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科普 > 西方学术方法有哪些

西方学术方法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7-17 11:41:46

Ⅰ 西方法学界对法的构成要素的主要学术观点有哪些

任何一个有学术意义的认识,都必须以已有的认识成果为基础,都包含着对前人同一认识成果的充分尊重和合理吸收。因此,在这里首先有必要对已有的法的构成理论进行一番认真的梳理和反思。从作者已掌握的资料看,西方对这个问题的真正研究是从分析法学才开始的,其研究可分为两个阶段。19世纪中叶之前,他们基本上没有明确地提出法的构成问题,所涉及的也只是侧重于法的实质构成,他们对法的构成的论述是包容在对法的本质的问题之中的。如自然法学家认为法的本质是理性等。19世纪中叶之后分析法学家奥斯丁才明确地提出法的构成问题,并提出一种构成模式。他之后的许多分析法学家继承了这一传统,提出各种构成的模式。但分析法学家对法的构成的研究,多局限于形式结构方面,而且往往把法说成是仅仅有一种要素(如命令或规则)构成的。20世纪初美国的着名社会法学家庞德才打破了这一观念,认为法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并提出一种模式,从而重新启动了对法的构成的研究。下面就西方自奥斯丁以来有关学者在这方面的论述予以简单介绍。

(一)奥斯丁的法的构成理论

奥斯丁可以说是西方第一个对实在法的结构进行研究的法学家。他认为真正的法或适当意义上的法是由主权、命令和制裁三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或三种要素构成的,他称之为法的三部曲。所谓主权(者),即政治上居上位者,他们是法律的制定者;所谓命令,即主权者所发布的带有义务内容的普遍性的必须服从的指示;所谓制裁即惩罚。他还认为,在这三者中,最关键的是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只是其前提和保障,因而他得出结论说命令是法的本质。

(二)凯尔逊的法律构成理论

凯尔逊对法律的基本看法是,法是一种规范体系,因而他对法的构成主要是从规范体系的结构上论述的。他认为法作为一种规范体系是由三种或三级规范构成的,这就是基本规范、一般规范和个别规范。基本规范是由开国元勋们或革命胜利者所制定的第一部宪法,这种规范在效力上居于最高地位,其它规范都必须以它为基础;一般规范是基本规范之外的其它制定法,包括后来制定的宪法;个别规范是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对具体事物所作出的决定和个人间所签定的契约。显然,凯尔逊是根据法律的效力来划分法律规范的,而且他对法律的界定也与一般认识不同,即把法律适用的结果也包括在法律之中。

Ⅱ 为什么西方的学术范式很难诠释中国的知识

西方科学的学术范式是将现象世界割裂分开进行研究。这个知识分类系统是亚里士多德建立的。两千多年来,西方科学就是按照亚里士多德划分的学术分类界限在研究现象和表述现象。 如最初的分类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哲学,生物学,天文学,美学等。然后在每一个大学科内继续细分。这划分愈来愈细,现在我们很难说清楚西方到底有多少学科,而且还在不断的增加。现在,西方各学科又产生了学科的交叉性,即是边缘科学,以及学科之间的相互借鉴。

但是,这跟中国的通学不是一回事。 作为学科,西方科学的每一个分支都有其命题、公理、原理、定理、定义、推理、和例证。在命题与公理上是互相不同的。比如几何学的公理不可能和营养学的公理相同。

但是,在中国的通学系统中,营养学原理与饮食原理完全相同。都是五行八卦原理。 所以,用西方的学术范式很难诠释中国的知识体系。

长期以来,我们往往用西方的学术解释或批判中国的文化,这是不通的。比如,用科学范式解释中医。即,把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解释中医中药,用西方的辩证法解释中医辩症学。都是不合中国学术范式的。中医药的学理基础是阴阳五行八卦。学理系统乱了,技术系统也就乱了。 这是范式的差别。

