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人工繁殖小龙虾
一、雌雄鉴别
小龙虾雌雄异体,雌雄个体外部特征十分明显,容易区别。其鉴别方法如下:
1、雄虾第一、第二腹足演变成白色钙质的管状交接器;雌虾第一腹足退化,第二腹足羽状。
2、雄虾的生殖孔开口在第五对胸足的基部;雌虾的生殖孔开口在第三对胸足基部。
3、体长相近的成虾,雄虾螯足粗大,腕节和掌节上的棘突长而明显;雌虾螯足相对较小。
二、种虾的选择
挑选小龙虾种虾的时间一般在7-9月份,来源应直接从养殖小龙虾的池塘或天然水域捕捞,种虾离水的时间应尽可能短,一般要求离水时间不要超过2小时,在室内或潮湿的环境,时间可适当长一些。雌雄比例以3:1为好。
挑选小龙虾种虾的标准为:
1、颜色暗红或深红、有光泽、体表光滑无附着物。
2、个体大,雌雄虾个体重要在40克以上。
3、要求附肢齐全、体格健壮、活动能力强。
三、繁殖方式
小龙虾的人工繁殖方式主要有人工放流、人工繁殖两种模式。
1、人工放流:每年的7-9月份,在没有养殖过小龙虾的水体中进行。在不增加任何人工措施的条件下,将小龙虾种虾投放到水体中,让其自然繁殖。此种繁殖方法适用于小型湖泊、沼泽地和面积较大的低湖田,也可用于面积较大的稻田和池塘。
2、人工繁殖:每年的6-8月份,从池塘或天然水域捕捞的小龙虾中挑选种虾,然后放入室内水泥池或室外人工开挖的土池中繁殖。种虾投放密度为30尾左右/平方米,条件较好的池可适当密一些,雌雄比例2:1,池水深0.6-0.8米。 首先在池内底部设置较多数量的人工巢穴,移植少量的水草和水葫芦,并用增氧机向池中增氧。然后采用人工诱导的方法,诱导种虾交配、产卵。雌虾产卵12小时后,将抱卵雌虾带水小心移入孵化池,集中孵化。待幼体孵化出膜后,向池中投放人工培育的单胞藻或轮虫,也可向孵化池中加注培育有丰富浮游生物的池水,供小龙虾幼体和幼虾摄食。待幼虾离开母体后,捉走种虾,并分期分批捕捞幼虾。 小龙虾的人工繁殖一般每个繁殖季节可繁殖二轮。水泥池可生产幼虾5000-10000尾/平方米,人工开挖的土池可生产幼虾500-1000尾/平方米。
Ⅱ 小龙虾养殖怎样进行人工繁殖
一是营造良好的龙虾生长环境。龙虾属虫壳类动物,与蟹相似,有一对特别发达的螯,有掘洞穴居的习惯,一般在水边近岸掘穴。龙虾喜阴怕光,光线微弱或黑暗时爬出洞穴,光线强烈时,则沉入水底或躲藏在洞穴中。根据龙虾的习性,可在河塘边加设50厘米高的防逃网,防止龙虾外逃。同时河塘模拟自然条件下龙虾的生态环境,池边浅种植10-15%的水草、隐蔽物,营造龙虾栖息和脱壳的环境,减少相互残杀。
水质对龙虾产量的影响也不可忽视。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龙虾的健康生长和发育,养殖过程中,池水的PH值保持在7.5-8.5之间,透明度为30-40厘米,要经常加注新水,定期泼洒生石灰溶液,调节水质,防止病害发生及脱壳不遂等。
二是合理投喂饲料。龙虾在饥饿和食不足的情况下,会自相残杀,所以投饲量一定要充足。龙虾的饲料是动植物饲料。植物性饲料为小麦、水草、菜籽饼等,动物性饲料为杂鱼、杂肉以及畜内脏等。平时根据龙虾昼伏夜出的习性及池内虾的密度来确定投喂时间、投喂量及投喂方法。否则,会增加饲料加本,降低养殖效益。
