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种植水杉
水杉栽培技术
1.主要优良品种简介
水杉()为杉科水杉属落叶大乔木。高达40米,胸径达2.5米,树干基部常膨大;幼年树冠窄圆锥形,随着年龄增长而变为广椭圆形;幼树树皮淡红褐色,老树树皮深灰色或灰褐色,纤维质浅纵裂,长条片状剥落;大枝斜上伸展。冬芽卵形或椭圆形。叶对生,线形,扁平,柔软,长8—17毫米,宽1—2毫米,淡绿色,中脉上面凹下,下面隆起,每边各有4—8条气孔线,叶在脱落性小枝上列成羽状,冬季与之俱落。雌雄同株,雄球花单生叶腋,排成总状或圆锥状,总长21—24(31)厘米;雌球花单个或成对散生于枝上,珠鳞交互对生,中部珠鳞具5—8(2—9)胚珠。球果有长柄,下垂,近圆形或长圆形,微具四棱,长1.6厘米,宽1.5厘米,种鳞木质,楣形,顶部宽有凹槽,基部楔形,宿存;种子倒卵形,扁平,周围有窄翅,先端凹缺,长约6毫米,宽5毫米。子叶出土,2枚,罕见3枚。
水杉是古老的稀有树种,过去被认为在世界上早已“绝迹”,可是,这个孑遗植物在我国产区保存着。到了四十年代,才在湖北省利川县由我国科学家发现并加以鉴定。解放以来,这个古老树种在全国各地广为栽培。
水杉类植物的最古老的化石发现于中生代下白垩纪地层,上白垩纪时在北极圈内分布到北纬80度—82度的,到了第三纪,分布扩大到欧洲大陆、西伯利亚、我国东北、朝鲜、日本、北美等北纬35度以北的广大地区,这一时期的水杉类植物生长繁茂,种类多,现知的化石种达10种之多,但在第四纪时,北半球北部冰川降临,水杉类植物多受寒害灭绝,仅现存的这一种水杉得以保存在我国川鄂边境的一个很局限的范围内。水杉的发现在科学界被誉为“活化石”。
原有的水杉保存于湖北省利川县、四川省石柱县和湖南省龙山县相毗邻的地区,但集中分布是在利川县西部的小河周围一带,这一地区现有水杉胸径在20厘米以上的植株达5000株之多。
水杉50年代初开始在国内各地引种,栽培地区不断扩大,目前北起北京、延安、辽宁南部,南及两广、云贵高原,东临东海、黄海之滨及台湾,西至四川盆地都有栽培。特别是长江流域的江苏、浙江、上海、湖北、安徽、江西等地育苗造林的规模逐年扩大。我省洞庭湖区从六十年代初即开始引种水杉,后作为农田防护林网的骨干树种营造了规模庞大的农田林网,但目前洞庭湖区农田林网已基本为后来推广的欧美杨取代,只有少数地段还能看到水杉林带。
水杉在国外引种遍及亚、非、欧、美等洲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均生长良好,在高纬度地方列宁格勒、哥本哈根、阿拉斯加等地能在室外越冬。一个树种引种地区如此之广,适应能力如此之强,都是罕见的。
2.选地
3.整地
整地方式一般均按栽植的株行距采用大穴整地,穴径50--60厘米,深达50厘米,回土时适当施以腐熟的有机肥作基肥。进行林粮间作时可采用全面整地,深度20--25厘米,再按株行距挖大穴。
4.栽植
造林密度:水杉生长迅速,喜光,顶端优势较强,主干通直,侧枝不过分伸展,造林密度不宜过大。以往栽植距离小于2米的林分,3--5年内即显过密,植株相互挤压,生长受到抑制,立木侧枝大量枯死,生长处于停滞状态。成片造林可采用2×3米的株行距,每亩110株,到第10、15年时各进行一次间伐,使植株距离分别调整为3×4米及4×6米。单行栽植时或成带栽植时,由于侧方受光条件较好,可采用2米的植距。成活率较高。由于水杉根部萌动较早,栽植时间以在地上部分萌动前30--40天较为适宜。大苗栽植时间可比小苗略早,但切忌在土壤冻结的严寒时节栽植。
栽植时注意根系舒展,分层填土然后拍紧。移植大苗最好能适当带土,侧根应尽量保留。
5.整形修剪
