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筇竹的栽培方法
在低海拔地区生长不良,在凉爽湿润的小环境中尚能生长。栽培管理中要注意适生条件的营造,选择疏松肥沃的腐殖质土进行栽培。造林地须择夏无酷暑、空气湿度较大的山区。
秋季采用分生竹丝或埋鞭繁殖。如在庭园栽培,应有蔽荫和喷灌设备,以保证成活。筇竹可用种子育苗繁殖,也可埋鞭育苗和挖兜扩繁。
如用种子育苗繁殖必须在遮荫环境中进行,但种子繁殖苗造林时间长要5年以上才成林,而埋鞭育苗竹苗造林3年可成林,筇竹造林地应选择在阴坡、半阴坡的疏林地、灌木林地等对筇竹幼龄林有遮荫条件的环境、海拔1500-2500米、土壤疏松、湿润、土层深厚的山地或退耕地造林。
1、造林地的选择
为了培育速生、丰产、优质的竹林,造林前,必须根据竹子对立地条件的要求,选择适宜的气候、土壤和地形条件。
(1)气候条件。应根据各个竹种的生长发育特性,选择适宜的气候条件下栽植,既是要选择适宜所种竹种生长的环境气候问题。
(2)土壤条件。散生竹种生长快,有强大的地下鞭和根(竹鞭、竹根)。因此要求土壤深度在50厘米以上,肥沃、湿润、排水和透气性良好的砂质土或砂质壤土。散生竹在碱性土上生长不良,要求酸性、微酸性或中性土壤,过于粘重瘦薄的土壤不利于发展散生竹。
(3)地形条件。要特别注意选择适宜的地理条件,干燥多风的山背、山坡和容易积水的洼地不利种植。
2、造林季节
筇竹在3-5月出笋成竹,1-7月新竹生长旺盛,8-10月行鞭排芽,所以秋末冬初气温下降,雨季未结束季节(9月至次年10月)是筇竹造林的良好季节。但干湿季节分明地区,以雨季造林较好。
3、造林整地
整地是散生竹林造林的重要一环。整地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造林质量的高低和成林速度的快慢,通过整地可以创造适合散生竹成活和新竹成长的环境条件。造林整地分为全面整地、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等三种,翻挖土壤深度达30厘米以上。全面整地就是全面翻挖种植地后,再打好定植沟、栽竹,按4×4米的株行距开挖定植沟,以长0.8-1米,宽0.3-0.5米,深0.3-0.4米的规格开挖,每亩定植42株。带状整地是进行等高线整地,采用此法能减少水土流失,选确定定植距,再进行整地,挖定植穴。全面整地能彻底改变造林地环境条件,有利于散生竹造林成活和成林。同时造林后2-3年内,可以竹农混作,以耕代抚,既能促进竹鞭和新竹生长,又可增加粮食收益。因此,有条件的地方,应提倡全面整地。但是坡度较大的造林地上,进行全面整地易引起水土流失,在劳动力不足的地区,进行全面整地也有困难,尤其是山高坡陡,以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较为适宜。
4、栽植前的苗处理
(1)、起苗后,注意保湿,尤其不能在太阳下暴晒,若茎秆失绿变白的竹苗就不能栽成活。
(2)、栽苗前用ABT-1号植物生根液10PPM浓度均匀喷湿鞭根后栽培。
5、栽植方法
采用4×4米的株行距,按长×宽×深(米)=0.6×0.5×0.4挖塘后定植。竹苗运到后及时栽植,先将表土填入塘底,并施入土杂肥5—10公斤或过磷酸钙0.5公斤与表土拌匀,厚度10至15厘米;将竹苗放入塘中,填入表土后再填底土,使竹鞭根舒展,与土壤密接,栽植时做到苗正、不要露根、压实,然后灌足定根水,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覆盖一层稻草或地膜,增加保湿和保温,保证成活。