三是科学捕捞。在龙虾养殖过程中,幼虾在温度适宜、饲料充足的情况下,一般60-90天即可长到商品规格。3月份放苗,6月左右开始轮捕,卖大留小。由于捕大留小、轮捕轮放,可提高回捕率,卖出好价钱,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生存水体及水质要求
螫虾的适应能力很强,从调查情况看,无论湖泊、河流、池塘、水渠、水田均能生存,甚至在一些鱼类难以存活的水体也能存活。龙虾对水体溶氧的适应能力很强,在水体缺氧的环境下它不但可以爬上岸来,而且可以借助水中的飘浮植物或水草将身体侧卧于水面,利用身体一侧的鳃呼吸以维持生存。为了测定龙虾对水体溶氧的临界值,我们在实验室用水族箱作了实验,40cm×60cm 的水族箱放水深25cm。水中没有龙虾能够附着的飘浮物,放人龙虾后让其逐渐消耗水体溶氧,当水族箱中龙虾因缺氧死亡率达到73%时,测定水中溶氧为0.67毫克/升。
食性
龙虾的食性很杂,各种鲜嫩的水草、水体中的底栖动物、软体动物、大型浮游动物,及各种鱼、虾的尸体及同类尸体都是龙虾的喜食饵料,对人工投喂的饲料也很喜食。在生长旺季,池塘下风处浮游植物很多的水表面,能够观察到龙虾将口器置于水平面处用两只大螯不停划动水将水面藻类送人口中的现象,表明螯虾甚至能够利用水中藻类。
繁殖
龙虾的交配季节一般在4月下旬到7月,群体交配的高峰期在5月。交配时,雌虾仰卧水底,雄虾位其上以螯足钳住雌虾前螯,步足抱住雌虾将交接器插入雌体。交配时间10~30分钟。我们在实验里和市场最早观察到抱卵虾为5月28日和6月4日,8月份以后雌虾群体开始大量抱卵,9月以后就有稚虾孵出。稚虾孵出后,全部附于母体的腹部泳游足上,在母体的保护下完成幼体阶段的生长发育过程。我们在大丰市望龙港的龙虾养殖区经9月、11月、12月三次挖洞取样观察,在母体的腹部泳游足上都附有生长到不同阶段的龙虾幼虾,其中最大的龙虾幼体体长已达1.O~1.1厘米。可以推断,从第一年初秋龙虾稚虾孵出后,龙虾幼体的生长、发育和越冬过程都是附生于母体腹部,到第二年春季才离开母体生活。克氏龙虾这种繁育后代的方式,保证了后代很高的成活率。
掘洞习性
1、掘洞深度与速度
龙虾掘洞的深度是决定其危害程度的关键因素。据我们对35例克氏龙虾洞穴的实地测量,大多数洞穴的深度在50~80厘米,约占测量洞穴的70%左右,部分洞穴的深度超过1米,我们测量到最长的一处洞穴达2.1米。通常,横向平面走向的龙虾洞穴才有超过1米以上深度的可能,而垂直纵深向下的洞穴一般都比较浅。龙虾的掘洞速度很快,尤其在放人一个新的生活环境中尤为明显。我们在大丰龙虾试验地中,放人龙虾经一夜后观察,在砂质土壤条件下,大部分龙虾所掘的新洞深度超过30厘米。
2、龙虾洞穴的位置
龙虾掘洞的洞口位置通常选择在水平面处较多,但这种选择常因水位的变化而使洞口高出或低于水平面,故而一般在水面上下20厘米处龙虾洞口最多。但龙虾掘洞的位置选择并不很严格,在我们试验基地,在水上池埂,水中斜坡,及浅水区的池底部都有龙虾洞穴。
3、生存环境对龙虾掘洞的影响
