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科普 > 属于结构设计的方法有哪些

属于结构设计的方法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7-30 15:46:04

A. 什么是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这种方法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是按照模块划分原则以提高程序可读性和易维护性、可调性和可扩充性为目标的一种程序设计方法。结构化程序设计适用于程序规模较大的情况,对于规模较小程序也可采用非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优点:

1、整体思路清楚,目标明确。

2、设计工作中阶段性非常强,有利于系统开发的总体管理和控制。

3、在系统分析时可以诊断出原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和结构上的缺陷。

缺点:

1、用户要求难以在系统分析阶段准确定义,致使系统在交付使用时产生许多问题。

2、用系统开发每个阶段的成果来进行控制,不能适应事物变化的要求。

3、系统的开发周期长。

(1)属于结构设计的方法有哪些扩展阅读:

设计方法的原则:

1、自顶向下

程序设计时,应先考虑总体,后考虑细节;先考虑全局目标,后考虑局部目标。不要一开始就过多追求众多的细节,先从最上层总目标开始设计,逐步使问题具体化。

2、逐步细化

对复杂问题,应设计一些子目标作为过渡,逐步细化。

3、模块化设计

一个复杂问题,肯定是由若干稍简单的问题构成。模块化是把程序要解决的总目标分解为子目标,再进一步分解为具体的小目标,把每一个小目标称为一个模块。

B. 概念结构设计的策略方法

主要有四种策略:自顶向下,自底向上,由里向外(逐步扩张)和混合策略。
方法是先画出组织的局部E-R图,然后将其合并,在此基础进行优化和美化。

C. 结构设计方法有哪几种,对安全系数的处理有何不同

你是想问什么哦?结构设计方法指的是可靠度指标吗?有分享系数法和允许应力法两种?安全系数指的是结构安全等级吗?问得太泛泛了吧!

