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数学计算题老是算错怎么办
一、只要是做错的题,就一定要写错题原因。
不能只是把错误答案涂掉,把正确答案写在旁边。一定要把这次做错的原因总结出来,然后认真地总结在试卷旁边,也可以整理成错体本或便签纸贴在错题旁边。让他尽可能长时间的记住这个"伤疤".另外,把错误积累起来,等到考前复习的时候复习错题也会很有帮助。
二、认真写演算过程,即便是填空题或选择题。
很多错误是由于孩子没认真读题,凭印象做题造成的。家长要给孩子准备好一点的草稿本,打好格子让他做填空选择提示的演算过程都认真地写在草稿本上。
决不能随便找张纸乱写乱画,虽然表面看上去会影响做题速度,其实能够大大提高做题的准确度。避免因为抄错数或口算失误等造成的丢分。只要这个习惯养好了基本不会影响做题速度。
三、家长多给孩子出计算题进行练习。
我们家长如果想辅导孩子的话,要尽可能的锻炼他的计算能力。由于计算错误造成的丢分的现象太普遍了。解题思路如果自己不是很专业就不要跟孩子思路起冲突,但是家长可以从响应年级的书上找计算题给孩子限时做。只要坚持,孩子的计算能力一定会稳步提升,而且会终身受益。
粗心的表现
1、上课不能专心听讲,易受环境干扰而分心。
2、做事有始无终,常半途而废或虎头蛇尾。
3、对家长的指令心不在焉,似听非听。
4、做作业拖拉,不断地以喝水、吃东西、小便等理由中断,做作业时间明显延长。
⑵ 我六年级简便运算总是出错
这个还是要自己多加练习吧,没有快的技巧。没有有事情是可以一蹴而就的。
⑶ 六年级简便运算的技巧和方法
1五年级数学简便方法计算
一般在计算中,题干的要求是:能简算的要简算。如果式子中有分母相同的分数,结合起来可以凑整或者可以口算,那么可以通过交换律和结合律将这样的分数放在一起。但是要特别注意去括号和加括号时,只有在括号前面是“-”号时变号。当同学们不肯定时,请勿简算,按照运算顺序(①只有加减,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②有小括号的,先计算小括号里面的)进行计算即可。
2五年级数学简便方法
加括号法: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在加号后面直接添括号,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加还是加,是减还是减。但是在减号后面添括号时,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加,现在就要变为减;原来是减,现在就要变为加。(即在加减运算中添括号时,括号前是加号,括号里不变号,括号前是减号,括号里要变号。)四年.级下数学简便运算: a+b+c=a+(b+c), a+b-c=a +(b-c), a-b+c=a-(b-c),a-b-C= a-( b +c);
当一个计算题只有乘除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在乘号后面直接添括号,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乘还是乘,是除还是除。但是在除号后面添括号时,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乘,现在就要变为除;原来是除,现在就要变为乘。(即在乘除运算中添括号时,括号前是乘号,括号里不变
⑷ 六年级简便计算的窍门和技巧
1.乘法分配律,如果可以简便的括号里加某数减某数,括号外乘某数就把里面的算式拆开,分别与外面的那个数相乘(外面的也可以是乘多个数)
2.上述做法在除法里也可以应用,但是先要把外面的除某数改成乘以这个数的倒数(这里的知识点是六年级上册的分数除法)
3.乘法交换律,如果是乘法的话,可以试一试交换分数的分子或分母,除法的话,也可以变成它的倒数试一下(在分数乘法中交换分数的分子或者分母不改变积的大小)
4.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看算式中有没有相同的因数,注意是乘法组,有的话可以把另外两个不同的因数加或减起来(这里用括号括上,并且注意两组乘法算式之间是加还是减)
5.上一条说的也有一种情况,就是会有一个单独的数存在(注意这里单独的数指的是他不与任何数相乘,但是他却是另外两组或一组乘法算式的那个公因数)这时我们把它看作是乘以了一,也可以括在括号里进行计算
6.还有就是除了乘法分配律,另外的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也可以在分数乘法计算中应用(当然,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也是可以的),看哪里可以约分,就把他们两个移动到一起计算,注意这里是不是平级运算,不是的话不可以
⑸ 孩子六年级数学不好怎么办计算总出错,求高人指点
多多练习,熟能生巧嘛!多给孩纸出些题,多写些卷纸,给孩纸多多指导,学习在于悟嘛!多与孩子交流,沟通。
⑹ 孩子数学计算老是会算错怎么办
分析原因。
1、当前一些学生的计算错误,从现象来看,似乎大多是由:"粗心"造成的,"粗心"的原因又是什么? 不外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尚不够成熟,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育工作有引导、促进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功能,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又有助于儿童身心的发展。从小养成的习惯,必将影响一生。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前提。