Ⅲ 西方学者对态度的形成主要的学术理论有哪些

总体来讲中国学者对中世纪的研究深度比较有限,中世纪是西方特定历史时期的专用名词,中国没有中世纪,只有“与欧洲中世纪同期的中国”,因为那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特定历史时段,但随着中西交流的加深,中世纪也为中国学者地接触和认识到。在西方学者看来,中世纪是黑暗世纪(darkage),是日耳曼蛮族征服罗马帝国后,欧洲在文明和国家形态上的全面倒退。同时中世纪时期欧洲基督教会严密把控人的思想并做出种种极端举措,封建领主经济束缚人的自由、工商业发展,贵族阶级权利无限膨胀,骑士横行,战争频发,当时的教会医生对因为卫生状况极度糟糕而流行欧洲的霍乱、鼠疫和黑死病束手无策,大量人死亡,欧洲文化、艺术、科技相比古罗马古希腊倒退,并发展缓慢的年代。中国学术界对欧洲中世纪的看法基本差不多,因为对中世纪的看法基本也是基于西方权威学者的研究。但是作为旁观者,中国同时认为正是因为中世纪的文明倒退、教会王权膨胀,也因此出现了工商业者和手工业者聚集的城市以及底层民众对宗教改革的渴望,继而为后来的文艺复兴埋下了伏笔,希望能帮到你

