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塘角鱼室内人工养殖技术有哪些
塘角鱼室内人工养殖技术:
1、养殖准备
一般的情况下都是利用池塘进行养殖,养殖池的周围水资源丰富,方便排水和换水,池塘的底部我们修平整,在进水口和排水口的位置布置防逃网。在池塘周围可以种植一些水草,这样可以起到一个净化水质和遮阴藏身的作用。还有最好是在池塘周围布置一层围网,防止敌害进入。最后就是在放养之前将池塘用生石灰进行消毒,减少病害的发生概率。
2、鱼苗放养
塘鲺鱼的鱼苗我们要选择体质好的、健壮的、没有疾病感染的、没有外表及内在伤害的、规格大小均匀的种苗。在放养之前我们还需要将鱼苗进行消毒,一般都是放入稀浓度的盐水中进行清洗十分钟左右捞出。最后按照每亩放养两三万尾的密度将鱼苗放入养殖池中即可。
3、饲料投喂
塘鲺鱼是一种衣肉食为主的杂食性鱼品种,它的饲料种类也是非常多的。比如说田螺、河蚌、蝇蛆、鱼虾、动物内脏等这些都是可以用来喂塘鲺鱼。当然如果是需要高蛋白的饲料也可以使用红虫、蚯蚓、黄粉虫等这一类的饲料。塘鲺鱼一般一天需要喂食两次,分别是在早上八点左右以及下午六点左右。
4、日常管理
在平时的饲养管理中,我们要根据水体的肥沃程度合理的追施有机肥,培育充足的浮游生物,以增加天然的饲料。其次就是要经常换水,一般每隔半个月左右换一次水,防止水质恶化,当然如果温度较高的话,我们需要视情况来调整换水的周期。还有就是要定期对养殖池进行消毒,一般是每隔半个月到二十天左右用生石灰消毒一次。
5、病害防治
塘鲺鱼养殖的病害是比较多的,但这些鱼病也是比较常见和频发的,很多的水产养殖中都可能会发生。比如说车轮虫病、三代虫病、水霉病、肠炎病、小瓜虫病、尾孢子虫病等。我们分别可以使用硫酸铜、高锰酸钾溶液、食盐水、鱼菌清、硝酸亚汞、甲醛溶液进行防治。
Ⅱ 塘角鱼养多少个月,附养殖方法
塘角鱼饲养4-5个月,体重可以达到0.5kg左右,饲养一年左右,体重可以达到1.2-2kg。池塘处理:使用生石灰进行消毒,并施加肥料进行水质培育。鱼苗放养:每亩池塘放养2.5-3万尾。喂食:每日的喂食量为塘角鱼体重的2-6%,分成2-3次进行投喂。Ⅲ 我家有个水池可以养塘角鱼吗怎么养呢
尽管塘角鱼可以在小水池养殖,但新建的养殖池还是以大为好,面积要求在0.26~0.33hm,池深3.0~3.5m,水深2.0~2.5m,以土池结构为好,其水质缓冲性能较好,养殖过程中水质比较稳定。
塘角鱼的养殖:
1、饲料投喂。采用塘角鱼专用膨化颗粒饲料投喂,最好采用生命源微生物发酵剂,将饲料发酵7d后再进行投喂。可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养殖成本,还可减少塘鲺排泄物对水体污染。投喂要做到“四定”,即定时、定点、定量、定质。
2、早晚巡塘。鱼苗放养后,要坚持早、晚各巡塘1次,观察塘鲺的活动、摄食及水质变化情况;捞出池塘漂浮的杂物及死鱼,保持水质清洁。
塘角鱼属于热带色类,耐低温能力较差。当水温降到12℃时,停止摄食;水温降至8~10℃时会出现冻伤和感染水霉病;水温在7℃以下时死亡。因此,在人工越冬期间,水温必须保持在13℃以上,在北方地区要进行保温越冬。
