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科普 > 钉螺检查方法有哪些

钉螺检查方法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7-31 08:34:22

⑴ 吃了很多钉螺很担心,怎么

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地方性寄生虫病。寄生于人体的血吸虫主要有三种:即流行于非洲北部的埃及血吸虫;流行于拉丁美洲及非洲中部的曼氏血吸虫以及流行于亚洲的日本血吸虫。在我国因只有日本血吸虫病流行,故通常将日本血吸虫病简称为血吸虫病。日本血吸虫病在我国长江流域和长江以南十三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严重流行,解放初期估计有患者千余万人。是我国危害最严重的寄生虫病。解放后政府开展了大规模的防治工作,流行情况得到基本控制。但文革期间,由于预防工作中断,使血吸虫病又复流行和蔓延。积极开展防治工作仍很有必要。
急性血吸虫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研究认为可能是一种免疫复合物病或血清病。在血吸虫感染的早期,尾蚴和移行的童虫可刺激宿主产生抗体,但抗体的水平较低。当童虫发育为成熟成虫并大量产卵时,虫卵释放出来的大量虫卵可溶性抗原,刺激宿主迅速产生抗体,在抗原过剩的情况下,形成可溶性抗原抗体复合物造成血管损害而致病。当新的抗体迅速形成并超过抗原含量或当虫卵周围肉芽组织形成,将抗原隔离时,则病情可终止。
长期以来,酒石酸锑钾是主要的特效药。但它有毒性大、疗程长、必须静脉注射等缺点。70年代发现吡喹酮高效、低毒、疗程短、口服有效,是血吸虫病防治史上的一个突破,现已完全取代酒石酸锑钾。

[病原学]
日本血吸虫雌雄异体,寄生于人畜终宿主的肠系膜下静脉,虫体可逆血流移行于肠粘膜下层的静脉末梢。合抱的雌雄虫交配产卵于小静脉的小分枝,每虫每天可产卵 2000~3000个。卵呈椭圆形,70~100×50~60μm,壳薄无盖,色淡黄,侧方有一小刺。虫卵在血管内成熟,内含毛蚴,毛蚴分泌溶细胞物质,透过卵壳入肠粘膜,破坏血管壁并使周围肠粘膜组织破溃与坏死。由于肠的蠕动,腹腔内压力与血管内压力的增高,使虫卵与坏死组织落入肠腔,随粪便排出体外。虫卵入水后在20~30℃经12~24小时即孵化出毛蚴,在水中游动的毛蚴1~2天内,遇到钉螺(中间宿主)即主动侵入,在螺体肝、淋巴腔内、发育为母胞蚴、子胞蚴,再经5~7周形成大量尾蚴,逐渐逸出螺体外,尾蚴入水或逸出于河边或岸上青草露水中。终宿主接触水中尾蚴时,尾蚴吸附于宿主的皮肤,利用分泌的溶蛋白酶溶解皮肤组织,脱去尾部进入表皮变为童虫。童虫侵入真皮层的淋巴管或微小血管至静脉系统,随血流至右心、肺、左心进入体循环,或由肺穿至胸腔,通过横膈入腹腔。约经4天后到达肠系膜静脉,并随血流移至肝内门脉系统,初步发育后再回到肠系膜静脉中定居,在此,雌雄合抱,性器官成熟,产卵。从尾蚴经皮肤感染至交配产卵最短需23~35天,一般为30天左右。成虫在宿主体内生存2~5年即死亡,有的成虫在病人体内可存活30年以上。

