位置时,连同前面的运算符号一起“搬家”,运算的结果不会改变。
11.某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某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也等于某数除以第三个数的商,再除以第二个数,即:a÷b÷c=a÷(b×c)=a÷c÷b
12.某数除以另两个数的积,等于某数连续除以这个数,即:a÷(b×c)=a÷b÷c
13.某数除以另一个数的商再乘以第三个数,等于某数除以第二个数与第三个数的商,即:a÷b×c=a÷(b÷c)
14.两个数的积除以第三个数,等于用其中一个数除以第三个数,再与另一个乘数相乘,即:a×b÷c= a×(b÷c )=(a÷c)×b
15.在乘法和除法的混合运算中,乘法运算和除法运算的次序可以交换,运算的结果不会改变。但必须在交换位置时,连同前面的运算符号一起“搬家”。
16.两个数的和或差除以一个数,等于这两个数分别除以这一个数,再相加(或相减),即:
(a+b)÷c=a÷c+b÷c
(a-b)÷c=a÷c-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