Ⅳ 从西方几种艺术史研究方法看中国绘画史研究

中西绘画不同的哲学基础,使得对于它们的观照也有不同的视角。然而从研究方法方面看,还是有很多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对而言,20世纪前期,以新的学术方法来研究中国艺术史,还未真正开始,以传记形式为主的撰述方法仍是主流。从现代学术更侧重严格的学术要求的角度来看,这种传统的撰述方法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们对历史真相的了解。因为在今天,我们对之前艺术史的了解只是流于前辈的知识讲述,缺乏在更大的天地中对时代风格精神内蕴的心灵体悟。 相对于还处在起步探索阶段的中国艺术史,西方艺术史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学科体系。中国绘画史研究也成为一个专门的领域,有了一个海外中国绘画的研究系统,几十年来其方法的演变发展,对我们的中国绘画史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西方形式美学理论支持下发展出的风格分析、图像学等研究方法,为中国艺术史研究提供了一些科学化的理论支持。特别是,波普尔和贡布里希提出的情境逻辑提供给我们的,与其说是一套研究方法,倒不如说是一种更广阔的观照视野和思维路径。这对中国艺术史研究在今天向真正专业学科的发展,有很好的启示。 本文试通过对上世纪初期到中叶,并影响至今的几种西方艺术史研究方法的阐述,分析个别方法试图解决的问题以及最后未能解决的问题。通过这种梳理,期待从新的意义层面来考察一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谈谈对中国传统绘画研究的独特性的一点理解。 一、几种主要的西方艺术史研究方法 (一)风格分析 当我们试着用语言去描述风格特征时会发现,风格无处不在却难以言说,签名、腔调、服装都有特有的风格,文章有文风,绘画有画风,一支乐曲也有它的曲风。而且,风格一旦形成就难以改变,我们会用熟悉惯用的东西去调整适应那些不熟悉的东西。对于画家而言,他只看到他要画的,而不是画他所看到的,即贡布里希所概括的制作和匹配的过程。 根据西方学者夏皮罗的定义,风格的表述和艺术的三个方面有关:形式要素或主题,形式关系以及特质(包括一种我们不妨称作表现的总体质量)。[1]5他还指出,形式要素或主题尽管对于表现是至关重要的,但并不足以赋予风格以特征。凸起的拱门同样见诸于哥特式的伊斯兰建筑;圆形拱门见诸于罗马,拜占庭罗马风式以及文艺复兴建筑,为区分这些风格,人们必须寻找另一种柱式的特征,首先是联结各种构成要素之间的不同的方式。[1]6 方闻先生认为,根据这个定义,我们可以说中国论画,每论及风格,大多只强调形式因素和特性,但忽视了联系两者的形式关系。加上传统论画语言精简扼要,对于作品风格的描述,只是点到为止,而没有具体的分析。[2]93-105 除夏皮罗以外,我们还需要提到的是沃尔夫林和李格尔形式风格理论及其方法。 沃尔夫林不作系统的方法论陈述,而是通过方法论的实际应用来理解美术史,用形式分析的方法对风格问题做了宏观比较和微观分析。影响最大的是他通过视觉观察,对艺术中风格发展的解释,提出了经典的五对风格语汇,即 线性与图绘性,平面与后退,闭锁形式与开放形式,多样性与统合性,相对清晰与绝对清晰。[3]沃尔夫林提出了时代风格这样科学化的现代概念,然而画的结构,并不是对一件艺术作品的母题及其整体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给予鉴定,而更侧重作为一些抽象的观念存在着。 李格尔不仅放弃了黑格尔思想体系中关于艺术衰退的标准观点,而且也摒弃了封闭的周期概念,他尝试将整个艺术史作为一个连续贯穿的过程包揽起来。他将这个漫长的演进的两极规定为两种风格类型:触觉的以及视觉的,十分巧合于沃尔夫林的短周期的两极的观点。他们就风格的内部结构、构图原理、人物和背景的关系的论述,相当敏锐。但是有关风格的各形成因素在社会历史时空中变化的解释,显得有些模糊不清,常常具有幻想色彩。风格变化的每一个大的阶段的特征,都会和一个种族的性情、宗教等因素相一致,它相应的是哲学立场的转变,从一个占优势的客观态度到一个主观态度的变化,主观立场中的一些基本的固有的因素的变化,主宰了整个历史。这种立场上由客观到主观的转变,实际上是由突出物的主宰转变到突出人的主宰,也可以说,主宰性是西方传统哲学思想的根本特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风格分析方法先天不足。 对于风格分析学派自身存在的问题,夏皮罗提出了风格的几个方面,并从观念史和社会生活史的角度,阐释存在的问题,也深化了他的新的风格学说。结合绘画史研究,我们不妨再具体化一下风格分析所主要关注的几个层次:手法或技法、母题零件、母题、结构、整体特征。其中,技法、母体零件和母题都是形式因素的范畴,个别和整体的形式特征都是艺术史一直所关注的,而涉及个别和整体相互关系的作品构图和整体特征,却是传记式的传统艺术史学所无法解释的。我们可以感到,夏皮罗希望建立的是一种新的风格分析的方法,在大的文化背景下理解艺术品多样的敏感特性。 但是,风格分析缺乏对作品进行排序,这是它自身无法解决的逻辑上的难题。在艺术作品中,母体零件的组合成为母题,零件本身可以表达一些象征意义,相较于技法,它更具有分期断代的意义。对于人类的知觉系统而言,母题分析类似于直觉辨识,是各层次中最易辨别的。但是,风格分析假设的前提,以及伴随而来的自身的困难和矛盾,是它无法回避的问题。 它限定的前提往往只对同一时期的作品具有特别的意义,但是缺乏对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逻辑上排序。而且,能推导出这些风格标准的作品,其个别特性能完全构成整体意义上的文化和社会的典型特性吗?所以,在这个意义上看,风格分析的优越之处也同样暗含着它相应的缺陷。也就是说,风格分析的理论前提的先在性,使得我们对于一致性的假定常常是没有普遍根据的。结果它所营造的是一个观念上的空间,对许多人来说,它只是一种现成的技巧,带着一个限定好的标准去找寻相匹配的个体。这样,对于观者个人,最重要的不是观赏这种方式本身,而是你选取什么样的点以及在这些点中所看到的东西。风格标准更像是对一套观念的系统表述,一整套阶级的或是宗教的观念、兴趣和信仰等内容,形成了风格中对形式的概括,而大大减少了艺术的丰富性和可能性。然而,当两种风格融会在一起而没有明显的差异或偏向时,这种区分就会变得很模糊,这套技巧也会不太奏效,常常变成有些僵化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了我们的思维,失去了艺术中更自由自在的心灵体悟。

Ⅳ 西方学术界遵循皮尔士原则,那东方呢,有什么原则可言

皮尔士原则的核心是形而上学思想和尊重事实。西方学术系统一般都遵循皮尔士原则。东方一直到近代也没有形成完整的学术体系,所以也就不存在遵询某某原则之说。如果我们看东亚主要的哲学流派的代表人物,孔子和老子这些早期的思想家完全没有类似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系统可言。打个比方,西方哲学家在提出一个论点的时候会提出完整的论证过程,但是孔子老子这些中国哲学家的论点并没有论据支持,比如说《论语》里就都是孔子在陈述自己的观点,比如“三人行必有我师”,没有阐明这些观点的来源。

