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第一次汉字简化的原则是什么
原则有三条:
1、以述而不作之原则;(只根据目前已有的汉字进行简化,不重新创作新的汉字)
2、择社会上比较通行之简体字,最先采用;(社会上普遍流行和通用的简体字最先采用)
3、原字笔画甚简者,不再求简。(原来的汉字笔画简单不复杂的,不再简化)
汉字简化的方法是以钱玄同在1922年提出的方法为基础的,共有七种:
1、采用比画简单的古字
如“从”、“众”、“礼”、“无”、“尘”、“云”等等,这些字都见于《说文解字》,比繁体字更符合“六书”,有的繁体字反而是写错了的(参见方舟子《字源和汉字简化》一文)。
2、草书楷化
如“专”、“东”、“汤”、“乐”、“当”、“买”、“农”、“孙”、“为”等。
3、用简单的符号代替复杂的偏旁
如“鸡”、“观”、“戏”、“邓”、“难”、“欢”、“区”、“岁”、“罗”、“刘”、“齐”等。
4、仅保留原字的有特征的部份
如“声”、“习”、“县”、“医”、“务”、“广”、“条”、“凿”等。
5、原来的形声字改换简单的声旁
如“辽”、“迁”、“邮”、“阶”、“运”、“远”、“扰”、“犹”、“惊”、“护”等。
6、保留原字轮廓。
比如“龟”、“虑”、“爱”等。
7、 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同音字合并为简单的那个字。
比如“里程”的“里”和“里面”的“里”合并,“面孔”的“面”和“面条”的“面”合并,“皇后”的 “后”和“以后”的“后”合并。
“忧郁”的“郁”和“郁郁葱葱”的“郁”合并。这些合并在现代文中不会引起词义的混乱,简化字的使用者从未感到不便,反而 是些从未用过简化字的人在那里想当然地杞人忧天。
(1)怎么查找汉字简化的方法扩展阅读
其他使用汉字的国家,同样也在简化汉字。
1、新加坡:1969年公布第一批简体字502个,除了67字(称为“异体简化字”),均与中国公布的简化字相同。1974年,又公布《简体字总表》,收简体 字2248个,包括了中国公布的所有简化字,以及10个中国尚未简化的,如“要”、“窗”。
1976年5月,颁布《简体字总表》修订本,删除这10个简化 字和异体简体字,从而与中国的《简化字总表》完全一致。
2、马来西亚:1972年成立“马来西亚简化汉字委员会”,1981年出版《简化汉字总表》,与中国的《简化字总表》完全一致。
3、泰国:本来规定华文学校一律不准用简体字教学,在联合国以简体字为汉字标准后,宣布取消原来的限制,于1983年底同意所有的华文学校都可教学简体字,发行简繁对照表手册,并在小学课本上附加简繁对照表。
4、日本:日本使用汉字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在民间也长期流行一些简体字。1946年日本内阁公布《当用汉字表》,收字1850个,其中有131个是简体字,与中国简体字相同的有53个,差不多相同的有9个。
5、南朝鲜:1983年《朝鲜日报》公布第一批简体字90个,在《朝鲜日报》上使用,与中国相同的有29个,差不多相同的有4个。
B. 汉字的简化方法有哪些
借用已有的字(共四种)
1、音同替代(合并读音相同而意义不同的字)
丑—丑 淀—淀 丰—丰 谷—谷 姜—姜
2、音近代替(繁体字中原本有这个字,但是读音不同)
吓—吓 症—症 样—样 术—术 仆—仆
3、因形代替(根据形体上有某些共同特征,让一些笔畵少的字代替笔畵多的字)
宁—宁 广—广 隶—隶 柜—柜 积—积
4、启用古字或异体字
从—从 电—电 号—号 网—网 气—气
二、改造原字或另造新字(共六种)
1、删减、改造原字的部件或笔畵
罢—罢 标—标 缠—缠 产—产 点—点
2、草书楷化
长—长 车—车 东—东 马—马 寿—寿
3、字的部件或整体符号化(用简单的符号替代字的整体或部分)
币—币 敌—敌 赵—赵 风—风 办—办
4、改换形声字的声旁
袄—袄 毙—毙 忏—忏 迟—迟 灯—灯
5、把原字改为带声旁的字
窜—窜 宾—宾 窃—窃 审—审 艺—艺
6、另造新字
C. 汉字是怎样被简化的
