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海鲜菇和白玉菇的区别是什么
一、科属不同
1、海鲜菇:海鲜菇是担子菌门伞菌目离褶伞科玉蕈属食用菌。
2、白玉菇:白玉菇是担子菌门层菌纲伞菌目白蘑科玉蕈属食用菌。
二、分布不同
1、海鲜菇:分布在北半球温带地区,包括北美、欧洲、西伯利亚、日本、中国等地。
2、白玉菇:白玉菇发源于欧洲、北美、西伯利亚等地;现在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河南等地均有小规模栽培。
三、习性不同
1、海鲜菇:春秋冬季生于壳斗科树种,如山毛榉及其他阔叶树的枯木、风倒木、树桩上。菌丝生长温度5~30℃,最适20~25℃,超过35℃或低于4℃时菌丝不再生长,在45℃以上无法存活。
2、白玉菇:白玉菇一般都被人工种植在阴暗潮湿的地区,它的生长速度极快,且繁殖能力极强,因此产量也特别高,在口感上奇佳。
‘贰’ 白玉菇的栽培技术
1、锯末58%、棉籽壳20%、麦麸15%、玉米面5%、石膏1%、石灰1%
2、锯末73%、麦麸20%、玉米面5%、石灰1%、石膏1%
拌料标准
按原料配比倒入拌料机干拌3—5分钟加水,每百斤干料加入约110—120斤,料的禽水量为65%。进入二、三次搅拌,保证料含水不低于65%,装瓶(袋)根据瓶(袋)的装料量,通过出料口控制出料量。 1、装瓶标准: 标准瓶装料高度13.5cm,干料重280g,装时料面压实、平整。
2、装袋标准: 17X33cm折角袋装料高度13cm, 干料重300—500g,装时料面压实、平整。 装完的瓶 (袋)送入灭菌柜高压灭菌,关好门后,通入蒸汽,其操作规程如下:
1、通入蒸汽后,'打开排气阀,使排气阀处于半开状态,待温度升至 103—105℃,关闭排气阀,同时打开灭菌柜底部排水阀,排水阀处于徽开状态至灭菌结束为止。
2、当灭菌柜压力表升到0.11Mpa,温度升至121℃时,开始计时,以灭菌柜温控系统为标准,维持90分钟,灭菌结束,停止供汽。
3、灭菌框冷却降温,待压力降至0.05Mpa以下时,微开排汽阀,使柜内蒸汽充分排尽,压力表为“0”时再打开柜门,温度降到80℃左右时出柜,将灭完后的菌瓶 (袋)带筐移入冷却净化室降温,待瓶(袋)内温度降至15—25℃以下时进行接种。 净化接种室际准:净化接种室经空气净化、紫外线杀菌同时运行40分种后,接种人员才能进入工作区接种,进入接种室按净化室操作规程运行,接种期间保持地面湿润,避兔尘埃粒子漂浮空气中,提高污染率。每隔15天用平皿对接种净化室作无菌检测。
1、人工接种每小时接800瓶 (袋),每瓶 (袋)接种量20—25m1。
2、自动接种机接种每小时接2000瓶 (袋),每瓶 (袋)接种量20—25m1。 1、催蕾:出菇室温度控制在12—16℃,空气湿度90—95%,每天光照6小时。
2、育菇:经10—15天催蕾,料面上分化出密密麻麻的小米粒大的白色原基,逐渐变成针状,当针状菌蕾分化出深褐色球形小盖时,进入育菇,室温控制在14—15℃,空气湿度85—90%,过湿产生黄色斑纹。每天光照10—12小时,菌柄长度4cm、菌盖直径1.5—2.5cm为一级品;菌柄长度6—8cm、菌盖直径2.6—4cm为二级品,即可收获。 好的白玉菇外形圆润、大小均匀,通体洁白。要选外表没有破损的。大多白玉菇是在超市销售,有独立包装,应选择品质有保障的商家。