2.一些同学计算正确率不是很高,反映了这些同学的计算能力还有待提高(比如乘法口诀不熟、进位加法不熟等);可能缺少一种良好的计算习惯(也可以说是学习习惯),如验算的习惯等(大部分学生一做完就交);许多学生在计算时,忽视了“估算”的作用。这一点可能是我们平时教多练少的关系。
四、制订措施。
1.对教师:
第一,及时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做到因材施教:补缺补差及答疑辅导,并分清情况,矫正计算错误,提高计算正确率,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计算习惯,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做好示范,言传身教。教师是学生的榜样。课堂上,板演符合规范,做到既言传又身教。讲评、作业和试卷批改等都要做好学生的表率,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一定要首先做到。
第三,经常鼓励,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要使严格要求能够坚持下去,还必须经常激励学生,使他们对教师的严格要求给予认同,并对执行计算规范保持持久的兴趣,这样才能逐渐形成习惯。
例如:现在圆柱体的体积教学我们丝毫未放松计算意识的培养。 要求学生大多数能够利用简算,25找4凑整简化运算步骤,提高计算正确率。
2.对学生:
第一,按照计算的一般顺序进行。弄清题意,观察题目特点,确定运算顺序。
第二,要养成认真演算的好习惯。数据清楚,草稿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
第三,不能盲目追求高速度。宁慢勿错,宁少勿滥。因此,按教学进度教学之余,我们六年级每日早晨安排2道计算题(一道脱式,一道简算)每日课上5分钟口算。学校每月有计算和口算比赛,年级在计算段教学有测验。
五、教学情况表明,一个学生的计算正确率的高低,与他口算能力的强弱是成正比例的。 在多年的教学中,实行分类指导,加强训练,循序渐进,从提高口算能力来达到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口算训练是:
1、基础性训练 分数加减乘除口算
2、针对性训练
分母中大数是小数倍数的。两个分数,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母既不是互质数,大数又不是小
数的倍数的 。
3、记忆性训练
高年级计算内容具有广泛性、全面性、综合性。一些常见的运算在现实生活中也经常遇到,这些运
算有的无特定的口算规律,必须通过强化记忆训练来解决。
主要内容有:
1.在自然数中10~24每个数的平方结果;
2.π倍的值
⑺ 小学的简便运算公式 一切公式 考试时总是错简便运算 就快小考了 急啊 求解
小学简便运算是利用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进行计算的,归纳起来如下:a+b=b十a(加法交换律),(a+b)+c=a+(b+c)(加法结合换律),a×b=b×a(乘法交换律),(a×b)×c=a×(b×c)(乘法结合律),a×(b+c)=a×b+a×c(乘法分配律),a-b-c=a-(b+c)(减法运算性质),a÷b÷c=a÷(b×c)(除法运算性质),凑整数、凑整10、整100、整1000…的方法,商不变性质,分数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
⑻ 15道六年级简便运算题(易错的)急!!!
1、一根圆柱形的木料长2米,截成相等的3段,表面积增加24平方厘米,原来的木料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2、一个圆锥形麦堆的底面周长12.56 米,高1.2 米,如果每立方米小麦重500千克。这堆小麦重多少吨?
3、一个长方形的长8厘米,宽4.56厘米,与这个长方形周长相等的圆的面积是多少?
4、一块三角形地的面积是0.8公顷,它的底是400米,它的高是多少米?
5、一块白布是边长2米的正方形,剪成直角边是2分米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小三角巾,最多可以剪多少块?
6、用12.56分米长的铅丝分别围成一个正方形和圆,圆的面积比正方形面积多多少?
7、小红看一本故事书,3天看了54页,照这样计算,要看完162页的这本书,还需几天?(用比例解)
8、有一个等腰三角形,它的两个角的度数比是1:2,这个三角形按角分类可能是什么三角形?
9、织布厂加工完成一批布,甲乙合作16天完成,甲单独做20天完成,乙每天织600米,这批布共多少千米。
10、甲乙从同一地点向相反的方向行驶,甲下午6时出发每小时行40000米,乙第二天上午4时出发,经过10小时后两车相距1080千米。乙车的时速是多少千米?
11、机床厂制造某种机床,每台用钢材1.5吨,实际每台节约0.25吨。结果比原计划多制造10台。原计划造机床多少台?
12、有一油坊榨油,100千克的菜籽可榨油38千克,问榨1千克油需要菜籽多少千克?1千克菜籽可榨油多少千克?
13、把长48厘米的铁丝折成三条边的比为3∶4∶5的直角三角形,求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14、小明家有一桶油连桶重8千克,用去一半后,连桶还重4.5千克,原有油多少千克?
15、一个长方形花坛面积是6平方米,如果长增加1/3,宽增加1/4,现在的面积比原来增加多少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