D. 什么是结构化设计方法

结构化设计方法给出一组帮助设计人员在模块层次上区分设计质量的原理与技术。它通常与结构化分析方法衔接起来使用,以数据流图为基础得到软件的模块结构。SD方法尤其适用于变换型结构和事务型结构的目标系统。在设计过程中,它从整个程序的结构出发,利用模块结构图表述程序模块之间的关系。结构化设计的步骤如下:①评审和细化数据流图;②确定数据流图的类型;③把数据流图映射到软件模块结构,设计出模块结构的上层;④基于数据流图逐步分解高层模块,设计中下层模块;⑤对模块结构进行优化,得到更为合理的软件结构;⑥描述模块接口。 结构化设计方法的设计原则 使每个模块执行一个功能(坚持功能性内聚) 每个模块用过程语句(或函数方式等)调用其他模块 模块间传送的参数作数据用 模块间共用的信息(如参数等)尽量少
编辑本段一、软件设计过程及原则
◆ 软件需求:解决“做什么”。 ◆ 软件设计:解决“怎么做”。 ◆ 软件设计的任务:从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出发,形成软件的具体设计方案。(根据需求分析阶段确定的功能确定模块及每个模块算法和编写具体的代码) 1、软件设计内容 (1)软件设计定义 软件设计是把软件需求(定义阶段)转换为软件的具体设计方案,即划分模块结构的过程,是软件开发阶段最重要的步骤。 (2)软件设计划分 划分 名称
按工程管理角度 概要设计
详细设计
按技术观点划分 结构设计
数据设计
接口设计
过程设计
一般过程:是一个迭代过程,先进行高层次结构设计;再进行低层次过程设计;穿插数据设计和接口设计。 (3)软件设计过程 2、软件设计原则 为了开发出高质量低成本的软件,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必须遵循下列软件工程原则: (1)抽象(abstraction) 抽取事物最基本的特性和行为,忽略非基本的细节。采用分层次抽象的办法可以控制软件开发过程的复杂性,有利于软件的可理解性和开发过程的管理。 (2)信息隐藏(informationhiding) 信息隐蔽:采用封装技术,将程序模块的实现细节(过程或数据)隐藏起来,对于不需要这些信息的其它模块来说是不能访问的,使模块接口尽量简单。 按照信息隐藏的原则,系统中的模块应设计成“黑箱”,模块外部只能使用模块接口说明中给出的信息,如操作、数据类型等等。 (3)模块化(molarity) 使程序有许多个逻辑上相对独立的模块组成。模块(mole)是程序中逻辑上相对独立的单元;模块的大小要适中;高内聚、低耦合。 (4)一致性(consistency) 整个软件系统(包括文档和程序)的各个模块均应使用一致的概念、符号和术语;程序内部接口应保持一致;软件与硬件接口应保持一致;系统规格说明与系统行为应保持一致;实现一致性需要良好的软件设计工具(如数据字典、数据库、文档自动生成与一致性检查工具等等)、设计方法和编码风格的支持。
编辑本段二、结构化设计方法
1、软件设计的方法 开发阶段设计软件时所使用的方法。注意区别:结构化分析方法是定义阶段需求分析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 2、软件设计的方法的种类 结构化设计方法、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 3、结构化设计方法(SD-- Structured Design) 结构化设计方法是基于模块化、自顶向下细化、结构化程序设计等程序设计技术基础发展起来的。 基本思想:将软件设计成由相对独立且具有单一功能的模块组成的结构,分为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两个阶段。 ◆ 结构化设计过程的概要设计阶段的描述工具是:结构图(SC- Structure Chart )。 (1)概要设计也称为结构设计或总体设计,主要任务是把系统的功能需求分配给软件结构,形成软件的模块结构图。 (2)概要设计的基本任务。设计软件系统结构:划分功能模块,确定模块间调用关系;数据结构及数据库设计:实现需求定义和规格说明过程中提出的数据对象的逻辑表示;编写概要设计文档: 包括概要设计说明书、数据库设计说明书,集成测试计划等;概要设计文档评审:对设计方案是否完整实现需求分析中规定的功能、性能的要求,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等进行评审。 (3)结构化设计的目的与任务。结构化设计的目的:使程序的结构尽可能反映要解决的问题的结构。结构化设计的任务:把需求分析得到的数据流图DFD等变换为系统结构图(SC)。 4、概要设计工具——结构图(SC: Structure Chart ) (1)作用 软件结构概要设计阶段的工具。反映系统的功能实现以及模块与模块之间的联系与通信,即反映了系统的总体结构。 ◆ 注意:数据流DFD是软件生命周期的定义阶段中的需求分析方法中结构化分析方法的一种,此外还有数据字典(DD)、判定树和判定表,而SC是开发阶段中概要设计使用的方法。 (2)结构图基本组成成分:模块、数据和调用 (3)结构图基本图符 (4)结构图的基本术语 ◆ 深度:模块结构的层次数(控制的层数)。 ◆ 宽度:同一层模块的最大模块数。 ◆ 扇出:一个模块直接调用的其他模块数目。 ◆ 扇入:调用一个给定模块的模块个数。(被调用的次数) 好的软件结构应该是顶层扇出比较多,中层扇出较少,底层扇入多。 5、概要设计任务的实现--数据流图到结构图的变换 在软件工程的需求分析阶段,信息流是一个关键考虑,通常用数据流图描绘信息在系统中加工和流动的情况,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把信息流映射成软件结构,信息流的类型决定了映射的方法。典型的信息流类型:变换型和事务型。 (1)典型的信息流类型:变换型和事务型 ① 变换型 信息沿输入通路进入系统,同时由外部形式变换成内部形式,进入系统的信息通过变换中心,经加工处理以后再沿输出通路变换成外部形式离开软件系统,当数据流具有这些特征时,这种信息流就叫变换流。 ② 事务型 数据沿输入通路到达一个处理T,这个处理根据输入数据的类型在若干个动作序列中选出一个来执行,当数据流图具有这些特征时,这种信息流称为变换流。 6、详细设计及工具 (1)详细设计的目的 为软件结构图(SC)中的每 一个模块确定采用的算法,模块内数据结构,用某种选定的表达工具(如N-S图等)给出清晰的描述。 (2)详细设计的设计工具种类 ◆ 图形工具:程序流程图(PFD)、N-S图,问题分析图(PAD图)。 ◆ 表格工具:类似于判定表。 ◆ 语言工具:过程设计语言(PDL)。 ①程序流程图(PFD: Program Flow Diagram)) ◆ 流程图:是用一些图框表示各种操作,直观形象,易于理解。 ◆ 特点:直观、清晰、易于掌握。 ② 盒图(N-S图) 为避免流程图在描述程序逻辑时的随意性与灵活性,1973提出用方框代替传统的程序流程图,通常也把这种图称为N-S图,有5种的控制结构。 ◆ 盒图具有以下特点:过程的作用域明确;盒图没有箭头,不能随意转移控制;容易表示嵌套关系和层次关系;强烈的结构化特征。 ③问题分析图(PAD:Problem Analysis Diagram) 是继流程图和方框图之后,又一种描述详细设计的工具,有5种结构。 ④ 过程设计语言(PDL) 过程设计语言(PDL)也称结构化的英语或伪码语言,它是一种混合语言,采用英语的词汇和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的语法,它描述处理过程怎么做,类似编程语言。