[流行病学]
本病流行于中国、日本、菲律宾等地。我国则见于长江流域和长江以南的十三个省、市、自治区的三百三十三个县市。台湾的日本血吸虫未见有人体感染。本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以下三个环节:
(一)传染涁日本血吸虫患者的粪便中含有活卵,为本病主要传染源。船户粪便直接下河以及居民在河边洗刷马桶是水源被污染的主要原因。随地大便,河边粪坑及用未处理的新鲜粪便施肥,被雨水冲入河流,造成水源污染。病畜(牛、羊、犬)及鼠等含有虫卵,随粪便排出,污染水源。
钉螺:为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是本病传染过程的主要环节。钉螺喜栖在近水岸边,在湖沼地区及芦滩洼地上最多。在平原地区孳生于土质肥沃,杂草丛生,水流缓慢的潮湿荫蔽地区,沟渠最多,岸边次之,稻田中最少。钉螺感染率以秋季为最高。
(二)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皮肤,粘膜与疫水接触受染。多通过游泳洗澡、洗衣、洗菜、淘米、捕鱼捉蟹,赤足经过钉螺受染区等方式感染。尾蚴侵入的数量与皮肤暴露面积,接触疫水的时间长短和次数成正比。有时因饮用疫水或漱口时被尾蚴侵入口腔粘膜受染。
(三)易感性 人与脊椎动物对血吸虫普遍易感,流行区以学龄儿童及青少年感染率最高,以后逐渐下降,此与保护性免疫力有关。
[发病机理与病理变化]
(一)发病机理血吸虫尾蚴,童虫和虫卵对宿主产生机械性损伤,并引起复杂的免疫病理反应。尾蚴穿透皮肤时引起皮炎,皮炎仅发生于曾感染过尾蚴的人群,是一种速发型和迟发型变态反应。尾蚴性皮炎对童虫在皮肤内的破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是宿主的获得性免疫对再感染的反应。童虫在体内移行时,对所经过的器官,主要是肺脏,引起血管炎,毛细血管栓塞、破裂,出现局部细胞浸润和点状出血。患者可表现为咳嗽、咯血、发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童虫移行时所致损害与虫体代谢产物引起的变态反应有关。成虫的代谢产物可形成免疫复合物,引起全身反应与局部血管损害及组织病变;寄居于门静脉系统,可引起轻度静脉内膜炎与静脉周围炎;死虫可随血流入肝,在栓塞处引起周围组织炎。血吸虫感染可导致整体免疫功能的下降,从而加剧伴发疾病的发展或并发感染。在虫卵周围出现细胞浸润,形成虫卵肉芽肿。肉芽肿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与虫卵的发育程度有密切关系。当虫卵尚未形成毛蚴时,周围的组织可仅有轻度反应,卵内毛蚴成熟后,由卵分泌的酶、蛋白质及糖等可溶性抗原引起肉芽肿反应。肉芽肿的发展与虫卵的发育过程一致,开始局部渗出与增生反应逐渐增强,虫卵变性钙化后,肉芽肿开始退化形成纤维瘢痕组织。此反应既有助于破坏和清除虫卵,又可使虫卵抗原局限化,减少对全身影响。肉芽肿可影响宿主的肝肠组织,造成肝硬化与肠壁纤维化。目前认为,在虫卵可溶性抗原刺激下,宿主产生相应的抗体,抗原抗体在虫卵周围形成复合物,引起局部变态反应,是日本血吸虫形成肉芽肿的主要机理。另一方面,肉芽肿反应有助于破坏和清除虫卵,并使虫卵渗出的抗原局限于虫卵周围,以减少和避免抗原抗体复合物引起全身性损害。随着感染过程的发展,肉芽肿的反应强度逐渐减弱,由于宿主的免疫调节,对虫卵的破坏能力持续增强,起着保护宿主的作用。
人对血吸虫无先天免疫力,可能具有保护性免疫力。宿主经过初次感染产生抗感染抵抗力之后,在一定程度上能坡坏重复感染的虫体,但不能杀伤初次感染的成虫或阻止其产卵。这种现象称为伴随免疫。
(二)病理变化血吸虫病的基本病变是由虫卵沉着组织中所引起的虫卵结节。虫卵结节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由成熟活虫卵引起,结节中央为虫卵,周围为嗜酸性包绕,聚积大量嗜酸性细胞,并有坏死,称为嗜酸性脓肿,脓肿周围有新生肉芽组织与各种细胞浸润,形成急性虫卵结节。急性虫卵结节形成10天左右,卵内毛蚴死亡,虫卵破裂或钙化,围绕类上皮细胞,异物巨细胞和淋巴细胞,形成假结核结节,以后肉芽组织长入结节内部,并逐渐被类上皮细胞所代替,形成慢性虫卵结节。最后结节发生纤维化。
病变部位主要在结肠及肝脏,较多见的异位损害则在肺及脑。
1.肠道变病成虫大多寄生于肠系膜下静脉,移行至肠壁的血管末梢在粘膜及粘膜下层产卵,故活组织检查时发现虫卵多排列成堆,以结肠,尤其是直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为最显着,小肠病变极少,仅见于重度感染者。早期变化为粘膜水肿,片状充血,粘膜有浅溃汤及黄色或棕色颗粒。由于溃汤与充血,临床上见有痢疾症状,此时,大便检查易于发现虫卵。晚期变化主要为肠壁因纤维组织增生而增厚,粘膜高低不平,有萎缩,息肉形成,溃疡、充血、瘢痕形成等复杂外观。血吸虫病变所形成的息肉有转变为癌肿可能,应予重视。由于肠壁增厚,肠腔狭窄,可致机械性梗阻。由于阑尾炎组织也常有血吸虫卵沉着,阑尾粘膜受刺激及营养障碍,易发生阑尾炎。
2.肝脏病变虫卵随门静脉血流入肝,抵达于门静脉小分枝,在门管区等处形成急性虫卵结节,故在肝表面和切面可见粟粒或绿豆大结节,肝窦充血,肝窦间隙扩大,窦内充满浆液,有嗜酸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肝细胞可有变性,小灶性坏死与褐色素沉着。晚期可见门静脉周围有大量纤维组织增生,形成肝硬变,严重者形成粗大突起的结节。较大门静脉分支管壁增厚,管腔内血栓形成。由于肝内门静脉阻塞,形成门静脉高压,引起腹水、脾肿大及食管静脉曲张。
3.脾脏病变早期肿大,与成虫代谢产物刺激有关。晚期因肝硬化引起门静脉高压和长期淤血,致脾脏呈进行性肿大,有的病人肿大的脾脏可占据大部分腹腔甚至下抵盆腔,并伴有脾功能亢进现象。镜检可见脾窦扩张充血,脾髓内、血管周围及脾小梁的结缔组织增生,脾小体萎缩减少,中央动脉管壁增厚发生玻璃样变。脾脏中偶有虫卵发现。
4.其它脏器病 在胃及肠系膜以及淋巴结、胰、胆囊等偶有虫卵沉积。血吸虫病株儒患者有脑垂体前叶萎缩性病变和坏死,并可继发肾上腺、性腺等萎缩变化,骨骼发育迟缓,男子有睾丸退化,女子有盆腔发育不全。
异位性损害主要由于急性感染时大量虫卵由静脉系统进入动脉,以肺和脑的异位损害为多见。肺部可有大量虫卵沉积和发生出血性肺炎。脑部病变多见于顶叶皮层部位,脑组织有肉芽肿和水肿。