后世的东亚哲学家开始逐渐形成了体系和论证过程。比如“格物致知”之类的论点都有来自四书五经的理论基础。但是因为四书五经这些书本身来源并没有经过完整的论证,所以后世的哲学家自然也就不能被称为体系。也自然没有原则可言。近代之后西方文化进入东亚,我们自然也就开始使用更为科学的西方皮尔士原则。

Ⅵ 主要的学术交流手段有哪些

通常采用学术主讲人当面演讲或网络、视频、音频、文本等演讲的方式。

学术辩论会的三要素:一是辩论中存在着持有不同意见的双方或多方;二是辩论须针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即存在着同一论题。

三是辩论的诸方有或多或少的共识或共同承认的前提,如思维的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以及真确推理方法等,以及如社会公理,科学规律等是非真违标准和价值取向。

基本特征

立场鲜明。要求说话者在理的基础上,语言措辞针风相对,尤其是原则问题上,不得含糊不清,转弯抹角,摸棱两可。不然容易造成歧义,达不到明确目的。

要使辩论语言立场鲜明,应多用己知道理,事实,数字说话;不用少用概括性,抽象性,摸棱两可的词语;要在目的明确,准备充分,策略得当的情况下,有意识的使用少量模糊语言。答辩巧妙。学术辩论不是平淡的申明或反驳,而是选取比较新颖的角度进行答辩。

逻辑严密。要求对自己的学术观点阐述具有条理性,更重要的是运用逻辑武器,进攻对方的学术立论、论据、论证,揭其学术荒谬,避其锋芒,搓其锐气,扬己学术命题,充分展示语言的雄辩性。

用语精练。学术辩论者必须用简短明快的语言击中对方的要害,甚至达到一语中的的程度,辩词应力求简短犀利。语言攻击。凡有学术辩论就有语言交锋,就必然体现出不同程度的攻击性。

Ⅶ 大家帮忙说出学术研究有几种方法至少四种!

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文献法
观察法是一种对行为或现象进行系统地观察记录以获取所需信息的资料采集方法。实验法是根据专题学习的需要,利用一定的仪器或设备,人为地控制、干预或模拟自然现象,使某一事物(或过程)在有利于观察的条件下发生或重演,从而获取科学知识、探索自然规律、学习科学方法的一种学术研究方法。调查法是采用一定的办法,通过一定的途径,深入实际了解特定的事物,以获取资料的方法。文献法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科学认识的方法。

Ⅷ 学术理论方式有哪些具体阐述一种

在研究中发现新现象、新事物,或提出新理论、新观点,揭示事物内在规律的工具和手段。这是运用智慧进行科学思维的技巧,一般包括文献调查法、观察法、思辨法、行为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概念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是人们在从事科学研究过程中不断总结、提炼出来的。由于人们认识问题的角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等因素,而且研究方法本身处于一个在不断地相互影响、相互结合、相互转化的动态发展过程中,所以对于研究方法的分类目前很难有一个完全统一的认识。

Ⅸ 简述西方传播学中经验学派与批判学派,以及它们在方法论,社会观,传播观上的分歧

传播学批判学派
60年代以后在西欧一些国家形成的传播学研究学派。批判学派受德国法兰克福学派影响较大,对现存的资本主义传播制度持批判立场。批判学派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学者群体,其内部又分为各种流派。主要流派有:1)文化研究学派,以英国学者霍尔为代表,主要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从“编码和释码”的角度出发。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文化与各种亚文化的对立、矛盾与冲突关系;2) 政治经济学派,以英国学者戈尔丁和默多克为代表,主要是从考察媒介所有权的集中和垄断程度入手,揭示资本主义媒介为垄断资本服务的本质;3)“意识形态霸权”研究,以普兰扎斯等人为代表,主要通过内容分析来揭示资本主义媒介作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工具所起的作用。在研究方法上,批判学派反对美国主流学派的经验主义和行为科学的方法,重视哲学、历史学、政治经济学和语义学的分析方法。

