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孩子在发烧的时候,应该采取物理降温的方式,具体该怎么做
小儿发烧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临床症状,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小儿感冒有关,是需要积极治疗的。对于儿童发烧的治疗,可以进行物理降温。具体做法是:可以用酒精擦拭孩子的额头、四肢、胸背、手、脚、心脏、腋下和腹股沟等部位,进行降温;也可以通过冰袋或冰块、冷毛巾敷在患处进行积极的物理降温。你可以把温热的毛巾弄湿,然后敷在孩子的额头上。
以上就是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
⑵ 小儿发烧了,推荐几个物理降温法,值得大家收藏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天气冷暖不定,小孩子很容易就会感染病菌生病发烧,尤其是发烧对于孩子来说,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生病。但其实物理降温可以用来改善发烧甚至退烧的。
方法三:酒精擦拭冷却。当孩子出现发烧症状时,如果此时情况严重,那么可以用酒精擦拭身体,用35%的酒精擦拭身体,并通过蒸发酒精来消除体温,这也有利于降温。当然,要注意的是,正常情况下,用酒精擦拭身体时,应避免将酒精擦拭在脆弱的皮肤上,以免引起不良症状。一般来说,酒精可以擦在孩子的前额、背部、胸部和腋窝,这有助于有效退烧。
⑶ 孩子发烧有哪些物理降温的好方法
物理降温的方法: 1.退热贴:建议家里常备一些退热贴,退热贴使用方便,贴到宝宝额头上就可以快速散热降温,方便好用。小提示:退热贴为医药品,必须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的严格审核、注册。购买品质有保证的退热贴时,一定要认清是否有注册文号:如:国药管械XXXX号。质量不合格的退热贴,贴2/3个小时没效果了,贴了又撕,撕了又贴,会将宝宝的额头弄得都变红。) 2、酒精擦浴是以前人们常用的退烧方法,但是现在不提倡给宝宝用这种方法,用酒精擦拭宝宝的身体,会造成孩子皮肤快速舒张及收缩,对宝宝刺激大,另外还有可能造成小宝宝酒精中毒。 3、 用冰枕或冰敷额头方式退烧,是许多家长经常采用的。但六个月以内的孩子不宜使用这种方式,因为小宝宝易受外在温度影响,使用冰枕会导致温度下降太快,让宝宝难以适应。另外,宝宝发烧时全身的温度都升高,局部的冰敷只能有局部降温作用,倒不如温水擦拭宝宝全身效果好。 4、温水擦浴就是用37℃左右的温水毛巾擦孩子的四肢和前胸后背。使皮肤的高温(约39℃)逐渐降低,让宝宝觉得比较舒服。这时还可以再用稍凉的毛巾(约25℃)擦拭额头脸部。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这些降温处理时,如果孩子有手脚发凉、全身发抖、口唇发紫等所谓寒冷反应,要立即停止。为什么呢?当病源侵入人体后,体温都要升到一个相应的温度,这就是设定温度。降低设定温度是给孩子退烧的关键。因为设定温度若不改变,散热的同时,身体仍然会发动产热作用来达到目标体温。这时用冷水给孩子擦澡,企图通过散热来退烧,不但无效,反而让孩子发抖寒战,非常痛苦,所以必须先用退烧药物,降低设定温度,这时再辅助物理散热,体温才会真正降下来。
⑷ 孩子发烧,有哪些物理降温方式简单又有效
小孩子难免会有头疼脑热的时候,而孩子年龄如果比较小的话,家长就会在孩子发烧的时候束手无策,但其实孩子发烧是属于一种正常的现象,不能够每一次在孩子发烧的时候都吃药物。当家里的孩子发烧,家长其实是可以使用以下这几种物理降温方式的。
使用温水洗澡孩子在发烧的时候,很多家长都认为如果在给孩子洗澡的话,很有可能会造成孩子发烧更加的严重,但其实使用温水洗澡也算是一个正确的物理降温方法。
但前提是一定要观察一下孩子的精神状态,如果孩子的精神状态不是很好的话,那么就尽量不要给孩子洗澡了,但如果孩子虽然发烧,但是精神状态依然很好,这个时候就可以尝试着多给孩子洗几次澡,水温尽量控制在27度左右。将温水在宝宝的全身进行打湿。
一定要控制好水温,如果水温过高的话,反而会引起孩子全身血管的扩张,这样很有可能会出现缺氧的情况。并且进一步的加重发烧。
⑸ 保育员幼儿发热的物理降温方法有哪些
幼儿发热的物理降温方法有1、头部冷敷;头部冷敷适合小儿的一般发热,体温并不特别高的孩子。方法是将毛巾用凉水浸湿后敷在患儿的前额部,每5—10分钟更换一次。也可将水袋中灌上凉水,枕在脑下。2、酒精擦拭。酒精擦浴适合于发热较高的患儿。方法是用30%—50%浓度的酒精,如无酒精亦可用白酒代替,用小毛巾浸湿后擦拭患儿颈部、四肢、后背、手足心等部位。尤其重点擦拭腋下、肘部、腋窝、腹股沟等血管丰富的部位。注意对麻疹等出疹性疾病不宜采用酒精擦浴。3、温水浴。温水擦浴适合于高热患儿的降温。方法是用32℃—34℃左右的温水擦拭患儿的全身皮肤。在腋窝、腹股沟、腋窝等血管丰富的部位擦拭时间可稍长一些,以助散热。胸部、腹部等部位对冷刺激敏感,最好不要擦拭。出疹的孩子发热不要用温水擦浴降温。
⑹ 孩子发热要用物理降温,哪几种方法才是真正的降温
小儿发热的时候,温度低于38.5度要物理降温,如果温度超了38.5度的时候,服用退烧药也要同时物理降温,那怎么才算“有效”的物理降温呢?
在崔玉涛医生的育儿书中,提到了小儿发热与物理降温这个话题。
【小儿发热】本身不是一种疾病,是由于体内致热源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体内产热增加,散热减少的一种现象。退热是以增加散热,减少产热为出发点,退烧药是改变体温调节中枢的状况,减少产热是做到退热的前提,真正退热的效果需要通过物理降温增加体内散热来实现。
另外我们还要正确地看待物理降温,维持体温需要体内产热和散热的平衡。发热是产热增加或散热减少的结果,想要退热,需要增加散热很重要。皮肤散热是主要的散热途径,增加皮肤血流就可以加快散热。
退热效果不好的主要原因是体内水分不足,婴幼儿生病时多不喜欢喝水,家长一定要耐心少量多次喂养,以增加体内水分有利于退热,否则吃了退热药也达不到预期效果,再有排尿和排便过程都可利于降温,退热的捷径不是从药物不发,而是增加体内水分和采用适宜的物理降温。
⑺ 家中孩子在发烧时,有哪些正确的物理降温方法需要掌握
一般来说,婴幼儿的正常体温为:口腔处为36.2℃~37.3℃之间,腋窝处为35.9℃~37.2℃之间,肛门处为36.5℃~37.5℃之间,当体温超过正常体温0.5-1℃时,就可以认为是发烧了,38℃以下属于低热,39℃以上为高热,38℃~39℃位中度发热。
其中,低热和中毒发热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物理降温法进行降温,高热需要药物降温。
⑻ 宝宝发烧的时候,都有哪些物理降温的方式
有孩子的父母,几乎都经历过宝宝发烧,看着宝宝发烧,父母也是煎熬。不过家长不需要过分担心,发烧并不是坏事,甚至还有一定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