[临床表现]
(一)侵袭期自尾蚴侵入体内至其成熟产卵的一段时期,平均1个月左右。症状主要由幼虫机械性损害及其代谢产物所引起。在接触疫水后数小时至2~3天内,尾蚴侵入处有皮炎出现,局部有红色小丘疹,奇痒,数日内即自行消退。当尾蚴行经肺部时,亦可造成局部小血管出血和炎症,患者可有咳嗽、胸痛、偶见痰中带血丝等。另外未抵达门脉的幼虫被杀死后成为异体蛋白,引起异体蛋白反应,而出现抵热、荨麻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表现。
(二)急性期 本期一般见于初次大量感染1个月以后,相当于虫体成熟并大量产卵时期。大量虫卵沉积于肠壁和肝脏;同时由于虫卵毒素和组织破坏时产生的代谢产物,引起机体的过敏与中毒反应。临床上常有如下特点:
1.发热:为本期主要的症状,发热的高低,期限和热型视感染轻重而异。热型不规则,可呈间歇或弛张热,热度多在39~40℃,同时伴有畏寒和盗汗。发热可持续数周至数月,轻症患者的发热较低,一般不超过38℃,仅持续数日后自动退热。
2.胃肠道症状:虫卵在肠首,特别是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大量沉积,造成急性炎症,患者出现腹痛和腹泻。由于肠道嗜酸性脓肿,可引起表层粘膜坏死形成溃疡,故常呈痢疾样大便,可带血和粘液。此时若做乙状结肠镜检查,可见粘膜充血,水肿,并可发现黄色小颗粒(为虫卵结节)及少数溃汤。
重度感染者由于虫卵在结肠浆膜层和肠系膜内大量沉积,可引起腹膜刺激症状,腹部饱胀,有柔韧感和压痛,可误诊为结核性腹膜炎,少数患者可因虫卵结节所产生的炎症渗出及虫卵引起肝内广泛病变,致肝内血流不畅,淋巴液增多漏入腹腔而形成腹水。
3.肝脾肿大:绝大多数急性期患者有肝脏肿大,系由于大量虫卵结节形成,引起周围组织充血、水肿,造成肝脏急剧肿大,其质软,且有压叩痛。左右二叶均见肿大,以右叶更为明显,可能与肠系膜下静脉血流主要回入肝右叶有关。脾脏受虫卵毒素刺激而充血肿大,可明显触及。
4.肺部症状 :咳嗽相当多见,可有胸痛,血痰等症状。肺部体征不明显,但X线摄片可见肺纹增加,片状阴影,粟粒样改变等。
5.实验室检查
(1)血象:白细胞计数及嗜酸粒细胞百分数均明显增加,白细胞总数多在10×109/L以上,嗜酸粒细胞一般在20%以上,可高达70~90%重症患者代以中性粒细胞增多。
(2)肝功能试验:肝内虫卵主要沉积于汇管区,仅引起间质性病变,肝细胞的损害较轻,血清清转氨酶轻度增高。
(3)粪便检查:粪沉淀检查易找到血吸虫卵,孵化阳性率极高,阳性率可高达90%左右。
(4)心电图检查:有人统计约半数有心肌损害现象,主要为T波变化与QRS电压减低。
急性期一般不超过6个月,多数轻型病人可于短期内症状消退,而病情隐匿发展,如未治疗,则进入慢性期。
(三)慢性期多因急性期未曾发现,未治疗或治疗不彻底,或多次少量重复感染等原因,逐渐发展成慢性。本期一般可持续10~20年,因其病程漫长,症状轻重可有很大差异。流行期所见患者,大多数属于此类。由于虫卵长期反复的肝脏及肠壁沉积,造成肝脏门静脉周围及结肠壁纤维化,病变日益加重,导致胃肠功能失调,肝功能障碍和全身代射紊乱,甚至引起体力衰竭、营养不良、贫血、影响身体发育等严重后果。
1.无症状者 绝大多数轻度感染者可始终无任何症状,过去亦无急性发作史,仅于体检普查,或其它疾病就医时偶然发现。患者可有轻度肝或脾脏肿大,或皮内试验阳性,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或其大便查出虫卵或毛蚴孵化阳性。
2.有症状者 血吸虫病变部位主要在乙状结肠和直肠,在肠壁可引起溃汤和出血,故腹泻与痢疾样大便颇为常见。患者肝脾均见肿大,可发展为肝硬化,肝脏渐见缩小,质硬,表面不光滑。下腹部或有大小形状不同的痞块、质硬、固定、或微有压痛。
(四)晚期病人极度消瘦,出现营养不良性水肿,此进肝硬化多发展至后期,因门静脉栓塞形成,侧枝循环障碍,出现腹水、巨脾,腹壁静脉怒张等晚期严重症状。患者可随时因门静脉高压而引起食道静脉破裂,造成致命性上消化道出血,或因此诱发肝功能衰竭。此外,性机能往往减退,乃因严重肝损害引起全身营养不良和对激素灭能作用减弱,垂体机能受到抑制,性腺及其它内分泌腺亦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萎缩所致。患者面容苍老而消瘦,常有面部褐色素沉着、贫血、营养不良性水肿等。晚期时肝脏缩小,表面不平,质地坚硬,脾脏渐呈充血性肿大。
[异位损害及并发症]
异位损害系指在偶然的情况下成虫或虫卵可超出其正常寄生的门静脉系统,而在异常部位造成病变,临床上以肺及脑部病变较为常见,其它部位的异位损害则为罕见。脑损害时可有脑炎表现或以局限性癫痫反复发作为主,肺部损害轻者可无呼吸道症状,重者类似粟粒性肺结核或支气管炎,咳嗽最为常见,大都干咳少痰,胸部检查偶可闻及干性或湿性罗音。胸部X线片检查大多数有明显的肺实质病变,早期见两侧肺纹增加,继而肺出现散在性点状浸润,边缘模糊,以中下部为多。病变一般在3~6个月后逐渐消失。偶见虫卵沉积胃幽门部或胃底部粘膜下层,可见组织增生,胃壁增厚、肉芽肿、息肉等改变,形成溃疡时,常有呕血及幽门梗阻等引起的临床表现,常可误诊为溃疡病或胃癌。此外,偶见虫卵沉积皮肤、输卵管、子宫颈、心包、胰腺、肾上腺、睾丸、付睾等部位,引起局部病变。
并发症多见于慢性和晚期病例,以阑尾炎较多见。血吸虫病患者并发急性细菌性阑尾炎时易引起穿孔、阑尾炎脓肿、阑尾炎组织内虫卵沉积,阑尾穿孔易引起弥漫性腹膜炎并发症。血吸虫病患者的结肠病变严重时可产生结肠狭窄,引起排便困难以及其它肠梗阻症状,在血吸虫病肠道增殖性病变的基础上发生癌变者并不少见。重流行区普查结肠癌的发病率较非流行区高。发病年龄以30~40岁最多,20~30岁者也不少。血吸虫病合并结肠癌多为分化性腺癌和粘液腺癌。临床表现主要是结肠梗阻、便血和腹部包块。钡剂灌肠X线检查可见充盈缺损,乙状结肠镜检与活组织病理检查可确定诊断。