水体底质条件对龙虾掘洞的影响较为明显,在底质有机质缺乏的砂质土,龙虾打洞现象较多,而硬质土打洞较少。在水质较肥,底层淤泥较多,有机质丰富的条件下,龙虾洞穴明显减少。但是,无论在何种生存环境中,在繁殖季节龙虾打洞的数量都明生存水体及水质要求
螫虾的适应能力很强,从调查情况看,无论湖泊、河流、池塘、水渠、水田均能生存,甚至在一些鱼类难以存活的水体也能存活。龙虾对水体溶氧的适应能力很强,在水体缺氧的环境下它不但可以爬上岸来,而且可以借助水中的飘
Ⅲ 龙虾如何繁育
1 . 亲虾选择:可在上年9~1 0 月或当年3~ 4 月选择亲虾。亲虾宜挑选10月龄以上、体重3 0~5 0 克、附肢齐全、体质健壮 、无病无伤 、躯体光滑 、无附着物 、活动能力强的个体,雌雄虾比例为2:1或 1:1。同龄虾雄性个体明显大于雌性个体 ;体长相近的虾 ,雄性 的螯足粗大 ,螯 足两端外侧有一明亮的红色软疣 ,雌性螯足相对较小 ,大部分雌虾在螯足上没有软疣 ,即使有颜色也偏淡 ;雄虾的生殖孔 开 口在第5 步 足基部 ,雌虾生殖孔开口在第3步足基部 ;性成熟的雌虾腹部膨大 ,雄虾腹部相对狭小一些 。
2 . 亲虾培育:亲虾培育池一般 采用土池 ,面积视规模而定。池 水深0 . 5~1米 ,池埂宽1 . 5 米 以上 。建好进排水 系统后 ,四周池埂用塑料薄膜或钙塑板搭建防逃墙 。亲虾培育池须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且溶氧高,特别是强化培育期问的水体溶氧量要求在4 毫克/ 升以上。池 中开挖几条小沟渠,方便收集虾苗时操作。亲虾放养前15 天,每亩用生石灰l 5 0 公斤化水全池泼洒消毒 ,同时施入5 0 0~ 8 o o / ~斤腐熟畜禽粪培肥水质。然后,经过滤 ( 防野杂鱼入池 ) 注入新水,在池内放入供虾攀缘栖息的隐蔽物,如树枝、树根、竹简等,并移栽一些水草,水草面积约占培育池面积的1 / 3 。
3 . 亲虾放养:放养密度应适当,通常9~10月选留的亲虾每亩放养100~150公斤,3 ~4月选留的亲虾每亩放养80~100/公斤。放养前用3 %食盐水浸浴虾体10分钟。培育期间要加强饲料投喂 ,可投喂新鲜水草 、豆饼 、麦麸或配合饲料,并添加一部分动物性饲料 ,如切碎的螺蚌肉、畜禽屠宰下脚料等。3 月的日投喂量为亲虾体重 的2 % ~3 %,4 月为4 % ~5 % ,5 月为6 % ~8 %,每天早 、晚各投喂次,傍晚投饵量 占70%。同时加强水质管理,视水色 、透明度及天气情况加水和排水。一般每隔10~15天换水1 次,每次换池水的1/3每隔20天每立方米水体用生石灰20-25克化水全池 泼洒1次 ,以保持 良好水质.促进亲虾性腺发育。
4 . 繁殖与孵化:4~5 月 ,水温达l 8 ℃以上时,亲虾开始交配:交配时,雄虾将精子排入雌虾纳精囊 内,并保存到产卵前:受精卵在雌虾腹部附肢游泳足的刚毛上孵化为稚虾,适宜孵化温度为2 2 ~2 8 ℃。水温在 l 8~2 0 ℃时孵化期为3 0~ 4 0 天;水温在2 5 ℃时只需l 5~2 0 天。当发现繁殖池中有大量稚虾出现时,应及时采苗。
