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酸碱定义是:
1、凡是能够释放出质子的物质,无论它是分子、原子或离子,都是酸。
2、凡是能够接受质子的物质,无论它是分子、原子或离子,都是碱。
二、 区别强酸弱酸的方法,看氢离子浓度。强酸在水溶液中会完全电离,这是区别于中强酸和弱酸的最大不同。
三、相同PH的强酸与弱酸的区别:PH值指的是已经电离出来的氢离子浓度强酸是完全电离,弱酸是部分电离,所以相同体积同PH值时弱酸的物质的量浓度要远大于强酸,和碱反应弱酸里的氢离子浓度减小,所以平衡朝着氢离子增大的方向移动。
(1)弱酸强酸最简便的区别方法扩展阅读:
强酸在水溶液中全部电离,不存在溶质分子;弱酸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因存在电离平衡,所以既含溶质离子,又含溶质分子。
pH相同的强酸和弱酸,弱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大于强酸的。同温度、同浓度的强酸溶液的导电性强于弱酸溶液的。中和同体积、同pH的强酸和弱酸,弱酸的耗碱量多于强酸的。
pH相同、体积也相同的强酸和弱酸跟足量活泼金属反应时,起始速率相同;在反应过程中,弱酸反应较快,产生的氢气量多;而强酸反应较慢,产生的氢气量少。
同浓度、同体积的强酸和弱酸,分别与足量较活泼的金属反应,强酸产生氢气的速率较大;弱酸产生氢气的速率较小.当二者为同元酸时,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相等。
2. 强酸和弱酸怎么区分
在溶液中完全电离的是强酸,否则为弱酸
这是定义上区分,常见的强酸就只有几种,记着就行了记着就行了
1
、强酸在水溶液中全部电离,不存在溶质分子;弱酸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因存在电离平衡,所以既含溶
质离子,又含溶质分子.
2
、
pH
相同的强酸和弱酸,弱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大于强酸的.
3
、同温度、同浓度的强酸溶液的导电性强于弱酸溶液的.
4
、中和同体积、同
pH
的强酸和弱酸,弱酸的耗碱量多于强酸的.
5
、
pH
相同、体积也相同的强酸和弱酸跟足量活泼金属反应时,起始速率相同;在反应过程中,弱酸反应
较快,产生的氢气量多;而强酸反应较慢,产生的氢气量少.
6
、同浓度、同体积的强酸和弱酸,分别与足量较活泼的金属反应,强酸产生氢气的速率较大;弱酸产生
氢气的速率较小.当二者为同元酸时,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相等.
7
、
pH
、体积相同的强酸和弱酸与等物质的量的强碱发生中和反应后,若溶液呈中性,该酸为强酸;若溶
液呈酸性,则该酸为弱酸(除极弱酸外,如
HCN
)
.
8
、
pH
、体积相同的强酸和弱酸,当加水稀释相同倍数时,
pH
值变化大的为强酸,
pH
值变化小的为弱酸.
9
、稀释浓的弱酸溶液,一般是
[H+]
先增大后减小;稀释浓的强酸溶液,
[H+]
一直减小.
10
、弱酸和其对应的盐可配成缓冲溶液,抵抗少量强酸、强碱,使该溶液的
pH
基本保持不变;而强酸及其
盐不具有这样的性质
另外配制0.1mol/L溶液,测定PH,大于完全电离的为弱酸;2、取其钠的正盐,溶解于水测PH,大于7的为弱酸;3、配制PH为1的溶液,稀释10倍,测PH,若小于2为弱酸。【高氯酸HClO4 氢碘酸HI 氮酸(硝酸)HNO3 氢溴酸HBr 氢氯酸(盐酸)HCl 硫酸H2SO4除了这六个都是中强酸或者弱酸。】
3. 强酸与弱酸的区别是什么
1.强酸全部电离,弱酸并不能全部电离。
2.pH相同的强酸大于弱酸。
3.同温度、同浓度的强酸的导电性强于弱酸溶液。
4.中和同体积、同pH的强酸和弱酸,弱酸的耗碱量多于强酸。
5.pH相同、体积也相同的强酸和弱酸跟足量活泼金属反应时,起始速率相同;在反应过程中,弱酸反应速率减小比强酸慢,平均反应速率比强酸快,产生的氢气也是弱酸多。
6.同浓度、同体积的强酸和弱酸,分别与足量较活泼的金属反应,强酸产生氢气的速率比弱酸大,但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相等。
7.pH、体积相同的强酸和弱酸与等物质的量(就强酸而言)的强碱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后,强酸反应后溶液呈中性,弱酸反应后溶液呈酸性。
8.同浓度、同体积的强酸和弱酸与等物质的量的强碱发生中和反应后,强酸反应后溶液呈中性,弱酸反应后溶液呈碱性。
9.pH、体积相同的强酸和弱酸,加水稀释相同倍数时,强酸的pH增加大,弱酸的pH增加小。
10.稀释浓的弱酸溶液,一般是c(H+)先增大后减小;稀释浓的强酸,c(H+)一直减小。
11.强酸和弱酸的溶液中分别加入相应的钠盐固体后,强酸的pH几乎不变,而弱酸溶液的pH增大。
12.当强酸与弱碱相互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显酸性,应选择酸性变色指示剂(甲基橙);当弱酸与强碱相互滴定时,溶液显碱性,应选择碱性变色指示剂(酚酞)。
4. 如何区分强酸和弱酸
在溶液中完全电离的是强酸,否则为弱酸
这是定义上区分,常见的强酸就只有几种,记着就行了记着就行了
1
、强酸在水溶液中全部电离,不存在溶质分子;弱酸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因存在电离平衡,所以既含溶
质离子,又含溶质分子.