E. 建筑结构优化设计方法有哪些

一、并行算法

高层建筑结构的主要因素是结构的抵抗水平力的性能。因此,抗侧移性能的强弱成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关键因素,且是衡量建筑结构安全性、稳定性能的标准。
在建筑结构中,单位建筑结构面积的结构材料中,用于承担重力荷载的结构材料用量与房屋的层数近似成正比例线性关系。

二、高层体系优化法

建筑使用性能的不同,所以其对内部空间的要求不同。同时,高层建筑结构使用功能不同,则其平面布置也发生改变。通常,住宅和旅馆的客房等宜采用小空间平面布置方案;办公楼则适合采用大小空间均有;商场、饭店、展览厅以及工厂厂房等则适宜采用大空间的的平面布置;宴会厅、舞厅则要求结构内部没有柱子的大空间。

三、可靠度优化法

在非地震灾害区高层建筑结构的方案选型时,应优先选用抗风性能比较好的结构体系,也就是选用风压体型系数较小的建筑结构体系。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小风荷载作用下的扭转效应引起的结构变形和内力的影响。

F.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有哪些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是按照模块划分原则以提高程序可读性和易维护性、可调性和可扩充性为目标的一种程序设计方法。在结构化的程序设计中,只允许三种基本的程序结构形式,它们是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包括多分支结构) 和循环结构,这三种基本结构的共同特点是只允许有一个流动入口和一个出口,仅有这三种基本结构组成的程序称为结构化程序。结构化程序设计适用于程序规模较大的情况,对于规模较小程序也可采用非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它的主要观点是采用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程序设计方法;使用三种基本控制结构构造程序,任何程序都可由顺序、选择、循环三种基本控制结构构造。是以模块化设计为中心,将待开发的软件系统划分为若干个相互独立的模块,这样使完成每一个模块的工作变单纯而明确,为设计一些较大的软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基本要点
1.采用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程序设计方法
在需求分析,概要设计中,都采用了自顶向下,逐层细化的方法。
2.使用三种基本控制结构构造程序
任何程序都可由顺序、选择、重复三种基本控制结构构造。
(1)用顺序方式对过程分解,确定各部分的执行顺序。
(2)用选择方式对过程分解,确定某个部分的执行条件。
(3)用循环方式对过程分解,确定某个部分进行重复的开始和结束的条件。
(4)对处理过程仍然模糊的部分反复使用以上分解方法,最终可将所有细节确定下来。
3.主程序员组的组织形式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指开发程序的人员组织方式应采用由一个主程序员(负责全部技术活动)、一个后备程序员(协调、支持主程序员)和一个程序管理员(负责事务性工作,如收集、记录数据,文档资料管理等)三个为核心,再加上一些专家(如通信专家、数据库专家)、其他技术人员组成小组。

G. 建筑结构设计方法有哪些呢,有一级结构师的朋友们知道么,能分享下吗

根据《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01)所确定的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的基本原则.应用我国现行规范进行结构设计时.采用的是以概率理论为荃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使建筑结构设计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的要求@结构师挂靠,就选>>>百分百建筑精英网。

一、理筑结构的签本功能

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即设计使用年限).在规定的条件下(正常设计、正常施工、正常使用、正常维修)必须保证完成预定的功能.这些功能包括:

(1)安全性。即建筑结构在正常施T和正常使用时能够承受可能出现的各种作用(如荷载、退度变化、基础不均匀沉降),并且能在设计规定的偶然事件(如地震、爆炸)发生时和发生后保持必需的结构整体毯定性。

(2)适用性,即建筑结构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应保持良好的工作性能,例如结构构件应有足够的刚度,以免产生过大的振动和变形,使人产生不适应的感觉。