5 . 虾苗培育:苗池 以2 0~4 0 平方米、水深0.6~0.8米的水泥池为好,也可选择面积l ~3 亩 、坡比l: 2、水深0.5~1米的土池,水源须充足,水质较好 ,进 、排水方便,防逃设施较好,稚虾放养量一般为每平方米150~230尾。
Ⅳ 繁殖小龙虾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1)亲虾的选留小龙虾性成熟一般需要9~12个月,雌、雄小龙虾在外形上特征明显,容易鉴别。达到性成熟的龙虾,雄性个体明显大于雌性,螯足粗大,螯足两端外侧有一明亮的红色软疣;生殖孔开口在第5步足基部。雌虾大多数没有红色软疣,即使有颜色,也偏淡;生殖孔开口在第3对步足基部;腹部膨大。选留小龙虾亲虾的工作一般在前一年9~10月或当年3~4月进行。选择10月龄以上、体重30~50克、体形标准、体质健壮、附肢齐全、无病无伤和生命力强的个体,雌、雄比例一般为3~4∶1。如雄性小龙虾条件较好时,可将投放比例定为5~6∶1;较差时则定为2~3∶1。
(2)亲虾的投放放养小龙虾亲虾前,对池塘要进行常规消毒。然后,每亩面积施入800千克发酵腐烂后的秸秆或野草。在池内设置瓦片、杨树根须和竹筒,作为亲虾栖息、蜕壳和隐蔽场所。小龙虾亲虾投放量约为100千克/亩。
(3)亲虾的培育亲虾放养后要加强培育管理,3月水温达10℃以上就要开始投喂饲料,最好是以螺、蚌肉、畜禽屠宰下脚料等动物性饲料为主,搭配鲜嫩的水草和菜叶等。日投喂量:3月的日投喂量为亲虾总体重的2%~3%;4月、10月为4%~5%;5~9月为6%~8%。
(4)亲虾的繁殖进入4~5月,当水温达到20℃以上时,小龙虾的亲虾就开始交配、产卵,一直要持续到8月左右。仔虾离开母体后就能主动摄食,开始独立生活。当发现繁殖池中有大量小龙虾的仔虾出现时,就应及时采苗并进入小龙虾虾苗种培育阶段。必须要注意的是,在水温低(10℃以下)的环境中,小龙虾亲虾从交配、受精产卵至受精卵孵化出苗,需3~4个月之久,在此期间,受精卵就容易感染水霉病,当水体中溶氧量不足时,还易造成受精卵的窒息死亡。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保护自然资源》
Ⅳ 龙虾是怎么繁殖的
龙虾的交配季节一般在4月下旬到7月,群体交配的高峰期在5月。交配时,雌虾仰卧水底,雄虾位其上以螯足钳住雌虾前螯,步足抱住雌虾将交接器插入雌体。交配时间10~30分钟。我们在实验里和市场最早观察到抱卵虾为5月28日和6月4日,8月份以后雌虾群体开始大量抱卵,9月以后就有稚虾孵出。
稚虾孵出后,全部附于母体的腹部泳游足上,在母体的保护下完成幼体阶段的生长发育过程。从第一年初秋龙虾稚虾孵出后,龙虾幼体的生长、发育和越冬过程都是附生于母体腹部,到第二年春季才离开母体生活。克氏龙虾这种繁育后代的方式,保证了后代很高的成活率。
(5)小龙虾繁殖方法怎么弄扩展阅读:
龙虾体内很重要的虾青素是科学发现的最强的一种抗氧化剂,颜色越深说明虾青素含量越高。广泛用在化妆品、食品添加剂、以及药品。日本大阪大学的科学家发现,虾体内的虾青素有助于消除因时差反应而产生的“时差症”。
中 国龙虾 是我 国海区特有 的地方种 , 其数量最多 , 分布最广 , 产量最大。
营养价值:
水产品的营养素种类与含量都不亚于畜禽肉,而各种虾体内的营养成分几乎是一致的。各种虾体内含的都是高蛋白、低脂肪,蛋白含量占总体的16%~20%左右,脂肪含量不到0.2%。而且所含的脂肪主要是由不饱合脂肪酸组成的,宜于人体吸收。虾肉内锌、碘、硒等微量元素的含量要高于其它食品,同时,它的肌纤维细嫩,易于消化吸收。 龙虾不仅是肉洁白细嫩,味道鲜美,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还有药用价值,能化痰止咳,促进手术后的伤口生肌愈合。
Ⅵ 小龙虾是怎么繁殖的
小龙虾的繁殖方法是比较的简单,具体的繁殖方法如下:
1、首先选择合适的虾池,池中开挖一些小沟渠,便于收集虾苗;
2、然后给虾池进行清淤、消毒、加水、施基肥和移植水生植物等工作;
3、接着就可以按照雌雄配比为3: 1的比例,进行选择重30-50克/尾,每亩20-25公斤肢体健全、活动力强,体色暗红或深红、体表有光泽且光滑的亲虾;
4、在放养之后,每天可以投喂一次蛋白含量较高的饲料,这样的话就可以促进亲虾的性腺发育;
5、之后,在进人交配期前1个月,每10-15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10-20厘米;每20天每亩用含气石灰500-1000克或生石灰,5千克兑水泼洒1次,以保持水质的稳定,从而促使亲虾顺利地完成交配、抱卵、孵化和越冬的全过程,这样的话就可以成功的繁殖小龙虾。
Ⅶ 小龙虾的繁殖方式是怎样的
小龙虾常年均可繁殖,以5~9月为高峰期。
小龙虾的繁殖比较特殊,繁殖的大部分过程在洞穴中完成,故在平常的生产中难以见到抱卵虾。
Ⅷ 小龙虾的繁殖过程
小龙虾的繁殖过程:
小龙虾交配一般在水中的开阔区域进行,交配水温幅度较大,从15℃到31℃均可进行。在交配时,雄虾通过交合刺将精子注入雌蟹(虾)的纳精囊中,精子在纳精囊中贮存2-8个月,仍可使卵子受精。雌虾在交配以后,便陆续掘穴进洞,当卵成熟以后,在洞穴内完成排卵、受精和幼体发育的过程。
小龙虾的繁殖比较特殊,繁殖的大部分过程在洞穴中完成,故在平常的生产中难以见到抱卵虾。卵巢在交配后需2-5个月方最后成熟,并进行排卵受精。受精卵为紫酱色,粘附于腹部游泳肢的刚毛上,抱卵虾经常将腹部贴近洞内积水,以保持卵处于湿润状态。
小龙虾的怀卵量较小,根据规格不同,怀卵量一般在100-700粒,平均为300粒。卵的孵化时间约为14-24天,但低温条件下,孵化期可长达4-5个月。小龙虾幼体在发育期间,不需要任何外来营养供给,刚孵出的仔虾需在亲虾腹部停留几个月左右,方脱离母体。
若条件不适宜,可在洞穴中不吃不喝数周,当池塘灌水以后,仔虾和亲虾陆续从洞穴中爬出,自然分布在池塘中,有时亲虾会携带幼体进入水体之中,然后释放幼体。克氏螯虾虽然抱卵量较少,但幼体孵化的成活率很高。由于克氏螯虾分散的繁殖习性限制了苗种的规模化生产,给集约性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8)小龙虾繁殖方法怎么弄扩展阅读
小龙虾栖息于永久性溪流和沼泽,临时的栖息地,包括沟渠和池塘。在溪流中它们通常与植物或木质碎屑混交在一起,会破坏和削弱堤岸。在洪水退去的地区,可以在简单的洞穴被发现。生活在水体较浅、水草丰盛的湿地、湖泊和河沟内。
