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果括号外面和括号里面的运算符号一样用简便方法时运算符号要改变吗
如果括号外面是减号,括号里面的运算符号加号变减号,减号变加号。
Ⅱ 分数混合运算简便方法符号怎么变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一样的。
混合运算的法则
实际就是其运算的顺序和符号顺序应该是有括号的先算括号内的,没有括号的按先乘方再乘除,最后算加减。
Ⅲ 乘除混合运算怎么做,尤其是有各种括号,怎么变符号
先乘除,再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括号里面也是先乘除,再加减:仅乘除或加减先后不分;
2×3÷6=6÷6=1或2×1/2=1 2+3-5=5-5=0或者2-2=0
2+2×3=2+6=8 2+2÷2=2+1=3
2×(2+3)=2×5=10 2÷(3-2)=2÷1=2
2+5×(5+5÷1)=2+5×(5+1)=2+5×6=2+30=32
加减号开括号符号变换:正正得正(++得+);负负得正(--得+);
正负或负正都得负(-+或+-都得-)
1+1=2 (++得+) 1-(-1)=1+1=2(--得+) 1-1=0(+-都得-)
-1+1=0(-+得-)
5-(3+5)=5-3-5 -+得- 5-(5-3)=5-5+3(-+得-,--得+)
值得注意的是符号的变换字母代替的式子适用:、
a-(-b)=a+b (--得+)
Ⅳ 简便算法怎么算
简便计算是一种特殊的计算,它运用了运算定律与数字的基本性质,从而使计算简便,使一个很复杂的式子变得很容易计算出得数。简便计算中最常用的方法是乘法分配律。
乘法结合律也是比较常用的方法,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它可以改变乘法运算当中的运算顺序,在日常生活中乘法结合律运用的不是很多,主要是在一些较复杂的运算中起到简便的作用。在进行简便运算时,应注意运算符号和大、中、小括号之间的关连。不要越级运算,以免发生运算错误。
Ⅳ 五年级简便运算的方法
简便运算一般有5种方法:
1. 凑整法:通过加、减一个数将其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2. 交置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结合律,几个数相加、相减,将其位置交换一下,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3. 去括号法:有时在计算含有括号的算式时,通过去除括号,可使运算简便,但要注意的是去括号后的符号变化。
4、运用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5、减法性质: a-b-c=a-c-b=a-(b+c)
除法性质:a÷b÷c=a÷c÷b=a÷(b×c)
A、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同一级运算(只有乘除或只有加减)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随意“带符号搬家”
12.06+5.07+2.94 30.34+9.76-10.34
25×7×4 34÷4÷1.7
102×7.3÷5.1 41.06-19.72-20.28
7.2+2.2×1.2 2.6÷1.3+8.7
B、当同级运算需加括号或去括号时,即加或去括号时,括号前是加或乘号,可以直接加或去括号,而括号前是减或除号,括号里要变号。
700÷14÷5 18.6÷2.5÷0.4
1.06×2.5×4 5.68+(5.39+4.32)
19.68-(2.97+9.68) 1.25×(8÷0.5)
0.25×(4×1.2) 1.25×(213×0.8)
乘法分配律的两种典型类型
A、括号里是加或减运算,与另一个数相乘,注意分配。
0.4×(0.25+2.5) (12+1.2) ×0.2 (40-1.25)×0.8
B、注意相同因数的提取。
0.92×1.41+0.92×8.59 7.8×9.9+9.9×2.2
1.3×11.6-1.6×1.3 11.9×9.9+1.19×1
Ⅵ 想一想,简便方法计算中,符号的变化是怎样的
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Ⅶ 简便运算的技巧
简便计算是采用特殊的计算方法,运用运算定律与数字的基本性质,从而使计算简便,将一个很复杂的式子变得很容易计算出结果。
主要用三种方法:加减凑整、分组凑整、提公因数法。
他们使用的都是数学计算中的拆分凑整思想。
主要步骤:
①遇见复杂的计算式时,先观察有没有可能凑整;
②运用四则运算凑成整十整百之后再进行简便计算。
2/4
加减凑整法
1、将计算式中的某一个数拆分,使其能与其他的数凑成整十,整百【例1】;
2、补上一个数,能够与其他数凑整,最后再减去这个数
分组凑整法
在只有加减法的计算题中,将算式中的各项重新分下组凑整,主要采用两个公式:G老师讲奥数(微)。【例3】
加法结合律:a+b+c=a+(b+c)=(a+b)+c;
减法的性质:a-b-c=a-(b+c)。