(3)耐久性,即建筑结构在正常维修条件下,应能在规定的使用年限期间内满足耐久性能的要求,例如构件裂缝应能满足设计规定的要求。

以上所述的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总称为结构的可靠性。结构可靠性的概率度盈值称为结构的可靠度。也就是说,可靠度是指在规定的时间内和规定的条件下,结构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

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是指设计规定的结构或结构构件不需进行大修即可按其预定目的使用的时期.我国现行规范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是按表1-1选用。

由此可见,我国通常的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是50年。对于按照我国现行设计规范选用的可变作用和与时间有关的材料性能等取值所对应的时间参数则称为设计墓准期,它不等同于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我国《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规定的设计墓准期为50年。相应的《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以下简称《荷载规范》)所考虑的荷载统计参数都是按设计基准期为50年确定的,如设计时需采用其他设计墓准期,则必须另行确定在设计基准期内最大荷载的概率分布及相应的统计参数。

二、结构功能的极限状态与设计状况

区分结构是否可靠与失效.其分界标志就是极限状态。当整个结构或某一构件超过规定许可的某一特定状态时,就不能满足设计所规定的某一功能的要求,这种特定的状态即称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

极限状态分为两类: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当结构或构件达到了最大承载能力,或者产生了不适于继续承载的过大变形时,即认为翅过了承载力极限状态.例如:

(1)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那分作为刚体失去平衡,例如烟囱在风荷栽作用下整体倾翻。

(2)结构构件或其连接因超过材料强度而破坏(包括疲劳破坏),例如轴心受压短往中的混凝土和钢筋分别达到抗压强度而破坏,或构件因塑性变形过大而不适于继续承载。

(3)结构转变为机动体系.如简支梁跨中截面达到抗弯承载力形成三校共线的机动体系,从而丧失承载能力。

(4)结构或构件因达到临界荷载而丧失称定,例如细长柱达到临界荷载后因压屈失稳而破坏。

(5)地茱丧失承载能力而破坏(如失稳等)

事实上,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就是结构或结构构件发挥允许的最大承载功能的状态。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这种极限状态是对应于结构或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某项规定限值的状态。当出现下列状态之一时,即认为超过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1)影响正常使用或出现明显的难以接受的变形,如梁的挠度过大影响正常使用。

(2)影响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局部破坏(包括裂缝)。

(3)形响正常使用的振动,如楼板的振福过大而影响使用。

(4)影响正常使用的其他特定状态,如荃础产生的不均匀沉降过大。

在建筑结构设计时,除了考虑结构功能的极限状态之外,还须根据结构在施工和使用中的环境条件和影响,区分下列三种设计状况。

(1)持久状况,即在结构使用过程中一定出现,其持续期很长的状况.例如房屋结构承受家具和正常人员荷载的状况。持续期一般与设计使用年限为同一数量级。

(2)短暂状况,即在结构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出现概率较大,而与设计使用年限相比,持续期很短的状况,如结构施工和维修时承受堆料荷载的状况。

(3)佣然状况,即在结构使用过程中出现概率很小,且持续期很短的状况,如结构遭受火灾、姗炸、抽击、罕遇地展等作用。

这三种设计状况分别对应不同的极限状态设计。对于持久状况、短暂状况和偶然状况,都必须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对于持久状况,尚应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而对于短衡状况,可根据需要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

阅读全文

与属于结构设计的方法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嘴上起皮用什么方法能治好 浏览:440
矿泉水桶锻炼方法图解 浏览:170
pvz系统使用方法和技巧 浏览:85
尿蛋白高的治疗方法 浏览:603
肚子撑胀右侧胀气有什么方法 浏览:619
手腕腱鞘囊肿治疗方法 浏览:304
一般分析化学的方法 浏览:248
如何用数数的方法做减法 浏览:454
水彩码头使用方法视频 浏览:345
如何激励孩子的学习方法 浏览:995
八年级物理学中常见的测量方法 浏览:150
防蚊扣使用方法 浏览:320
夏天洗衣服衣领技巧方法 浏览:105
球囊炎的治疗方法 浏览:580
电脑关机关闭键盘灯光的方法 浏览:906
什么方法去额头皱纹 浏览:860
如何在初中时学习好的方法 浏览:450
硅化木的鉴别方法 浏览:255
无创呼吸机的使用方法 浏览:861
香药炮制作方法视频 浏览: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