② 竹子什么时候种植
竹子适合在早春季节种植,可以剪断竹鞭,连同竹竿分别栽种,当年夏季就可长出新竹,也可以用竹子开花后的种子播种。
竹子的地上茎木质而中空,是从竹子的地下茎(根状茎)成簇状生出来的。竹子为高大、生长迅速的禾草类植物,茎为木质。分布于热带、亚热带至暖温带地区。东亚、东南亚和印度洋及太平洋岛屿上分布最集中,种类也最多。
竹子是庭院中不可缺少的点缀假山水榭的植物,具有非常高的观赏价值。竹炭经过粉碎和活化制成的活性炭,有很好的吸附和净化作用,被用在汽车和家居,以及污水处理等。竹也可以编制箩筐、背篓、菜篮、席子等用具。
(2)成竹种植方法图解扩展阅读
1、竹子在生长过程中需要肥沃的土壤,渗透性较好。因此,当种植时必须注意清理周围的树木和杂草,做好土地平整。
2、竹子的外皮比较硬,需要在播种前做好发芽的工作,所以种子需要用清水清洗,可以用一些发芽粉,然后把竹子的种子混合起来。
3、将竹子种子混入土壤后,注意保持水分湿润,竹子就能发芽。竹笋长出来后,可以播种在土壤里。
4、应注意控制植物间距。每个竹坑里可以放九粒种子,然后用细土覆盖,以确保看不到种子。
③ 毛竹种子怎么种
播种前先用清水冲洗去拌种药粉,用湿细沙拌种进行催芽处理,每天要翻动洒水一次。待种子开始露白时筛去沙子即可播种。
播种方法应采用点播,株行距一般为25 X 26厘米,每穴均匀点8—10粒种子后细土覆盖,以不见种子为度,并盖一层薄茅草淋一次透水,并注意预防鼠害。
播种季节,秋播最好,也可春播,春播时间应在3月底以前完成。
毛竹4月至5月的种植管理方法
(1)竹圃管理。竹苗出土后要分批适量揭草。在向阳地方的春播苗,揭草后要搭棚遮荫。透光度为50%-60%。要经常除草松土,适当培土壅根。利用阴雨天,把过密的竹苗带土间苗,移植在缺苗穴中,每穴1-2株。
(2)护笋养竹。冬笋是春笋的前身,都能成竹,要做到冬笋不挖,保护春笋。
④ 竹子怎么养
需用疏松、肥沃的砂质土壤,并调至中性或酸性。不要用太粘重的或碱性的。可将农田土和腐殖土混合起来,并加入一些细沙,以增加它的透气性。
竹子特别怕涝。因而在日常管理中,不可浇太多。夏季的时候可以每天一次。冬季时就需要严格控制浇水,以免出现冻伤。另外,刚移植过的植株需浇透一次,之后进入正常养护。
在刚栽种或移植时,可以同时在土壤里面混入一些肥,作为基肥。进入正常成长状态后,需追肥,用百分之零点五浓度的尿素,跟浇水一并进行。
注意事项
1、一些病虫害常困扰植株,比如“蚜虫”、“叶枯病”等。发现病害之后,需及时将病枝、病叶剪掉,并喷洒药剂;遇到虫害,也要尽快喷杀虫剂。
2、在冬季,需将其放在温暖的地方养,或覆盖塑料膜以保温。
3、夏季蒸发特别大的时候,需经常往叶子上喷点水,对其有需求,不过不可太强烈。夏季时务必要遮阴。到了冬季,则要放在向阳并且背风的地方。
⑤ 竹子种子怎么种植
挖取壮鞭,保留鞭根、鞭芽,多留宿根土,将竹鞭截成50-60厘米的鞭段,平理于苗床上,覆土厚5-8厘米,保持苗床湿润。埋鞭时间宜选择在早春竹笋出土前一个月。
埋鞭后注意旱天淋水,多雨排水。出苗后适时施氮肥,如尿素、硫酸铵和腐熟人粪尿等,还要及时除草。只要管理得当,一年后每条鞭可长出2-3条竹苗,供翌春造林用。
竹子通过任何一种无性繁殖方法都是一种突变,从而导致开花。栽种竹子宜选背风向阳、潮湿的环境。竹子生长快,生长量大,对水肥要求高,要求有充足的水湿,但亦要排水良好。要求土质深厚肥沃,富含有机质和矿物元素的偏酸性土壤。常见的庭院栽种有毛竹、凤尾竹、淡竹、旱园竹、刚竹等。
(5)成竹种植方法图解扩展阅读:
竹子的种类有:
一、箭竹