水杉休眠芽的生活力一般仅能保持2—3年,3--4年生以上的植株齐主干修枝后往往很难再度萌发,影响树冠的形成,对生长有不利的影响,因此成林以前一般不必修枝,成林以后修枝也要适度,以免影响直径生长而推迟成材期。一般树高6—10米时,修枝高度为树高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树高10--15米时,修枝高为树高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6.施肥
2年以后,在春季发芽前施肥一次非常必要,其次是在旺盛生长期前进行两次追肥,对促进生长也颇有效果。水杉造林地的土壤肥力一般较低,尤其是新开河堤都是生土,每年种植两季绿肥及豆科作物加以埋青是改良土壤的重要途径。在我省洞庭湖区作为农田林网带时,因湖区土层深厚、土壤肥力较高,通常不必施肥,其林带的生长情况也表现良好。
7.抚育管理
水杉造林后应及时加强抚育,以保证成活并迅速恢复生长,争取在最初几年内有较高的生长量,为以后的速生丰产打好基础。造林时充分灌水之外,4--5月间再行浇水是保证成活的关键。栽植大苗要特别注意高温季节的抗旱。每年进行二、三次除草松土,使新造幼林经常处于土松无草的状态,在5--6月及8—9月的水杉旺盛生长前期抚育,效果最为显着。江苏太仓海堤水杉造林时采用林农间作做到了精细抚育,同时以短养长,以副促林,起了很好的作用。
8.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茎腐病,通常是在苗期和幼树期发病率较高,通常喷洒广谱型抗(杀)菌剂即可。虫害主要为大袋蛾,通常成片林在干旱季节(7--8月)大发生时,能在几天内将树叶吃光,严重影响林木生长。防治方法可以人工摘除幼虫(连袋),集而烧毁;或用目前市场上光谱性杀虫剂800—1000倍液喷杀幼虫即可。
9.采收、加工或采伐
生长迅速是水杉最突出的优点之一。在原产地,树高年平均生长量为30-80厘米,在50年以前一般均能保持在60-80厘米左右;胸径年平均生长量1--1.75厘米,在20年以后增长较快,一般均保持在1.3--1.6厘米左右,80--100年以后趋于缓慢。根据树干解析材料,在原产地树高连年生长最高峰(1.43米)出现在10--15年,胸径连年生长最高峰(2.1厘米)出现在20-25年,而在引种地区则树高和直径连年生长的最大值出现得更早,其绝对值也更大,显示出速生丰产的特点,例如我省沅江16年生水杉高14米,胸径21厘米;湖北潜江县广华寺农场,树龄16年时,平均树高11.5米,平均胸径14.5厘米,最大胸径18厘米。单行或单株散生的水杉则生长更为迅速,如安徽滁县,树龄25年时,树高23米,胸径53厘米;上述生长情况表明,在一般栽培的条件下,水杉可以在15--20年左右达到成材。近年通过集约栽培,水杉更显示出快速生长的特点,如湖北洪湖县民主大队,树龄7年时,平均树高9.5米,平均胸径10.5厘米;因此,在立地条件适宜,栽培措施精细的情况下,水杉的成材期可望缩短至10--15年。
水杉木材纹理通直,材质轻软,气干容重0.29--0.38克/立方厘米;干缩差异小,易于加工,油漆及胶接性能良好,适于建筑、家具、造船等用。纤维素含量高,是良好的造纸用材。树形优美,是一种良好的绿化树种。
‘贰’ 水杉要怎样播种繁殖
1、繁殖方法:
播种和扦插繁殖。水杉种子多瘪粒,30年生以下的水杉种子尤多瘪粒,故多应用扦插繁殖。扦插繁殖时硬枝和嫩枝均可,春季扦插插穗用一年生苗的侧枝为宜,在树木发芽前进行扦插。嫩枝扦插在6月至7月进行。扦插地要尽量保持湿润、通风。
2、栽培管理:
栽植时随起随栽,若需长途运输,栽前应将苗根放入水中浸根,使其吸足水份,促进成活。栽前要挖大穴,施基肥,勿伤根。栽后要充分灌水,浇足,浇透。生长期可施追肥,苗期可适当修剪,4-5年后不要修剪,以免破坏树形。
‘叁’ 水杉如何种植!