塘鲺鱼因其贪食又不活泼,饱食后不大运动,所以生长快。饲养1年体重可达1.2~2千克,在我国南方一年可养2~3季。在池塘饲养条件下,经4~5个月饲养,当年苗—般可长到0.5千克。
Ⅳ 养殖塘角鱼,幼鱼一般怎样管理
1、小水体养殖:小水体放养具有占地少、管理方便等优点,可利用房前屋后,路旁沟边各种零星洼地建池养鱼。一般每平方米水面可投和鱼苗20-50尾。
小水体养殖对饲料要求较高,主要靠人工投喂,鱼苗下塘10-15天内,最了喂活性饲料,如红虫(水蚤)、水蚯蚓、孑孓等,如无洗性饲料,可投喂些切碎的蚯蚓、蝇蛆、粪蛆等,。等鱼苗长到10cm以上,除继续喂上述饲料外,还可增喂禽畜水产品下脚料,饭店的残剩饭菜等,每天上下午各喂一次。要注意观察水质,经常冲水排污,以保持水质清新。
2、池塘单养:放养密度应视水塘水质条件和饲料丰歉而定,一般每亩放4CM规格鱼苗。
Ⅳ 塘角鱼的养殖方法
一亩田可以养10000—15000尾塘角鱼。
1、鱼塘消毒
鱼苗放养前,鱼塘必须彻底清除杂物、清理塘底淤泥,每亩用生石灰25或茶籽麸20,或漂白粉5斤兑水全塘泼洒消毒,一星期后经试水确定安全,才能放苗。
2、鱼苗投放
塘虱鱼的养殖,可分为混养与纯养两种方式。混养是指在养殖“四大家鱼”塘中,每亩混养“五指鱼”(即是每公斤200尾左右)150—200尾,平时不用专门投放饲料,每亩可收获15—25公斤塘虱鱼;
纯养是利用塘基坚实,排灌方便,水深能够控制在1.5米左右,面积一般以4—6亩为宜的鱼塘,以每亩放养3厘米幼苗,10000—15000尾。放苗初期,用密网布在塘边围成一个5—8平方米的小水体,先用浅水培育10—15天,随着鱼苗长大,逐日加深水位,最后拉开网布,让其在大水面生长。
3、鱼苗培育
要繁殖埃及塘虱鱼苗,首先要选择好优良健壮的亲鱼,按鱼体重5%一10%,用花生麸、蚕蛹等食物饲养,促使亲鱼性腺发良。好的雌鱼种体表较粘滑,色素较淡,头部略高,腹部圆胀,胸鳍末端较钝,生殖孔呈圆形,成熟时腹部卵巢轮廊明显,有弹性,有时可压出碧绿色卵粒;肛门略突微红。
雄鱼种则体表较粗糙,色素较深,头部略扁,体乎直,腹部窄长,胸鳍末端较尖长,外生殖器成细长管状,末端较尖,肛门略凹。
选择好成熟亲鱼后,可进行催产注射。催产剂可用鱼类脑下垂体或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每公斤雌鱼用鲤垂体4粒,或鲢鳙垂体14—16枚,或激素3000单位。雄鱼用量减半。垂体要研碎,加生理盐水制成注射液,激素用生理盐水溶解即可。公斤体重的亲鱼,注射量为2毫升。
注射部位为背鳍侧面肌肉,或胸鳍基部内侧。注射后雌雄亲鱼配对放在塑料盆中的清水里,可放人一些假水仙根作鱼巢,然后用竹箔盖口,放到僻静处,保持水温25℃一30℃。亲鱼从注射到开始产卵约10-12小时,产卵时间约3个小时。一条鱼养得好,一年可产卵4-5次,一次可产卵3-4万粒。
亲鱼产卵后,将卵收集起来,放到孵化箱,或水泥池、水缸、面盆等用具里进行孵化。每平方米水面可容卵2-3万粒,池水要保持深30-40厘米,温度保持在29℃-30℃,不可过高,也不要让强烈阳光照射。若用盆、缸孵化,要注意经常换水。
孵化从受精到出膜只需2小时左右。当仔鱼出膜后,应及时清理鱼巢,注意换水,待50--60小时后,鱼仔能游泳时把鱼放到有饵料的培育池中。
4、环境要求
