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对于胃病,老人们有很多治疗的“土方法”,你都知道哪些
治疗胃部,老人们有很多“土方法”,这些方法要从胃的“六怕”入手,对症下药。
胃和身体其它器官一样,都需要进行休息。到了晚上,人体开始进入衰弱状态,身体的各项免疫能力随之下降,胃部就很容易被疾病入侵。
其次,很多人熬夜时都喜欢吃夜宵。这个习惯也不好。夜晚胃肠活性差,蠕动较慢,夜宵很难被胃部消化,会造成消化不良。
⑵ 治胃炎的土方法有哪些
可从饮食方便下手:
要少吃辛辣及粗糙的食物,不暴饮暴食,少知服对胃肠有刺激性的药物。
在一日三餐上每道顿不可过饱,不主张多餐,以免增加胃的负担,先进食比较清淡的流质、半流质,如米汤、粥、新鲜果汁,逐渐增加一些蛋白质食物版,但忌油腻、油炸食品,并且在开始进食宜少量,等胃肠道功能恢复后,才开始正常饮食,并注意休权息。
此外,每天坚持饮用胃泰散,开胃醒脾,和胃止痛,缓解胃脘疼痛,呕恶泛酸、烧灼不适等情况。循序渐进,胃病逐渐减轻。效果还不错。
⑶ 患了胃炎,可以用哪些土方法,一个月帮你治愈老胃病
不少胃病患者都是在吃西药中度过的吧,特别是急性肠胃炎或者吃辣喝冰胃病发作的时候,习惯性的用西药抑制掩盖过去,但是西药总归是治标不治本,因此胃病的患者们反反复复总是不能“断根”。
3.炸生姜,治胃痛、胃寒、嗳气
生姜洗干净,切片沾上白糖,热好油,炸至两面稍变色,每次2片趁热饭前食用,一般是10天左右会感到胃里暖暖的,对改善胃寒、胃痛的症状有很好的效果。
中医建议:胃病属于慢性疾病,需要长期调理,不可图快。食疗都是辅助作用,如果是胃病严重的话,最好是去医院接受正规的治疗平时也可以喝长白山药谷丁香茶来养胃。
⑷ 治疗漫性胃炎有那些土偏法
1、甘蔗汁、葡萄酒各一盅合服,早晚各1次,治疗慢性胃炎。
2、生姜200克,醋250毫升,密封浸泡,空腹服10毫升,主治慢性胃炎。
3、鲜萱草根30-60克,水煎服,主治胃炎、牙痛。
4、鲫鱼1-2条,糯米50克,同煮粥服食,主治疗胃炎。
5、取焦山楂15克,延胡索9克,香附子12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6、取北沙参30克,淮山药30克。将北沙参、淮山药分别洗净切碎,一同入锅,加适量水,先浸渍2小时,再煎煮40分钟,取汁:药渣加适量水再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合并两次药汁。日服1剂,分早晚2次温服。
⑸ 有哪些治疗胃病方法
慢性胃炎该如何调理?慢性胃炎的中医调理法
中医称本病为胃脘痛,若胃痛连及两胁,口苦口干急躁易怒,为肝火犯胃型若面色苍白,乏力,胃痛喜按喜暖,为脾胃虚寒型若口干,舌红无苔,大便干,胃脘隐痛为胃阴不足型。
慢性胃炎该如何调理?首选德甫的尝渭宝茶,一天喝两袋,古方中草药配方舒胃顺气,改善慢性胃炎胃胀肠胃不适等。平时也可以多注意调养。
1.起居调养法
中医认为本病大多发于脾胃素虚者,脾胃既虚,正气较弱,故患者应注意保暖,避风寒,并保证适当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2.心理调养法
情绪与胃炎关系密切,发怒、紧张,可导致胃肌收缩、微小血管痉挛、胃自身保护修复机能减退、胃酸分泌亢进等变化。患者一定要思想达观、精神松弛、心情愉快。在临床上,由于精神因素加重或诱发慢性胃炎者屡见不鲜,故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情志的舒畅对慢性胃炎的治疗和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3.饮食调养法
饮食不节可直接导致胃炎发生,故患者要特别注意饮食调养。首先应忌食生冷辛辣之品,煎炸难消化的食品也不宜多吃。饮食宜软易消化,避免过于粗糙、过于浓烈的香辛调料和过热饮食。进食习惯要养成细嚼慢咽,以达到易于消化、减轻对胃粘膜刺激的目的。少吃盐渍、烟熏、不新鲜的食物。每餐饮食以七分饱为宜,不宜吃得过饱,更不宜多吃煎炸难消化食品。
胃炎调理食谱推荐
石斛竹枣粳米粥:石斛12克、玉竹9克、大枣5枚、粳米60克。将石斛、玉竹煎煮30分钟去渣,加入大枣、粳米煮粥,1日1次,连服7-8日为1疗程,适用于肝火犯胃型胃痛。
鲫鱼粥:鲫鱼1-2条、糯米50克。煮粥食,早晚常服。适用于脾胃虚寒型胃痛。
4.推拿调养法
自我推拿用指压法,分别取中脘、下脘、神阙、关元、足三里、内关等穴,在1分钟内,用右手食指、中指,先按顺时针方向,再按反时针方向,各按压36圈。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
⑹ 有什么土方法治疗胃炎,胃溃疡
对于不同身体体质的人们,在出现胃溃疡症状之后,所运用到的治疗方法是完全不一样的,避免胃溃疡症状产生严重的哎变,就必须及早的进行胃溃疡疾病治疗,否则就会有非常大的疾病症状,那么,胃溃疡都有哪些治疗的土方法呢?