‘叁’ 北京地区有一种野菜,土名叫玉了菇,根是红色叶子的形状像桑叶,他的学名叫什么
这是玉菇
巴西某研究从白玉菇中提取到一种物质具有镇痛、镇静的功效,据说其镇痛效果可代替吗啡。
止咳化痰
白玉菇提取液用动物实验,发现其有明显的镇咳、稀化痰液的作用。
通便排毒
白玉菇中含有人体难以消化的粗纤维、半粗纤维和木质素,可保持肠内水分平衡,还可吸收余下的胆固醇、糖分,将其排出体外,对预防便秘、肠癌、动脉硬化、糖尿病等都十分有利。
降血压
营养分析
白玉菇中含有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多种微量元素、大量多糖和各种维生素等,营养丰富。经常食用会提高人体的新陈代谢,降低胆固醇含量。
每100克白玉菇鲜品中含磷116 mg,铁1.1 mg,锌0.6 mg,钙6.0 mg,镁9.4 mg,钠1.9 mg,钾423 mg,维生素B2:138 ug,维生素B5:1.84 mg,维生素C:0.55 mg,维生素D:9.87 ug,维生素E:95.5 mg。
形态
白玉菇的子实体丛生,每丛15 ~ 50 株不等,少散生; 菌盖幼时半球形,白色,后渐平展;盖面平滑,有2 ~ 3 圈斑纹,盖缘平或微下弯,稍波状,菌盖直径1. 5 ~ 2. 0 cm; 菌肉白色,质韧而脆,致密; 菌褶白色至浅黄色,弯生,有时略直生,密,不等长,离生; 菌柄中生,圆柱形,长3 ~ 12 cm; 担孢子无色,平滑,球形,孢子印白色。
生境分布
白玉菇发源于欧洲、北美、西伯利亚等地,1986年引入我国,现在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河南等地均有小规模栽培。
白玉菇味道清甜可口,功效较多,经常吃有良好的保健功能哦!
‘肆’ 白玉菇怎么种植
白玉菇种植方法:
1、配方。锯末58%、棉籽壳20%、麦麸15%、玉米面5%、石膏1%、石灰1%;锯末73%、麦麸20%、玉米面5%、石灰1%、石膏1%。
2、拌料标准。按原料配比倒入拌料机干拌3—5分钟加水,每百斤干料加入约110—120斤,料的禽水量为65%。进入二、三次搅拌,保证料含水不低于65%,装瓶(袋)根据瓶(袋)的装料量,通过出料口控制出料量。
3、灭菌装完的瓶 (袋)送入灭菌柜高压灭菌,关好门后,通入蒸汽,其操作规程如下:
(1)通入蒸汽后,'打开排气阀,使排气阀处于半开状态,待温度升至 103—105℃,关闭排气阀,同时打开灭菌柜底部排水阀,排水阀处于徽开状态至灭菌结束为止。
(2)当灭菌柜压力表升到0.11Mpa,温度升至121℃时,开始计时,以灭菌柜温控系统为标准,维持90分钟,灭菌结束,停止供汽。
(3)灭菌框冷却降温,待压力降至0.05Mpa以下时,微开排汽阀,使柜内蒸汽充分排尽,压力表为“0”时再打开柜门,温度降到80℃左右时出柜,将灭完后的菌瓶 (袋)带筐移入冷却净化室降温,待瓶(袋)内温度降至15—25℃以下时进行接种。
4、菌瓶(袋)接种
净化接种室际准:净化接种室经空气净化、紫外线杀菌同时运行40分种后,接种人员才能进入工作区接种,进入接种室按净化室操作规程运行,接种期间保持地面湿润,避兔尘埃粒子漂浮空气中,提高污染率。每隔15天用平皿对接种净化室作无菌检测。