多年生竹类,地下茎匍匐,秆高约3m,直径1~l.5m,箨甚长,简期几抱没节间,外表粗糙,具刺毛,不易脱落,节间lO~20cm,上端节上着生细枝,3出或多数,亦具有箨或无箨,叶舌片黑褐色,密生毛茸,假叶长卵形,锐尖头,叶粗革质。
二、慈竹
在产区是最普遍生长的竹种之一现多见于农家栽培房前屋后的平地或低丘陵,野生者似已绝迹。用途广泛,秆纤维韧性强,节稀筒长,是竹编工艺品的上乘材料,也可劈篾编结竹器,用作绞口尤佳,亦可用于简陋建筑物的竹筑墙,以及利用其竹筋和拌石灰粉刷墙壁。
三、单竹
民间俗称“苦慈”,是慈竹属中,筒最长(有一米多长)的优质慈竹。竹质细腻,纤维韧性特强,能启成薄如蝉翼、细如发丝的竹篾丝,编织成似绸、似绢的精档竹编工艺品。这种多生长在土壤肥沃的阴山处,是竹编的最佳材料。除青神外,眉山、邛崃一带也有些这种“苦慈”竹。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竹子
⑥ 竹笋怎样种
一、育苗方法
要选择好的母竹,母竹应选“窄叶竹”,它的特点是竹叶较小、较窄,叶片淡绿,竹节平坦,笋呈炮垒形,肉质厚,出笋早,笋期长,产量高。母竹以二年生的“罗花竹”最好,三年以上的老竹不宜做母竹,因为老竹的鞭上芽头较少,出笋能力差,移植成活率低。母竹以胸径3厘米左右,蒲头浅,分枝低,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为好。
1、埋鞭育苗 选择1~2年的新竹取竹鞭,最好是带竹杆埋鞭育苗,竹杆上留1~2节活枝,每亩埋鞭3000~5000株,可产苗15000~20000株。
2、播种育苗 每亩播种10~15千克,可产苗30000~40000株。关键在于在幼苗期必须对幼苗遮荫,减少阳光的直接照射,造成幼苗的死亡。
二、选地整地
育苗不论是埋鞭育苗或是播种育苗,土壤应选择疏松、质轻的黄壤土最好。土层在30厘米以上,不过于粘重的黄壤、黄棕壤都能生长,以肥沃疏松浑厚的微酸性土壤上生长最好。整地以穴状整地为主,整地规格为60×60×50厘米,塘打完后要把表层土壤回进塘内,回土要达到塘深的三分之二以上,有条件的可结合回土,在塘内施足以有机肥为主农肥。
三、合理栽植
1、选择适当的栽植密度 主要根据用苗种类来确定栽植的密度。因方竹属于混生竹种,一至二年生的实生苗竹鞭不发达,移植后走鞭慢。面竹繁殖苗鞭粗芽大,移植成后每年可走鞭1米以上,成林快。要使方竹林能在5~8年内获得较好的效益,种植密度实生苗每亩100株以上。竹鞭繁殖苗每亩74株以上。并以根据各地的经济条件,可适当加大种植密度。
2、栽植时间 以每年的初春断雪后的2月下旬至3月中旬的一个月时间内,栽植成活率最高,可达90%以上。
3、栽植方法 竹苗根系由于木质化程度高,起苗后放置时间过长,容易造成竹苗失水,影响成活率,因此不易长途运输,为了保证成活率,从起苗到栽植完毕,一般不要超过72小时,在48小时内栽植完毕,成活率比较高,最好是随起随栽。并且起苗后立即浆根,如需长途运输,则要用稻草按30株一捆把根包住。栽植时可根据竹苗的大小,采用不同的种植法,一至二年的实生苗可采用中心栽植,并保证竹杆直立。而二年以上的实生苗或竹鞭繁殖苗,先要对竹杆进行切杆,切杆后苗高60厘米左右,栽植后的竹苗竹杆倒向山坡的下方,与水平面成45°的夹角,土壤外面只留1~2节活枝,以减少水分的蒸法,提高成活率。
⑦ 竹子种植方法
竹子种子育苗
1、苗圃地选择:苗圃地要选择在背风向阳、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的酸性砂质壤土。