[诊断]
(一)临床诊断
1.流行病学资料 在流行区有疫水接触史者均有感染的可能,患者籍贯、职业伴有疫水接触史对诊断有参考价值。
2.临床表现急性血吸虫病有尾蚴皮炎史、发热、荨麻疹、肝肿大与压痛、腹泻、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显着增多,结合流行病学资料易于诊断。对长期不明原因的腹痛、腹泻和便血,肝脾肿大,尤其肝右叶肿大,或者壮年有癫痫发作者,并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均应考虑慢性血吸虫病。对于巨脾、腹内痞块、腹水、上消化道出血、肠梗阻、侏儒患者,应考虑晚期血吸虫病。
3.实验室检查
大便沉淀孵化试验 沉孵法是目前最主要的诊断方法,虫卵沉淀阳性率约50%,孵化阳性率约80%,晚期病人由于肠粘膜增厚,虫卵进入肠腔数量减少,检查阳性率极低。轻型患者从粪便中排出虫卵很少,多呈间歇性出现,阳性率也不高。
4.免疫学检查 有辅助诊断价值。以皮内试验,尾蚴膜试验,环卵沉淀试验特异性较高而应用较多。一般此类方法不作确诊依据。
(1)皮内试验前臂皮内注射肝卵抗原成虫抗原0.03ml。作直径约0.5cm的丘疹,15分钟后风团直径达0.8cm或以上为阳性。少数病人在潜伏期及发病初期即可出现阳性,多数病人在感染后8周出现阳性,阳性率一般在95%以上,偶有假阳性反应。皮肤试验对诊断有参考价值,不能作为疗效考核标准。
(2)尾蚴膜试验取病人血清1~2滴于玻片上,加入活的或冻干的血吸虫尾蚴5~10条,加生理盐水2~3滴,混合后,置37℃温箱,3~4小时后镜检,可见尾蚴周围有膜状物形成。阳性率达95%,感染后7~12天即可出现阳性反应,少有假性反应,有早期诊断价值。因与肺吸虫及中华支睾吸虫有交叉反应,又因尾蚴供应困难,故不易推广。
(3)环卵沉淀试验取活卵悬液一滴于无菌玻片上,加病人血清等量,加盖玻片石腊密封,置37℃温孵24~48小时,于低倍镜下观察,可见虫卵周围出现球状、指状、丝状、菊花状等形态的沉淀物。观察100个成熟虫卵,计算沉淀物大于10微米的虫卵数所占的百分数,环沉率5%以上者为阳性。感染后7~12天出现反应,阳性率达 95%以上,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4)间接血凝试验 采用血吸虫卵抗原致敏红细胞测定病人血清中的抗体,明显凝集者为阳性,特异性与敏感性高,阳性率在90%以上,观察结果快,用血量少及操作简便,本试验与肺吸虫有交叉反应。
(5)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以纯化成虫或虫卵抗原与过氧化物酶或碱性磷酸酶结合,测定病人血清或尿中的血吸虫抗体,敏感性及特异性高,阳性率在95%以上,操作简便,适用于大规模现场使用。
(6)酶联免疫电泳试验 过氧化物酶标记纯化虫卵抗原后,作对流免疫电泳,检测血清特异性抗体,1/2~1小时出报告,阳性率80%以上。
(7)循环抗原测定 循环抗原是存在于病人血与尿中的特异性抗原物质,循环抗原阳性,说明宿主体内存在有活的血吸虫感染,具有考核药物疗效的价值。
5.肠镜检查及肠粘膜活组织检查疑似血吸虫的而反复大便检查虫卵阴性者适用肠镜检查。可见肠粘膜有黄斑、息肉、瘢痕、肥厚、充血、水肿、溃汤等改变。自虫卵堆积处(黄斑及粘膜增厚处)取米粒大小的粘膜组织压片,在显微镜下检查,可查到成堆的虫卵,阳性率在90%以上;在直肠粘膜活检中所见虫卵多成黑色死卵与空卵壳,活卵较少。为此,仅凭活检出卵对近期变性虫不易区别,又因死卵于治疗后可长期留在肠壁中,久不消失,故认为对疗效考核只能作参考。活检时应充分止血,轻取组织、切忌撕拉,以防止出血与穿孔。
6.其它检查,供诊断参考
(1)血象急性期白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显着增多,白细胞总数多在10~30×109/L,嗜酸性细胞常占20~40%或更高,有时可达80%以上。部分病人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不显着。慢性期嗜酸性粒细胞轻度增多。晚期因脾功能进,白细胞明显减少,并伴有贫血及血小板减少。
(2)肝功能试验急性期多因虫卵刺激导致网状内皮细胞增生,故血清球蛋白显着增高,蛋白电泳显示丙种蛋白增高,由于部分病人α2球蛋白增高,嗜异性凝集试验呈阳性反应,晚期及少数慢性期病人由于肝硬化的存在,血清白蛋白明显降低,白蛋白与球蛋白有倒置现象。血清丙氨酸转酶多正常或轻度增高。
[鉴别诊断]
(一)急性血吸虫病 须与败血症、疟疾、伤寒与副伤寒,急性粟粒性肺结核,病毒感染,其它肠道疾病鉴别。主要根据籍贯、职业、流行季节,疫水接触史、高热、肝脏肿大伴压痛、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大便孵化阳性为鉴别要点。
(二)慢性血吸虫病 须与慢性菌痢、阿米巴痢疾、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直肠癌等病鉴别。粪便孵化血吸虫毛蚴阳性可确诊。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有助于本病之诊断。肠镜检查及组织检查可有助于确诊。粪便常规检查、培养、X线钡剂灌肠,诊断性治疗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
(三)晚期血吸虫病须与门脉性肝硬变及其它原因所致的肝硬变鉴别。血吸虫病肝硬变的门脉高压所引起的肝脾肿大、脾水、腹壁静脉怒张改变较为突出,肝细胞功能改变较轻,肝表面高低不平。门静脉性肝硬变表现为乏力,厌食、黄疸、血管痣、肝肿大显着甚至缩小,不易摸到表面结节,且有活动性肝功改变,如转氨酶增高等。
(四)异位血吸虫病肺血吸虫病须与支气管炎、粟粒性肺结核,肺吸虫病鉴别。急性脑血吸虫病应与流行性乙型脑炎鉴别。慢性脑血吸虫病应与脑瘤及癫痫鉴别。
尾蚴性皮炎需与稻田皮炎鉴别。稻田皮炎由寄生于牛、羊、鸭等动物的门静脉中的动物血吸虫尾蚴侵袭皮肤引起,多见于我国东南、东北、西南各省市。宿主排卵入水、孵出毛蚴、入椎实螺,后尾蚴逸出螺体。人接触尾蚴后便立即进入皮肤、引起皮炎。皮炎初见呈红点,逐渐扩大变为红色丘疹,皮疹一周后消退,尾蚴被消灭,病变不再发展。