水杉栽植季节从晚秋到初春均可,一般以冬末为好,切忌在土壤冻结的严寒时节和生长季节(夏季)栽植,否则成活率极低。苗木应随起随栽,避免过度失水。如经长途运输,到达目的地后,应将苗根浸入水中浸泡。大苗移栽必须带土球,挖大穴,施足基肥,填入细土后踩实,栽后要浇透水。旺盛生长期要追肥,一般追1次,注意松土、锄草。
锄草松土
锄草松土即清除杂草、藤本,疏松土壤增强透气性,改善理化性能,创造舒适良好的土壤环境空间,提高根系生命功能,促进其健壮快速生长,为水杉丰产高效夯实基础。每年锄草松土2次,在5~6月、8~9月水杉旺盛生长前期抚育效果最佳。
适度套种
为充分利用林中空地,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肥力,造林1~2年内可适当套种豆类作物或绿肥,为不影响树苗生长,套种作物要与树苗保持30~40cm的距离。通过对作物的中耕除草尧施肥,既可起到以耕代抚的作用,又可增加收益,达到以短养长的目的。
适度修枝
为保持通风透光,给树木健壮生长创造良好的空间,成林后进行适度修枝,宜选在水杉落叶后至立春前进行,修枝强度为树冠总长度的1/4~1/3,具体视树木生长情况而定。
水杉是世界上珍稀的孑遗植物。远在中生代白垩纪,地球上已出现水杉类植物,并广泛分布于北半球。冰期以后,这类植物几乎全部绝迹。在欧洲、北美、和东亚,从晚白垩至新世的地层中均发现过水杉化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国的植物学家在湖北、四川交界的谋道溪(磨刀溪)发现了幸存的水杉巨树,树龄约400余年。
后在湖北利川县水杉坝与小河发现了残存的水杉林,胸径在20厘米以上的有5000多株,还在沟谷与农田里找到了数量较多的树干和伐兜。随后,又相继在四川石柱县冷水与湖南龙山县珞塔、塔泥湖发现了200~300年以上的大树。
水杉有“活化石”之称。它对于古植物、古气候、古地理和地质学,以及裸子植物系统发育的研究均有重要的意义。
‘肆’ 水杉如何种植!
摘要 1 繁殖育苗
‘伍’ 如何种植水杉树
水杉喜水湿,落叶乔木,喜阳光,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栽植地需要土壤深厚、肥沃的酸性土,不耐干旱也不耐渍涝。生长速度较快,栽植地要避开矿场等有害气体排放环境。
只要掌握这些概念,即可种植好它。
‘陆’ 水杉(杉科 水杉属)栽培技术是怎么样的
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Hu.et Cheng.
