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实验制氧的方法有哪些
方法有以下几种:
1加热高锰酸钾
2加热氯酸钾
3电解水
4在常温下使过氧化钠(Na2O2)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
5在常温下使过氧化钠(Na2O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
6用二氧锰催化双氧水
7加热氧化汞,
② 谁能告诉我几种简易制氧的方法啊!!!!谢谢!!
制作方式有很多种:
第一:电解法
在水里入放个电极,并通直流电后,就可以电解出氢气和氧气.你可以用排水法把它他们收集起来!
第二种:高锰酸钾{二氧化锰:催化剂}加热分解也可以得到氧气.
第三种:你可以在里头种重量的水草,也可以保证!
第四种:你可以买一个加氧机.自动住里头加空气泡泡溶解氧气
此它方法也可以想想咯!
③ 常见的三种制氧的方法
你好:
一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采用固固加热装置,用排水法收集
,原理
:2
KClO3
===加热
MnO2
===
2
KCl
+
3
O2
,二
加热高锰酸钾
,装置同上
,原理
:2
KMnO4
===
加热
====
K2MnO4
+
MnO2
+
O2
,三
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过氧化氢
,装置采用固液型,
用排水法
,原理
:2
H2O2
==
MnO2
===
2
H2O
+
O2
,以上均是初中常见的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至于还有一些其他的方法(如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
,超氧化钾和二氧化碳等。
如果满意记得采纳哦!
求好评!
(*^__^*)
嘻嘻……
④ 怎样制氧
制氧方法:
1、加热高锰酸钾: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2、分离液态空气法
在低温条件下加压,使空气转变为液态,然后蒸发,由于液态氮的沸点是‐196℃,比液态氧的沸点(‐183℃)低,因此氮气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是液态氧。
3、膜分离技术
膜分离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利用这种技术,在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具有富集氧气功能的薄膜,可得到含氧量较高的富氧空气。利用这种膜进行多级分离,可以得到百分之九十以上氧气的富氧空气。
4、分子筛制氧法(吸附法)
利用氮分子大于氧分子的特性,使用特制的分子筛把空气中的氧离分出来。
首先,用压缩机迫使干燥的空气通过分子筛进入抽成真空的吸附器中,空气中的氮分子即被分子筛所吸附,氧气进入吸附器内,当吸附器内氧气达到一定量(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即可打开出氧阀门放出氧气。
5、过氧化氢溶液催化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4)最简便的制氧方法扩展阅读:
氧气冶炼工艺:在炼钢过程中吹以高纯度氧气,氧便和碳及磷、硫、硅等起氧化反应,这不但降低了钢的含碳量,还有利于清除磷、硫、硅等杂质。
而且氧化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足以维持炼钢过程所需的温度,因此,吹氧不但缩短了冶炼时间,同时提高了钢的质量。高炉炼铁时,提高鼓风中的氧浓度可以降焦比,提高产量。在有色金属冶炼中,采用富氧也可以缩短冶炼时间提高产量。
⑤ 最简单制作氧气的方法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条件下制氧气电解水制氧气电解水可以用干电池,但效率较低.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一般不用,但操作简单
⑥ 如何提取氧气
提取氧气的方法很多,主要方法介绍一下:
1、深冷制氧。就是将空气通过深冷技术,液化,再进行精馏,得到液氧,同时生产氮气、氩气等气体。规模大,纯度高,成本低,是主要的氧气来源。
2、变压吸附制氧。通过吸附剂,将氮气吸附,得到氧气。该方法氧气纯度较低,含有氩气,成本低,规模大,也是工业上常用的制氧方法,比如煤化工厂大多采用这种方式制氧。
3、电解水制氧。氧的纯度高,成本也很高,能耗巨大,需要少量氧气时使用。
4、实验室制备。比如氯酸钾分解,高锰酸钾分解等,实验室里制备少量氧气。
⑦ 怎样制造氧气
实验室中有三种常见的制取氧气的方法
一、氯酸钾制取氧气
化学式:2KClO3==(催化剂MnO2写在横线上方)2KCl+3O2( 气体上升符号)
优点:利用率高
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化学式:2KMnO4==(反应条件:加热)K2MnO4+MnO2+O2(气体上升符号)
优点:不需要催化剂
三、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室中最常见的方法)
化学式:2H2O2==(催化剂MnO2写在横线上方)2H2O+O2
优点:不需要加热,环保节能
工业制法
一、分离液态空气法
在低温条件下加压,使空气转变为液态,然后蒸发,由于液态氮的沸点是‐196℃,比液态氧的沸点(‐183℃)低,因此氮气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是液态氧。
空气中的主要成分是氧气和氮气。利用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从空气中制备氧气称空气分离法。首先把空气预冷、净化(去除空气中的少量水分、二氧化碳、乙炔、碳氢化合物等气体和灰尘等杂质)、然后进行压缩、冷却,使之成为液态空气。然后,利用氧和氮的沸点的不同,在精馏塔中把液态空气多次蒸发和冷凝,将氧气和氮气分离开来,得到纯氧(可以达到99.6%的纯度)和纯氮(可以达到99.9%的纯度)。如果增加一些附加装置,还可以提取出氩、氖、氦、氪、氙等在空气中含量极少的稀有惰性气体。由空气分离装置产出的氧气,经过压缩机的压缩,最后将压缩氧气装入高压钢瓶贮存,或通过管道直接输送到工厂、车间使用。使用这种方法生产氧气,虽然需要大型的成套设备和严格的安全操作技术,但是产量高,每小时可以产出数千、万立方米的氧气,而且所耗用的原料仅仅是不用买、不用运、不用仓库储存的空气,所以从1903年研制出第一台深冷空分制氧机以来,这种制氧方法一直得到最广泛的应用。
二、膜分离技术
膜分离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利用这种技术,在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具有富集氧气功能的薄膜,可得到含氧量较高的富氧空气。利用这种膜进行多级分离,可以得到百分之九十以上氧气的富氧空气。
三、分子筛制氧法(吸附法)
利用氮分子大于氧分子的特性,使用特制的分子筛把空气中的氧离分出来。首先,用压缩机迫使干燥的空气通过分子筛进入抽成真空的吸附器中,空气中的氮分子即被分子筛所吸附,氧气进入吸附器内,当吸附器内氧气达到一定量(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即可打开出氧阀门放出氧气。经过一段时间,分子筛吸附的氮逐渐增多,吸附能力减弱,产出的氧气纯度下降,需要用真空泵抽出吸附在分子筛上面的氮,然后重复上述过程。这种制取氧的方法亦称吸附法.利用吸附法制氧的小型制氧机已经开发出来,便于家庭使用。
4、电解制氧法
把水放入电解槽中,加入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以提高水的电解度,然后通入直流电,水就分解为氧气和氢气。每制取一立方米氧,同时获得两立方米氢。用电解法制取一立方米氧要耗电12~15千瓦时,与上述两种方法的耗电量(0.55~0.60千瓦小时)相比,是很不经济的。所以,电解法不适用于大量制氧。另外同时产生的氢气如果没有妥善的方法收集,在空气中聚集起来,如与氧气混合,容易发生极其剧烈的爆炸。所以,电解法也不适用家庭制氧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