鱼塘塘基四周必须要牢固,检查堵塞漏洞,进排水口要分设,预防雨季塘水漫顶(过基)使塘虱鱼随水而逃。鱼苗培育最好是用水泥池,便于管理,捕捉容易,还可以防止敌害的威胁。
水泥池可以砌成方形,一般以10-20平方米为宜,池高2米,池边设排灌管和排污管,放养密度以每平方米水面1500-2000尾为宜。在饵料充足的情况下,一般培育15天左右,可达到出售规格。 培育阶段饵料以浮游动物(水蠕)为最好。
水域要经过滤,防止龙虱幼虫、松藻等敌害,也可用蛋黄、奶粉、玉米粉等混合饲料投喂,但要注意池水常换,保持清新,以免污染水质,影响鱼的生长。也可以用池塘育鱼苗。在大批繁殖中,用池塘较好,池塘面积1-2亩,水深1—1.5米为宜。
池塘要求平整,排灌方便,鱼苗下塘前10天,最好亩用茶麸40-50公斤泼塘,杀死塘中杂菌,进行消毒。然后用清水洗塘,放回清水后再放鱼苗。每亩可放20万尾,饵料与池养一样。要经常巡塘,注意观察水的变化,把蛙卵和其它杂物捞开,防止蝇粪天敌危害。这样,培育12-15天,鱼苗可达2-3厘米,即可出售。
5、成鱼养殖
塘虱鱼的生长最适宜于20℃-30℃温度,所以每年4-11月是理想的养殖季节,这段时间可养2--3批鱼。目前,常用养殖方式有如下四种。
稻田养殖:稻田要求没有漏洞,排灌方便,田基较高,在进出水口要装上网纱或竹筛,以防鱼逃跑。可在每块田的四角挖一个1-2平方米大的小水池,池深1米左右,池面要用树叶或茅草遮盖,以免强日光曝晒。每亩稻田可放鱼苗1000尾左右,每天可定期投放一定食饵入池。如管理得好,亩产鱼可获75—175公斤。
家庭池养:家庭场院可利用土池、水泥池、天井、水坑,水缸等地方进行养殖。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水面50尾左右,这种池养鱼饲料要求高,最好用动物性饵料,如蚯蚓、孑孓、小杂鱼等。也可下鱼粉混合花生麸、麦粉、玉米粉等投喂。一般每天投1—2次。同时要经常更换池水,尽量保持水质清新。
池塘纯养:池塘以0.5-2亩,水深1--2米为宜。未放鱼前要做好清塘消毒工作,放时每亩(最好放5厘米规格鱼苗)密度为3000-4000尾,可施放禽畜粪肥,饲料可投花生麸、米糠、蚕蛹等。日常管理要定时、定质、定量、定位投饲料,每天分早晚两次,早上占当天40%,晚上占60%。
每周调整一次投饵量,约增加20%。放鱼后前20天要多下精饲料,用量为鱼体重10%-15%左右,让鱼吃饱生长才快,并要注意水质变化,过肥可冲注新水,过瘦则应施肥。雨天要做好防逃工作,池塘养殖二三个月,一般鱼可达0.4--0.5公斤重。
成鱼混养:埃及塘虱鱼可与四大家鱼混养,既可充分利用水体,又利于四大家鱼的生长:放养时间最好在7一8月份,放养数量要视饵料而定,一般每亩混养鱼塘投放大塘虱鱼苗1000---2000尾。饵料足,管理好。除增加家鱼产量外,每亩可多收埃及塘虱鱼300--1000公斤。
6、日常管理
鱼苗放养后,要坚持早晚巡塘,观察塘虱鱼的生长情况。饲料投喂要坚持“四定”,投饲量按鱼体重的8%—10%比例投放,但有些群众是以是否食完进行投饲量增减,尽量做到食完不浪费。在“四防”工作上(即防暴冷暴热、防逃、防敌害、防鱼病)做到有备而战。
利用池塘纯养塘虱鱼时,通过科学管理,成活率可保证在45%—55%以上,经过3—4个月的养殖,每亩可收获商品鱼350—500公斤,在种苗配套供应有保障的时候,一年还可以养殖两造。