[治疗]
(一)支持与对症疗法急性期持续高热病人,可先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解热剂缓解中毒症状和降温处理。对慢性和晚期患者,应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饮食和多种维生素,并注意对贫血的治疗,肝硬变有门脉高压时,应加强肝治疗,以及外科手术治疗。患有其它肠道寄生虫病者应驱虫治疗。
(二)病原疗法
(1)吡喹酮( Pyquiton)为吡嗪啉化合物,无色无臭结晶粉末。微溶于乙醇,不溶于水。对幼虫、童虫及成虫均有杀灭作用。口服后容易从肠道吸收,于5/2小时左右血浓度达最高峰。体内分布以肝脏浓度最高,代谢产物于24小时内从尿中排出。目前所用国产普通片和肠溶片,各含药物0.2及0.05g 。对急性血吸虫病临床治疗总药量为120mg/kg,儿童为140mg/kg,分4~6日服,每日2~3次,治愈率100%。对慢性与晚期病人,一疗程总剂量成人60mg/kg,儿童70mg/kg,分1~2日服,每日3次。副作用少而轻,可有头昏、乏力、出汗轻度腹疼等。本药具有高效,低毒、疗程短的优点,是目前较理想的抗血吸虫药物。
(2)硝硫氰胺(nighiocyamine,amoscanate):为橙黄色粉末,不溶于水。系一种广谱驱虫药,动物试验对四种血吸虫均有作用。口服后从小肠吸收,体内分布在肝脏浓度最高,由胆汁和尿排泄,经胆汁排泄的部分可再吸收,进行肝—肠循环。部分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治疗总剂量为 7mg/kg,最高不超过350mg,分为三等分,每晚睡前服。疗程中宜低脂饮食,忌烟洒。适用于各期血吸虫病,远期疗效85%。肝炎末满1年、慢性肝炎、肝硬化,晚期血吸虫病有肝功能明显减退,有精神病史及神经宫能症,妇女在妊娠或哺乳期忌用。有器质性心脏病者慎用。药物副作用有头昏、乏力、眩晕、走路漂浮感、多梦、纳差、恶心、腹泻、腹痛、肝区痛等;少数有肢体麻木,肌颤、眼球震颤、早搏、心律失常等,停药一周消退。少数病人可出现黄疸及肝功改变。偶见阿一斯二氏综合征。
(3)双羟萘酸副品红(pararosnailline,pamoate,双副)是一种多苯甲烷类红色染料。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引起内源性乙酰胆碱蓄积,致使吸盘麻痹,虫体瘫痪,合抱分离与肝移。对各期血吸虫病均有较好疗效。每片0.1g,每日总量50~60mg/kg,分3次服,连服20或28天为一疗程。远期疗效达90%以上,药物副作用有头昏、眼花、视力模糊、乏力、心悸、消化道症状等反应;严重者可有全身皮疹、粒细胞缺乏症等过敏反应。对有肝、肾功能障碍者慎用。
(4)呋喃丙胺(furpromide)与敌百虫(dipterex)联合疗法:呋喃丙胺无臭无味,口服后主要从小肠吸收,进入肠系膜上静脉与门静脉系统,对血吸虫成虫及童虫均有杀灭作用,因在消化道上部被降解,故对寄生在肠系膜下静脉及其分枝的虫体影响不大,单独应用临床疗效差。敌百虫抑制虫体胆碱脂酶活力,引起虫体麻痹与肝移,两药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呋喃丙胺疗程10天,每天量成人60mg/kg,儿童70mg/kg,成人最大量不超过每日3g,首1~2日给半量以减轻反应,以后为全量连用8天。
敌百虫毒性较低,在碱性溶液中易水解成敌敌畏增加毒副作用。两药合用有协同作用,敌百虫肛栓每个0.2g,在呋喃丙胺疗程的第2~3天开始,每晚用栓剂1 个放入直肠离肛门10cm处,垫高臀部侧卧半小时,共用3次,虫卵转阴率达90%,敌百虫肌注每日100~150mg,疗程3天。
副作用:呋喃丙胺可引起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血便等胃肠道反应;并可引起肌痉挛以及神经精神症状,上述反应均能自行缓解,严重时终止治疗。敌百虫可引起头昏、头痛、失眠、多汗、流涎等胃肠道症状,对症进行处理后缓解,不影响继续治疗。个别病人可引起阿一斯二氏综合征,可应用阿托品,解磷定解毒药等治疗,并停用敌百虫治疗。联合治疗对精神病史,神经官能症,溃疡病、肾炎、肝炎等疾病时忌用。
其它抗血吸虫药:有口服的没食子酸锑钠(sodium antimony subgallate、锑--273)和静脉注射的洒石酸锑钾两种。目前已少用。

[预后]

[预防]
(一)控制传染源
1.普查与普治病人 在普查的基础上对查出的血吸虫病,普遍进行治疗,即可及时治疗病人保护劳动力,又可迅速控制传染源,兼收防治结合之效。我国血吸虫病流行区,多年来通过坚持不懈的防治,病人显着减少,有的地区消灭了血吸虫病,
参考资料:http://www.zgxl.net/sljk/crb/xxcb.htm