小龙虾适应性极广,具有较广的适宜生长温度,在水温为10-30℃时均可正常生长发育。亦能耐高温严寒,可耐受40℃以上的高温,也可在气温为-14℃以下的情况下安然越冬。
繁殖季节喜掘穴。洞穴位于池塘水面以上20厘米左右,深度达60厘米到1.2米,内有少量积水,以保持湿度,洞口一般以泥帽封住,以减少水分散失。在夏季的夜晚或暴雨过后,它有攀爬上岸的习惯,可越过堤坝,进入其它水体。
Ⅸ 龙虾是如何繁殖后代的有哪些习性
龙虾从9-12月龄成熟,交配季节一般在4月下旬-7月,群体交配的高峰期在5月。
龙虾交配时雌虾仰卧水面,雄虾位其上以龙足钳住雌虾前足,步足抱住雌虾将交接器插入雌体,交配时间10-30分钟。
交配后3-10小时,雌虾开始产卵,为一次性产卵,产出的卵粘附在腹足的刚毛上。抱卵量约500-1500粒,随个体大小而异。
胚胎发育长短与水温高低密切相关,水温较高孵化时间短,水温较低则孵化时间延长。
孵化出的稚虾仍附于亲虾的游泳足上,在母体的保护下生长一段时间。
在母体的腹部泳足上都附有生长到不同阶段的龙虾幼虾,最大的龙虾幼体体长达1.0-1.1厘米。
从第一年初秋龙虾稚虾孵出后,龙虾幼体的生长、发育和越冬过程都是附生于母体腹部,到第二年春季才离开母体生活。
龙虾这种繁育后代的方式,保证了后代很高的成活率。
Ⅹ 小龙虾繁殖能力有多强,繁殖需要什么环境和条件
1、性成熟时间:野生小龙虾在6-12月龄的时候达到性成熟,人工饲养小龙虾在6月龄左右达到性成熟。2、产卵量:体长7-8cm的雌虾,产卵量为250粒左右,体长8-9cm的雌虾,产卵量为370粒左右,体长9-10cm的雌虾,产卵量为480粒左右,体长10-11cm的雌虾,产卵量为615粒左右。
一、小龙虾繁殖能力有多强
1、性成熟时间
一般情况下,野生环境下的小龙虾在6-12月龄的时候达到性成熟,人工饲养环境下的小龙虾在6月龄左右达到性成熟。
2、产卵量
小龙虾的产卵量和雌虾的个体大小有关。体长7-8cm的雌虾,产卵量为250粒左右。体长8-9cm的雌虾,产卵量为370粒左右。体长9-10cm的雌虾,产卵量为480粒左右。体长10-11cm的雌虾,产卵量为615粒左右。体长11-12cm的雌虾,产卵量为730粒左右。体长12-13cm的雌虾,产卵量为820粒左右。
3、成活率
小龙虾在孵化出来后,仍旧会附生于雌虾的腹部,直至能够完全独立生活后,才会离开雌虾活动,因此龙虾的幼虾成活率相对比较高。
4、交配季节
龙虾的交配季节一般在4月下旬到7月份,高峰期为5月份左右。8月份过后,雌虾开始大量抱卵,9月过后有稚虾孵化而出。
二、小龙虾繁殖需要什么环境和条件
1、小龙虾繁殖的时候,主要考虑水温。通常情况下,小龙虾交配时的最低水温为18℃左右,而适宜水温为22-25℃左右。除此之外,在小龙虾的繁殖期间,最好是降低水位。
2、小龙虾在交配的时候,雌虾仰卧在水底,而雄虾位于雌虾之上,用螯足钳住雌虾前螯,步足抱住雌虾,然后将生殖器插入雌虾体内,每次的交配时间大约为10-30分钟左右。交配完毕后,雌虾并不会立即产卵,而是在交配后7-30天左右产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