汉族土方:乌贼骨50克,浙贝母200克。用法:上两味共研细末,混匀即得。每日两次,每次4克,连服1h;3周。说明:该方具有抗溃疡、止胃酸的作用,主要用于胃溃疡,胃酸分泌较多,返酸、呕吐等症。
土家族土方:蚤休20克,鲜猪肚1只。用法:在猪肚内塞入已用水浸透的蚤休,扎紧猪肚两端,再加水及盐,用文火慢煲,最后倒出药渣,喝汤食肉。每隔4天用1剂,连食一个月左右。说明:此方有消肿散瘀、清热愈疡之功效,可加速溃疡面愈合,在土家族民间应用较广。
维吾尔族土方:小羊羔肠子适量。用法:将小羊羔肠浸泡、洗净、翻开,用玉米粉外撒。翻转羊肠,放适量油盐煮食。每天3次,连食1个月。说明:此方系新疆吐鲁番地区牧民所独用,对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疗效显着。所用羊肠取自6个月左右的绵羊或山羊的十二指肠。
彝族土方:韭菜白300克、鲜蜂蜜250克、鲜猪油200克。用法:将前一味药烤干研粉,后两味拌匀成蜜油。每次服蜜油9克加韭菜白6克,每日3次,连用1~周。说明:彝族民间喜用此方治疗胃炎、胃溃疡等病,具有润护胃肠、增食欲、通便秘之效。瑶族偏方:野荞麦根90克,猪骨头适量。用法:炖服,每天1剂,连服7天,此后每隔两天服1剂,连服1~3周。治疗胃溃疡效果颇佳。
⑺ 治胃病的土单方
食疗方:
1.鲜薯仔100克,生姜10克,榨汁加鲜橘汁30毫升调匀,将杯放热水中烫温,每日服30毫升,适用于神经官能症性胃痛、恶心、呕吐。
2.粳米60克,砂仁细末5克。粳米加水煮粥,待粥好后调入砂仁末,再煮沸1~2开后即可。早晚服食。此方对虚寒胃痛、胀满、呕吐有效。
3.鲜姜3~5片,红糖适量,以滚开水沏泡,趁热饮服,服后取微汗。适用于寒气犯胃的胃痛。
4.大葱3~4段,生姜3~5片,白胡椒面适量,以开水冲泡;或于火上煮葱、姜片刻,服时可加少量食盐调味,再放胡椒面,趁热饮汤。
适用于因感受寒凉的胃痛。
5.桂皮6克,山楂肉10克,红糖30克。先用水煎山楂后再入桂皮,待山楂将熟去火,滤汁入红糖,调匀后热服。用于因饮食寒凉、粘滑太过所致的胃痛。
6.粳米100克,牛肉松25克(或其它肉松)。将粳米用常法煮粥,加入肉松调匀,趁热用食。适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胃痛。
7.佛手柑20克煎汤去渣,粳米100克,加水适量,煮粥,粥成后加冰糖并入佛手汤稍煮即可。每日服2次。此方对慢性胃炎、胃气痛有较好的疗效。
8.新鲜瘦羊肉250克,切小块先煮烂,再同粳米同煮粥。
每日服2次。此方治虚寒性胃痛、中老年气虚亏损、阳气不足、恶寒怕冷、胃脘疼痛。
9.生山楂片15克,炒麦芽20克。用开水沏泡,待泡开后,加白糖适量,代茶频频饮服。适用于脾胃虚寒胃痛。
10.蜂蜜100~150毫升,隔水蒸熟,于食前空腹1次服下。每日3次,连服2~3周。蜂蜜能使胃液总酸度降低,疼痛消失,大便正常。适用于十二指肠溃疡。
药疗方:
1、 黄豆500克,猪苦胆1个。洗净后混合浸泡2-3天,炒熟粉碎。每日3次,每次2-3克。此方主治胃炎、胃溃疡及消化不良。
2、 神曲15克,砂仁、内金、良姜、白术、五灵脂、当归、川黄连、丁香各5克。将上药粉碎过筛,制水丸或压片,每日3次,每次1-1.5克。此方主治急、慢性胃炎,消化道痉挛及胃十二指肠溃疡所引起的腹痛。
3、治胃下垂(1) 人参、砂仁、九香虫各30克,苍术60克,陈皮20克。共研极细末,装入胶囊,每次2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4、治胃下垂(2) 鲜仙人球(去皮、刺,切丝)60克,瘦猪肉(洗净,剁烂)30克。加水共煎,每晚1次,连汤同食,连服10天。不效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