⑵ 丁螺是什么样的

不知你所说丁螺是不是就是钉螺.
钉螺是血吸虫的中间宿主。没有钉螺,就不能造成血吸虫病的传播与流行。查钉螺需掌握基本知识有:

第一,了解钉螺的形态特征。钉螺呈锥形,长度一般不超过l厘米,螺壳呈暗褐色,钉螺为右旋螺,有6~8个螺旋。壳口呈桃圆形,有厣,成螺壳口外缘有一线形隆起,称为“唇脊”或“髻冠”,这是钉螺与其它相似螺区别的重要特征。

第二,知道钉螺的生态习性。钉螺为水陆两栖的淡水螺,成螺以陆生为主,喜欢在土质肥沃、杂草丛生的地方生话。在河沟塘边,钉螺以距常年水位线上1市尺的范围最多。4、5月份或9、10月份的气候温和,土镶潮湿,在泥上表面上的钉螺多是查螺的好时机,特别雨后更易查到钉螺。

第三,掌握查螺万法。目前主要采用机环结合法,具体做法为等距离设一检查点,每点查一框(1平方市尺),这种定距离的框称为机械框,查河、沟、塘等环境时,机械框一般落在常年水位上1市尺的范围。再选择适宜钉螺孳生的微小复杂环境,(洼塘、树根、芦苇杂草丛等)进行落框调查,这种框称为环境框。一般的做法为:每隔5米查一机械框,两机械框之间查2~3个环境框。查螺时,先落框,然后观看框内表面有无钉螺,再用镊子(或筷子、树枝)去掉框内的树叶、砖瓦等遮盖物,然后再用镊子从框的一侧向另一侧逐步拨动碎泥和草根,边拨边看,直至查完全框,每框查看2分钟左右。发现钉螺后,要保护好现场,同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并进一步追踪调查。

------------------------------------------------
我国研制出杀灭钉螺新药剂

新华社南京11月20日电(记者徐机玲)由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与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联合攻关研制的杀灭钉螺新药剂——25%氯硝柳胺悬浮剂,近日通过了江苏省卫生厅和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

卫生部血吸虫病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郑江研究员认为,这项成果是我国血防灭螺药物研究的新突破,为遏制近年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及云南、四川山区呈回升趋势的血吸虫病疫情,提供了高效、低毒、价廉的灭螺药物,具有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在我国及亚洲地区流行的日本血吸虫病,是对人体健康危害最严重、也是防治难度最大的血吸虫病。孳生于江湖洲滩沟渠的钉螺,是日本血吸虫唯一中间宿主。消灭钉螺可从根本上阻断血吸虫病的传播,而化学药物灭螺是控制钉螺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氯硝柳胺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唯一化学灭螺药物,但目前普遍使用的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存在着溶解性差、悬浮率低、极易堵塞喷药器具等缺陷,对水生动物亦有明显毒性,影响了灭螺效果。

为提高氯硝柳胺药剂的溶解性,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与江苏省农药研究所的科技人员经3年攻关,成功研制出氯硝柳胺新剂型——25%微粒化悬浮剂。这种新剂型的分散性、悬浮性好,稳定性强,可与水以任何比例混合。经江苏、江西、湖南、安徽等地的现场灭螺试验显示,25%氯硝柳胺悬浮剂的灭螺效果,是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的2倍,对鱼类等水生动物的毒性明显降低,是一项适宜大面积推广,杀灭效果显着,使用方便的新型灭螺药剂。

⑶ 谁能给我钉螺的生活习性还有如何处理

消灭钉螺的意义

钉螺是我国的血吸虫的媒介宿主,没有钉螺,血吸虫病就无法传播。从血吸虫的生活史来看,钻入钉螺体内的一条血吸虫毛蚴,经过无性繁殖就有成千上万条尾蚴释放出来,钉螺在血吸虫病的流行过程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一个疫区,如果只治疗血吸虫病人,不消灭易感地带的钉螺,那么,已经治好的病人因生产生活需要又去接触疫水,势必会造成感染。因此,要想消灭血吸虫病,就必须消灭钉螺。

灭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应根据人力、财力情况,认真做好规划。灭螺时要坚持先上游,后下游,由近及远,先易后难,灭一块,清一块,巩固一块,重点消灭居民点附近人畜常到的易感地带的钉螺的原则,并尽可能结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彻底改造钉螺的孽生环境。

环境改造灭螺

钉螺的存活需要适当的水分,常年淹水或干旱的地带一般没有钉螺。草也是钉螺生存的重要条件之一,没有草的地方也极少找到钉螺。所谓环境改造灭螺,就是用改变环境的方法使钉螺不能生存。

环境改造灭螺的重点是感染性钉螺密度较高,且人畜接触疫水频繁的高度危险地带,或已控制了血吸虫病的传播而残余钉螺面积较大,用药物灭螺效果不佳的地区,或在阻断传播的地区,为巩固灭螺成效,达到一劳永逸地消灭钉螺。

在进行环境改造灭螺时,应查清当地钉螺分布的范围及源头,结合钉螺的分布和人畜感染的情况,全面规划,并制定相应的环境改造方案。做到建好一个环境改造工程,消灭一大片钉螺,保护一大批居民的健康。

环境改造灭螺的原则是因地制宜。若能结合生产进行,既能消灭钉螺,又可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是一件一举两得的好事。

环境改造灭落主要有垦种灭螺,结合水利、水产养殖水淹灭螺,结合农田基本建设土埋灭螺和水改旱灭螺等几种方法。此外,还有结合农活,如铲草、积肥、除虫等消灭钉螺。结合田间施肥灭螺等。