水杉是古老而稀有的树种,以活化石着称,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之一,现世界各地竞相引种,成为园林绿化的重要树种。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大枝不规则轮生,小枝对生或近对生。叶条形柔软,交叉对生,基部扭转成羽状二列,入冬时与无冬芽侧生短枝一同脱落。花期2月下旬,球果当年 11月成熟,下垂,近球形微具四棱,有长梗,种鳞木质,先端凹缺,种子倒卵形,圆形或长圆形,长约5毫米,宽4毫米(见彩图37)。
[分布]
水杉最早于20世纪40年代初在湖北省利川水杉坝、谋道溪被发现。天然分布仅限于利川县、重庆石柱县以及湖南龙山县,但集中分布于利川西部小河附近约600平方千米的范围内。1948年发表后,被广泛引种栽培,国内,北至延安、北京、辽宁南部,南达广州,东起沿海,西至成都的广大城市、农村用作绿化和造林,在秦岭淮河以南、南岭以北广大地区生长尤为迅速,长势最好。
[习性]
水杉对气候的适应范围较广,适生于年平均气温12~20℃,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的地区,冬季能耐-25℃低温而不致受冻。若降水较少,只要有灌溉条件或地下水源充足也可生长良好。对土壤要求不严,酸性山地土壤、黄褐土、石灰性土壤、轻度盐碱土均可生长,但不耐水涝,干旱瘠薄、土层浅薄、多石或土壤过于黏重、排水不良均不适宜。水杉为喜光树种,实生苗略耐庇荫,水杉对二氧化硫有一定抗性。
[繁殖与栽培养护]
用播种和扦插繁殖。水杉结籽年龄较迟,一般30龄才开始结籽,40~60龄才进入盛期,故现阶段多用扦插育苗。硬枝和嫩枝均可扦插,成活率取决于插穗母树的树龄和插穗本身的健壮程度,以从1~5年生实生苗上剪取1年生充实健壮枝条作插穗者,成活率最高。硬枝扦插于2月下旬至3月中下旬进行,插穗应于落叶后即剪取,捆扎成束,沙藏越冬,插后揿实,随即浇水,保持床面湿润。在发芽展叶期要勤浇水,要搭荫棚。亦可行全光照育苗。嫩枝扦插于6月上中旬,在清晨露水未干时,选取长约12~15厘米的半木质化嫩枝,留顶部2~4片叶子,插入土中4~6厘米,插180~200株/平方米。插后喷水宜勤,遮荫要严,20~25天发根。8月下旬起可逐渐缩短遮荫时间,减少喷水次数。当年苗高达25~30厘米。播种在3月下旬进行,条播行距20厘米左右,播种量15千克/公顷左右,播后10天发芽出土。苗期要注意搭棚遮荫,经常浇水,适当施肥和注意苗期病虫害防治。一般春插苗和播种苗最高可达1米。用于城镇绿化,需再分床栽培。水杉挖起后,如经长途运输,到达目的地后,应将苗根浸于水中,这样苗木移栽容易成活。栽植小苗要多带宿土,大苗要带土球,并施基肥,栽后水要浇透。
病虫害主要有苗木炭腐病、大袋蛾、疖蝙蛾、点蝙蛾、马氏长蛎蚧、铜绿丽金龟、黑绒鳃金龟、黑翅土白蚁等。防治方法:①炭腐病防治见“银杏”。②土白蚁防治见“金钱松”。③其他害虫防治:人工及灯光诱杀成虫,幼虫或若虫期喷洒敌百虫或敌敌畏等药剂。
[观赏与应用]
水杉树干耸直,叶色翠绿,是着名的庭园观赏树种。最宜配植溪边、湖畔,是工厂绿化的好树种。在公园绿地中的低洼之地可与池杉大片群植。若在湖边、池岸近水处宜作成丛点缀,背衬柳杉或松柏,非常和谐。
‘柒’ 水杉的养殖方法是什么
水杉为落叶乔木的一种,它的树形比较高大,成龄树高度可达35米。该树种枝干挺拔,树形端正,树体高大,观赏价值很高。水杉可作为绿化苗木种植,它的生长适应性也比较强,养护较为简单,一般绿化上种植的水杉树只需要粗放管理即可。水杉的养殖方法有哪些?我们一起来看吧!