(5)怎么养角鱼最好方法扩展阅读
生活规律
性喜成群,贪食,主要摄食动物性饵料,如昆虫、小杂鱼、虾、贝类等,也很喜欢吃血(如猪血,屠宰猪的血流入池塘,塘鲺会长很大),粪便,肉类,吃这些生长迅速。
多在夜间活动和取食,白天则潜入水底或洞穴中。人工饲养后,亦能在白天摄食,食取部分植物性精饲料。塘鲺鱼适应能力强,可在小水体和低溶氧的环境中成长,且病害较少,饲料来源广,容易养殖,成本较低,适宜于农家庭院小水面养殖推广。
塘鲺鱼原系野生鱼类,栖息于河川下游、田野、坑塘、沟渠等处。其主要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库、坑塘的中下层,多在沿岸地带活动,白天多隐于草丛、石块下或深水底,夜晚觅食活动频繁。秋后居于深水活污泥中越冬,摄食程度亦减弱。
肉食性鱼类,捕食对象多为小型鱼类:如餐条、鲫鱼、鰕虎鱼、麦穗鱼、鲤鱼、泥鳅等,也吃虾类和水生昆虫。以吞食为主,牙齿的作用主要是防止食物逃脱。
属夜行性动物,白天静静地藏在河底的坑里或树根下。食量大,如多瑙河鲇的大型种类会袭击小型的水鸟或老鼠,底层凶猛性鱼类。怕光,喜欢生活在 江河近岸的石隙、深坑、树根底部的土洞或石洞里,以及流速缓慢的水域。
在水库、池塘、湖泊、水堰的静水中,多伏于阴暗的底层或成片的水浮莲、水花生、水葫芦下面。春天开始活动,觅食。入冬后不食,潜伏在深水区或洞穴里过冬,如果没有什么东西去侵动,一般不游动。
Ⅵ 塘角鱼养殖技术及成本是什么
选择塘基坚实,没有渗漏,水量足,水质好的池塘。在放养前要将池水排干暴晒3-5天左右,然后用生石灰将水池彻底消毒。塘角鱼可以在低氧水体里正常生活,采用池塘高密度单养的模式非常适宜。
养五万条塘角要成本5万元左右,一尾塘角鱼苗市场价也就1毛钱左右,假如按正常养殖密度一亩投50000尾鱼苗,费用只有5000块钱。
日常的饲料费用主要分鱼苗期和成鱼期。鱼苗期差不多半个月,这段时间主要投喂一些优质的饲料如碎鱼碎虾肉、猪下水等等,费用会高一些,一亩大概花费5千元左右。半个月之后可以投喂开始投喂鱼饲料,一直到收获要放养3-4个月。累计消耗的鱼饲料大约花费4万元。合计成本约5万元。
塘角鱼养殖注意事项
1、应激,换水应当平衡进出水,而不是排空后注入新水,特别是不应该喂鱼后短时间内换水。
2、藻类灭杀,现阶段的蓝绿藻会大量繁殖,合理灭杀更利于塘角鱼的健康生长。
3、投料时间调整,日短夜长,建议根据各地的天气合理安排投料时间。
4、秋冬交替,水霉病发病率明显增加,防范为主,一旦发现有发病迹象,及时处理,切勿拖延。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塘角鱼
Ⅶ 怎么养埃及塘角鱼,要注意 那些事项
1,亲鱼池:亲鱼池用普通鱼池,面积1~2亩,水深1.5米为宜。池底平坦,便于捕捞,水源良好,排灌方便。亲鱼下池前要清池消毒,并检查池底和堤埂有无漏洞,以防鱼逃。
2,放养密度:每亩放养亲鱼150~250千克(100~150组)为宜。亲鱼放养密度视水质而异,密度太大影响性腺发育。
3,饲料和日常管理:饲料以花生饼、豆饼为主,辅以鱼粉、蚕蛹、蝇蛆、鲜鱼肉或废弃动物下脚料等。在进入生育期的前一个月,应以动物性饵料为主,以促进性腺发育。投饲量每天按体重的10%~15%投喂,分上、下午两次投喂。每星期应注新水1~2次,每次2~3小时。