用药物消灭钉螺

药物灭螺是使用对钉螺有毒的化学药物杀死钉螺的方法。药物灭螺的特点是省工、省时、见效快,可以反复使用。

在易感地带使用药物灭螺,可以有效地控制和减少急性感染的发生。药物灭螺结合人畜同步化疗已经成为加速控制血吸虫病流行和巩固已经取得的防治成果的有效措施,但药物灭螺代价高,最好以环境改造为主,辅以药物灭螺。

灭螺常用药物与使用方法

目前常用的灭螺药物主要有氯硝柳胺、五氯酚钠和溴乙酰胺。

氯硝柳胺为棕色可湿性粉剂,无特殊气味,对皮肤无刺激,对人畜度性低,不损害农作物,可直接加水稀释应用。该药杀螺效力大,持效长,但作用缓慢,故施药后有钉螺上爬现象,杀螺剂量对螺卵和尾蚴也有杀死作用,极小浓度即可杀死尾蚴。为防止钉螺上爬,可与五氯酚钠合用。浸杀法用药量为每立方米水2克药。河岸沿边浸杀法为每米岸长用药2克撒布,然后铲下岸边有螺草土,堆积岸边水下。喷洒法为每平方米用药2克。本药对鱼类毒性大,故不可在鱼塘内使用。

五氯酚钠虽然也有很好的灭螺效果,但因污染环境,已逐步被淘汰。

溴乙酰胺灭螺作用强,对鱼类毒性低,易溶于水,使用方便。使用于养鱼水域及湖沼地区灭螺,但价格较贵,目前尚未大量生产。

药物灭螺常用的施药方法一是浸杀法,适用于能控制水位和水量的沟、渠、田、塘。有些有螺洲滩可以分级作埂,然后灌水、施药,稳定水位3天以上。二是喷洒法,该法应用比较普遍,在不能用浸杀法的环境均可采用。用喷雾器按用药量喷洒有螺环境,要多次喷洒,不留死角。三为铲草皮沿边药浸法,将灭螺药物按用药量撒布于河岸或沟边水线上1~2尺的范围内,把水线上有螺土连同药物一起铲入水中。

药物灭螺注意事项

做好施药人员的防护工作,确保施药人员的安全。

药物灭螺操作人员应熟练掌握各种灭螺药物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包括用药量的计算、适用环境和操作程序等,在现场灭螺时要严格按照规定剂量和操作程序施药。

因时、因地制宜,采用合适的灭螺方法。在水位稳定、水体又不很深的有螺环境,应尽量采用浸杀法灭螺。

在药物灭螺时要注意天气和气温的变化。由于一般的杀螺药的杀螺作用都与温度和饿钉螺接触药液的时间有关系,因此,药物灭螺时,气温最好在20°C以上。在大雨或暴雨前不宜施药,以免药液流失,不仅影响灭螺效果,而且还会造成公害。

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药液流入鱼塘和河道,洲滩灭螺后2周内禁止耕牛在灭螺滩放牧,以防药物毒害家畜、鱼类和农作物。

必须做好灭螺现场的保护工作,防止灭螺堤坝被人开挖,或浸杀沟渠被人破坝放水。

加强灭螺药物的保管工作。

⑷ 血吸虫如何防止

血吸虫的发育和繁殖包括成虫、虫卵、毛蚴、尾蚴和童虫五个阶段。血吸虫成虫寄生于人或哺乳动物的肠系膜静脉中,部分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水中孵出毛蚴,后钻入螺体,发育成尾蚴。尾蚴遇人或哺乳动物,侵入其皮肤后形成童虫,再移至肠系膜静脉寄生,发育为成虫。

血吸虫病防治,首先是防,其次是治。防就是想办法预防血吸虫感染,防止人和牲畜得血吸虫病;治,就是治疗已经患血吸虫病的人或畜。

避免接触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在血吸虫病流行季节,人畜不要到有螺的河,堰,沟渠,池,塘等处洗衣物,中、小学生特别要注意不要到这些地方戏水、洗澡。如非得要到这些有螺环境去劳动生产,应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如穿胶靴、戴手套或在身上涂抹防蚴霜等等,避免皮肤与水接触。

积极消灭钉螺。消灭钉螺是预防血吸虫感染最根本的措施,没有钉螺,就不会引起血吸虫病传播。消灭钉螺,一是药物杀灭;二是结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开新沟,填有螺旧沟。

积极检查治疗血吸虫病。要知道自己是否患血吸虫病,应积极接受血吸虫病检查。中、小学生在学校接受检查,成人在住家所在地接受防疫人员上门检查。目前,检查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粪便沉孵检查、皮内试验、间接凝集试验、环卵试验等。经过检查确诊有血吸虫病后,无论自己有无症状或体征,均要及时进行治疗。我的回答希望对你有帮助

⑸ 海钉螺也有寄生虫吗

海钉螺也有寄生虫,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而这种寄生虫又是引起危害十分严重的日本血吸虫病的病原。日本血吸虫成虫寄生于哺乳动物(包括人)的静脉血管内,致病严重,流行甚广,成为人类重大疾病之一。因此,控制和消灭钉螺是防治日本血吸虫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钉螺是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故仅限于有钉螺的地区,才有可能有血吸虫流行。在我国,血吸虫病流行于长江两岸,及其以南的十二个省、自治区和上海市,且以长江中下游地区较为严重。经过多年的防治,本病流行已基本得到控制。钉螺的感染率与水源污染程度密切相关,采用哨兵螺方法可测定水源污染情况。分布于我国的钉螺称湖北钉螺,有七个亚种。钉螺属软体动物,水陆两栖,多孳生于水分充足、有机物丰富、杂草丛生、潮湿荫蔽的灌溉沟或河边浅滩;通常生活在水线上下,冬季随气温下降深入地面下数厘米蛰伏越冬。钉螺可在地面,但活动范围有限,速度缓慢。然而,钉螺可附着于水面各种漂浮物体上,如湖草、芦苇、船只等扩散到远处,使原有孳生范围扩大或形成新的孳生地。

⑹ 怎样杀死钉螺

灭钉螺方法有许多种,主要可分为三大类:

1、物理灭螺,包括晒干河床灭螺、在河道铺无螺土、铲除有螺土层、填旧河开新河、塞洞穴、封石缝)、拆修水码头、捕捉残余钉螺等。

2、化学灭螺,化学灭蝇即药物灭螺。常用灭螺药物包括五氯酚钠、石灰氮(氰氨化钙)、氯乙酰胺、氯硝柳胺(血防-67)、烟酰苯胺(灭螺鱼安)以及尿素、茶子饼等;

氯硝柳胺是世界卫生组织批准用于灭螺良药。由于其本身不溶于水,而制成乙醇胺盐则可溶于水中,杀螺浓度0.3毫克/升可致死亡,且还可用于灭绦虫成虫。

3、生物灭螺,生物灭螺利用钉螺的天敌或其他的生物直接,消灭钉螺或破坏其种群平衡,达到灭螺目的。

(6)钉螺检查方法有哪些扩展阅读

积极消灭钉螺是预防血吸虫感染最根本的措施,钉螺是血吸虫唯一的中间宿主。人、畜接触了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尾蚴就会很快钻进人、畜体内,经过37天左右发育成血吸虫成虫,寄生在肠系膜血管里,以吸血维持生命。

患了血吸虫病的病人,早期可以不出现症状,或者可以出现腹痛、腹泻、大便带血和乏力等症状,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检查和治疗,逐渐形成慢性晚期血吸虫病,就会出现腹水,肝脾肿大,表现出肚大如鼓,骨瘦如柴,有的还会大呕血,严重影响劳动生产和生活,甚至危及生命。

⑺ 家里花坛里出现了大量的钉螺,如何能在不伤害植物的情况下杀灭它们,最好能用简单的方法

用灭螺药,
目前常用的灭螺药物主要有氯硝柳胺、五氯酚钠和溴乙酰胺。氯硝柳胺为棕色可湿性粉剂,无特殊气味,对皮肤无刺激,对人畜度性低,不损害农作物,可直接加水稀释应用。该药杀螺效力大,持效长,但作用缓慢,故施药后有钉螺上爬现象,杀螺剂量对螺卵和尾蚴也有杀死作用,极小浓度即可杀死尾蚴。为防止钉螺上爬,可与五氯酚钠合用。浸杀法用药量为每立方米水2克药。河岸沿边浸杀法为每米岸长用药2克撒布,然后铲下岸边有螺草土,堆积岸边水下。喷洒法为每平方米用药2克。本药对鱼类毒性大,故不可在鱼塘内使用。五氯酚钠虽然也有很好的灭螺效果,但因污染环境,已逐步被淘汰。溴乙酰胺灭螺作用强,对鱼类毒性低,易溶于水,使用方便。使用于养鱼水域及湖沼地区灭螺,但价格较贵,目前尚未大量生产。药物灭螺常用的施药方法一是浸杀法,适用于能控制水位和水量的沟、渠、田、塘。有些有螺洲滩可以分级作埂,然后灌水、施药,稳定水位3天以上。二是喷洒法,该法应用比较普遍,在不能用浸杀法的环境均可采用。用喷雾器按用药量喷洒有螺环境,要多次喷洒,不留死角。三为铲草皮沿边药浸法,将灭螺药物按用药量撒布于河岸或沟边水线上1~2尺的范围内,把水线上有螺土连同药物一起铲入水中。药物灭螺注意事项做好施药人员的防护工作,确保施药人员的安全。药物灭螺操作人员应熟练掌握各种灭螺药物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包括用药量的计算、适用环境和操作程序等,在现场灭螺时要严格按照规定剂量和操作程序施药。因时、因地制宜,采用合适的灭螺方法。在水位稳定、水体又不很深的有螺环境,应尽量采用浸杀法灭螺。在药物灭螺时要注意天气和气温的变化。由于一般的杀螺药的杀螺作用都与温度和饿钉螺接触药液的时间有关系,因此,药物灭螺时,气温最好在20°C以上。在大雨或暴雨前不宜施药,以免药液流失,不仅影响灭螺效果,而且还会造成公害。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药液流入鱼塘和河道,洲滩灭螺后2周内禁止耕牛在灭螺滩放牧,以防药物毒害家畜、鱼类和农作物。必须做好灭螺现场的保护工作,防止灭螺堤坝被人开挖,或浸杀沟渠被人破坝放水。加强灭螺药物的保管工作。

⑻ 中国现在哪里还分布着血吸虫和钉螺这些恶魔如何辨别钉螺和有血吸虫的水域

钉螺在血吸虫病的传播过程中主要起到为血吸虫发育的一个场所,我们称之为中间宿主,血吸虫只有经过中间宿主内的发育以后逸出,才可以侵入皮肤导致血吸虫感染。人是终宿主。
宿主就是寄主。先明白寄生的概念,寄生: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的现象。得益的一方就称为寄生虫。为寄生虫提供寄居场所和养料,并遭受损害的人或其他生物体称为宿主,或者寄主。
你举的例子,蛔虫是寄生在人体肠道的寄生虫,寄主是人体,蛔虫是寄生虫。

阅读全文

与钉螺检查方法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鸟简便方法怎么画 浏览:831
选择高层管理者最常用甄选方法 浏览:220
机械硬盘放在光驱位置安装方法 浏览:805
外部存储的计算方法 浏览:740
金刚石液压块安装方法 浏览:113
资金货物比例计算方法 浏览:270
快速削水果皮的方法 浏览:827
路灯电压过低闪烁解决方法 浏览:500
挂车改短方法图片 浏览:443
嘴上起皮用什么方法能治好 浏览:440
矿泉水桶锻炼方法图解 浏览:170
pvz系统使用方法和技巧 浏览:85
尿蛋白高的治疗方法 浏览:603
肚子撑胀右侧胀气有什么方法 浏览:619
手腕腱鞘囊肿治疗方法 浏览:306
一般分析化学的方法 浏览:250
如何用数数的方法做减法 浏览:456
水彩码头使用方法视频 浏览:346
如何激励孩子的学习方法 浏览:999
八年级物理学中常见的测量方法 浏览: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