2、整地作床:冬季对育苗地进行深翻,深度30厘米深,同时施入基肥。早春对土壤进行细整后,做成宽1米,长以地形而定的苗床。
3、播种: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在5—10°C时进行播种。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温水浸种,并每天换一次清水,连续浸种两天,待种子充分吸水膨胀后即可捞出播种。播种方法可分为点播、条播和撒播。但点播较有利于管理和节约种子,播种穴的株行距为20×20厘米,穴深1厘米,每穴播种子15粒左右。每亩用种1.5—2公斤。
床面上再盖1厘米厚的稻草,以保持土壤湿润。 毛竹种子无休眠期。种子采收后就能播种。有温室或塑料大棚的地方,最好在秋季种子采收后播种,因此时种子发芽率高,毛竹种子采收后发芽率为50%。放置第二年春季后,发芽率降至20%左右,一年后无发芽能力。
4、苗圃管理:
(1)洒水。播种结束盖草后,立即洒水,使土壤保持湿润。土壤缺水时,应及时洒水补墒,这是保证种子出苗的重要环节。
(2)搭荫棚,当有50%以上竹苗出土后,应及时搭起荫棚,揭去盖草。荫棚的透光度初期为40%,随着竹苗分蘖次数的增加,透光度可扩大为60%。秋后拆除荫棚。
(3)除草、培土,竹苗出土后,对苗床的杂草要及时进行清除,对因洒水冲刷裸露的种子要及时进行培土,除草后要及时洒水,以利于竹苗与土壤密接。
(4)追肥和防治病虫。竹苗容易发生病虫害。当出苗达80%以上时,应每隔10天喷一次波尔多液,可防治多种病害。苗木生长初期每隔10天用0.5%的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施。
毛竹又称楠竹。毛竹生长快、成材早、产量高、用途广。造林五到十年后,就可年年砍伐利用。一株毛竹从出笋到成竹只需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当年即可砍作造纸原料。
⑧ 竹子怎么种植呢
竹子种植方法与注意事项
一、种植方法:
1、栽种点的土壤以壤土或沙壤土为最好,若土壤过于黏重或是纯沙地,要进行改土。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以有机肥料为主,每亩地大约施用4立方米左右),进行耕翻,深度不低于40厘米。
2、我国北方栽种的竹类多为散生竹,一般采用移竹或移鞭的方法。不论采用哪种方法,都要选择1至2年生长很壮、无病虫害、竹鞭鲜黄、竹芽饱满的竹鞭。移竹时也一定要带地下的竹鞭,否则难以成活。
二、注意事项:
移竹栽种时,有“假死现象”,在管理不当的情况下,竹叶可部分或全部脱落。但只要枝干始终保持鲜绿色,注意保湿,均能重新发芽展叶。
⑨ 要怎么种植竹子呢
竹子大家都不陌生了,就连我国的国宝大熊猫都非常的喜欢吃它,那么生活中很多人想要在家里种一些竹子,都不知道具体的操作方法,其实竹子的种植方法并不是很难,跟种植一些花花草草的方法是一样的。我们都知道竹子是在特定的气候下才能生存的,比如说在我国的四川地区就分布有很多的竹子,那么看来竹子喜欢生长在比较温凉的地区,而且还要保持充足的水分,这些都是竹子生长中必不可少的条件,是缺一不可的。我们在种植竹子时,还需要种植在酸性土壤中。
竹子的种植是要分情况的,如果想要在家庭中种植一些竹子,那我们就要准备一些酸性的土壤,在种植完之后还要经常给竹子浇水,但是不能在根部积水,而且我们还要按时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