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有那些
最简单的就是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推断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因为两个一样的三角形可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可得面积计算公式: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或者是: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积×这两边的夹角的正弦值÷2
[s=ab×sin×1/2]
s=1/2*ab*sin(ab的夹角)s^2=p(p-a)(p-b)(p-c)
[注:p=(a+b+c)/2]
这是海伦公式s=ab{1-[(a^2+b^2-c^2)/2ab]^2}^(1/2)/2
这是一般三角形的面积算法,直角的面积是勾股两边积的一半
三角形面积=abc/4r(其中r是三角形外接圆半径)
Ⅱ 三角形面积怎么算
1、S=1/2×ah
a是三角形的底,h是底所对应的高。
三角形的底a为3cm,高h为4cm,则面积S=(1/2)ah=6(平方厘米)。面积和较长直角边的比是6:4,化简就是3:2。
2、S=1/2*absinC =1/2*bcsinA=1/2*acsinB
其中,三个角为∠A,∠B,∠C,对边分别为a,b,c。
三角形的规则
1、在平面上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内角和定理)。
2、在平面上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外角和定理)。
3、在平面上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其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
推论: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4、 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最少有两个锐角。
5、在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角大于等于60度,也至少有一个角小于等于60度。
Ⅲ 三角形有几种求面积的方法
三角形的面积有五个公式
1.
底乘高,S=(1/2)ab(底乘以高的一半)
2.
正弦值,S=(1/2)bcsinA(两边及其夹角的正弦值乘积的一半)
3.
周长与各边差的积的算术平方根,海伦公式:S=∷√[PP-a)(P-b)(P-c)],
P=(a+b+c)/2
4.
,利用内切圆半径求.:(r为三角形内切圆半径,p=(a+b+c)/2)
5.
S=(abc)/4R,(R为三角形外接圆半径
Ⅳ 三角形面积怎么算 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
1、三角形面积是指一个三角形通过测量和计算而得的平面面积。计算公式为三角形底与高乘积的一半,记为S=1/2(ah)。
2、已知三角形两边为a,b,且两边夹角为C,则三角形面积为两边之积乘以夹角的正弦值,即S=(absinC)/2。
3、设三角形三边分别为a,b,c,内切圆半径为r,则三角形面积S=(a+b+c)r/2。
4、设三角形三边分别为a,b,c,外接圆半径为R,则三角形面积为abc/4R。
Ⅳ 三角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1、已知三角形底为a,高为h,则S=ah/2。
2、已知三角形两边为a,b,且两边夹角为C,则三角形面积为两边之积乘以夹角的正弦值,即S=(absinC)/2。
3、设三角形三边分别为a,b,c,内切圆半径为r,则三角形面积S=(a+b+c)r/2。
4、设三角形三边分别为a,b,c,外接圆半径为R,则三角形面积为abc/4R。
5、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B垂直于BC),三角形面积等于两直角边乘积的一半,即:
S=AB×BC/2
6、(海伦公式)设三角形三边分别为a,b,c,三角形的面积则为:
性质
1 、在平面上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内角和定理)。
2 、在平面上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外角和定理)。
3、 在平面上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其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
推论: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4、 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最少有两个锐角。
Ⅵ 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
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
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在数学课堂中是有很多计算公式必须要掌握的,因为这些计算公式贯穿整个数学学习生涯,其中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比较经常能用到的,下面我整理了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
S=1/2ah(面积=底×高÷2。其中,a是三角形的底,h是底所对应的高)注释:三边均可为底,应理解为:三边与之对应的高的积的一半是三角形的面积。这是面积法求线段长度的基础。
三角形是由同一平面内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所组成的封闭图形,在数学、建筑学有应用。
常见的三角形按边分有普通三角形(三条边都不相等),等腰三角(腰与底不等的等腰三角形、腰与底相等的等腰三角形即等边三角形);按角分有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其中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统称斜三角形。
一、相关性质
1 、在平面上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内角和定理)。
2 、在平面上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外角和定理)。
3、 在平面上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其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
推论: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4、 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最少有两个锐角。
5、 在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角大于等于60度,也至少有一个角小于等于60度。
二、三角形“四线”
1、中线
连接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及其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median)。
2、高
从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的直线画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altitude)。
3、角平分线
三角形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bisector of angle)。
4、中位线
三角形的三边中任意两边中点的连线叫中位线。它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计算三角形的面积,需要画图来计算,先准备好纸、直尺和笔。
先用直尺和笔在纸上随便画一个三角形,我们来计算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先用直尺测一下三角形底边的长,是3厘米。
用直尺从三角形的顶点到底边做一条垂线,就是三角形的`高,用尺子测一下高是1厘米。根据公式面积=底×高÷2,就能得出面积是1、5平方厘米。
如果记不住这个计算公式,我们可以根据长方形的公式来加以记忆,我们用直尺在三角形顶点处做一条和底边平行的线段,长度也是3厘米,从线段的两端向底边的两端做两条垂线,这三行线用虚线表示,三条虚线和底边组成一个长方形。
大家都知道长方形的面积=底×高,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是3平方厘米,从图上可以看出来,三角形的高把三角形分成左右两个小的三角形,每个小的三角形正好是左右两个长方形的一半大小,所以,整个三角形的面积就是整个长方形面积的一半,这样,三角形面积=底×高÷2就很容易记住了。
1、已知三角形底a,高h,则 S=ah/2
2、已知三角形三边a,b,c,则
(海伦公式)(p=(a+b+c)/2)
S=sqrt[p(p-a)(p-b)(p-c)]
=sqrt[(1/16)(a+b+c)(a+b-c)(a+c-b)(b+c-a)]
=1/4sqrt[(a+b+c)(a+b-c)(a+c-b)(b+c-a)]
3、已知三角形两边a,b,这两边夹角C,则S=1/2absinC,即两夹边之积乘夹角的正弦值。
4、设三角形三边分别为a、b、c,内切圆半径为r,则三角形面积=(a+b+c)r/2
5、设三角形三边分别为a、b、c,外接圆半径为R,则三角形面积=abc/4R
Ⅶ 求三角形面积的全部方法
1.面积公式:S=1/2ah
2.面积定理:S=1/2absinA
3.海伦公式:S=根号下p(p-a)(P-b)(p-c)其中P为三角形周长的一半.
Ⅷ 三角形面积是怎么算的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有如下几个计算公式:
1、已知三角形底a,高h,则 S=ah/2
2、已知三角形三边a,b,c,则
(海伦公式)(p=(a+b+c)/2)
S=sqrt[p(p-a)(p-b)(p-c)]
=sqrt[(1/16)(a+b+c)(a+b-c)(a+c-b)(b+c-a)]
=1/4sqrt[(a+b+c)(a+b-c)(a+c-b)(b+c-a)]
3、已知三角形两边a,b,这两边夹角C,则S=1/2absinC,即两夹边之积乘夹角的正弦值
4、设三角形三边分别为a、b、c,内切圆半径为r则三角形面积=(a+b+c)r/2
5、设三角形三边分别为a、b、c,外接圆半径为R则三角形面积=abc/4R
(8)计算三角形面积方法有哪些扩展阅读:
三角形的性质:
1 、在平面上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内角和定理)。
2 、在平面上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外角和定理)。
3、 在平面上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其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
4、 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最少有两个锐角。
5、 在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角大于等于60度,也至少有一个角小于等于60度。
6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7、 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若一个角等于30度,则30度角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
8、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勾股定理)。
9、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