5、养菌。菌种定值期室内温度控制在22一24℃,菌丝土长期室内温度控制在20—22℃,空气相对湿度60%,室内无垃圾死角,杂菌及时清理,每周用来苏儿进行一次消毒。
6、菌丝后熟
菌丝发满瓶 (袋),进入后熟管理,菌丝后熟天数30—35天,菌丝后熟的时间长短取决于室内温度、通风、光照,为加速后热过程,尽早出菇,后熟室内温度控制在25—28℃,每天给予散射光,并对室内通风换气,菌丝由纯白色转为灰色或土黄色,后熟结束。
7、搔菌标准
后熟后瓶 (袋)及时搔菌,采用机械或人工搔菌轻轻刮掉表面菌丝,力求表面平整,出菇整齐。如果袋料栽培,搔菌是将袋口自上往下卷起,料面与袋口高度3cm为宜,搔掉的菌渣及时倒出,袋口圆整,用喷壶在料面上轻喷净水、保湿,送入出菇室。
(4)白蚁菇的种植方法扩展阅读:
白玉菇的保健功效:
1、提高机体免疫力。白玉菇的有效成分可增强T淋巴细胞功能,从而提高机体抵御各种疾病的免疫力;
2、镇痛、镇静。巴西某研究从白玉菇中提取到一种物质具有镇痛、镇静的功效,据说其镇痛效果可代替吗啡;
3、止咳化痰。白玉菇提取液用动物实验,发现其有明显的镇咳、稀化痰液的作用;
4、通便排毒。白玉菇中含有人体难以消化的粗纤维、半粗纤维和木质素,可保持肠内水分平衡,还可吸收余下的胆固醇、糖分,将其排出体外,对预防便秘、肠癌、动脉硬化、糖尿病等都十分有利;
5、白玉菇降血压。适用人群:所有人都可食用。
‘伍’ 我是安徽泗县的想学白玉菇的种植技术请问哪里可以学到
你可以在泗县的农户那边进行种植学习都是可以的。
‘陆’ 白玉菇从种到收获共多少天
一般需要60-70天左右。
‘柒’ 海南适合种白玉菇吗
你们那边有种的吗?感觉生长条件不是很合适的。1、栽培季节:本品为中低温性菇类,自然气温栽培以秋季接种、冬季出菇为好。通常南方诸省以9月上旬至10月初接种,12月至春节前后长菇;北方宜于8月初接种,11-12月于温室大棚保护地出菇。由于蟹味菇菌丝培养时间较长,适温环境下需要60-70月接种养菌,夏季移到防空洞、地下室、阴暗通风良好的场所越夏,待秋后温度低于20℃时进房棚长菇。反季节栽培则应于12月初接种,加温养菌,到早春气温回升不低于10℃时进棚长菇。各地应根据当地海拔纬度,灵活掌握。
2、培养料配制:栽培容器采用500克罐头瓶或17×33厘米塑料袋。
配方之一:杂 木 屑77% 麦 麸20%
蔗 糖1% 石 膏 粉1%
过磷酸钙0.8% 硫 酸 镁0.2%
配方之二:棉 籽 壳50% 杂 木 屑30%
米 糠15% 石 膏 粉1%
过磷酸钙0.9% 硫 酸 镁0.1%
配方之三:高 梁 壳40% 棉 籽 壳40%
麦 麸13% 玉 米 粉3%
蔗 糖1% 石 灰2%
过磷酸钙1%
上述配方加水拌匀后,含水量掌握60%-65%,pH灭菌前7.5为适。并按常规进行装料、灭菌冷却。