提公因数法
使用乘法分配律提取公因数,a x (b±c)=a x b±a x c;
如果没有公因数,可以根据乘法结合律变化出公因数,详见【例4】。
a×b=(a×10)×(b÷10),
a×b÷c=a÷c×b,
a×b×c=a×(b×c)。
做简算,是享受。细观察,找特点。
连续加,结对子。连续乘,找朋友。
连续减,减去和。连续除,除以积。
减去和,可连减。除以积,可连除。
乘和差,分别乘。积加减,莫慌张,
同因数,提出来,异因数,括号放。
同级算,可交换。特殊数,巧拆分。
合理算,我能行。
1方法一:带符号搬家法
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同一级运算(只有乘除或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带符号搬家”。
a+b+c=a+c+b
a+b-c=a-c+b
a-b+c=a+c-b
a-b-c=a-c-b
例如:
a×b×c=a×c×b
a÷b÷c=a÷c÷b
a×b÷c=a÷c×b
a÷b×c=a×c÷b)
例如:
2方法二:结合律法
(一)加括号法
1.在加减运算中添括号时,括号前是加号,括号里不变号,括号前是减号,括号里要变号。
2.在乘除运算中添括号时,括号前是乘号,括号里不变号,括号前是除号,括号里要变号。
(二)去括号法
1.在加减运算中去括号时,括号前是加号,去掉括号不变号,括号前是减号,去掉括号要变号(原来括号里的加,现在要变为减;原来是减,现在就要变为加。)。
2.在乘除运算中去括号时,括号前是乘号,去掉括号不变号,括号前是除号,去掉括号要变号(原来括号里的乘,现在就要变为除;原来是除,现在就要变为乘。)。
3方法三:乘法分配律法
1.分配法
括号里是加或减运算,与另一个数相乘,注意分配
例:8×(12.5+125)
=8×12.5+8×125
=100+1000
=1100
2.提取公因式
注意相同因数的提取。
例:9×8+9×2
=9×(8+2)
=9×10
=90
3.注意构造,让算式满足乘法分配律的条件。
例:8×99
=8×(100-1)
=8×100-8×1
=800-8
=792
4方法四:凑整法
看到名字,就知道这个方法的含义。用此方法时,需要注意观察,发现规律。还要注意还哦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嘛。
例:9999+999+99+9
=(10000-1)+(1000-1)+(100-1)+(10-1)
=(10000+1000+100+10)-4
=11110-4
=11106
5方法五:拆分法
拆分法就是为了方便计算把一个数拆成几个数。这需要掌握一些“好朋友”,如:2和5,4和5,4和25,8和125等。分拆还要注意不要改变数的大小哦。
例:32×125×25
=(4×8)×125×25
=(4×25)×(8×125)
=100×1000
=100000
6方法六:巧变除为乘
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7方法六:裂项法
分数裂项是指将分数算式中的项进行拆分,使拆分后的项可前后抵消,这种拆项计算称为裂项法.常见的裂项方法是将数字分拆成两个或多个数字单位的和或差。
遇到裂项的计算题时,需注意:
1.连续性
2.等差性
计算方法:头减尾,除公差。
8方法六:找朋友法
例题:
例1:
283+52+117+148
=(283+117)+(52+48)
(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减号或除号后面加上或去掉括号,后面数值的运算符号要改变。
例2:
657-263-257
=657-257-263
=400-263
(运用减法性质,相当加法交换律。“带符号搬家”)
例3:
195-(95+24)
=195-95-24
=100-24
(运用减法性质)
例4:
150-(100-42)
=150-100+42
(去括号时,括号前面是减号,括号里面的运算符号要变成逆运算)
例5:
(0.75+125)x8
=0.75x8+125x8=6+1000
. (运用乘法分配律))
例6:
( 125-0.25)x8
=125x8-0.25x8
=1000-2
(同上)
例7:
(1.125-0.75)÷0.25
=1.125÷0.25-0.75÷0.25
=4.5-3=1.5。
( 运用除法性质)
例8:
(450+81)÷9
=450÷9+81÷9
=50+9=59.
(同上,相当乘法分配律)
例9:
375÷(125÷0.5)
=375÷125x0.5=3x0.5=1.5.
(运用除法性质)
例10:
4.2÷(0.6x0.35)
=4.2÷0.6÷0.35
=7÷0.35=20
(运用除法性质)
例11:
12x125x0.25x8
=(125x8)x(12x0.25)
=1000x3=3000.
(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例12:
(175+45+55+27)-75
=175-75+(45+55)+27
=100+100+27=227.
(运用加法性质和结合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