传播学批判学派
60年代以后在西欧一些国家形成的传播学研究学派。批判学派受德国法兰克福学派影响较大,对现存的资本主义传播制度持批判立场。批判学派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学者群体,其内部又分为各种流派。主要流派有:1)文化研究学派,以英国学者霍尔为代表,主要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从“编码和释码”的角度出发。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文化与各种亚文化的对立、矛盾与冲突关系;2) 政治经济学派,以英国学者戈尔丁和默多克为代表,主要是从考察媒介所有权的集中和垄断程度入手,揭示资本主义媒介为垄断资本服务的本质;3)“意识形态霸权”研究,以普兰扎斯等人为代表,主要通过内容分析来揭示资本主义媒介作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工具所起的作用。在研究方法上,批判学派反对美国主流学派的经验主义和行为科学的方法,重视哲学、历史学、政治经济学和语义学的分析方法。

分歧:

两者的分歧关键在于社会观的对立。经验学者认为资本主义是多元社会,只要实现多元利益的协调和平衡便能够消除社会矛盾,那么自然会把传播看做是控制人的行为和实现社会“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与经验学派在现存制度内部寻找解决社会问题对策的立场相比,批判学派是把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作为变革对象。批判学者认为资本主义制度连同其传播制度本身就是不合理的,大众传媒在本质上是少数垄断资本对大多数人实行统治的意识形态工具。大众传播媒介在总体上是统治阶级利益和统治阶级思想文化的中转传播站。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尽管大众传播的受众时时想改变不合理的现状,却无法拥有自己的传播工具来宣传自己的主张,无法与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相抗衡。“经验学派着眼于事实判断,目的在于揭示传播活动的事实真相,进而把握其中的运行规律;而批判学派着眼于价值判断,目的在于探究传播活动的意义,从而为传播活动提供一种价值上的提高。” “经验学派只关心把话传出去,传得越远越好,传得越广越好,即传播的效率越高越好。而批判学派则关心这个话的意义、意味与意蕴,即传播的价值越大越好。”罗斯杰承认,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都关心传播的社会控制作用:经验学派的核心课题是“如何”控制或“多大程度上”进行控制;而批判学派关心的焦点则是“谁在控制”、“为什么存在着支配与控制”以及“为了谁的利益进行控制”。这种学术关心的不同,显然是由他们的社会观和意识形态立场所决定的。两种分歧的关键在于社会观的对立,如果去单独地批判一种无疑就纵容了另外一种从而涉嫌到对社会制度的批判,这无疑更是一个巨大的难解难分的争端,也将是另外一个领域的问题,本文在此不作探讨。

总结
对不同方法论的坚持并没有优劣之分

当我们以比较的视角探视传播学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时,不难看出,其根本不同并不在于工具层面的方法论,但至少在方法论层次上经过几十年的交互发展,此层面上已经有了融合的趋势。而且这种趋势有必要重视并加以提倡。事实上,传播学科本身就是一个学术圈地运动,由于传播领域的多样性和广泛性,从上个世纪传播学作为独立的学科诞生以来,它就涉及到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语言学、新闻学以及数学等各种不同的学科,学者们从各自的学科出发来研究信息传播的过程、规律和效果,学科本身构成的复杂性和多元性使得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被同时引入到传播学的研究中,并在后来的学科发展中演变成为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两种学派的争论本身就标示出人类对既有存在的超越,而人类社会正是在这两者内在张力的驱动下不断前行的。

归根结底,方法论也只是一种认识世界的方法,学者们各取所需、各有所用,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自己所研究的领域,无论是批判主义还是经验主义,都是传播学研究的经典范式,而且每一种学术研究方法必定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合理性。

阅读全文

与西方学术方法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怎么做酵素的方法 浏览:918
地砖发黄了用什么方法可以洗掉 浏览:576
大众点评检测方法 浏览:365
医院设备经济效益分析方法 浏览:379
点痣留下的红印怎么去除简单方法 浏览:803
宾得k50跑焦解决方法 浏览:509
湖南情感挽回方法操作步骤 浏览:26
绑气球串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388
骨头疏松最佳锻炼方法 浏览:267
苍耳叶的使用方法有哪些 浏览:86
优米手机root方法 浏览:292
铸工尘肺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浏览:795
汽车点烟器偶尔断电解决方法 浏览:48
万能的锻炼方法 浏览:114
后麓茸面膜使用方法 浏览:841
电脑越狱使用方法 浏览:800
胎压监测的使用方法和步骤 浏览:582
研学课题的研究方法和步骤怎么写 浏览:365
锻炼清净心的方法 浏览:81
解决牛市的方法 浏览: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