《汉字简化总表》的简化方式大致有以下四种: 一、简化原字就是把繁体字的笔画简化,形成简化字。或部分保留:业(业)飞(飞)条(条);或局部简化:拥(拥)态(态)报(报);或整字改换:书(书)农(农)听(听) 二、简化偏旁《汉字简化总表》之中,简化偏旁共14个:语(语)汤(汤)坚(坚)鉴(鋻)银(银)择(择)峦(峦)饮(饮)红(红)莹(莹)职(职)学(学)径(径)祸(祸);可作简化偏旁的简化字133个。 三、废除今字,保留古字“古字”产生在前,“今字”产生在后。“古字”包含的意义很多,而“今字”一般只表示“古字”多项意义中的一种。“今字”常常是以“古字”为声符,再加形符而产生。如: 云(云)甲骨文本象云彩之形。后来被假借表示“说”义(如:人云亦云),于是以“云”为声符,再加形符“雨”,成为“云”,表示云彩之义。《汉字简化总表》简化了“云”字,保留了“云”字。 夸(夸)本义为奢侈。后来被引申表示“夸大、夸耀”义(如:夸多斗靡),于是以“夸”为声符,再加形符“言”,成为“夸”,表示夸大、夸耀之义。《汉字简化总表》简化了“夸”字,保留了“夸”字。 在汉字中,甚至有由一个古字而产生几个今字的现象。例如:蒙(古字)、蒙(今字)、蒙(今字)、蒙本是一种野草的名称,后来又产生了“包、裹、遮盖”的意思。“蒙”字因此又引申为睁眼瞎子的意思,于是以“蒙”为声符,再加形符“目”,成为“蒙”,表示盲人之义。“蒙”字还引申出细雨迷蒙的意思,于是以“蒙”为声符,再加形符“水”,成为“蒙”,表示细雨迷蒙之义。《汉字简化总表》简化了蒙(今字)、蒙(今字),只保留了蒙(古字)。 四、合并同音字只要音同(甚至不同),不论意义,强行合并。(有人称此为“同音代替”,不确)这种简化,是把几个字合并,由一个字形表达这几个字的所有意义。合并同音字的简化方式有两种: 1.选择笔画最少的字作为简化字,其它几个字则被作为繁体字而淘汰。因此,这个简化字不仅具有它的原有意义,而且还兼有其它几个被淘汰的繁体字的全部意义。如: 干乾干干,本义是盾牌;乾,本义是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干,本义是柘树,常用义是树干。《汉字简化总表》将“干”、“乾”、”干”三字合并,简化了“乾”、”干”,只保留了“干”。“干”兼有“干”、“乾”、“干”三字的全部词义。 台台台台台,本义是星名;台,本义是高而上平的建筑,可观望四方;台,本义是树木名称。近代俗称“桌子”为“台”;台,本义是飓风。《汉字简化总表》将“台”、“台”、”台”“台”四字合并,简化了“台”、”台”、“台”,只保留了“台”。“台”兼有“台”“台”、“台”、“台”四字的全部词义。 2.另造一新字,其它的几个字则被作为繁体字而淘汰。这个新字具有被淘汰的几个繁体字的全部意义。历历历历,本义是经过、越过;历,本义是历法,推算岁时节候的方法。《汉字简化总表》将“历”、“历”、两字合并,简化了“历”、”历”,另造了一个新字“历”(保留“厂”,以“力”为形符)。“历”兼有“历”、”历”两字的全部词义。发发发发,本义是把箭射出去。发,本义是头发。《汉字简化总表》将“发”、“发”两字合并,简化了“发”、“发”,另用了一个新字“发”(是“发”字的草书写法)。“发”兼有“发”、“发”两字的全部词义。 由于“简化原字”和“简化偏旁”,产生的繁简字是“一对一”的关系;由于“废除今字,保留古字”和“合并同音字”,产生的繁简字是“一对多”的关系。据统计,原有的繁体字平均每字16画,经过简化之后,平均每字降到10.3画,减少了35%的笔画。在7000个常用字中,有简化字2235个。简化字约占现代汉语用字的三分之一。《汉字简化总表》大规模地简化汉字,强制推行,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一次。涉及地域之广、人员之多,推行时间之长、影响之远,在人类历史上大概也是之最。《汉字简化总表》的积极作用在于大大地简化了笔画,减少了用字,便于识字,提高了书写速度。实施简化,有利于解放之初大规模的“扫盲”运动、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水平。实践证明,“简化偏旁”和“可作简化偏旁的简化字”是切实可行的、最有效
D. 简化文字的方法有哪些
汉字简化的方法是以钱玄同在1922年提出的方法为基础的,共有七种:
1、采用比画简单的古字。
如“从”、“众”、“礼”、“无”、“尘”、“云”等等,这些字都见于《说文解字》,比繁
体字更符合“六书”,有的繁体字反而是写错的了。
2、草书楷化。
如“专”、“东”、“汤”、“乐”、“当”、“买”、“农”、“孙”、“为”等。
3、用简单的符号代替复杂的偏旁。
如“鸡”、“观”、“戏”、“邓”、“难”、“欢”、“区”、“岁”、“罗”、“刘”、“
齐”等。
4、仅保留原字的有特征的部份。
如“声”、“习”、“县”、“医”、“务”、“广”、“条”、“凿”等。
5、原来的形声字改换简单的声旁。
如“辽”、“迁”、“邮”、“阶”、“运”、“远”、“扰”、“犹”、“惊”、“护”等。
6、保留原字轮廓。
比如“龟”、“虑”、“爱”等。
7、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同音字合并为简单的那个字。
比如“里程”的“里”和“里面”的“里”合并,“面孔”的“面”和“面条”的“面”合并,