2
、
pH
相同的强酸和弱酸,弱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大于强酸的.
3
、同温度、同浓度的强酸溶液的导电性强于弱酸溶液的.
4
、中和同体积、同
pH
的强酸和弱酸,弱酸的耗碱量多于强酸的.
5
、
pH
相同、体积也相同的强酸和弱酸跟足量活泼金属反应时,起始速率相同;在反应过程中,弱酸反应
较快,产生的氢气量多;而强酸反应较慢,产生的氢气量少.
6
、同浓度、同体积的强酸和弱酸,分别与足量较活泼的金属反应,强酸产生氢气的速率较大;弱酸产生
氢气的速率较小.当二者为同元酸时,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相等.
7
、
pH
、体积相同的强酸和弱酸与等物质的量的强碱发生中和反应后,若溶液呈中性,该酸为强酸;若溶
液呈酸性,则该酸为弱酸(除极弱酸外,如
HCN
)
.
8
、
pH
、体积相同的强酸和弱酸,当加水稀释相同倍数时,
pH
值变化大的为强酸,
pH
值变化小的为弱酸.
9
、稀释浓的弱酸溶液,一般是
[H+]
先增大后减小;稀释浓的强酸溶液,
[H+]
一直减小.
10
、弱酸和其对应的盐可配成缓冲溶液,抵抗少量强酸、强碱,使该溶液的
pH
基本保持不变;而强酸及其
盐不具有这样的性质
另外配制0.1mol/L溶液,测定PH,大于完全电离的为弱酸;2、取其钠的正盐,溶解于水测PH,大于7的为弱酸;3、配制PH为1的溶液,稀释10倍,测PH,若小于2为弱酸。【高氯酸HClO4
氢碘酸HI
氮酸(硝酸)HNO3
氢溴酸HBr
氢氯酸(盐酸)HCl
硫酸H2SO4除了这六个都是中强酸或者弱酸。】
5. 强酸弱酸判断的口诀是什么
弱酸酸性排序口诀:硫磷氟碳碳,硫氯酚硅酸(高中常见弱酸排序,亚硫酸,磷酸,氢氟酸,醋酸,碳酸,氢硫酸,次氯酸,苯酚,硅酸。
强酸制弱酸可以表述为,如果HA的酸性强于HB,则反应HA+B¯=A¯+HB可以自发进行,同时A¯+HB=HA+B¯不能自发进行。对于这个反应,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在这个溶液体系中,存在两个酸电离平衡体系,HA≒A¯+H⁺和HB≒B¯+H⁺。
上述平衡对应的常数分别K(HA)=c(A¯)c(H⁺)/c(HA),K(HB)=c(B¯)c(H⁺)/c(HB),由于同一溶液,则氢离子浓度相同。我们可以推出,[c(A¯)c(HB)]/[c(B¯)c(HA)]=K(HA)/K(HB)。从这个表达式我们可以知道,如果K(HA)>K(HB),溶液最终以A¯和HB为主。
强酸制弱酸的范围
根据刚才的原理,强酸制弱酸有一定的使用范围,并不是在任何条件下,弱酸制强酸的反应不能发生。在某些条件下,违反强酸制弱酸的离子也可以发生。
强酸制弱酸针对的是复分解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由弱酸制得强酸是可以发生的,因此此时需要遵守的规则是强氧化剂(还原剂)制弱氧化剂(还原剂)。如Cl₂通入氢硫酸中,Cl₂+H₂S==2HCl+S。在亚硫酸中加入次氯酸溶液也会发生反应H₂SO₃+HClO==HCl+H₂SO₄。
强酸制弱酸针对的是离子反应,一些非离子反应时刻发生强酸制弱酸的。利用不挥发性酸制挥发性酸,由弱酸制得强酸。例如:实验室制取溴化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₃PO₄+3NaBr===Na₃PO₄+3HBr。
在离子反应中,利用生成不溶于酸的沉淀或者难电离物质,也可以由弱酸生成强酸。例如: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入氢硫酸:H₂S+CuSO₄==CuS+H₂SO₄(CuS是极难溶物质)。
在乙酸溶液中加入PbSO₄,可看到难溶的PbSO₄溶解,反应方程式为:2CH₃COOH+PbSO₄==Pb(CH₃COO)₂+H₂SO₄(醋酸铅属于难电离物质)。
以上资料参考网络-酸
6. 怎样简便的区别强酸,弱酸,一元酸,二元酸,多元酸;强碱,弱碱,一元碱等,
强酸可以完全电离,较低浓度下用pH试纸测,就可以达到pH=0;弱酸浓度再高,pH也到不了0;一元酸和二元酸的区别可以用滴定法,用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滴定一摩尔酸,最多消耗一摩尔氢氧化钠的,是一元酸,消耗一摩尔多氢氧化钠的是二元酸。强弱碱的测定用pH试纸就可以。一元碱也可以用滴定法。当然最最简单的方法是知道化学式,然后自己判断就可以了。若有疑问可以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