最好是随起随栽,这样可以减少苗木根部水分的流失,以提高栽培的成活率。水杉树适合在春季栽培,成活率会更高。如果是远距离运输的水杉树,那么栽植前要将苗根放入水中浸根,使其吸足水分。树穴的大小要合适,栽培水杉树适合挖大树穴,栽植过程中不能伤到苗木根系,栽植前坑内施入基肥,栽植后充分灌水,浇足,浇透,后期管理注意追肥、除草、防病虫等等。
以上就是水杉怎么养和水杉的养殖方法的内容介绍,水杉可用于园林绿化,它适于列植,也可丛植、片植等,水杉树干笔直,分枝均匀,大量种植的话非常壮观,对环境的作用也比较大。
‘捌’ 水杉树的种植技巧
①采种:水杉3月上、中旬开花,当年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球果成期。当果鳞由绿变为黄褐色,微裂,并有少量种子脱出时即可采种。球果采回后,摊晾或稍经曝晒,鳞片张开,种子即可脱出。出种率约为6%-8%。因为授粉不好,种子空粒较多,有胚种子仅占10.9%。种子千粒重1.76-2.28克。发芽平为7%-10%。通常用密封干藏法保存。
②种子处理:播种前可用冷水浸种3-5小时,使种子充分吸水膨胀,以利于发芽,保证出苗整齐。
③播种:3月下旬至4月上旬,当土壤温度达12℃以上时即可播种。撒播或条播均可。条播时横条播种,行距20-25厘米,播幅3-5厘米,播种量每公顷12-25公斤。因种子轻小有翅,最好混沙或细上播种,应选无风天气或压低姿势播种,以防止风吹去种子或播种不匀。播后覆以细土,以看不见种子为度.略加压实,然后覆草或盖地膜保湿,以利种子萌发出土。
④抚育管理要点:播种后一般15天出苗,20天即可出齐。此间应注意床面保湿。幼芽出土后,种壳随之出土,易为鸟类啄食,应注意防止鸟害。幼苗期初期生长缓慢,扎根较浅,除适当浇水外,应进行速前,以防日晒灼伤。子叶期应结合间苗进行补苗,移密补缺,使苗木分布均匀。6月以后开始进入速生期。7、8月为生长最快时期,需要水、肥最多,应及时追肥和灌水,并结合进行松土除草和病虫防治,以促进苗木生长。 当年生苗高可达50厘米以上,地径0.8厘米以上,每公顷可产菌600万-750万株,可以出圃造林。
(2)扦插繁殖
水杉扦插育苗扦插要领水杉硬枝扦插时间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结束。整好畦面后, 边上水边扦插,以浆插为主。插条的2/3插入土壤,1/3露出地面。一畦插好后再浇足水。一周后由于浆插之故,苗床行间会产生土壤板结或龟裂,需及时中耕松土1~2次,然后在插条行间以稻草覆盖,不露畦土为宜,每亩用草约300公斤左右,使之保湿和增加地温,促其发叶生根 。
‘玖’ 水杉树的种植
播种:发芽适宜温度为18~25℃,宜在春季土温达到12℃以上时播种,每亩播种量0.75~1.50千克。
产量: 1年生苗高可达40厘米,地径0.8厘米以上,在生长较好的情况下,苗高可达70~100厘米。
扦插:扦插育苗是加速繁殖水杉的有效途径。一般在春季用发育健壮的 1年生成熟枝进行硬枝扦插,插穗长10~14厘米,每亩扦插2~3万株。用幼龄母树的枝条扦插,成活率可达到80%以上。夏插是在初夏用带叶嫩枝扦插,具有生根快、成活率高、当年可以成苗的优点,但由于气温高,插后要加强水分管理。此外,也可在初秋可半成熟枝的梢端进行扦插,此时冬芽已形成,插后当年不再萌发新枝,而是完成生根、冬芽发育和苗干木质化的过程,翌春移植后培育成苗。
种植密度:由于水杉生长迅速,主干通直,顶端优势较强,造林密度不宜过大。可采用 2×3米的株行距,每亩110株。到10~15年时进行第一次间伐。单行栽植可采用2米株距。造林苗木以2年生的移植苗为好,苗高1~1.5米,地径2~3厘米。
从晚秋到初春均可栽植,但以冬末为最好。
病害:病虫害较少,主要有赤枯病在9~10月间为害叶部,使叶片呈黄褐色或红褐色,严重时落叶,可每周用160倍的1:1波尔多液喷洒 1次,共3~4次。害虫主要有大袋蛾为害叶及嫩枝梢,水杉色卷蛾的幼虫为害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