“皇后”的“后”和“以后”的“后”合并,“忧郁”的“郁”和“郁郁葱葱”的“郁”合并。
E. 简化汉字的方法是什么
1、汉字简化后,不利于对中国五千年来传统文化的继承,推广汉字简化之后,很多现代中国人无法再直接阅读古代的典籍。即使把古书以简化字重印,亦往往会出现歧义,使读者误解。 2、不利于中国大陆、台湾、港澳等地之间的文化交流,与日本等外国使用的汉字也进一步脱节,做成人为的“书不同文”。而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主要是考量到大陆地区在世界的地位日渐重要,故随之采用简体,所谓大势所趋,追究其根源,仍是来自中国政府的政治力。 3、简化字违反了六书造字原则,但又不是另行建立一套完整的造字系统,大大削弱了汉字的科学性与逻辑性。许多汉字失去表义的结构,使学习汉文的过程中失去以表义结构推测字义的学习途径。现行简化字的推类系统混乱,常有例外的或类推不一致情况,而且什么字依从类推、什么字不依从的随机性很高。结果使汉字系统更繁杂,增加学习者的负担。 4、汉字的发展并非只是简化。像“又、有、右、手、佑、佑”等字,甲骨文都只写作“又”,可见繁化的过程亦一直在汉字中进行,并且在汉字发展中占了不少比重。这主要是为了辨义的实际需要,自然而然发展而成的,并非用政治力去强行改造。而自楷书大致定型至今,时间已接近两千年。把“简化”说成是汉字的主要发展途径,是粗疏和太“想当然”的。 5、从书法美观的角度出发,很多简化字的设计不够严谨,同时对于篆书、隶书等书体,简化之后失去原先书体的特殊美感。 6、一字多义,简化后产生的许多类似字形,以及缺乏音义结构等,都造成阅读上辨识的困难。 7、很多媒体如报纸、网站等被迫同时设立繁体和简体两种不同的版本和/或相关的繁简转换工具,花费了不少人力和物力。 8、在电脑处理汉字中,不论繁体还是简体,输入速度均相若。并不见得简体字较有效率。但简化字一字兼代数字的设计,增加了用电脑转换时的难度,使转换结果不太理想。 9、简化字与扫除文盲没有直接关系,在香港、台湾等使用繁体字的地区,文盲人口比例远远低于中国内地,可见扫盲工作重点在教育的资源投放及教育政策上,而非简化字。 10、以形声方法创制出来的简体字,未必能兼照各种方言或古音,使部分地区的人难以理解这些简化字。如“舰”字以“监”作声旁,兼顾古音系统和各地许多方言,简化字写作“舰”,以“见”作声旁,只照顾了普通话,切断了声旁与方言和古音的关系。研究古音或方言的谐声系统时,简化汉字往往不可信。
F. 汉字是经过怎样的途径简化的
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颁布《汉字简化方案》,
具体途径:
①保留原字轮廓。如“龟”作“龟”、“虑”作“虑”
②保留原字的特征部分而省略其他。如“声”作“声” 、“医”作“医”;
③改换笔画较简的声符。如“拥”作“拥”、“战”作“战”;
④另造新形声字。如“惊”作“惊”、“护”作“护”;
⑤同音代替。如“里”代“裏”“丑”代“丑”;
⑥草书楷化。如“专”作“专”、“东”作“东”;
⑦会意。如“众”作“众”、“从”作“从”;
⑧用简单的记号代替复杂的偏旁。如“鸡”作“鸡”、“欢”作“欢”、“ 难”作“难”;
⑨ 采用古旧字体。如“尘”作“尘”等。
G. 怎么可以把繁体字简化
当然可以把繁体字简化,简体字明显很好,它的书写速度,阅读方便性,都很适合现代节奏,中国文字从甲骨文发展过来的,中间变动很多,怎么就不可以简化了?希望能对更多常用字继续简化!
H. 书上有些繁体字不认识,怎么找这些字的简化字呢
在字典上查这个繁体字的时候,会出现他的简化字,或者在网络翻译上查询。
I. 汉字简化的手段主要有哪些
汉字的简化手段主要有2种:
一种是对繁体笔画的“省简”,大多是从俗字、古字、草书中演变而来;
第二种是用同音字或近音字取代,比如后面的后和皇后的后,本来是两个字,而为了省略笔画,就统一用笔画少的“后”替代了.
J. 在汉字的发展历程中,一直存在着简化的趋势,请简述汉字简化的方法
汉字由繁到简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字体和字形两方面。
字体上的演变过程可以分为两个大阶段,即古文字阶段和隶、楷阶段。古文字阶段,汉字象形程度不断降低,逐渐变成平直的线条。从古文字演变为隶书的阶段,由点、画、撇、捺组成符号。
字形上,古文字变为隶书,是汉字形体上最重要的一次简化。楷书的笔画书写比隶书更方面,汉字变为楷书之后,字形仍在简化。由下图就可以明白看出:
总之,汉字简化的方法可以归纳为:
线条化:象形程度降低,书写改为比较平直的线条。
笔画化:象形意味完全丧失,用笔画组成汉字符号。
希望可以帮到你!