3、接种培养:待料温降至28℃以下时,在无菌条件下用接种器接入菌种,每瓶菌种可接30-40袋(瓶)。接种后菌袋及时移入干燥、阴凉、避光条件的室内养菌。菌袋培育期正处初秋,常会出现高温气候,因此要及时观察袋温、堆温、室温的变化,做好疏袋散热,遮阳避光,防止高温为害菌丝体。发菌培养室温度控制不超26℃,空间相对湿度70%以下,防止地面潮湿。菌丝生长缓温,加之袋口捆扎紧密,袋内缺氧时出现前端菌丝短而齐,呈绒毛状,严重时出现黄色抑菌线,停止延伸。这时应将袋口扎绳松动或在距离菌丝前沿2厘米处打孔通气,亦注意降低温度。待菌丝走满袋后,再扎紧袋口一般培养35-40天,菌丝走到袋(瓶)底后,再继续进行后熟培养30-35天。当菌丝由稀疏转为浓白,形成粗壮的菌丝体,料面出现白色粒状,并分沁浅黄色的色素时,即达到生理成熟。整个发菌培养的时间,在适宜环境下发菌期需要65-70天。
4、出菇管理:将生理成熟的菌袋搬到野外温室或大棚内,排放于架床上,转入出菇管理,具体方法:
(1)增氧:菌袋上架后应解开袋口,瓶栽的去掉覆盖物,使氧气透进菌丝体。栽培房棚加强通风,更新空气,并喷雾空间,使相对 湿度达85%。
(2)搔菌:打开瓶口或袋口的封盖物,用抄种耙或搔菌机搔去料面四周的老菌丝,形成中国略高的馒头状。使原基从料面中间残存的菌种块上长出成丛的菇蕾,促使幼菇向四周长成菌柄肥大、紧实、菌盖完整、肉厚的优质菇。搔菌后在料面注入清水,2-3小时后把水倒出,实际是一种干湿刺激诱成原基形成的一项技术措施。通过搔菌后菌丝由纯白色转至灰色,先在料面出现一层薄瓦灰色或土灰色短绒,这一色变称为转色,在适宜条件下历时3-4天。
(3)催蕾:当出现原基时,空间相对湿度要求85%,此时可在瓶袋口的覆盖报纸上并喷水保持潮湿,同时抒降温对13~15℃,并以8-10℃的温差刺激;同时给150勒克斯光线照射,经过10~15天的管理,料面即可出现针头状灰褐色菇蕾。
(4)育菇:菇蕾出现后及时揭去覆盖的报纸,温度控制在15℃左右;并向地面和空间喷雾化水,切忌向菇蕾上直接喷水,室内湿度保持在90%左右;早、中、晚各通风一次,保持空气新鲜;光照度500勒克司左右,每天最好保持10小时光照,菇质最佳。经10~15天管理,当菌盖直径长至2~3厘米,菌膜破裂时,即可采收。整个生产周期为4个月左右。生物转化率100%。来自网络知道
‘捌’ 平时喜欢买哪种菇,怎么做最好吃
在生活中菌菇类是非常受欢迎的,因为营养价值非常高,而且味道超级鲜美。也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菌菇类的种类,有很多不同的菌菇,口感不一样,营养价值也不同。
平时喜欢买哪种菇?怎么做最好吃?
菌菇类是我经常买的菜之一,最喜欢买的就是白玉菇和金针菇了。因为白玉菇和金针菇的价格,相对来说会比较便宜一点,而且味道超级鲜美,脆嫩鲜滑。我家里人都爱吃这两种菌菇,当然我也会把白玉菇和金针菇做的很好吃。其实白玉菇的制作方法非常的简单,我很喜欢做辣炒白玉菇,简单方便还下饭,金针菇,除了吃火锅的时候,我还会把金针菇做成丸子或者是做成小零食。接下来就具体给大家分享一下白玉菇和金针菇怎么做最好吃?
结语。
我最喜欢买的就是金针菇和白玉菇了这两种菌菇了,营养都比较高,而且制作方法比较简单,制作出来之后家人都很喜欢吃,关键是它们的价格,相对来说比较便宜,白玉菇和金针菇的做法,也都简单,做出来很好吃,喜欢的朋友可以试一试。
‘玖’ 蟹味菇与白玉菇瓶式栽培技术怎么以防感染长霉
首先要保证灭菌要彻底。使用优质菌种。瓶子不要有微孔。培养期间保持良好的通风换气,减少温差刺激。保持恒温。防治高温,高湿。这样就可以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