5,亲鱼越冬:埃及胡子鲶系热带性鱼类,对低温的忍耐能力高于罗非鱼,水温降至10~15℃,开始进入越冬期。利用地下热水、温泉水、防空洞、土建地下温室或工厂余热水均可供安全越冬。
(7)怎么养角鱼最好方法扩展阅读
埃及塘角鱼食性:埃及长须鲶鱼是一种杂食性鱼类,主要以动物性饵料为食。贪吃,既吃植物饲料,又喜欢吃动物饲料,而且生长速度快,吃动物饲料一样快。
在天然水域,它们主要以小鱼、虾、水生昆虫、蚯蚓和底栖生物为食。人工养殖,可饲喂野生鱼类、蚕蛹、蝇蛆、贻贝肉、屠宰场废弃物等,也可饲喂人工复合饲料,如麦麸、面粉、豆饼等,或将这些饲料制成膨化球团饲料效果较好。
Ⅷ 黄角鱼的养殖方法
黄颡鱼人工养殖技术要点如下:
1、池塘条件。养殖黄颡鱼的池塘面积要求不严,可大可小,但水深应保持在1.5米以上,池底淤泥不宜过厚,以泥沙质底为佳。池塘要求排灌方便,水量充足。鱼种下池前用生石灰进行消塘消毒,每亩池塘用生石灰75--90公斤,以彻底清除野杂鱼类和杀灭病原生物。
2、池塘主养。池塘主养黄颡鱼,鱼种规格以10--15厘米、体重15--35克左右为佳,每亩放2500--5000尾左右,并配养鲢、鳙鱼各100尾,用以调控水质。饵料日投喂量,全价配合饲料按鱼体重的1%--4%左右、小杂鱼虾按体重10%左右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可参照下述配方进行配制:鱼粉30%--40%,菜饼10%--35%,豆饼20--30%,次粉15%--18%,米皮糠10%--15%,诱食促长添加剂2%--5%。由于黄颡鱼是以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因此,对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和质量要求较高,否则影响黄颡鱼的正常生长。对已经驯食的人繁种苗可直接投喂人工饲料,对天然种苗还须经驯食1周左右才能正常摄食工作饲料。驯食方法:先用鱼糜沿池边泼撒,1--2天后,待鱼种开始前来摄食,再逐步添加人工饵料搅入鱼糜中定点投于水边,最后转为全部人工饲料进行定点、定时、定量投喂。
3、混养。黄颡鱼套养在其它养鱼池中,可以利用池内的一些野杂鱼虾,不必为黄颡鱼另行投喂饲料,每亩放50--100尾规格在35克左右的鱼种,可获得10--15公斤商品黄颡鱼。套养黄颡鱼种的放养规格不宜过小,池中不宜再配养其它凶猛的肉食性鱼类,如大口鲶、乌鳢等。
4、水质管理。黄颡鱼耐低氧较常规鱼差,喜清洁水,因此,养殖黄颡鱼的池塘水透明度应保持在35--40厘米,放养密度高的池塘应设增氧机防止缺氧浮头。定期加注新水。黄颡鱼池水不宜碱性过强,用于防病的生石灰用量不宜超过20克/立方米。
5、鱼病防治。黄颡鱼的抗病能力强,养殖中一般无大病。但在饲养中受季节、气温、水质、投料及鱼体表无鳞的特点和养池中的细菌、寄生虫等影响,也会引起局部感染和寄生虫生于鱼体鳃丝及内脏各部位引发疾患,需在平时养殖中注意观察,针对异常情况提前预防。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